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年最差的北京市场及未来回暖预测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通货朋仗   2019-10-23 21:52   4307   0
(上次小红圈的语音分享文字版)



时间是市场的敌人

大家记住一句话,时间是市场的敌人。

2017年317限购限贷之后,在这种同样的客观条件下,2017年2018年的整体市场总体要比2019年要好。也就是说,目前的北京市场是近三年最差的时候。

这个道理,很多人在晚上加班的时候能体会出来,本来晚上八点想做的事,结果一放松,忘记做了,再到晚上十一点想做,你会发现自己的体力和精力都跟不上了,总想去睡觉。

再延伸一下,很多人20多岁想做一件事,如果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拖着没有做,那么等到了30岁40岁,再想去做那件事的可能性就很小了,因为各种各样琐事会随着年龄增长变得越来越多,身体条件也会越来越差,久而久之就有心无力了。这些道理基本上是一样的。

市场是同样的逻辑,在一种严格的限制条件下,它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没有活力,主要表现就是成交越来越差。

下面我就把这几年的北京市场做一下整体梳理,在梳理过程中我会进行较为细致的分析。这样,不管是刚关注北京楼市的小白,还是常年关注市场的人,都能更清楚地了解市场情况。

近三年北京市场梳理及呈现的规律

北京市场从2017年3月17号开始限购,随后几个月,市场成交量急剧萎缩,快到2017年年底的那段时间,是北京市场的一个阶段性最底部。

2018年年后,市场有一个小幅的回暖,成交量很大,价格略有上涨,涨幅最高的在5-10%,有些比较冷的区域成交量上涨但价格上没有体现出上涨。

随后市场又进入了较冷的时期,到了2018年年底,是又北京市场的一个阶段性底部。(把年初上涨的那一部分又跌了回去)

2019年年后,市场有一个小幅的回暖,成交量很大,价格略有上涨,涨幅最高的在5-10%,这个走势跟2018年很像。不同的是,和2018年相比提前了一个月。随后市场又进入了较冷的时期,然后就到了现在。

这期间,北京市场有一些小的政策变动,比如说公积金政策的收紧,和利率的微调等,整体上还是在收紧,不过这种小的政策调整对市场的影响没有太大。

从2017年到2019年,这种微观市场上出现了一个规律,大家可以记一下:每当北京房价有5-10%的跌幅的时候,市场就开始回暖。

原因很简单,北京的购房人群非常庞大,购房人群的整体预期也基本相同,也就是说,在购房者看来,房价跌5-10%基本上就达到了一个心理价位,加上大家对于北京房价长远看好,所以在这种时候,往往会来一次整体入场,市场会出现一波小回暖。

市场的回暖主要体现在刚需中低总价房源,以500万以下的房源为主。这部分房源的购买人群多是首套首贷,杠杆用得比较足,也符合国家的房住不炒的要求。

而置换人群,通常都是贷款二套,杠杆比较低,所以这种情况下,中高总价的房源,价格上涨动力会略显不足。

这是过年两年多的时间里,北京微观市场的涨跌规律。接下来的市场走势,在我们假定政策没有变动的情况下,依然会有这种规律存在,如果政策发生了变动,那就另外的情况了。

高位接盘的人引领市场信心下滑

刚才我们讲了,时间是市场的敌人,越往后,市场的信心越差。下面我们讲一下到底是怎么变差的?

首先,市场信心的下滑是从高位接盘的人开始的。

比如说,一个人在2016年底或者2017年买的房子,买个500万的房子,自己的预期往往是过一年以后会变成600万,这是北京绝大多数买房人的心理,但是过了一年以后发现,500万的房子不但没有变成600万,反而跌了100万,变成了400万。

这个时候,说心里没有波动这就有点自己骗自己了,毕竟是真金白银往下掉。但是由于只过了一年的时间,自己的现金流之类的还都健康,所以倒也没太所谓。再过一年时间,市场还是这么差,虽然中间会有小幅回暖可以提升一下信心,但整体市场依然是半死不活的状态,这种信心很快就会消失了。

再过一年时间,很多人就开始怀疑人生了,觉得自己的房贷比租金还要贵这么多,一年养房子的钱就要好几十万…这时难免心里会犯嘀咕…要不要先把房子卖掉呢?万一明年还是这种市场,不又得亏几十万?

与此同时,他们在网上抱怨的一些帖子,或者是其它人帮他们发的帖子,都很受互联网用户喜欢,传播效果会特别好。这种舆论的传播,对于本来就比较脆弱的市场信心,打击还是比较严重的。

这种高位接盘的情况在市场中占的比例并不大,但的确是市场信心瓦解的一个开端,越往后,市场越悲观。

另外,从卖房者的角度,先是那些中高总价的房子,这部分房子多是置换人群来购买,由于限贷政策影响,这部分购房人群基本上是贷款二套,加不上杠杆,所以这类房子普遍不好卖,经过近三年的市场消耗,卖家的预期也会大大降低,这种预期的下降会逐渐传导到低总价房源上,经过这么一系列的传导,市场的整体信心也会普遍下调。

最后是开发商角度,其实开发商跟个人卖家的情况大同小异。对于开发商来说,肯定希望自己的房子卖得越快越好,时间拖得越久,自己的资金成本就越高,同时利润就会变得越来越少。但是这种市场环境下,开发商的房子普遍不好卖,个别的楼盘还可以,但那都是微观样本,没有什么代表性,所以开发商一侧的压力也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越来越大。

