中产阶级出国留学什么感觉?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14   26268   40
2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3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什么一提『留学』就省略了好多应该有的定语呢……『留学』一定要有钱才能留么?
  • 既然没有限定高中或者本科,基本上博士留学都是赚钱的,英式体系的研究型硕士MPhil也是赚钱的,干嘛要关心家里又没有钱?在瑞士读个博士的工资够养一家人在国内活了
  • 说得好像留学非得去那种生活成本很高学费也很高的地方似的,比如美帝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可是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学费啊,比如欧陆的无数多国家,有学费的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学费,公立学校一年几百上千欧,根本都不比国内的学校贵太多,压根不至于给『中产家庭』造成什么夸张的经济负担
  • 欧陆的国家还普遍允许你边读书边打工,以欧洲这么高的最低时新标准,自己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
  • 何况很多国家生活成本其实也没有比国内高。比如德国西班牙什么的,比深圳生活成本低多了。食堂吃饭普遍也有学生折扣。
  • 当然住宿肯定要比国内的四人间宿舍贵,但是也没有四人间宿舍条件这么恶劣啊。在德国无数城市两三百欧能住一个带厨房、浴缸的单人studio了,丹麦学生宿舍价格连外面1/3价格都不到,你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试试……


ps,贵国又不是纺锤型社会哪有什么中产阶级
2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38 发帖IP地址来自
低于中产阶级的人来答一个~
背景:在国外3年,先留学再工作现在继续在这个国家攻读master,打算毕业后继续留在这里工作,普通公务员家庭出身。
虽然很多人回答最大的感受是贫困和贫富差距,确实在理,但贫穷即使留在国内感受也很强烈,所以算不上留学后对心理的最大冲击。对于从小城市出来但从没吃过苦的我来说,最大的感受有两个:学会了独立!精神上达到前所未有的富足和充实感。
首先是做饭,学了西厨后,想吃什么了,买点食材炮制的比外面卖的还好吃。
自己做甜点~

自己做西餐~

自己做中餐~

圣诞节到了做点热红酒

平时做点酒酿,放点枸杞、红枣片煮汤圆或鸡蛋,冬天早上当早餐,暖和又饱腹。


除了做饭,自己开车、给车加油、维修、通水管、换灯泡、做清洁、除草坪,样样都会,活得像个男人。真不是自夸,现在把我扔到任何一个国家,我都能有自信照顾好自己!在国内,虽然我大学和工作都在外地,但由于国内公共设置和服务发达,也几乎什么都不用干,出了国,啥都会做了。


除了 独立,我感觉最强的就是开眼界也就是精神上的充实。
我是从小地方出来的,物质上说不上匮乏,但见过的世面确实比不上大城市出来的孩子,父母皆是普通国企事业单位工作,对孩子的教育没有野心,踏实本分就好。在国外3年时间,我几乎玩遍了这个国家(穷游),看过了不一样的风景。也和不同国家的人一起读书,一起工作,变得更包容,懂得尊重不同文化、不同的阶级、不同的人种,也开始一点点向内看清自己,和自己对话,和自己进行深度交流,浮躁的心态在这安静到寂寞的环境中沉淀再沉淀。

对于20多岁的我来说,安静和孤独的滋味有时候并不好受,但反而给我机会静下心来做研究。国外做研究的环境确实很好,不管是导师还是学校的学习氛围都比国内强太多!没有那么多的急功近利和浮躁。我相信几十年后再回首,这段时光会是我宝贵的人生财富。
在学校图书馆上自习时,拍的,学无止境~

上课的日常~

品酒课~

因为我学美食学,每次上专业课都有吃的,因为我们需要通过品尝去探讨食物背后的文化知识~下图是某天上课老师请学校的chef给我们做的菜~

第一学期结束时,和导师还有班上同学的聚餐~

和英国米其林大厨的合影,老爷爷从英国来这当一个活动的评委,顺便来我们学校开讲座售书来着~



留学的日子虽然有时候真的很苦,因为没钱,很多想买的东西,想参加的活动再想想价钱就放弃了,但低于中产阶级水平的背景身份,让我更加珍惜每一分钱和每一分钟,让我更加坚定了自己走的路的对的,虽然也有迷茫,但更多的时候是希望、是理想、是感恩。


2018年的最后一天,
写给自己,
感谢自己没有被贫穷、困难、孤独打败,
感激自己变得更爱自己,
感谢自己学会了忍耐、感恩、体谅和原谅,
感谢自己依然心怀梦想,
感谢自己一直在路上,
感谢自己大龄单身,却依然决定要嫁给爱情,
最后,感谢我平凡的爸爸妈妈,
虽然咱们这个小家没有那么多钱,
你们却把能给的都给了我,
曾经一度不想再花家里钱想放弃出国,
是你们告诉我,去追逐梦想吧,
钱,
总会有的。
2019年,
新年最大的愿望就是好好学习,
毕业后多赚一点钱,
变得更加独立坚强,
变成爸爸妈妈的羽翼



2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39 发帖IP地址来自
家里典型的中产阶级,年收入虽然我从来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大概在25-30w之间,而美帝的学费加生活费(我是公立大学)一年就要32w左右,而且还只是中等偏下的生活质量,有些人的压力,其他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见过的有钱人太多了,但除了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他家开公司的,出国无压力),我和别人都没有真正玩到一起去,这个我是能理解的,因为至今,他们的圈子不属于我,我的我圈子不属于他。但是,当然,还是可以做朋友的。


虽然还没有去,但是那种压力已经扑面而至,令人喘不过气。


我妈说四年给我160w,这数字我根本不敢想,真的是不敢想。就在昨天,visa需要30w存款证明,妈妈说奶奶给了我20w,妈妈还说奶奶不让她给我说。


压力太大了,有些时候我会对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样,从而暂时性的不想学习,但我知道这是来不得的,必须及时调整自己,极耐得苦,便能艰难驰驱。


