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产阶级出国留学什么感觉?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小社区用户   2019-4-11 21:09   21694   40
2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4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现在本科留美

其实国外和国内的风气都很像,关键看你结交的朋友和接触的人

我现在学校打两份工,除了学费和机票钱,在学校的吃喝拉撒都没让父母掏一分钱。可能是因为爷爷奶奶带大的原因所以从小比较节约,所以现在读书其实除了吃饭其他都没什么开销


性格和工作原因结交了很多朋友。富二代接触的也比较多,买奢侈品从来不眨眼那种。在学校明明有meal plan 非说学校难吃要出去订外卖,周末飞去纽约买个包再回来。不可否认,其中有一部分人还是很好的也能跟你聊得来,但是一般不太会有深入接触,因为他们玩的方式和生活方式和你很不一样。你可能因为一个100刀的东西考虑很久要不要买,人家看上直接就买了。

周围也有很多中产阶级家庭出来的孩子,接触到的男孩子基本就是放假不出去玩,窝在寝室打游戏,学习很用功。女孩子就是过得和国内差不多的生活,偶尔出去吃个饭庆祝一下,认真努力学习,向周围的大佬(很优秀的人)靠近。我觉得挺好的。

一开始我去café打工的时候很难为情,因为有很多中国学生,感觉大家都看着你总感觉很不自然。然后在美国大叔大姨的带领下现在英语溜得飞起,所以现在跟谁都说英语(因为之前以为一个人是中国人说了中文结果人家是日本人)因为口语的巨大进步很多本地人都以为我是ABC 哈哈哈哈。也因为打工认识了一些性格很好的朋友。

我觉得家长既然送我出国了 那就要变优秀再回去。来自什么阶级的家庭不重要,重要的是培养自己。虽然打两份工,但是学习并没有落下哦,甚至比好多不打工的娃成绩还要好一丢丢。因为打工时间少了很多,打工成功治好了我的拖延症lol

不说啦 要起床去Admission Office面试啦!
题主要自信,当一个人真正有能力了大家才会忽视掉很多客观因素去了解你这个人。你是最棒的!
2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49 发帖IP地址来自
家里不算甚大富大贵,但不愁吃喝,
在我们三线城市生活的话,潇洒滋润
我高中毕业留学去的国家是日本


日本是允许留学生打工的,
但每周只允许工作28小时
也许是出国比较早的原因,对于赚钱没有什么概念,
第一次体验到用自己的劳动赚钱的感觉
于是,一发不可收拾
记得最高纪录同时打了3份工
记忆中每天都奔波在去几家店的路上
体验到了赚钱的感觉,所以不但不觉得辛苦
每天斗志满满!!


而且日本打工时薪比较可观,
那时没靠家里人的支持,
单凭自己打工把自己的学费赚出来了


当然啦,当时我是超时打工的,哈哈哈....
不过我比较机智,所以并没被察觉


PS: 后来感觉有点耽误学业,就安心准备升学啦~


这段留学经历,给我最重要的启示是:心态很重要!
因为那时心态真好,做那么多事真心不觉得辛苦!
后来遇到困难,就想想那个时候,慢慢调整自己,
真的就满血复活啦!!
2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0 发帖IP地址来自
本人男,家里连中产都算不上,08年出国之后3年多读书搞签证加前期生活费总共用了家里35万人民币,目的地澳洲,当时汇率6到7之间徘徊。12年起再也没从家里拿钱。

10年前从广州出来澳洲,高中即将毕业,家里有一套房子,父亲失业,母亲年收入6万左右,为了我出国和碰上08年股灾当时家里出手了另外两套房子,卖了80万左右,现在回头看那两套房子至少300万了。

Anyway,出来之后读的高中,住亲戚家,所以房租不多100一周包吃而且,但是一个月只有100澳币生活费,学费12000澳币一年,一年之后高中读完找了个兼职就马上搬出来住了因为不想寄人篱下看人脸色,高中毕业想读大学,结果家里说已经没钱了,当时大学学费好几万澳币一年。只能去大专,而且为了移民读了个酒店管理。

后面发生的故事可以写太多,简单点说就是除了学费,生活费都要靠自己赚,家里没有钱寄给我,为了生存很多低端体力工作都做过,从洗厕所到洗碗到服务员啥的,最惨的时候一周不是吃方便面就是吃福建炒面,租房子从来都是群租房,房租最贵的没超过120澳币一周,最便宜的80一周的也住过。因为没钱,从来没去旅游过,第一次回国等了5年时间才存够钱,回到国内机场的时候想跪下亲吻祖国大地。

后来毕业以后靠做厨师雇主担保留了下来。然后移民以后转行做了sales,现在在银行。已经组建了家庭,有了孩子,还在供一套房子。


前面说了,12年后家里没有提供任何资金上的帮助包括买房子和我结婚的时候也没给亲家聘礼钱,因为我家里的状况比10年前更差,父亲仍旧失业,靠奶奶家支援,母亲几年前着了传销的道现在还没走出来,继续投资各种不靠谱的项目(就是网上那种投资一点钱然后宣称回报几十倍的那些)把家里唯一的房子都卖了然后还欠了一屁股债,身上根本没什么现金,值得一提的是那卖掉的房子100多万卖的现在至少也有400多万.所以我在想如果我不出国,家里那三套房子也许就不会卖了,家里真能算个小中产。


