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最大的工业遗址,为什么没被一拆了之?

论坛 期权论坛 爱问     
_zngg   2022-6-1 23:26   3124   0
城市设计联盟官方网站:http://www.uda123.com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城市更新”首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对于中国城市来说,传统重工业企业产业腾退后的存量土地将面对崭新的机遇,这是历史的必然。工业遗存必将以更加积极的姿态加入城市化进程的步伐中 。
而人们对于工业遗存的价值认知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早期,工业遗存普遍被认定为毫无价值,应该被彻底清除;后来逐步肯定了其是人类文明进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兼具物质和文化价值,因而提出应被谨慎保留。
作为北京最大的工业遗址,首钢园区是几代人的“时代记忆”。在首钢厂区搬迁后,此处高炉仍在却不见了浓烟滚滚,铁色的厂区历经了繁华与衰落,等待着新生。

文丨薄宏涛 首钢冬奥广场改造总设计师,筑境设计董事、总建筑师
编辑丨崔赫翾 瞭望智库




园区东向大鸟瞰王栋

1

快没有地了


城市化是农业人口转变为城市人口的过程,这个过程伴随人口迁移聚集,在此期间,地域景观、产业结构和生活生产方式都会相应产生较为深刻的变化。

城市化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进步的重要指标。
世界各国城市化进程不同。早在1851年,英国城市化率就超过50%。德国在一战前的城市化率就已达到60%以上,到2015年年底,德国城市化率为77.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也在加快。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我国的城市化率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增长至30.4%,2011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1.3%,首次超过50%。到了2020年,这个数字已经达到63.9%。参考全世界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当前我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已经到了快速发展阶段中后期。
但从国内不同区域看,城市化率总体呈现东、中、西梯度递减分布的空间格局。
经济相对发达的东部沿海地区城市化率整体高于中西部地区。2020年七普数据显示,我国东部地区城市化率达到73.3%,而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城市化率分别只有59.7%和56.9%。
由表1数据可知,目前广州城市化率超过了86 %,上海城市化率已达89%,北京城市化率在缓慢增长到达87%后也几乎不再有增长空间,而深圳更是面对建设用地枯竭的尴尬局面。
相比之下,重庆、武汉、成都、西安这样的后发中西部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仍有可观的增长空间。
表1:重点城市城市化情况对比



*数据来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

一方面是不断攀升的城市化率,另一方面是低效率城市化造成的城市资源过度消耗等问题。经济学家吴敬琏曾表示,中国城市化的速度在加快,但是城市化的效率太低,资源不能够支撑城市化的正常进行,进而使得工业化和现代化受到了阻碍。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一线城市通过严控增量和疏解存量双向发力实现“减量提质发展”。
目前沿海一线城市的土地扩张已经基本停滞,在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国土空间规划修编完毕后,总建设用地边界已经基本封闭:
《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 年)》中提出到2035 年北京全市城乡建设用地由2020 年的2860平方千米缩减到2760平方千米;
《上海市国土空间近期规划(2021-2025 年)》中提出“十四五”期间上海全市建设用地总规模不超过3185平方千米,并出台一系列“减量化”实施策略进一步控制建设用地开发;
《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 年)》中规定2030 年广州市建设用地达到最大量2180平方千米,之后按每年5~6平方千米递减;
《深圳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 年)》中提到至2035 年深圳市建设用地规模达1105平方千米,盘活存量空间并完成有机更新不少于150平方千米。
由此可见,对于国内诸如“北上广深”的一线城市来说,增量发展的时代已经基本结束。可以预见,对于一些准一线和二线城市来说,也将逐渐面对大量由增量转入存量的发展课题。
从扩张式的城市发展转向内生式的城市更新,从“规模外延扩张”过渡到“品质内涵提升”,已是历史必然的道路。

