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恋市场的裂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理想岛   2019-6-15 06:26   811   0

作者:Aspirin


大我两岁的阿姨结婚了,我也由此回到老家,担任她伴娘的角色。说起来我和她虽然年纪相仿,却因为从小性格差异极大,相处很少,这次被她邀请当伴娘,多少有些意外。然而回家之后,突然就明白这个中缘由了——已经没有其它人可选了。

她27岁,听起来是个刚刚好的年纪,但对于一个县级市来说,已经太大了,同龄的女孩甚至往下三岁,大多连二胎都抱上了。只好赶紧召回了我这个远在四千公里外同样大龄未嫁的侄女。

婚礼结束后,我才知道现在又多了一个习俗,晚上新郎新娘要做东请自己年轻的朋友们到KTV痛饮一夜,作为伴娘我当然也一同前去。

巨大的包间里容纳了三十多个年轻人,都是二十出头,大多一对一对地坐在一起,白天跟他们呆在一起,大体也已经了解到这些人都已经在近两年里结婚了,还没结的也基本订婚了。

于是剩下几个单身便被挤到最里面坐在一起,其中包括我和一个身材粗壮的女孩和七八个很高大的男孩,据说是新郎在体校的同学。

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比较拘谨,慢慢地酒过三巡,服务员送上各种色盅桌游之后,气氛开始热烈起来,我也渐渐体会到,一个新的习俗产生,必定有其历史必然性,它一定在某种程度上满足了当事人的一些需求,这个习俗才能得以长久地承袭下去。

比如今晚地party,与其说是新郎新娘答谢大家的观礼,不如说是给了自己单身的朋友一些新的机会,让婚礼能产生新的婚礼。后来也得知,我阿姨果然也是在朋友的婚礼夜party上,觅得了现在的伴侣。

果然酒到半酣,开始不断有男孩子向我靠近,饱含暗示地聊起天来。大概在校园里呆的太久了,我不禁感慨老家的男孩子真是非常主动了。

回家和父母大概聊了一下,才知道原来这个小县城里,婚配已经变成一大难题,或者准确一些,娶妻已经变成一大难题。

时代在前进,父母安排相亲成了这一代年轻人眼里有失脸面的东西,上一辈相亲带来的婚姻占比开始暴跌,然而年轻的男女亟需一个方式替代父母的安排,新婚夜的party就成了青年人自己的相亲场,新娘带来自己的姐妹,新郎带来自己的兄弟,大家一起狂欢一整夜,许多爱情的种子就在酒精地灌溉下开始萌芽。

不禁令人感慨,婚配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也如此卓越。

然而即便其自我调节能力如此之强,依然难以解决根源性问题,男女比例的失调。我的家乡作为一个近代还是母系氏族的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并不是由重男轻女带来的,而是更多的女孩像我一样离开了这片土地,男孩却留了下来。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班上男女比例基本是持平的。接着上了中学,一些男生开始因为叛逆,打架斗殴等等,不断有人退学,相对女生基本没有退学的。初中结束,算是一次过往人际关系的大洗盘,大家开始进入三六九等的高中,职业学校。

而我因为成绩比较好,幸而进入了本地最好的高中,这时候男女比例的失衡已经初见端倪。尽管是一个理科主导地高中,女孩依然以一定比例多过男孩。

紧接着上了大学,进入了一所理工类院校,听闻曾经系里男女比例高达7:1,到我们这会已经到了2:1,而从全校范围来说,将经管外语人文社科类的院系纳入统计,一个理工科院校的男女比例,已经逼近1:1。

这意味着什么呢?那些文科及综合类学校的男女比例,将会大大低于1:1。

果然,在我毕业之后,这个问题开始浮现。作为一个媒体从业者,身边聚集了许多非常优秀地女性,她们人格独立,学历不低,硕士博士海归扎堆,有很强的个人思维,能写能说,外形光鲜,注重个人皮肤身材的管理,经济独立,从硬件来说,我们甚至很难挑出什么毛病。