跑题了有点,总结一下我作为一个曾经的伪中产出国最大的感觉就是看着身边的同学就算不是富二代但是他们花钱不用束手束脚心里自然会产生自卑感。我还记得我刚来这边的时候,有一天很渴,看到超市的矿泉水2澳币一瓶折算人民币14元,心塞,就没买了。然后有一次读语言班的同学聚会,大家买午餐,我发现最便宜的一个汉堡套餐都要10澳币,我摸着口袋里仅有的10澳币想了想就和他们说:

“你们吃吧,我在家吃了东西才来的."
2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1 发帖IP地址来自
只能根据自身和周围人的经历简单给题主一些建议
首先,题主觉得你不算留学圈里富裕的,但你肯定也不是最穷的
看了上面的很多回答,都在说中国人很有钱,其实如果你的圈子不局限于华人,就会发现还有很多比华人还有钱的外国人。比如我们学校就有天天包着当地最豪华五星酒店当宿舍住,其貌不扬的中东男生。人比人比死人,如果一直纠结于比较家境,总能发现比自己还富裕的家庭。
但是我周围也有家庭收入不高,父母为了供孩子留学卖房、花养老本,恨不得一英镑掰成两半花的同学。研究生院更是不缺自己打n份工,努力找各种兼职的学长学姐。
你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
学生时代比较贫富没有意义,因为花的都不是你自己的钱,你大可以在能接受的开销里找到自己的乐趣。
题主担心有精神上的压力,那就不必去中国人比较多的奢侈品店,商场,你会发现总有和你一样“贫穷”的人有着“贫穷”的爱好。
比如我个人的爱好是逛书店和cd店,在各种角落发现意外的惊喜(国内买不到的暴雪漫画、电音专辑等等)。另外,在国外,看电影、去健身房也并不贵。

我周围甚至还有同学利用空闲时间做生意(不是代购,是有可持续性收入的生意,而且此人还是个二代)
此外,二代也不都是你想象的那样难相处


每次我的二代朋友抱怨说羡慕加州朋友的跑车海滩阳光的时候,我都会马上一盆冷水浇醒她说,你先把这个知识点搞明白了再想你的跑车,然后继续给她补经济(笑)
我的建议是,题主交朋友的时候可以不必按经济水平或者国籍划界限,只按好不好相处来判断,你会发现世界一下子简单很多。

如果实在有心态不平衡的时候,想想自己已经有的。

我的一个俄罗斯朋友直言自己出国前都不敢和同学说,现在也不敢谈恋爱,不能理解那些只在吃喝玩乐的人。她说在她的国家有那么多比她优秀很多的人(她雅思8.5,工科生,门门aboveA),仅仅因为经济原因不能得到和她一样好的教育,所以她非常珍惜自己得到的这个机会,也很感谢自己的父母舍得出钱供她读书(事实上我周围也很多二代会这么想)。

