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生到底有多硬核?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爱的用户   2020-12-7 03:24   5674   5
看到问题医学生到底多硬核下的回答挺有趣的,忍不住提问,法学生到底多硬核呢?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7 03:24:56
法律学多了,你就丧失了人性。


————————————————


20多岁的小姑娘,挺漂亮,贩毒。
那么多公斤,肯定有判死刑。
结果管教人员说,我能帮你。
女的问:你怎么帮我?
管教人员:妇女怀孕是不判死刑的知道吧?你得有法律观念,我能帮你。
结果就帮了她
(???????)





































————————————————
看来大家对法律的兴趣很高昂啊,这些截屏只是抛砖引玉,各位如有兴趣可B站搜索关键字【罗翔老师】【法外狂徒张三】
3#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7 03:24:57
这个问题我中国政法大学的78名法学生一定要拥有名字!
因为他们把自己学校给告了!!!!
我在其他热门答案里提了一嘴,很多人说没有听说这个案子,我去百度找了下,下面的新闻来自当时的京华时报。
不满奖学金减少 78名学生状告中国政法大学
昨天上午,中国政法大学78位2011级法律硕士生集体向法院提起诉讼,称校方招生简章中未公布奖学金具体政策的行为违法,并要求补发之前的奖学金。昌平区人民法院以中国政法大学并非行政机关、不适用行政诉讼主体为由没有立案。校方回应称,学生们的奖学金降低是由于教育部拨款取消。
2010年9月6日,中国政法大学发布2011年硕士研究生招生简章,规定新入学的一年级研究生,成绩优秀的(实际操作中约占70%)可以享受新生奖学金,二年级、三年级时根据前一年的在校综合表现,评定当年的奖学金,即优秀学生奖学金。其中对新生奖学金表述为,“2010年新生奖学金金额为人民币9000元,2011年新生奖学金金额待定”。
多位学生称,在报考时他们都理解为,2011年的新生奖学金应该和2010年一致,或者差别不大。2011年5月30日,中国政法大学在新生报到通知中告知考生,新生奖学金由去年的9000元下调到2000元。
今年1月,校方又出台新的优秀学生奖学金管理办法,一、二、三等奖奖励金额分别为9000元、5000元、2000元,总获奖比例不超过24%.而2010级学生的奖学金分12000元和9000元两档,覆盖率为70%。
-----------------硬核的分界线----------------
当年我校校友圈笑称:如果在昌平法院开庭,那极有可能出现以下盛况:庭上原告是法大人,被告是法大,双方代理人是法大人,法官是法大人,书记员是法大人,下面旁听的还是法大人。
然后法庭就成我校模拟法庭了……


注意!我要发语音了!!!!
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自家人打自家人!
哈哈哈哈哈哈哈,真是一场好戏啊!





4#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7 03:24:58
我常听到一个说法:要是道歉有用,还要警察和法院干嘛?

但在一场官司里,道歉真的有用。
对律师来说,一个道歉,一份谅解书,太重要。说实话,给我一份谅解书,除了卖身我什么都干。

有些民事纠纷,法庭上还有人道歉协商,到庭外就和解了。甚至一些见血的案子,如果积极赔偿道歉,得到一份谅解书,最多可以减刑 40%。

我从业 7 年,为了获得谅解书,干过太多荒唐事儿:脱掉西装,帮人下田插秧;免费给对方小孩当一个月家教;专门飞去香港,给人代购面膜,打折的那种。
下面我要说的这个案子,是我从业以来见到的唯一一个「非正常谅解。」

