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 2018 全新一代奥迪 A6?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30 00:12   5453   5
2018年全新奥迪A6发布,无论是外观还是内饰个人都觉得挺好看的,除了之前用的终端降价促销提升销量,这次更新是否能继续领跑豪车销售榜?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30 00:12: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新款奥迪A6,代号C8,将于3月份的日内瓦车展正式发布。
干巴巴的文字没啥意思,还是来看看 @奥迪 邀请的Martin老爷子的精彩演出(吹捧)吧。
我和 @CarTech 合作翻译的奥迪官方关于新A6的一部介绍视频。Martin Haven是资深赛事记者和Eurosport的WTCC评论员。老爷子的吹捧能力和表演技巧我也是服气的(视频结尾有彩蛋)。

https://www.zhihu.com/video/952912170007224320
我还是简单编译了一点信息的,编译自美国汽车媒体 MotorTrend。
新A6从A7和A8身上借鉴了很多。包含了12.3寸的虚拟驾驶舱仪表盘和10.1寸的中控显示屏,还有8.6寸的副中控显示屏可以控制空调以及接受文本输入。
新奥迪A6将会采用48V轻混系统。22km以下会在前方车辆启动后预先启动引擎,刹车时会回收电能。据奥迪透露,轻混技术会降低0.7l/100km的油耗。
驾驶辅助系统包括带车道保持的ACC自适应巡航、自动泊车(可支持手机操作)。但是和A7一样,A8的L3自动驾驶将暂时不会配备。
美国市场将会配备3.0T V6发动机搭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以及quattro全轮驱动系统(可轴可断开连接以对降低油耗)。后轮辅助转向也可选装。
欧洲六月开售,美国预计将在年底发售。
0-96km/h加速5.3秒。
想看更多?请关注我们的专栏:
汽车杂谈CarTech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30 00:12:45 发帖IP地址来自
今年是中大型豪华轿车市场最精彩的一年,因为全新奥迪A6出炉了。至此,奔驰新款E级、宝马新款5系、奥迪新款A6终于凑齐,可以召唤各位老板了。
全新 @奥迪 A6将在3月5日首发,目前只有轿车版本,旅行版要等到年底的巴黎车展才能看到。全新A6有哪些颠覆性的革新?下面来具体聊聊。
外观的颠覆:灯,灯,灯
如果说坐奔驰适合听巴赫的乐曲,开宝马听莫扎特的协奏曲,那么奥迪车里放西游记开头曲《云宫迅音》最搭,因为一开始“灯灯等灯灯灯等灯……”,简直把全新A6外观的亮点描绘得淋漓尽致。


新旧A6对比全新A6的整体轮廓跟现款区别不大,但在车灯方面,流动式、渐变式、左右扫描式等花样都用上了。就连82年的霹雳游侠KITT呼吸灯在它面前,都如化石一般古老。
但是,这么高科技的大灯可不是全系标配的。依据车型档次高低,全新A6有三种大灯可选,分别是普通LED头灯、普通矩阵式LED头灯、高亮智能矩阵式LED头灯。在德国,它们是可以选配的,但在国内,你可能花五六十万才买到最炫的灯吧。
再来看看其他细节的改变,前脸部分,奥迪为了增加回头率,采用了更大的“嘴”,这个中网比现款车型宽了20厘米。侧目的腰线变化更丰富,不再简单从车头划到车尾,从而增进更多感性美。

尺寸上,全新A6比现款车型(海外标轴版)略大,尤其是轴距、车宽较现款多了12毫米,车长、车高也分别增加7毫米、2毫米,使得车内空间更大。
1.95米的老外坐在后排,虽然头发触到车顶,但依然感觉比奔驰E级舒服。首先是横向和纵向空间更大,腿脚伸展更放松,其次是C柱较细,这样更多光线进来,就不会给人一种被关小黑屋的感觉。

虽说车高增加了,但全新A6的侧面显得比现款更低矮,因为图片中车型采用了21英寸的超大轮毂(现款最大20英寸),视觉冲击力杠杠的。但是入门版只有17英寸,看起来很显小,估计买低配车的小伙伴们心理落差很大。
车内的颠覆:大屏,大屏,大屏
坐进车内,全新A6虽然不像奔驰E级简单粗暴地弄了一个“iPAD plus+”,但在BBA中屏幕总面积应该算最大的。因为它共三块屏幕:除了全数字仪表盘达到12.3英寸,还有一个10.1英寸的中控屏(入门版车型只有8.8英寸),底下再加一个8.6英寸的屏幕。

