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评价岩井俊二的《情书》?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47   7312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32
最开始的时候,我只是被这个千回百折的暗恋故事所打动。揭开岁月的层层帷幕,那些最不经意的场景之后,那些最寻常的言语之间,都暗藏着你无法预料的温柔。
谁会想到,恰恰是那个最沉默最古怪的少年,心里藏匿着最真挚的深情呢?

岩井俊二曾说过,他拍的是那些被人所忽略的事。可正是这些细枝末节,一点点构成了今天的我们。

时光在我们身上刻下的每一点印记,即便再细微,也不会消失。这些痕迹反复交叠,组成了我们独一无二的生命密码。那些你曾遇见的人,曾经历的事,总有一天会以另一种方式回到你身边。
而你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是的,我觉得这部影片,探讨的其实是记忆与遗忘在我们人生中所处的位置,以及一种生命的回归。每个人的过往,都是一座无尽的宝藏,是一口永不枯竭的生命之泉。当我们迷失的时候,我们总是要回到过去,追本溯源,从这口泉水里汲取力量,才能继续往前。
就像夏多布里昂所说:“每个人的身上都携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所爱过的一切组成。他会不断回到这个世界。即使他看起来像在另一个世界生活与游荡。”

影片里有两场关于死亡的描叙。

开篇是男孩藤井的悼念会,因为他已经逝世两年,追悼会变得有点像例行公事。爸爸假装忙碌以掩饰自己不再悲恸的事实,妈妈则干脆装病来逃离现场。相比于博子的念念不忘,藤井双亲的表现似乎有点敷衍。

而另一场死亡,是关于女孩藤井树的父亲。在妈妈与妹夫谈起这件事的时候,妹夫都记不清他的死因了。妈妈叹一口气,说:“逝世的人总是容易被人遗忘的。”可是女孩藤井树不想遗忘,她宁愿拖着重感冒也不愿意去医院,因为不想回忆起失去父亲的痛苦。
博子和女生藤井树,在旁人看来,都是不愿意和过去好好道别的人。心怀伤痛的人,好像那只被冻在冰块里的蜻蜓,外表看起来并无损伤,其实早已经死了。

可那只蜻蜓,到底是死去了?还是被永恒地保留在时光里了呢?

女孩藤井树坐在医院的长廊上,一道白光忽然照亮了她,光的尽头是濒临死亡的父亲。他苍白的脸在她眼前快速闪过,她听到来自十几年前的,母亲呼唤自己的声音。此时此刻,过往的记忆纷至沓来,关于男孩藤井树的记忆也一并苏醒。
少年明亮的脸混合在死亡的阴翳里,就像沙土里极其细微的金子。此刻开始,名为过去的卷轴在她眼前慢慢展开,生命里那些以为是无解的事,居然都开始有了答案。不可思议吧,时光的伏笔竟然埋得那么隐秘悠长。

而博子再次来到男孩藤井树的家中,向他母亲求证女孩藤井树的存在。她为自己与女孩藤井的相像介怀不已,母亲看了她一眼,有点好笑地问:“你莫非是在嫉妒?”博子不甘心地点了点头,母亲一愣,随即失声痛哭:“没想到那孩子,还能让活着的人产生嫉妒。多大的福分啊!”
我相信在这一刻之前,母亲其实从未接受自己孩子去世的事实。她的故作轻松,不过是一种伪装。就像女孩藤井树,花了十几年,才终于愿意回想起父亲逝世前的脸。面对悲恸,我们常常选择性地遗忘。谁会像博子一样执着,日日活在对逝者的思念里呢?她几近偏执的认真,戳穿了母亲的自欺欺人,至少在此刻,她无法再以这样的面具去面对博子带着稚气的真诚。

遗忘过去是否就能理所当然地生活?不,不是这样。遗忘是对自己的一种欺骗,更是对生命的一种背叛。
就像王家卫在《东邪西毒》里所说的一样:“如果你不能拥有,那么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忘记。”

