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知道”到“做到”,人人皆可做到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s0f49   2022-7-3 01:14   2280   0
什么是“知道”?什么是“做到”?
“知道”与“做到”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我们如何才能既“知道”,又能“做到”?
我想用这一篇文章,温习总结一下自己的心得体会,如果有幸能够给大家一些启示,这也是我莫大的荣幸。
一、What?什么是“知道”?什么是“做到”?

1.我们可能从小就知道要孝敬父母,可是叛逆的心理、现实的状况,总让我们徘徊于“孝敬父母”心理倾向与“厌烦父母”行为做法之间。
2.我们可能很早就知道“尽人事,听天命”这个道理,可是当我们为某个梦想尽心竭力后,却不得如愿,我们仍然会长久沉溺于悲伤而无法自拔。
3.我们可能天然就知道很多道理似的,知道读书重要,却说“现在没有那个心境去读了”;知道生活状态不对,却始终落实不到行动;知道别人说的很有道理,也应该这样做,却依然维持原有的做法去处事。
二、差别?“知道”与“做到”之间,到底隔着什么?

1.“知道”与“做到”之间,隔着认识的深度。
认识足够深刻,“知道”自然能够驱动我们去“做到”。
2.“知道”与“做到”之间,隔着思想的状态。
“知道”只是认识层面上的,脑子里有这个内容,甚至还可以脱口而出。
而“做到”是将“知道”的内容,转化为自己的自然本性。
思想状态,发生了质的变化,完全和以前不一样了。
3.“知道”与“做到”之间,隔着行动的落实。
不管心里怎么想的,先干再说!
有些事情,无需“知道”,我们仍能“做到”,你会发现,“做到”是不一定是以“知道”为前提条件的;
有些事情,“做到”后,我们才“知道”,你会发现,所谓的“知道”不过是成功者对自己“做到后”的分析总结与复盘模型。
三、How?我们如何才能既“知道”,又能“做到”?

