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的起因是什么?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降低癌症风险?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1:51   5043   5
本题已收录至社区圆桌 不再「谈癌色变」,更多相关话题欢迎关注讨论。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51:59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般的癌症是普通细胞经过一系列的内源性或外源性变异,逐步成为癌细胞的。

通过调整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能降低得癌症的风险,但有限。


在 2000 年的经典文章 The Hallmarks of Cancer (该文章是 Cell 史上被引用数最多的文章)里,Hanahan 和 Weinberg 提出了癌细胞的几个关键特征:


  • Resisting cell death:不死
  • Inducing angiogenesis:促进新生血管生成
  • Sustaining proliferative signaling:保持促生长信号
  • Evading growth suppressors:逃避抑生长因子
  • Activating invasion and metastasis:开启转移能力
  • Enabling replicative immortality:无限复制

在 2011 年发表的续篇 Hallmarks of Cancer: The Next Generation 里,两人又增加了两个可能的关键特征:

  • Reprogramming Energy Metabolism:能量代谢重整
  • Evading Immune Destruction:躲避免疫系统追杀。
这里的每一个特征,都涉及到细胞里一个或多个重要的通路因为基因变异出现失常,大体是重要抑癌基因失活,原癌基因被激活。具体变异方式大多是点突变,基因移位,基因数倍增,基因被删除这些吧。


根据现在被普遍接受的肿瘤发生发展的多阶段模型,癌细胞的这些关键特征,是逐步形成的,因此大多数癌症在人体内从冒头到形成可查觉的恶性肿瘤,要十数年到数十年的时间。



那,是什么情况会导致这些重要的基因通路出现异常呢?


还是 Hanahan 和 Weinberg 在 2011 年的文章,里面提出了两个促癌因素(enabling characteristics):
  • Genome Instability and Mutation: 基因组的不稳定和变异。
  • Tumor-promoting inflammation:长期炎症促发肿瘤
这些诱发癌症的条件,有外源的,也有内源的。比如我们受日晒,紫外线诱发 DNA 复制错误,是物理因素。食物/环境中的癌症诱变剂,是化学因素。肝炎,是病毒因素。这三个,是主要的诱发基因变异,走向癌症的外源因素。


但是,既使我们完全避免了这些外源因素,也只能部分的降低得癌症的危险。Weinberg 估计,完美(就是不可能)情况下,你得癌症的机率也就是降低 50% 吧。这还是在发达国家。在发展中国家,其它常见病还没得到很好控制的地方,意义就更小了。


原因是,癌症是基因变异导致细胞获得了不死和无限增殖的能力。而这基因变异,是生物得以不停进化适应环境的核心机制。只要有细胞分裂复制,就有变异的可能。


就是说,癌症是生物生存的必要代价。没有这种强制变异,就没有物种的进化。同样,变异太剧烈太快,也不利于物种存活和繁洐。在长期的进化过程中,细胞形成了一套复杂的保护和修复机制,以平衡变异的破坏性和进化能力。这也是为什么癌症多发于老年人:生物的进化机制已经尽力把癌症推后到不会对生育繁洐产生直接影响的时期了。