不要忘记自己生命的历史,沉痛的也好,喜悦的也好。因为总有一天,我们会像逆流而上的大马哈鱼,穿越浩瀚的时间之海,回到最初的地方。

影片里的爷爷,就是这样固执地守护着他一生记忆所在的老房子,即使他曾在这里失去了自己的儿子。最后他用自己的方式,赢得了藤井母女的信任,一家人得以继续在这所充满回忆的老房子里生活。院子里那一棵和藤井年龄一样大的树,亦是家族记忆得以依附的载体,就像那些写满“藤井树”三个字的借书卡,背后竟然是一段百转千回的少年心事一样。

失落的时光与记忆,永远有依附,唯待有心人去挖掘。

最后藤井树收获了一份迟来的心意,一份早就该被接受的安慰,却像恒星的光芒,晚了那么一点才抵达。可毕竟是美丽的星光啊,足以照亮黑暗了。
可如果没有博子的执着,男孩藤井的这一段人生就要失落在时光里了。博子真了不起,她像一个考古学家一样,忍受风餐露宿,夏暑冬寒,只是不停地挖掘再挖掘,哪怕只有一点痕迹,她也想要拼凑出爱人的完整历史。终于!沙漠深处的宝藏向她展示了古老王朝曾经的辉煌,即使那份荣耀不属于她一分一毫,她也同样获得了宽慰。

你好吗?我很好。

瞬间即永恒。

过去从不曾过去,这是上天对那些念念不忘的人的一种馈赠。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33
《情书》是岩井俊二最广为人知的作品,于1995年上映,由中山美穗主演。在影片中,她独饰两角。
导演在规划两人的镜头时,给博子的都是偏稳定的长镜头,服装多纯色,以凸显她的安静。
而藤井树都是有运动感的镜头,服装有较多图案,表现出她的活泼。
与此同时,那个在窗帘下饰演藤井树的英俊少年柏原崇,也成为那个年代少女心中的梦中情人。
虽然影片并没有获得很多国际大奖,但片尾的藤井树翻开图书卡看到那幅画的场面,绝对堪称影史上的经典场面之一。
我第一次看到此片是在高中的时候,只记得那个美好的结局。但是这次重看时,觉得与其说这个故事讲的是暗恋或者爱情的美好,不如说更多的是讲生与死,回忆与再见。因为如若不是如此,那么导演是没有必要加上藤井树结尾高烧病危,而76岁的爷爷拼了命也要把她背到医院的段落的。也不会花大段渲染博子对着雪山大喊你好吗我很好的场景。
因为死对于人来说是极难接受的事情,所以人们会给这些事情找到理由,或者把事情归咎到自己身上。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母亲其实是觉得自己丈夫的死来自于当年出自爷爷的没有等救护车的主意,而忘记了爷爷仅仅用了40分钟就把他背到了医院,当然,在结尾她意识到了这点,所以终于同意不再搬家,留在这个丈夫曾经住过的地方。
而博子则是因为未婚夫的死,一直没有办法承认,直到结尾,她对着雪山大声呼喊,她说你好吗,我很好。喊到眼泪掉下来,终于意识到他已经走了。
日本的文艺作品,似乎比其他国家更经常提到死亡的概念。或许因为日本总是地震频发,再加上过去的许多人是海上的渔民,所以生离死别在这个国家更加普遍。
村上春树在《挪威的森林》里面写道,死并非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它的一部分存在。既然死是生的一部分,所以,和死亡和解,对于生者来说尤其重要。

当少女藤井树一点一点找回并整理出来过去的记忆时,少年藤井树的一切回忆,就如同一封从已逝之人寄回人间的情书,当它们借着最后那幅画拼缀起来时,已经成年的藤井树感动落泪。
这个藤井树,存在于她的回忆中,他永远是那个在窗帘下若隐若现的少年,是那个她愿意在自行车棚等待的少年,他会把袋子套到她头上捉弄她,他会用在《追忆似水年华》的借书卡反面画画来表白。
影片用极其温柔与美好的画面,缓缓地把这种遗憾与伤痛的,属于逝者无法触及的美表现了出来,对于看片的人,有一种特别的治愈之感。逝者已往,这份美好的回忆,将留在生者的生命中,作为他的一部分而继续存在着,终身相伴。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34
电影最后是“因为我太害羞了”。
不知道为什么一直记得这句话。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35
这是一篇观后感,观影后我的主观感受和理解,请不要拿影评说事,玻璃心经不起骂,谢谢。

如果说我们不能写出自己对电影的理解,那些希望以后社区限制电影题门槛,必须是认证过的专业影评人员和影视从业者才能回答,除此之外任何人都没有资格回答如何评价电影的问题,那么我无话可说,再次感谢!