2
定位变了



国际奥委会官网曾撰文指出,北京冬奥会留下的最伟大遗产之一,便是带动首钢工业园区域的复兴。
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重要代表之一的首钢,曾为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搬迁至曹妃甸。2015年,作为全国首批城市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的试点,以北京冬奥组委入驻为契机,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加快了转型升级。
为何是首钢?这不得不提及其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钢铁成为稀缺的战略物资。1919年9月,北洋段祺瑞政府在北京石景山东麓筹建了名为“龙烟铁矿公司石景山炼厂”(即首钢的前身)的官商合营炼铁厂。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爆发后,日本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一个多月后,他们强行侵占了卢沟桥西北九公里的石景山炼铁厂(首钢前身)。为了更多地攫取生铁资源,他们对炼铁所进行了增资改造扩产。
直到1948年底,北京和平解放,石景山钢铁厂回到新中国的怀抱,成为北京第一家国有钢铁企业。石钢提前一年完成国家“一五”总产能任务。“二五”期间,又建造了中国第一台侧吹转炉,结束了新中国有铁无钢的历史。同年,石钢实施扩大产能计划,逐步达到年产生铁140万吨、钢60万吨的产能,成为我国重要大中型钢铁企业之一。1964年石钢建成了中国第一座30吨氧气顶吹转炉,是国内最早采用高炉喷吹煤技术。
1978年,首钢成为中国十大钢铁企业之一。1981-1994 年,首钢产量从182万吨突增至 824万吨,跃居中国钢厂首位。在以钢铁业发展为主的同时,首钢的矿业、机械、电子、建筑、航运等业务随之不断扩大,形成跨行业、地区、国家经营的特大型联合企业。
但彼时,拐点将至。
北京的城市发展定位在1949年后经历了四个阶段,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工业化”到“限制重化工业突出首都功能”,到“发展首都和知识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再到“定位四个中心建设国际一流和谐宜居之都”。建国初期的工业产业定位伴随城市发展的转变呈现了“先扬后抑再转型”的发展态势,大量第二产业为代表的非首都核心功能此时都在面临转产和腾退的问题。
寸土寸金的北京再也不能为首钢提供扩张的空间,它还要面临一个在北京发展的终极问题:环境。为兑现2001夏季奥运申办时提出的绿色可持续的办奥理念,同时顺应城市总体定位的转变,
2005年6月,服役了47年的5号高炉停产,拉开了首钢的搬迁序幕。5年后,首钢北京园区全面停产。

3

给首钢做“针灸”


2010 年,首钢新的规划也开始提上日程。
2011年,北京市政府批准《新首钢高端产业综合服务区控制性详细规划》,旨在将首钢打造成为世界性的工业场地再生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综合功能区、活力重现的人才聚集高地、后工业文化创意基地及和谐生态示范区。
2012 版总规的出台让首钢重新开始思索新的“非增量”发展模式,并于2015年提出实现以钢铁和城市综合服务商两大主导产业齐头并驱的协同发展,去除原有“增量开发”模式,转而思考以“存量更新”模式长效运营园区。
2016年5月,北京2022年冬奥组委入驻首钢老厂区西十筒仓,对首钢而言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开发改造工程开始提速。
彼时的园区北区保留了大量的工业遗存——两湖片区遗存囊括了“炼铁、制氧制氮、软化水、储煤制粉、电力及变电、冷却、鼓风”等各厂的生产系统内容,还包含了办公、后勤、职工宿舍、电影院等配套生活及文娱设施,在“产—居”两个维度上为全景式呈现原有厂区的工作和生活记忆,提供了最好的物质载体。
针对首钢北区保留的大量工业遗存,采取“点面结合”的整体策略。既能对炼铁工艺进行整体面状保存,又通过四个核心锚点项目来进行“都市针灸”,以突出工艺群核心建筑。
【注:“都市针灸”概念最初源自于西班牙建筑师和城市学家马拉勒斯,指一种小尺度的城市更新。这种小尺度更新除了在更新规模方面相对较小之外,还拥有相对较短的实现周期,能够较快呈现更新后的社会效应。】
之所以选择“都市针灸”是因为我们在研究欧洲的相关案例时,发现伦敦国王十字车站和圣潘克拉斯车站都为街区带来持续人流,谷仓综合体则注入了艺术活力;卢森堡贝尔瓦科学城高炉博物馆在高炉里放置了国家级的实验室,以此重振旧工业区经济;德国汉堡港城选择兴建易北爱乐厅、博物馆和社区,增加更新活力。
这些案例,都是以点状更新的方式,带动区域活力。
首钢北区四个核心锚点分别是供、储料区的冬奥广场,位于炼铁区的三高炉博物馆,位于储煤制粉区的冬训中心和冰球馆,以及位于自备电厂区且毗邻冷却塔的单板滑雪大跳台。
以冬奥广场为例,作为首钢北区实施落地的第一个项目,它成为了北京市政府支持首钢转型积极导入的核心功能。面对厚重的历史,我们希望通过“忠实的保留”和“谨慎的加建”将工业遗存变成崭新的办公园区,赋予老旧的建构筑物第二次生命。