物理按键在中控面板中,就犹如即将下岗的员工,被放在最不起眼的位置。虽然它们也很重要,但,大屏确实占据了最核心的地位。
在欧洲,全新A6车内可选装的部分很多。包括内饰配色(标准版、运动版、设计版、S-Line运动版),还有两种不同的车内氛围灯套装可选,音响方面还可选装Bang & Olufsen高保真音响(后排有3D立体音响),此外,安全带扣发光、空气清新系统、全景天窗、前挡玻璃加热都可选装。
科技的颠覆:L3,L3,L3
全新A6配备了5颗雷达、5颗摄像头、12颗超声波传感器、1颗极光雷达,相当于给整车装上了多双“眼睛”,使得新车拥有高度的自动化驾驶功能。和A7、A8一样,A6也达到了L3级别的自动驾驶。

新车可通过手机myAudi App,实现纵向和横向车位自动泊车;在速度达到200公里每小时能保持车道和跟车距离。它可以选装三个驾驶辅助套件:停车,城市驾驶和长途旅行。如果你全都选装了,就具备39种驾驶辅助功能。
所有这些辅助系统,都依托奥迪的高科技模块——中央驾驶员辅助控制器(zFAS)。在智能驾驶方面,全新A6胜于奔驰E级、宝马5系这些对手。
动力的颠覆:sorry,还没有
从目前来看,全新A6对动力系统的新技术并有透露太多。在欧洲,新车搭载功率介于190马力至252马力的2.0升TFSI发动机,和三款2.0T柴油机。另外,还会有354马力的3.0T V6发动机,和一款高性能的4.0升双涡轮增压V8发动机,后者将搭载在S6上。变速箱油7挡双离合和8挡自动变速箱两种。
不过,有一点值得一提。全新A6将采用48V混动技术,为发动机节省更多消耗,据官方称能降低0.7升/100公里的油耗。

至于底盘方面,全新A6配备了四轮动态转向技术,后轮转动幅度最大达到5°,在不同的车速下,转向比范围为9.5:1-16.5:1。但这个没什么技术亮点,凯迪拉克CT6也能做到。和其他竞品一样,全新A6在低速过弯时,后轮和前轮反相,转弯半径小至5.55米;而在高速下,四轮转向同向,增加行驶稳定性。
全新A6有四种不同档次的悬挂,分别是传统钢制弹簧、可调阻尼悬挂、自适应主动悬挂,还有让车身降低20毫米的运动悬挂。至于驾驶感觉如何,未来我们再给大家详实报道。
总体来说,奥迪全新A6的这些改进都在预料之中,变革主要集中在外在部分,比如车灯、内饰、交互性,为了营造一种炫酷感。但酷归酷,在核心的机械部分、新能源技术方面却没有大的变革,奥迪是否已经“黔驴技穷”?请大家发表下意见。
@奥迪 要不要点个赞?


更多AL频道回答:
汽车造型走到头了吗?
如何评价沃尔沃与奥迪车相撞,沃尔沃车身撞断,奥迪车头溃缩严重,轮轴断裂,两位车主无大碍?
为什么中国不允许改装车上路?
汽车上,你遇到过最不人性化的设计是什么?
如何看待刚刚发布的全新奔驰 A 级掀背车?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30 00:12:46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先说我的观点,再说科技,关于新A6的描述放在最后。基于A8、A7衍生来的A6,聊聊吧~~~
1、第一感觉。预料之中。从上一轮梅奔S开始,这种从旗舰车型套娃下崽的路数,想必各大品牌深谙其道。要说外观,最大的“没猜到”便是没有使用A8/A7上的贯穿式尾灯,使用了一根饰条贯穿一下。装饰性的排气依然存在,据说为了未来混动车和纯电车所铺垫的前瞻性的设计,我想说,这个前瞻性会不会太“前”了。这是汽油车,就需要外露排气管。
2、第二感觉。运动感。奥迪一直在尝试摆脱过去中庸的用户形象,其实从上一代A6就开始了,但效果不明显。这一代设计语言,从A8开始,可以说是一次巨大的变革,也很冒险。事实证明,收到的声音极端化很明显。用科技感的内饰和运动化的外形来强化这一代奥迪车型的年轻化精英化定位,全新的A6/A7/A8都在践行。新车外观线条明显增多,尤其是四条腰线。
3、第三感觉。是不是没必要买A8了?宝马7系一直是5系的炮灰,尤其在中国市场。7系自身产品力以及同级别竞争等因素除外,只怪5系太像7系,尤其是加长了之后的。新A6发布之后,俨然小A8的模样,选择高配A6,还是入门版A8,是个问题。可能对于很多路人来说,A6/A8就像5系/7系、E级/S级一样傻傻分不清。