珍惜你已经有的,过好自己的生活。
————————————————————


这个问题好像又被翻出来了?
其实,在看问题的各位要是真的想在留学圈里人缘好的话,当一个和善的学霸就好了。
各路大神和学霸(尤其是很和善的那种)绝对是人群焦点好吗!一点也不比二代差的。
3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用看其他回答我也知道我肯定是家里最穷的,因为我家并没有达到中产阶级,家庭年收入大概10w左右
然而我本科开始就一直在国外留学,在日本读了四年本科,期间在美国一所公立大学和一所藤校分别交换了一学期。讲真如果我不是拿到了日本这边财团的奖学金我这几年只能疯狂打工或者靠绝食来省钱了,如果不是校际交换一律免学费我根本不可能去美国
为了省钱我刚来日本的时候每天记账,每周吃什么限量供应,每个月伙食开销控制在一万日元以内,这在我其他同学看来是个有点不可思议的数字。日本同学搞的飲み会喝酒会大概一次3000日元,180人民币左右,我去过几次,每次都感觉良心过意不去,因为我妈自从我出国之后工作之外还在必胜客打工,一小时15人民币
大一租了一年房后我果断搬去了学校最破但是最便宜的宿舍,因为每个月30000多日元的房租对我来说开销太大了,即便这已经是我认识的同学中房租最便宜的。搬去宿舍后虽然环境不是很好,但每月可以忽略不计的价格让我很满意
在美国时同学中必然不少豪,不过大家都不是很浪费,我只是在他们要去纽约吃牛排和米其林的时候婉拒了
大学四年几乎没有买过衣服和化妆品,跟我自己本身对这两项没有兴趣也有关系
因为有奖学金的支持再加上自己有意控制开销,大学几年基本上没有花父母钱,做到了自给自足。但其实心理压力一直很大,尤其找工作的时候,因为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在当地找不到好工作在家里没法支援并且国外本科学历不是很受认可的情况下回国更不好找,不努力的时候会非常责备自己
好在结果不算坏,即将毕业开始在东京工作。但其实心底一直有担忧,不想一直呆在日本,迟早要回国,回国怎么办呢?本科学历显然不够,肯定要想办法工作几年后读研,对日本教育不是十分满意不太想在日本读研。美国MBA一直是我的梦想但是不知道能不能有幸申请到也不知道自己能不能承受100万的贷款。香港金融硕士也在考虑范畴,然而每年学费水涨船高,一年学费已经超过30万港币了,再加上生活费据说跟英国一年制硕士开销差不多,而且不确定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工作。国内同学那么优秀,名校海龟那么多,觉得自己这样的没有竞争力。焦虑像个无底洞,只能先靠自己多挣点钱多考点证给未来打算。
(看到发小兼高中校友去了哥大读硕士非常羡慕,但是听到他妈妈说两年100万我就闭嘴了…)
时至今日,我仍然不确定当初放弃国内名校保送选择出国是不是一个好选择。不过如果不是出国留学的话,我没法看到那么广的世界吧。
只想做到问心无愧,然后给自己和家人带来更好的生活
3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3 发帖IP地址来自
还能是啥感觉?两个字
[h1]穷呗[/h1]我家里是做文玩生意的,勉强温饱,年景好的时候一年能挣几十万的那种。
不过非常蛋疼的是,留学的第二年家里发生了巨变,只能勉强给哦交个学费,剩下全要靠打工。
按照现在的话来说,就是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打
从检入奢容易,从奢入检难哟。
在东京地区勉强能活下去,一年至少要7w人民币。
差不多需要每天至少打工3-4个小时,其实很多人觉得不就打打工么?有什么的?
关键你不止要打工,还要上课,查资料,准备备考,所以留给睡眠的时间只有4-5个小时。
在这个前提上,你还要扭曲一个生理现象,就是不能生病。
什么???感冒发烧了???
那你下个月房租咋弄?靠偷靠抢么?
你知道发烧39.7,还要坚持去拉面馆刷碗是种怎样的体验么?
不知道吧?
是的,我知道。

https://www.zhihu.com/video/1046089531425701888
记得有天给报社送报纸,那时候是东京一年最冷的几天。
刚下完雪地上特别滑,我骑电动车扛着20公斤报纸要送。
转弯的时候路太滑,摔在地上,脚脖子被摔破了,报纸也全脏了。
为了饭钱,一瘸一拐的回到车上,再回报社取报纸。
最后还被报社老板凶了一早上,好说歹说才不扣我钱,又给了我一堆报纸,让我中午前一定要送到,要不就别干了。
我一边哭着一边瘸着腿去送报纸。
日本老人有很早起床的,看我鼻涕一把泪一把的,收了报纸后还给了我碗味增汤,让我进家里坐一坐,缓一缓。
我笑着鞠躬拒绝了,心里才觉得暖和了一点。


其实在日本的经历现在回头看来,也都是有苦有甜的。
在东京住的那几年,我租房子的房东是个特别可爱的老太太和老爷爷。
老人家房间装修是自己设计的,很有品味。
每次周末我在家不打工,学习啃书,他们都会来找我唠唠,给我带小礼物。
经常和我念叨说她孩子大了有工作了,一直也不早点找对象成个家。
还想撮合我和她女儿=    =
一直都觉得,在异国他乡的日本,房东爷爷奶奶给了我很多关怀和温暖。

给房东爷爷奶奶拍的照片,很有感觉,拍摄地在镰仓每天打工完已是深夜,很喜欢吃门口的推车拉面。
就像火影忍者的那种。

一碗拉面很便宜,差不多只要800日元。

日语好了一些的时候经常和煮面的老师傅闲聊。

他已经年过七旬了,却一点都看不出来。

经常和我显摆自己年轻时候获得过拉面大赏。





喜欢的朋友点个赞~本答案会持续更新,我会慢慢更新些我的留学的故事~
32#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家就是非常典型的中产阶级,目前在加拿大的UBC上大三。(我本人真的很烦有些高调的校友们整天扯 UBC这个学校,多么辛苦,多么的高等学府)题外话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很友好的人!感觉完全没有什么阶级隔阂,他们有的已经全家移民拿枫叶卡,坐拥几千万,有的北京二环四套房,有的是家里搞对口贸易公司,老爹的爱好就是买车开!还有家里炒股,开贷款公司的!


可是!这又怎么样! 你们还可以做朋友啊!多简单的道理,志同道合就OK!你们又不是谈婚论嫁,或者搞什么企业管理!

这么说吧!富豪出现sb的几率远远小于穷人们!你总不能盯着一个傻缺富二代,就一概而论的看不起有钱人吧!这样才真的low.....



我周末的娱(hua)乐(qian)活动:
打游戏! R6 bf LOL pubg  division 好多好多
和朋友们踢个球  很菜
偶尔看场电影 动作片,恐怖片!


