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在燕郊买的房子从171万降到86万,亏光了积攒多年的首付款,是真的么,有人有这样的情况没有?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房产大事件   2018-9-24 00:16   12791699   8

朋友在燕郊买的房子,买的时候单价3万多,现在降到了1.7万单价,首付款都亏光了,有人遇到这样的情况没有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推荐
雄鹰在飞翔  3级会员 | 2018-9-24 00:16:1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比较愚钝,最近到处看到有个理论,叫做:

“有风险,投资不建议,但是刚需自主就买。”

我只想问,这个论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火起来的?

这不TM胡说八道嘛,以中国人均收入水平,大多数刚需,现在买一套稍微热点城市的房子,都是要掏光了双方父母养老钱,东拼西凑才能弄个首付,再背半辈子房贷的。

这种代价,居然有人鼓吹刚需别怕房价跌?有人还真信?

来,看个链接:

凯风:房价下跌,北京首现业主退房,历史一幕正在重演

你不去劝赚的盆满钵满的投资客接盘,反而劝刚需用父母双方的养老钱和自己半辈子的房贷接盘,是何居心?

中国人均家庭才收入多少?同样一套房,100万买下来和200万买下来,对这个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大了去了。你们说刚需不需要在意房价涨跌?对于普通大众家庭,省100万,生活质量提高多少?侬晓得哇?

刚需的钱,大多是血汗钱,你们说买贵了一百万是没事儿的?

最可怕的是,高票刚需答主,自己的房子价格腰斩了,还在安慰自己:我是刚需,不怕跌。这真是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真正的刚需,就该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慎重又慎重,别在房价最热的时候冲进去,你父母的养老钱,经不起折腾。

另外,别用迟早涨上去安慰自己了,房地产行业大局已经开始转向,房产税五年之内就要落地。你还想复制一波炒房致富?这一波机会已经过了,别多想,把自己套进去了。

现在大家抢房子已经有点疯狂了,以我老家为例,2016年我在老家买房买商铺的时候,那会的市场很冷,不好卖,打折,促销。我自认为属于刚需,价格不贵,众人劝阻之下,还是坚决入场了,全款。2018年,老家房子相比我买的价格,涨了70%,账面赚了一辆卡宴(早知道我就贷款,多买几套了是吧?可惜我当时没想那么多)。我自己都看不懂,我买的时候就是保守主义,真没想赚什么钱的。现在价格高企,大家反而在疯狂抢房,都说自己是刚需。扯鸡巴蛋呢,2016年那么惨淡的时候,降价,促销,送车位,销售就差喊你爸爸了,刚需们都死哪去了?2018年暴涨了,你才知道你刚需了?

某些本来属于刚需的人,实际买房的时候不是刚需心态,是投机心态,这很要命,市场很冷,房价低谷的时候,这批刚需不进场,看到疯涨,马上追进去,你这是刚需?自欺欺人呢?想复制别人买房致富的路子直说,你想干,没什么问题,但是替投资客接盘的风险你考虑清楚了。现在首付跌没了,还在安慰自己,我是刚需,不怕跌。我只能说,自欺欺人也好,起码不会抑郁症。

我倒是觉得,楼市的韭菜和股市的韭菜不会有区别,炒房客都不敢进的时候,刚需抢疯了。炒房客低价吸收资产的时候,刚需却如惊弓之鸟,持币观望,乖乖租房了。

我倒是觉得,接盘这种事情,投资客干了,也就等于还点收益回去。刚需干了,那真是把自己几十万养老钱让炒房客割走给豪车买个轮子,然后自己吃糟糠咽咸菜,真可怜。

我真不信刚需有那么刚,多租两年房子真有那么难?只要手头有钱,租个大房子难道就不是潇潇洒洒?非得先买套房,否则就不能结婚生子了??租房,账户上有钱你也不安心,非得有个房子,背上半辈子房贷,你就有安全感了?