技术层面看看新A6:
1、48V电气系统。基本是德国豪华品牌新车的标配了。该系统,极小幅度增加车辆动力,更多是为了大量的车载电子系统服务,使得发动机负载更小,也使得启停系统更搞笑的运作。新A8可以在时速22km/h左右启动自动启停功能,车辆熄火,转向依旧可用。
2、后轮转向。在新A6上,最大角度为5°。对过弯、转向以及操控性,有着明显的帮助。最直接的客户利益是,转向半径更小,挪车更方便,高速变道更稳定。
3、Audi AI。Audi AI是一套高度集成化的车载人工智能系统,以新A8为例,AI系统主要体现在L3级别自动驾驶和悬挂系统。在自动驾驶部分,在拥堵情况下60km/h以内可实现L3级别的自动驾驶,可通过长按Audi AI键或使用手机APP来操作车辆完成在公共停车位或私人车库的泊入泊出动作。在悬挂系统部分,predictive active suspension系统获取车体传感器预判的前方路段信息,通过48V电气系统操作悬挂连杆完成,使车辆平缓的通过烂路,响应速度比使用空气悬挂调节的竞品更及时更灵敏。此外,pre sense side系统在预判到侧向撞击时可在0.5秒内将单侧悬挂提升8cm。在动态驾驶过程中,通过主动式防倾杆让车辆姿态保持在更平稳的状态。并在开门下车时,开门一侧的悬挂会略微提升,以便进出。至于新A6上能被下放到多少,什么程度,等新车上市后慢慢揭晓。
4、3.0T V6单涡轮增压发动机。这款发动机将全面替代过去的3.0T V6机械增压,已经使用在新A8/A7/A7(340马力/500牛米)和新S4/S5/SQ5(354马力/500牛米),搭配8AT和7速双离合均可,新A6上便是双离合。燃油经济性提升。



——————————————
全新奥迪A6概况描述:
外观方面。车身尺寸更大,达到了4939/1886/1457mm,轴距为2924mm。每项数据均比C7代A6车型更大,新A6将会提供更宽敞的车内空间。前脸采用标准的六边形中网,更换全新灯组。侧面的变化较大,四条腰线设计类似全新奥迪A8,更好的体现了新车的肌肉感,车门下方的设计也更显层次感。轮毂尺寸最大为21寸。车尾部分,并没有采用贯穿式尾灯设计,才是采用了贯穿式装饰条。装饰性的排气设计,仍然会引来一些小争议。
内饰部分。那套从全新奥迪A8开始下放的设计,如期出现在全新奥迪A6上。和A7 Sportback相似,中控面板更倾向于驾驶侧,三块大屏的设计是这一代内饰设计中的核心亮点,分别为12.3英寸的全液晶仪表和10.1寸搭配8.6寸的中控双屏,让不少老车主大呼羡慕。此外,全新奥迪A6依旧提供有悬浮功能的高级别B&O音响系统。
此外,在行走系统方面,新车首批发布的引擎规格为3.0T V6单涡轮增压汽油55TFSI和柴油机50TDI。汽油机部分为340马力、500牛米,搭配7速双离合变速箱,和quattro ultra系统,0-100km/h加速时间为5.1秒。标配48V电气系统。
全新奥迪A6支持四轮转向系统,角度为5°。减振系统多元化,提供弹簧减振、运动减振、运动可调减振和自适应空气减振。新车将在日内瓦车展首发,今年6月德国上市销售。国产化预计2019年。
OVER 献丑~~~







