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西藏的经济水平怎么样?

论坛 期权论坛 知乎     
知乎用户   2019-7-31 00:53   5827   5
转载声明:本文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部分转载来源来自知乎(zhihu.com),强烈建议您访问知乎查看完整内容。本社区不拥有所有权,也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联系optbbs@163.com。一经查实,即刻删除。
如题,能够自给自足吗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7-31 00:53:53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怎么样。
一方面,这边各机构上班时间找不到人是常态。
比如XXXX博物馆,建设花了几个亿,落成时发个新闻开馆,然后就闭馆了。现在都2017年了,每次在开放时间去,都被告知工作人员回家了,改天再来。



另一方面,项目落地难,援助资金挪用严重。
一些省市需要定点援藏,不仅仅是用我们内地省市的GDP按百分比支援,也包括引进项目、和智力援藏。
但援藏项目落地困难,在有的地方不给本地干部请客送礼拉关系就很难落地。比如我们原本作为援藏项目和人才被引入西藏XX县,前后接触花了一年多时间,可研报告和考察都花了不少精力。本地县委书记一句话就要作废。
原本县里以精准扶贫为名义申请了4000万扶贫资金且正式立项,现在也要挪用去做县委书记的老乡的项目。拉萨机场边整2000亩土地只给那一家企业,开发遥遥无期。离任前先把土地资源都分完了,真不知当地的经济以后怎么发展。
以西藏名义申请的资金,其实回流到了四川企业。
其实他们也不想想,既然是援助项目,本来援助人员就是抱着希望自己努力也获得承认和感谢的心,怎么可能会去巴结着给他们送礼拉关系?
援藏还要送礼才能援?感觉有些人,想要的只有内地的钱,只要我们的GDP转移拔付, 但并不欢迎内地的智力援助和项目。
因为钱转过去,可以增加他们的可支配财政;但人和智力过去了,可能他们不能自由自在想把钱转到哪就转到哪了。
阻碍西藏经济发展的,真的只是高海拔么?
3#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7-31 00:53:54 发帖IP地址来自
目测这个问题关注量会很少。尽管如此,还是希望有心人看到,共同为西藏经济做点事,顺便也为自己的事业找个机会。

行文比较枯燥,先讲个故事调动下兴趣:
答主2004年来到西藏的。那时候西藏还有“以物易物”的经济形式,你在稍微偏远的地方,我指的是离开主要城市郊区,可以用很少的工业产品交换到很不错的土特产。

我用一啤酒瓶汽油换到过25根虫草,用一块250克的压缩饼干换到过一把藏刀,用一袋50公斤的大米换到过一头牦牛,用两袋25公斤的面粉换到过一匹马。

能换的东西很多,藏民家里有的东西,基本上都能用诸如菜籽油、大米、面粉、汽油柴油、收音机、电池等等换到。在藏族人心目中,牛羊属于是生产资料,是产奶、产皮毛的资源,价值相当于汉族人心目中的土地,并不是随随便便杀了吃肉的牲畜而已。他们都毫不吝啬的拿出来交换一点点外来物资,如果是工业产品,那简直堪称慷慨。被看做家庭成员的藏獒,都是可以以物易物的:我用的是食盐。白花花的食用盐,在藏民心目中可远比从盐湖里挖的土盐宝贵多了。

既然是以物易物,货币就起不到多大作用。GDP的统计也就是半扯淡的事情,根本与现代经济两回事,这可是21世纪了呢!

目前这种事情已经永远成为了过去,货币在藏区,即使再偏远的藏区,都已经成为了广泛的交易中间物。再去拿东西换东西,搞以物易物,货币就已经成为了价值衡量的中间物品。你拿大米换牦牛,可以,也是用价值一头牦牛的人民币相当的大米换。

工业产品也并不稀罕,甚至信息产品也不算罕见。我去一个很偏远的藏区:那曲地区索县,随随便便一个藏民就要求你加微信,方便联系。

西藏经济发展的速度由此可见:你见过哪个地区仅仅用了几年时间,就从以物易物的原始社会,“砰”的一下发展进了市场经济社会的吗?

