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上海

论坛 期权论坛 爱问     
bamboo   2022-6-3 17:04   2738   0
1,上海人的早餐一般都是从泡饭开始的,什么叫泡饭,就是前一天的剩饭剩菜早上加点水一起煮,十分钟左右就可以成为泡饭了。
豆浆油条那是上海人给家里面最宠爱的男小孩买来吃的,女小孩只能沾上点光吃到男孩子的三分之一份量,因为老底子的上海人都是乡下出来到上海讨生活的,保留着上海周边农村的习俗,男孩子是传宗接代的,女孩子总是要嫁给别人家的。当然现在生活条件改善了,区区早餐何足挂齿,男女早就平等了。
浦西外滩浦东田畈,可以想像七八十年前的浦东和我们小时候的老家应该区别不大,浦东人到浦西来挤公交车,照样给上海人数落:我们上海已经这么挤了,你们乡下人来干什么?当然区别非上海人的方法很多,譬如服饰、口音,浦东三灶、六灶、川沙等地人都把五分人民币叫半角,那么售票员就可以理直气壮的挤兑浦东人了。实际上售票员才是真正的外地人,上海本邦人都在浦东南汇川沙宝山等地。
我们又回到泡饭,上海人好面子重穿衣打扮,那时的上海人每一个月的收入都是差不多的,没有那么多的资产阶级,要想人前显贵必在人后吃苦,于是上海人就拼了命的在吃用上省钱,把穿衣打扮的面子撑起来,这就是上海泡饭的真正含义,你懂的。
穿杭州、吃广州、死柳州、生苏州,是中国人自古传今的俗语,意思就是:穿衣服最讲究的人是杭州人,所以现在杭州才有了世界闻名的四季青服装市场;吃东西最讲究的地方就是广州,广州市面上有了佛跳墙和岭南美食;广西人办丧事则是邻近三村不分亲疏老幼全部到丧家大吃三天三夜送亡者至墓地热闹非凡;苏州人的妇女或许许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没有之一,一旦妇女生孩子坐月子做母亲,那母亲就是帝王待遇。
上海的泡饭就是真正意义上的上海早晨,也代表我们这个五千年文明传承中华民族古国的早晨:吃苦在先享乐在后、自强不息渊源流长。
中国人是讲究玄学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这个熙熙嚷嚷的红尘中,泡饭或许是我们安身立命的最佳选择。
2,上海真是一个神奇的地方,居然有一条马路叫:甜爱路,不知道是不是上海处于苏松地区,人们都喜欢吃甜食,所以才会取虹口区的一条马路叫甜爱路?
笔者不想去网上查甜爱路的来龙去脉,只是知道在上海市虹口区甜爱路上有鲁迅墓地和鲁迅公园,甜爱路是一条幽静的小路,但一天到晚都有人在这里拍艺术照片和婚纱礼服照,让人大饱眼福。我不知道每天这么多来拍照的人是不是讨一个:甜爱,这个好兆头?
鲁迅先生是笔者的同乡,他提供给大清帝国倒后所有中国人的精神坐标,大凡真心为人民服务的人貌似都没一个圆满的人生,当然是指世俗的圆满人生。但历史却终究还是会给正直、善良、无私的人于真实的评价,鲁迅先生活着的时候不是那么如意,但是在身后却声名显赫,居然连鲁先生的坟墓也无限扩大成了上海市区的一个特大公园:鲁迅公园,墓碑旁马路则称为甜爱路!