坐公交或者地铁去dt吃个饭,日料多一些
再喝个小酒嘿嘿嘿嘿  刺身拼盘赞哦

回来的时候奢侈一把叫车,太累了,直接送到家门口!




打游戏是低消费的娱乐行为,出门旅游要花好多钱,真的很过意不去!





我真的很感激父母花着大价钱送我出国读书,我来自山东的一个小县城,家里实在也不是很富足。父母恩情我这辈子铭记在心!!


以上就是中产阶级出国留学的感受

溜了,溜了~
33#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想到有评论说我是柠檬精,为他更新一下。

以下是我KFC的订单截图,里面的sandwich就是汉堡。评论这位朋友说美国KFC没有汉堡是因为外卖的KFC没有汉堡。在我去KFC店里吃之前,我也一直对别人说:“美国的肯德基没有汉堡,麦当劳没有辣翅,特别辣鸡。”




看清楚了,柠檬精!(生气
————————原回答————————


家里年收入50w左右,不稳定(近年来生意不好)。目前在美国纽约留学,大学第三年。我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分享下小中产出国留学的感觉~ 给懒得看的小伙伴总结四个字:压力不小。


1. 住宿方面
大学距离曼哈顿开车30分钟左右的黑人区。如果上海市中心和曼哈顿的环境比较是一个天一个地的话,曼哈顿和我们这里比是一个天一个地域…
这里是有名的黑人区,周遭非常危险,但是房价相比曼哈顿要便宜许多。曼哈顿相对安全很多,但房租实在负担不起,学校很多有钱的小哥哥小姐姐都住在曼哈顿,一个月30-40平米左右的公寓要4000刀以上(折合rmb约3万)。非富非贵的我只能在学校周围租房。在开车20分钟开外的华人区打车回家的时候,很多司机都会说一般不去那里,太危险了。每周,学校的public safety都会发各种邮件告诉我们这片地方又发生了什么事。小偷小摸抢劫我们都习惯了…但居然还会有枪击、爬墙入室、越狱之类吓人的事情。




很想念国内安全的环境。想起三年前和老豆吵架,一个人半夜十二点出门乱走,一直到两三点才回来。(回到家以后发现老豆在沙发上一脸内疚地等我QnQ……


2. 出行方面
纽约地铁交通并不发达,打车20分钟能到的地方可能坐地铁要一个多小时才能到。地铁设施非常陈旧,环境也很危险。没有屏蔽门甚至栏杆;到处是散发着恶臭的垃圾,流浪汉随处可见;地铁速度很慢,噪音很大;很多条线并在一起,没有车辆到达倒计时,你永远不知道你等的车什么时候会来… 地铁站黑哥哥随便推人下去的新闻频发,我每次迫不得已坐地铁,在等待的时候都会贴墙/贴柱子站。实在太怕了… 唯一优点可能就是价格了。单程票2.75刀随便坐,折合人民币约19元。
打车:叫车软件 / 出租车
大名鼎鼎的Uber可以说是我们小中产生活中花钱最心疼的地方了。Uber的价格贵到令人发指。在纽约,不堵车20分钟的路程大约需要花费40刀(折合人民币约270元),真的很心痛……

出租车就更不用说了,由于不是很经常坐出租车,感觉价格大约是Uber的1.5-2倍吧,还需要另外加至少15%的小费。值得一提的是,华人留学圈很盛行微信Uber四折代叫。一开始我以为是公司内部员工有折扣码,后来才逐渐发现其实是盗刷信用卡以此盈利。大部分代叫都在国内开着vpn操作,几乎0成本,暴利。
由于出行太不方便以及成太高,我很少去远的地方。一周打Uber去法拉盛(华人区)买一次菜,顺便下馆子吃一次饭。逛街买买买可能一学期最多一两次。从不喝酒蹦迪,一个是不喜欢,一个是去不起…


3. 饮食方面
放开我我要回国!!!!
本来懒得更新,今天吃了一顿恶心的肯德基,忍不住来更新了。

你们看得出这是一杯没有加冰的可乐吗……特别苦,想哭。我花了将近20人民币买了这杯还不如红色尖叫的液体折磨自己!汉堡里只有炸鸡+酸黄瓜+美乃滋,咸得发苦。吮指原味鸡吃到后面居然有一块是臭的!两百多人民币就这么没了,好气…
美国的食物和中国比,平均下来真的非常难吃(不包括在美国开的正宗中餐厅)。定价很高。普通餐厅里一盘肉菜/蔬菜一般都13刀左右。美国的蔬菜特别贵,基本和肉的定价是一样的。而肉的定价和国内又差不多。意思就是不到一斤蔬菜大概需要30人民币… 所以餐厅里的蔬菜非常贵,在知名一点的餐厅里可能花140人民币才能吃一盘量很少的蒜蓉菠菜。
所以,作为小中产的猪猪女孩,为了省钱练就了一身厨艺!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蔬菜价格高,可以发现越穷的地区肥胖的人越多。因为快餐相对便宜很多。一份蔬菜沙拉大约人民币80元,这个价格可以买到三四个汉堡或一大份炸鸡。这里的肥胖不是指一米七150斤,而是指一米七220斤。在黑人区,到处都是胖到让你怀疑人生的胖子在街上大腹便便地走,一手拿着超大杯可乐,一手拿着炸鸡…不忍直视