你可以想见答主还傻了吧唧的拿着东西去搞以物易物的时候,遭到藏族同胞惨无人道的残酷奚落,那一脸的对角懵逼

展开得比较多,见谅。

有人居然拿粮食能不能自给来说事。北京粮食蔬菜肉类全部不能自给,你能说北京跟西藏经济发展是一个水平?现代经济体系内,一个国家某个地区的农产品或者工业品不能自给,其实应该算是个好事情,自给率越低而没有发生社会动荡,说明该国经济互相依存度高,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国内经济互补性强。

下面我主要从两个方面回答这个问题,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西藏经济的现状


目前来看,西藏经济总量虽小,发展速度快。经济结构极其独特,但是符合西藏实际。

1、经济总量小

西藏经济总量,2015年仅仅为1000亿元级别,在东部沿海,这个总量也就是一个普通地级市的规模。我们以广东河源市为例,该市常住人口306万(2014年数据),西藏常住人口317万人(2013年数据),经济规模分别是810亿元和1026亿元,人均GDP分别为4245美元和5189美元,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也就是说,西藏作为全国面积第二大的省,人口和人均GDP和东南一个经济较不发达的地级市规模相当。西藏地广人稀的特点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

但是能不能说西藏的社会发展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就达到甚至超过了东南沿海经济较不发达地区了呢?我认为不能
首先,西藏GDP总量中有多少比例是在西藏本地消费的,这尚需要存疑,我没有查到相关数据。西藏GDP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来自于政府投资和外省劳务输入,这些并不是在西藏本地创造、消费的GDP。很多外来打工者包括政府工作人员、军人,他们挣到的钱是拿到内地消费的。我不是很懂GDP统计方面的东西,这些数据如何统计、估计,我并不是很清楚。

其次,本地人民生活水平,即使消费的是同等数量的人民币,取得的消费质量也是不如内地的。在西藏消费存在一个物价更高的问题——不但是商品价格,还包含人工价格。西藏的人力成本普遍在内地的两倍左右,一切包含人力成本的产品都要更贵一些。GDP的统计是基于人民币或者换算为美元的,物价明显更高,消费水平相对下降。

最后,本地公共服务水平还有待加强。毫不讳言的讲,本地的公共服务包括司法、行政、公共道路交通等,与内地比起来差距不是一点点。当然本地纳税比例相对内地不可同日而语,但是免税、减税主要是针对企业,我国主要实行的是隐形税率,人民群众缴税的比例并不低多少,相对购买到的公共服务也就差了不少。

2、发展速度快

2015年西藏经济“领跑”中国,政府方面喜欢拿这个说事,我认为也应该说。

明面上的数字就摆在那里,谁都会拿来说事:西藏2015年度GDP增长达到11%,明显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16年增速预期甚至设定在12%,继续保持两位数增长。

西藏的经济增速,实际上是处于我国整体上80年代末期、90年代初期的发展环境中,投资以及基础设施建设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还非常的明显。在很多领域,跟8、90年代的中国大陆一样,西藏干脆就是空白,比如装备制造业、化工产业。抛开一些重污染、劳动密集型产业、高技术产业,还有很多符合西藏环境要求的产业可以大力投资拉动,保持这样一个经济增速,即使是在全国经济转型的大环境下,也是大有可为的。

3、经济结构独特

西藏本身的特点是非常明显的,因此经济结构独特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西藏经济结构本身的数据这里不再赘述,国家统计局网站上就有。主要的特点就是一、二产业占比小,第三产业占比大,旅游业简直是一枝独秀,是个典型的旅游目的地。

