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金融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9-23 18:53   18301   18
不是大佬不敢斜腰。



我现在坐在风险管理的课堂来回答这道题,本科,国际金融在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数学和英语不好,千万不要学金融,要不就是自找苦吃。虽然说越高端的金融分析离数学越远,但是数学确实是基础,各种模型和计算,我这个数学渣子实在是有点乏力。再来说说英语,可能我学的是国际金融,对于英语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要论长远的发展英语好对于学习金融是十分的有帮助的,甚至说是必须的。因为单论金融领域,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都领先于国内,很多文献和理论成果都是英文论文的形式,所以十分重要。还有就是金融领域的顶尖证书类似CFA  ,FRM等都是英语教材英语考试,所以英语是很有必要的。



再扯点没用的,学了金融最大的感受就是能让你变得很理智了,干点嘛都得考虑一下投入产出比,不划算的事情绝不去干。选择了金融要做好考研和考证的打算,四六级是必须的,国内的从业资格证也是要考的,高端的国际证书最好也考。顶级的金融公司的入门学历也得是重点大学研究生,当然不是本科生就不能找到好工作,一步一步来嘛。其实学金融真的还是挺难的,入门简单,越学越难。而且在学了金融之后就要不断的面对金融行业过饱和所以你找不到工作论(我没说某呼,手动微笑)。目前想到这些,以后再补充吧。我也该听听课了。手机打字不容易,但是,爱赞不赞。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不是大佬不敢斜腰。



我现在坐在风险管理的课堂来回答这道题,本科,国际金融在读。最大的感受就是如果数学和英语不好,千万不要学金融,要不就是自找苦吃。虽然说越高端的金融分析离数学越远,但是数学确实是基础,各种模型和计算,我这个数学渣子实在是有点乏力。再来说说英语,可能我学的是国际金融,对于英语的要求相对较高,但是要论长远的发展英语好对于学习金融是十分的有帮助的,甚至说是必须的。因为单论金融领域,国外的经验和研究成果都领先于国内,很多文献和理论成果都是英文论文的形式,所以十分重要。还有就是金融领域的顶尖证书类似CFA  ,FRM等都是英语教材英语考试,所以英语是很有必要的。



再扯点没用的,学了金融最大的感受就是能让你变得很理智了,干点嘛都得考虑一下投入产出比,不划算的事情绝不去干。选择了金融要做好考研和考证的打算,四六级是必须的,国内的从业资格证也是要考的,高端的国际证书最好也考。顶级的金融公司的入门学历也得是重点大学研究生,当然不是本科生就不能找到好工作,一步一步来嘛。其实学金融真的还是挺难的,入门简单,越学越难。而且在学了金融之后就要不断的面对金融行业过饱和所以你找不到工作论(我没说某呼,手动微笑)。目前想到这些,以后再补充吧。我也该听听课了。手机打字不容易,但是,爱赞不赞。

我的老师曾经告诉我:金融是一门底层的逻辑,它会慢慢改变你的一生。
当年的我陷入了一个怪圈,每日辛辛苦苦但是寸步未进。我发现了这个问题,但是迷茫中不知道应该往何处而走,我做出了尝试,于是去学了金融。

后来学完了,感觉:金融是国家重点监管的领域,是历史、zz、哲学的交叉点,讲大一点它是人类的过去、现在和未来。讲小一点,它最差也能重塑一个人的底层逻辑。
我本科学通信工程的,就是那种都是数学和编程的科目。
硕士到法国高商读金融硕士,我只能说相比之前的专业金融真的是太简单了。
所谓对数学的要求其实很低。大部分人想去做的一级市场投资,或者投行的工作。都是以会计知识为基础的。
我半路出家到法国读了一年金融硕士,英文授课。回国进了某投行,也做过一段时间pre ipo投资。
如果是理工科的学生想转金融,大胆去吧。真心简单。
如果是其他比如管理学的学生转金融,那就要了解一下自己的数学能力。如果好的,随便。
如果不好的,那么选偏会计的公司金融方向。或者直接去学会计更好。
但是,金融行业真的很内卷了。工资高是高,工作也不好找。我身边拿着CFA三级求职投行,或者藤校毕业求职投行被拒之门外的大有人在。
而且现在共同富裕的政策背景下,过高收入是要被调整的。我建议大家,可以多看看。
体验就是学金融也许不会帮你赚很多钱,但是可以帮你少亏很多钱;你以为你学的是金融,但其实你玩儿的是“人性”。