你说我羡慕不羡慕有钱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你光想他妈的有个屁用,你不努力,怎么能够在这世界立足。


问我为什么去美国,一言难尽,很多波折,但是直到现在,这个大方向,我不后悔。


人们总是说,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行事,我的父亲因为对我的爱,而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个恩情我真的是无以为报,我不管以后挣多少钱,给他多少钱,我觉得都是不够的。

我当然羡慕那些高中去美国的,我看他们的朋友圈,最近正是毕业舞会了,真的好棒,但是有他妈什么办法,自己家能把自己供出去读大学已经很伟大了,这种羡慕我觉得是一种自私。有时候我骂自己,你他妈真自私。


我也做过白日梦,我有钱多好,我买豪车,好房子。我在美国上高中多好。但是我还是会比较理智的把自己拉回来,然后告诉自己,你他妈别傻逼了。你想这些就他妈浪费时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么傻逼的地方,赶紧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以后找工作,挣钱了,让你的子女也享受美国的高端教育啊。。。 你现在不努力,160w打了水漂,你现在努力点,160w没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别人的羡慕,你的绿卡或者枫叶卡。而且尤其是第一代移民,那种骄傲是真他妈的爽,而且也可以给父母还他们给你的钱,让你父母到处吹,对不?


其实,公立大学也有很多和我家条件差不多的,但大部分是美国人民,在中国人圈子里,我就是很穷;但在整个大学,我应该属于中等稍稍偏下估计。我认识一个女孩,弗吉尼亚的,她给我说如果实在没钱了,她第二年就不在大学呆了,我想了想,我还是幸运的。


大家都要知足,真的;大家也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应该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认识多种人,哪怕你们的圈子不兼容;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努力。
我敢说我说的绝对在大部分留学生和美国人眼里是对的, 在美国,别人真的发自内心觉得你他妈很猛的,不是你开的车买的房你的女友,是你的4.0GPA,是你的高质量research,是你的美国牛逼公司的实习经验,是你拿到多少大公司的offer,是你抽到了H1B成功留下(这个其实既有运气也有你的努力成分的),是毕业不久或者多年后你拿到了绿卡,或者成了居民。 【我说的可能在有些需要接手中国公司的有钱人眼里觉得很傻逼,很不屑,但是在我这个收入的圈子里,做到这些谁他妈能不羡慕?】 而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你努不努力!!!!!!!!!!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先天优势在美国接受初等教育,但我给自己立个flag,凭我的努力和我未来的收入能力把我的表弟(舅舅的儿子)送到美国读初中,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毕竟我没有体验过,我想让我最亲的人体验一下(如果他愿意的话)。
我原来有个梦想,等我八十岁了,归田卸甲,拄着拐杖在华州的唐人街喝着我媳妇给我泡的茶,给在纽约唐人街的我的最好的兄弟打个电话,问问他啥时候有空聚一聚,眼镜没花的话还可以吃个鸡,放下电话,看着膝下子孙,看着天空,心里默默想着,我没有让父母失望,没让家族失望,没白花那160万。
2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0 发帖IP地址来自
原来真的有人可以一两个月从澳洲飞国内一次,也有人想都不用想小卡一刷一万多的包就买了,还有人要么考试睡过了直接fail要么直接弃考整个学期的考试。 我的小世界观总在崩塌又重造。
如果要给题主tips的话:就是无论是你去哪个国家读什么专业,无论你家里有多少钱。记住你在去看更大世界的基础上,是为了学习学习学习的。  花钱这种事太轻松了,作为一个成年人(即将成年的人)要承担起自己以后的责任和义务了。那么你在这留学生涯结束,花费不菲之后能否能做到呢?有个清晰的规划,会让你花更少的时间在自怨自艾和毫无疑义的事上。
3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想到有评论说我是柠檬精,为他更新一下。

以下是我KFC的订单截图,里面的sandwich就是汉堡。评论这位朋友说美国KFC没有汉堡是因为外卖的KFC没有汉堡。在我去KFC店里吃之前,我也一直对别人说:“美国的肯德基没有汉堡,麦当劳没有辣翅,特别辣鸡。”




看清楚了,柠檬精!(生气
————————原回答————————


家里年收入50w左右,不稳定(近年来生意不好)。目前在美国纽约留学,大学第三年。我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分享下小中产出国留学的感觉~ 给懒得看的小伙伴总结四个字:压力不小。


1. 住宿方面
大学距离曼哈顿开车30分钟左右的黑人区。如果上海市中心和曼哈顿的环境比较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话,曼哈顿和我们这里比是一个天一个地域…
这里是有名的黑人区,周遭非常危险,但是房价相比曼哈顿要便宜许多。曼哈顿相对安全很多,但房租实在负担不起,学校很多有钱的小哥哥小姐姐都住在曼哈顿,一个月30-40平米左右的公寓要4000刀以上(折合rmb约3万)。非富非贵的我只能在学校周围租房。在开车20分钟开外的华人区打车回家的时候,很多司机都会说一般不去那里,太危险了。每周,学校的public safety都会发各种邮件告诉我们这片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偷小摸抢劫我们都习惯了…但居然还会有枪击、爬墙入室、越狱之类吓人的事情。




