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城市的街路名非常风雅好听?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_k6   2022-6-17 10:18   8255   5
相关问题:
1.有哪些城市的区名非常风雅好听?
2.有哪些地名在古代十分风雅,而现在被重命名后就失去雅致了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28y3e3  1级新秀 | 2022-6-17 10:19:10
说到风雅,怎么能少得了西安呢?
西安的街名可能看起来很普通,但是和历史联系起来就风雅好听的多了。
西安就是这样一个有故事的城市,需要人留心慢慢品味。




朱雀路
以前唐朝的中轴线,唐朝皇帝往城南祭天所走街道。
这条街道又称天街,韩愈古诗里,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说的就是这条路。

子午路,
西安有两条子午路,
一条连着朱雀路的叫子午路,
这条路你在地图上找不到,
只能在公交站牌附近的店家招牌上看到,
更南边西安还有一条子午大道,
子午道是古代连接川陕的唯一通道,
三国演义里魏延曾经向诸葛亮提议子午谷奇谋,
子午路就通向秦岭的子午峪。
唐朝的时候杨贵妃吃得南方的荔枝就是从这条路上送过来的,
历史上把子午道又叫“荔枝路”。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

凤城路,
长安城自古又称凤城,因西汉长安的凤阙而得名。
后秦姚苌建都长安,看到高耸的凤阙慷慨歌曰:
“长安城西有凤阙,上有双铜雀,
一鸣五谷丰,再鸣五谷熟。”

梨园路,
“梨园”的说法,出自唐代。
唐玄宗李隆基在这里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座皇家音乐戏曲学院。
杜甫回忆起当年的梨园盛景时,他写下了
“昔有佳人公孙氏,一舞剑器动四方”。

鱼化寨,
这里曾是周武王为其雨花公主祭天之地,
几经历史变迁,“雨花”渐渐被演绎成了“鱼化”,
有鲤鱼化蛟龙的祥瑞。
自唐代始,进京赶考的举子都要来此地祭拜,
祈求能一举考中,实现“鱼跃龙门”的愿望。

五味什字,
此街以我国中药分甘、辛、酸、苦、咸五味而得名。

索罗巷,
唐代位于兴庆宫内,
相传以唐天宝年间兴庆宫内有一娑罗树园而得名。
明代称娑罗巷,清末改为今名。

景龙池,
唐景龙年间,这里为九王子府第,玄宗李隆基幼年居于此。
当时地下水涌出成湖数亩,得名景龙池。
李隆基作太子后,利用这件事说他的住所有龙气。
登基后在此建立兴庆宫,景龙池既宫中龙池,亦称九龙池。

香米园,
北宋时期宰相寇准在陕为官时,
给位于此处的自家花园题名“香墨园”。
久而久之,“香墨园”就演变成了谐音“香米园”。

龙首路,
相传秦时,有一条黑龙从秦岭来到渭河饮水,
其经过的地方形成一条土山,形状如龙,
从秦汉以来,它多次被选为宫殿基址。

另外西安还有好多配套的路名
比如西安城墙四个角分别向外辐射了四条路,
太白路,太乙路,太华路和太岳路。
文革中改名援越、红旗、燎原、星火。
后来其他的名字都恢复了,星火路还保留着。

新城区有六条尚开头的路,
“德、平、勤、俭、仁、爱”
尚德路,尚平路,尚勤路,
尚检路,尚仁路,尚爱路
尚仁路解放后改名解放路

其实西安城墙里边还有是崇字头的路,
后边紧跟
孝、悌、忠、信、礼、义、廉、耻
不过解放后改成,西一路到西八路…………

西安好听的地名还有好多,今天先写这么多,想到了在更
图片来源网络。


++++++更新++++++

未央路  

西安北中轴线的路叫未央路,
取名由来汉朝的未央宫就在北郊,
未央一词在古代诗词中也多有提及
夜如何其?夜未央。
——《诗·小雅·庭燎》
及年岁之未晏兮,时亦犹其未央。
——《楚辞·离骚》