大部分的入市者都有过一段不堪回首的惨痛经历:买啥啥跌、卖啥啥涨

为什么呢?学过金融(尤其学过 CFA——特许金融分析师——三级的)的同学都会知道,我们投资过程中是有心理偏差的。这在 CFA 三级的科目中叫做“行为金融学”(Behavior Finance)。
我们之所以会“一起”买跌卖涨,是因为我们内心中有很多魔鬼,让我们作出错误的决策。这些魔鬼,就是心理陷阱。

举几个例子,大家看看自己中招几许:

一、常见误差一:样本选择偏误(Selection Bias),人都是好了伤疤忘了疼



你身边是不是经常有人跟你说:我最近某某股票又涨停了?

听着流口水啊,是这样么?

你应该让他把他的持仓记录拿出来看,是不是每只股票都涨停?十有八九不是。

不是他想忽悠你,而是因为人有个心理特点,就是会选择性失忆,人们会更容易记住自己投资成功的经历,然后选择性的忘记自己失败的案例。

因为这样会让你更好受一些,你会觉得自己投资其实很厉害。

实际结果就是“真实“的投资回报率远比你“感觉“的要差。

所以,要想看看自己过去的业绩究竟如何,好好地把过去每一笔交易都拿出来看看,你会发现自己说不定蠢到家了。不要觉得这是自惭形秽,真实地评价自己是赚钱的开始。

二、常见误差二:过度自信(Overconfidence Bias),你真的很会预测市场么?



法国男人很多情,我们都知道。

不过如果你问法国男人他是不是高于平均水平的好情人,你会发现,80%的人认为自己都是好于平均的,显然这是不对的,因为只有50%的人会好于平均。

人,都会高估自己的,特别是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

当你以为你能预测市场,可惜实际不是这样的时候,你离亏钱就不远了。

越是觉得自己是专家的人,越觉得自己牛,于是更容易对自己的预测深信不疑。

要知道,08年次贷危机之前,绝大多数经济学家都预测 08 年将是一波大牛市。结果雷曼兄弟倒了,二房(房地美、房利美)也是政府出资救了回来,全球哀鸿遍野。

三、常见误差三:羊群效应(Herding Behavior)



小时候我们就听过这样的段子,一个人在广场上抬头看天,于是一帮人跟着看,其实那个人只是流鼻血。

周围人干啥我们也会选择跟着干什么,这个是根植在我们的基因中的习惯,改不了的。

因为在原始时期,我们的祖先很容易就挂了,如果那时候你跟你的小伙伴走在树林里,结果前面的小伙伴突然转身边叫边跑,你的最优决策是什么?当然转身边叫边跑了,最好跑的比他们还要快。

如果你探头看了一下“啥事?“估计下一秒你就被野兽咬死了。

所谓好奇害死猫,好奇心重的人是活不下来的,只有跟着大家一起行动的人的才会活下去,那么从众的基因就传下去了。

于是,当周围人都不买股票的时候,你也不买,股市自然涨不上去,一旦周围的人开始买了,你也会更容易跟着去买,虽然你也说不上所以然来。

如果这样的一个个的个体一起行动起来,只要钱够多,非理性的行为会把股市推到很高。跟现在的市场是不是很像?

有句话叫“天下苦秦久矣!”股市一直不涨,大家憋得难受啊,所以这波行情可能就是前面股市抑郁太久憋得。你是不是“牛”市里面的“羊”呢?

