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对一下一个高赞答案的部分内容。 在高中棒球和甲子园当中,直球和球速的确不是一切,但是球速非常重要。 高校野球@過去 2004年夏:鈴木康仁 (駒大苫小牧) 141 2005年夏:松橋拓也、田中将大(駒大苫小牧) 分别149、150 2006年夏:斎藤佑樹(早稻田实) 148 2007年夏:久保貴大(佐贺北) 137 2008年夏:福島由登(大阪桐荫)145 2009年夏:堂林翔太、 森本隼平(中京大中京) 分别139、145 2010年夏:島袋洋奨(兴南) 147 2011年夏:吉永健太朗(日大三) 149 2012年夏:藤浪晋太郎(大阪桐荫) 153 2013年夏:高橋光成(前橋育英) 145 2014年夏:福島孝輔(大阪桐荫)143 2015年夏:小笠原慎之介(东海大相模) 151 2016年夏:今井達也(作新学院) 152 2017年夏:綱脇慧、清水達也(花咲徳栄) 分别141、150 从2004年(因为2004年开始在甲子园大屏幕显示球速)开始,只有3年的夏甲优胜投手球速是低于145km/h的,分别是2004、2007、2014。 但这三年也都有些特殊情况,04年驹大苫小牧采用继投制,其中一名投手松桥拓也当时的球速就达到了147(高三以ace身份优胜),只是决赛没有上而已。07年佐贺北是公立校奇迹,决赛通过满垒全垒打翻盘,难得发生一次。14年则是当时日媒口中的高校Big3(其中包括球速很快的安乐智大、高桥光成——一个是去年春甲准优胜、一个夏甲优胜)全部意外预赛就出局。其余年份的夏甲,优胜投手球速都是在145以上,甚至超过149也很普遍。 其中,有一些著名的优胜投手的确是以高比例的直球飙球速闻名的,例如2012年的藤浪晋太郎、2015年的小笠原慎之介、2016年的今井达也。 大谷翔平只是一个个例,因为他目前是高中棒球界唯一一个球速超过160km/h的人,不能说明太多问题。例如,自从1992年甲子园引入计速器以来,第一个球速超过150km/h的人是“平成怪物”松坂大辅,然后他春夏连霸了。  有些球迷当中的确盛行球速无用论,可能是看春甲(或者一些漫画)得出的结论。春甲的确一般140出头左右的球速就足够用了,所以历史上的确可以说是本格派投手春甲赢的多、刚速球投手夏甲赢的多。 但有一点很多人忽略了,那就是春甲时大多数投手都还在成长中,球速140已经不算慢了,更何况大阪桐荫今年优胜的德山145、根尾146(最速为148),其实在历届春甲胜投里算最高的一次了。
直球能力、球速对于关键时刻决胜负的能力影响非常大,例如2009年夏甲,中京ace堂林翔太原本最速141,夏甲时可能是因为兼四棒加上连投疲劳,状态不好,仅投出139,反倒是二年级投手森本投出了超越以往表现的145。决赛最后一局,中京10:4领先的情况下堂林被日本文理连连击出,被打到10:8后被换下,森本紧急登板救场成功。所以日本文理的绝境反攻和堂林球威不够有一定关系。此外刚刚结束的今年夏甲,花笑德荣投手清水达也最速高达150公里,所以花笑德荣虽然在比赛终局频频遭到对方疯狂反扑,却能支撑到了最后,并且清水在场期间自责失分也很少。 有一支很有名的球队叫明德义塾,这个队的教练就不喜欢使用直球投手,因为他认为变化球投手更有战术执行力。然而,这个队却多次在比赛有很明显优势的情况下遭到对方惊天逆转。
此外,这个答案提到的一个漫画系列,很多没有认真看的人一个很常有的误解,就是主角球队全靠投手取胜。然而,我想很多人都知道千川有个捕手叫野田敦、星秀有个四棒叫东雄平,这两个人的无论是实力、大赛实绩还是关键时刻的发挥,都不下于投手本人。《Touch》中上杉达也对须见工的比赛,被对方频频全垒打,都给队友一一扳了回来,怎能说明青学园是上杉达也的一人球队?此外,国见比吕和树多村光的变化球也非常厉害。 至于上杉达也的“只会直球”,则是取材自一个历史上的特例,具体请参考我写的 “上杉达也的高速直球”揭秘。
至于投手个人决定性的问题,我个人不赞成过于神话甲子园投手,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诸如2006年早稻田实的斋藤佑树、2010年的兴南的岛袋洋奖,球队几乎就没有让他们休息过,几乎就靠王牌一个人一路投到了最后(岛袋还是春夏连霸),当然如此之大的投球负担也给这俩人后来职业生涯的伤病和失败埋下了伏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