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 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34   6114   5
一线、二线、三线均如何?
子问题:2015年北上广深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 房地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34:07
最新补充:2015年年终总结见本答案最后部分。下面是原答案:
————————————————————————————————————
这个问题比较合胃口,鉴于去年已经成功命中一回,今年也试着再来一回。
友情提示,图表较多,手机党慎入。
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的来捋一下:
1.城镇化何时是尽头?
首先来看一下我国总人口增长情况,从下图来看,1987年是近三十年来新增人口的一个最高峰,1987年至今,每年的新增人口总体上是呈现出下降趋势的。

假设1:2014年以后新增人口量按照1987至2013年的线性趋势减少。根据这种线性趋势得到2014年每年人口增长量的预测值(见下图红色部分)。预计我国人口在2028年左右达到峰值,峰值人口大约为14.08亿人。(这只是本人不严谨的简单预测值,请勿严肃引用)

再来看一下建国以来每年新增城镇人口情况,见下图。从图上来看,1996年以来我国新增城镇人口进入加速阶段,1996~2013年每年新增城镇人口稳定在1900~2100万人之间。(我不清楚为何1996年之后新增城镇人口一下子暴增了)

假设2:2014年以后每年新增城镇人口2108万人(1996~2013年新增城镇人口平均值)。2013年全国总人口为13.6072亿人,其中城镇人口为7.311亿人,城市化率为53.7%。根据假设2,我们可以预测出2014年以后每年的城镇人口,再根据前面得到的总人口预测值,得到城市化率预测值。

预测:预计到2018年,我国城市化率超过60%;预计到2026年,我国城市化率超过70%。
参考其他国家的城市化率:http://zh.wikipedia.org/wiki/各国城市化比率各国城市化比率,我国城市化超过70%基本可能到尽头了。
房地产业的根本需求来自于城市化进程,而城镇化到头之时,基本也可以断定是房地产业到头之时。
2. 未来房地产行业还有多少需求?
2-1 总需求是多少?
我个人认为房地产的根本性需求来自两方面:其一是改善住房的需求,2000年之前的原有城镇居民因为以前居住条件较差,2000年之后有较大比例都会购买新房;其二是新增城镇居民的住房需求,主要是2000年之后的城镇居民进入城市后会购买住房。
美国的人均住房面积是60㎡,日本的人均住房面积是31㎡(均为网上数据),我这里还是采用日本的数据做参考了。
2000年前原有城镇人口:4.3748亿人。
2000~2013年新增城镇人口:2.9363亿人。
2014~2026年预测新增人口:2.7399亿人。
假设3:2000年前原有城镇居民2000年购买新房比例为70%;2000年后的新增城镇居民购买住宅比例为100%。(这里找不到假设依据,人懒,也不想去找了,有合适依据的欢迎提供)
根据上述数据我们得到我国商品住宅的总需求大约为262亿㎡
实际上新增城镇居民购房比例不可能达到100%,部分居民可能会选择经适房或保障房、廉租房等等,而这些是不计入商品住宅需求中的,因此商品住宅总需求应该是小于262亿㎡这个数据的。
2-2 已经被消化了的需求是多少?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2000-2014年11月,我国商品住宅销售面积总量为92.6亿㎡。这个数据是实实在在的已经消化了的需求量。从下图来看,2014年销售面积几乎不可能超越巅峰的2013年了。

同期我国新开工商品房住宅总量是121.3亿㎡,这个是这些年来的实实在在的供应量,即使有些开工了但还没拿到预售证,但他们迟早也会进入商品住宅市场的。新开工数据的峰值出现在2011年,2014年全年估计很难超越2013年水平。