下马陵  

相传,汉朝时著名改革家董仲舒死后,埋葬于此。
汉武帝经过这里时为了表示对董仲舒的尊敬,
特别下马步行,于是民间称这里为下马陵,
后来因为口音又被称为蛤蟆陵,
白居易的《琵琶行》中有所提及,
“自言本是京城女, 家在虾蟆陵下住。”

乐游原  

乐游原是唐代长安城内地势最高的地方。
汉宣帝立乐游庙,又名乐游苑、乐游原。
李商隐最著名的《乐游原》就是这里,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李白《忆秦娥》中也写到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兴庆路  

因为唐朝有长安三大宫殿之一的兴庆宫,
现在在遗址上建有兴庆公园,
唐玄宗、杨贵妃常在兴庆宫内举行活动。
李白的《清平调》便是起源于兴庆宫的沉香亭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
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名花倾国两相欢,常得君王带笑看。
解释春风无限恨,沉香亭北倚栏杆。”

灞桥  

灞桥位于西安市城东。
春秋时期,秦穆公称霸西戎,
秦穆公欲显耀其武功,成就霸业,
将滋水改为灞水并修桥,故称“灞桥”。
滋水县这个名字在”白鹿原“里出现过。
秦末秦王子婴在霸桥上自缚绳索,
口衔玉玺向刘邦投降。
灞桥在唐代多为送别的地方,
唐代送别会送对方柳枝,
柳有留的音,又称灞桥折柳。
”杨柳含烟灞岸春,年年攀折为行人。“




曲江  

曲江是中国唐代著名的风景区,因水流曲折得名。
现存5万首唐诗有500首都与曲江有关,
是唐朝名人雅士最爱去的地方之一。
”三春车马客,一代繁华地。“

昆明路  

说起昆明路,这个名字其实很普通,
确实也跟云南的昆明有关,
但是这个起源却是汉朝挖的昆明池,
曾经是中国最大的人工湖,
汉武帝在这个湖上操练水军,
北京颐和园的昆明湖的名称就是来源此湖。
也是牛郎织女故事的发源地,杜甫诗云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相关传说

丈八沟  

西游记中魏征梦中剑斩泾河龙王,
龙王的龙头长一丈八尺,
从云中落下的地方就叫丈八沟

火烧壁  

相传在盛唐年间,当地一老者救了一只狐狸,
当晚,老人梦见有人约他次日三更时去一块石碑处,
绕着石碑左转三圈右转三圈,再击石碑一下。
老人如约前往,按照梦中所示之法行事后,
眼前忽然出现一座富丽堂皇的庭院。
主人殷切招待并致谢救命之恩,除厚赠金银外,
还传授他一门制作花架盒子灯的绝技。
老者被送出大门后,始悟往日所救者乃是一狐仙。
后来,老者一夜巨富引起邻人怀疑,被告入官府。
官拘老者察问,老者以实告之。
官恐妖魔作祟,起兵往围,积薪烧碑,
一时碑倒坟塌,事后检点,烧死狐狸数十。
从此,这里被当地人称作火烧碑,又叫火烧壁。

金花路  

传说这里是唐皇帝选秀时,
四方秀女训练与居住的地方,
秀女一但被选中,就成为嫔妃,
犹如金花一般,故此得名。
还有一说是所有落选秀女居住的驿站,
当时名为金花落,
后来更名为金花路了。

等驾坡,马腾空

等驾坡原来是唐朝时期的皇家狩猎场,
等驾坡传说是恭迎唐太宗李世民的地方。
在等驾坡南面还有一个地方叫马腾空,
传说是唐太宗李世民在一次打猎时,碰见一只神鹿。
李世民所骑的马匹一见神鹿,吓得马蹄腾空,
将唐太宗李世民掀与马下,所以该地就叫马腾空。
3#
m8z_w  1级新秀 | 2022-6-17 10:19:16
【广州 风雅而有趣的地名】
这些是我在日常生活里熟悉到骨子里或者在外游玩无意间遇见的名字,摘录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路名,不止于风雅好听,还在于有趣可爱,值得仔细咀嚼其中的韵味。简单放些图,顺便介绍地名的周边,以及我所理解的涵义和由有点大的脑洞展开来的联想。时间精力所限,未及一一追寻路名准确由来,多为个人阐释。待今后有更多时间再找来《广州市地名志》翻检。照片除水印注明来源外,均为实地到访拍摄。
(多图杀流量预警)
【楔子:道德品行类】
前几年电视里出现过这样一个和谐广州主题的公益广告,拍得不错,广告词也新颖有味——“大德,不止大德路;孝道,不止光孝路”等等。大德,以“大”一字囊括,干净利落,大恩大德。光孝路有光孝寺——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千年禅寺。这几条路都在广州的老城区之中,还有执信中学所在的执信路,朱执信,执行诺言、恪守诚信。“童真,不止童心路”。