很想念国内安全的环境。想起三年前和老豆吵架,一个人半夜十二点出门乱走,一直到两三点才回来。(回到家以后发现老豆在沙发上一脸内疚地等我QnQ……


2. 出行方面
纽约地铁交通并不发达,打车20分钟能到的地方可能坐地铁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地铁设施非常陈旧,环境也很危险。没有屏蔽门甚至栏杆;到处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流浪汉随处可见;地铁速度很慢,噪音很大;很多条线并在一起,没有车辆到达倒计时,你永远不知道你等的车什么时候会来… 地铁站黑哥哥随便推人下去的新闻频发,我每次迫不得已坐地铁,在等待的时候都会贴墙/贴柱子站。实在太怕了… 唯一优点可能就是价格了。单程票2.75刀随便坐,折合人民币约19元。
打车:叫车软件 / 出租车
大名鼎鼎的Uber可以说是我们小中产生活中花钱最心疼的地方了。Uber的价格贵到令人发指。在纽约,不堵车20分钟的路程大约需要花费40刀(折合人民币约270元),真的很心痛……

出租车就更不用说了,由于不是很经常坐出租车,感觉价格大约是Uber的1.5-2倍吧,还需要另外加至少15%的小费。值得一提的是,华人留学圈很盛行微信Uber四折代叫。一开始我以为是公司内部员工有折扣码,后来才逐渐发现其实是盗刷信用卡以此盈利。大部分代叫都在国内开着vpn操作,几乎0成本,暴利。
由于出行太不方便以及成太高,我很少去远的地方。一周打Uber去法拉盛(华人区)买一次菜,顺便下馆子吃一次饭。逛街买买买可能一学期最多一两次。从不喝酒蹦迪,一个是不喜欢,一个是去不起…


3. 饮食方面
放开我我要回国!!!!
本来懒得更新,今天吃了一顿恶心的肯德基,忍不住来更新了。

你们看得出这是一杯没有加冰的可乐吗……特别苦,想哭。我花了将近20人民币买了这杯还不如红色尖叫的液体折磨自己!汉堡里只有炸鸡+酸黄瓜+美乃滋,咸得发苦。吮指原味鸡吃到后面居然有一块是臭的!两百多人民币就这么没了,好气…
美国的食物和中国比,平均下来真的非常难吃(不包括在美国开的正宗中餐厅)。定价很高。普通餐厅里一盘肉菜/蔬菜一般都13刀左右。美国的蔬菜特别贵,基本和肉的定价是一样的。而肉的定价和国内又差不多。意思就是不到一斤蔬菜大概需要30人民币… 所以餐厅里的蔬菜非常贵,在知名一点的餐厅里可能花140人民币才能吃一盘量很少的蒜蓉菠菜。
所以,作为小中产的猪猪女孩,为了省钱练就了一身厨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蔬菜价格高,可以发现越穷的地区肥胖的人越多。因为快餐相对便宜很多。一份蔬菜沙拉大约人民币80元,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三四个汉堡或一大份炸鸡。这里的肥胖不是指一米七150斤,而是指一米七220斤。在黑人区,到处都是胖到让你怀疑人生的胖子在街上大腹便便地走,一手拿着超大杯可乐,一手拿着炸鸡…不忍直视


4. 衣着方面
正常来说,美国的衣服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不算贵。在某些超市里也别便宜的断码打折衣服不作讨论。优衣库的价格在不加税的情况下略微比国内价格高20%左右,并且打折款又少又丑。Zara的售价也是比国内价格高不少,税后差价就更大了。比较大众的衣服品牌,如Banana Republic,踢不烂,Champions,Tommy,CK等等价格大约是国内的60%-75%(个人感觉)。遇上打折季会更便宜。所以小中产买买普通衣服还是不会手软的。
梅西百货里的过季大牌衣服会非常便宜!会打3-7折的折扣,节假日更有折上折!比如感恩节的时候,一件打折款CK加绒卫衣只要三十几刀……买买买!!不过在这些衣服里淘一件适合的真的很难,因为绝大部分都超丑,码数超大。非常想念淘宝,衣服好看又便宜!质量也不赖!


总结:来美国三年了,越来越穷了,对吃的要求降低了,回国感觉什么都好吃了。审美变丑了,整个人都变土了。每次回国都有“代沟”,感觉和国内脱节,比如不会扫二维码坐地铁,不会用微信公众号叫人上门修手机,不会刷脸支付等等等等… 一年回两次国,每次都有新感觉!!!(暴走!!
3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2 发帖IP地址来自
嘛,想了想还是取匿吧,如果认识我的话即使匿名也能通过细节认出我来。最近这一个多月心态整体略有好转,然而好心情却仍然一直维持不了四十八小时就是了。
以下原答案:
有什么中产不中产,反正就是那德行呗。
现在大二,在美国中部一个排名40多的公立学校上学吧。GPA最多拿过4,最低也是3.8,还算勉勉强强能看。
但这背后是什么呢?
极度不成比例的投入与产出:
遥想一年前曾经为了化学考试通宵学了一周,但是最后还是只考了70多,而后一次学的更认真但考的更差,要不是最后期末爆发,那破课连B都拿不到。
为啥,国际部的学生,高中走的是AP,而那课学的是orgo,之前完全没学过,普高和A level班的学生对那课的评价就是随便学学就能拿A。