2-3 未来需求还有多少?
已销售的商品住宅总面积92.6亿㎡除以总需求262亿㎡,35%。
新开工商品住宅总面积121.3亿㎡除以总需求262亿㎡,46%。
考虑到这个总需求有水分,那我们再适当的往上估计一下,预计已销售占总需求可能已经达到了40~50%。
而新开工的商品住宅已经占到了总需求的50~60%。
房地产市场的半程已过,从数据上看,过去是上坡,未来十年将会是下坡。拐点就是上坡变成下坡了,当上坡变成下坡之后,带来的影响是行业规模缩减,中小房企大量破产,行业垄断加剧,行业裁员等等……
3. 房价是否会下行?
个人认为房价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供求关系;二是货币政策。
供给小于需求,价格上行;供给大于需求,价格下降。
货币政策宽松,房贷利率低,首付低,且发放门槛低,刺激需求增加,房价上行;货币政策紧,房贷利率上浮,房贷发放门槛与周期提高,需求降低,房价下行。(货币政策本质上还是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供求关系,货币政策的波动加剧或者平衡了房地产市场需求的波动)
如前面所述,房地产市场发展的半程已过,但总需求的下降未必就一定会带来房价的下降。总需求下降,供应量依然增加或保持不变,则房价会下降;若供应量也同步缩减,那么房价还是会保持平稳的。我认为而随着房地产行业利润率的下降,大量企业会逐渐退出这个行业,房地产行业的供应量也会逐步降下来的,未来货币政策大放水的可能性也不高,09年市场那种疯狂很难再出现,房价保持平稳的可能性最高。
以上是整体情况,而具体城市又要具体分析。
我国人口预计 15 年内是会逐渐分散在大中小城市,还是继续向大城市集中?我们应留在大城市发展吗? - 社会
《中国各地人口净流入流出示意图》反映的情况是否符合你亲眼观察到的情况? - 地图
如何评价王健林的「二十年内无法阻止北京、上海房价上涨」,他的判断正确吗? - 北京
我很赞同上述三个问题中的最高票答案,一二线城市集中了我国最好的政治、经济、教育、医疗等资源,人口持续流向一二线城市是客观规律,是不可逆的趋势。
人口会持续不断地流向大城市和特大城市,这些城市的房地产需求是高涨的,平抑房价最直接有效的措施就是增加供给,但是国家去年年初又出台了一个政策——500万人口以上特大城市不再安排新增建设用地。需求端高涨,供给端有限乃至缩减,价格怎能不涨。
供求关系对房价的影响见成渝两地的例子。

再放张图,感受下2009年货币放水的盛况:

再放张SHIBOR的图,感受下2013年年中的“钱荒”:

2013年下半年房贷放款周期似乎就变长了,14年春节后房贷利率也普遍上浮5%,后面上浮了10%,15%,甚至20%。2014年房地产市场下行很大程度上受了房贷收缩的影响,2014年年中开始央行开始不断“微刺激”,SHIBOR也变得平滑而温柔了,房贷利率也慢慢下来了。9、10月份房地产市场也基本到达阶段性的底部了。
4. 2015年房价会怎么走?
前面说了这么多,现在预测大家最关心的2015年房价走势。
需求面显著恶化了?没有。(台阶会一步一步下,不会一下子摔倒一楼)
供给面显著增加了?没有。
货币政策会收紧么?不会。宏观经济下行压力大,CPI下行,可能会进一步降息或者降准,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调。
货币会再次大放水?不会。前面说过,09年那种疯狂很难重演。
既然一切都没有显著的变化,而货币政策有望进一步宽松,2015年房价的走势也就是整体平稳或者温和上行,一线城市及部分二线城市上涨或更加凶猛。
分时段来看,现在成交量已经显著回暖,预计节后价格将开始明显回暖,价格上涨的城市将会越来越多。市场热度将会自春天持续到秋天,如果货币政策能继续放宽,维持这种热度的动能将会更加强大。四季度么,如果今年是很热的一年,要小心市场又开始转向了;如果今年是温和的一年,也许这种温和能够贯穿全年。
分城市类型来看:
一线,涨;
二线,大多涨或者平(要看供求情况);
三线,大多跌或者平(要看供求和经济发展情况)。
最后,献上北上广深的数据,2014年1-12月份新建商品住宅价格指数同比走势。