一封迟了十年的情书,一场穿越岁月最终来自天国的缠绵悱恻的心酸告白。

这是几个人的舞台剧,也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有人说《情书》是银幕史上暗恋的极致,而我看见了生命里最执拗的陪伴与最复杂的长情。

年少时暗恋不会被忘却,它是心里的蜜饯子,想到就有种微微的甜苦味,可是终究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淡化,它是能让你舔起嘴唇的滋味,轻咂着嘴角,想想以前的故事,然后心里的柔红藏在指笺里封存,烈火被冰雪掩埋,永远留在了青春最青涩和羞赧的那一刻。

但是有些人会陪你走下去,走过一意孤行,走过一辈子。


樱花人已去,苍雪径空留。

镜头先停格在了这美丽的侧颜,再从这片冰雪的天地中,拉起了一个广袤的长镜头。


一山一孤影,眉眼如月,眼泪乍收,博子在这片山林中感受着自己逝去丈夫的最后温存,然后起身于一片白茫茫中,消失在天色之间。

至此故事拉开了帷幕,几笺心事贯穿着全片雪白的色调中杳然道来。


写在手上墨迹容易淡薄,写在臂上保存的时间更长久,从这一点小细节就可以看出博子的细心,也引出了后来执着的寻找,二人通信的始末。

博子对丈夫的爱是深刻而又深沉的,翻出小时候的照片,年少的回忆,仍然痴心不改,想从这些蛛丝马迹中找回自己丢失的心路,按图索骥,开始了一封封发往天国的情书。

毕竟,男树走的太突然,原本幸福的夫妻生活就在一场山难中恍然破碎。


最终,信收到了,寄到了感冒的女树手里,与男树同名同姓,长相却与博子惊人相似的另一个女孩。

阴差阳错,莫过于此。

命运可真是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这是博子寄往天国的情书,却也是开启女树初恋回忆的爱的线索。


博子在她的幻想之中,等待着天国信件的到来。

敬启者:藤井树

敬启者:渡边博子

两人在这里,一封封的信件寄出,互诉衷肠。

在两人的通信过程中,一个重要人物也出场了,男二秋叶先生。

在我观影时,总有弹幕刷屏,说他很丑,很猥琐,不瞒您实说,在这部电影里,我最喜欢他,因为他让我感同身受。

头巾,大框眼镜,工作服,还拿着一个大铁棍子,实话实说,刚一出场的形象的确蛮不讨喜。

可是,就这样一个人,深深的爱着女主,守护她,陪伴她,给她爱的勇气,给她生的希望。

搂住她的腰,对视,吻下。

我养你好不好?

不忘逝去的丈夫,仍然苦苦的寻觅,博子让人唏嘘的同时,有没有人同情一下这个备胎想转正的心酸和无奈?

你以为是讲暗恋,其实是在讲痴人。

这里面,讲了几对痴人。

秋叶对博子的痴。

博子对男树的痴。

男树对女树的痴。

那个傻傻的懵懂女树。


如果我只是个替代品呢?

翻着破旧泛黄的相册,博子的心痛了,于是她开始了跟女树更加深刻的了解,她要去寻找她,想知道真相,而秋叶无怨无悔,要一直陪着她。


博子对信件的反复修改,而秋叶在一旁百无聊赖的踢着雪,想必秋叶心里一定很苦,帮助自己心爱的女人去探索另一个男人的故事,但这种爱,虽然心酸,却是在深入骨髓的,能看见你的笑靥,我也就幸福了,这是一份付出不求回报的爱。