3,一个现代化大都市的构成要素是摩天大楼、千万级的人口、高速发展的经济等等,但是最重要的还是她的文化基因和印记。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上也只有上海能够承担起这个现代化大都市的称号,这里有中国第一高楼和第一高塔,这里有上海证券交易所(主板),这里有波音飞机制造厂和特斯拉电动车制造厂...,当下无数的光芒似乎掩盖了上海百年前曾经的辉煌?就像罗马不是一天造成的那样,上海今天世界五大都市之一的地位也不是突然形成的,也是发源发端于百年前的历史。
在此重点讲一讲上海的虹口区,百年前的上海就是中国苦难深重的缩影:人民被奴役、土地被霸占...,地处上海市中心位置优越的虹口区大部分土地被美、英、日等帝国主义国家霸占,并开辟成所谓的共同租界,外国人在租界内享有治外法权可以不服从任何中国政府的法令,简而言之就是国中之国。
内山完造先生是日本人,却无比热爱中国文化,上世纪三十年代左右就在虹口区多伦路区域内的山阴路上开了一家内山书店,以书会友和中国人的精神食粮提供大师鲁迅先生结为好友,无产阶级战士和革命家方志敏先生的狱中手稿:可爱的中国,就是通过内山书店转给鲁迅先生的。
假如多伦路区域的内山书店内山完造先生是中华文化的护手,那么发端诞生于多伦路上公啡咖啡馆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就是当年中华文化在黑暗中的一盏明灯!大清帝国倒台后的三四十年时间内,战火纷飞民不聊生,我们的民族自信已经跌入谷底,这个时候急需要一种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文化和精神来支撑起我们千疮百孔的社会信仰,左冀作家联盟当仁不让成为中华民族英勇无畏的文化先锋队,吹响了中国人以死向生的号角,用充满正能量和元气的文学作品唤醒了沉睡中的东方雄狮!无数有志青年被左联的文字和思想影响,加入了革命组织,最后成了无畏的战士,为我们打下了一个公平公正正义的国家制度,这个红利我们已经享受了七十多年,并且还将一直享用下去。
租界是中国人历史上耻辱的产物,但内山书店、公啡咖啡馆、鲁迅和方志敏先生等等物和人却是我们的无价之宝和精神导师,世界上的事情就是这么不可理喻,在最肮脏的地方却盛开着最美的花朵,中国人口中说的一个人的最高境界:出於泥而不染,就是指这样的情况了吧!我们都听说过这个故事,一个优秀的大学肯定是因为有伟大的老师和优秀的学生而成为伟大的大学,而不仅仅是因为有了很多高楼大厦;同样一个世界级的大都市不仅仅也只是因为有了摩天大楼和高企的GDP,而是有一群伟大的人和他们高尚的精神代代薪火传承。假如外滩是上海的当红花旦,那么多伦路上的内山书店和公啡咖啡馆就是捧红明星(上海)的大导演。欢迎各位到上海虹口区的多伦路上转一转,这个小众的旅游目的地,就是中国近代文化史上的青藏高原:保留着最纯最冷的风雪冰霜和中华文化的精神家园。
4,大概在农历十二月二十六开始,上海的地铁、公交、马路行人,以肉眼可见的速度递减,忙碌了一年的新上海人(包括不限于所谓的金领、白领、工人阶级...)都要回或远或近的老家过年、探亲,哪怕是三千万人口的远东不夜城上海,也有会上演春节十五天左右的“空城计”,记得毛主席说过:休息为了更好的工作,在此祝所有的上海人、新上海人,新年好、休息好、吃喝好、把家人陪好,过完年就可以精神抖擞投入到自己的工作中去。
今年是不平静又不平凡的一年,庚子年嘛,总会给上海人和中国人带来不一样的记忆,佛教和中国文化都是讲究轮回和因果报应的,六十年为一个甲子一个轮回,但是在坚强的执政党和政府领导下,中国人打赢了新冠病毒阻击战,这个庚子年注定会成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节点。汉代名医张仲景的:伤寒论,救命救人无数,甚至让中华民族的人口发展得以稳定,用重要的人口优势保持成长为世界最重要的文明一极,中医的历史就是和瘟疫斗争的历史,这次疫情再次证明了中医的伟大和济世情怀。可惜地球村上总有那么几个楞头青,自以为是的吃了几天饱饭就找不到北,不肯用中国防控作业流程和中医对抗疫情,让亿万老百姓付出了惨重的代价。当年芝加哥大学教授何炳棣先生的理论研究之一是:东南亚的蕃薯引进中国,让中国的人口数量得以在康乾年间达到上亿级的规模。通过这次疫情,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视野看得更广阔一点:是中华文化的济世情怀和中医的博大精深让中华文明弥久历新,而蕃薯只是让中国人口爆发增长的一个催化剂?这个命题太大,让专业人士去研究或许更好。当然中华文化作为世界上最韧性和最伟大的文明(没有之一)肯定有她的无限包容性,我们对西医的引进和发展也是不排斥的,这次的疫苗研究生产速度已经证明。
