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产品持有越久越能赚钱?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CTA基金网   2019-5-28 08:02   1190   0
近年来,私募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但是2018年以来,市场赚钱效应不佳,众多中小私募更是经历了生存危机。

今年A股市场迎来反弹,正是在市场一片火热的背景下,前私募冠军以及有“涨停板敢死队”之称的私募公司却被注销,一时之间私募的存活率备受关注。

私募排排网数据显示,目前存续的股票策略私募产品中,有90.42%成立于2015年之后,只有不到10%成立于2015年之前,仅五成私募产品“活”过三年。
 
目前不少私募日子不好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5月24日,中基协宣布了注销20家异常经营私募基金管理人,其中就包括广州创势翔投资。创势翔成立之后,仅用4年时间就异军突起。2013年至2015年,小盘股迎来疯狂炒作,创势翔借着壳资源炒作、并购重组等概念两度问鼎私募冠军宝座,旗下产品在2013年以超120%的收益力压徐翔登上私募冠军宝座,随后又以超300%的收益再次夺得2014年私募冠军。然而好景不长,2016年创势翔因“踩雷”欣泰电气巨亏2亿元,如今更是被注销。

从金中和投资的曾军到新价值投资的罗伟广,从创世翔投资的黄平到蓝海韬略的苏思通,这些曾经站在江湖巅峰的私募冠军们,有的是昙花一现;有的则从巅峰跌至谷底,逃不掉私募冠军“魔咒”的宿命,在私募基金领域能够赢得“长跑冠军”的少之又少。

除了这些前私募冠军,私募“涨停板敢死队”的日子也不好过。作为原“福建涨停敢死队”的领军成员的陈贇,旗下的私募公司近期也被注销。陈贇在二级市场有着不少江湖故事,公开资料显示,陈贇于2013年2月创立了福建旭诚资产,而陈贇此前摸索出了一套“涨停追击战法”。在2005年、2006年牛市期间,陈贇凭借追涨停股,每年投资收益高达数十倍。不过在2016年8月,旭诚资产就被福建证监局采取责令改正的行政监管措施,如今该公司已被注销了私募基金管理人登记。

此外,被称为私募界“广州三杰”的新价值投资罗伟广、创势翔投资黄平与穗富投资易向军也早已风光不再。

对于市场上曾经热门的“涨停板敢死队”以及风光无限的前私募冠军的落幕,有业内人士认为,这标志着通过炒壳股赌重组、听消息甚至操纵市场等形式进行投资的时代已经走向末路,同时也引发了阳光私募是否太“短命”这一话题。
 
数据透露私募产品“寿命”

2014年以来,私募行业经历了快速的发展,但是2018年3月份之后,市场经历了单边下跌,二级市场赚钱效应不佳,众多中小私募也面临生存危机。2019年一季度,市场迎来了久违的反弹,沪深300创下了近4年以来的单季度最大涨幅:28.62%。在市场火热的背景下,私募基金的“存活率”也备受市场关注。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私募排排网选取了目前正在运行、暂未清算且持续有净值更新的10550只股票策略私募基金产品,进行了统计分析。数据显示,从成立时间分布来看,这10550只产品中,有90.42%成立于2015年之后,只有不到10%成立于2015年之前。这意味着成立时间在5年以上而且还未清算的产品数量占比非常小。

同时数据显示,存续期一年以上的样本私募产品有64682只,处于运行中的有37496只,其中提前清算的有2905只,到期清算的有7408只,存活率为73.91%。存续期三年以上的产品样本数量有37114只,运行中的有17950只,提前清算的有372只,到期清算的有1033只,存活率为52.15%。存续期五年以上的有8240只,运行中的有2649只,提前清算的有85只,到期清算的有338只,存活率为37.28%。而存续期十年以上的样本有786只,运行中的有216只,存活率为29.13%。

另外调查数据还显示,私募基金的绝对收益率和市场行情走势高度正相关,而且时间区间越长,能够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越高,例如在五年以上区间,获得正收益的概率高达90%以上。对此私募排排网研究员刘有华告诉记者,从数据来看,我国股票型基金的存活比例偏低,尤其是拉长周期来看,三年期的存活率只有一半多,五年期的存活率为三分之一多,十年期的存活率不足三分之一。另外股票型基金存续一年以上的比例只有74%,也就意味着超过四分之一的基金不到一年就清算掉了,这个比例相对而言比较低,同时由于产品存续期太短,也不利于基金经理进行产品管理。(每日经济新闻 杨 建 )