我有个 17 岁的当事人,抢劫了一位有权势的老太太。无论是民警还是家属,都说绝不可能原谅。

一个月后,老太太突然「发疯」,解雇了自己的律师,甚至冲到派出所闹腾,只为一件事儿——不顾任何阻碍,她都一定要谅解我的当事人。

这位老太太姓袁,第一次见到她的时候是在派出所,我赶到那里的时候,她已经到了。
我没想到,她是来真的。
一进屋,老太太就从衣兜里掏出一份检讨书递给民警,面色郑重地道歉,「警察同志,我老太婆对不起你们,我有罪。我报的假警,是我诬陷了那孩子。」
我听了一阵愕然,赶紧拉住老太太让她不要胡闹,「报假警可不是闹着玩的,您没必要这样,我们得尊重事实啊。」
老太太急了,转过头反问我,「你知道啥是事实?你了解多少事实?」
我赌咒发誓,自己是一个专业的、有底线的律师。
一旁的民警翘着二郎腿看我们,一副看双簧的表情,「你要是怂恿老太太这样无理取闹,到时候难堪的可不是我们。」
我赶紧劝住老太太,「您再这样干涉民警办案,我的执业证都会被吊销,到时候就真没人帮那孩子了。」
老太太对着我不停地眨眼睛,「我这办法行不通?」
从 2019 年 5 月开始,这位头发花白,走起路来一瘸一拐的老太太,三天两头就会来趟派出所。
她就为了一件事:让警方马上释放我的当事人,那个抢劫过她的孩子。
这位差点害我吊销执照的老太太姓袁,今年 78 岁。她是我接手的一起案件的当事人,而且还是受害者。
老太太口中的「孩子」正是我的当事人,施害者,罗楚,今年刚满 17 岁。
俩人相差 61 岁,一样倔。
两个月前,这一老一小在寒风中相遇,只是碰面的方式不大友好。被儿女限制甜食的袁老太太,从村里偷偷跑去镇上买面包,正巧罗楚饥肠辘辘地从网吧出来,看见老太太拿着面包经过,直接上手抢了。
老太太受了惊吓,还摔断了腿。
她当即报了警,向派出所的民警详细讲述了经过。说罗楚抢走她的钱包后,还顺势推了她一把,害她小腿骨折,「这还得了,年轻力壮的大小伙子居然想不劳而获,抢起老家伙来了,简直坏透了!」
报案民警回忆起来说:「老太太有文化、有修养,不慌不忙的,所有问题都讲到点子上。」再加上面包店的监控记录一清二楚,抢劫当天,罗楚就被抓了。
后来,受初中时的老师之托,我免费接手了罗楚的案子。老师想让我尽量给罗楚争取取保候审,我硬着头皮去了一趟派出所,探民警的口风。
罗楚的情况很特殊,总共抢了老太太 62 块钱,数额不大。但因为害老太太受了伤,即便未满 18 岁,也算犯案情节较为严重。
换作以前,民警一定会劈头盖脸给我来一句:「你怎么学的法,好意思说取保候审?」
但这次,他们只是苦笑,「那小孩,不招人讨厌。如果是盗窃,我们就直接处理了。」
我在看守所见到了 17 岁的罗楚,一米七五的个子,有点瘦,没被剃头,戴眼镜,看着很清秀。
见我一直盯着他的眼镜看,他扶了扶镜框,「一个仓友留给我的。树脂镜片,塑料镜架,要专门定制,很值钱的。我一直近视但没人给我配眼镜,试了一下他的,很清晰。这是我第一副眼镜。有钱真好!」
我能看出来,他是在故作轻松。轻佻愉悦的话语下,他的手在抑制不住地发抖。毕竟才 17 岁,在这样的环境里,他很紧张。
我说自己是他的律师,来帮他的。他一脸难以置信,「我怎么可能有自己的律师,穿制服的来了两拨了,用不着再派一个卧底过来吧?」没等我的解释,他还是在说话,只不过更像是问自己:「啥时候有人帮过我了?」
我说是申老师拜托我来的,还表明自己也是申老师的学生,不收钱。
「他呀,教书不行,管闲事倒厉害了。」罗楚听到申老师的名字,放松下来,又装出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儿。
我决定刺激他一下,「我去见过你父母了,你爸不给你签委托书,还跟我和申老师要烟,是申老师买了两条,一条给了你爸,一条给了我。」
罗楚推了推眼镜,眼圈却先红了。他摘掉眼镜,就像卸下了伪装。
和我以往遇到的嫌疑人不同,眼前的少年罗楚,就像对早点出去一点不积极,甚至可以说完全放弃。
赔偿是争取量刑重要的一步,罗楚仰头深吸了一口气,「我现在最值钱的东西就是这副眼镜,不知道拿什么赔。我抢了奶奶,能做的就是认罪,安心窝在牢里。我妈这会应该正在家里拜菩萨,希望全家死光吧。」
一切确实如他所料。
案发后我就去过罗楚家,罗楚父亲冲我吼,「问我要钱,我找谁去?我要有钱就去上大学了,我要有钱,他会是我儿子?」罗楚母亲翻来覆去就一句话,「菩萨保佑。」
父母如此不配合,我只好做最坏的预估——抢劫致人受伤,家人又不愿出钱赔偿,罗楚的量刑应该在五年左右。
他出来就 22 岁了。
这样被动的局面,想帮罗楚,我只剩最后一个办法:拿到一份受害人袁老太写的谅解书。
办法虽有,但这几乎是一个不可能达成的任务。委托我的老师提醒过我,「这老太太背后可有关系」。
我第一次去找老太太就被拦在了门外。
老太太的儿女们在当地颇有影响力,罗楚被刑拘后,他们委托了当地最好的律师处理此事。
我和那位代理律师碰过面,他说这个案子我们俩都没什么可较劲的,就是这么回事,「你不必想着拿谅解书,事关颜面,他们不缺钱。」
派出所的民警也劝我,并不存在什么压力,家属说要严惩也可以理解,跟人家是干啥的无关。
想要找到老太太,确实挺难。她住的是特护病房,她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守在那里。
拦住我的是老大,据说是刚从县里退下来的领导,客气却有威严,「我理解你的工作,但没必要支持你的工作。」
另一个儿子指着我说,自己还在倒时差,这不是在美国,可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气,想发就发了,什么赔偿、道歉都不稀罕!
女儿走过来,就问了一句话,「你是哪个所的?」
老太太也不见我,我只能从病房里听到老人家断断续续地喊,「我一把老骨头折腾不起了,年轻人是要给点教训。」
我没拿到谅解书,甚至都没见到老太太的面。
这是为罗楚争取量刑的唯一机会。而现在,这个机会就握在这一家人手里。
回去的路上,我反复琢磨袁老太太一家,总觉得哪里不对劲——
老太太的子女个个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事业有成,在镇上有车有房,为什么老太太几十年来却一直住在乡下,不肯搬离当年的老村?
我打听过,老太太是个温和讲理的人,几十年来唯一一次朝儿女们发脾气,就是他们想强行将老太太接出村,「那次她都摆出一番要搏命的架势了。」
使用 App 查看完整内容目前,该付费内容的完整版仅支持在 App 中查看
App 内查看
5#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7 03:24:59
我华政必须拥有姓名!
华东政法大学小王同学今年年初在APP上购买了一张365元迪士尼乐园一日游特价票,在购买门票时,并未见到有“禁带食物”等相关提示。
小王同学去游玩时,被要求强行检包,不允许携带任何食品入园。可以选择吃掉、扔掉或寄存。而寄存费一天高达八十元,小王所带的面包等食品也就四十多元,无奈之下只好将食品丢掉。
2019.3.15小王将迪士尼告上法庭,
1.要求确认上海迪士尼乐园禁止游客携带食品入园的格式条款无效。
2.请求上海迪士尼乐园赔偿原告损失,包括原告在迪士尼乐园外购买却因被 告不合理规则而被迫丢弃的食品的费用,共计 46.3 元。
2019.9.12,经上海浦东法院主持调解,原、被告双方自愿达成调解协议:被告上海国际主题乐园有限公司补偿原告人民币50元(当庭给付)。
同时被告修改了关于不得携带食品的相关条款。
游客可以携带袋装饼干、面包、煮熟的鸡蛋等食品入园,也可以携带瓶装水入园,而且瓶装水没有容量限制。罐装的婴儿食品允许被携带入园。
遍布乐园的50 多个直饮水供应点和20 多个热水供应点也将继续为游客免费提供饮用冷热水。


