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比亚迪工作是种怎样的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18:18   124171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8:18:24
10年入职,12年离职的“前辈”来答答。
今天在社区上看到这个提问,感慨良多。
比亚迪的不好,我想各位的回答也确实是实打实的说全了,圈子小、工资低、阶级多、盘子大、地址偏。。。。,但是作为一个当初从比亚迪义无反顾走的人,我想说一句“比亚迪工作这两年,是我感觉最纯粹、最舒服的两年”。
比亚迪就像个围城,没进去的人想进去,进去的人想出来,出来的又有很多人想再进去。
比亚迪的同事关系是最舒服的,因为这里入职的基本都是应届生,大家出了校园就来了比亚迪,就感觉还是在学校一样,没有那么多社会烦恼和浮躁,一直认为比亚迪工作年限可以按照研一、研二、研三来说,到了研三,要么升职“留校”,要么毕业“离职”了,可能很多人觉得比亚迪在浪费自己三年的时光,但是换个角度来说,比亚迪的工作经验,可以让你在这行业具备绝对的竞争力。但是比亚迪确给了你一个学生到社会人最好的一个转换。曾几何时,我也是天天骂着比亚迪限制了我去在社会上展现自己的机会,就像我们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怪他们约束的太多,导致我们没办法展现自己那自以为是的牛逼。
诚然,比亚迪的弊端显而易见,但是这个社会又有多少弊端使我们无法看到的呢?如果连我们可见的弊端都没能力去适应和调整,那面对更多复杂情况时,我们又能如何呢?
从比亚迪离职后,辗转进入了外企、中外合资公司,工资一直在增长,但是每每有人问我工作这几年,什么时候是最开心的时候,我不加考虑说的都是比亚迪。虽然那里偏,进趟城需要几个小时,工作氛围low,每个人眼界都很有局限性,但是就是这么一个地方,让我久久忘不了,忘不了下班后去同事宿舍串门、忘不了每天下午在六角大楼楼顶看着深圳蓝时跟同事吐槽工作、吐槽领导SB的生活,那时候的自己才是最真实的自己,不像现在做事、说话需要去考虑利弊得失。
过来人的建议,既然来了,就踏踏实实待待,好好学习一点东西,别浮躁。过过属于自己内心最想过的生活,等到你羽翼丰满了,可以谈筹码的时候,再考虑是否离开。
想念研发公寓、想念深圳蓝,但是却永远不会再过去、、、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8:18:25
还不错呀!
我11年和我媳妇一起毕业于最近很火的武理,我们是同班同学,学的机械,然后不想毕分。一定要一起去一个城市上班,当时也挺逗的,我过了一汽大众的前几轮我媳妇没有挺到那一步,我直接就没参加后面的。结果我媳妇又过了一汽研究院的面试,我又没过,不然我们可能当时就直接去东北了吧!后来比亚迪来了,基本上去的都过了,但是那个来招人的曾某水承诺我们的都进到汽车研究院没有兑现,我进到了坪山的安全带工厂,我媳妇进到了葵涌的一部设备开发部。在比亚迪混的好不好,有时候看的就是运气了,主要体现在你进入的团队或者带你的人。如果你的同事都比较靠谱,就比较好,如果你身边的同事不行,就真的不舒服了。我在那里还算比较受到重视,部门经理就是我的导师,虽然没怎么带我,不过给了我挺多机会,当时是新成立的部门,主要做给自己工厂非标设备的,我也争气,愣是和几个同事一起干出了一条自动化线,不少事业部领导还来参观,当时也苦,做这条线没什么大的项目经验,没有钳工,装配和调试都自己上,但是成长了不少,三年后我就能独当一面了,还带了徒弟,可以说做设备门清了。
