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这部电视剧能称为经典吗?为什么?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5-19 00:45   3089   5
《知否》这部电视剧能称为经典吗?为什么?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什么是经典
《西游记》爷爷看、爸爸看、我们看、儿子还看
《亮剑》播了三千多遍,还有人看
退一步,把眼光放向女性化偶像剧里面
《还珠格格》十几年的暑假重播,一代又一代的人看
《甄嬛传》十年,十年来不断的讨论
知否做到了吗?没有,完全没有
我觉得不行。如果《知否》这种水平一般的剧都能被称为经典的话,简直是影视行业和观众的悲哀。
记得首播的时候《知否》首播的时候有不少令人啼笑皆非的台词,诸如“款待不周”“手上的掌上明珠”“听过一些耳闻”。能被称作经典的剧若是有如此低级的错误台词,岂不是贻笑大方。不过据说在被吐槽以后已经改了,具体情况如何我就不得而知了。因为我对它实在提不起一丁点儿重刷的欲望。
除去低级台词错误这一点,《知否》其他方面也难称经典。狂吹的服化道其实也就那样, 尤其是服装。剧中女性角色外面那件褙子或是长衫,我不知道正确名字,姑且称之为外套,做了收腰处理,显得极其小家子气不说,宋制汉服该是没有如此设计的吧,就别吹还原宋代风貌了吧。妆造在我看来也不出彩,不过是矮子里拔将军,同行衬托得还能看罢了。布景倒是真的好看,看着很有古韵。
一众配角发挥稳定,成了我追剧的最大动力,衬得主角愈发不够看。我真的不理解盛明兰一个大家闺秀为何能做出把脚放到椅子扶手上这种动作。看看《红楼梦》里的林妹妹宝姑娘,即使独处再放松,刻在骨子里的仪态和气度也不会丢。顾二整个人透露着一种浮夸的做作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在演戏。
剧情也经不起推敲。前面盛明兰还和小公爷各种保持距离,怕被人看到说闲话坏了名声。到了宫变时,盛明兰逃出去搬救兵途中脚受伤,遇到顾二后居然能让顾二为她揉脚上药。这剧情双标得可以,为了男女主凑一块儿“撒糖”连基本的逻辑都不管不顾了。
这都能称作经典的话,只能说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
如果问我的话,我的答案是“不”。
诚然,这部剧服化道精美,运镜好看,打光考究,演员的演技也大多在线,但它的内核歪掉了。看来看去都是满满一股裹脚布味,即使外在部分做的再漂亮再考究,也无非就是画皮而已
这不能怪电视剧,这是原著的锅。
我难以理解,一个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的新女性,怎么能从心底里做一个典型的封建制度拥护者,满口大妻小妇嫡出庶出那套,满满的酸臭味真是闻之欲呕。
真正经典作品《红楼梦》是怎么说的?“单有那一种轻狂人,到议亲的时候要打听姑娘是嫡出庶出,多有为庶出不要的,殊不知连我们家里的丫鬟也比人家的小姐强些!”
经典作品认可人的自由与价值,唾弃以出身论高下的想法。
满书里除了自卑愚笨恶毒的赵姨娘母子,谁会把“欺负我们不是太太养的”挂在嘴边上?兄弟姐妹们跟谁玩都凭自己心意,何曾因为正的庶的互相看不起过?