西十冬奥广场冬奥展厅手稿筑境设计



西十冬奥广场咖啡厅手稿筑境设计
基地内部密集布局了原有筒仓、料仓、供料通廊、转运站及供水泵站,它们曾是园区一号、三号炼铁高炉炼铁工艺的复杂巨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联合泵站的改造中,把原有结构空间作为主要功能空间使用,通过加建补强了原结构刚度。同时,通过碳纤维、钢板和阻尼抗震撑等手段对原有主体结构加固以适应新的功能需求,建筑整体造型呈现出 “保留”和“加建”的不同状态,表达了对既有工业建筑的尊重。




西十冬奥广场天车广场陈鹤
而在150米长的原有联合泵站构筑物的改造中,我们植入开放式景观廊道、主入口通廊和公共空间,让园区内外景观能积极对话,并设置了一条穿行于建筑之间和屋面的室外“楼梯+栈桥”的步行系统,为整个建筑群在保持工业遗存原真性的同时叠加了园林化特质。
总体来说,冬奥广场通过一系列插建和加建的建筑,将基地内散落的工业构筑物细腻地“缝合”了起来,原有工艺导向下建立的布局被巧妙转化为一个景色宜人、充满活力的不规则五边形院落。




西十冬奥广场鸟瞰王栋
三高炉博物馆是首钢的明星改造项目,它提供了1.68万平方米的常设展览、临时展览、学术交流、社会科普、配套餐饮等功能,还依托相临的秀池提供了水面下近850个车位和2600平方米的水下临时展厅。这既是全国第一次尝试以炼铁高炉改造为民用文化建筑,又是首钢企业、首钢人的一次精神家园的空间重构。




三高炉设计手稿筑境设计



三高炉秀池石景山鸟瞰王栋
三高炉博物馆同时承担了几种不同的文化物质载体:钢铁企业核心工艺的视觉文化、首钢集体记忆精神家园的人文文化、面向城市的工业风貌体验文化。首先,高炉是钢铁厂的核心工艺构筑物,相较于轧钢车间动辄几百米水平展开的横向空间,高炉是纵向向天空伸展的百米巨构,视觉特征非常鲜明和具有标识性。三高炉博物馆还需成为重塑首钢集体记忆的载体,通过唤醒这片土地及相关人群的集体自豪感,实现首钢人精神家园的心理重构,也为衰退土地进入崭新的更新周期建构必需的心理准备和心灵支点。




三高炉夜景黄临海

4

从“拆改留”到“留改拆”


首钢园区的重工业遗存更新,是中国一线城市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大背景下催生的典型代表。
首钢的更新模式兼具了“大事件导向”和“文化导向”,在物理环境的设计与再造中,集成运用了“都市针灸”、“都市链接”、“都市织补”等手段;在功能与业态的活化进程中充分契合北京市城市总体功能定位,集成“文化+、体育+、生活+”模式,充分发挥了冬奥概念核心IP的引爆效应及国家体育产业示范区的增强IP并提供了保障活力的混合功能社区,逐步把园区打造为世人瞩目的城市复兴新地标。




群明湖畔六工汇购物中心黄建志
首钢园区希望在首都崭新一轮城市化进程中真正承担起“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的城市布局中架构中轴两翼、两翼齐飞的城市职能。园区的“动态更新”为深化当下北京城市供给侧改革,助推城市化进入下一个精耕细作的发展周期奠定了良好基础,也为北京“打造城市复兴新地标”提供了优秀的范本。



建设中的北区王栋
我国城市发展自改革开放以来明显加速,“旧改”成为城市建设中的一个重大问题,可以说国内对于“城市更新”概念的理解由此开始,但如今来看,“针对存量的建筑改造”和“城市更新”这两者的概念其实是不同的。近年来由于建成区面积比重不断提高,我国城市建设已逐渐从大拆大建、拆旧建新的城市改造阶段过渡到以功能环境重塑、产业重构、文化传承、民生改善为重点的有机更新阶段,一线城市纷纷开展“城市更新”与“存量优化”的创新尝试。
2021年8月住建部在《关于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的通知》中指出,城市更新要变“拆改留”为“留改拆”,需坚持“应留尽留”,全力保持城市记忆。在“退二进三”大背景下,我国城市更新也逐渐转变为以多方合作为基础的、以区域更新激发城市长效发展的整体城市复兴。与此同时,围绕城市存量资源开发为主的、小规模渐进式的自下而上的多样化城市更新也在各地逐步展开。新时期的城市更新呈现出“宏观集体复兴与微观渐进更新并存”的百花齐放的发展态势。