我在讲课的时候经常引用投机之王利弗莫尔说的一句话:“华尔街没有新鲜事,投机如山岳一样古老。”

在我看来,金融的魅力之处除了在于它的巧妙和平衡,更多的是在于对于人性的预判和分析。
听过我们课程的可能都知道,这些是我在上课经常举的例子,但是在金融的市场上,大家依然逃脱不了人性,如果对CFA感兴趣或者正在备考CFA的小伙伴,或者你只是对金融知识感兴趣,不妨领取我们的
CFA 资料包大全,里边有金融知识框架和理论的梳理。
11年进入大学学习金融专业,15年毕业工作到现在正好算是10年了。
从一开始认为金融是虚拟的不靠谱,到后来认识到它的价值,再到从事这个行业,选择了证券这个方向。一步步的学习与了解,金融本身是一个带有些智力游戏意味的专业,需要你去思考,去筹划。会让你从金融的角度看到一个不同的世界。
当然大一就是经济学,还没到金融专业课,大二开始金融学主要是货币、利息,金融市场学,了解基本的市场结构,参与者,金融工具;等等不赘述了。

不过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学校的课程真的非常基础,甚至有点落后,如果你想从事这个行业,那么你必须自己去投资,主动去学习,看课外书,否则毕业后就算入行也是简单的工作。银行、证券、保险都是金融可选的机构,但其中有大量的工作其实也不需要太多的金融学知识,如果你有才华,很可能也发挥不出来。
总而言之学金融的体验还是很美好的,我觉得我是找到了一个可以一辈子努力的方向。
我从2016年断断续续有写自己学习金融的经历,有兴趣可以去看看,前两篇有发知乎上。还得前情提要一下,我大学是三本,不是好学校,985,211的同学可能不用走的像我这么辛苦。
很多家长喜欢孩子学金融,因为看到银行的,都羡慕啊。所以我也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就懵懵懂懂的报了金融专业。大家都觉得学金融就意味着将来会赚钱或者会管理钱。没事的时候还可以装逼。本科同学大部分去了银行、证券公司。像我实习和第一份工作都在银行。实习做贷款,毕业做大堂经理到理财经理。后来待着待着觉得没意思了,然后就跟着大家学起了CFA。因为想转行啊。想去别的地方工作试试。但是在分行做的越久真的就越难转。
现在人已中年,金融行业的好公司慢慢对我都关上了大门。怎么办呢?就继续学习,继续做networking。希望抓住机会。
其实生活就是生活,不管你从事哪个行业,真不是动不动年薪百万的,我看经常有小朋友问我,我去某某某分行管培第一年有没有30万人民币,你就听hr宣讲会忽悠他家待遇多好吧,大部分,是没有的。
如果你想的是如何学金融能年薪百万,你早点考虑一下别的方向吧。总之金融没有你想象的光鲜,工作中也比较多的尔虞我诈。如果没有好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决心。在金融行业也就是能是个民工。
略深奥。最好是放假时间能去银行实习,这样最好不过了!
学金融嘛

对钱就越来越有感觉了 哈哈
今年大三了,保险学专业,两年来想清楚了三个问题:
①商业的本质就是中间商赚差价;
②赚到一百万最轻松最快捷最安全的办法是,你有一千万;
③我再有能力,再年轻,那不是我的资本,那是我的价值,可以为资本创造更多资本。
没有金哪来的金融,学个其他技术,说不定也挺好。
要做卷王的体会。明明一千字的小作业,全班集体卷到3000+,这种体会叫心酸.....高尔夫课后加练,来的6个人里面四个是经管人。(就是不论学分多小大家都不会放弃,一定要卷到A)。本人077,绩点不算靠前,大佬们有377的。我.......您行,您上。每天都在ddl,看书,看书。而且,金融的本科学得非常泛,怎么说呢,你学了也没什么长进,但是不学的话以后就真的想长进都不知道怎进步。本人已经快放弃保理想学校了,这意味着我还要另谋出路,再卷GMAT。心塞。还不知道未来自己会在哪里。要是明年我能考出来GMAT,我就回来仔细更。
平常人眼中的金融生:哇!高大上,多金,一定有很多钱!
然鹅,就父母给的那点生活费,交完各种费用以后,勉强够吃饭,还外加买点小物件。然后就是各种找兼职。
什么,你说投资?别逗了,我们手中的那点钱连股票一手都买不了(一手=100股),更不用提那些基金、黄金、债券什么的了(紧紧攥紧钱包)。最多····最多玩玩模拟盘,看看各种金融衍生品的走势、行情,然后意淫一下,求得精神上的安慰。
所以,别扯什么金融生高大上,多金了,我们都是“穷苦人”
前言
申请季过去以后,就到了收获offer的时候,回想自己当初拿到offer时,在兴奋的同时也伴随着纠结,作为曾经在CMU MISM(21month)、哥大MSOR及宾大 SMART 项目犹豫的过来人,我感觉我拿到offer的这三个项目还是比较不错的,也很愿意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所掌握的信息,希望可以为申请留学的同学们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个人背景
先自报家门,本科为国内的985/211高校,专业为金融专业, GPA成绩为3.83分(四分制),WES认证后GPA成绩为3.73分, 托福总分为101分,其中写作为28分,听力为21分,阅读为29分,口语为 23分, GRE分数为153+170+3.5分。 实习和项目经历还是比较丰富的,具备2段咨询公司的实习经历、1段小型私募企业的实习经历、1段券商公司的实习经历以及1段ERP项目经历。
我对自己的未来规划还是比较明确的,硕士毕业后,打算直接长期留美工作,可能是受到本科金融专业的影响,所以数理和编程课程我还是蛮喜欢的,本科期间上微积分和Java课程的时候,还很乐在其中。虽然数理和编程基础比较一般,个人背景也没有特别大的优势,但好在还是拿到的三个硕士项目的offer,分别是CMU MISM:21 month Global Track、Columbia MSOR以及Upenn GSE SMART。