经典作品以悲悯客观的笔法来写群像,写黛玉,写她才华横溢,性格柔弱,写她爱使小性子,写她坦荡承认“当你心里藏奸”。
写宝钗,写她温柔得体,写她不干己事不张口,写她情急之下也会说“颦儿我看你往哪里藏”。
写凤姐儿,写她爽快能干,写她贪婪狠毒,也写她爱护兄弟姐妹,写她哭着问“我如何连个淫妇都不如了”。
经典作品不解释每个人的动机,它只是书写。
它让读者在其中看到自己。如读《金瓶梅》,生怜悯心者,菩萨也;生畏惧心者,君子也;生欢喜心者,小人也;生效法心者,乃禽兽耳”。
但,《知否》是先立动机,再写行为。
明兰一心自保,所以她打着自保的旗号啥都干,管他是谁我都绝不会有一丝真心,我只知道保得住我自己就够了。
墨兰要阶级跃升,所以她要不择手段未婚先孕,骚里骚气勾引男人,我要永远都锦衣玉食,谁挡我的路都不行。
王老太太偏心眼,所以她就能牺牲其他儿女的利益来给康姨妈出气,最后还搞啥谋反,让人目瞪狗呆。
如此种种反智、刻板印象,以最坏的恶意来揣测他人,追捧强权与金钱、媚上的样子,真令人怀疑,国家的思想品德教育是不是把作者漏掉了。
就连畅销作品《甄嬛传》,也知道:“这几年的情爱与时光终究是错付了”,不甘心视自己为低人一等的妾室,始终寻求着跟皇上精神上的平等共鸣。
不奢求你登高一呼,为天下苍生谋福祉,至少要表现出敢怒不敢言的样子吧?
但盛明兰可享受的很,她还很得意,觉得自己活的特明白。那油腻的样子,就跟某个中年男在酒桌上给你传授人生经验一模一样。
你不能有棱角,你不能反抗权威,你要顺着别人铺好的路走。
必要的时候你要溜须拍马装傻充愣讨好别人,你要安分守己知足常乐,别有任何奢求。
你要认清自己在社会的位置,对比你高的人小心献媚,对比你低的人想打就打想卖就卖。
还是土改的太不彻底了。
一个不把人当人,而当成“荣华富贵的工具人”、“拜金虚荣的绿茶婊”、“愚笨平庸的完蛋货”的作品,你跟我说它是经典?
我接口水去行不,我看它有点想吐。
经典是指具有典范性、权威性的经久不衰之作,经过历史选择出来的最有价值的,最能表现本行业的精髓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经典”需要时间验证,比如九十年代金曲,是经过一代人的时间验证的。而《知否》是18年的作品,称它为经典未免太过年轻,但我相信它很有成为这个时代的代表性作品之一的潜力。
每个月的老剧有效播放量《知否》遥遥领先,为此我曾写了三千多字的回答,总结了《知否》为什么能成功,在于观众“智商被尊重”,主角配角人物饱满,群像突出;主旨鲜明,“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人生观婚恋观;故事不落入俗套(比如小顾廷烨小明兰年少相识却没有产生感情,明兰与小公爷最终没在一起),情节让人感觉到“真”,再加上突出的质感、传唱度高的主题曲、贴切的配乐、处处伏笔讲究的细节,一部有质感、有意义、带着些诙谐、又是爽剧性质的剧,成功是可预料的。
为什么《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到 2022 年有效播放量还能断层领先?这部剧到底有什么魔力?另外,《知否》的相关衍生也很有意思,我自己就在知乎写了《当明兰嫁给了梁晗》,获得的赞同数还挺多的,还有很多人写的同人也很受欢迎。观剧时的弹幕有的时候比剧情还要精彩,今天刷到的一个话题,知否中的三大遗憾:
1:吴大娘子没娶了明兰
2:顾廷烨没娶了长柏
3:大娘子没发卖了林小娘
还有:4.顾廷烨没把小秦氏弄去南曲班子唱戏
这些后续都很有意思,广大观众源源不断的创造力也能赋予作品新的活力,很多人戏称《知否》是赵丽颖的“养老保险”,我觉得真的是她所有作品里接的最好的一部。
电视剧要成为“精品作品”或者“优质作品”不难,每年都是有的,但是要经过时间考验,有长尾效应,要源源不断地有新的观众还是很难。
希望若干年后,知乎还在,我还能来更新这个回答。
在我眼里《知否》《琅琊榜》《甄嬛传》都不算经典。
但是对于很多人而言。这些都是他们的下饭神剧,是做家务的背景音乐。特别多的人喜欢抽丝剥茧的研究这些剧。所以我也没办法否认人家心里当做经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