专业不说了,因为现在还tm没定下来(至于为何就是后话了),但想学的还是生化环材里的。你以为我不知道这是天坑,学CS相关才能赚快钱?不,我知道,我也上过CS的课,但看着码就头晕,写码或者debug到凌晨两点之后保准欲哭无泪。这已经不是没兴趣的问题,是兴趣已经开始拖后腿的问题。所以学吗,不学,这么下去保准自闭。
而现在没自闭么,笑话。每天晚上翻学校的research opportunity,看自己感性趣的教授的研究方向,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去套磁。但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发冷汗,根本不敢进去。
而这又为什么呢?无他,为了保持学业,每天都熬夜到特别晚,女朋友全是纸片人,便只能时常靠某种“压力马斯内”的活动来舒展欲望,而且发现xianzhe时间是少有的高效时刻,便越来越有瘾。两相叠加,造成大脑皮层过度受刺激,并且激素分泌紊乱,能不自闭么。
我们学校其它专业稀烂,只有工院还算鹤立鸡群,所以所有人基本都是破头地往工院里挤。学校也看中了这个机会,试图以此敛财。要从别的专业转进工院得先在general studies里的pre engineering呆一年,在这里面上过想转的专业需要的课,然后才能转。我想转的那个专业反正是没有GPA guarantee,就是成绩多好也不能保证你进,然后课程的要求十分乱,基本朝令夕改。我上学期申请转入,本来GPA对方都承认是encouraging了,但是由于我差个一学分的general Chem的实验课(老子general Chem的理论课早通过AP换掉了),对方硬是卡着不让我进,必须上完那几把实验才可以。这学期我只能再申一次,要是再进不去就得退学了。
还是上面那个专业,基本全部是将来想考medical school的美国人,中国人近乎不存在,偶有几个也都是自以为是高华,平日里只和美国人打交道的华女。在其中的孤独可想而知。而且很多考试极不科学,经常有那种100分的卷子就几道简单题,但错一点就扣特别多分的那种。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在该课的piazza上质疑该课的考试不科学(现在承认我当时言辞有点太激烈了,但我从始至终只是就事论事,没提过任何人的不好)结果被群起而攻之,非说我是在对那门课的professor人身攻击。
反正就是自己考好了呗,吃人血馒头的主。
很多情况下我是觉得身边的人有失水准的。美国人对那种我都觉得还算简单的课抓耳挠腮,但回头一问人家全在做research,有个台湾人脸上一直带着假笑,想找理由揍他但是目前是师出无名,中国室友大多是群天天只会八卦,揣摩女生的心情,四处和人鬼混,破规矩一大堆,还美其名曰情商高的人。
中国室友里我唯一佩服的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高中时讲道理硬件水平是不如我的,但人家来到这里后笃定要学ECE,并且情商高,懂得和人说话,并且广交朋友,再加上ECE major里本来中国人多,能提供帮助的人也多,所以他现在是在稳步进步,把我甩的越来越远的。
每次想起他就会突然暴躁,有一次直接拿剪刀在手腕上顺着血管的纹理划了一道。从此知道了手腕的血管确实比其它地方脆弱,即使是皮肤上都会造成肿胀。
每天省着花钱,只吃一顿饭,半夜饿了的时候只能强行说服自己说自己不饿。但一个月下来花销还是如流水。
想去做research但不敢去找professor,想找工作但不敢去career center,想转学但不敢找人要推荐信。总之就是啥也不敢。
所以学么,不学,努力么,不努力。要对家长心怀感激么,要,但说得好像心怀感激就能做成什么事一样。
顺便听一句劝,美国人标榜的be grateful是彻头彻尾的资本家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割韭菜。
这学期要是能转进工院还好,转不进就退学了。退学就退吧,学期初读了银河系漫游指南,所以我目前的梦想就是退学当个hitchhiker,四处晃荡,直到钱花光了,冻饿而死。
顺便我在生物相关方面的水平也是不精湛的,现在做实验,每次都是把protocol认真读好多遍,严守操作规章,但培养皿里的细胞就是不给面子,要么不长,长出来也不是我想要的,TA都无奈了。
刚才看答案听有个人说害怕自己将来会垮掉,但人生本就是最终会垮掉,最终会沉沦的,因为反正努力也没用。人生最好的谢幕方式就是在高中时轰轰烈烈地谈场恋爱,交几个知心朋友,各去做些疯狂的事,然后许一个永远做高中生的愿望,之后赶紧自我了断。当时没那么做,现在后悔了。
高二/高三往后的生活都是过于残酷的。对留学党和国内党都是如此。
莎士比亚都说了嘛,生活就是个智障讲的故事,满纸都是喧哗与骚动,却一点意义都没有。
深以为然。
3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3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2019年2月更新,谢谢评论区指正,我的回答文不对题,这样的年收入不能算作中产阶级。很久之前的回答了,不是很想删除,暂且留在这里吧。
——————————————————————
一句话,我在生活上会体会到艰辛,但在内心里从未体会过贫穷。
首先基本情况,父母年收入加起来20万左右(从我读高一时一直到大二,后来企业效益差,工资都是隔月发),国内本科,第四年去英国免费交换(只免学费,住宿费很贵),本科毕业后美国自费读研两年。
在国内读书时觉得自己没有奢侈享受的资本,但也没有过缺钱花的感觉,我就把自己归属为中产阶级吧。
大四去英国交换的九个月应该算作我真正体会到穷这种感觉的时候。当时汇率将近1:10,当时觉得东西真的贵到无法接受,不舍得花钱到什么程度呢?
举几个例子,在英国宿舍里睡的是弹簧床垫,可能是因为旧了,躺上去可以明显感到弹簧的位置,当时从国内只带了一条床单和一个空调被,记得当时商场里买一条普通床垫大概要50镑左右,思前想后前五个月舍不得买,后四个月觉得前五个月都挺过来了,就没必要买了,等九个月回到家之后第一次发现原来床可以那么舒服。
九个月买过的唯一穿戴是一双皮鞋24英镑,因为英国经常下雨所以来的时候穿的皮鞋开胶了。
每个星期两天中午下课后在中餐馆打工五小时(这是黑工,请不要借鉴),每小时工资五镑,三天晚上在另一家中餐馆打工五小时,工资五点五镑,从没舍得在中餐馆买过一顿饭,一般都是打工后去街角的小超市买一个热的起司汉堡,一英镑一个。日常就是和同学一起下课去中餐馆,他们吃饭我打工。没有尝过学校食堂是什么味道,只吃过一次英式早餐,是在我打算离开英国的前一个星期,因为觉得一定要体会一次。九个月中,这样的例子数不胜数,基本是我在英国生活时候的日常。因为比较节省,所以除了往返机票以及住宿费,我在英国没有花费太多。
后来来美国读研究生,因为学费和住宿费很贵,基本上消耗了家里积蓄的四分之三,当时父母企业效益已经很差了,总是不发工资,平常和母亲通话都能感觉到她的焦急。来美国之后一方面因为签证问题不敢打黑工,另一方面我觉得读研究生还是应当找相关领域的实习。并且我上学的地方中国人比我在英国时多很多,我不希望因为自己缺钱而成为一个完全不合群的人,所以还是会和同学们偶尔去餐馆的,总体来说比我在英国窘迫的生活方式有了很大的提高。然后在第二学期找到了实习,开始半工半读,工资够付房租和日常开销,生活品质又有了质的提升。
后来据我母亲回忆,当我告诉她我找到实习可以开工资的时候,她出门觉得天都变蓝了。可见,家里真的是承受着很大的压力支持我出国念书的。
我只是陈述一些过去的生活状况。我所说的穷也只是相对的,毕竟吃饱穿暖有住所这样的基本条件我都可以得到保证。
总结一下,出国这三年,我遇到的大多数人都是家里条件比我好且本人也很努力很聪明的类型,基本没有人因为我穷而歧视我的。所以我觉得关键还是在于自己的想法,能不能背负起这种压力生活,以及能不能把自己摆在和他人一样的平等的位置。
物质是否富有对于世界上的每个人都十分重要,但比这更重要的是内心是否富有,我说的这种富有不是知识,而是很本意的金钱。当一个人生活在一个周围人的物质条件都比他好的情况下,支撑这个人不堕落,不难过,继续生活的力量就是他的内心。当我在英国或者美国的时候,我的身边都是比我条件好的人,我会感到无奈,会觉得羡慕,但更多的,我会觉得这就是生活,是我应当承受的,我是穷,但这不是我的弱点,只是我的不同。
以上,我在生活上会体会到艰辛,但在内心里从未体会过贫穷。
3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4 发帖IP地址来自
你会遇到很多人,经历很多事
你会周围一切新鲜的事物吸引,同时也蒙上了一层恐惧
你会尝试用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示人,然后发现生活中太多比你优秀切努力的人
你会被灯红酒绿,纸醉金迷的生活所诱惑
你会不自觉地攀比
你也会羡慕身边家境比你好太多的同学