她们年龄大多在30前后徘徊,却基本都是单身。那些在学校里显得有些邋遢,情商不高的理工男,毕业之后竟展现出极大竞争力,很快便觅得如意伴侣。

而从老家这个层面来说,事实开始正好倒转。很多30左右的男孩子都一偶难求,尽管他身强体健,家底也算殷实,但同龄的女性数量太少,男孩子只能不断降低标准,以求能在不太晚的时候,及时结婚生子,以慰父母亲人的期盼。

中国的男女比例一直是失衡的,在失衡的基础上,又出现了更大的单身率,这跟性别断层不无关系,大多数女性聚集在了婚恋市场的上游,而男性聚集在了下游。这个结果也可能是多番因素导致的。

首先,女性相对男性来说,心理和生理的成熟期来的都更早,在男性还处在冲动叛逆的年纪里,她们更加乖巧,更加专注于学业和自我提升,以至在接下来的十年之间,女性群体更大比例地被输送到了大学,各个一二线城市。

而男性则以更大比例进入了职业学校,留在了家乡。于是,同龄男女性在社会的上下游分布开始出现第一层的不均衡。

接下来,当大部分女性到了二十五岁,也即本科、研究生毕业的时候,她们的年纪抵达了一个现代“适婚“的黄金期,大多数女孩在这个时候迅速地确定了自己下半生的伴侣,在毕业不久便展开婚姻生活。

而同龄男性则进入了开展事业的黄金期,更加渴望在这个时候开始在自己的社会场大展拳脚。由于期望值的差异,两者出现了第二层的裂痕。

最后,也许是现代社会带给女性更多的生存压力,从我们日常的观察也可以看到,大多数的女孩子相对同龄、同等财力的男孩子来说,她们更加注重外形管理,当很多男孩已经开始发福,秃顶的时候,女孩们依然衣着时尚光鲜,注重身材管理,带着细致的妆容出现在生活场景中。

当男孩子还在假日里睡到日上三岗开始打游戏的时候,女孩却在学习着新的能力技巧。由此,女性对于另一半的期待也就更高,然而满足这个高期待的另一半,在婚恋金字塔上,又往上垫了好几层砖。

回到现实,正如现行的经济市场,少部分富人掌握了大部分的财富,婚恋市场如是,少部分的优质男性匹配了更多的女性资源,导致了现有的矛盾出现,下游男性开始大面积打光棍,上游女性出现越来越多大龄剩女。

至于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我想没有什么人为手段能够不留痕迹地抚平这个沟壑,但是正如一开始所说,市场拥有自我修复的能力,最终究竟会产生什么样地自修复场景,真是令人期待。


作者简介: Aspirin,某知名媒体频道前主编,工科女,爱旅行爱交朋友,盼见天下事共天下情。欢迎添加其个人微信以资交流: e199436



【理想岛近期热文Top 10】Top 10 most popular articles
▲▲▲

学术论文致谢自救指南

上海交大在读博士:“追女生”已经过时了
我所认识的有钱人,可能跟你想象的有点不一样

梁宁2019年最新演讲:决定人生的三个底层能力
北京14个好友租下两栋别墅:同吃同住,抱团养老!





我最怕听到的一句话是,“用喜欢的方式过一生”
名校硕士毕业、32岁主治医生,要求女友月入4万
美国记者3年采访上百人,戳破中国社会对单身女性的“潜规则”
上海、女程序员、近30岁,积攒30万:是回省城买房找对象,还是留学读个研?
相恋九年,百万年薪Top2名校男婚后一年出轨,我们离婚:到底怎样才算好的结婚对象?




单身硕博看过来!
如果还没加入理想岛研究生交友群,
请点击下方蓝色标题↓↓速速进群。

北大女硕士、87年、167,想找一个77至89年的男青年




人与人之间最大的差别不是智商或财富,而是思考问题的层次。关注公众号理想岛(ID:lixiangdao002),提升认知维度。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5
帖子: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