我媳妇就比较悲剧了,女孩子不太适合干机械。她提出了异动,本想去坪山,结果去了惠州的一个采购部,这下更远了。我们12年年底结的婚,那个时候我经常骑着我100块买来的假永久单车一大早载着她去赶公交车,她坐到终点站再换138到惠州比亚迪,每天也很辛苦。三号门有个破逼天桥,每天扛单车真累,尤其夏天好你妈热其实她工作的一点都不开心,因为经常玩周末去加班,和她配合的那些生管计划什么的,经常以要断线什么的让她催料,退料,处理各种异常。她经常周六去加班,后来有一次我陪她去加班,我在她办公室睡觉,她F级没有加班工资的,那几个计划什么又来了,来了就和她聊聊天,我就醒了,我说你们有加班工资的,周末加班有钱,我媳妇没有,能不能把这些料理得清楚些,动不动就来加班,谁有那个闲心。不仅如此,平时如果加班晚了,那138就没有了,就要坐到坪山电子城附近,那样还远一点。后来我媳妇怀孕了,这样也不是办法,关键是惠州那边做IT的,经常有很大的异味,也怕对宝宝不好,我就找关系让他来坪山,结果没什么用,我媳妇最后自己找领导来了坪山的一个采购部,因为她异动了多次,升级和加薪都没我快,又到了新部门,业务做的挺好,就是怀孕领导也不怎么待见她,因为快产假了,还得交接很多东西,所以干的也不开心。融入不了那个团队,就辞职了。
不过比亚迪挺好就是,那个时候是单身宿舍,我们还住在一起,又都是深户,老婆改成了自己缴社保,在深圳有了宝宝。
整个过程,我发展都比较顺利,领导重视,加薪还可以,业务能力也强,来了三年从F1变成了F3,第四年已经是部门中流砥柱,这一年我一个人供一家三口,也供得起,就是感觉有点吃力。然后老婆一个人带孩子也挺辛苦,我第一次感觉想离家近一点,我家江苏的。刚好15年9月份接到一个猎头的电话,收入要变高一点也离家近,就来了我现在的公司。
回想起在比亚迪的这些经历,感觉得感谢它,让我成长很多,技术上有进步,做人也更有担当了。很多人批判他,可能你刚好像我老婆那样进到了一个不太理想的部门,又或者你的业务能力不怎么样?反正我是感觉踏实做事,自己变强,到哪里都是好公司,如果自己不行,可能哪里都是你现在眼里的比亚迪。
最后说一句,老婆,你辛苦了!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8:18:26
看来又是新来的应届生啊,总结:可以放手让你学到很多东西,但不一定拿到满意的工资(相比同行和当地的生活水平)。刨除工资不谈,温水煮青萨,对人生追求不高的人,这里会是一个很好生活的地方(还是不间断有导致人心惶惶的裁员),生活安乐,其乐融融。对人生有远大抱负的,前几年会很饥渴,可以迅速成长,学到很多东西,然后就…………没有然后了。对大多数人来说,毕业时没有很好的选择,不失为人生很优质的跳板。


备注下:对于同样的岗位,入职后因为学历不同而不同酬。


2012年10月我从工作了五年的比亚迪辞职,随后我写了一篇50万字的《与之有染——我在比亚迪的颠沛五年》,以下是我这篇文章的目录,有兴趣看全本的可以去百度云盘空间下载:http://pan.baidu.com/s/1cxcLvo(提取码:nwck)


目录
楔子
我为什么写这本“书”?
五年
我希望这本“书”能给阅读的人带来什么?