第一产业方面,目前还在追求自给自足。大米、小麦等主粮在西藏几乎就不出产,本地人以青稞为主粮,外来务工、援藏人员以内地运输的大米、小麦为主粮。玉米、土豆、红薯等饲用主粮,以及油菜、花生等油料作物出产量也很小。养殖方面,牦牛、黄牛、羊等食草动物出产量较大,基本满足市场需求,还能有出口。猪、鸡、鸭、鱼等汉族常用肉类动物不能满足本地需求,需要外购。林业方面以保护为主,开采量很小,坐拥全国最高的森林覆盖面积,木材却主要依靠区外购买。

第二产业方面,主要集中在手工业、轻工业方面,重工业极不发达。除了在拉萨周边存在有以建材为主要产业的重工业以外,全区只有以光伏、地热、水电等为主的能源产业,部分地区有少量采矿业,全区物流运输业也已经比较完善。主要工业产品除了水泥外,均依赖外购。装备制造业基本上是空白。

第三产业方面,旅游业一枝独秀,其它服务产品方兴未艾。旅游业每年为西藏带来大量的区外消费,旅游接待从业人员也是西藏外来人口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另一个是建筑业)。其它服务产业包括酒店业、餐饮业,也是大部分依靠旅游产业。

对外贸易方面,西藏能够出口的就是旅游产品和土特产。土特产里面又以面向东南亚华侨市场的冬虫夏草出口为主,总量非常有限。进口主要是机械设备、知识产权、高技术产品。

总体来讲,西藏的经济有其特殊性。落后是肯定的,民族宗教问题也在以各种方式影响着经济发展,但是落后往往代表着机遇,活力在全国范围内都要算是比较强的

二、西藏经济未来发展中的隐忧和解决之道

1、要看到这种喜人数据下面的隐忧。

一个是政府投资带来的低效率和自身造血能力不足。这个问题和下一个问题交织在一起,可能形成一个恶性循环,下面再讲。目前西藏经济增长主要是靠各省援建和中央政府投资,西藏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旅游业是西藏经济的龙头,而旅游业也是西藏经济结构中民营经济占比最高的领域。民营经济作为经济领域中最有活力的一部分,如果得不到更大的发展,未来将出现“全国养西藏”的状况。实际上建国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西藏经济中很大的一部分比例是靠的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解放军人员发的工资!

另一个是民族宗教问题。通盘考虑西藏经济问题,民族宗教问题不可忽视,也不可能绕得过去。2008年“314”事件当天和以后长达一年的事件,整个西藏一片萧条。笔者亲眼见过,一辆44座的旅游大巴车,连车带线路牌,在拉萨二手车市场仅仅卖29万元。“人无恒产则无恒心”,当地群众或者一个数量较大的群体在经济结构中如果不占据一个稳定的地位,最终会引发社会动荡,影响甚至毁灭经济发展。

如果下一步西藏经济发展继续依靠政府投资和内地援建,很可能形成长期排斥、挤压本地民营经济发展的格局,消除本地群众参与经济建设的机会。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政府投资与民间投资的结合,要形成政府投资与民营经济的相互扶持,立足于西藏的特有区位优势,扶持起适合全球、全国环境的西藏本地特色经济

要做到这一点,目前的做法还不是很完善,在思路上局限性非常明显。

首先,局限于固有经济模式思维。“三驾马车”的想法很突出,先是大搞基础设施建设,然后把资源、劳动密集型产品运出去,最后搞消费,这种模式在内地可以,在西藏不行。近乎天价的运输成本以及产品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限制了西藏的出口量。在西藏大张旗鼓的开展采矿业和资源精加工并不现实,本地不具有可以支撑的生态系统。

简单的说,在全球资源没有稀缺到那个程度、矿石价格没有达到那个水平之前,三驾马车在西藏不好使

其次,西藏的区位优势发挥不明显。长期以来,西藏具有特色的产品无非是土特产。问题是土特产能够在全球居民消费中占多大的比例呢?我们以冬虫夏草为例,这玩意你吃了好不好另说,你不吃不也活的好好的。牦牛肉确实好吃,赶神户牛肉还差得远。把眼光盯在奢侈品消费上是不现实的,总量绝不会大到哪里去。何况这东西存在一个新鲜感的问题,吃冬虫夏草成瘾的人还真的不多。

