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父为何被奉为经典?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22 13:36   6794   5
作为一部描写黑社会的小说(电影),为何被推崇到如此高的地步?这甚至使我怀疑起大众的审美偏好,一种潜在的逆反心理?一种反主流、反社会的思潮?想跳脱出体制建立另一种社会运行规则的草莽式的天真理想?
处于体制边缘的黑社会,利益至上的友谊,这难道不是乌托邦似的世界,这种世界有什么前途可言吗。也许世界的本质是力量至上,可以区区教父所要求的友谊和他信奉的自己帝国中权力不是十分可笑吗?某种意义上这不是夜郎自大吗?
如果说教父充满着人生智慧,无论是在事业野心还是在家庭亲情方面,难道说其他的电影中人生智慧是如此匮乏,以至于一部描写体制边缘的黑色小说被推崇到如此地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13:36:16
原著党,表示不评价经典的《教父》电影,只聊聊小说《教父》。
现在市面上流行的《教父》小说版本是下面这一套,读客出的《教父》三部曲,收录的是《教父1:the Godfather》,《教父2: the Sicilian》,《教父3: the last Don》。

说真的,很佩服读客的营销手段,是不是电影出了三部曲,小说也要凑个三部曲才行。教父唐.柯里昂的故事在《the Godfather》里就已经完结了,《西西里人》和《最后的唐》都是各自独立的故事,虽说《西西里人》里头还有一个人物迈克尔和《the Godfather》有些联系,但主要讲的还是西西里岛的罗宾汉,吉利亚诺的故事,至于《最后的唐》,故事背景放在二十世纪末,跟《the Godfather》已经没有关系了。电影《教父》只跟《the Godfather》有关系。
顺便提一句,读客出的这套《教父》,校对得真是不用心,标点符号错误,错别字都有不少。
不过读客既然出的是《教父》三部曲,那我们还是就一起说这三部曲吧,后面两部并不比被改编成电影的《the Godfather》逊色。
说完小说版本,那么来说一下《教父》小说本身。首先,我想声明自己的立场(不喜随便喷):这是一部精彩好看的通俗小说,甚至可以作为写作长篇通俗小说的教科书,《TIMES》评价作者马里奥.普佐,说他是通俗小说的教父一点都不为过。
第一,完整宏大的世界观。读者初读《教父》,都会有一个大疑问,为啥作者要花这么多笔墨去描写很多看起来没什么卵用的细节,比如说《最后的唐》里面,主角克罗斯和德艺双馨的电影明星安提娜终成眷属,这是主线,可是作者至少花了两万字去写安提娜的前夫,再比如其中一个帮忙伪造字迹的宋兵乙,硬是把他的前世今生都写明白了,我读完全书会翻回去看,并大骂一声:卧槽,这货真的就出来打个酱油啊?
其实(敲黑板),细细一想就会明白,作者并不是在凑字数,他写这么多内容,实际上是在构建《教父》这个黑帮世界的世界观,在写作上,作者就是一个世界的造物主,小说吸不吸引人,取决于你创造的这个世界吸不吸引人。很多《红楼梦》粉或者巴尔扎克粉会跳出来说,我们家曹神巴神不用创造什么世界啊,写现实世界就够了,年轻的朋友们,你们这就狭隘了,现实主义小说同样创造了一个新的世界,大观园的日常生活,欧也妮或高老头的人生,对于读者来说就是一个全新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的如何运行,其中的人物如何思考如何选择如何吃喝拉撒睡,与普通人的更为接近而已。那么回到《教父》上,普佐丰富的笔墨就是构建一个黑帮世界,这个世界的人有他们的“缄默原则”,有他们的“坚信礼”和“圣餐礼”,有各种灰暗的交易规则,也有各式各样符合丛林法则的信仰。普佐构建了一个黑帮世界,他封笔以后这个世界放在哪个作者手里都能顺畅的转动,所以后续会有各种官方同人文跑出来,狗尾还是貂尾那就另说了。
第二,故事的设计太牛X。普佐的设局超乎常人,这也是让《教父》系列让人惊叹的地方,他在构建宏大世界观的同时,把推动情节发展的线索都埋在其中,最后情节走向终章,所有线索的作用一一展露,嘣的一声,把读者炸到高潮。读《教父》,前半部分你就像是在辛辛苦苦摆多米诺骨牌,摆的那叫一个迫不及待心浮气乱,而读到后半部分就是往第一张牌上轻轻一堆,哗哗哗,骨牌全部倒下,酣畅淋漓!
最后,精神!这是奠定《教父》(无论是小说还是电影)地位的内核。
小说的精神是深层次的东西,这一点我不知道怎么展开来阐述,也不想细说,一句话总结吧:有心的人读《教父》,会点燃心里面的一把火,是善良之火,还是勇气之火,是忠诚之火,还是气度之火,那就因人而异了。