从供给端来看,这两年北京的新房供应量在持续增加,且还会持续增加,供应速度要比需求增加的速度快,所以供需关系在向供大于求的方向偏移。

二手房市场方面,市场中的可售房源数量也在增加,法拍房数量在增加。法拍房数量增加算是市场信心降低的一个重要表现。

基于以上分析,在未来的市场走势里,不排除市场的短期跌幅会更大的可能性。过去跌5%市场就开始回暖一次,再往后有可能会跌7-8%才会回暖。这个是个结论。

具体实操方面我就不讲了,容易得罪人,劝别人降价卖房是罪过。

政府真正感觉到压力是从土拍市场开始的

关于市场情况,上面我们只说了二手房和新房市场,还没有讲土拍市场。新房二手房市场成交差,只是影响了购房者和开发商,对于政府的财政收入并没有什么影响。

不过,当新房二手房市场越来越差的时候,最终一定会传导到土拍市场,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而土拍市场往往是最为关键的,是判断市场能否回暖的一个重要标志。

土拍市场从三个方面来看,一是共有产权房,二是限竞房,三是商品房。

共有产权房作为保障性住房,这种项目对于开发商来说,压力是比较大的,盈利的可能性很小,所以共有产权房一般都是国企在开发;

限竞房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福利,毕竟价格是受控制的,不准随意涨价,开发商的盈利空间受到一定限制;但是这种福利也会随着市场的变差,而逐渐消失,也就是说,限价房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给市场泼冷水的,限价政策也通常出现在市场好的时候,一旦市场本身凉了,泼冷水也就不管用了。

商品房项目就是以盈利为主要目的了,也是最能反映市场情况的。

共有产权存在的周期会随着库存的增加而结束,毕竟这种项目就是发福利的,适可而止就行。福利性质的住房往往偏离市场,谁都不赚钱,所以很难形成市场闭环,继续下去也很难。

随着库存的增加,开发商一方面不盈利,一方面卖不掉,资金压力也会越来越大,最后这种项目大概率就会停掉了。

2018年,有地块从共有产权房转换成了限竞房,这就是市场给出的信号。

到了2019年,限竞房地块也越来越少,商品房地块开始增加。

从限竞房地块到商品房地块,这个过程中会有一个市场幻觉,那就是感觉土拍市场特别好,开发商都在加价抢地块,实际上这是开发商短期内对市场的预期增加了,觉得以后房子没有了限价可以随意定价。

但交易市场越来越差的时候,很多开发商就不那么想了。

最终,土拍市场会体现出明显的下滑。土拍市场变差,是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的…… 土地市场上,从共有产权到限竞房到商品房,这个过程其实也是市场在下行,但很多人总觉得市场在回暖,这是判断上的错误。

土拍市场承受的市场压力越大,反弹的概率越高,一旦到了压力的临界点,市场就会回暖。

对未来市场的预测

很多人总觉得市场预测靠的就是蒙,可能好多人的预测确实是蒙的。实际上,市场本身是有周期的,而周期的出现也是可以解释的。听完了周期规律,大家再去判断一下市场,基本上就清楚了。

1目前北京楼市的风险基本上是没有的,这个大家能感觉出来,2019年下半年的市场,和2017年年初的市场是完全不一样的。

2017年年初,市场热度特别高,而且刚刚经历了2016年的大涨,那个时候,经济体很不理性,对于房价的恐慌情绪也蔓延得很厉害。经历了房价大涨的经济体,面临着实体与虚拟脱钩的危险;

2019年的市场,一方面是经济体经过了两年的调整后恢复了正常,同时房价也有了部分回调,现在北京楼市的合理上涨空间其实是存在的。也就是说,目前北京的房价有放松的空间,只不过什么时候放松,要等政策

2市场的压力越来越大,这种压力主要体现在开发商和政府。个人购房买在高点,这个对于市场来说是最无所谓的,即使断供,也都是小概率事件,对于整体市场不会造成多大影响;

开发商的压力是普遍的,这两年房子都不太好卖,商住就更不用说了,随着市场中新房库存量的增加,开发商的压力与日俱增。对于政府来说,开发商一侧肯定不能出风险,因为这个牵扯到一系列的金融风险,而且北京市场本身有一定的调整空间,非把开发商逼得无路可走,也没太大必要;

政府的压力存在于城市建设的资金,目前北京的城市建设规模很大,对于资金的需求量也比较高,控制房价是一方面,保证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是更重要的方面。一旦城市建设断档,那么后期面临的只会是更高的成本,这个也是不划算的。

所以分析到这,我们会有一个结论,听上去很俗,是一个极限理论,物极必反。市场越悲观,则离回暖越近。

所以如果大家盼着市场回暖,那么就盼着市场变得更悲观一点。在近三年最差的一个市场状态下,我觉得这是有机会的,至少在未来一年的时间里,市场回暖的概率非常大。也比较贴合我们在穿越周期中的预测。

上涨幅度的问题,想必大家都知道了,这里不再赘述。

以上是今天的分享,感谢大家。

这个是小红圈分享的文字版,够干货吧!大家看完记得点右下角在看,记得转发到朋友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404
帖子:50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