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海归,你预计要用或用了多少年赚回留学费用?

论坛 期权论坛 留学     
匿名知乎用户   2019-4-12 01:01   6216   10
纯属好奇,无意侵犯私人隐私

应该这样计算吧:(留学的准备+在海外读书期间的费用-在国内高考班的高中费用-国内的大学期间的费用) / (作为海归的年收入-作为国内毕业生的年收入)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2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借用一下我爸的原话
“儿子,你也快出国上学了,我呢也想跟你交流一下我对一些事情的看法。首先是钱,钱这个东西生不带来,死不带走,我们想着这辈子钱也算是够用了,房子也算是有几套了,车也有了,我们身体也都还健康,就算留点钱应急呢,也还有不少盈余。那你说多余的钱拿来干啥?良田千顷,日食不过一斛;华舍万间,夜卧不过五尺,与其炒房赚钱,给社会添乱,给年轻人制造压力,让你变成一个靠收租为生的社会寄生虫,还不如拿去让你涨涨见识,看看外面的世界是怎么样的。以前家里虽然穷,但是奶奶还是砸锅卖铁供爸爸上了大学,爸爸从华工出来到广东打拼,这些年也算是看到了些在老家看不见的东西。现在爸爸有条件了,也想能让你看看更广阔的世界。你要是学有所成,就回来建设我们的国家,为中国的复兴出一份力;你要是没有那个能力,好歹弄明白自己活着到底有什么意义,不至于每天浑浑噩噩。出去之后,还是要好好学习,戒骄戒躁,外国文化呢,好的你可以接受,学习,沿用,不好的,你就千万不要跟着一起搞了,像什么抽烟喝酒黄赌毒啊,千万别学。我现在越来越觉得,其实我和你妈培养你,不仅仅是为我们自己培养你,我们虽然希望你飞黄腾达,但是不是为了说希望你给我们多少钱,而是希望你有能力去过你自己想要过的生活,不用仰人鼻息,寄人篱下,我们其实更多地是为了社会培养你,希望你在将来能够推动社会发展,至少呢,也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等你出去了,我们能提供的,也就只有经济上的帮助了,希望你时刻能够勉励自己,为自己的梦想努力奋斗。”
换句话来说,我爸其实从来没有想过我什么时候能赚回这笔钱,或者说滚多少利还给他,如果真要追求收益的话,那拿这笔钱去投资房产或者股票显然收益更高,但是我爸选择了让我从英高读到了现在的本科,只是为了让我看见不一样的世界,能从不同的价值观中重新思考自己的人生,重新定义自己的位置。我也不知道我多久能赚回自己的学费,但是比起匆匆忙忙地赚回自己的学费,我爸更不愿意看到我成为咪蒙那样的人。
赚钱的方式其实有很多种,我不是没有见过钱,所以我会脚踏实地地赚良心钱。至于什么时候赚回来学费?该赚回来的时候会赚回来的。
—————————-分割线———————————
一觉醒来发现这么多赞也是诚惶诚恐,评论区也有很多不同的看法,对于不同的看法我始终是持宽容的态度,因为不同的人毕竟有不同的生活与不同的角度,一百个人看古典戏剧哈姆雷特尚且有不同的看法,更何况现如今非常具有争议性的留学呢?
再说说我的家庭吧,我家虽然有几套房,但其实并不是在深圳或者广州等一线城市,所以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至于我爸妈的收入其实我平心而论不算低但也不算高,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位置吧。我父亲早年在唐翔千先生创立的公司里打工,可以说唐先生深深影响了我父亲的价值观,直到现在,唐先生也是唯一一个我父亲会会尊称为先生的人。
唐先生在八十九十年代创立了我父亲他们公司,当时唐先生已是花甲近古稀之年,香港要回归的风声一到,许多港民都慌忙移民到温哥华,新加坡等地,我父亲当时很不解,便问唐先生为什么要在这么大年纪创立这个公司,作为纺织巨头家族的长子,唐先生必然不缺钱,那为什么不回家安享晚年?唐先生的回答则非常触动我父亲“我其实不是为了赚钱才创办这个公司的,我其实仅仅是是想为国家做一些事情。第一个像这个企业,是必要的,这个城市这么多人,总归是要有企业去把他们养起来的,虽然我们可以从国外买这些企业,但是如果我们从国外买,就要花大价钱,同样的企业,如果我们有能力的话,就做一个出来,何必要从国外买呢。第二个,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的,我们如果自己不能有做这个的技术,那一天如果人家断了我们的货,我们不能说直接就失去生产力了。第三个,我们的公司不是说仅仅是利用员工,我们更多地是培养员工,普通的员工,我们要教会他们用机器,像你们这些大学生,我们要教会你们如何管理公司,如何提高我们企业的效率与竞争力。最后一个原因,是我个人的原因,工作对于我来说是一种修行,每次我看到年轻人在努力地工作我都会深受感动,虽然我的身体这些年不太好了,但是我每天还是会来办公室坐坐,就算不做太多工作,仅仅是看着你们这些朝气蓬勃的年轻人在成长,我就会感觉我们国家在慢慢进步,少年人的视界的增长和持久的学习终究会给我们国家带来繁荣。”
我父亲可以说深受感动吧,所以送我出国不仅仅是出于对我的爱吧,更是他认为对于教育这个国家的年轻人出的一份绵薄之力。所以他一直叮嘱我“你要是学有所成,一定一定要回国啊。”“如果国内没有国外工资高呢。”“那你这不是废话?你在国内的工资怎么会跟在国外一样高?”“……”
总的来说,我父亲是一个很平凡但是很认真管理好企业的一个人吧,他送我出国其实是对我有所期许的,只不过并非希望我给他带来多少钱的回报,而是希望我都够在未来尽自己所能地参与到这个国家的复兴之中吧。换句话来说,他送我出国的选择中也掺上了他一丝丝的个人的家国情怀吧。
最后说一句,我知道在小社区不回国已经算是一种政治正确了,很多回答中不乏很多在各领域非常优秀的人对于回国工作和中国发展的一些嘲讽的和阴阳怪气的回答。但是从我的角度来讲,每一个选择都值得被尊重吧,而不是被称为“狭隘的民族主义”。好像我说的东西已经偏题了,但是有感而发便添加上去了,见谅。