倒一杯老家的绍兴黄酒、拿一只鸡脚,边喝酒边啃鸡腿,回到过年的话题。本来人由于工作(生计)的原因,今天已经是在上海过第二个中国年了,实际上老家离我住的上海只有二百公里车程距离,因为害怕回老家烧买汰等等原因,己经有十来年没有回老家过年了,这是我的不肖之处,当然更是一种时代的进步:想念家人可以随时视频在线联系、想吃以前过年时才能放开吃的黄酒和鸡脚,遍布各地的便利店马上就有、随时可放开肚皮吃...。老酒热热醉皇帝万万岁,是老家老人的口头禅,也是几千年来艰难困苦又奋斗不息中国人的最高追求,毕竟我们只是毛主席才让我们吃饱了饭、小平同志让我们穿上了温和的衣服....,我们丰衣足食只有短短几十年。
5,春节就是过年,中国人过年是一年中最大的节日,据说南北朝鲜、日本、越南等周边国家以前也是和我们一样的模式过春节,后来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从晚清开始国力下降,中国文化对周边国家的影响力越来越弱,直至周边国家不过春节、不用汉字为官方语言了...。宇宙中任何事情都是有周期的,自强不息的民族永远是打不垮拖不烂的,随着这次抗击疫情成功和研制疫苗领先于全球,中国人民重新站起来并站稳了,并且也可以站着就把钱挣了!全球都在抢购我们的抗疫物资和疫苗。
这几天媒体上有两个重要新闻:全国脱贫攻坚战取得胜利、中央政府大张旗鼓表彰在中印边境冲突中牺牲的几个解放军战士。十四亿人都可以吃饱穿暖、楼上楼下、电灯电话,这是人类历史上最光彩夺目的一页,可惜我们所谓的有些作家享受着人民的供养,不肯为这些大好事说一句好,却对自己不成器的子女百般呵护,任凭子女们用低俗无耻的文字盗换取国家的财政供养,不过想起来也是正常的,本来我们的那几个作家文人都不是什么知识分子,他们的文字无非是写一些无聊的人体器官及感受,无益于人类文明的进步。国家财政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盗取的人一定会付出沉重的代价,不论你在行业的地位有多高,你所在公司的平台有多高,原形毕露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我们西边的阿三邻居一直都喜欢贪小便宜,六十多年前我们立国未稳,他们想要趁机捞一把,却在当年的中印自卫反击战中被狠狠的迎头痛击,安份了几十年,但其间各种小动作不断...。这几年趁西方围堵中国,阿三邻居又幻想做西方的急先锋,不顾自己国内亿万黎明百姓深陷病毒之苦和贫困交加,一而再再而三屡屡挑战我们的底线,但是也始终敢开第一枪!这点阿三邻居要感谢他们自己的狡猾,更要感谢我们的父兄六十多年给他们的教训!否则这次我们的小伙子们一定会给他们远远超过六十多年前的重击。前几天中央政府把几个在对中印边境冲突中英雄牺牲的战士授于一等功,是完全正确的也是非常必要的。
6,酒楼位于上海市奉贤区南桥镇,王佳庄是一个俗气的招牌,老板说是他的外地婆(江西籍,上海人一般称除本地女孩之外的媳妇为外地婆)夫人取的名字,王老板稳重大气、阿庆嫂(老板娘)则是热情善良美丽俏佳人,我们经常好奇于王老板的婚姻,最后却发现王老板和阿庆嫂是三十年的结发夫妻,看来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还是十之八九。
上海滩实际上不仅仅是外滩、东方明珠塔、十六铺码头...,更是有你我身边一样的路边摊、小商小贩构成的,这就是人间烟火。王佳庄的菜品刚开始不入博主的心,因为太上海化了,而上海菜又是博主心中不屑一顾的菜品,油多又甜、不清不爽的感觉,今年夏天开始博主几乎隔天去王佳庄吃饭喝酒,俨然成了我们几个哥们儿的长期食堂,三个月吃下来才发现自己真的错怪了王佳庄酒楼,菜品看似是简单平凡上海化本地菜,却非常干净整洁,博主肠胃从小不好一吃不干不净的东西马上就要肚子不舒服,但是到王佳庄三个月用餐至少五十次左右,却一次也没有吃坏了肚子的感觉,这是让博主非常难得一见的饭店,要知道博主去外滩和南京路上的知名米其林饭店吃饭后有几次也闹肚子...。
南桥镇是上海市奉贤区的区政府所在地,有地铁五号线通上海市区,车水马龙一点都不输于上海市中心的繁华和干净,所以南桥镇上的美食家肯定也不少,王佳庄每天中午和晚上生意这么好是原因的,酒楼虽然地处南亭公路市区段,但是招牌也是简单的在PC板上写了三个大红字:王佳庄,随随便便挂在门口就算号称酒楼了,实际上整个王佳庄酒楼,楼上楼下二层也只有三百多平方米左右,十二张园台面。昨天好奇的问老板(兼厨师长)师承何方?王老板笑答其师傅是原来解放军战士中的炊事兵,王老板二十岁就开始向师傅学习厨艺,为师傅白干三年才岀师自己去一个大酒店厨房烧菜,一直干了二十年,十年前才自己出来单干开饭店...,说起王佳庄生意的火爆,老板连连说这是师傅的严格要求和学习三年才出师的功劳,不像现在的小年轻,学习了三个月就想自己干,沉不住气、没有师道尊严有序,这样是不可能学到真正的技术,也就无法像王老板一样坚持三十年做一个行业。傲慢与偏见肯定是害人的,就像博主开始误会王佳庄:没有金色烫字的大招牌、没有风姿卓越的服务员...。
吃到肚里舒服的饭菜才是营养,给你真诚端茶递水的老大姐才暖心,三五好友小聚不到三百元人民币才叫实惠。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1
帖子: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