4. 衣着方面
正常来说,美国的衣服如果换算成人民币的话不算贵。在某些超市里也别便宜的断码打折衣服不作讨论。优衣库的价格在不加税的情况下略微比国内价格高20%左右,并且打折款又少又丑。Zara的售价也是比国内价格高不少,税后差价就更大了。比较大众的衣服品牌,如Banana Republic,踢不烂,Champions,Tommy,CK等等价格大约是国内的60%-75%(个人感觉)。遇上打折季会更便宜。所以小中产买买普通衣服还是不会手软的。
梅西百货里的过季大牌衣服会非常便宜!会打3-7折的折扣,节假日更有折上折!比如感恩节的时候,一件打折款CK加绒卫衣只要三十几刀……买买买!!不过在这些衣服里淘一件适合的真的很难,因为绝大部分都超丑,码数超大。非常想念淘宝,衣服好看又便宜!质量也不赖!


总结:来美国三年了,越来越穷了,对吃的要求降低了,回国感觉什么都好吃了。审美变丑了,整个人都变土了。每次回国都有“代沟”,感觉和国内脱节,比如不会扫二维码坐地铁,不会用微信公众号叫人上门修手机,不会刷脸支付等等等等… 一年回两次国,每次都有新感觉!!!(暴走!!
34#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6 发帖IP地址来自
龟龟,求求你们这些家里收入50万以上的高等收入阶层的孩子别秀了!!!
即使在大城市家庭年入20万就已经到了中等收入阶层,不信就去查查北上广深的平均收入,中位数只会比这个更低。
我看还有家长来秀的,孩子(巨婴)不懂事就算了,怕是拿中国的那十亿人口不当人吧,高种姓惹不起惹不起。。。
家里年入百八十万的还在这里哭穷,但愿你们真的一夜回到真正的中等收入阶层。
35#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7 发帖IP地址来自
嘛,想了想还是取匿吧,如果认识我的话即使匿名也能通过细节认出我来。最近这一个多月心态整体略有好转,然而好心情却仍然一直维持不了四十八小时就是了。
以下原答案:
有什么中产不中产,反正就是那德行呗。
现在大二,在美国中部一个排名40多的公立学校上学吧。GPA最多拿过4,最低也是3.8,还算勉勉强强能看。
但这背后是什么呢?
极度不成比例的投入与产出:
遥想一年前曾经为了化学考试通宵学了一周,但是最后还是只考了70多,而后一次学的更认真但考的更差,要不是最后期末爆发,那破课连B都拿不到。
为啥,国际部的学生,高中走的是AP,而那课学的是orgo,之前完全没学过,普高和A level班的学生对那课的评价就是随便学学就能拿A。