第一章、去上海
第一节、我为什么来到比亚迪
第二节、初出茅庐入职记
第三节、暖冬:经济大繁荣
第四节、金融海啸来了
第二章、深圳,深圳
第一节、第一次看海
第二节、操蛋的生活
第三节、异乡的爱情
第三章、到汽车销售去淘金
第一节、汽车销售初体验
第二节、阴差阳错的远航
第三节、培训、传销还是画饼
第四节、车市大丰收:飞上九重天
第五节、一场车祸引发的人心晃动
第四章、巴菲特和裁员风波
第一节、大风起兮裁员喽
第二节、画饼3.0:暴风雨的前夜
第三节、裁员风波始末
第五章、年终奖: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
第一节、四流企业卖产品,五流企业卖苦力
第二节、让管理飞起来
第三节、激励爆米花
第四节、企业“假”文化
第六章、这五年
第一节、后侯雁时代
第二节、我眼中的王传福
第三节、走了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8:18:27
在比亚迪工作了十年,看了看还没有工作这么久的人来回答问题,应该是比较忙吧。看了这么多回答,想起来十年前我在网上查到的内容,和今天是那么相似。说好说坏都有,人要有自己的判断力。
当年只想来深圳,待遇不错2000多块底薪,到手4000,喜欢汽车,就来了比亚迪。一干就是十年。总结几点:1,这是一个锻炼人的地方,我一来就参与项目,从支架做起到负责三个项目的小系统负责人,当时每个人最多一个项目,我三个!累的时候每天11点下班,干的多,没有任何好处,三年胖了30多斤,现在想起来很感谢那段时间,现在做事效率比较高,包括工作和生活上的。2,3年后我每天想的就是辞职,换了领导不重视自己,活还是那么多,三个项目我可以轻松不加班干完,每天和不同系统的人学习请教,想着学全点就走人,那个时候看公司有很多问题,大锅饭,干多干少一个样,领导喜欢拍马屁的人,公司处罚制度多,最主要的是在小城市的同学都买房买车了,后来太懶,没走。现在回头看,社会就是这样,存在各种各样的人,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要做的就是如何在这种环境里活的更好。3 我负责的两个车型停了,感觉那么久的努力都在浪费时间,但另一个车型上市了,我就买了一辆,当时那种感觉特别好,遇见谁都说这车是我开发的,虽然只做了其中一部分,但那种成就感持续到今天。回头看自己做的产品其实不怎么样,不过喜欢。那个车现在基本不去开了。4 我最终还是换了个部门,但没离开公司。我感觉发展有瓶颈了,抱怨是没有用的,想好就自己努力改变,有很多同事离职,待遇翻倍,看着眼馋但当时老婆怀孕就再等等,各个主机厂基本都有我的同事,有时聊天的时候大部分人都挺感激比亚迪对他们的锻炼。工作久了没有棱角了。换了部门又开始忙起来了,新的工作不熟悉,但很快适应,工作比较开心。5 代表公司去参加行业的一些会议,发现在新能源领域大家都很认可比亚迪,甚至政府部委定政策标准也要听下比亚迪的意见,比亚迪做行政、人事、管理的大多全是技术出身,特别能聊。但也不那么专业。6后面再写吧,未完再叙....
继续说两句,比亚迪的房子:当然是买了的,第一批一村在公司要高级经理以上才可以买,深圳的房子1000块一平,我确定没有少打两个零。有幸当时买了二村,也就是第二批,惠州海边2500块一平。 但这么好的福利能让卖房的人搞的员工怨气很大 ,你们一定想不到。听说这些人卖不好就建议老板不要再盖福利房了。还好老板比较善良,现在正在卖三村,深圳的,17000,三村就没办法买了,深圳第二套要7成首付....
比亚迪的管理:比亚迪管理相对比较宽松,特别是对工程师,上下都是工程师文化,对技术特别尊重,技术为王,王总就是技术出身,所以管理者也大都是技术出身,所以管理不严格,就是管理者更像是总工程师,而不在意行政人员管理,反过来说就是管理不专业。整个公司的管理基本靠工程师技术的执着,一群人会为技术问题争吵,也会为证明自己加班熬夜。这在大公司是不应该的,但没办法,这就是企业的文化,就像我明知道不对也会把自己80%以上的时间用在技术方案上。
比亚迪的技术:和中国企业对比,比亚迪技术绝对是全面和靠前的,十几年的垂直整合,各项技术公司都做,都有人懂。这在别的车企想都不敢想。新能源走的最早,积累也最多。和国际企业比,比亚迪技术应该算是全面但粗糙的,也因为十几年的内部独家供货,没有外面的压力,很多技术开发出来就没人继续升级了,相对国际一流企业不够专注,也产生了差距。最近公司开始推行市场化,让我看到了公司的智慧,在全面技术储备完成后再进行竞争。不过压力山大。
比亚迪的待遇:怎么说呢,本科刚进就6000来块,硕士不到10000。应届生一视同仁。十年后差别很大。有人分了股票一夜千万身家,有人深圳两套房子,有人只有公司的福利房,也有人对像都没找到....  公司工资保密....