二、项目分析
通过对三个项目的整体了解,我比较倾向的是其中的两个,分别是哥大的MSOR项目以及CMU的MISM项目。以下是我对这三个项目的分析和信息整理,有一些是官网发布的信息,还有一些是论坛上前辈们的经验贴(真实度待考证),大家可以在申请时有选择性地作为参考。
1、CMU MISM:21 month Global Track
学校方面
CMU作为美国的计算机四大之一,知名度绝对是毋庸置疑的,而且有很多CS的大牛教授,项目属于stem项目。
整个MISM项目(包括16 month、12 month、BIDA以及Global四个track)的人数大概有300人左右,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是MIS本专业的,其他的基本上都是跨专业申请的同学。Global这个track学制为21个月,一年在澳洲阿德莱德,一年在美国匹兹堡,属于偏码农但不是完全偏码农型的一个项目,学习压力和强度没有那么大,很适合那种跨专业零基础或者基础较差,需要慢慢过渡的同学,刷题时间比较充裕。




课程方面
课程设置上还是比较偏tech的,但并不全是tech的课程,还是有一些商科的课程的。
在选课方面可以选择SAS、R以及Python等课程。选课灵活度还是很高的,在阿德莱德学习时,可以选择一些美国的远程网课,不过远程选修课程的数量限制在2门,而且CS的课程好像是没办法选修旁听的,只能在美国的校区进行选择;回到美国校区之后,可以选择一些你比较感兴趣的课程,美国校区的神课还是有很多的。
我在本科期间学习过Java以及面向对象编程,可以运用R以及SAS做回归分析,但没有接触过数据库以及SQL等相关知识。听一些前辈说,如果基础较差或者零基础的话,可能学起来会有点难度,但认真学的话,还是可以通过考试的。
生活环境
第一学年是在澳洲的校区,位于阿德莱德,虽然小区规模不大,但有一说一澳洲的天气是真的很不错,阿德莱德作为全球第六大宜居的城市,靠近大海,气候宜人,适合久居。
第二学年是在美国的匹兹堡,匹兹堡的气候和阿德莱德相比就差得有点远了,个人感觉很一般。我本人还是比较适合这个项目的,因为我喜欢去不同的地方体验不同的生活,感受不同的风土人情,这对我而言是种挑战也是种财富,可以锻炼自己,丰富我的人生阅历。