我的主页:小栗KomLee
我的专栏:一颗栗子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30 00:12:47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2014年的Prologue概念车开始,奥迪A6 C8就已经开始了预热。回顾历史来看,奥迪从一个被收购的落魄品牌而崛起正是从A6的前身奥迪100开始的。如果说奔驰的精髓在S级,宝马的精髓在3系,那么奥迪的精髓就在于它的行政级轿车A6。
和A6 C8有密切关系的车包括以下几个:
2014 Audi Prologue Concept
2017 Audi A8 D5
2017 Audi A7 C8
2011 Audi A6 C7
本代A6 C8的尺寸相比C7全方位加大了一点,其实也就是一代一代的加大一点,如今的B级车才会和10年前的C级车一样大……
事实上,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奥迪的代次更新都是以A6为第一台车而进行的更新。比如大幅提升奥迪品牌形象的“大嘴”格栅就是从A6 C6才开始出现的。
而奥迪在A8 D4的中期改款上把产品线大换代的节奏点提到了A8上后,我就知道奥迪也要把D级车作为标杆,以方便宣传后面的心头肉A6是“小A8”。同平台同内饰的A7先于A6发布,又可以说A6沿用了A7的内饰。

可以看到A6的各种特征线和A8可以说如出一辙:靠近车窗水切的一条连通头灯和尾灯的特征线;前后车轮包上方的的两条特征线;穿过门把手一条折线。
同时这代由于格栅更加宽阔,所以A6看上去真的非常宽,以行政级轿车的消费者的口味来说,这种看上去更大、更宽的设计是非常讨喜的,相对而言奔驰E级的前脸和尾部就比较向内侧收缩,会有些显小。
从格栅左右两个进气口的尺寸比较大,形式比较张扬的设计上来看,这次A6发布出来的官图应该都是S Line产品线上的,日内瓦车展上应该还会看到另外一款偏商务的套件存在。

两代A6想对比,从Package来说,C8几乎没做什么更改,用轮子图来比较一下,除了轴距加长导致的后轮后移一点之外,各种关键点也都一一对应。
从侧面看,两车风格上的差异也仅在于车身侧面特征线的不同而已。C7一条腰线,一条裙线,舒展修长,相对和更柔和优雅一点。而C8则用了和A8 D5非常相似的车身侧面特征,三段式的腰线会显得整车更紧致一些,同时中间和门把手平齐的折线也有利于压低整车的视觉高度。裙线整体降低了不少,这里也成为了奥迪释放冲压功力的地方,只不过A6没有像A7做得那么犀利。

右上A6 C8;左下A6 C7。其他A7 C8可以看到A6比A7没有高多少,甚至两车大灯的灯角处高度都是几乎一样的,不过A7的格栅上边缘向下压低了不少,同时大嘴实际上也更宽,所以A7的前脸要扁宽很多。相对而言,A6的格栅就方得多,毕竟是家用商用为主的行政级轿车。
但不得不说,A6的前脸设计已经非常宽了,我想以后在一般人的印象中,A6可能会比E级大不少。

大灯方面,A6的发布让我明白了奥迪在这里的设计策略。A6和A8这类普通定位的车型,都是以平面化的一个主线条加几根短线条来勾勒眼神。而A7、Q8这两个运动定位的车型就用了相似的纵深感非常强的倒梯形DRL。我估计在以后推出的A5、TT中期改款车型上都会见到和A7类似的DRL设计。

大灯的迎宾模式做得非常有科技感,转向灯的扫略速度非常快,不是原来一般的200毫秒的标准速度。我觉得这种快速的点亮效果和激光以及科技感是非常配的。

上A6,下A7 A8尾灯呢,A8是完全体,低一个级别的A7拿掉了OLED,而到了A6身上,又去掉了横向贯穿式的位置灯,依然是左右两个独立的尾灯,中间用一根很细的饰条连着。

尾灯的迎宾和解锁方式也和A8 A7有一些相似之处,只不过因为没有左右连通,所以在效果上要打了不少折扣。当然,这也已经足够让习惯了无钥匙进入的车主偶尔从口袋里掏出钥匙来欣赏一下自己的车了。
内饰方面,A6和A7共享同样的内饰。
从A8开始,奥迪的内饰进入到了很有几何立体感的造型结构来,同时引入了以触控为主要操作方式的MMI系统。可以说,之前在A4 B9上的那套算是MMI在实体物理旋钮、按键为主的形式中做出来的巅峰水准。

从各方面来看,目前国内市面上的比较新版的MMI和iDrive的系统优化空间的确已经不多,而引入触控、语音和手势控制才能比较有效果的解决现在车内人机交互系统的瓶颈。但以我看到的使用体验来看,触控绝对不是一个对驾驶者友好的操作方式。

A6和A8用了设计风格非常相近的内饰。它们都代表了奥迪的全新一代内饰设计风格。而像前面的车型包括A4 Q5等等都算前一代的风格了。可以说,奥迪的C级车及以上的内饰设计是领先B级车及以下大概半代时间的。