—————————-分界线—————————-
评论区找到很多我爸的校友呢hhh,有人问我爸是什么专业的,是一个挺神奇的专业的…叫自动化,到现在为止我都不知道这个专业是学啥的,又学机械又学电气的…至于华中科技大学以前的确是叫华中理工大学的,要问为什么我知道…因为以前翻到过我爸的准考证,照片…我还是撤了吧,评论区有熟人认出来了


——————————分割线……——————————
评论里有人提到汉口分校现在变成江汉大学了,其实我本人对于湖北的高校变迁史也不是非常了解,加上我爸当年报志愿的时候的确填的是华中理工?而华中理工后来更名为华中科技,可能他到广东以后也不太清楚母校被并入江汉大学了吧。
至于还有的评论提到中国有一部分民众在温饱线上挣扎的情况……我不否认这种情况确实存在,可是…我这篇回答是交流一下我爸和我个人对于留学的看法的,如果想讨论温饱与情怀的联系的话,我个人建议移步到其他更有关联性的问题会有更好的体验。至于问我家收入的,不好意思,这个算是一个隐私问题了,恕不能回答,见谅。
——————————-分界线———————
发现评论区里面有一些并不友好的评论,所以来申明几点吧
第一,如果想指出我爸话里的错误或者问题的话,我洗耳恭听,毕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也希望能够听见有逻辑的反驳,大家可以交流讨论,但是莫名其妙丢下一句话,既不说明也不展开实在是让人非常莫名其妙。
第二,我说过这是原话,虽然在下不才,但毕竟以前中考的时候语文是接近满分的,高中时作文被全年级传阅,如果要我来润色的话,这篇文章的句法词藻便不是现在这样了。
第三,说我编的更是令我非常诧异,我在小社区分享一些东西,不为财也不为名,只是希望能够鼓励迷茫中的人,如果他们能因此找到自己的方向,那便实现了我的愿望。因此如果说我是编的,我不会删评论也不会反驳,希望你在小社区能找到你觉得很真实的答案。
第四,我个人认为因为我学的科目就业范围比较广,因此我也无法判断我未来会从事什么行业,薪资更是无从谈起,要讨论几年能赚回学费,等我毕业了应该会回来补充的。
3#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3 发帖IP地址来自
哇,还有两个月就要回国了,看见这个回答心里还是蛮激动的。
我环顾了一下周围的同学朋友,问了问他们的想法。