我觉得还应该有“文明,不止文明路”,文明路也是老城区里我尤其喜欢的一带,生活气息浓厚。省立中山图书馆便在此,旁边还有文德路,主要售卖文房四宝。吃的方面这边还有达杨椰子炖汤、才福面店、百花甜品、陶园煲仔饭等老字号美食值得推荐。


在文德六巷有一间浩天书屋,有着一位老人的坚守。店主是广州“土著”,二十年来坚持经营这间二手书店,门口有老旧而褪了色的革命时期宣传画,店里有小人书(连环画,好几排)、大部头世界名著旧书、旧词典、黑白老照片,趣味无穷,书籍的纸页大多已发黄,翻动起来声音脆得令人小心翼翼。


附近还有一条可爱的旧巷子:豆腐巷,听起来好像很好吃很滑的样子呀。


【正文:社区、生活圈类】
越秀区:
1.诗书路:“诗书传家远,忠厚继世长。”一听便感到浓厚的书香气息。恰巧的是,《广州日报》在这一带有设置办公点,不知道新闻行业的工作者能否在各种压力底下,依旧腹有诗书气自华?
纸行路:陆游“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正好是首尾呼应的两字。另一种说法则是以经营纸业出名,纸行林立,故名。这便是“行”字念xíng与háng的微妙区别了。
观绿路:原名官禄路。位于观绿路和诗书路交界有两座有价值的民国建筑:金陵台和妙高台,前几年被开发商强行拆毁。
七株榕:七株榕小区,据说旧时由有七株古榕因而得名,有七株榕小学。


2.玉带濠:
起初只是经过觉得特别,三点水的“濠”,周边却未曾见过水。“玉带”联想到“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黛玉。后来才知,此处为古代广州城中心、明朝护城河,因像玉带般围绕广州城南故名。因河涌堵塞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被整治改建为暗渠。清代广州工商业最为繁华的地段,而今遍地皮革、五金店。沧海桑田,世事变幻。


相公巷:这一带的一条小巷子,原本没有留意,直到有一天走路低头发现路面上的字“相公巷”,置身喧闹人潮之中颇有时代的恍惚感。


珠光路:名字让人想到一派珠光宝气。
高第街:高中科举,高家府第。除了作为著名的服装批发商业中心之外,更少为人知的是——高第街内“许地”,近代广州第一家族许氏家族聚居之地,鲁迅夫人许广平童年生活的地方。


3.东山口
东山口一带有华侨住宅区的洋房。1907年来自大洋彼岸的美国南方浸信会传教士,在寺贝通津、恤孤院路、培正路一带,购买大片土地,兴建起福音堂、恤孤院、培道女子学堂、安老院、医院等宗教、教育和慈善机构。现今留存基督教东山堂、培道学校屡经变迁分为广州七中及培正中学。两所同根源的兄弟学校隔街而立,红砖绿瓦。上学路上,往往左边一侧走着七中学生,右边一侧则是培正学生,很是奇妙。


总是觉得东山一带地形奇特,如七中所在的烟墩路,烟墩可以理解为古代燃烟火示警的烽火台,也可以就“墩”字视为“土堆”。再如公交东山总站所在的龟岗大马路,地势倾斜有坡度,龟岗,是不是像乌龟壳一样拱起的小山岗?