比亚迪的未来:比亚迪最大的优势是有一个聪明的老板(我不是拍马屁,因为拍了也不认识我),有在新能源领域多年的积累,能在出现问题时快速的转变。最大的问题是执行力的欠缺,和不专业的管理。不要只听一个在这工作十年的员工说的话,因为我是相信比亚迪有未来才留下来的。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18:18:28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吧。90%准确,首先,比亚迪是一家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分为北京、上海、深圳、西安等等,对了还有南京和正在建设中的武汉等地。问题产生了,比亚迪的市场需求有这么大吗?答案是否定的,比亚迪这么多厂的原因,是因为国家政策规定,这个不详谈。比亚迪内部有很多事业部,都有不同的职能,比亚迪做电池、汽车、太阳能、光伏、电脑、手机、以及给各大厂商代工。(经常内部有某H品牌的平板电脑卖)。一般人对比亚迪的了解都是从汽车产业群了解的,其实比亚迪有三大产业群。
我来聊聊我所在的汽车产业群,分以下3个方面:待遇、前景、发展。
待遇: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的基本工资是不同且可查的。根据等级分,本科F、硕士E、博士D。整个公司D级及以上有800多人(数据来源于二十周年高层会议人数)。薪资包括基本工资+33%的绩效,注意!这33%的绩效是浮动的,根据你的上司给你定的。而且各个部门有一个绩效池,绩效池=N*33%,N等于你们办公室的人数。也就是说,如果你要在不升级别的情况下涨了工资,要不你写专利了(每个办公室都有任务的),要不部门经理给你加底薪了(概率不大),要不就是你拿了别人的几个绩效点。
底薪说完说说其他的福利,住宿是单身公寓环境还不错,比一般出租屋强多了,一个阳台一个洗手间有热水器,没有空调有电扇。每个月房租180,水电自己交。重点180。
吃饭有食堂,一般标准,不算多好吃但是也谈不上难吃。一天12块。重点3顿12块。
如果你要买Byd的车,之前有油补,价钱比外面便宜一些。但是现在公司不做燃油车,所以只有新能源车有优惠,以比亚迪秦为例:算下国家补贴和地方补贴,外面买到的价格应该在14w多,内部员工买我算了一下,裸车价格应该便宜一些。
每个月根据你的级别有不同额度的话费补助。
待遇end.
前景和发展.
前景:比亚迪目前的摊子铺的很大,而且比亚迪的老板王某福是一个比较专制的人,下面的工程师往往有种感觉,比亚迪不是以设计为导向、不是以产品为导向,而是以老板的意志为导向。比亚迪目前效益最好的一块在电池和金属材料这块,而发展的重点是在汽车这一块。汽车不限于私家车,可以查到的资料显示,比亚迪的电动大巴的发展势头是很不错的。(Stanford校车选购的是比亚迪的大巴?待考证)私家车这块E6和秦由于政策利好,势头也很猛。具体数据可以参考2014年,我国新能源车销量排行。燃油车这块公司的战略是向SUV和MPV(面包车)转移。具体情况不看好,依然处于多生孩子好打架的情况(S7上市抢了S6的销量)。
目前行业已经有共识,新能源汽车是未来的趋势。感兴趣的可以统计下各大汽车主机厂近几年来纯电或混动车上市车型。比亚迪在自主品牌中走的要更快更稳。
发展
    不要相信HR给你的期许,也不要被负面的信息过多影响。比亚迪的问题在于,机构和人员过于臃肿,比亚迪引以为傲的大量工程师队伍,在用工成本越来越高的今天,正在成为一个越发凸显的问题。这个是由众多因素造成的。公司内部没有一个合理有效的业务评价体系,与我们常谈到的扁平化公司不同,这是一家等级化较严重的公司,大公司很多都这样。晋升也是这样。
看了其他人的答案,公司的办公地点确实是一个吐槽点。偏僻且交通不便。上周送机,朋友飞武汉我回公司,结果他先到。但是制造业的公司都这样,没人会让你在市中心建工厂的吧。
总结:其他答案说的问题都是实情,也能在比亚迪找到例子,这就像个围城,一直有人想离开,也一直有人想进来。
看到有很多人是在犹豫要不要进比亚迪,我给不了建议。
最后祝大家都找到好的归宿,不就一份工作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