大于100,房价同比增长,小于100,同比下降。虽然12月房价同比还是下降的,但是小心了,仔细看10月、11月、12月数据,同比已经在收窄了(底部的信号啊有木有!!!降的越来越少越来越少,然后就是负转正了,反转的脚步已经越来越近了),深圳甚至12月同比数据已经高于11月了,该市12月环比确实已经开始上涨了!
一线城市里有计划买房的,钱准备够的,可以动手了!
由于缺乏其他地区基础数据,难以对具体城市做具体分析了!各位见谅。
预测会根据宏观经济数据以及宏观市场数据适时修正。
2015年1月19日。
————————————————————————————————————
2015年1月22日补充:
本文系原创。
感谢某热心朋友告诉我这文章被盗了。
被盗地址:2015年全国房价会呈什么趋势?...
我自己也跑去围观了下,看了评论区,一边倒的骂声,我是不是该感谢一下盗我文章而不署我的名的这个APP呢——你们这是在保护我啊!!!
————————————————————————————————————
2015年1月26日补充:
券商的研报里看到一张好图,根据70个大中城市房价指数做的图,房价趋势一目了然:

手里没有2012、2013年的数据,整理数据是个很麻烦的过程,有空了争取把12、13的数据弄出来,然后再分分类,大致分成北上广深、省会和部分沿海城市、其他城市等三大类,房价趋势应该会更加分明。


————————————————————————————————————————
2015年1月27日补充:
有对2014年房地产市场形势和2015年市场预测有更多了解的朋友,请看世联行的报告《胸有惊雷,面如平湖  中国房地产市场2014年回顾与2015年展望》,比我文艺,比我专业。
世联行报告百度文库地址:胸有惊雷,面如平湖:世联行2014年房地产市场年报(如有侵权,俺删掉)


————————————————————————————————————————
2015年2月9日:
看到楼下真不很知名提到同地段公寓和住宅,他肯定选公寓。其评论区关闭了,我之前算过公寓的账,忍不住在这里插几句嘴。
二手商业产权的物业在交易时产生的税费远高于二手住宅产权物业,同地段的酒店式公寓要比住宅售价低13%以上,未来按照相同价格出售时,才能获得相同的投资回报率。


————————————————————————————————————————
2015年3月6日补充:
答题区两位酷炫与霸气的牛人一唱一和的批评了我,评论区部分人士也指出了我屁股存在巨大的问题,今儿发现虽然这个答案点赞数依然排第一,但是顺序已经排第二了,不知是否是点反对的人已经大大增加了?大量群众虽然没留下只言片语,但是却用默默的行动对我的屁股投下了不信任的票?
我很痛心,我很疾首,我终于羞愧的增加一个补充说明——我是一名男性,而男性是下半身思考的动物,而我下半身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屁股又是个房地产的屁股,因此这肯定是个不正确的屁股,这肯定是个只有贪心没有良心的屁股,屁股不正则脑袋残矣!!!
我坦白的交代以上预测纯属扯淡,答题动机只为忽悠,本答案100%为房地产洗地的软文。
不过,为了公司卖的好,为了年终奖发的高,我还是要将忽悠进行到底:
北上广深的朋友,想买就赶紧动手!过了这个村又要多花几个子儿!
省会为主的二线城市朋友,耐心比选,适当观望,沉稳出手!着重考虑教育、交通,优先选择成熟片区。
三四线城市的朋友,请把房子当做消费品,有需要你就买,没需要你就等待,纯投资你不要来!