于是你开始自卑,开始逃避,开始迷茫
你想用表面来压制内心的焦虑
你也开始追逐物质
开始学习化妆和穿搭
开始学那些popular的人的言行
开始下各种社交软件,加各种好友,把自己的生活展示得一览无余
开始在youtube这个新大陆上沉迷


你以此为傲
与国内同学家人的对话中不自觉地夹杂着英文
你感到了孤独
于是试图与本地学生交朋友
但总会不自觉地回到华人圈子
你将所有ddl留到了最后几天
熬夜赶完发个朋友圈,让大家都知道留学之路有多么艰辛
渐渐地你也欺骗了自己
你慢慢忘记了初心
与本来的生活渐行渐远
双眼被蒙蔽


你有一天会突然醒过来
可能是跟父母视频之后
可能是看到自己惨不忍睹的成绩
可能是发现了自己在社会金字塔的位置
也可能是与同学进行了一次精神交流


于是你被敲醒了
眼前的迷雾也散去了
你发现自己孤身一人,正处于悬崖的边缘
你看看身边,还有很多人正向这个方向前行
但也有很多人保持着一双清明的眼
你无力唤醒每一个人,但庆幸于自己及时止住了脚步
你转了个身
又一头扎进前方的一片未知里
下一段路
还好
你带了一盏灯
只有自己才可以为自己点亮的一盏灯


接下来的路要怎么走?
只有你自己知道,也只有你自己能决定
你的经历让你意识到
这个世界很大,也有很多人
总有人什么都比你好,也总有人怎样也不如你
出国最大的意义于我而言
就是在以后的待人接物中得以摆正心态


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因此也少了很多的不服气
少了很多歧视和刻板印象
来到更大的世界
才意识到了自己的渺小
谦卑而坚定地活着
大概是留学至今最深的感受了


-----------------------
取匿了。
直面自己的黑历史。
3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5 发帖IP地址来自
只能根据自身和周围人的经历简单给题主一些建议
首先,题主觉得你不算留学圈里富裕的,但你肯定也不是最穷的
看了上面的很多回答,都在说中国人很有钱,其实如果你的圈子不局限于华人,就会发现还有很多比华人还有钱的外国人。比如我们学校就有天天包着当地最豪华五星酒店当宿舍住,其貌不扬的中东男生。人比人比死人,如果一直纠结于比较家境,总能发现比自己还富裕的家庭。
但是我周围也有家庭收入不高,父母为了供孩子留学卖房、花养老本,恨不得一英镑掰成两半花的同学。研究生院更是不缺自己打n份工,努力找各种兼职的学长学姐。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学生时代比较贫富没有意义,因为花的都不是你自己的钱,你大可以在能接受的开销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题主担心有精神上的压力,那就不必去中国人比较多的奢侈品店,商场,你会发现总有和你一样“贫穷”的人有着“贫穷”的爱好。
比如我个人的爱好是逛书店和cd店,在各种角落发现意外的惊喜(国内买不到的暴雪漫画、电音专辑等等)。另外,在国外,看电影、去健身房也并不贵。