所以,只要是多细胞生物,就必然会面对癌症,或类似的增殖失控问题。这个是生命进化的机制使然。

完美的预防,是不可能的,也是自我毁灭。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52:00 发帖IP地址来自
癌症的产生有外因和内因,内因是体内的基因突变,可能是遗传自父母,也有可能是后天积累的遗传突变,这也是为什么年纪大的人癌症风险增加的原因,无法预防。下面谨就可以预防的外因展开讨论:
  • 肝癌: 第一诱因是肝炎病毒,通过注射肝炎疫苗可以预防;第二诱因是酗酒,戒酒可以预防;第三是脂肪肝,健康饮食和运动可以预防; 第四是黄曲霉素,避免食用发霉的花生可以预防。
  • 胃癌:幽门螺旋杆菌是第一诱因,及时检查和服用针对性药物可以预防,第二是酗酒。
  • 肺癌:吸烟是第一诱因,空气污染是第二诱因。
  • 食道癌:酒精,吸烟和含有亚硝酸盐的食物,腌菜什么的,这也是河北食道癌高发的原因。
  • 大肠癌:烧烤食物和酒精是主要环境诱因
  • 黑色素瘤:阳光中的紫外线
  • 白血病:环境中的化学物质,比如化学品超标的化妆品,去除指甲油的溶剂,油漆等等
  • 宫颈癌:HPV病毒,女性12-28岁之间接种HPV疫苗可以预防
  • 鼻咽癌:EB病毒感染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52:01 发帖IP地址来自
癌症的起因是什么?我们该如何预防?
《癌症·真相》或许可以告诉你答案。对于非医学从业者而言,这本书可以揭开癌症神秘的面纱,如同将一种对于未知的恐惧变成可以触碰的实体,让你不再对癌症胡思乱想。
人们提到癌症,联想到的总是不治之症,但你听说过治愈率在 90% 以上的癌症吗?你听说过「癌症疫苗」这种东西吗?曾经一度震惊全国的新闻中的「免疫疗法」是什么?是不是所有「免疫疗法」都不靠谱呢?癌症这么可怕,我们又能做些什么来预防呢?如果你对这些问题好奇,不妨打开这本书。
本书最核心的内容就是揭示肿瘤的分类和预防,让读者明白「肿瘤」听起来是两个字,实际上是千百种疾病的统称;同时,本书也介绍了目前已经研究出来的,预防各类癌症的方法,破除诸多谣言。本书的语言十分平实,不需要医学基础知识即可理解,可以说是一本站在普通读者角度写的书。
上面介绍完了这本书的基本情况。接下来,我就为你详细说一下这本书的内容。
这本书主要说了三个要点。
第一个要点是:以现在的医学水平来看,癌症到底是什么?
癌症谁都听过,它最可怕的地方在于,不像呼吸道感染那样,有一个明确的外界「入侵者」,而是人体自身一些地方出了问题,像是「我们之中出了一个叛徒」的感觉。这个部分主要讲的就是这个「叛徒」是怎么出现的,总结了目前现代医学中关于癌症的机理、疾病的分型等。
第二个要点是:癌症应该如何治疗?
很多人听过的治疗方法大概就是「放化疗」,接受治疗的患者常常头发掉光、一脸憔悴,就像电视剧里演的那样,但实际上癌症的治疗方法多种多样,除了传统放化疗以外,有靶向药,有免疫疗法,有质子治疗等。这个部分主要介绍目前为止最新的治疗方法,很多治疗方法很可能超出了大众对于「药物」的认知,听完之后大概会感叹一句:「癌症还能这样治啊?」
第三个要点是:破除一些关于癌症的谣言和普及癌症的正确预防手段。
由于癌症是如此恐怖,经常会有一些诸如「吃这几种食物可以防癌!」等在专业人士看来啼笑皆非的谣言,只有了解了正确的方法,才可以最大程度地降低罹患癌症的风险,所谓「治未病」,或者叫预防医学的目的就是如此。
我先来讲第一个要点:癌症到底是什么?
首先要区别的就是,癌症和肿瘤并不完全一致,肿瘤是「固体」,癌症不一定是,比如白血病就是一种癌症,癌症给人们带来的印象就是巨大的肿块,然而实际上那些骇人的图片里大多数是良性肿瘤,如果治疗得好很快就能恢复,真正可怕的是那些恶性肿瘤。所谓的恶性和良性,主要区别就在于,它是否会转移或者说扩散,一旦这些癌细胞跑到了别的地方或者向其他组织侵蚀,它们就变得非常致命且难以消灭干净,因为它们转移的时候很喜欢往一些重要器官转移,比如肝、脑、肺等等,医生不可能把这些器官直接切除,癌细胞会在人体内继续肆虐,到最后产生「恶病质」,也就是全身器官的大面积衰竭,此时便无力回天。不过癌症的致死原因也是需要区别病变组织的,比如肺癌主要是因为呼吸衰竭最后致死的。
那么,恶性的癌症到底是因为什么引起的呢?癌症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细胞的基因突变,跟美国大片里那种被射线照了以后能变「超级英雄」的情况不同,大部分的突变其实都不是什么好事,癌症就是因为细胞突变以后,开始无限的自我复制,导致一系列的后果。不过实际上基因的突变在我们身体里到处都存在,基因复制的过程中难免出错,但并不是所有的细胞都会变成癌细胞,因为如果不是突变成跟癌症有关的基因,就不会变成癌细胞,而且人体有许多的机制来阻止这些突变发生,即使突变发生了,白细胞也可以很快地把奇形怪状的细胞吃掉,这也就是大部分人还能在有突变的情况下正常生活的原因。实际上,与癌症的发病相关性最强的是年龄,换句话说,就是因为年纪太大,身体积累了太多的突变,运气不好把这几个「地雷」全踩上了,导致了最后的癌变。
不过有些人比较特殊,比如知名女星安吉丽娜·朱莉就因为她的 BRCA 基因突变切除了乳腺和卵巢,这个 BRCA 其实就是一个乳腺癌的高危基因,如果有些人天生带有这些突变,她患乳腺癌的概率就是正常人的 100 倍,再加上她母亲很早就得了乳腺癌,于是她决定破釜沉舟,直接切除可能癌变的组织以尽可能地降低自己的乳腺癌患病风险。这种方式稍微有些过激,不过她的例子恰恰体现了关键基因突变在癌变当中的作用。
或许读者会问,既然这几个基因那么可怕,为什么不把这几个基因拿掉,这样是不是就不会得癌症了?并不是这样的,首先不说人体那么多细胞挨个拿掉其中的一段基因有多难,单看基因本身,它们都是人体正常运作不可或缺的,如果没有这些基因的话,头发不会生长,粘膜不会更新,受伤了皮肤也不会愈合,过段时间人就因为各种衰竭死掉了,所以只要这些基因没「发疯」的话,它们还是好的。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52:02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久之前就想写一个科普的答案了,因为营养和癌症的交叉学科,主要任务就是研究各种癌症的营养学危险因素。我觉得环境是人为无法控制的,但是饮食和生活方式是自己可以控制的。既然说的日常怎么预防,我觉得以下的建议,日常完全是可以做到的。正好前两天写完了一篇面向家庭医生和肿瘤临床医生的小短文,所以可以正经说下一般人怎么预防癌症。