小花(一本正经的学霸):上个月国内四大的offer已经拿到了,估计两个月转正,第一年十几万,之后就起飞了啊,两三年就可以cover掉40万左右的出国开销了。

菜狗(富N代):这钱我就当出来旅游一年的,家里铺子两个月的租金而已啦,还开开眼界,老头子和别人吃饭的时候提起我别提多有面子了。再说,老子在国内玩的溜,不出国说不定花的比这还多。

小黑(拆二代):我同你讲呀,出国不出国对我影响唔多,我阿爸已经把我创业嘅启动资金准备好晒,边个佢老母回国搞化学呀。

当然这几个都是比较牛逼的存在。

一般的都是这样的:
小胖,小泽,小美(???):回去进地税局,银行,高校助教混混,本是别想回本了,这辈子都别想了。但爸妈们不在乎,他们找的单位他们开心就好。

总而言之呢,真的没什么人在乎留学成本的。因为他们的家庭能供留学,或多或少已经带给了他们物质的富足。




而极少数像我一样什么都没有的
精神就很富足了

而这是金钱买不到的
(我平时都是这么安慰自己的T_T)
4#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4 发帖IP地址来自
表面上看:每年大概四十万多一点,外加杂七杂八的开支,六年共下来三百万。
但是作为一个北京人是要算opportunity cost的。我家就算过,如果10年那阵子把这笔钱再投资三套房产(如果不读书,他们真的会这样做),实际的价值到今天大概相当于2000万吧。
那么可能需要40年不吃不喝年薪五十万才能挣回来。工资的增速永远不可能赶上资本的增殖速度。

然而人生永远充满了各种奇遇:在11年买了100个比特币。












你以为我的故事结束了?
不,我12年卖了。
所以读书这个事,不能功利性太强,开开眼界,都是普通人,尽力就好。
5#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5 发帖IP地址来自
问的是海归!注意!是归!归!
你们留国外的强答也是够了。行了行了,知道你们“海不归”一两年就能赚回来。
6#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6 发帖IP地址来自
P本科花了将近200万,研究生目前在读,如果不算奖学金的话,差不多也要150万左右。也就是总共450万人民币的债务,相当于67万美金。不出意外的话,这辈子基本是还不清了。如果算上利率高昂的国际学生贷款,利滚利的话,我这个llc基本是可以破产了。


幸亏我爸妈善于使用精神胜利法,他们坚持认为我受到了最好(贵)的教育,即便以后过清贫的生活,也可以像追尾巴的小狗一样自娱自乐。比如,读一读柏拉图和海德格尔,或者看一看库布里克的电影。虽然贫穷,回也,不改其乐。

如果你问我的孩子,要不要上这样的学,我只想说,『你傻啊!!你妈就是因学致贫的!』

不过,首先,我需要有一个孩子。

P.S. 我才发现,我不会加法。200+150=350 不等于 450。这就是我数学系的教学水平,大家还是不要留学了。

P.P.S. 有人问我是不是在国外很铺张浪费。我只能说我属于正常水平,从来都有室友,也极少买包包化妆品(因为没啥兴趣),也没有车,出门公共交通。剩余的钱基本都交学费了,而美国的学费就是如此不合理。非著名大学如何花得了这么多钱?我也想要问,不是被骗了吧?!
7#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7 发帖IP地址来自
反正我是赚不回来了。

