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上一个十年。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陈主任带你看穿一切   2020-1-4 11:37   1931   0

作为首批90后,我确信2010s——过去的十年,一定是我人生中最值得留恋的十年。这十年,我从一个刚从乡下走出的村炮,成长为去过不少地方的村炮。我一直在学习新的东西,然后以同样甚至更快的速度丢弃。这十年,我没有完成原始资本的积累,在实质上进行着自己最抗拒的自我重复。每年在QQ空间撰写年度回顾日志,我都很难辩称自己成长了多少。唯有一些珍贵的回忆,麻醉或鼓励着自己继续前行。
然后,一眨眼,十年了。以下是这个十年。



2010
这一年是我大学生涯第一个完整的年份,开始脱离父母的视野,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好奇。



这是我第一台像样的公路车——小黄,2010年3月在佛山组装。它陪伴了我整个大学生涯,包括两次西藏骑行。




那时候,我们学校的户外社团【山的部落】开始崛起,我很快就成了其中的积极分子;在这里,我认识了大部分大学期间最要好的朋友。3月的磨房深圳百公里,我是学校第一个完成全程的大一新生。





这是我大学期间除了“陈主任”之外另一个绰号“速度哥”的来历——4月骑车去清远途中衣服被淋湿,挂在炉子上面烤干结果烤穿了,同伴说“哇!你骑这么快,衣服都擦出火了!”





大学期间,和【山的部落】的朋友们到处去露营、徒步、骑车,留下很多美好的回忆。2010年5月,第一次徒步东西冲。





那年的11月,我还完成了惠州六十徒步,那届惠州六十在观音阁。记得那个学期,我还接过阿响(左一)的学生包车生意挣外快,整个下半年都忙吐血。



2011
这一年,从大二到大三,我换了校区,实现了人生中首次骑行远征。



这一年,同样在山的部落,我开始当领队了,带着几十号人出去徒步,包两台大巴去深圳百公里,各种骑车……





也许是在三水校区最后的时光,最美好,最留恋。拍下这张照片的前一个礼拜,我才刚泡到初恋女友,我很想把玫瑰摘下来送给她;然而直到5年后的国庆节,我才得以和她一起骑车来到了同一片花田。




职业生涯第一次参加山地XC赛,在大学城,骑的硬叉,戴的这个头盔……




这一年的夏天是在青藏线上度过的。为什么选择这条线?因为它最少被提及,也更适合骑公路车的我。彼时的青藏线上,真的一台公路车都没有。那次青藏线骑行结束后,我还和UbikeU的小伙伴们第一次组队参加了首届环青海湖大学生自行车赛。





那年的下半年,在广州,开始用单反、摄像机,还是那么喜欢到处走。又一届惠州六十,我带的队伍更加庞大。



2012
仿佛就在一瞬间,我从校园跨入了社会。



这年的1月份,留下一张我最喜欢的骑车照片之一。





这年的春夏,我给这个人当陪读,她在年底高分通过了司法考试。





茫茫阿克赛钦盆地,不知道我哪来的狗胆,骑着小黄就往上干了。哪怕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我人生中最疯狂的举动。





这就是我骑新战线的全副武装。那年的新藏线还是搓板路,难以想象的艰难。





年底,我以实习生的身份进入美骑,开始了新的人生阶段。相信大部分业界的朋友,也是从那个时期开始认识我的。



2013
职业生涯第一个完整的年份,“三年走遍全国”的第一步。



代表美骑出的第一个省外差——2013年黄山赛。那年的两位崔克特邀车手,后来成了夫妻。





那年夏天,我毕业了,我身边的很多朋友也都毕业了,各散东西了。不过我和这位未来的律师,走得更近了。





那年7月,我和导演天天通宵,也是从那时开始,很多人因为“陈主任解说环法”而知道我。





我的第二台公路车——小黄2.0,这是我使用时间最长的一台车子。





2013年,我实现了很多职业生涯首次——第一次报道全运会、第一次去各个省、第一次报道职业赛……彼时的我们,以产出业界最优质的赛事报道为豪。





环中国、环岛赛、环太湖一圈下来,我没去过的省级行政单位已经不多了。



2014
踏入职场的第二年,我可以做的更好,却偏偏给自己挖坑。



我第一次去台北展,展现出除了一名赛事摄影师之外的自行车行业嗅觉。





因为公司和协会的合作,我报道了大量的冠军赛(现在改制为联赛),开始逐渐积累到专业领域里的人脉。





那个6月,我任性的发起一次阿里中线穿越,半途而废,让我陷入一段时间的低沉。




末届环京赛,我和Tim以及Watson两大国际知名自行车摄影师在妙峰山上飙车,我这辈子都会拿这一天来吹嘘。





那年的云南举办了首届格兰芬多,我以官方摄影的身份参与,那场比赛,冥冥中影响了我们很多。



2015
这一年之前,我从未意识到自己会赶上时代的浪潮。



3月,我报道了第一场国际赛事——环兰卡威。那是恒翔队声名鹊起的地方。





5月,乐视体育开始直播自行车赛事——环意,我受邀参与解说;不久后,乐视体育自行车频道成立。那是改变我人生的事件。





7月的环法,我继续在乐视和央视出镜。接下来的那个月,我辞去了美骑的工作,期间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反思自己将来到底要做什么。现在看来答案很明显了,那年环法S20,我第一次发布了广受吐槽的赛事预测——“今晚Froome不完爆三大,我直播吃翔……”





辞职后的空窗期,我完成了“走遍全国”,其定义是踏足全国所有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特区的任意地点。那一刻,我还没到25岁生日。





那年10月,我正式加入乐视体育。在南京展上,我是那么的嚣张。后来,这个公司没了,这个展会也没了。





还记得与小熊也去过环岛赛吗?