解码银行高净值人群炒股 两成资金投私募
近日,平安银行与平安证券联合发布了高净值客户投资行为大数据,数据显示,持股仓位低于10%和高于80%的高净值人群占多数,占比接近80%,持仓市值在 0-200万元之间的高净值客户占比80%左右,投资行业偏好方面,高净值客户更偏好信息技术、金融、工业及能源四大行业板块,同时偏爱具备成长性的小盘股和基本面较好的超大盘股。
  
两成资金投私募
  
在平安银行给出的高净值人群整体资产分布数据中,定期理财、活期理财、私募产品、公募基金、保险、货币基金、贵金属的占比分别为41%、29%、22%、3.68%、3.8%、0.4%和0.16%。
  
平安银行私人银行指出,高净值客户不仅追求稳健投资,也关注资产的流动性。在持有资产分布中,私募产品占比为22%,表明部分高净值客户除了自己炒股以外,也会通过私募证券、私募股权等投资方式,将资金交由专业的机构投入资本市场。
  
根据中基协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今年4月底,已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数量上升至24388家,较3月份的存量机构增加27家,环比增长0.11%。已备案私募基金77135只,较3月份增加1787只,环比增长2.37%。管理基金规模13.31万亿元,较上月增加5172.86亿元,环比增长4.04%。
  
为了能够更好地服务高净值人群的投资需求,平安银行打造了私行客户专属的“投资圈”,在该圈子中,客户可以获取私募证券、股权、固定收益、海外投资等优质的投资项目介绍。根据数据,高净值客户关注最多的话题包括:私募机构表现、行情讨论、房地产投资、投资规划、一二级市场投资经验交流等。
  
五成持仓低于10%
  
《2018胡润财富报告》显示,千万资产高净值家庭当中, 10%是职业股民,他们是从事股票、期货等金融投资的专业人士。现金及股票占到其总财富的30%。职业股民平均拥有450万元以上自住房产,200万元以上投资性房产和价值50万元以上的汽车。
  
平安银行数据显示,近三个月,持股仓位在10%以下的高净值客户占比达55.43%,较多的高净值客户在目前股票仓位较低。与此同时,股票仓位在80%以上的客户数量排第二,占比达 24.22%,说明一季度股市的快速反弹行情过后,市场在二季度表现较弱,高净值客户对此的反应呈现两极分化。
  
对高净值客户的行业板块偏好及近3月持仓股票的行业分布的分析表明,在行业偏好方面,信息技术、金融及工业板块的偏好程度排名前三,人数占比分别达到20.68%、20.02%及19.79%。
  
不过在实际持仓中,排名前三位的板块分别为信息技术、工业和可选消费。虽然只有8.89%的高净值人群偏爱可选消费板块,但是在实际持仓中,有14.42%的高净值客户愿意付出真金白银。金融板块则与此相反,只有8.3%的高净值人群进行实弹持仓,可见许多人并非真爱。
  
三成客户买卖频繁
  
研究数据显示,高净值客户群体更偏好具备成长性的小盘股,占比为46.2%;其次是基本面较好、业绩稳定的超大盘股,占比 27.39%。中盘股和大盘股的人数比例为15.67%和10.72%。
  
在股票操作频率方面,55.86%的高净值客户“静若处子”(月均股票买卖次数不超过5次),操作频率少,更注重长线投资。31.36%的客户“频繁操作”(月均股票买卖次数超过10次),股票买卖频次高,享受频繁操作带来的投资体验;12.78%的客户“亦静亦动”(月均股票买卖次数在5-10次),操作无规律可循,较为随性。
  
在“两融”开户方面,股票持仓市值在200万元-600万元之间的高净值客户开通比例最高,达到34.24%;股票持仓市值低于50万元的高净值客户开通比例最低,仅为9.48%,表明股票持仓市值高的高净值客户,倾向于使用杠杆资金。
  