园区北区东向鸟瞰全景陈鹤

城市更新其实是针对城市的正常生命周期中的每一次自适应的一种改变。在此过程中,既有可能采取“增量”方法,也有可能采取“减量”策略。在增量更新中,容积率的提升和新产业的加入会增加片区活力,比如前面所讲的首钢即是采用的增量方法进行更新改造的典型案例。

但是不是所有的城市和地区都适合增量,更新方法的选取需综合考虑经济条件以及城市发展需求。比如上海的徐汇滨江绿地和杨浦滨江工业带,作为上海打造“一江一河”世界级滨水区沿岸的重要区块,均采取了“减量更新”的手段,实现其由生产型岸线向生活型岸线的华丽转身,重现沿江生态的“绿水青山”。




群明湖北眺黄建志
微观视角下,城市更新不是孤立地解决旧建筑保存和新功能注入的问题,而是要善于发现遗存建筑的空间特征并恰如其分地与新功能结合,做出适当、适宜、适度的更新,即“选合适的旧瓶,装恰当的新酒”。宏观视角中,城市更新更是充分挖掘沉默土地的内生价值逻辑、通过恰当的产业导入激活土地、在留存集体记忆的同时唤起土地自信和自豪感、重塑土地价值的重要城市进程。
“让城市留住记忆,让人们记住乡愁”,城市更新需处理好历史遗存与新业态、新空间、新形象之间的关系,把“集体记忆”和“未来展望”共同融会并转化为我们创造的崭新的生活日常,让“产业重塑”“情感重塑”和“价值重塑”成为城市不断修复自身肌体、维系温度和粘性、长效健康生长的驱动引擎。




夜色中三高炉与石景山功碑阁的对话首钢新闻中心王京广

2022年3月5日,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政府报告中提出要有序推进城市更新;

    从2021提出“实施城市更新行动”,然后发布《关于开展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的通知》等21个城市(区)将开展为期2年的第一批城市更新试点工作事实上北上广深4个一线城市已陆续发布城市更新相关条例及行动计划,与此同时,其他城市也加速出台有关城市更新的指导意见。广东省珠海市、重庆、天津也相继发布了城市更新管理办法、实施方案等内容

附北上广深等地发布的条例及计划





    住建部引发的建科〔2021〕63号明确在实施城市更新行动中防止大拆大建问题,那面对大量的城市片区改造与规划项目,该如何着手?

严禁大拆大改!如何更新?
在严禁大拆大改的形势下老旧小区如何更新?
遇到城市项目没有成功案例可供参考?
城市片区拆旧改造遇到问题不知如何解决?
甚至很多改造项目到验收时才知无法通过验收……

《城市更新片区改造与规划》全案例课程 ,从冬奥会改造首钢园开始将解析30+个全国各地城市片区更新项目,仅此一期,机不可失,为城更相关规划及设计从业人员解决困境。





01

授课专家介绍及直播主题

13位专家全案例分享,每周2-3次直播,包含但不限于北京,上海,深圳,重庆,杭州,福建,大连,英国等地的著名城市更新项目,从真实案例来讲解城市更新片区的改造和规划重点,专家简介及直播和核心案例名称如下所示:(专家排名不分先后)





部分案例类型介绍

     案例包含但不限于街区、大型居住区、废弃厂区、科技园区、历史建筑等城市更新片区改造,专家亲身实操成功案例讲解助力设计师完成项目,部分案例图如下:
















杭州江干区服装产业升








   课程全部38个案例名称及地区扫码获取  






【城市更新片区改造与规划高端研修班】
35+城市更新片区案例解析
  开播在即,仅此一期  
名额有限丨开班即止
报名联系人(手机&微信)

嫣然 18301339245

报名及学习流程

    报名成功后,有专属班主任辅助学员进行直播通知,专属的班级学习交流群,确保每位同学学有所成,课程学完之后颁发相应结业证书并形成同学录。
1、扫码添加老师缴费报名
2、添加班主任了解课程听课方式
3、参加开班直播进入班级交流群
4、按时参加每周直播,积极与专家直播交流
5、完成所有直播学习,获得结业证书
6、班级群不解散,遇到问题随时交流

添加城市设计联盟助理微信,报城市所在地
加入“各省城市群”或“各专题”社群
社群内定期有文件下载和直播链接





城市设计联盟
内容定位:传播城市设计理念,分享经典项目案例和专家观点
面向人群 :政府主管部门、城市设计相关从业人员和设计爱好者
视频访谈节目:定期邀请采访城市规划,建筑,市政,园林领域专家
打造跨专业交流、咨询、媒体平台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