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周是七天 不是五天 九天呢?

论坛 期权论坛 工作     
匿名的论坛用户   2021-1-9 08:01   357   5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9 08:01:35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这个问题下面的5个回答,没一个靠谱的,不得不说几句了。

一个月是28天,这件事应该能理解对不对?因为月亮的阴晴圆缺的周期是28天多一点。
那么好了,月亮的变化周期,一个完成的序列是从没有月亮开始的,或者是从刚刚看到月亮西半部分的小月牙(在北半球,南半球相反)开始,这一天叫做农历初一,天文学上叫新月。

这一天之后大约经过7天,月亮就变成了西边一半是亮的,明暗分界线是一条直线。这个时候叫做上弦月。

再过7天,就变成了圆满的月亮,也就是满月,天文学上叫望。

再过七天,变成了东侧半个月亮,和上弦一样,但是方向反过来,叫做下弦月。

再过7天,又变成了新月。

月亮的变化是随时随刻的连续的变化,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中间有无数个过程。但是新月、上弦、望、下弦是特别容易确定的,常人很容易看出今天的月亮是满月还是上弦月。所以用这样4个关键点作为时间分割就很方便。

假如非要把一个月分成8份而不是4份,就意味着我们经常要去确定“月亮的25%是亮的”这样的时
间。

=============================================================
为什么一个答案下面总要加分割线来补充和吐槽呢?真没意思。可是面对这么多胡搅蛮缠,我还是说说吧。

有人在回复中和新答案中说
真能扯,基督教文明传到的地方才出现了七天循环,这是很明确的
还有人说
这个周或则星期,是格里高利历中的概念,再往前推是儒略历的概念。
可是事实呢?早在公元前600年的古巴比伦人就开始用7天一个星期呢,只不过那个时候不叫星期。巴比伦每过7天庆祝一次圣日。详见 http://books.google.com.hk/books?id=g5c7C2rQzU0C&hl=zh-CN

基督教虽然沿用了这个定义,但并不能说就是基督教原创的。基督教原创的东西实在不是很多,至少在历法上不是很多。巴比伦人第一次庆祝圣日是新月,之后每个月相一次,为了方便,就定义了7天一次。有些人说的对,这样的确和实际上的运行周期有差异。所以巴比伦人会在一个月的最后一周调整天数,使得下个月的第一天还是新月。但是7天来源于月相是巴比伦人发明的。

之后,所罗亚思德教派沿用了巴比伦的历法Zoroastrian calendar。 再之后是犹太人。研究7天起源归结为月相的早有人在,比如 Friedrich Delitzsch

有人认为:
4*7=28天与一个月的实际时间不符,越往后差得越多,所以你说的是胡扯。
这叫我怎么说呢?古人并不是白痴,至少比这个问题下的很多回答都高明的多了。古人知道变通,既能运用月相定义星期,又知道在有差别发生的时候进行补救。难道不允许补救么?难道不严格准确的时间就是胡扯么?大家想必都知道一年的长度365天是为什么吧?可是实际上太阳的回归年真的是365天吗?按照有些人的逻辑,“365天来源于太阳完全是胡扯,365天的定义一定是上帝的旨意”。真拿这样的人没办法。

当然,我并不是说,今天还要用这样的7天一个星期的办法来定义月亮的月相,因为今天相配套的调整已经不存在了。星期的定义是一个历史问题,在历史上出现了7天这样的方式,于是由于文化和宗教的需要被延续下来。但是当年的配套的调整方案被舍弃了。我只是在回答“一个星期7天是怎么起源的”。我并不是说今天还可以用星期来跟踪月相。

关于历史上历法的变化可以再讨论,我只是觉得,胡乱批判别人真的是好的吗?我真是不喜欢基督教和其追随者的某些心态。自己明明是建构在之前的文化的基础上的,却把什么都说成是自己发明创造的一样。另外,我旗帜鲜明的反感这样的心态:
我早知道了一个答案,你竟然说了一个我不接受的,你真瞎扯啊
3#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9 08:01:3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只写这一摞等式,你自己可以继续往下算。
我们人类自身(非计算机,非特殊科学计算)进行计算,是用10进制。
根据费马小定理 若 p 为质数,且 a 和 p 互质,则
(mod p):10是模7的一个原根。
既然我们选择了10进制作为我们基本生产生活的计算进制,那么我们选择7作为星期的周期,似乎更适合我们一般日常使用。