大多数人,房子当然要买,但什么时候买,刚需就得挑市场非常冷的时候买,哪怕阴跌期,起码风险低,刚需讲的是居住价值对得起价格,一波猛涨,大家疯狂抢房,售租比登天的时候,你真别去凑热闹。

这种建立在全民信仰下,已经严重脱离使用价值的价格,还忽悠刚需买单,非蠢即坏。

3#
Jason不跪  2级吧友 | 2018-9-24 00:16:15 发帖IP地址来自

平时喜欢刷微博,最近突然发现微博热门里几乎都是关于房价的各种文章,隐隐感觉不对。
1、最近我身边也有亲戚说在某个浙江二线城市买不到房。很明显,苹果的这招饥饿营销同样对房产投机者适用。目前国内很多的卖家(不仅是房产商),都极好的利用了消费者心理学去引导市场舆论。这个在专业上的布局优势,着实让80%的老百姓陷入一种莫名的矛盾中。
2、不要迷信大V的任何言论和历史经验,要始终明白钱在你口袋里时才是属于你的。关于价值观的洗脑是贯穿于长期的精神场景里的。建议实在迷茫的,就多看书,少看朋友圈、微博等互联网媒体,这些新主流媒体的本质是商业求利的,三观确实很有问题,看多了人会觉得很累。
3、最近有关于六个钱包的很多文章,先说明本人是觉得很无耻的,为了买一套用来住的房,装潢许多理由,逼人就范之余,还要搭上还没怎么好好享受人生的老人,这种类似于赌场放贷逼良为娼的手段现在也能作为主论调无处不在,说明除了卖家和投机者的处心积虑手段外,80、90后们也确实要给自己一个心理安慰去名正言顺的沦陷。
4、本人对炒房这种投机行为持中立态度,奉劝一些人也不要把矛头指向他们。逐利对于个人来说是正常行为,就像你买东西要砍价,上升不到道德高度,更谈不上批判。如果实在怨气重,好好冷静想一想房价到底是怎么被拉起来的。或许我们就知道什么时候能买上自己的房。
5、关于人口生育率所推导的楼市拐点论,本人觉得甚至对经济都会起到重大影响。楼市并不代表经济,尽管现在卖家努力想让所有人相信楼市绑架了ZF,绑架了经济,你们只有顺从的交钱,但是楼市真的不是永动机。事实上,限购和一些外汇管制措施确实延缓了暴跌的出现。
6、收资金流动性、定向监控资金流向也确实会极大的影响房市。本人并不喜欢李嘉诚(先富不带动后富的代表),但是不得不说李嘉诚这两年全面退出国内市场远赴英国已经让普通老百姓对接上了信息对称。要知道他是最精明的商人,这件事本身是非常有风向标意义的。
7、推荐《乌合之众》、《大而不倒》两本书。基本把原因都写清楚了。
8、海南此次事件表明了ZF的决心,本人非常赞赏维持到现在的限购政策(不管地方ZF是否心甘情愿)。一线城市房价冻住的效果明显,如果还是被媒体误导的话,可以去自己所在的小区周围中介挂牌试试,现在看房的人都非常少。所以现在这个状态对老百姓刚需是非常有利的,没有了上涨预期之后,感觉生活充满希望,哈哈。但对于重仓投机者和房产商是噩耗,这是一场持久战,判断再维持2年的政策他们的现金流就崩不住了。房住不炒这件事情对于本届ZF相当重要,我们要坚决拥护。一线城市的房屋空置率比你想象的惊人。
9、关注香港汇率,上半年曾经有一大笔资金进入后(很大很大)出去类似望风而逃,造成汇率暴跌,不得不近日加息。加息对资产价格是一种考验,这件事情值得大家关注借鉴。
10、关于资产价格泡沫,其实目前已经基本达成一致共识,就是都承认有,但对于多大各说纷纭。这也是本人对六个钱包嗤之以鼻的地方,掏空两代人的钱包去满足个人利益,是提前透支了广大群众的消费自由,变相延长了工作时间(身边很多刚需的退休老人还在上班替子女还房贷)。也不利于一直倡导的刺激内需,房价对于消费是挤出效应。这一点上,所谓的时间换空间,其实大家要明白用的是自己的时间。而一个人的时间才是人生的全部,不是房子。结合顶点论,即使两代人都着了道入了局,那下面几年这些利益者准备推出什么口号呢?家里人已经都被透支了啊。
11、由于是金融工作者,这几年工作需要参观调研科不少实业上市公司。5年以前,他们很多人和你谈的是如何在实体中做精盈利,现在你和他们聊,你直接的他们才是做金融的。他们对于资本的认识和欲望比金融从业人员还娴熟和强烈。所以,劳动创造财富的观念已经不在他们身上了,而这恰恰是国家经济的根本命脉。由于目前国情,投机的资本利润率远远高于劳动利润率,最终可能会让所有产业进入深度萧条。金融本身并不能将在财富。
12、本人一直觉得房产税应该尽早推出,除了对少数既得利益者有影响外,对ZF和刚需年轻人是大大利好。按兵不动意味深长。
13、最后,我想说各位的人生不是只有房价和投资。人生有限,最大的意义是体验(享有而不是拥有),如果一定要拥有后才能去体验的话,那么是自己给自己的寿命打了折扣。一寸光阴一寸金,当大家到了40岁后可能都会领悟。去TMD的房价。不过我最近也发现,越来越多的人主动或被动开始明白并在自媒体上开始呼吁,这是一个进步。买的不如卖的精,但当买的团结在一起的时候,那些掠夺者最终会低头。
最后的最后,请大家坚决拥护ZF的房住不炒政策,多看书,少被忽悠。