目前西藏就在轰轰烈烈的搞“特色农产品”,但是我的预期比较悲观:综合考虑社会、经济、人文效益,能够收回投资成本就差不多了,账面上则肯定是亏钱的。账面上亏钱,要发展民营经济就根本不可能,吸引到的也是投机客。要吸引稳定的民间投资,就必须要账面上赚钱,还不能太少。

我们以前两年的“玛咖骗局”为例。这就是个骗局,现在大量的玛咖烂在地里没人要,为此亏得血本无归的人比比皆是。你说玛咖这东西跟大萝卜有啥区别,我看就没有区别。这个东西的炒作模式无非是“造势”——“种植”——“做市场”——“吸引下家也就是接盘侠”——“卖种植园和种植技术”——“停止造势”——“崩盘”——“炒作者挣钱,接盘侠血本无归”。多么经典的商业炒作模式!就这都能有那么多人上当接盘,我一点不看好中国人的普遍商业天赋,赶犹太人有点远。

土特产赚大钱是可以的,但是你就得这么干。你让一个地区长期靠搞骗局挣钱是不现实的,让西藏搞这种骗局来实现发展更不可能。靠老老实实种土特产,养牦牛,八辈子也挣不出11%的GDP增速。

2、面对未来的解决之道

西藏真正的区位优势在于两点:面向南亚次大陆、面向高原

第一个面向南亚次大陆。在不久的将来,面向南亚次大陆的陆地运输,将成为西藏经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青藏铁路的通车,川藏铁路的开工建设,拉萨到日喀则铁路的竣工通车,西藏与印度、尼泊尔等国家的陆地通道即将打通。面对南亚次大陆国家的陆上出口,目前看来并没有多大意义,但是,要具有发展的眼光

印度尼泊尔虽然穷,但是不一定会永远穷下去。对于进出口贸易而言,特别是知识产权和工业产品的出口,穷意味着机会。提升我国产业结构,靠的就是别人穷。依靠别人富的那种进出口贸易,就只能给人做裤子,给人组装手机。

第二个,面向高原。并不是只有西藏才有高原,但是只有西藏才有最全最广阔的高原。高原地形本身就是一项宝贵的财富,开发这个财富将给西藏带来极大的机遇和发展。

西藏的海拔,从几百米的墨脱县,到8844米,毫无疑问是世界上海拔跨度最大、高原气候环境最全的地区。西藏能源蕴藏量十分巨大,水电蕴藏量全国排第二,仅次于四川,光伏能源蕴藏量惊人。这是西藏的优势

世界上并不只是西藏才有高原,国内来讲,云南、四川、青海、甘肃、新疆都有2500米以上的高高原地区。国外,南美安第斯山脉、印度、尼泊尔、不丹、巴基斯坦、阿富汗等等地区都有大片的2500米以上海拔高高原地形。这是西藏的市场

在西藏未来经济发展中,要着重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事情:

首先是,大力吸引民间投资、培养民营经济。

这是西藏经济发展的根本:培养本地化的民营经济实体。2008年“314”期间,整个拉萨到处一片狼藉,唯独一个地方丝毫不受影响,区区数天秩序恢复以后,又是一片欣欣向荣,这个地方就是太阳岛

太阳岛无疑是拉萨民营经济最集中最发达的地方:这地方一个是太阳岛国际小商品市场,还有就是各种餐馆、娱乐城。在社会秩序遭到突然冲击的时候,各族私营企业主自发团结起来组织维护了社会秩序——他们要保住自己的劳动果实。

可以相见,如果西藏拥有包括藏族、汉族和其它少数民族人民群众参与的较为发达的民营经济体系,达赖集团和分裂势力根本无法兴风作浪。政府投资往往跟升斗小民没有什么太大关系,人民群众也并不心疼投资的流失。如果社会财富是人民群众的汗水凝结而成,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宗教势力、民族情绪等等在这种局势下,是肯定会让位于社会全面稳定团结的。