4#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9 08:01:37 发帖IP地址来自
古代苏美尔人通过对月亮圆缺的观察,发现由半圆月至满月需要七天的时间;由圆月至半圆月,也需要七天的时间;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仍然需要七天的时间。他们由此发现,七天是月亮盈亏的周期。于是,他们把一个月分为四周,七天定为一周期,并分别用太阳神(星期日)、月亮神(星期一)、火星神(星期二)、水星神(星期三)、木星神(星期四)、金星神(星期五)、土星神(星期六)七位星神为这七天命名,这就是“星期”名称最早的来历。
古犹太人受到两河流域文明影响,也接受了“星期制”。后来,“星期”的概念被传播到欧洲。“星期一”“星期二”在口语中随基督教以“礼拜一”“礼拜二”的方式称呼,星期日则被称为“礼拜天”,一个星期又被称为一个“礼拜”。《圣经》创世记记载上帝的创造工作,说祂第一天创造了光,第二天造空气和水,第三天造陆地、海和各类植物,第四天造日、月、星辰和定昼夜、节令、日子和年岁,第五天造各类动物,第六天上帝按着祂的形象造人,第七天创造工作完毕,上帝歇了祂一切的工作,安息了,并赐福给第七日,定为圣日。这就成为流传至今日的礼拜天,礼拜一、礼拜二、礼拜三、礼拜四、礼拜五、礼拜六等一星期有七天。
七天一星期的历法曾经遭受过一些挑战:法国大革命时期出现过十天一星期的星期系统,官方说要执行十二年,但从未真正实行过;1929年,斯大林在苏联强制执行五天一星期,后来又改为六天一星期,但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今天,世界上无论信或不信耶稣的地方,都以七日为一个星期来计算,而大多以星期天休假。礼拜天,是一个星期的第一天,又称为“主日”,是庆贺耶稣复活的日子。昔日耶稣来到世界上传扬上帝的真理,教训人,帮助和医治病人,但不信祂的人把祂钉死在十字架上。死后第三天,即礼拜天的清早,祂从死里复活。很多基督徒认为耶稣的死而复活将会给尘世的人们带来喜乐和盼望。
由于西方文化和基督教的传播和普及,现在全世界都在采用着7天一星期的制度
5#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9 08:01:38 发帖IP地址来自
要想了解这些道理,思维一定要纯净,就像小朋友画天空,小孩画天空不就画几个横线,所以 乾卦 三联。
我们现在所有的东西都有一个源头那就是周易,像音乐、电脑、中医等等。
与时间有关的,而且可以看的到的就是 日月。
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一天
月:月象,可以用先天八卦图来表示。
由半圆月至满月,由圆月至半圆月,时间分别是7天,由半圆月至月消失,由月消失至半圆月,也分别是7天。周而复始。
这个是宇宙规律,是我们的先贤发现的,不是我们指定的。 一月四周  十二月一年。由小规律到大规律,都是一致的。