然而博子与女树的第一次会面,便擦肩而过。


电影53分,从医院里的梦境中开启,男树清秀容颜的惊鸿一现,弹幕里的提示是“高能预警”果然,柏原崇,最后一个美男子,当之无愧。

于是,电影的重头戏在三分之一的剧情走过后,才为我们呈现这场的青春萌动。


同名同姓,还是一男一女,这是最容易起哄的校园青春戏码,想必这种情况大家都不陌生,一个班级里总有一对男女,成为大家开这种无伤大雅玩笑的焦点,而同名同姓又更增添了一种戏剧性,尴尬又值得缅怀的青春。



看这少男少女,好似天生的一对璧人。


从最早二人互相的避嫌,到最后初恋渐渐的萌芽,青涩的爱恋在男树的心里生根结果,但他是很腼腆的,并不敢大声的告白,只能从其他的方面去引起女树的注意力,比如在每一本书上,都写上你的名字。


看你眉头轻皱,欲言还休,她也藏住了这般深爱你的理由。



看到这里,想必诸位都是会心一笑。

多想这些从恶作剧中,琢磨出一点你喜欢的味道。

女树受到博子的委托,去拍摄当年的运动场地,这也是发自与女树内心而想去拍的地方,回忆到了这里,总需要一个宣泄的出口,确实也是适逢其会。



跑啊,跳啊,冰雪的精灵,你们是藤井君在天国的眼睛吗?

这么多年,你终于来看我了,我好想你呀。

当年心里的小鹿乱撞,如今遣怀忆从头。

流年似水,佳期如梦。

╮(╯▽╰)╭

我们每个人能不能在生命中找到可以拥抱的人?

如果感情不仅仅止于暗恋,如果生活再多给我们一些面对颠沛流离的勇气。

我想,结果也许会不一样吧。

午后的课堂偷偷传递着一张小纸条。

“藤井君,我喜欢你”

“藤井君,我也喜欢你”

少男少女,得成眷属。


真好,梦一般的。

可惜。

冰封在雪地了的蜻蜓,冻结了回忆与青春,最美好的暗恋,在它最美好的时候收手,乍然而止。

故事到这里也快接近尾声了,秋叶带博子去了那座山,听了那首歌,爱在南风中消失,爱在冰雪中复苏。


他推着她,互相偎依,二人对着雪山尽情的高喊:

你好吗?

你好吗?

我很好!

拜托藤井了,让我和博子结婚吧,我会替你守护她,直到永远。

世界上最怕的就是无声的暗恋,锣声一响,第三方只能退场。

心疼秋叶,多少年来默默的守护一个女子。

从爱上你的那天起,我就只能做你的影子,你只要管往前走,我永远保护你,支持你,至死不渝,无怨无悔。

呵护她的伤口,包容她的故事,隐忍的爱恋,一步一步的引导博子走出阴影。

我祝福他,他成功了。


有一个男孩,他有着和你一样的名字。

你知道吗,我种下了一个树,那个树的名字也和你一样哦。

十年雪藏的爱恋终于揭晓,男树的告白迟来了十年,原来从天国到人间的邮期是十年,在电影的最后一刻,那些小女孩们终于带来了谜底。

“你翻开背面看看”

那些藤井树,其实都是你的名字,我爱的人就是你啊。

对不起,晚了十年,情书终于回到了她真正主人的手里。

秋叶love博子

藤井树love藤井树

我愿世间爱,皆欣于所遇。

The end

欢迎关注公共号:
http://weixin.qq.com/r/KT-YwLzEr_HQrfij92o7 (二维码自动识别)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36
昨天是《情书》公映20周年。重新找出来,完完整整看了第一遍。囧。下面是具体想法。

风吹动窗帘,阳光透进来,暖色调的画面空无一人。“我对他的回忆就到这里为止。”藤井树寄给渡边博子的信,就此收尾。

《情书》里那段纯真年代的呢喃与呼喊,转眼已走过20年。时光匆促,太多人看《情书》,写《情书》,借“你好吗?”“我很好。”言说各自的块垒。仿佛错得与错失,唯有在回忆里,才能恍惚地觉出滋味。