恤孤院路:特别的是并非叫孤儿院、福利院,而是恤孤院,体恤、怜悯孤儿。作为路名起源的那座恤孤院,如今也不复存在了。比较知名的洋楼逵园就位于这条路上,如今常用来开设艺术展览。


寺贝通津:“津”指码头,在广州以前特指珠江旁的码头,“寺”则指东山原有的一座寺庙:东山寺。“贝”意“背”,据广州市地名志的解释:东山庙背后,且曾为寺贝底村居民出入的通道。连起来的意思是“东山寺背后通往海边码头”的那条路。(via百科)寺庙现已不存,留下的还有“庙前直街”这个名字,惜庙已难寻。


提到“通津”,广州还有荷溪通津、云海通津这些同样很美的路名,通往之处不知可有人问津?
较场东/西路:名字源于东较场,一个与体育紧密联系的地方。唐始便是阅兵和开展武科举、军事体育训练之地,到清康熙年间正式更名“东较场”。后多次更名至解放后最终命名为“广东省人民体育场”,所幸的是较场东路、较场西路依旧把昔日“东较场”之名保留了下来。
顺带介绍一下兰圃:位于越秀公园旁边,较少为人知,栽培兰花的园子,是在车水马龙的闹市里一处相当幽静、适合散心的景致,令人流连忘返、恍如世外。
二沙岛: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历史流传下来的风雅有诗意的路名以外,还有二沙岛这些特意起的名字:大通路、烟雨路、晴波路等。路过的时候便觉得有种与众不同的雅致,原来,这一批街道命名是融入了新旧六代“羊城八景”的典故由来。


八十年代,二沙头耗尽一年夜以继日吹沙填土,从乡土渔村摇身一变被开发成为国际化的”纯富人区“。“二沙头”及其旧有名称如夏源大街、沙地大街、贤窖大街、农民新村等已然不再配得上这里的高逼格,索性将改头换面进行到底。如大通路、烟雨路源自宋元两代八景“大通烟雨”,渔唱街源出“荔湾渔唱”,晴波路源自“珠水晴波”。
荔湾区:
1.西华路
金花街:乍看之下很是寻常,实则藏着悠久的传说故事。金花娘娘,是民间信奉的生育女神,近于送子娘娘。这曾有过金花庙,而今仅存碑廊。“金花庙后街”这样的名字,无声述说着它曾经的存在。
第一津街:“津”字很特别,想到“津津有味”,想到渡水的地方。而它还是首屈一指的“第一津”。西华路有着许多老西关美食,这的第一津街上也遍布不少食肆,令人食指大动。


芦荻西路、芦荻街:刘禹锡“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的芦荻,令人扼腕叹息。
金花直街前几年建成了全国首个爱国卫生运动文化长廊,有次走小路去西华路无意中闯入。原来,在解放初期的爱国卫生运动之中(1952年),金花街被评为全国卫生模范单位,还得到了毛主席题词的锦旗。




丰采壁:在发现路牌指引出现“丰采壁”时,我脑海中对这名字充满了各种美好的联想与期待。直到看到了何为“丰采”——为纪念当初的光辉历程及所获殊荣,金花人民建造了一幅《金花丰采》壁画以示后人努力建设宜居城区(1997年)。壁画在熙熙攘攘的菜市场周遭,光着膀子的大汉脚踩着说明文字的碑石抽着烟。现在的金花街并没有比其他地方干净多少。
一路上目之所及还匆匆瞥到和平东约、太保直街、居心里等名,也挺有意思。


扩展开来补充一个由“居心里”引发的联想:
——“你有何居心?”
——“我住居心里,驻居你心里。”
我居住在你的心里。
彩虹桥连接西华路西端的一条老桥,与荔湾路垂直交错。如今桥身已翻修了大部分,只余下局部纹饰保留旧时风貌,只是没想到一条老桥,也有个如此梦幻的名字。
荔枝湾:位于西关泮塘,有着逾千年的历史,“荔湾渔唱”曾是明代羊城八景之一。所谓“一湾江水绿,两岸荔枝红”,荔湾区亦是因此得名。历经兴衰更迭,如今重新整治和包装的荔枝湾涌更像是打造起来的旅游景区。