高中出国,本科政治科学,研究生人权研究。
读这些是因为兴趣,这辈子基本跟成为贵乎标准下的有钱人士告别了。

同龄人要么硅谷要么纽约起薪十几万刀。
你问我焦虑吗?偶尔也焦虑。
你问我后悔没学编程吗?偶尔也后悔。

但其实,花出去的学费也就值一线城市1/4套房。
就算多出个1/4套房,该焦虑也还是焦虑,该后悔也还是后悔。

赚不了大钱不等于赚不了钱,我真没有做上市公司CEO或者哪个行业独角兽大佬的野心或者能力,我够养活自己就行了。
目前有没有养活自己的能力?有。

我受的教育虽然无法带给我赚大钱的本事,但教会了我赚不到大钱也挺淡定的心态。

穷有穷开心的活法儿。

接不起婚我就不结,养不起孩子我就不生。
以后搬到云南小镇养老,环境好空气佳,每月2000生活费绰绰有余。
生了大病怎么办?人生终有一死,具体活多少岁有啥区别,活着的时候开心最重要。
现在就担心几十年后的事儿,好累啊。

教育的意义远远大过用金钱衡量。
8#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8 发帖IP地址来自
作为父母答一下。送孩子出国从来就没考虑过回本,不是因为有钱,而是因为觉得人的阅历和教育不能以金钱衡量,就如同把孩子从出生到小学到中学到一直把孩子送到国内名校从未考虑过要回本一样。所以如果你是准备出国的孩子(包括俺孩子),不要有太大压力,因为花的是不断贬值的金钱,而得到的也许是影响一生的阅历。也许再过十年几十万就不算啥了。而那些对标投资房产的更不敢苟同,投资人跟投资房子不在一条赛道上。
9#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19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是一个问答者阶级矛盾的问题
因为会问这个问题的人,心里就默认了留学是超过父母能力的奢侈消费。
没送孩子留学的父母也特别喜欢关心这个问题,来显示自己决定的英明。
为什么没人问,作为人,你用了多少年赚回你吃了爸妈20年的饭钱?
因为人默认了吃饭是刚需,奢侈消费是投资。
中国人和中国媒体有一个特点,喜欢关注小比例亲属矛盾,扩大化。最恶劣的莫过于上海的柏万青节目了。
事实上如果按数据统计,大多送孩子出国的家庭,学费根本不会影响父母生活。就像大多数孩子在诗和远方,拿着单反全球旅游写诗画画弹琴的,父母都活的舒服的不行,至少不在苟且,绝对比那些成年了就懂事勤奋自立根深的孩子父母过的幸福多了。
但是有些家庭没给孩子出国留学和诗和远方的资本,父母和孩子就喜欢找些极端例子来给自己喝安慰鸡汤。
就像那些“你看房价18年不涨了吧,还好我08年没在北京买房”“你看无人车要普及了,还好我没学车!”“你看当时留在一线的也买不起一线房子,还好我毕业就回老家了”“你看读大学也没比我中专多赚多少”“你看大学情侣最后不都是分手,还好我大学没谈恋爱”“我擦进华为这样加班还34岁就被裁了”
人特别喜欢看到当时拥有在自己能力之外选择的那批人的不幸,来增加自己的幸福感。
事实是大多数送孩子出国的父母,根本不会考虑什么孩子快点赚回本的问题。只要自己孩子比国内读书的有竞争力,他就觉得回本了。或者只是他比较认可国外教育模式,完全不带功利的做出选择。
倒是很多普通家庭送孩子读大学算的一清二楚,提前挪用了他们准备养老的钱,等着孩子把家庭养老金补交齐。
要回读书的本,从小到大奶粉饭钱的本要不要算几年回呢?
着急尽孝是底层人的思维,拖累了他们进入社会的黄金起板时间。
所以问答两方立场不在一条线上,很难交流。
就像有的人吃自助餐是想试多种类,有的人吃最贵的吃到吐觉得回本了。
10#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20 发帖IP地址来自
很少去分享自己赚钱的经历,今天看到这个话题,觉得留学的确给我带了很多变化,之前有发过一些回答,很多人觉得我能那么小旅游那么多国家靠得都是家里的钱,就想着来分享下自己的经历~
家里两年硕士一共花了60W左右。从小成绩就很好,爸妈没文凭,小学没毕业,投资在我和弟弟的教育上却十分大方。研一读到一半,碰到温州民间金融危机,爸妈钱被套,无力支付我后面学费。当时想法很简单,好不容易考上的学校,咋能随随便便因为学费就不读了呢?为了能承担学费,当时每天都在想怎么能赚学习。后来想来想去,自己最厉害之处应该是学习能力,从小成绩就不错,那最值钱的就是脑袋里的知识,开始尝试知识变现!
每天中午花3小时在图书馆写教材,连续写了3个月没中断。在费城零下10几度的天气里,我也会坚持跑去读书馆创作,做了一套托福电子教材。
教材形式比较新颖,在网上各大论坛被下载了几十万次。于是有了一批学生喜欢我在海外开课。
于是我又免费在YY上开公开课,吸引了很多同学付费跟我学习。
靠着上网络课程,我解决了自己第二年的研究生学费+生活费,并在研究生阶段和一个美国朋友成立了人生第一家公司,请了宾大招生官朋友和哥伦比亚大学等招生官一起帮助国内同学申请出国,靠着口碑,无投入成本收获了非常多客户,大部分来自推荐。研究生毕业的时候23岁,收获了几百万财富。算是财务基本自由了。
不过当时想着都是怎么再投资自己,于是去旅游了10多个国家,跑去西班牙学习西语。
后来综合考虑还是回国了(此处省略考虑过程之1W字),选择了正在蓬勃发展的城市杭州,那个时候杭州还没有开G20,给了自己妈妈几十万(学费返还啦,哈哈,让他继续培养我弟弟,我弟弟后来也考上了英国皇家音乐学院)自己先是投资做了一款语言学习APP外教君,后来拿到了天使投资。最后的一些闲钱,买了两套房,在G20后涨了100%。