ps:《教父》好看,但我暂时也不会把马里奥.普佐和赫尔曼.麦尔维尔,菲茨杰拉德,福克纳甚至是杰克.伦敦相提并论,但是,就像《三个火枪手》《基督山伯爵》在19世纪刚出版时人们也是将其视为通俗读物,而如今大仲马已经是法国文豪了,谁知道很多年后,普佐将置身于在美国乃至世界文学史的哪个位置呢?
交给时间吧!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13:36:17
《教父》对黑手党的刻画,一如《悲惨世界》中的冉阿让,也似陀思妥夫斯基笔下的青年。


“小说中的男男女女,放在万难忍受的境遇里,来试炼它们,不但剥去了表面的洁白,拷问藏在底下的罪恶,还要拷问出藏在底下真正的洁白来。”——鲁迅《陀思妥夫斯基的事》


好的文艺作品不在于表现什么,而在于怎么表现。文学是有别于说教的,请不要用道德绑架艺术。文学艺术可以丰满而完整地展现人性,罪恶黑手党也有情感,高贵的官员也有伪善,不需道德、法律、意识形态的条条目目,只需感受悲剧中撕毁的美好。


这只是一出戏,不值得费周章上纲上线。

另外,这部电影不宣扬黑社会,也不违反正常价值观。如果它描写黑帮怎么不可一世道德高尚,那这是毁三观的。但里面黑帮大佬街头遇刺,家破人亡屡见不鲜,可见其处境凶险。第一部结尾洗礼与屠杀同时进行,第二部麦克说“我们都是伪善的人”,相信三观正确的观众都知道隐藏的价值观是什么。
就像司马迁,写了《刺客列传》并不是宣扬暴力恐怖。而黑帮电影,也不见得是给黑帮打广告。凡事只看表面,迟早会出问题的。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13:36:18
我只看过电影 没看过小说 同样对大家为何崇拜教父而满怀疑问 所以上社区想看看大家的深刻见解 看看有哪里是我没注意到的精华
结果翻开答案,没有几个能给出教父哪里好的说法。全都是清一色的质疑题主智商,让题主先认真看个十遍的回答。这跟现在那些流量明星的脑残粉有什么区别???
什么不是奉为经典而是定义经典,你倒是详细的说说他怎么就定义经典了啊。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13:36:19
教父的核心不是黑社会,而是意大利人在美国生活的蓝本,里面有男人的成长,兄弟的情意,文化的碰撞。教父不止是黑帮,它写的是人生!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22 13:36:20
题主主要的问题是:
教父所表现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不是完全可取的,为什么教父还比其他优秀作品更倍受推崇?

我想说,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每一个作品并不是仅仅是以它一个狭隘标签式题材(如:黑帮、动作、悬疑等)来确定他的好坏与否,更是在其中折射出来导演、作者对这个现实世界的感知,他们以自己的经历、见识、见解呈现甚至代入到剧中的人物、事物,会让观众、读者有一种前所未有的体验或者感同身受的认同。——当然还有拍摄手法、电影选角等等的就不加赘述。

同时,每个人所处的教育、家庭和社会环境不同,导致三观各异也会让不同的人对教父有不同的感觉,所以有不认同也可以理解。——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有人喜欢香菜、榴莲,有人却是无法接受。

以上。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