专业不说了,因为现在还tm没定下来(至于为何就是后话了),但想学的还是生化环材里的。你以为我不知道这是天坑,学CS相关才能赚快钱?不,我知道,我也上过CS的课,但看着码就头晕,写码或者debug到凌晨两点之后保准欲哭无泪。这已经不是没兴趣的问题,是兴趣已经开始拖后腿的问题。所以学吗,不学,这么下去保准自闭。
而现在没自闭么,笑话。每天晚上翻学校的research opportunity,看自己感性趣的教授的研究方向,下定决心第二天一定去套磁。但走到办公室门口就发冷汗,根本不敢进去。
而这又为什么呢?无他,为了保持学业,每天都熬夜到特别晚,女朋友全是纸片人,便只能时常靠某种“压力马斯内”的活动来舒展欲望,而且发现xianzhe时间是少有的高效时刻,便越来越有瘾。两相叠加,造成大脑皮层过度受刺激,并且激素分泌紊乱,能不自闭么。
我们学校其它专业稀烂,只有工院还算鹤立鸡群,所以所有人基本都是破头地往工院里挤。学校也看中了这个机会,试图以此敛财。要从别的专业转进工院得先在general studies里的pre engineering呆一年,在这里面上过想转的专业需要的课,然后才能转。我想转的那个专业反正是没有GPA guarantee,就是成绩多好也不能保证你进,然后课程的要求十分乱,基本朝令夕改。我上学期申请转入,本来GPA对方都承认是encouraging了,但是由于我差个一学分的general Chem的实验课(老子general Chem的理论课早通过AP换掉了),对方硬是卡着不让我进,必须上完那几把实验才可以。这学期我只能再申一次,要是再进不去就得退学了。
还是上面那个专业,基本全部是将来想考medical school的美国人,中国人近乎不存在,偶有几个也都是自以为是高华,平日里只和美国人打交道的华女。在其中的孤独可想而知。而且很多考试极不科学,经常有那种100分的卷子就几道简单题,但错一点就扣特别多分的那种。有一次我实在忍不住,在该课的piazza上质疑该课的考试不科学(现在承认我当时言辞有点太激烈了,但我从始至终只是就事论事,没提过任何人的不好)结果被群起而攻之,非说我是在对那门课的professor人身攻击。
反正就是自己考好了呗,吃人血馒头的主。
很多情况下我是觉得身边的人有失水准的。美国人对那种我都觉得还算简单的课抓耳挠腮,但回头一问人家全在做research,有个台湾人脸上一直带着假笑,想找理由揍他但是目前是师出无名,中国室友大多是群天天只会八卦,揣摩女生的心情,四处和人鬼混,破规矩一大堆,还美其名曰情商高的人。
中国室友里我唯一佩服的是我的一个高中同学。他高中时讲道理硬件水平是不如我的,但人家来到这里后笃定要学ECE,并且情商高,懂得和人说话,并且广交朋友,再加上ECE major里本来中国人多,能提供帮助的人也多,所以他现在是在稳步进步,把我甩的越来越远的。
每次想起他就会突然暴躁,有一次直接拿剪刀在手腕上顺着血管的纹理划了一道。从此知道了手腕的血管确实比其它地方脆弱,即使是皮肤上都会造成肿胀。
每天省着花钱,只吃一顿饭,半夜饿了的时候只能强行说服自己说自己不饿。但一个月下来花销还是如流水。
想去做research但不敢去找professor,想找工作但不敢去career center,想转学但不敢找人要推荐信。总之就是啥也不敢。
所以学么,不学,努力么,不努力。要对家长心怀感激么,要,但说得好像心怀感激就能做成什么事一样。
顺便听一句劝,美国人标榜的be grateful是彻头彻尾的资本家的阴谋。目的是为了割韭菜。
这学期要是能转进工院还好,转不进就退学了。退学就退吧,学期初读了银河系漫游指南,所以我目前的梦想就是退学当个hitchhiker,四处晃荡,直到钱花光了,冻饿而死。
顺便我在生物相关方面的水平也是不精湛的,现在做实验,每次都是把protocol认真读好多遍,严守操作规章,但培养皿里的细胞就是不给面子,要么不长,长出来也不是我想要的,TA都无奈了。
刚才看答案听有个人说害怕自己将来会垮掉,但人生本就是最终会垮掉,最终会沉沦的,因为反正努力也没用。人生最好的谢幕方式就是在高中时轰轰烈烈地谈场恋爱,交几个知心朋友,各去做些疯狂的事,然后许一个永远做高中生的愿望,之后赶紧自我了断。当时没那么做,现在后悔了。
高二/高三往后的生活都是过于残酷的。对留学党和国内党都是如此。
莎士比亚都说了嘛,生活就是个智障讲的故事,满纸都是喧哗与骚动,却一点意义都没有。
深以为然。
36#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8 发帖IP地址来自
家里典型的中产阶级,年收入虽然我从来不知道具体数字,但是大概在25-30w之间,而美帝的学费加生活费(我是公立大学)一年就要32w左右,而且还只是中等偏下的生活质量,有些人的压力,其他人是体会不到的。


我见过的有钱人太多了,但除了我跟我最好的朋友(他家开公司的,出国无压力),我和别人都没有真正玩到一起去,这个我是能理解的,因为至今,他们的圈子不属于我,我的我圈子不属于他。但是,当然,还是可以做朋友的。


虽然还没有去,但是那种压力已经扑面而至,令人喘不过气。


我妈说四年给我160w,这数字我根本不敢想,真的是不敢想。就在昨天,visa需要30w存款证明,妈妈说奶奶给了我20w,妈妈还说奶奶不让她给我说。


压力太大了,有些时候我会对自己很迷茫,不知道未来的路怎么样,从而暂时性的不想学习,但我知道这是来不得的,必须及时调整自己,极耐得苦,便能艰难驰驱。


你说我羡慕不羡慕有钱人,答案是肯定的,但是你光想他妈的有个屁用,你不努力,怎么能够在这世界立足。


问我为什么去美国,一言难尽,很多波折,但是直到现在,这个大方向,我不后悔。


人们总是说,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行事,我的父亲因为对我的爱,而超过了他的能力范围。这个恩情我真的是无以为报,我不管以后挣多少钱,给他多少钱,我觉得都是不够的。

我当然羡慕那些高中去美国的,我看他们的朋友圈,最近正是毕业舞会了,真的好棒,但是有他妈什么办法,自己家能把自己供出去读大学已经很伟大了,这种羡慕我觉得是一种自私。有时候我骂自己,你他妈真自私。


我也做过白日梦,我有钱多好,我买豪车,好房子。我在美国上高中多好。但是我还是会比较理智的把自己拉回来,然后告诉自己,你他妈别傻逼了。你想这些就他妈浪费时间,与其把时间浪费在这么傻逼的地方,赶紧好好学习,好好读书,以后找工作,挣钱了,让你的子女也享受美国的高端教育啊。。。 你现在不努力,160w打了水漂,你现在努力点,160w没了,但是随之而来的是别人的羡慕,你的绿卡或者枫叶卡。而且尤其是第一代移民,那种骄傲是真他妈的爽,而且也可以给父母还他们给你的钱,让你父母到处吹,对不?