4#
王志君  3级会员 | 2018-9-24 00:16: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来我们常熟看看吧,没错,就是江苏苏州管辖下的一个小县。这两年房价涨疯了。新开房源基本秒光,有钱还不一定买得到,都是定金打好,然后摇号。能抽到一套都得高兴半死。转手就挣钱。虽说政府表面限价,明眼人都知道附近二手房价格远高于新房。去年开盘的某某园限价18000,二百多套房子5000多人抢。这场面真的创纪录了。今年这价格涨到快三万了。你说跌谁信呢,全常熟的老百姓都疯了,有钱没钱背了一身贷款都上了。全民炒房的热情就跟上次股票大牛市一样样的。现在我们这里小伙姑娘相个亲都得先去打听家里有没有买房,没房免谈。其实我也挺纳闷为啥就我们这小县城一下暴涨,附近无锡苏州昆山也没听到有这么个涨法,张家港就更别提了,市中心价格才一万出头,换我们这连最偏远的乡镇都买不到。今年普遍均价都超2万了,三万多的也是一抓一大把。可是我们这边打工的普遍工资才几千,现在一套房少说也得几百万。好多家庭基本都是一家三代掏空了都只能付个首付,然而大家依旧乐此不疲。这风气没房才会被人看不起。我不知道房价还会不会猛涨,反正政府卖地价是越来越高了。但愿不要猛跌,不然好多家庭就悲剧了。

大概就是这样吧,不管大家相不相信,事实就是这样,欢迎大家实地考察。

补充一句,前几天有个楼盘开盘均价1.2w左右,又抢疯了,7k多人抢,又一个新纪录。本着抢到就是挣到的心理,常熟人民还是很给力的。

5#
大魔王  3级会员 | 2018-9-24 00:16:17 发帖IP地址来自

香港98-03暴跌70%,腰斩,哦不对,快斩到脚腕了,银行也没有让客户追加什么。

只要继续躺下来,躺到现在,香港很多楼盘已经比98巅峰时期还要高了。

10块跌到3块,花了15年,再涨了400%回来

只要不交易,那你还有机会翻身,这个比股票还好一点的地方在于,至少还能住。

股票可是没什么分红的,甚至某天会退市一尿到底,躺都躺不住。

又不是没有前车之鉴,鄂尔多斯便近在眼前。


5/5 补充:

有评论认为银行会因为房价下跌收房,其实并不会,给大家普及一下吧。


在天朝,这么多年下来,银行只有一种情况收房:借款人连续逾期无法偿付月供,该笔贷款成为不良,银行才会收回房产拍卖抵债。


如果只是房价下跌,借款人还在供款,银行是不会收回房子。


但是借贷合同约定银行可以要求借款人追加担保缓释因抵押物价值下跌造成的风险。但实际上,如果这个城市整体都下跌,这条“或”的条款是不会执行的,导致大家都无法追加担保,所以等于无法执行。


银行最优做法是只会让借款人继续供款下去。具体可以去研究合同条款,研究香港的历史案例,研究鄂尔多斯,都是现成的。


香港过去大跌7成(最高峰),难道让大家都追加担保了?去加钱了?还是收房了?都没有。因为已经集体捆绑了。

鄂尔多斯暴跌了,你见到银行因为房价暴跌收房吗?并没有,处理的都是断供房好吗。



5/30 更新一下:


评论区傻逼杠精太多,我特意把香港崩盘数据拿来,看看银行是不是因为负资产就拼命call loan。呵呵。


还有香港金管局网址自己看

hkma.gov.hk/gb_chi/key-





6#
张子强  2级吧友 | 2018-9-24 00:16: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昨天看到一个新闻,说燕郊的房子从32000,降到12000,13000.心想有这好事?要不要抄底?然后搜相关的信息搜得头大。结果证实了,根本没这事,是降了。但是同大约是从此28000,降到22000,23000的样子。(还有人说从40000降,其实我们不能看最高点,新房一般最高时间点是30000,而二手房最高也就28000.现在没有新房卖了,只有二手,所以最高点只能说是28000)我觉得新闻就是为了点击量胡写,这个一万二,一万三的数据是从哪儿来的呢?我后来猜到了,应该是从58同城,赶集网这一类的地方看到的。这种网站的数据都是扯蛋,为什么呢?因为是骗电话的。先出一个低价诱惑你,然后你一联系,拿到你手机号了,就给你推荐贵的。一般人的预算总是有活动空间的吗!