—————————————————————————————————————————
2016年1月19日更新:
一线城市:齐头并涨
一线城市3月份以后一路高歌猛进,金九银十稍有喘息,但年末环比增速又有上升趋势。

分城市来看,深圳领跑全国,上海涨幅也不小。一线城市上涨在预料之中,但我年初没料到一线城市涨幅会如此之大,尤其是深圳,不想说什么了。深圳房价的问题,我在这个问题里简单阐述过:深圳在2015年3月30日之后的这波房价大幅上涨的支撑是什么? - 金硕的回答

二线城市:几家欢喜几家愁
整体上看,复苏较为温和,走势较为平稳,年末基本收复了年初失地,2015年年底房价相比2014年年底变化不太大。

分城市来看,以南京为代表的15个城市上涨,以包头为代表的18个城市下跌,涨跌互现。涨幅最大的南京为7.9%,跌幅最大的包头为3.7%。

三线城市:愁云惨淡万里凝
走势来看,全年都在泥淖中挣扎,光明也仅仅是环比跌幅收窄而已。

分城市来看,温州、金华上涨,其余31个城市都是下跌。温州上涨1.8%,丹东领跌达5.3%。



跟答案无关的破事
那两位热切期盼打我脸的呢,来来来,半张脸伸出来给你打, @疾风飞影@MatthewT,老改名,还删答案,真让我好找啊。某位酷炫狂拽的答案虽然删了,但你的结论我截图了呢,还精心保存着的呢(心眼就是这么小,来来来,打我!!!)



题外话:
各位就别再邀请我蒙2016年的房价了,这不2015年也没完全蒙准。
社区这一年又涨了这么多用户,我如果蒙了,指不定又跳出来几个迫不及待打我脸的,小心眼的我实在应付不过来。
再次强烈拒绝瞎猜2016年房价走势。
————————————————————————————————————
2018年8月8日
时间已经过去三年,回顾一下,当年虽然蒙对了启动时间节点,到底还是低估了金融放水的巨大威力。
本轮上涨,启动于2015年330前后,终止于………目前个别城市还在轰轰烈烈的上涨,还无法判断何时终止。这一轮涨幅冠绝二十年来房地产历次上涨周期,很多城市涨幅接近两倍,北京暴涨前均价两万多,现在已是6~8万,上海印象中已是5万多,深圳5~6万水平(数据懒得去查了)。南京、杭州这些热点二线城市也到三四万水平了。我熟悉的成都市场主城区真实价格水平基本2~2.5万左右了,暴涨前1万左右,重庆也到1.5~2万左右了,暴涨前7000水平,西安暴涨前7000左右,目前还在飚,昆明暴涨前8000左右,目前正在飚……之前看到文章说金茂府卖十多万一平,金茂府嘛!北京嘛!十多万挺正常,粗略看了一眼后我想。仔细一看,原来是郑州的金茂府!!!
回过头来看,这一波还是大水漫灌之下的普涨,只是呈现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不同城市启动时间差别较大。2015年北上深领涨,尤其是深圳,330后迅速翻倍,大学同学本来在深圳工作,眼睁睁看着首付不够首付,后来选择回二线城市生活。2015年年底到2016年上半年应该是四小龙为代表的热点二线城市开始接棒,苏州、南京、合肥、武汉房价开始迅速升温。上半年的成都重庆还多安静的,成交略微活跃些,价格略有回升,回到13年左右水平。2016年8月成都升温,记得8月底9月初,成都房价一周一个价,然后是贯穿2017年全年的暴涨。天量供应的重庆,我原以为四平八稳的重庆在2016年12月份左右方才启动,2017年上半年疯涨,下半年平稳,2018年春节后又来了一波。西安市场启动更晚了,2017年年中左右才开始进入疯涨快车道,昆明2017年下半年开始疯狂,两个城市涨势持续至今。
回过头来看,对整个周期判断还是存在重大失误的。2016、2017年一直也没料到西部众多城市会有如此重大涨幅。2018年年初,看到一条新闻,四川一个十八线县城——射洪县房价也快速翻倍,私信里云南保山(估计大多数都没听过)朋友反映房价上涨迅速,后来突然醒悟要查查货币量,2008年末M2总量接近48万亿,2018年3月份M2总量174万亿,十年时间,3.66倍的货币投放,近三年虽然每年增速不算夸张,但是绝对增量是一个很高的水平。
所以2018年开始才明白——不用再分析单城市的供求量、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吸附力等情况。大水过后,没上涨的地方都要上涨,无非多涨点少涨点……
黄市长不走重庆就会不涨了?不会。碧桂园、恒大不去三四线城市乃至小县城你们那儿房价就不会上涨了?不会。政府多供应土地房价就不会涨了?大概率还是不会。水龙头不关,什么也阻挡不了轰轰烈烈的房价上涨势头,你们纠结的讨论的那些种种原因,只是诱因,只是点燃大火的火柴。
更新后的建议:还没上涨的三四线城市(估计只剩部分中西部三四线城市了),刚需客群还是建议尽快上车,以免哪阵风把大水吹进你们的角落。三四线城市投资还是不推荐,尽管可能会上涨,我还是担心部分三四线城市未来流动性不足,无法顺利变现。
如果你所在的地方房价开始上涨,这轮行情,你们那里房价大概率会至少涨到翻番,不论几线……马后炮了,惭愧惭愧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34:08
最近研究了一下房价,和大家分享一下:
(以下数据大部分来自搜房百城房价指数)