明心路:位于芳村,第一反应想到“明心见性”。然而这里还是广州市精神病医院所在地。这里有华裔传教士冯西创立的明心书院,是广州第一所盲人教养所,收录失明儿童学习技艺,助他们走向社会,由此亦有”目瞎心明“之意。
信义路:位于白鹅潭沿岸,有基督教芳村堂,路名可能是缘于“因信称义”的基督教义。附近有信义会馆,前身是广东水利水电厂,而今被改造成算是创意产业园。实际并非会馆,也与信义二字无甚关联,令人失望。


花地湾:芳村,花鸟鱼虫市场,又名越和花鸟鱼艺大世界。不要笑,这可被广州市旅游局授予了“广州一日游”景点称号呢。“花”“地”“湾”三字组合起来构成一种难以言喻的韵味,自己细细品味吧。
如意坊:吉祥如意,坊间。名字很美,高中上学回家的公交车就有一辆总站开往如意坊,还未曾涉足。

海珠区:
同福路:路名让人联想到有福同享,与邻近的南华路、洪德路组成了古时相对落后的河南仅有的骑楼街,得益于当年河对岸的地皮饱和后,便决定“要河南一套房”的富商们到此买地建房。这一带最为知名的,便是广州佛教四大丛林之一的海幢寺。


宝珠南:海珠区同福中路。宝珠,有大俗大雅之气,如珠似宝。路牌为繁体字,由右至左念,被粉刷一新整修过的老房子,白墙之上幸存旧牌。石板街如今已越来越少,这里,还有。


牛奶厂街:海珠区同福中路附近。许是以前曾经有座牛奶厂,很可爱。


眼前出现一群小学生一个个手牵着衣角往前走的情景,他们在上学的路上会经过一座牛奶厂,每天喝着这儿出厂的小瓶子装着的新鲜又营养的牛奶,茁壮成长着,以及萌萌的奶牛,身上黑白斑点图案。


漱珠岗:清道光年间,道士李名彻见此岗“山环水曲,松石清奇”,遂取名为漱珠岗。岗上有座纯阳观,供奉纯阳真君吕洞宾的道观,不易找,但也很是清幽。真的是很特别的名字,几个单独的字组合起来成为奇妙的搭配,代表着一个小区域范围。



黄埔区:
1.南湾古村:履理里、皆佳街(请用粤语来读哇),可惜到那去的时候没能遇到,后来方知。


蟹山西路:通往鱼珠码头的一条公路,沿途看到蟹山公园,还有母校暨大的一间附属医院。此处山地为丹霞地貌,山石宛若大红蟹,因而得名蟹山。珠江河边的这一带,有鱼又有蟹。



2.深井古村:原名金鼎,深井之名得来是因一口深井,有七百年历史,是广东为数不多保存较多古迹的真·古村。族姓凌氏,也是名门望族,出过“文坛三才女”之一的凌叔华。


安来市:明清时因口岸对外通商繁盛一时,遍布米铺布店、医馆药店、烟馆、当铺等。其旧址是广州市登记保护文物单位,但没有多少纪念或说明。而今的安来市,不同于深井村中旧屋老宅备受新房挤压的乱象,街道宽敞干净,楼宇整齐,也算适得其所,看着就很舒服(请自动忽略上面纠缠不清的电线)。


居安里:和居心里很像,安心,居住在安心的地方,心即能安。此心安处是吾乡。


无独有偶,在番禺市头村(广东四大名园之一余荫山房附近)也发现了一模一样的名字。要是住在这两个地方的人有一天碰面,自我介绍说起住的地方名字,那该多巧呀。


集贤里:同样巧的还有集贤里,不过这个名字不少地方也用,汇集贤能之人 住在这里。


市头村:


那就再小小补充多一个市头村的路名,彩云巷:(晏几道)“当时明月在,曾照彩云归。”


还有一个很接地气的。。(请用粤语读 比较过瘾)