要是真是燕郊的房子有12000,请联系我。我想买一套!有急于出手的也可以联系我,我说真的。


__________________

回复:


我不代表所有人,我只是说自己。我以前第一份工作是燕郊,所有当时户口也是当地的集体户,所以我基本上算是有户口的,但是没房。

其实我现在的钱真的不多,而且不能动用,那如果户口本身有价值,会不会可以把这个购房资格卖出去?比如帮别人买一套,然后收十万费用啥的。哈哈。毕竟机会难得,想买的没资格。

7#
宝郁  3级会员 | 2018-9-24 00:16:19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又来讲我好友的故事了,每次讲买房都要提到他呢。

他大约10-11年在燕郊某本地开发商楼盘付的首付,75平米,当时均价1万,利率1.1倍。

12年房价腰斩,同小区4.8k一平米还可以抹零头。

什么概念呢,首付+两年还款的钱在13年基本可以全款买下了,而我朋友在当时还欠着银行30w。

16年3-6月燕郊最高时3.5w-3.8万,100平米房约350w,首付+税费至少110万;目前行情约2w,总价200w,跌了150万左右,可不是就把首付款跌没了,没毛病。

目前限购太狠,听闻18年1月份全燕郊成交8套房,房子只能卖给在燕郊当地交社保满3年或当地人,当地普通工作月薪也就5k-6k,100平米房子首付60万左右,而且当地人本身都有房。

8#
夜色  4级常客 | 2018-9-24 00:16:21 发帖IP地址来自
网络上盼了快十年的房价暴跌,这不就来了吗?请问亲爱的网友们上车没有?是不是还在等待跌到一万,八千,五千还是三千,或者说卖家血亏50转让求回血?
比如这个


还有这个

以及这个

这不都三线四线城市的价格了,还不出手真等着三千买?
9#
坚硬的小石块  3级会员 | 2018-9-24 00:16:22 发帖IP地址来自

单说北京。

很多近郊地区的房产,以及市区存在硬伤的房产,都出现了30%左右的回调。

打个比方来说,昌平的北街家园的30平米小开间。

16年1月(90万出头),16年9月(第一波政策130万左右)。17年3月(第二波政策220万左右),巅峰成交价甚至达到过240万,有些还是存在硬伤的户型。

自17年3月巅峰以后,最近(18年5月劳动节期间)报价回调至170万左右,还有5-10万议价空间。


对于17年初下场的人来说,30%的回调是实实在在的。

对于16年前下场的人来说,50%的涨幅是实实在在的。

看你从哪个时间节点看,北京自08年一路走来,中途个别几年房价是真的腰斩过的。

有意思的是,虽然总价回调了30%,但是首付数额反倒上去了······

银行鬼精鬼精的,真是一点风险都不愿意担。


按照最近的节奏来看,估计得冻到19年底或20年初,近郊上车的刚需还可以再挑挑。市区置换的可得眼疾手快出一套抢一套,好地段的社区房价可是不降反增的。

等到房产税尘埃落定,房源释放的差不多,后半场也就接近尾声。北京后续上车的人,估计再也见不到一年50%-100%的涨幅,每年大概也就5%-10%,划出一道平平谈谈的分界线与置换链。

到那时,溢出的资源会蔓延到教育身上,小孩的学习支出会坐火箭般飞涨。向百万大关逼近,好资源还有价无市,彻底超出普通家庭的承受范围。


80末和90初的一线家庭,要珍惜最后的廉价教育机会,老美那沉重的精英教学负担,迟早会出现在中国身上。

假如你现在连【房产】这个副本都感到十分吃力,建议尽早调整基地,迁往一处高考竞争激烈的人口大省。

没错,竞争越激烈越好,这道界限会成为资本溢出的护城河,确保你的下一个副本【教育军备】仍然处于同一条起跑的水平线。


PS:

地球online的平衡性真差劲,天梯卡组全都是以【竞争】为核心,数百年过去了来来回回还是那点东西,金字塔模型还真是经久不衰。

啥时候【探索】才能成为主流玩法啊,明明成本低上限高,就是成型时间慢些。慢节奏控制卡组有啥不好的,全都一窝蜂地跑去玩快攻毒瘤冲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