在这里想特地推荐一个报告,world cancer research fund会定期发布各种癌症的证据,我写的小短文好多数据都来自于这里。2007年发布了给人群预防癌症的生活方式建议,我觉得很有参考意义,比那些毫无根据的养生靠谱多了。
http://www.dietandcancerreport.org/cancer_resource_center/downloads/Second_Expert_Report_full.pdf
有兴趣的可以自己看看,嗯,文件很大,我就把建议贴出来了。


1. 体脂。在正常范围内尽可能的瘦。儿童期和青少年期增重,保证在21岁时达到BMI正常范围内的较低值;从21岁开始保持正常BMI;成人期尽量避免增重和腰围增加。PS.成人正常BMI为18-25.(BMI=体重(kg)/身高(m)2),一般建议保持在21-23.

个人意见:因为亚洲人的体质问题,同体重情况下,体脂率会比西方人高,所以建议大家关注一下体脂率/腰围/腰臀比等等指标,可能比BMI更能说明问题。

2.运动。让运动成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中强度运动,相当于每天快速走(brisk walking,特地google了一下,说是大概一分钟100步)30分钟;体质改善后,改成每天60分钟中强度运动,或30分钟强度更大的运动;减少静坐时间,比如看电视看电脑。

3.减少高热量食物摄入和含糖饮料。少摄入高热量食物(高热量食物是指超过225-275kcal/100g);不喝含糖饮料(基本上市面上的饮料含糖量都很高);如果可以的话,尽量不吃快餐(这里指Mc和KFC类似的)。

4. 多吃水果蔬菜。每天至少吃五种/五份(至少400g)一系列非淀粉类水果蔬菜【其中相对未加工的燕麦谷类(我们所谓的粗粮)或豆类平均25g】;每天吃点粗粮或豆类(这些是低热量食物所以可以保持健康的体重);限制精细的淀粉类食物;以淀粉类根茎作物为主食的人,仍然要每天保证足够的非淀粉类蔬菜水果和豆类的摄入。

5.限制红肉和加工肉的摄入。【红肉是指来源于养殖动物的牛肉猪肉和羊肉,也包括哪些用于加工食品的这类肉;加工肉是指那些以烟熏,腌制或其他化学方法等保存的肉类。】每周红肉的摄入量不多于500g,并且尽量选择未加工的肉类。

个人意见:西方国家主要的肉类摄入是鸡肉和牛肉,接下来是猪肉和羊肉。中国一般家庭以猪肉为主,其他的范围比较广,所以可以建议大家多吃一些其他的肉类,比如鱼。

6. 少饮酒。男性每天不多于两杯,女性每天不多于一杯。【以一杯含10-15g酒精算;这个建议考虑了适量饮酒有助于保护心血管疾病】。小孩儿和孕妇不能饮酒。

个人意见:西方国家,尤其是欧洲,周末醉烂大街的人很多,喝酒是唯一的娱乐活动;中国职场官场比较多应酬活动。大家饮酒还是适可而止。

7. 低盐饮食及避免发霉谷类和豆类摄入。避免摄入盐腌制的食物【保存食物不需用到盐的方法有,冷藏,冷冻,风干,瓶装,罐头和发酵】;少摄入加过盐的加工食品,保证每日盐摄入量少于6g.