比如上图左边是2007年发布的A4 B8,右边是2004年发布的奥迪A6 C6。所以从时间上看,奥迪的C级车内饰是引领整个品牌的走向的。当然因为都知道要先发布D级车来引领逼格,所以到现在把A8放在了最前面来作为打头阵的车型。

A8的内饰更加强调平、宽阔的感觉。比如中控区域,A8的钢琴黑面板一直通道方向盘这里,穿过方向盘后一直延伸到门板。驾驶位的门把手也横着放,没有像其他车型一样做成斜的布置在靠近方向盘的地方。

而A6、A7的内饰更有偏向驾驶员的倾向。中控区域包括屏幕的黑色面板到方向盘这里就结束了。上下两块屏幕的朝向更倾向于驾驶员。A6和A7相比较,A6的内饰颜色从官方传播颜色上选择了更偏向于深棕色、深米色皮革和木质饰条这种温暖、商务、家庭感觉强一些的搭配;不像之前A7发布的时候用的是黑色+浅灰色以及拉丝铝饰条这种偏向于冰冷、年轻、运动的搭配。

本代A6的推出可以说让人们彻底明白了奥迪新一代设计的策略和规划。同时我们看出来奥迪在普通车型上运动定位车型上的差异化设计会越来越显著。尤其在外饰的姿态以及诸如大灯等关键零部件的设计上,奥迪会把A开头单数和双数的车型做得尽可能不一样。
作为一台实实在在的“小A8”,A6 C8并不让人惊艳,算是在“标准化生产”大背景下的标准答案吧。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30 00:12:48 发帖IP地址来自
全新奥迪A6已经在日内瓦车展首发,它理所当然的引发了高关注度。关注市场的都清楚,最近两年奥迪A6“鸭梨山大”,昔日无可争议的老大位置已不是岌岌可危那么简单了。更关键的是,当下的A6,与5系E级的PK完全依赖于远高于对手的终端优惠,这显然也不是奥迪想看到的。因此奥迪A6的换代,必然不会是小打小闹——用使出浑身解数来形容奥迪此次的努力程度应该说毫不过分。

事实上,奥迪也没有让人失望,新A6相比老款的革新程度绝对要比我们看上去的大得多。不过在这里,我们并不打算更多的重复官方的技术介绍,而是想从趋势的角度,看一看新A6对未来整车设计制造方面,都会有哪些预示或指引性的东西。
[h1]48V:老调仍需重弹[/h1]48V这两年被说过无数遍了,因此多数人对这个新概念并不陌生。不过,此次新A6是全系采用,这预示着48V时代可能真的要来了。

48V到底算不算“微混”?还是算的,尽管它的驱动电机其实就是启动电机。相比传统的结构,它的区别在于电机在驱动环节实打实地会起作用,尽管这很微弱。大家接触过现有技术的启停系统——不够完美而且多少有点“伤电瓶”。48V系统就会好很多。一方面,起步的时候电机可以辅助,整个“启”的过程会更自然。另一方面,启动电池是专用的,而不再依赖传统电瓶(传统电瓶仍有,用以服务其他的12V系统电气)。当然,还会省油,虽然同样不是特别明显。
48V系统更大的价值,其实在于电压升高以后,可以让很多之前无法实现的电气系统“全面升级”,从而衍生出很多之前想做但却做不好的功能。例如大家已经熟悉的电涡轮(当然这并未在新A6上普及),还有如新A6作为技术亮点的四轮转向。
[h1]旋钮+按键的人机对话方式可能会被终结[/h1]了解车载系统的人都清楚,之前在这方面,设计理念上曾呈现出两大派系。以德系三剑客为首的,明显“看不上触屏”。确实,在传统的汽车工程师眼里,触屏不适合盲操作,不符合驾驶的人体工程学。为此他们不惜近乎偏执的投入大量的资金、技术、时间去研发那些“不经过认真学习根本用不转”的各类“系统”(也就是MMI、iDRIVE之流)。尽管迄今为止,仍有不少此类“系统”的簇拥者,同时也有不少人如同德系工程师那样对触屏“不屑”,但趋势与潮流是不可逆的。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实在是太习惯于用触屏了。当奔驰和宝马还在扭扭捏捏的时候,奥迪终于“大彻大悟”。为此,它不惜矫枉过正,在屏幕的运用上“大秀肌肉”。