所以,在西藏发展民营经济,不只是一个经济问题,更是一个政治问题,是解决民族宗教问题的根本之道

其次是,彻底发挥西藏区位优势,搞好特有产品和知识产权出口。

长期以来,大家心目中西藏是无法发展高新产业的。这个映像对,也不对。一方面,你在西藏发展计算机产业、信息产业、生物产业肯定是不行,没有人愿意千里迢迢跑到西藏来做别人已经做过的事情。西藏跟美国硅谷、武汉光谷比起来全是劣势,毫无优势可言

另一方面,西藏在高新技术特别是受海拔影响的高新技术的本地化研究方面,大有可为

涉及到材料技术、医学技术、生物技术、工程技术方面,西藏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在这些领域的高原适应性研究方面,西藏完全可以说舍我其谁

面向国内、国外其它高原地区,这些方面的高原性研究可以说是一片,一大片空白。

以一个小小的一次性打火机为例,别看这东西不起眼,全球市场还不小。普通的一次性打火机在高原根本不好使,打100次能有几次打着。青海和四川有几家企业专门做高原型打火机,占领了西藏市场不说,还远销南美、印度、巴基斯坦。其实改动非常小,无非调节燃气混合比、改进点火系统而已,一家小厂完全有这个技术实力。

再以笔者本人的一个小项目为例,是个聚碳酸酯(PC)板材项目。大厂没兴趣做高原适应性研究,德国拜耳、美国陶氏不在乎这一点点市场。可是你放到全球高原市场而言,生产出抗黄化、裂纹的,适应强紫外线、大昼夜温差的产品,还是有着不小的市场,养活几万人不成问题。

青藏铁路建设完成后,高高原铁路建设这一块,中国毫无疑问成了世界领先。积累的工程技术对于高原地区具有很好的推广出口价值,尤其是在桥涵隧道施工、高原冻土路基维护方面,几乎成了独有技术。2006年青藏铁路竣工通车后,西藏遍地是新公路、高速公路建成通车,基础设施建设迎来一个高速增长期。世界其它高原地区目前看来发展状况不容乐观,但是你不能保证他们就永远不会发展,对于基础设施的需求必然会井喷。

最后是生物、医学技术的高原适应性研究。高原地区一旦发展起来,对吃饭、就医的需求必然快速增长。你别看西藏军区总医院不大不出名不起眼,治疗高原肺水肿、慢性高原病等等高原适应性疾病,四川华西、北京协和还真的不好使。医疗技术、生物技术出口到别的高原地区,是一项不小产业。

这些产业其实非常适合民营经济的发展。这些市场规模并不算很大,不能跟低海拔市场相提并论,国家大规模投资、投人研究并不划算,真正适合的还是民营企业的“短平快”研发模式。政府主要应该以平台搭建和信誉背书为主,解决民营实体无法解决的国际国内沟通协调问题,达到以政府投资高效拉动、扶持本地民营经济实体发展的目的