一直路:地铁三溪、鱼珠站一带。
忍不住脑补了段对话:——“你在哪?” ——“一直路上”
可惜仅仅是规划路路名。。有一直路还有二直路,还有一横路,醉醉的。

番禺区:
里仁洞:番禺南村,很少见以“洞”字结尾的地名,听起来像韩国的。细思便想起《论语》,《论语》第四篇篇名即“里仁”。“里仁为美”,住在有仁者的地方才好。事实却是,里仁洞是广州著名“淘宝村”所在,电商集聚地带。相形之下,名与实之间断裂甚远。


【附赠:地铁站名类】


五羊邨:五羊象征羊城广州,其后用的是“邨”而非乡土气息浓郁的“村”,广州城邨。想起了《送我一个家》的歌词, 屋邨几多伙人家。


动物园:曾经实习路上的必经之站,每次总想直接出站逛逛。


鱼珠:“鱼目混珠”,有鱼所以有个码头,好像很有逻辑的样子(>ω<*)实际上,得名来自“鱼珠石”,指古时城东珠江中的一块由红色砂岩和砾岩构成的巨型礁石。长期受水流冲刷呈圆珠状,与北岸上长形的岗地鱼山相对,如鳌鱼吐珠而得名。清代羊城八景“东海鱼珠”便是此石。


磨碟沙:我们爱开玩笑,“你饿不饿,磨碟沙给你吃好不好?”
百度了一下名称由来:古代珠江江面宽阔,广州城大部分地区都在水下,退潮时或枯水期才露出水面的叫“沙”,磨碟沙因古时观看形似碟片,被水打磨,故名“磨碟沙”。
海心沙:说到“沙”自然还有海心沙,2010亚运开闭幕式场馆所在,海之心,江心沙洲也。


广州还有北帝沙、峨眉沙这样的名字和地方,希望有朝一日亲临。
【写在后面】
拥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方有文化韵味独特丰厚的道路名称。以街坊里巷、市井、岗、湾结尾的地名让人沉迷,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哺育一方文明。

(番禺 市头村 市新公路)
路名体现着文化内涵与城市个性,是这座城曾经存在过的建筑物的见证,依稀可窥见其过往繁华。千奇百怪而又趣味无穷的名称散佚于我们行走的街道之间,值得玩味。留心处处皆风景,处处皆学问。
最后再分享一段数字开头的广州路名组成的顺口溜(via
【闲闻逸趣】一德路、二沙头、三元里……你接得下去吗?):
一德路,二沙岛,三元里,四牌楼,五山路,六榕路,七株榕,八旗二马路,九曜坊,十甫路,百子横路,万福路。  你去过几个?
对羊城地名及地理有更多兴趣的知友可戳进另一版本:
细数羊城风雅而有趣的地名 - 行走浆糊 - 知乎专栏,喜欢就点个赞支持&肯定吧(>ω<*)
4#
e80_7p  1级新秀 | 2022-6-17 10:19:26
西安