类似奥迪的这种运用方式,新A6(以及更早发布的新A8)都不算首创。不过从开发周期来看,也绝不存在奥迪效仿路虎这种狗血剧情。最终的事实,是大家因为趋势而走向了同一个方向。从品牌的销量预期来看,奥迪的这个举动会更有说服力——作为这种冲量的产品,如果没有彻底解决人机工程问题,亦或者说不能显现出更人性化的使用体验,奥迪是不会冒这个险的。这也意味着,在(其他品牌)下一代车型,“旋钮+按键”的人机对话方式将彻底终结。
需要提醒的是,这套系统的应用绝不仅仅是像某些低端品牌那样随意加几个屏就OK了的。这是一套系统工程,例如还包括自然语音识别在内的其他交互方式。
[h1]实现真正的“无钥匙”[/h1]我们习惯把目前的智能钥匙称之为“无钥匙”。其实这种“无钥匙”只是 “不用掏钥匙”而已。新A6此次通过NFC的应用来替代车钥匙的方式,则有可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无钥匙”。

关于NFC,由于并不属于汽车领域的技术,这里就不展开解读了,不了解的可以问度娘。简单的说,有了NFC以后,可以类似于将车钥匙“复制”到手机上,从而通过手机来开(锁)车门、启动(熄火)等等,同时还能实现车与手机之间的互联。

虽说这种应用并不玄妙,也算不上奥迪的什么新发明,但还是那句话——它敢于在这种走量的车型上应用,将预示着这类技术很可能会在短时间内普及。换句话说,车钥匙将成为过去式,很可能就是几年内的事情。
[h1]齿轮差速器式四驱在公路用车上将不再采用[/h1]新A6的Quattro四驱也迎来了变革——这回连冠状齿轮都不用了,而是改用多片离合器。大跌眼镜是吧?感觉失望是吧?但新车菌告诉你,这同样是趋势,而且很庆幸奥迪终于“想通了”。

不明就里的人,直接看这部分内容可能有点云里雾里。然而这背后的渊源与原理,限于篇幅我们不想展开。如果有必要,新车菌将另外撰文专门进行探讨。这里要说的是结论:在公路型四驱领域,机械式的中央差速器将越来越难以适应需求。相反,在传统观点里被视作垃圾,但其实更智能、更高效的多片离合器结构,将会成为公路四驱结构的绝对主导。这不光是在轿车领域,同时也包括SUV。也就是说,被很多人视为“高逼格”的齿轮差速器式的四驱系统,未来将很可能像分时四驱一样,只会在越野型SUV上看到。
[h1]行政级将成为技术应用的“峰值级别”[/h1]在以往的印象中,各厂商对于豪华级(A8这一级别,也就是所谓的D级)与行政级(A6这一级别,也就是所谓C级)在技术上是有刻意的差异化的。也就是某些技术,虽然已经研发量产,但就是只能提供给豪华级以显现出它的尊贵。
然而此次的新A6,我们可以注意到一个现象,即它在技术方面,与同期发布的新A8已几乎没有差别。包括智能驾驶,大屏的应用,甚至包括底盘技术、四轮转向等等。这两个级别之间的差异,将更多体现为尺寸、用料和豪华氛围的营造。事实上这种情况已不止在奥迪上出现。奔驰、宝马在它们的新E、新5系上,也有类似举动(只是没有A6那么极致)

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大致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行政级竞争的激烈程度和市场销售热度与以往有了很大不同。尤其是中国市场,几乎彻底改变了各厂商对于这一级别的重视程度。另一个是模块化理念,让刻意的技术差异化分配显得很愚蠢。这也意味着接下来,行政级很可能成为各厂商技术应用的“峰值级别”——更高级别的车型,优势将不再是技术,而仅仅只是更大、更豪华。
大家或许已经逐步淡忘了奥迪曾经将科技作为主诉求的宣传语,而更多的只是注意到它的“灯”。不过在新一代的奥迪A6上,我们还是看到了奥迪的不少创新。这其中,有突破性的,也有可能被人误解的。当然,它的变革与创新也并不仅限于以上这些,例如还有MLB EVO模块化平台在轻量化上的努力、所谓第三阶段的自动驾驶等等。这些变化由于基本都属于预料之中与理所当然,反而没有展开来说。然而这并不代表这些不值得关注,它们对于新A6的价值,甚至要比以上这些列举更为重要。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