2016
在乐视体育·华南分部的完整年份,一切仿佛在体系外游离。



那是一届改变了很多人的场地世界杯赛,那年卡文迪什也来了香港。





那年我第一次参与到巴黎-鲁贝的全程电视直播,我当时也没想到自己会和这项伟大的古典赛有那么多的缘分。





那年,我第一次全程报道环法。因为采访卡文迪什时的“ENglish”,我被吐槽很久,时至今日,我以同样的口音和很多大牌明星谈笑风生过。





里约奥运会,中国自行车运动创造历史。宫金杰和钟天使头顶上的“脸谱”头盔,成就了INCOLOR,也成为我的公众号开通以来点击率最高的一篇文章。





那年10月,我第一次全程跟踪骑闯天路,那是一项在创赛之前我就一直关注的赛事。彼时,行业仍在探索如何打造一个顶尖的业余自行车赛事IP。





11月,我在根特六日赛见证了盘爷爵爷组合的惊天大逆转好戏,这也是爵爷的职业生涯告别演出。




那年冬天,我第一次带吴律师出省,而且直接去到了中国最北的地方。现在回看当时的照片,还是满满的甜蜜。



2017
从华南到北京,我经历了一个完整的“北漂”年。


我和陶哥的“共享单车大战妙峰山”,开启了这个高开低走的年份。




这是频道同事难得的集体“出游”,那也是我第一次造访天荒坪,我和此地一别又是2年。





那年环意,给我留下了这个微信头像。





那也是我职业生涯首次跟随骑行观赛团,造访一场大环赛。迪穆兰以一种听上去不太雅观的方式,拿下了百届环意的总冠军。





那年7月,乐视体育因为欠费丢了环法版权,我因此另寻出路报道了一届环青海湖;这也是我职业生涯唯一一次报道环青海湖正赛,和参加环青海湖大学生赛时隔六年。那届比赛,青海天佑德的外援尤纳森拿下了总冠军,堪称创赛以来的最佳时刻。





9月,国内第一场环法挑战赛在长沙落地,我受邀参加了骑行。还记得赛前一天,我叫了一辆滴滴,司机是“康师傅”;那天晚上,另一位康师傅在环西安格里卢上演了告别神剧。





国庆前,我实现了吴律师另一个愿望——搭车游川藏线。截止当时,我已经第五次抵达拉萨了,每一次都有不一样的心情。





这一年,环广西创赛,有幸参与其中。说来巧合,乐视体育的全盛时期正好一前一后错过了环京赛和环广西。



2018
终于,我告别了短暂的“北漂”生涯,惨变无业游民。



这一年的开头,吴律师率先迎来了她的第一台定制公路车,这也是她第三台自行车了,好像不比我少。





4月,生涯首次参与巴黎-鲁贝挑战赛,因为一个快手风格的呻吟视频,被很多人笑话到现在。




后乐视时代,第一次造访波兰,在这个世界杯年,波兰成了第一支出局的小组赛头号种子球队。





我和陶哥两位无业游民开始在语音直播平台营业,还出了几件画风猎奇的衣服。





这一年,我和吴律师有了更远的足迹,游历了意大利和英国。这是我职业生涯最艰难的一年,我却还是那么一往无前。





终于,我的定制碟刹公路车——小黄3.0面世了。



2019
过去的一年,作为自由职业者的完整年份,离自己的职业生涯目标依旧遥远。



时隔5年,重返台北展。如果我不能背靠媒体单位,就意味着我必须向所有甲方乙方爸爸直接提供服务。





能带小黄3.0重返巴黎-鲁贝挑战赛,是我的幸运。除了发生丢相机,被砸车窗,目睹巴黎圣母院大火这种事情……





6月的我造访了UCI总部、奥林匹克博物馆、环瑞士自行车赛,还有第二次波兰媒体世界杯活动。我开始摸索VLOG,向成为一名合格的黑导游进发。





终于,环法版权失而复得,中国体育直播TV自行车频道成立,我的下半年也因此迎来了转机。我在这里贡献出大量的精力,为可能到来的职业生涯巅峰努力着。





因为频道,我得以职业生涯首次报道欧洲自行车展。




也得以首次现场报道环西,实现了三大环赛全满贯。





约克郡世锦赛,我们圆满完成了对吕先景的报道,我也见证了彼得森的丹麦童话。除去经济回报,我似乎已经无限接近我想要到达的状态。





现在,吴律师也拥有了她的第三辆公路车,尽管依然没上锁,但还是在缓慢的往好的方向发展。





转眼间,我的上一个十年就这样过去了。我很难做一个总结,因为我的人生,无论是哪条支线,都还没有迎来结局。我也很难展望未来,因为我挖的坑还没有填完,短期和长期的未来依旧充满不确定性。我只有一个小小的心愿:希望十年后的我看回现在的自己,只觉少不更事,无病呻吟。




2020年1月4日

陈主任





2020首推,祝大家新年进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