尚德路,
尚勤路,
兴善寺东街,
洒金桥,
德福巷,
粉巷,
五味十字,
湘子庙街,
书院门,
安仁坊,
未央路,
柏树林,
文艺路,

文景路、
明光路,
朱雀路,
太白路,
雁影路,
凤栖西路,
咸宁路,
长乐路,
文景路,
龙首路,
东西南北四条沿城墙出的路:太华路,太乙路,太白路,太岳路
子午路...
5#
n1x  1级新秀 | 2022-6-17 10:19:57
东都洛阳
取自隋唐宫阙、寺庙,唐洛阳城坊里的,摘取部分
西苑路:取自隋唐时期的大型皇家园林,因园林位于宫城之西,故名“西苑”。
景华路:取西苑景华宫名
丽春路:取唐上阳宫丽春殿名
龙鳞路:西苑龙麟宫
唐宫路:道路所经之地,系唐代宫城区,故得名
上阳路:唐上阳宫,武则天朝政后常居,故得名
长乐街:路经隋唐宫城长乐门,故得名
金谷园路:西晋土豪石崇别墅名,因位于金谷涧、金谷水流经园中而得名
定鼎门街:定鼎门,是唐代洛阳外郭城南面最中间的城门
厚载门街:厚载门是唐代洛阳外郭城南面三门中西边的城门,隋朝时它叫白虎门,唐初时为了避李渊的爷爷李虎的讳才改为厚载门
望春门街:该街位于唐代时期皇家园林神都苑望春门的东侧,故得名
择善街:在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择善坊,故得名
通济街:该街北端曾是隋唐东都的通济坊,故得名
永泰街: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永泰坊,寓意世代国泰民安,并与长兴街相对应,故得名
广利街: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广利坊,故得名
宜人路:隋唐时期,洛阳城内有宜人坊,故得名
长兴街:街名选用唐代西京长兴坊之名,寓意长久兴旺,并与永泰街相对应,故得名
九龙台街:该街东段有“九龙台”遗址,故名
凝碧街:取自东都苑凝碧池。也有柳宗元 《界围岩水帘》诗:“韵磬叩凝碧,锵锵彻巖幽。
积翠街:取自东都苑积翠池。也有刘长卿 《旅次丹阳郡遇康侍御宣慰召募》诗:“积翠下京口(洛阳) ,归潮落山根,此处积翠指春季
散骑常侍补充:
芳林路:北魏皇家园林芳林苑
长夏路:跟厚载门路一样取自神都外郭城门
凌波桥:洛阳宫城内有凌波池,唐玄宗在池畔遇龙女,立庙。

取自人名的,就不提了


取自典故的

九都路:取自洛阳“九朝古都”名号(现在改为十三朝)
开元大道:出自唐玄宗统治前期“开元盛世”
孝文大道:出自北魏孝文帝
光武大道:出自汉光武帝
春晴路:取洛阳八大景之一,“金谷春晴”
晓月街:取洛阳八大景之一,“天津晓月”
敬事街
:该街原有“周南书院”,其匾额为“敬事乐群”,故得名
里仁巷:出自《论语.里仁》:“里仁为美,择不处仁,焉得知?”
饮马街:旧有马市街去洛河饮马多经该街,故得名
散骑常侍补充:
瀛洲桥:隋唐洛阳九洲池与西苑和太平公主宅均有巨沼,像东海,海上有三仙山,瀛洲为其一。
太康路:定都洛阳的夏朝君主,也是晋武帝年号。
伊洛路:伊洛二河自古洛阳名号,《国语》:“昔伊洛竭而夏亡”
政和路:宋徽宗年号。

勒马听风街
:其实很小一条巷子。关于这街名的传说挺多版本的,有兴趣可以一查

6#
m7nkd  1级新秀 | 2022-6-17 10:20:43
提名南京。先占坑
————————————————————————————
龙蟠路 虎踞路 长乐路 乌衣巷 长干里 丹凤街 雨花巷 御道街 清凉古道 升景坊 凤游寺 石鼓路 格致路 莫愁路 山阴路 琵琶巷 。。。随便在地图上翻翻就是这些路。。。
——————————————————————————
插播评论~
东大影壁。颐和路。金沙井、平安里、童家巷。栖霞、仙林。中山南路,北极阁,北京东路,长江路,大行宫。木屐巷。还有。。。大小傻帽巷?!
仙林大道。抄纸巷。杉湖路。三步两桥、御道街、中山路、复成桥、朱雀桥、玄武湖、音乐台、应天大道。石婆婆巷。还有。。。泥马巷?!
—————————————插图的分割线—————————————


乌衣巷, 位于夫子庙地区 ,三国时是吴国戍守石头城的部队营房所在地,当时军士都穿着黑色制服,故以“乌衣”为巷名。后为东晋时高门士族的聚居区,东晋开国元勋王导和指挥淝水之战的谢安都住在这里。——以上摘自百度百科“乌衣巷”词条。现在有王导谢安纪念馆可供参观。