其一,历事。
其二,学习。
其三,实践。
1.历事
人人生而不易,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大都会经历很多事情。
有少年,一直想着谈一场“一生一次、一次一生”的恋爱,却突然发现,原来揉碎这个梦想的,竟是自己心中的女神,从此,只是用事业来安慰自我。
有孝子,未及行孝却已承受至亲之丧,沉痛地体会到了什么是“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有追梦人,为梦想竭尽所能却终究未能如愿,无奈的自我安慰“尽心矣,无怨矣”,殊不知,那可是这少年,支撑生活的最后一根稻草呀。
历尽爱情的幻灭、至亲的逝世、梦想的破灭,又能说什么?
时也,运也,命也。
这就是历事。
2.学习
人人生而不易,或许,别人的不易远远超乎咱们的想象。
我们还年轻,年轻就是资本。
我们还有机会,还有机会就是最大的幸运。
我们还在努力,努力就没有输。
对于感情,自己尽心竭力了,爱的时候是真的,不爱的时候也是真的,从无虚假,问心无愧。
不爱就是不爱了,即便你依然很优秀,即便你是对的,即便我心存“遗憾”,即便我也没有错,不爱就是不爱了。
对于感情,既心中有憾,又问心无愧!
对于亲情,至亲在世的时候,就很听话,很懂事,从小没有挨过打,当然,也没有让Ta受过什么气,让Ta很是欣慰;说“考上大学”,也是最终考上了,成为家里唯一的大学生;说“照顾好自己的弟弟妹妹”,至今,仍然尽心竭力去帮助自己的弟弟妹妹,金钱上不计较,学习上主动给他们诸多知道;没说的话,也是心中明白,不仅要孝敬父母,也要孝敬自己的其他长辈。
虽然你不在了,但是我知道你知道我做的这一切,而且在那里,为我骄傲。
对于亲情,一直做的不错,还要做的更好。既有“欲养不待”的遗憾,也有“仍有机会”的庆幸。
对于梦想,一直梦想着心理学的学术研究之路,高三开始初步接触,大学开始深度钻研,大二考下了国家心理咨询三级证书,大三大四和毕业一年,两进心理学复试,而最终都折戟沉沙。
虽然可能以后都不会再考心理学研究生了,但平时一直都在学习着心理学的内容。
让惨痛的变故,变成人生时时刻刻的激励。
考上心理学研究生,主要的事情不过有三:
读外文文献,为其一;
与同学相交,与老师交流,为其二;
做心理学实验,得出研究结论和报告,为其三。
其一,我会每天都读书,不管是心理学,还是《道德经》、《金刚经》、《论语》,还是文案策划工作上的内容,还是感兴趣的、不感兴趣的其他书籍,我要每天都读书,终身在学习。
每天早晚地铁上各一个小时,工作中一整天也会读,回家后无聊时候也会读。至今如此,以后仍会保持。
唯有读书,能够看到千百种世态人情,人情世故;
唯有读书,能够学习到厉害的认知方式,升华思想;
唯有读书,能够体验到以别的方式始终体验不到的快乐和满足。
其二,我会不断与周围人形成互动,不管是高于自己的,还是平于自己的,还是不如自己的。高于自己的,向之学习,但不攀附;平于自己的,相互学习;不如自己的,将自己学习内容形成输出,再温故。
人,归根结底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只要我们还是人,只要我们还活着,我们就需要不断与周围环境形成互动,这是人的实质、本性和真相,即便我们可能内向,即便我们喜欢孤独。
幸福,源自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所有的心理疾病,归根结底都是人际关系上的问题。所有的幸福感觉,都与人际关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至少,我们生活的幸福程度,是与我们人际关系的和谐程度呈正相关的。所以,我们想要快乐,想要天天开心,就需要不断地社交与人际互动。
其三,我会好好做好工作,用现实世界中的事情,做好“实验”,这难道不是一种更逼真、更现实、更有用的实验吗?
不只是为了挣钱,更是为了一些其它的追求。
不只是为了在公司生存下去,更是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
不只是为了解决一定要解决的问题,更是为了创造一些现实世界没有的、别人创造不了的、大家都非常需要的价值。
对于梦想,它虽然未能实现,但仍然在我心中。虽然直道求之不得其法,但曲径通幽仍有其径。虽然出现了变故,但变故已成考验,更是人生路上时时刻刻的激励,同时也是人生中可遇不可求的财富。
时之所恰,运之所逢,命之所幸。
这就是学习。
3.实践
能够将“尽人事,知天命”,从认识层面转化为我的自然本性。
不管外界环境如何变幻,不管他们如何说到评论,不管所见所闻所处,我自岿然不动。
始终保持着一颗达观、洒脱、清净之心。
不得不说,能够修炼到这种自然本性,有少年所历之事,可能以后会经历更大的人生低谷,再转首会发现,这些事根本不算事,但是,在同等年龄层次上,这些事,已经是少年们天大的事、最大的事。有自我学习、思考与进化,凡有变故,总能用《道德经》《金刚经》《论语》等书籍找到答案;凡有不开心,总能在与家人亲人聊天中、与朋友交流中、与自己对话中,想明白,并变得开心。
将一种思想意识磨练为自己的自然本性,既是“知道”与“做到”的区别,更是从“知道”进化到“做到”的路径之一。
还有一个标志和路径,那就是在现实世界中,变得富裕、变得受人尊重、变得成功。
这个很抱歉了,目前的我,暂时没有回答的资格。

说了很多自己的经验,我明白,所有经验都是人们对自己错误的命名。
一切听到的,都不是事实,只是一个观点;一切看到的,都不是真相,只是一个视角。
如果有所共鸣,那是我的幸运;如果有所批判,那也是我的幸运。
毕竟,一件事情,要么是现实成功,要么是思想成就。总之,只要我们善于思考,一切都会成为上天最好的安排。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如果看到这句话了,帮忙点个赞呗,我很好奇,这篇文章,到底能够获得多少赞,当然,不点也没问题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