其实,公立大学也有很多和我家条件差不多的,但大部分是美国人民,在中国人圈子里,我就是很穷;但在整个大学,我应该属于中等稍稍偏下估计。我认识一个女孩,弗吉尼亚的,她给我说如果实在没钱了,她第二年就不在大学呆了,我想了想,我还是幸运的。


大家都要知足,真的;大家也不要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应该交各种各样的朋友,认识多种人,哪怕你们的圈子不兼容;


最重要的是,大家都要努力。
我敢说我说的绝对在大部分留学生和美国人眼里是对的, 在美国,别人真的发自内心觉得你他妈很猛的,不是你开的车买的房你的女友,是你的4.0GPA,是你的高质量research,是你的美国牛逼公司的实习经验,是你拿到多少大公司的offer,是你抽到了H1B成功留下(这个其实既有运气也有你的努力成分的),是毕业不久或者多年后你拿到了绿卡,或者成了居民。 【我说的可能在有些需要接手中国公司的有钱人眼里觉得很傻逼,很不屑,但是在我这个收入的圈子里,做到这些谁他妈能不羡慕?】 而这一切的一切,取决于你努不努力!!!!!!!!!!


最后,我想说,我没有先天优势在美国接受初等教育,但我给自己立个flag,凭我的努力和我未来的收入能力把我的表弟(舅舅的儿子)送到美国读初中,这是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毕竟我没有体验过,我想让我最亲的人体验一下(如果他愿意的话)。
我原来有个梦想,等我八十岁了,归田卸甲,拄着拐杖在华州的唐人街喝着我媳妇给我泡的茶,给在纽约唐人街的我的最好的兄弟打个电话,问问他啥时候有空聚一聚,眼镜没花的话还可以吃个鸡,放下电话,看着膝下子孙,看着天空,心里默默想着,我没有让父母失望,没让家族失望,没白花那160万。
37#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09:59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几个答案,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资格回答这个问题。强答一波。
答主十五岁,来自浙江。家里有房,两辆车,父亲公务员,母亲外企经理。在东南沿海的小城长大,目前加国留学中。
没听说过中产阶级的概念,是因为要出国了,父亲才会跟我说家里的事情。是这样的,从小到大,我认为我的生活品质是比较好的。母亲用的化妆品都是国际大牌,父亲也总是抽最贵的中华香烟,我小学开始学钢琴艺术各种兴趣班,初中数理化一对一补习,衣服不会上淘宝胡乱买,而是到商场里挑喜欢的牌子试穿。偶尔想要双AJ,贵点的首饰,或是最新款的iPhone,向父母撒个娇都会有。假期都会出去旅游,欧洲,印尼,日本什么的都去过。父亲喝大了还会说,以后你嫁人,嫁妆就用爷爷留下来的房子,再给你买辆车吧。父母也经常带我打高尔夫,参加各种活动,学马术,我一直习惯于这样的生活,身边的朋友,也是这样的条件,所以并没有觉得自己有多自卑。
但是就在出国前,父亲告诉我,其实他们的年收入不多,顶多能算个“中产阶级”。父亲是铁饭碗,但是不算任何奖金,公务员根本不赚钱。母亲虽在外企工作,但看的都是业绩,不一定有“固定收入”。简单来讲,父母维持我上述的生活现状,已经是能够承受的最大限度。而且这些年来,他们努力工作,已经还完了银行贷款,和向爷爷奶奶借的买房子的钱。这个节骨眼上我提出要留学,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想了不久,我还是决定了。父亲说,这就意味着以前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
我的压岁钱充公,衣服都是淘宝上乱买,母亲看上一台新车,也泡汤了。原本的一双vans已经穿旧了,也不敢跟爸妈提买新的。母亲再也没买过LV,D&G,而是转向了奥特莱斯的mk,coach。他们尽最大的努力,在加国消费最高的城市的消费最高的地段,找了最好的公立高中让我就读。我的homestay一个月1600刀,住在一个漂亮的小洋房里。
我本来已经接受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事实,但是看到我的室友,她们还是过着我以前在国内的生活,圣诞节买张机票飞去多伦多,住五星级酒店,看上一双cl或者白斑马椰子,毫不犹豫地刷卡。这周末吃法餐,下周末吃日料吧。
我的确感到了自卑,我羡慕她们的生活。
原来一周天天和闺蜜去网红店,和父母去五星级酒店,现在一周只能出去吃一次,原来在国内办了vip健身年卡,现在只能用次卡,原来想给自己换台mac pro,现在用的还是几年前家里带出来的macbook air,原来只用muji的我,买了斑马三菱囤着。我知道我这样的生活,“不配”放在这个题目里比,但就和我从前的生活比,我感受到了不同,同样,也感受到了责任。我觉得在十五岁这个年纪,感受到责任,是很骄傲的事。
父母说,你现在羡慕别人的生活,没有用,你要做的,就是在如此好的国际平台上努力学习,努力让自己过上她们这样的生活,或者比她们更好的生活。
我知道我自己将来会成为什么人,所以现在,我要做个能屈能伸的少女,不可以做赖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大小姐。
我不觉得“中产阶级”是一个累赘,而是一个勋章。
这条路是我自己选的,要走七年,也许要走更久,但是我一定会坚持下去的。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李白
38#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0:00 发帖IP地址来自
壕有适合壕去的国,中产阶级也有适合中产阶级去的家。
日本为例,当初揣着爸妈给的100万日元初始资金(以10年前汇率约8万多人民币)只身来到日本京都,之后留学3年半一直到开始工作,基本自给自足。不仅没再向父母要追加投资,而且还尚有盈余。
日本30年物价停滞不涨,生活成本已经被国内大城市逐渐赶超;也容易通过打工等赚钱。
费用:回顾我的研究生生活,每个月生活费(包括吃饭购物交通手机)维持在6~7万日元(4~5千RMB),加上牛逼便宜的宿舍一年3万日元(1800RMB)以及学费等固定大头支出摊销到每个月,总共一个月花费11万日元(6~7千RMB)左右。
收入:当时有申请到奖学金,一个月6万日元,再加上打工收入6~7万(1hr 900日元*6hr/1天*平均12天/月)=12~13万日元,基本收支平衡。
这就是普通留学生的生活,努力学习,努力打工,努力省钱,但也努力扩大交际,锻炼能力,享受生活。只身出国,方方面面都不得不自己努力,但是努力就是我出国的目的。离开家人朋友,离开象牙塔,离开舒适圈,去一个陌生未知的世界,看看没有一切的自己到底会是谁?
出国留学什么感觉?跟中产不中产无关,富二代出国也有比中产更努力100倍的,中产出国也有懒得念书懒得打工,只会吃喝玩乐的。无论是谁,选择出国留学都有原因:为了文凭?为了绿卡?为了将来的高薪?为了面子?为了离开父母?为了新的经历?或者为了情怀?
和有钱人相比,中产阶级可能为了更多,甚至以上所有;而很多普通学生出国说到底就是为了能够跳出中产这个阶级,进入更上面的那个阶级。从这个角度来讲,出国确实是条捷径,身边很多朋友也确实实现或接近实现了这个梦想。那出国留学该有什么感觉?就是努力读书,努力工作,努力思考,努力经营自己的生活,都出来了,就要过滚烫的人生!
套用北野武的一句话:听好年轻人,成为成功大人的方式?我咋知道,要知道我早做了。只有一次的人生,拿出干劲来啊你!!!