我周围甚至还有同学利用空闲时间做生意(不是代购,是有可持续性收入的生意,而且此人还是个二代)
此外,二代也不都是你想象的那样难相处


每次我的二代朋友抱怨说羡慕加州朋友的跑车海滩阳光的时候,我都会马上一盆冷水浇醒她说,你先把这个知识点搞明白了再想你的跑车,然后继续给她补经济(笑)
我的建议是,题主交朋友的时候可以不必按经济水平或者国籍划界限,只按好不好相处来判断,你会发现世界一下子简单很多。

如果实在有心态不平衡的时候,想想自己已经有的。

我的一个俄罗斯朋友直言自己出国前都不敢和同学说,现在也不敢谈恋爱,不能理解那些只在吃喝玩乐的人。她说在她的国家有那么多比她优秀很多的人(她雅思8.5,工科生,门门aboveA),仅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和她一样好的教育,所以她非常珍惜自己得到的这个机会,也很感谢自己的父母舍得出钱供她读书(事实上我周围也很多二代会这么想)。

珍惜你已经有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


这个问题好像又被翻出来了?
其实,在看问题的各位要是真的想在留学圈里人缘好的话,当一个和善的学霸就好了。
各路大神和学霸(尤其是很和善的那种)绝对是人群焦点好吗!一点也不比二代差的。
3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6 发帖IP地址来自
压力很大。
读公立校的master,拿了半额奖学金,在物价相对低廉的大德州,生活费加学费需要家里再出将近30W。
一心想继续申PhD,选了一个PhD跳板项目,放弃了当时手里的一个全奖带部分生活费的offer,于是从进入美国大陆的第一天起,就觉得不能辜负自己对自己的所有期待,也要对得起家里对自己所有的支持。
开学的时候就知道Real Analysis 全班只给5个A。如果想去好一点的program,申请的时候成绩单要全A,于是学期结束看到成绩单是A的时候的心情不是开心,而是长舒一口气。
没有住在学校附近,因为房租相对更低,没有车于是活动范围深受限制,以至于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去过downtown,一直想去看日落也未能成行。
会开始精打细算,脑子里自动换算起汇率。对比去年在德国公费交换,对生活的把控程度变化的异常明显。常常和朋友吐槽,花祖国爸爸的钱上学和花自己爸爸的钱上学感受非常不同。
留学,带着太多不甘心,不甘心去年的失败,不甘心就这样放弃了那点儿学术理想,于是更努力,背负着自己的压力,背负着家庭的压力,很努力地往前走。很清楚地知道,每一条路都孤单,大多数情况下都没有人相伴分担,太多的是要自己解决自己扛,之前那么爱哭,到美国遇到再大的困难也一滴眼泪没掉过,因为终于学会,眼泪是最软弱也最没用的东西。
申到PhD了,算是没辜负自己的期待和家人的支持~
3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7 发帖IP地址来自
家在西南地区十八线小城市,父母在当地某高校工作,收入远低于小社区平均水平。
美帝研究生一年半,学费+各种杂费保险费6万美刀。坐标纽约,每个月房租1000生活费500,过得比较省。期间偶尔校内打工+暑假实习挣了点工资,最后总共花了家里7.5万美刀左右。
以上是背景。
同学里面,95%以上应该都比我家有钱。
曾经去参加过一个富二代闺蜜的生日party,我那天刚赶完due,背着一个h&m十几刀的托特包,装着一沓ppt,蓬头垢面地从图书馆出来就直接去了。到了现场,发现小姐姐们都穿着小礼服,化着精致的妆,拎着几千刀的名牌包包,感觉受到了一万点暴击。
我不是没有自卑过,但是事后冷静下来想一想,其实没必要去攀比什么。
我父母拿出辛苦攒下的积蓄送我出国,不是让我花天酒地,而是希望我接受到更好的教育。
我也有几个家庭条件相仿的好友,大家消费观念都差不多,相处起来并不觉得有压力。
现在毕业了,第一年的工资就足够把研究生期间的花费挣回来了。也有钱可以买名牌包包了,但是并没有买。感觉自己对物质的欲望越来越低了,满足感太短暂。想把存下来的工资花在更有意义的事情上,要么孝敬父母,要么投资自己,或者做一些理财。



共勉!


-------------以下是一点补充---------------
  • 关于工资:评论里很多说我毕业第一年工资就这么高。其实我的收入属于美国cs/金融方向研究生很普通的水准。隔壁亚马逊、微软随便找个程序员一问,base salary应该都比我高。
  • 关于找工作/找实习:过程很辛苦,经历了很多挫折。我属于运气比较好,最后结果还不错,但我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有多厉害。很多很大神的同学因为各种原因没能在美国找到工作,抱憾回国,并不代表他们不优秀。
  • 相比于家境更好的同学,我觉得自己还是舍弃了一些东西。比如我几乎不去酒吧等社交场所,缺少了接触美国文化的机会。即使现在自己挣工资了也不习惯去,感觉不自在,进而时常因为难以融入美国文化而感到焦躁。毕业后从纽约搬到西雅图工作,在这边一个人都不认识,也没有社交渠道,感觉非常孤独。(西雅图地区的小哥哥小姐姐们欢迎私聊!)
所谓“你必须要非常努力,才能看上去毫不费力“,大概就是这样的道理。我内心始终还是有一块地方是自卑的,我并没有别人以为的那么快乐。


—————我在小社区的其他回答—————
在校园招聘的时候是第一学历重要还是研究生学历重要?
3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8 发帖IP地址来自
硕士想出国一般都要自掏腰包,一年生活费学费怎么也得二十万人民币……二十万大概是父母两年的收入,父母虽然说咬牙可以供我,但是这对他们来说是个不小的负担,而且肯定会动用他们积蓄,以他们的收入水平这可不是一年两年的积蓄了,我当然不忍心为了自己让他们勒紧裤腰带。