最后是,大力促进清洁能源出口。

曾几何时,西藏能源甚至无法自给。

西藏的能源,不但蕴藏量巨大,而且全部是清洁能源。你运输煤炭到西藏发展火电根本就不划算,就地发展水电、地热、光伏等清洁能源反而更划算一些。

面向国内特别是东南沿海输出电力,对西藏来说并不划算,一来距离遥远损耗大,二来输电线路维护难度巨大。向南亚次大陆出口电力换取资源、市场,是一个很不错的买卖。



拉拉杂杂这么多,其实本人根本不是经济学相关专业出身,写出这个东西,也是期待“同行评议”的意思,大家有什么砖,狠狠的拍。有什么疏漏的地方,不要考虑答主的面子,你狠狠的抽。谢谢。
4#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7-31 00:53: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推荐你们玩一玩《模拟城市5》
每个地区都有自己的定位的,看着你们站着说话不腰疼,真是挺累的。
————————
        第一。
        我想说的是,不切实考虑西藏人口总数,人口分布,面积,地理环境跟生态环境,偏偏拿各省市援建,拿中央的财政转移说话的人,都是在耍流氓!
内地的经济发展方式,根本就不适合西藏!
        西藏是个高海拔并且多山的自治区,交通极度不便利,农作物生长缓慢,生态脆弱,货运成本高,你拿这些条件让我们发展第一产业跟第二产业,有病啊!
        西藏的发展只能依靠第三产业,所以讲西藏经济把第一产业跟第二产业拉上来,根本就是不了解西藏。
我们西藏要是第二产业起来了,澜沧江,长江,黄河的水质怎么保证?工业产品的价格怎么具有优势?国际舆论对于生态环境的声讨怎么回应?
        第二。
        人口规模决定了经济规模的上限!
西藏那么大的面积,人口只有324万,而且居住分散,省会城市拉萨的人口就51万,再来西藏绝大多数地区本来就不适宜人居住,你们说我们要怎么把经济总量搞上去,搞笑!
        第三。
        西藏的战略地位远高于经济地位,这就是国家一直要支援建设西藏的原因。
        保住了西藏的青山绿水,对全中国的水资源保障都有益处。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也会更加轻松。
看了以上三点,你就知道西藏的经济条件了。
        好,你现在告诉我,除了第三产业,你还要我们怎么发展?
~( ̄▽ ̄~)~~( ̄▽ ̄~)~~~~
4月10日更新:
为了不影响阅读体验,更新放在最后。谢谢大家给我的赞,这也是我目前为止得赞最多的回答。谢谢~
欢迎来西藏玩哦!西藏的第三产业不能没有全国以及世界各地的游客的支持!欢迎大家!
但听说新疆更美,大家也要去新疆看看哦~~
5#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7-31 00:53:56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一直觉得西藏是个很有潜力的地方,至今仍然迫于体制下的角色安排和现代化不足而无法真正起步。
很多人说人口是限制西藏的一大因素,可以这样说,但是,西藏的经济潜力远远不止目前的水平,前有内地十几亿人的市场,后有南亚巨大经济利润空间,我觉得西藏要思考的是要在中国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你非要往内地卖实体,运输成本当然贵,但是有些东西是无形的,比如说文化市场,当然,现在看似乎还是很遥远。
西藏现在要做的就是搞好教育,因为从西藏上一代到这一代,跨越了内地的好几代人,靠80后到90后乃至00后(还是有点早)要填平这些差距还得看教育~
6#
热心回应  16级独孤 | 2019-7-31 00:53:57 发帖IP地址来自
从目前的状况来看,答案是不能。
深入分析看未来发展状况,若国际国内社会发展平稳,社会大环境格局不变,西藏经济发展依然缓慢,以其自身的产能状况来看无法实现自给自足。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首先一地的经济发展,离不开实体经济的振兴,而西藏如果要振兴实体经济,就其地理条件(不考虑社会条件)来看,只能先走资源型经济的老路子,说明白一点就是只能先卖资源。

我们先来看西藏三种产业的发展状况,因其地理环境的特殊,适宜耕地面积大约占全区土地总面积的0.5%,除林芝地区以外,大部分耕地耕种青稞,由于青稞的深加工并不发达,目前其基本用于满足西藏本地居民的日常使用,对外销售和创汇的力度太小。
而西藏牧区畜牧业未来的发展状况也不容乐观,由于草场的面积缩减和禁止过度放牧的力度加大,畜牧业的发展可能遇到瓶颈,其对第二、三产业的支持力度将会逐渐缩小。
其他林业渔业基本也由于西藏特殊的地理人文环境的影响,目前也不太可能对西藏经济产生较大影响。