实习和就业方面
第一学年因为实在澳大利亚读的,所以只能选择在国内、澳洲本地、或者印度、日本这些国家进行实习。当时我了解到的信息是,好像大部分的中国学生都会选择回国实习,毕竟CMU的名校光环还是有一定帮助的。去美国实习的概率比较低,因为办签证不太容易。
MISM项目的就业数据还是很不错的,据我了解,2017年毕业的学长学姐们,只有5到6个人回国发展了,其他毕业生都成功留美就业,就业率也是很可观,达到了95%,毕业生平均薪资在每年10w美元左右。发展的行业也比较多元,比如说IT咨询、互联网等等,有一些前辈选择从事software engineer岗位,还有一些选择了data方向的岗位,也有lifestyle的前辈。有一些学霸拿到了大厂offer,比如说亚马逊,但2017年好像亚马逊招人数量减少了一些,竞争压力会大一些。
学校会有career service,还是有一些帮助的,经常会有opening的岗位,如果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一下。院系的教授也会利用一些自己的资源和人脉,给学生推荐一些实习机会,还是要给教授留个好印象,方便后续的实习推荐。
21 month项目不支持在美国实习,你可以选择在澳洲或者回国国内实习,新加坡、日本此类国家也是可以选择的,不过如果是在国内找实习的话,不是BAT认可度并不高。
行业方面
大部分MISM项目的毕业生,都会从事互联网这个行业。互联网行业不管是在美国还是国内,发展都还算不错的。
不过对我这种本科是金融专业的转码选手而言,互联网的确比较吸引我,毕竟这对我来说是个全新的挑战,未来发展空间和突破空间都比较大,而且当个女码农听起来我感觉也是件很酷的事情(具体能不能成为码农,其实我也不太清楚,毕竟我不是很了解MISM项目是不是真的偏码农),我会尝试突破一下自己的极限。当然最后选择金融也是有可能的,国内金融发展虽不及美国成熟,但发展前景也还算ok,留美的话,就要想尽办法提升自己,争取去华尔街了。




2、Columbia MSOR
学校方面
哥伦比亚大学作为常春藤名校,学校的口碑和影响力应该不需要我多说什么了。虽然网上说哥大的水项目比较多,但我感觉还好,学校整体的知名度大家还是有目共睹的,各个企业也比较认哥大的名校光环。MSOR属于stem项目,就业资源丰富,校友网络也比较强。
很多同学都会被哥大的名校光环吸引,从而每年申请的同学都有很多,虽然竞争激烈,但录取数量还是比较ok的。哥大的学生还是很多的,比如说OR有200多人,MAFN有60多人,MFE有70多人,统计有200多人,SPS-AA有200人,ERM也有100多人。IEOR今年新开设的MSBA项目录取数量也很多,其中录取的同学中有70%左右都是中国国籍的同学。
其实学生多这件事,有利也有弊。优势的话,就是可以结识到很多同学,对自己的沟通能力和交流协作能力是一种锻炼,好好维护的话,networking网还是很广的;劣势的话,就是老师可能无法顾虑到每个同学,同时就业的时候,竞争压力也会大一些。
而且网上有些声音说,哥大有些项目录取的中国学生太多,所以造成整个项目比较水,而且哥大本身和国内很有高校都有双学位合作的项目,比如说清华、浙大等等,所以整体给人一种哥大的学位很好拿,含金量并不高的感觉。但其实我感觉一个项目水或者不水,对你的学习不会有太大影响,毕竟哥大的师资摆在那里,教授的教学水平都是很ok的,如果你的学习主动性很强,课上可以跟上老师的进度,课下也愿意花时间去复习、预习和学习拓展知识的话,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的。而且哥大的地理位置很不错,众所周知美国的就业市场采取“就近原则”,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在加上哥大的名校光环,纽约还是有很多企业愿意向哥大的毕业生抛出橄榄枝的。生活上也比较便利,公共交通还是很发达的,不过天气有点冷,记得带一些厚衣服过去。




课程方面
MSOR项目原本设置的基础核心课程难度并不高,课程load并不是特别重,只要上课的时候好好学,课下花些时间复习和预习的话,还是很容易过的。
在选课上灵活度还是很高的,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进行选择,比如说金融、供应链管理、商业分析、最优化等track的课程都是可以选择的。如果你对其他领域,比如说计算机、统计、法学、CS等领域感兴趣的话,也可以选择一些相应的课程。个人感觉,如果你有明确的未来规划,选择一些对自己未来有帮助的课程去上,帮助还是很大的。
不过针对选课灵活这个问题,有利也有弊。确定就是如果你想选的课程是其他院系的话,基本上其他院系的同学都有优先选择权的,如果是那种很热门的神课,很可能会选不上,虽然网上也有什么好好选,努力选,总会选上的之类的言论,但我感觉真实性有待考证。选课的话,还是早一点关注会比较好,不要广撒网,要有针对性,针对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一些有用的课程才是正道,学了一堆对你未来帮助一点用都没有的知识,那还是有些浪费时间的。