最近5年的房价,基本上以波浪式平稳上涨,一个周期的上涨幅度在10%-15%之间。
本轮下跌自2014年4月开始,到2015年4月到达谷底,跌幅在5%左右,然后再度进入上升周期。

那么下半年的价格上涨,有基本面支持吗?
我们看看过去一年的房地产投资增速。



越来越慢,一路跌到了谷底。

而且,2015年上半年,房屋竣工面积32941万平方米,下降13.8%,降幅扩大0.5个百分点。其中,住宅竣工面积24354万平方米,下降16.5%。



投资、竣工、新购置土地,都在下滑。也就是说,供应一直在减少。
而另一方面,销售面积和销售额,从年初开始逐步反弹。



销售额的速度高于销售面积的速度,说明价格在走高。显然,经历一年的去库存化之后,短线来说,供需失衡的局面已经得到缓解。
虽然说中国的人口红利在减少,城市化速度在下降,但毕竟尚未达到饱和状态,刚需还是有一定保证的,这是年年喊房地产崩溃却始终只闻楼梯响的主要原因。

细看的话,表面平稳的房价,其实各地方却在继续分化。
2015年8月,同比上涨超过2%的城市有12个:
深圳+26%,上海+10%,保定+7.5%,厦门+5.2%,邯郸4.7%,武汉4%,
北京3.2%,南京3%,石家庄2.6%,太原2.4%,合肥2.3%,郑州2.2%。

这里面,三个一线城市处于领涨位置。


深圳3.8万,上海3.5万,北京3.3万。
这是全国仅有的三个超过三万房价的城市,进一步拉开了与其他地方的价格差距。
尤其是深圳的涨幅,最为让人侧目。虽然说有短期政策因素导致,但是不可否认,近几年来,深圳新兴科技产业的繁荣,确实创造了大量的民间财富,导致房地产需求有着充足的购买力支持。未来房价向香港看齐,应该是没有什么悬念的。



京津冀在“环首都经济圈”的光环和“资源诅咒”的双重催化下,发生分化,南部的穷地方石家庄、保定、邯郸稳步攀升,北部的钢铁业中心唐山、秦皇岛萎靡不振。命运啊。。。




另一边厢,长三角的地方城市由于缺乏概念炒作,和低端制造业的萎靡,继续处于“去泡沫化”阶段。漫漫长夜,何处是尽头。



沿海大城市的境况则要好得多,普遍站得稳,并且有向上的趋势。
广州房价重新超过早前泡沫化严重的杭州房价,南京房价同样上升趋势明显。




沿海二线城市,厦门和温州的房价形成黄金交叉。
在这场经济转型的大戏中,厦门和温州的角色,是一个有趣的对比。
据说温州的有钱人,赚到钱之后都会去杭州或者上海置业,而福建沿海的有钱人,比如莆田、泉州的,同样会选择去厦门置业。如今低端制造业风流云散,温州的房价距离高峰已经近乎腰斩,在媒体的放大镜里,“经济崩溃”之说可以做实了。