但是我还是希望出国见见世面,锻炼锻炼自己的能力,所以为了出国我专门读了一个博士,因为博士是提供奖学金的,能够盖住学费和生活费,基本上没怎么花家里的钱。

我不是个科研的料,也不适合读博,但是为了能够不花家里钱出国,我还是读了这个累死累活的博士,就当自己赚钱供自己喽……但是父母不放心每年还是要给我打一些钱,然后他们还同时打两份工,生怕万一要花很多钱。对于一年折人民币二十万的学费生活费花销来说那些钱也就是个零头,基本上每年回国花掉给父母和亲朋好友买东西了……

看着在加拿大有钱的国内来的本科生开着奔驰宝马跑车什么,也是挺羡慕的,毕竟自己也想有辆车,哪怕是个丰田卡罗拉。没车也就不乱跑了,每天就是学校家里健身房,公交对学生免费都能直达也不错……现在学业身体双丰收,也挺开心的。

最大的收获就是从在国内厨房都没怎么进过到现在能做的一手好饭,周围同学都爱吃我做的饭。再就是更加珍惜和父母在一起的时光……
3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49 发帖IP地址来自
第一次在小社区这么想回答一个问题 (ü) ,兴奋作答,不理智的地方还请见谅。

先回答题主的疑虑。

中产阶级出国留学什么感觉?

出去前,充实又紧张。我父母每月工资加起来就1W吧,所以这个事情在我家是大事。为了能一次过签以及节省各种前期准备花费,我真是拼了命在准备,生怕自己能力不行,二签三签浪费家里钱。

现在回忆起来,真是一段美好的时光啊。每天6点起床练习语言,认真上课学习,各种研究出国流程和手续,想方设法最大化资源配置,节省时间和钱。不过也真是累,每天10点上床5分钟后就睡得跟猪一样。

出国后,痛并快乐着。虽然我家不富裕,但是出国的小伙伴中大部分都还是以学习为主的,纯粹只潇洒不学习的没遇到过。所以大家在一起的大部分话题还是讨论如何应对某位老师,如何顺利毕业,如何在资源匮乏的情况下做出家乡味的一日三餐。

压力是真的大,我自己感觉比高考压力大,怕重修怕复读,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尤其是第一年,我没读预科,一来就是实战,才发现自己之前的语言水平根本就是渣,听不懂啊,内心很崩溃,准备期末考的时候都是学累了就去哭会儿 放松一下,哭累了又回来学会儿 平复一下。

回国后,越来越感谢当初那个努力的自己。刚回国朋友说我变了,我自己没感觉。慢慢的,留学后的涟漪才散开来。更自信了 更独立了,视角和三观跟未出国的小伙伴相比,确实有不一样的地方。

具体是哪里不一样举个例子:身边很多朋友有条件了,想出国旅游,我觉得他们语言是OK的,却畏手畏脚迟迟无法踏出第一步,或者就算出去也是跟团,他们自己的解释却是语言不好。但是现在的我选择出国旅游与否完全取决于钱,语言这个问题压根都不会跳出来,哪怕是去说小语种的国家,不虚,只要有钱有时间,自我号称是靠肢体语言走世界。类似这种意识形态的转变,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不会在意识上为自己设限制,客观分析可行性。现在我也经常提醒自己,不要害怕自己YY出来的强大敌人,直视ta。

都是些片段感觉,之后如果想起来什么再说吧。

接下来回答题主问题展开中提到的担心贫富差距带来精神上的困难:

我觉得题主必须正视这个问题,不管你出不出国,贫富差距的问题都存在,与之相关的精神困扰只能自己消化。

钱,是工具。拿小锯子有拿小锯子的玩法,拿电锯有拿电锯的玩法,只要都能玩的转,不要介意拿什么工具。

你出国是为了什么?希望你能认真问问自己。如果就是去读书,顺带开眼界的(这个是我当初的目的),那么,穿名牌还是穿布衣有什么区别呢?不是裸体就行了呗,我们比比谁的语言进步大如何?至于有钱人用好东西这个现象,也必须冷静看待,人家银行卡里有7个零,你让人家花一个小时淘便宜货,这不科学,至少不符合经济学原理。

一旦摆正心态,就会发现自己像开了挂一样。该吃吃该穿穿,你买了个LV包(  )快拿给我研究研究,到底好在哪里,然后跟包主展开科学研究与探讨,从品牌起源聊到光辉历史,再谈谈这个包背后的故事与品牌精神。这些不比法国卖1万2,国内卖2万1有趣吗?

而且,这里我想跟你分享我的一个感受。有些东西,当你尝试过同类别中一流的产品后,你才能明显感知二三流与之存在的差距。

所以我很感谢身边的那些土豪朋友让我如此近距离接触那些东西,当时的我反正买不起,可我却能免费体验和感受它们,作为代价,我就满足一下土豪朋友的虚荣心,不亏,真是不亏,而且土豪们往往都很谦虚。

我们一定要明白,我们真正要的是什么,而什么是扰乱我们的幻象。佛家的“色即是空”,有空去了解一下。

想出去看世界就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拼命的看个够,你会觉得很满足很幸福!

希望我有帮你扫清疑虑,加油↖(^ω^)↗
3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50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下高赞答案,几乎每个都提到“看这身边别的同学名牌加身,不是法拉利就是玛莎拉蒂,坐飞机永远头等舱....”
请问我们留的是一个学吗??