实习和就业方面
实习的话,在美国是可以找summer intern的,有时候会有return offer的机会的;回国实习的话,哥大的名号还是比较响的,在国内找实习还是比较有优势的。
就业的话,如果你是打算从事金融行业的话,risk和quant在美国还是很好找工作的;回国的话,可以选择投行,哥大的名校光环还是可以助你一臂之力的。
根据我了解到的就业报告来看,这个项目的毕业生有89%都找到了工作,其中有70%到75%左右的同学是留美工作的,有20%左右的同学选择回到国内工作,毕业第一年的平均薪资大概在8.5w美金左右,奖金大概在1.5w美金左右。Risk相关岗位的offer会好拿一些,但是大厂比较少,基本上都是中型企业或者初创公司。毕竟在会看领英的基本上都是小公司的HR,大厂会比较少。我认识的很多学长学姐,都是先到小公司的risk或者quant岗位做一做,后续再找更好的机会,有一说一哥大毕业生这个头衔还是有些帮助的。回国的话,有些会选择回大陆,有些会选择去香港,不过哥大毕业的留学生不太适合当前台,技术性的工作会更适合一点,但国内大城市的就业竞争压力都不小,还是要有心理准备的。
就拿哥大内部就业趋势来看吧,哥大内耗还是比较严重的,MSOR项目的毕业生,和MAFN、STAT以及MFE的毕业生有部分申请的岗位是重合的,所以会有一定的竞争,不过MFE的就业前景要比MSOR好一点。华尔街是大部分金融项目毕业生的梦想,本身就有哥大就有很多学霸占据一席之地,再加上MIT、哈佛等美国顶尖名校的金融应届生、以及纽约NYU金数和Tandon金工的大佬一起抢名企的名额,竞争激烈程度可想而知。
不过学校有career service服务,老师都很负责,会帮助同学修改简历,提供一些实习机会,我感觉好好利用还是有很大帮助的。
其实我感觉找工作这件事上,还是主要看个人能力,在校期间好好学习,多深入探索每个领域的基础理论知识,多学习编程知识,比如说R、Python、SQL等等,全方位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水平,同时要学会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再加上自己的个人途径,这样找工作才会更加顺利。




发展行业方面
MSOR项目的毕业生大部分都会选择金融行业,整体来看,金融行业美国发展得还算可以,就国内形势来看,目前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不过国内市场和美国相比,还是不够成熟。
但具体来看,美国的金融市场需求量目前处于一个供大于求的状态,尤其是华尔街这种地方。如果你是打算申请咨询公司的话,很可能会因为语言问题,面试邀请都拿不到,很多大厂申请难度也很高。
金融工程这个分支相关的岗位虽然听起来很不错,但因为金融相关项目申请门槛不高,所以很多其他专业的同学也会选择金融这一行业就业,尤其是一些理工科的同学,所以整体申请者数量会增加,导致竞争压力偏大。同时有些统计数学PhD的同学,也会选择金融工程这一行业,造成一些本科和硕士学历竞争优势的降低。
个人感觉,在选择未来职业规划行业的时候,我个人建议整体了解一个整个行业的发展趋势,结合自己的需求,再做决定。如果你本科根本不是金融专业或者金融相关专业,对金融这个行业并没有太大的兴趣,本科的实习工作完全没有接触过金融的相关岗位,对金融这个行业以及相关工作内容一无所知,完全就是因为别人说金融行业发展前景好,毕业后薪资高岗位多,就跟风申请了,这其实并不明智。因为金融行业还是很容易出现出差或者加班的,如果你并不是因为兴趣或者喜欢而从事,可能就算真的找到了金融行业的工作,工作得也并不开心。