39#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0:01 发帖IP地址来自
为什么一提『留学』就省略了好多应该有的定语呢……『留学』一定要有钱才能留么?
  • 既然没有限定高中或者本科,基本上博士留学都是赚钱的,英式体系的研究型硕士MPhil也是赚钱的,干嘛要关心家里又没有钱?在瑞士读个博士的工资够养一家人在国内活了
  • 说得好像留学非得去那种生活成本很高学费也很高的地方似的,比如美帝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可是很多国家根本没有学费啊,比如欧陆的无数多国家,有学费的也基本上是象征性的学费,公立学校一年几百上千欧,根本都不比国内的学校贵太多,压根不至于给『中产家庭』造成什么夸张的经济负担
  • 欧陆的国家还普遍允许你边读书边打工,以欧洲这么高的最低时新标准,自己养活自己完全没问题
  • 何况很多国家生活成本其实也没有比国内高。比如德国西班牙什么的,比深圳生活成本低多了。食堂吃饭普遍也有学生折扣。
  • 当然住宿肯定要比国内的四人间宿舍贵,但是也没有四人间宿舍条件这么恶劣啊。在德国无数城市两三百欧能住一个带厨房、浴缸的单人studio了,丹麦学生宿舍价格连外面1/3价格都不到,你在国内一线二线城市试试……


ps,贵国又不是纺锤型社会哪有什么中产阶级
40#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0:02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啥感觉(也融不到富二代的圈子)
钱不是考虑的要素
来日本之前 考虑可能会读三年书花费父母40万,也商量好了,父母同意
可怜我老妈退休了还非要去打工,怎么劝都不听,答应我只做半天,到现在还是做一天的活,每次问都用各种理由搪塞我。
父母都还在打工,我就把40万缩减到15万三年,现在直接不花他们钱了
目测会继续读博士,在日6年
毕业前工资和奖学金,TA等等应该拿到100万人民币
对,钱不是问题
努力加上做足功课,完全可以靠自己支付所有费用的




补充一下,学费全免,有宿舍,不然100万还真不够
41#
小社区de用户  10级大牛 | 2019-4-11 21:10:03 发帖IP地址来自
坐标一线,在美国读本科来。
体验就是,一直以为我们家为了我上学卖了套房子,心怀愧疚,在美国丝毫不敢乱花钱。
谁知道那天我妈上午把家里一套小户型卖了,中午换了美金给我交了学费,下午就缴了首付买了套新的两房。如今两年过去了,新房子也从三百万涨到五百万,刚刚好补足了我的四年学费。
12
返回列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00
帖子:40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