既然实体经济不行,厦门的房价又是怎么涨上去的呢?
这里有一个全国小学生在校人数的变化图,可以看到,最近五年,厦门的小学生在校生人数是全国增长最明显的。并且增长前列的,全部集中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福建沿海和部分中部城市。
有趣的是:广州的小学生在校人数竟然是减少的,不过呢,其85万的小学生人数,竟然比北京上海都多,确实有点泡沫了。



内陆方面,又是另一番风景。



内陆中心城市,稳中有跌。
武汉的房价走势最好,略微意外。经济表现最好的重庆竟然跌得最凶,看来这泡沫挤得彻底。西安的房价已经回到五年前了。。。




内陆次中心城市。
普遍稳中有升,看来泡沫比那些明星城市要少。比较倒霉的是长沙,作为重工业城市,工程机械和钢铁业都不景气,似乎被拖后腿了。



西南,海南,下跌明显。
尤其是前几年炒作的海南旅游岛,如今泡沫刺破,接盘侠们的痛苦唯有在夜里一个人独自品尝了。




西北,盛宴散去。
煤老板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鬼城比比皆是。

以上,大致可以归纳出未来一段时间的房价走势——
1,一线城市,快马奔腾。
2,二线城市,稳定持平,有起有落。
3,三线城市,有概念的走高,没概念的下跌,总体在去泡沫化。
4,东北、华北、西北、西南的资源产区,下跌风险较大。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34:09
一线和部分二线:武汉市区,南京市区,杭州市区,厦门岛内等,别等了,抓紧买。
剩下的二线如成都重庆西安等,可以等等,但是长期还是要涨,有能力买的话2年内买。这部分二线城市的特点,一是往往靠近一线城市,吸引力不强,如佛山东莞等,二是地比较充裕,人口没那么多,所以短期房价上涨空间不大。这类城市房价有回调空间,现在买的话会有点吃亏。
三线城市以下(是指剩下的中西部和东北城市,大连沈阳除外)和县乡村(华西村,五羊新村等不算)就别犹豫了,赶紧卖,租房住,要不了两年就能花1-2万买抵债房了。房子实在是太多了毫无购买价值
重要的事情说三遍:买房买的是脚下的地,买房买的是脚下的地,买房买的是脚下的地,
房子本身不会增值,增值的是土地,学位,地铁等都是附加值,所以怎么选房不用我多说了,附加值越高越好,地段是核心。



中国人口迁移大地图!中国进入“人口危机”时代 -- @房地内参 半求工作室图的来源见链接
个人对城市的定义(买房版)
一线:北上广深香港澳门台北,永远涨。
二线,杭州苏州南京厦门武汉青岛天津大连市区(用地紧缺型); 成都重庆佛山东莞苏州无锡西安非核心区和其余的珠三角,长三角城市(用地宽裕型)
三线,剩下的省会城市
四线,其余的100万人口以上的非省会非珠三角长三角非特区的城市
五线,城区人口100万以下的各种城市
乡村。。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34:10
隔壁乡镇,2012年纳税2亿的乡镇,在中西部算是中等偏上。2014年初成交价20万的房子,今年标价10万无人问津,最终8万成交。
原因,是这个乡镇的经济结构太单一,政策一调整,一个镇就趴下了,流动(务工)人口撤离,服务业失去活力,再加上新的快速公路远离镇中心,房价直接跳水。
这就是为什么大家普遍不看好小城市,三线以下小城市,经济结构都比较单一,靠着一两个产业或者大公司撑起来的城市,抗系统风险能力太弱,一个政策调整就会趴下。

三线非省会城市,最头疼的是当地的省会,尤其是同时还是城市群核心城市那种,城际快速路、轻轨乃至地铁一个劲儿的修,看起来像是送肉吃,实际上是吸血。郑州周边,等到半小时城市圈形成的时候,许昌新乡洛阳开封焦作也就被抽的差不多了。

