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时代如何杜绝假新闻(痛批新京报等新闻媒体)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宇哥侃艺术   2021-5-22 12:19   8737   0
今天“袁老事件”首先跟大家说声抱歉,不小心成为了虚假信息的传播者!


除了个人对消息没有经过核实外,也要痛批“新京报、CGTN等官方新闻媒体”,作为一个媒体机构,难道不应该核实新闻来源,完善审查制度吗?这些媒体俨然成为了小道消息渠道与平台,而非新闻媒体!



什么是“新闻”,新闻是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


“共和国勋章获得者、杂交水稻之父,解决万亿人吃饭问题……”,个人生死事件竟然被你们拿来作为骗取公众的流量与情感,不知道你们造成多大的社会影响和恐慌!不禁让人感叹新闻的“真实性”去了哪里?


新媒体迅速发展的今天,每一个人都能成为海量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自媒体时代已经到来,但当我们面临每天亿万信息的大数据时,如何才能杜绝虚假新闻,守住新闻底线呢?作为一个外行,在此对这几家媒体提出几点建议:



编辑要做好新闻的把关者

作为新闻把关人,编辑难道不应该对每一条新闻都要认真审视,最大限度地减少失误和差错吗?是不是同时也要充分考虑到社会效果,努力减少和杜绝“假新闻”和“导向性差误新闻”的传播呢?新闻媒体的快速发展,媒体竞争日趋激烈,全面提高新闻编辑的自身素质,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全面提高新闻编辑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是提高新闻编辑的专业标准,包括政治政策理论素养、思辨能力和相关采编业务等。二是高度重视新闻编辑的配备和培养。三是注重培养高度负责、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从许多“假新闻”和“导向性差误新闻”得以出笼的教训来看,其实只要把社会利益置于经济利益之上,这些教训和失误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四是高度重视政策、法规和相关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政策、法律、业务和职业道德修养。


完善审查制度,维护媒体的公信力
公信力是公民对于公职机关行使公共权力的信任度。对于我国大众传播媒介来说,在传统的管理体制中,它的公信力主要是建立在政府权威的基础之上的。


现代社会是信息的社会,也是媒体高度发达的社会。特别是被称为第四媒体的网络的兴起,更从深度和广度上为人们获取信息提供了更大的便利。媒体发达的结果,就是同以往相比人们可以通过更多的渠道,以更快的时间和更便捷的方式获得更多的信息。但是与此同时,有一种现象却必须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那就是,受众对于媒体的信任度却有了不同程度的下降。那么,是谁在扼杀媒体的公信力呢?综观媒体发展的现状,虚假新闻就是罪魁祸首。


虚假新闻不仅会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更使媒体的公信力大打折扣。失去公信力,媒体就得不到受众最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而没有受众,也就没有了市场,媒体就没有了赖以生存的基础。为了维护媒体的公信力,不仅要坚持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还要保持新闻报道的客观态度和公正立场,同时更要建立完善的审查制度,从消息来源到最后文稿或节目的完成都要进行严格的审查。事实上,很多假新闻的产生,都与缺乏严格的审查息息相关。很多假新闻,只要多一层审查,多一次核实,就可以避免了。


任何践踏媒体公信力的行为都是对媒体生命力的沉重打击。虚假新闻就像媒体身上的毒瘤,潜移默化之中,抹杀了媒体的公信力,最终完全葬送了媒体的生命力,值得所有新闻从业人员的高度警惕。


另外,今天的事件给了我们一个教训,作为受众和二次信息的传播者,要尽可能核心新闻的可靠来源,选择相信权威媒体!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
帖子: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