长干里是南京古代著名的地名,遗址在今内秦淮河以南至雨花台以北。早在春秋战国时代,长干里一带已经是南京人口最密集地区,也是本地区经济命脉之所在。长干里地势高亢,雨花台陈于前,秦淮河卫其后,大江护其西,又是秦淮河的入江通道,战略地位十分重要。南京城市的雏形――越城就位于此。范盝之所以选择在此筑越城,就是看到这块地方物产丰富,交通便利,商业繁荣,人中密集,同时,这里有山水卫护,攻守皆宜。秦、汉、六朝时期,长干里是南京最繁华的地方,是著名的商业区和货物集散地。——以上摘自百度百科“长干里”词条。我想大家看到“长干里”三个字首先想到的应该是李白的《长干行》吧: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雨花巷位于中华门以南,雨花台以北,紧靠长干桥,有很多民国建筑。但是老城南地区最近似乎拆拆拆很严重。。。


御道街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起光华门,北抵午朝门,中有外五龙桥。因曾为其皇宫的南北中轴线,即明故宫御街和御道,故名。——摘自百度百科“御道街”词条。


清凉古道
我居住在南京的时候,常喜欢一个人跑到废墟变成菜园竹林的所在,探寻遗迹。最让人不胜徘徊的,要算是汉中门到仪风门去的那条清凉古道。这条路经过清凉山下,长约十五华里,始终是静悄悄地躺在人迹稀疏、市尘不到的地方。路两旁有的是乱草遮盖的黄土小山,有的是零落的一丛小树林,还有一片菜园,夹了几丛竹林之间,有几户人家住着矮小得可怜的房舍。——张恨水《清凉古道》


凤凰西街
在南京 我常常坐18路公共汽车  从江东门北街上车 会路过凤凰西街 一个很好听的名字  刚刚到南京的时候 我住在凤凰西街  那个时候是夏天的梅雨季节 空气中永远都是湿哒哒的  地上到处都是积水 落叶飘在水面上  明晃晃地映着 属于自己的忧郁的夏天——好妹妹乐队 张小厚 《石鼓路的匆匆往往》


图为莫愁路教堂。
莫愁路,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南京市区的繁华路段,汉中路向南,到内秦淮河边升州路为止,全长约1.5公里。


山阴路
此处是否应该插播B哥《山阴路的夏天》?


琵琶巷


颐和路。颐和路两侧栽植着繁茂的梧桐树。据资料记载,那些法国梧桐是由当时东南大学教授常家惠奉命从巴黎郊野购回的。民国时期的颐和路是一个纸醉金迷,灯红酒绿的地方,相当于核心区域,热闹繁华,人来人往。如今繁华落去,只剩下沿路碧绿的浓荫与近百幢风格迥异、各具个性的西式建筑。










插播一下南京的梧桐路。知乎上南京的知友们引以为傲的南京标志。


石婆婆巷。这条巷子的来历,顾名思义,跟一个叫石婆婆的人有很大的关系,而石婆婆的来历如下:石婆婆名芮娘,明洪武年间陈其学的先祖礼部尚书陈迪家的丫环(也是乳娘), 她善良聪慧,识大体,明大义,精通诗词歌赋,陈迪视她为亲生女儿。建文四年(1402年),燕王朱棣夺取皇位,陈迪全家遇难,唯一个仅五个月的第七子陈珠,被芮娘匿藏而得救。芮娘与陈珠母子相称,到处躲藏,后被朱棣皇帝怜而赦之,戍遣登州。芮娘勤于持家,严于教子,乐善好施,名重乡里。——摘自百度百科“石婆婆巷”词条


在南京水西门附近,有条看起来非常不起眼的小巷,叫木屐巷,顾名思义,它就是过去以制售木屐为主的一条街巷,木屐巷东与仓巷相连,西接莫愁路,长约百余米,两边多是老平房,其中木屐巷10号曾是“湖北会馆”。——摘自网易


碑亭巷。位于大行宫西侧,得名于纪念明末清军南下入南京并未屠城所立的石碑(一说为刻有“红楼一角”四字的石碑)
~~~~~分割线~~~~~~~
好久不来这里 又收获了好多赞 小透明为大家深情献唱一曲感恩的心 么么哒
南京还有好多美好的街道名 大家都在评论里补充了 欢迎交流~
我最近去了成都 发现成都好多路名也炒鸡美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