二线和省会城市内部,学区开始决定房价,80后在崛起,对子女的教育投入更加重视。其次是成熟地段的成熟社区,物业服务好、居住环境好的房子。
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尤其是省会,基本上集中了一省的政治经济资源,吸附效应明显,稳中有升的可能性比较大。

北上广深估计在未来的三五年内下跌可能性极小,决定因素仍然是资源、资源、资源,上涨可能性很大。


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不是开发商,不是购房者,而是政府——地方政府。
只用减少土地供应、抬高土地价格,就能一定程度上操控当地房价,如果中央政府再配合一下,来个调控、限贷,房价上涨当然蹭蹭蹭。
地方债是一个大包袱,就目前的政治体制,是绝对不允许搞什么地方政府破产的。所以捂这个窟窿,要么把地方债转移成中央政府债务,但是伴随的必须有部分收入项目划归中央,地方不愿意,营改增已经在起变化了,更不要说卖地收入了;要么放手让地方不拘形式限期解决,这更不现实。


我司(某本土房企)核心团队普遍看淡五年以后的郑州市场,但我并不认同他们的观点,我认为至少六年没问题。(纯属虚构)

来自多家银行的信息显示,今年的房贷逾期率正在不断上升,已经创下十五年来历史新高。

最近十年来,几乎所有的投资,平均收益都没有能够超过房地产,这一次,我觉得也不会例外吧。

综上,个人认为2015一二线城市的房价上涨趋势不可逆转,三线城市稳中有升,三线以下开始逐步分化最终量价齐跌。


[以上纯属个人偏见,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和参考]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34:11
发帖时间:2015年1月
观点
:个人预测2015年楼价震荡下行在2~4月间可能上扬,但六月后到年底会小幅回落,11~12月见底.
资历:父母是第一代房地产投资受益者,我曾用家族总资产的70%做房地产投资,并收益.
=======================预测回馈:==============================

2015年11月17日补充:
南海网10月全国房价环比下降 上海新房价跌回1年前
网易房产:深圳10月房价环比下跌 11月购房优惠或集中推出
腾讯网(11月发布的预测消息):专家称全国12城房价将下跌





2015年7月17日补充:
百度乐居: 7月楼市降温:一二手成交量齐跌 二手房价跌5%-房产新闻
凤凰网7月17日消息:一线城市楼市降温房价罕见下跌 ——凤凰房产北京
其他网站7月房价消息:京7月第二周二手房价环降-BRTN北京网络台
与我预测的"六月后小幅回落"吻合
2015年7月11日补充:
2015-07-04补充:6月百城房价环比涨幅扩大 (因为写这个预测的时候,并没把这帖子当作一回事,因此5~6月的预测我并没有写出,"六月后"是指7月~12月)
5月19日补充:70城市房价环比上涨0.3%|住宅 四月份数据与我的预测完全吻合
2月1日补充:最新官方消息指出新年首月百城房价告别8连跌 一线城市环比全上涨
3月31日补充:四部委联手救市:全国房价将普遍上涨 政策层面和我的预期完全相符.
上述以和我的预测的"2~4月间可能上扬"吻合,欢迎大家继续围观我的回答,一起见证
每月将按时更新.
=============================================================
补充:我基于多年真金白银投资,换回来的经验,得到的数据,在这里分享,但没有得到重视.
反而一些预测失败,甚至叫嚣崩盘的脑残言论,因为多发了几张图,多写了几个字,旁征博引使自己的言论看起来合理的回答,却获得了上千个赞.
我在这里的每一个字都是有时间成本,我所要的回报,仅仅是对事实尊重
2015年12月31日前 攒够3000赞 放全盘预测思路及数据,以及大家都在关注的崩盘时间预测,精确到月,否则我还是闷声赚大钱算了.
多年投资经验告诉我和小白以及失败者,不要讲理,因为浪费时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