8. 膳食补充剂。补充饮食之外的营养需要。预防癌症,不推荐膳食补充剂。【这个建议不是什么时候都适用,在某些情况下,某些疾病或饮食不平衡的情况下,补充剂可能非常有帮助。】

个人意见:中国似乎没有特别强的摄入补充剂的文化,但是营养不良的那些人,可能可以考虑一下;如果饮食能够保证营养摄入,则无需再另外吃补充剂了(尤其是市面上的保健品,给老人小孩儿的骗人的尤其多,选购的时候需要慎重再慎重)。


特殊建议:

1. 母乳喂养,对母亲和孩子均有好处。单母乳喂养婴儿6个月,继续母乳喂养则添加辅食。
2. 癌症患者。对于那些已经罹患癌症(包括治愈者)的人来说,继续遵从预防癌症的建议也是很重要的。可以听从专业人士的营养建议;除非医生特意嘱咐,请遵从以上关于饮食,体重和运动的建议。正在进行治疗的患者,医生肯定有特别的医嘱,一切以医嘱为重一切以医嘱为重。一切以医嘱为重。

一共8条预防建议和2条特殊建议。我知道对很多人来说(包括我自己),处于道理我都懂,但臣妾就是做不到啊的状态。我只能说,尽量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避免不少疾病。

我们该庆幸,我们的饮食结构,在一定程度上是优于西方国家的。特别悲哀的是,西方国家好多小孩,从来没有吃蔬菜这个概念,是因为如果出去吃饭,小孩餐就那么几样东西,从小开始吃薯条等等,他们也习惯了。所以肥胖的问题,中国比西方国家好很多。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饮食方面也逐渐向西方靠拢了。这些都是日常中的小事,但是对健康来说是大事。

同时也要意识到,并不是你做到了以上的所有,你就不会得癌症。因为大部分疾病,都是由环境和基因决定的。少看些那种洗脑的无逻辑的文章,说林彪邓小平吸烟活到多少岁的那种,一个人没出现问题,不代表这种生活习惯就没问题。

另一方面,如果家里有人得了癌症,不管是什么癌症,有条件都去医院查一查,有家庭病史的,得癌症的概率总归比一般人大一些。

总之,祝大家身体健康,对自己好一点。

以上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1:52:03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诱发癌症的原因主要分为外源性致癌因素和内源性促癌因素。

外源性致癌因素又包括了物理、化学、病毒致癌因子。其中典型的物理致癌实例为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事故导致该地区癌症患者和畸形家畜数量剧增。

化学致癌因素在我们的生活中也是十分常见的,比如说发霉种子里产生的黄曲霉素、腌制食品中的亚硝酸盐、香烟中的焦油等都是致癌物。而能使细胞癌变的病毒叫做病毒致癌因子。

现代医学认为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PV)的持续感染是宫颈癌发生的首要因素,其中HPV-16及18型最为常见,并且研究表明90%以上的宫颈癌都伴有高危型HPV感染。

而乙肝病毒(HBV)则是肝癌的重要致癌因素,国内外大量的案例皆显示HBV携带者肝癌发病率远高于原发性肝癌。

内源性促癌因素是患者自身携带有致癌基因导致的癌变,比如说好莱坞女星安吉利亚朱莉,除了她的曾外祖母、外祖父母、舅舅以及阿姨,2007年其去世的母亲玛奇琳也是身患癌症不治而亡,因此安吉利亚朱莉有着很大的患癌几率。2013年5月14日,朱莉称自己通过基因检测确定携带遗传缺陷基因BRCA1,选择双侧乳腺切除术保留乳房,2015年3月24日又宣布她已经切除了卵巢和输卵管,以此降低患癌风险。

至于如何预防和降低癌症风险,除了从上述提到的外源性和内源性因素上预防外,美国癌症协会早前专门针对癌症预防给出了一份营养指南:

1.摄入的食品和饮料的量应当有助于获得并保持健康的体重
2.每天摄入至少5份各种蔬菜和水果
3.优先选择全谷食物而不是加工过的(精制的)谷类食品
4.限制加工肉和“红肉”的食用,作为配菜,而且是小份的瘦肉

祝大家都有健康的身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