留学费用其实在研二就赚回来了!也许听起来很顺畅,但是其中的艰辛也就自己知道了。研究生创业那会正值自己毕业,写论文,交作业,要去美国小学教书,还要走线下课程,对接了10所高校宣讲会,那个时候每天基本都只睡4个小时,经常因为缺乏睡眠而鬼压床! 不过现在回想起来都是美好的奋斗回忆!

留学只是一个起点,回报的方式各种各样。前方路还很长,但是我相信不断投资自己永远不会错,现在这个年龄应该是不断把财产清零去完善自己。路也会越来越宽广~心态也会越来越好!
11#
知乎de用户  16级独孤 | 2019-4-12 01:01:21 发帖IP地址来自
美国留学的第三个学期赚回。

答主学校德州大学奥斯丁分校。我校是个工科强校,有个特点就是理工科学生奖学金多,且校内做Teaching assistant的机会特别多。一旦拿到Teaching assistance一周20h的岗位,就会免去学费,并且每个月有2000刀工资。岗位多到什么程度呢,我们统计系的中国学生每个人都有TA职位,还有人有多个岗位可选。

第一学年结束后,如果是理工科找到数据科学或者码农类实习,一个月工资一般5000起,然后实习三个月,还不加relocation fee等。所以实习时候可以存下不少。拿我师兄的例子吧,他是我校phd,然后某旦数学本科。暑假去了一家基金做quant,起薪50刀一小时,且包吃住还有搬家费大几千。另外一个学姐去化工公司也是差不多待遇。

在中部农村,住宿费600刀一个月绝对足够,如果你不要求5分钟走到教室或者豪宅啥的。然后吃饭500差不多了,村里一顿饭就7刀吃好点也20刀。和东海岸加州啥没法比。

所以答主第一学期奖学金10000刀加上奖学金学生的学费减半,花了rmb5万左右(其中很多都是买包包鞋子家居啥的,我悔过一下)。后面学期没有用家里钱(父母在国内赚钱不易),每个月2000刀工资刚好够用。



所以要省钱的话,大德州欢迎你


——————————-
小广告:答主淘宝店:沙皮求知馆
找了几个德州教授帮忙修改文书 练口语
不喜勿喷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7300
帖子:546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