平安银行指出,在"两融"杠杆的使用率方面,通过统计有杠杆率记录的高净值客户数据发现,杠杆率介于50%-80%的客户人数最多,占比31.9%;杠杆率低于 20%的人数最少,占比18.1%;杠杆率在80%-100%的客户占比18.69%。而根据 “全国股票市场投资者状况调查”结果显示,一般投资者使用杠杆资金的比例超过自有本金的投资者较少,占比不足2%,这说明高净值客户既善于利用杠杆,也懂控制风险。(证券日报 毛宇舟)


券商资管急寻转型突破
近日,多家券商因资管业务不规范被地方证监局出具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分析人士认为,上述问题大都出在合规风控上。同时,资管新规落地后,券商资管规模一直在缩减。目前,对券商资管而言,除主动管理外,发挥全业务链优势也是券商资管的一个转型路径。
  
部分券商合规问题凸显
  
近日,湖南证监局发布的《关于对财富证券有限责任公司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显示:经查,2016年至2017年期间,财富证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在运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未及时向个别委托人披露个别季度的资产管理季度报告;定向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决策制度不健全;未有效控制资管部门与其他业务部门之间敏感信息的不当流动和使用,未有效避免资管业务与其他业务之间的利益冲突。
  
湖南证监局表示,财富证券上述行为违反了《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七条、第四十条和《证券公司定向资产管理业务实施细则》第三十六条的规定。根据《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管理办法》第五十七条规定,决定对该公司采取责令增加内部合规检查的次数的行政监管措施。财富证券应在2019年5月30日至2019年11月30日期间,至少每3个月开展一次资产管理业务内部合规检查,并在每次检查后5个工作日内,向湖南证监局报送合规检查报告。
  
此前,陕西证监局发布的《关于对开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措施的决定》指出,开源证券共有六项与资管业务有关的违规行为,例如:未能遵守审慎经营规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资产管理业务投资决策和风险管理制度,有效防范和控制风险,业务开展与资本实力、管理能力及风险控制水平不相适应;未能充分履行合规审查义务及主动管理职责,部分资管计划存在委托第三方公司对资管计划项下资产收益权进行管理和处分,资产收益权终止日与资管计划期限不匹配的情形;未按规定有序压缩应当整改的资管计划规模等。
  
国融证券也因资产管理二部与负责投顾的财富管理二部人员混合办公等问题,被证监会暂停资产管理产品备案一年(为接续存量产品所投资的未到期资产而新发行产品除外)。
  
管理规模持续缩减
  
经历了2018年行业转型的“阵痛”后,券商资管规模缩减之势在2019年仍在延缓。事实上,证券公司资管规模已连续下滑11个月。
  
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日前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3月末,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达11.90万亿元,环比减少0.15万亿元,同比减少25%。2月末,证券公司资管业务管理资产规模为12.05万亿元,较1月末减少0.04万亿元。
  
据光大证券统计,2019年一季度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资管业务收入63亿元,同比下滑9%。光大证券非银行业分析师赵湘怀预计,2019年去通道的态势将延续,券商资管规模将继续下降。但随着券商积极转型、主动管理,预计去通道影响将边际减弱。
  
发挥“全业务链”优势
  
多家券商在2018年年报中表示,未来将继续提升主动管理能力。例如中信证券称,2019年,资产管理业务将继续坚持“立足机构、兼顾零售”的总体发展思路,努力提升投研专业化,积极推进投研成果转化,不断做大主动管理规模。
  
业内人士表示,对券商资管而言,除主动管理外,发挥全业务链的优势也是券商资管的一个转型路径。券商资管未来可以充分发挥全业务链的优势,打通投行、经纪和资管业务。在产品形式上也可以打通固收、权益和量化类产品。这样,可以给机构和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资产配置服务。
  
在资管行业格局重构的时代,各类资管机构在统一监管标准下重新竞争。券商资管想要在竞争中拔得头筹,应当依靠券商牌照充分发挥“全业务链”优势,利用证券公司各个业务板块,链接资管业务资金端、产品端及资产端,以证券公司全牌照优势的“不变”应对行业格局的“万变”,逐步回归券商资管“代客理财”的本质。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券商也在关注存量产品可能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主要的大方向是以防范风险为主,因为之前存续的项目还是比较多的,需要首先保证存续项目的平稳落地、到期和平稳兑付。”上海某券商资管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具体的风险控制手段主要有对所投项目的实地调研、财务公告分析以及违约方案设计等。(中国证券报 郭梦迪)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0500
帖子:210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