对了,我有一个硬核的公众号,
沙皮豆
风格大致如下https://zhuanlan.zhihu.com/p/100468524
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关注下,
我们一起聊聊废话,吐槽吐槽沙雕。
6#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7 03:25:00
法学生不是硬核,是善良。
相比起成熟的法律人,他们善良到不会考虑到人性的弱点和利益的诱惑,他们相信自己是比普通人更接近真理的人,相信这个世界可以在被法的神谕统治下完美运行。
学经济法时,老师在讲公益诉讼时有个案例让我印象深刻:







老师吐槽说,他整天打这些官司都不用学习的吗?
还有江湖上流传的“中国政法大学模拟法庭昌平区法院分庭”。多年前法大的研究生因为奖学金问题讲学校告上法庭,昌平区法院管辖,原告、被告、受理案件的法官、庭上的律师都是法大毕业的学生。
中国政法大学与物美,华东政法大学与迪士尼,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与酒店,好像每当“政法大学学生”维权的新闻出现的时候,这种看似滑稽的落差都能博得大家的眼球,嘻嘻哈哈,说一句法学生硬核。
其实法学生并不觉得自己硬核,无关反抗权威,无关分羹利益。他们只是相信,这才是社会正确的打开方式,而已。
就如耶林在《为权利而斗争》中表达的那样,我们维护自己的权利实质上也是我们的义务,否则在下一个试图保护自己权利的人提出维权的时候,他将面临的是巨大的所谓惯例的阻力。
法律是善良与公平之艺术。左手执天平,右手持剑,闭上眼睛我就是正义,睁开眼睛我回到人间。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42608
帖子:68643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