更吊诡的是,满以为的海誓山盟,曾唏嘘的白云苍狗,竟然也挣扎着穿过岁月,留下温存与希冀。



寻找另一个自己,历来是文艺作品的母题之一。《情书》的别致在于,直陈两个藤井树的存在,再通过含蓄、克制而委婉的讲述,串联起哀而不伤的往事。

渡边博子因为难舍死去的恋人藤井树,循着线索,找到了藤井家在小樽的“旧址”。可这一地址,却属于藤井树国中时同名同姓的女同学。



按博子的初衷,写信的发端是基于幻想,就“当作是给天国的信”。无意间,却触动了尘封的故事。随着“敬启者:藤井树”,“敬启者:渡边博子”的文字往还,年少时的片断逐渐拼凑成幅。

黑板上的值日名单要写上性别符号,班干部投票遭遇同学起哄,共同担任图书股长,隔壁班大井还不时“节外生枝”。自行车停放处寄存了如许的青春心迹,27分和89分的考卷互换,骑车时刻意恶作剧的头套,也都是再熟悉不过的示好方式。

在当时,两个藤井树是彼此爱慕的。



只是,爱慕不同于爱情。若非深究,年轻人从来都不懂爱情,无法将某个特定的时刻、独有的场景划进爱情的领地。这也能够解释,当男藤井树将《追忆似水年华》交到女藤井树的手中,再骑着单车隐没于杂乱的街道,分明是不告而别,脸上却没有哀戚。因为少年愁绪,尤其电影中着力呈现的,总会离龃龉远一些,带着隽永的况味。

《情书》有会心,但与圆满无关。博子的情感浓郁而沉潜,藤井树的心思收敛又飘忽。羞涩的,还是没有牵手。热烈的,也不曾留住。



当年轻的学妹们怀揣爱情的绮梦,将“惊天”的发现交到藤井树的手中,《追忆似水年华》借书卡背面的肖像,既是情感的递迁,又是时间隧道的启动按钮。

那一刻,女藤井树的莞尔和释然,恰好映衬了博子的酸涩与心碎。严格意义上说,藤井树从未忘记初恋的女孩,女孩从来不曾深信这一点,而已经达成婚约的博子,明明深爱着藤井树,却注定不是恒久回忆里的一部分。握得越紧,越徒然,这似乎是又一道青春禁忌。

好在,情怀总是回望时最美。电影的尾声,博子打算接受秋叶的爱情,向着藤井树遭逢事故的远山反复呼喊:“你好吗?”“我很好!”而高烧缠绵病榻的女藤井树,也在不断呢喃:“你好吗?”“我很好。”



同一个“你”,迥然的“我”,在这一瞬彼此成全。女藤井树让博子出离了臆想与怀缅的深渊,重新回到现实。也是博子,为女藤井树重拾记忆的残片,完成青春的确认。

少年的意象,时常与风有关。秋叶携博子登山前夜,独自凭栏,哼唱的是这样的歌:“忧郁的风,来来去去,向那座岛屿。”时间如风,岛屿是命运。

而藤井树罹难前,唱起松田圣子的《青色珊瑚礁》,则是一反常态的剖白与思念。
啊 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远去
啊 都到了那熏风吹拂的珊瑚礁

每次和你不期而遇
总让我彻底忘记一切
就像个小女孩般玩闹嬉戏
你能听到我咚咚的心跳吧
珊瑚礁将我们的肌肤映照地斑斑驳驳
只有我们两个人一起也好
因为我喜欢你!
啊 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远去
啊 都到了那熏风吹拂的珊瑚礁

我的眼泪可在簌簌地流
才不想看你温柔的眼神
就像个小蔷薇般低垂脑袋
想触及那朵朵花瓣
岸边满是象征爱的苔绿色
我们两人的脸颊渐渐地靠在一起
因为我喜欢你!
啊 我的爱已随那南风远去
啊 都到了那熏风吹拂的珊瑚礁
清风传信,江海永隔。礁石与岛屿,在无言中分离。

就像藤井树在雪中落葬,而博子在雪中醒来。就像男藤井树写的借书卡,填的却是女藤井树的名字。遗憾也是美,只因有追忆。

经过时间的淘洗,所有青春,都有同一个名字:你好吗?我很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