大部分普普通通的人可能没有高赞看起来那么苦,但也绝对不是像上面描述的那样。

就是普普通通的住着正常物价的房子;普普通通的叫着外卖,买着奶茶咖啡;开着普普通通的车子;不至于买不起机票回国,但也要算计一番好买一张便宜一点的经济舱,
的普普通通的人啊。
4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多有钱的,不是说全是有钱的啊?
虽说也是有那种炫富党的啦
但是你要是和那种人鬼混,与其害怕贫富差距大自己显得不够高大上,不如担心一下自己的成绩还够不够毕业,自己的学科是不是太水了吧
人家愿意自甘堕落,那人家家的事,人家的个人自由。你没必要跟着一起做
要是真的很有钱又认真读书,是不会没事整天炫富的。作业那么多,哪有时间给你没事开跑车出去兜风,逛街买名牌?累死了,有时间就睡觉咩
所以就算有钱孩子,要是认真想学习的,是不会炫富的。极端情况下,你可能到毕业都不知道他家其实是土豪。要是你只是知道他家里很有钱,哪怕他穿的是超市里的衣服,拿的是胶带修的手机,你都已经精神上有困难了……那这是你的自卑心理,你到哪里都会自卑的。我不是心理医生,我救不了你
那种一眼就是土豪的孩子,肯定花了很多时间在上面。毕竟名牌是要自己去买的,穿搭是要自己去配的,开豪车的驾照是要自己去考的
有时间去血拼,去研究穿搭,去考驾照,还不快去读书?(
4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4:52 发帖IP地址来自
给个专业报告:
作为

一个穷人


有的时候
也会很好奇~


有钱人到底是怎样为所欲为
毕竟贫穷限制我的想象力







而且
说不定
他们的某些决策
颇具前瞻和参考性
围观党不怕事大


正好看到了这样两个报告:


《2016中国高净值人群出国需求与趋势白皮书》
由中信银行和胡润百富联合出品











2016年3月-7月,胡润百富与中信银行私人银行在全国共22个省或直辖市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有近800位拥有海外经历的高净值人士接受访问,他们平均拥有6800万元总资产,平均年龄41岁。调查结果显示这类人群的海外经历比较丰富,他们最大的五个出国需求依次为海外旅游、海外子女教育、海外金融投资、海外置业和海外移民,四成人拥有三种及以上海外经历,而且资产等级越高,海外经历越丰富。
以及


《2016中国留学趋势特别报告》
由中信银行和胡润百富联合出品









所以
让我们先


围观有钱人




高净值人群
这里指的是
个人资产在一千万元以上的中国富豪




子女出国 留学目的地


美国第一64.7%、英国第二18.5%、澳大利亚第三11.2%
各类大学榜单前100,美国大学基本就占了一半
美国成为最受青睐的留学目的地也不足为怪









而52.1%的高净值人群会选择在大学的时候送子女留学
高中、研究生去留学的也有不少~





留学专业选择


商科基本占了一半~







最受青睐的旅游目的地


出国旅游
占高净值人群出国需求的最首列


去过最多的国家依旧是美国~







航空公司偏好


八成的人会选择国航~







海外投资的主要目的


据说。。。
80%的人最主要的目的是规避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
外汇存款是高净值人群
海外金融投资配置中最普遍的产品


移民置业目的地


美国绝对是
中国高净值人群海外置业最喜爱的国家
选择率高达66%。
其他位列前五名的国家依次是
澳大利亚(14%)、加拿大(10%)、英国(5%)和日本(4%)














*学区房依旧是最爱啊







2016年留学趋势报告给出了
中国留学生的整体情况


英国留学整体情况又是如何?


有关于我们的事




数据比较早
依旧有一定的参考性


英国留学人数


这里的签证指的是
长期留学签证
(即Tier 4 签证,不包括短期学生访问类别签证)



*截至2015 年第三季度(Q3),英国共向中国学生发放了67,303 份
这意味着什么呢?
英国留学的人多~


2014/15 学年,
在英国高等教育机构就读
的中国学生总人数为89,540 人
英国高等教育统计署(HESA) 于2016 年1 月发布
的Statistical First Release 224 显示


不过,相比较留美人数
也不算什么了~






*根据美国《门户开放报告2015》(Open Doors 2015)显示,
2014/15学年, 留美的中国学生人数已达304,040 人


哪里同胞最多


85%的英国留学生都待在英格兰。









利物浦、曼彻斯特、诺丁汉的同胞最多~

羡慕这些同学~







专业选择


过了这么些年,也没什么大的变化,
商科依旧是最热门的专业








英国International Unit 发布的2013/14 学年的中国学生专业分布。


总体来看,
读商科的比例最高,
87,895 人中
超过4 万人(无精确的官方数字)选择了商科
其次是STEM 专业,约有2 万人
选择艺术和人文类专业的学生超过1.5 万
不到5,000 人选择社会学
临床专业的学生非常少







当然,
毕竟在全球大学中,
在商科方面表现最佳的是伦敦商学院
排名第二的是哈佛大学;
排在第三位的是欧洲工商管理学院法国分校。


英国留学费用


是的,今天我们又谈到了费用,
我们之前谈到过,
大学本科一年的留学费用大概在20~25万之间,
已经很贵了吧?


可是私立高中的留学成本更贵~
平均每年的花费高达3.2 万英镑,
即约30 万人民币!
高中比大学还贵~真没想到~





撇开高中不谈,
相比较美国大学,

英国大学学费还是便宜一丢丢~
美国大学对每名国际学生
每年收取的学费平均介于4~5 万美元
(人民币约为26~33 万)之间


这或许
也算的上一件比较值得安慰的事了~




最后



附上
*2017年主流投资移民对比表





点击放大查看


以及
*高净值人群top10省份







希望大家
早日致富


PS:
关注微信公众号EasyGPA学园【easygpaschool】,
回复【论文资料】,直接领取Essay论文写作学习资料,祝大家留学顺利哦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