6#
热心的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1-1-9 08:01:39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好多回答,有的说一周七天和基督教有关,有的说和月相周期有关,有的说和闰年有关,但我认为,一周七天,是和阴阳五行有关。
所谓阴阳五行,就是太阳,月亮,以及肉眼可观测到的水星,金星,火星,土星和木星。一个星期的七天,正好对应阴阳五行。虽然这个在现代汉语里面除了星期日外,其它的星期一到六没有体现出来。但在古代汉语,印欧语系各大语言,还有现代日语中,都可以体现出一周和阴阳五行的关系的。
我国古代七曜一词,起源于先秦时代的天文占星学,又称七政;汉朝的数学家刘洪著作七曜术讲述天文算学,《后汉书志二律历》:“正月甲子朔旦冬至,七曜之起,始于牛初。”;东晋范甯的《春秋穀梁传序》:“阴阳为之愆度,七曜为之盈缩。”杨士勋疏:“谓之七曜者,日月五星皆照天下,故谓之曜。”五星指火、水、木、金、土。
在唐代以前还未有使用七星指代轮回的7日或一周;古巴比伦人首先使用7日为一周的时间单位,后来犹太人把它传到古埃及,又由古埃及传到罗马,公元3世纪以后,就广泛地传播到欧洲各国。唐朝时期在西域和中国的交流中传入了中土获得发展,再传入朝鲜半岛、日本。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由袁嘉谷所定用“星期”代替“曜日”,到了民国以后星期被广泛使用。
中国的“七曜”和西方以七星命名的七天相对应,大约发生于唐朝。
印度佛经《宿曜历经·七曜直日历品第八》:
“夫七曜者,所谓日月五星,下直人间。一日一易,七日周而复始。…… 故今列诸国人呼七曜如后:   
日曜太阳,胡名蜜(康居语:Mir),波斯名曜森勿,天竺名阿儞(泥以反)底耶(二合)。   
月曜太阴,胡名莫(康居语:Maq),波斯名娄祸森勿,天竺名苏上摩。
火曜荧惑,胡名云汉(康居语:Wnqan),波斯名势森勿,天竺名粪盎声哦啰迦盎。
水曜辰星,胡名咥(丁逸反,康居语:Tir),波斯名掣森勿,天竺名部(引)陀。 
木曜岁星,胡名鹘勿(康居语:Wrmzt),波斯名本森勿,天竺名勿哩诃娑跛底(丁以反)。   
金曜太白,胡名那歇(康居语:Naqit),波斯名数森勿,天竺名戌羯罗。   
土曜镇星,胡名枳院(康居语:Kewan),波斯名翕森勿,天竺名赊乃以室折啰。   
右件七曜,上运行于天,下直于人间。其精灵神验、内外典籍,具备自南西北三方诸国。”
老黄历的值日星君就是曜日。日曜日是星期日,月曜日是星期一,火曜日是星期二,水曜日是星期三,木曜日是星期四,金曜日是星期五,土曜日是星期六。中国清末前使用七曜日为一周,在民国成立后改称星期,其中的“星”字便是指这七曜,但在日本、韩国和朝鲜仍沿用曜日名称。甲午后,台湾被日本非法占领,亦曾使用七曜,但战后果党又改回星期。
而西方语言中星期的表达法大多源于拉丁语。而拉丁语的情况可分为基督教崛起前和崛起后两种:
基督教崛起前,星期日为“太阳日”,星期一为“月亮日”,星期二为“火星日”(玛尔斯之日),星期三为“水星日”(墨丘利之日),星期四为“木星日”(朱比特之日),星期五为“金星日”(维纳斯之日),星期六为“土星日”(萨图尔努斯之日)。五颗行星的名称都对应古罗马神话中神的名字。
至于天体与特定日的排列顺序,则是与地心说及占星学有关。过去在地心说的观点下,古人认为天体绕行地球的速度从慢到快依序是土星、木星、火星、太阳、金星、水星、月亮。而占星学认为每个天体主掌一个小时,而每天第一个小时的主星便是该日的日主星。如某日第1小时是土星支配(土星之日),则该日的第8、15、22小时也是土星支配,第24小时会是火星,而次日第1个小时便会是太阳支配(太阳之日)。以此类推则得到土星→太阳→月亮→火星→水星→木星→金星的顺序。
基督教崛起后,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皆未变,唯星期六改为“安息日(dies Sabbati)”,来自古希伯来语 (abbā),星期日改为“主的日(dies Dominica)”。
盎格鲁撒克逊人崛起以后,英语则完全继承基督教时代前拉丁语的表达,只不过将代表前四个行星的神换成古日尔曼人神话中的神:星期二(Tuesday)-战神“提尔(Tyr)”的日子,星期三(Wednesday)-(主神)“奥丁(Wodan)”的日子,星期四(Thursday)-雷神“索尔(Thor)”的日子,星期五(Friday)-女神“弗丽嘉(Frigg)”的日子,而星期六(Saturday)则沿用罗马神-农神“萨图尔努斯(Saturnus)”。
德语情况与英语相似,但是星期三“Mittwoch”的意思是“中间之日”(在一周七天的中间),星期六“Samstag”则源自希伯来语的安息日“Sabbat”。
所以说,无论是否觉得阴阳五行是否迷信,但一个星期有七天,确实是因为这七天刚好对应了阴阳五行。至于现代汉语为什么舍弃了阴阳五行的表示法,这又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118703
帖子:623848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