作为经济支柱的第二产业在西藏的发展状况目前来看阻力太大,我们从天时地利人和三个方面来简单分析。
今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0周年,由于分裂势力的存在,中央对于西藏的控制在一些层面上看可能并不完全,仍受到较大的掣肘(主要是宗教的影响力较大);
从地利的角度来看是基本没有任何优势,一家企业想在西藏设立生产线,将面临政治、社会、运输、原材料、劳动力、市场等多方面的影响,而就西藏的情况来看,除去政治上可能会有扶持政策外,其他方面无不在增加其生产成本,不管用平均分析或者边际分析来看,都是不太值得在西藏投资;此外,西藏丰富的矿产资源由于特殊的人文环境,眼前有金山,却不可触及,因此并不能加分。
由于西藏以前是一个政教合一的社会,而宗教对西藏社会的影响之大可以改变相关的中央政策,可以说西藏的跨越式发展第一步就是要解决西藏的宗教问题,而这里的宗教问题不单单是指流亡国外的分裂势力,还有藏传佛教对社会生活的渗透,这一影响太深,以至于个人认为是最拖累西藏地方发展的因素。
看完资源有的人要问能源发展状况了,有的说太阳能资源丰富,地热资源丰富,请大家考虑一下目前的太阳能科技发展水平以及地热资源总量,我就贴两张图,





有人会说了,既然目前西藏第二产业发展不行那么我们发展第三产业吧,恩,这是个正确的思路,中央也在说大力发展西藏第三产业,那我们来看看:
提到西藏很多人第一反应就是旅游,的确,西藏目前的支柱产业就是旅游业以及由其带动的消费、服务业,而目前拖累西藏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是景区开发力度弱、旅游及相关消费、服务混乱、交通不便等等。
景区开发力度的强弱关系着多次消费的力度以及对外影响,除去藏传佛教寺庙等一些无需开发且无法开发的景点,其他都是些野生景点,如拉萨周边的羊湖、纳木错,开发程度太低,不过由于宗教及社会原因,目前不可能对湖本身进行开发(圣湖嘛),但是景区周边配套服务几乎没有,去过这两个地方的朋友也知道那里什么都没有,那么大个景区,连个像样的服务中心都没有;不过由于西藏的部分景点海拔高,开发难度大,想短时间解决这些问题还是要看政府的建设力度。
旅游及相关消费业、服务业混乱的情况每个地方都有,但这一问题在内地景区普遍有所好转,而西藏作为一个旅游大省,其问题比之内地要严重的多,我上次跟团游的过程中遇见过不给钱就不让和刻了羊卓雍错湖的石碑照相的老藏民,旅游大巴撞到猪了以后以闪电般速度开车拦路的藏族大叔,还有旅行团把我们送到的好客的藏民家以后才发现原来是推销银器的···遇上这些事,严重影响旅游体验。
交通不便,铁路就现在可以去日喀则,林芝到拉萨的高速也快通车了,但是相比于整个西藏,交通任然非常不便,你说坐飞机?那么游客的出游成本太高,绝大多数游客不会选择这种出行方式,西藏区内机票价格本来就贵,偶尔推出特价机票的时候基本也是旅游淡季,况且区内机票几乎就不打折。
在旅游淡季,西藏的消费业、服务业也相应的进入淡季,在林芝等地区有的店铺在淡季采取关门的措施,在旺季到来的时候才重新开门,以节约成本。

有的人会问,这些年西藏发展的不是挺好嘛,国家扶持的力度也大。的确,西藏从解放至今发展可谓是翻天覆地,但是几乎全依靠政策支持,地方政府考靠中央拨款,几乎每个地区财政都是入不敷出,没有创收,而由于相关的税收政策,靠税来增加财政收入几乎也不可能,那么靠中央财政能发展西藏吗?能,但是将会相当缓慢,并和其他的确差距越来越大,不排除地区各类矛盾的升级。
还是那句话,没有实体经济的发展,一个地区就不可能有所发展。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浅薄的认识,若有不足之处请指正,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82358
帖子:174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