3、Upenn GSE SMART
学校方面
Upenn属于常春藤之一,校友资源还是很强的,项目也属于stem项目,便于在美国找工作。学校设施上还是很完善的,校园环境也很美,位于费城,一个具备丰富文化底蕴的城市,距离纽约也不远,地理位置还算是得天独厚的。
课程方面
授课形式是小班授课,上课效率还是很高的,老师可以顾虑到绝大部分学生。设置的课程数量并不多,一共只有10门,难度不太高,好好学的话还是有机会拿高分的。可利用的课余时间很多,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进行选课,如果没有选到的话,也可以去旁听。可以参加一些跨文化交流项目,可以申请文科硕士双学位。沃顿商学院还开设了Higher Education的相关项目,如果你有兴趣的话,还可以申请PhD。
不过感觉课程的干货并不多,Survey Design此类的课程实用性并不强,上课的教学内容比较偏理论,还有些基础课程差不多在大学本科期间就已经学过了,比如说数理统计、回归分析以及概率论等等。
个人感觉课程设置还是比较偏实务的,可以学习到一些networking相关知识,如果你毕业是打算直接就业的话,还是比较适合这个项目的。




行业方面
GSE SMART项目对口的行业是教育行业,其实这个行业的发展前景还是很不错的,市场需求量也比较大。虽然整体的就业方向比较明确,但具体的职业发展道路并不是特别明确,一般这个项目的毕业生普遍
第一种,硕士毕业后直接就业,从事项目对口的工作,比如说研究所,但美国的研究所岗位申请难度并不低,如果不是native speaker或者口语能力很强的话,还是有些困难的。而且工作性质比较无聊,需要一直处理数据,薪资也不高;
第二种,进入到金融行业,比如说投行、金融公司、保险此类不是专业对口的工作和行业,因为本身工作不对口,所以申请起来也有一定难度。同时如果口语不强的话,也可能会面临被淘汰的情况。如果选择回国的话,成功拿到三大咨询巨头offer的概率并不大。
第三种,继续深造,申请PhD,首先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申请成功的,其次,就算成功拿到了PhD的offer,你要确定你是否能够忍受得那种天天搞科研写论文的日子。而且美国的PhD普遍都是需要5年到6年的。读完之后,职业发展也比较窄,一般都是在高校做老师。
个人感觉对于转码选手而言,上述名校的毕业光环在找工作的时候,的确有一些帮助,但最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在校期间多学习,积累自己的理论基础,多刷题,有时间的话,多刷题多实习,积累实务经验,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全方位多方面发展。



如果你感觉自己的简历过于单薄,没有竞争力,那么就参加活动和项目,用实际行动去丰富自己的个人经历;如果你感觉自己的英语水平一般,口语比较差,那么就开始多说多练;如果你感觉目标院校过于遥远,那么就拼尽全力去提升自己的能力,最起码我们要勇于尝试,如果你连申请都不敢申请的话,那么你连期待的资格都没有。
在留学的过程中,你肯定会遇到很多困难,毕竟大部分同学都是第一次申请,但遇到困难,想办法去克服就好了。确定一个目标,然后脚踏实地的努力。我一直都相信,努力总会有收获的,一切都只是时间问题。

AdmitWrite,基于共享经济模式建立的知名互联网留学平台,留学届Uber。迄今为止,平台入驻世界顶级名校导师已超过1000名,实现美国TOP30,英国G5,澳洲八大等多个地区名校全覆盖。学术大牛?名校学霸?外籍名校导师?牛人汇集地,你想要的都在这里。人文社科/商科/工科?理科/艺术/法学?不管什么方向,我们都能为你匹配同专业名校学霸,申请so easy!中介价格不划算?线上模式,拒绝无谓成本,打造极致专业度,极具性价比服务,让每一分钱都花到实处。

大牛谈留学之申请硬知识可以关注专栏:
学霸谈美国申请:哥大学姐带你冲藤校
大牛谈英国留学:剑桥学姐带你申海外名校
海量名校实战申请经验:海外名校申请经验
是上课的时候经常会走神的体验。因为感觉这些知识与讲台上的教授,都离我的生活太遥远了。
已经在金融专业挣扎两年了… 真的不知道是不是错误的决定:( 【尤其对于本科阶段而言】
验证了道德经,道可道非常道。
多说几句。钱这东西真不能小瞧。我还有一个心得,不懂金融的哲学家不是真正的哲学家。



看看此图,叔本华谈的“意志”换成“资本”,一点毛病没有。
数钱数的手抽筋儿,可是一毛钱都不是你的。
来我们公司上班,就知道体验了。
躺着钱生钱
觉得自己什么都知道,但最后发现自己什么都是错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637
帖子:78328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