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好父亲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有标准吗?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青色的琉璃   2018-9-24 01:16   12462   10
最近被一个问题所困扰,现在身边不少小朋友的零花钱数目越来越高,而且多数没有节约意识,把这些赠予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想请知乎上的各位大神指教下,一个家庭,尤其是父亲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理财观?怎样做才是一个好父亲的标准?大家的主张是穷养,还是富养?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刹那公子  3级会员 | 2018-9-24 01:16:39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评论,觉得有必要补充回答一下。
我教孩子的理财,重点不是教孩子怎么去得到更多,而是认识金钱,明白金钱的作用,以及自身的责任、能力以及欲望。

金钱提供我们安全、自由、快乐的基础,但也仅只是基础而已。如果忘记了这一点,舍本逐末,那就太可悲了,不管钱多钱少,都是一个悲哀的人生。

当然,生存的话题,不在本题范围,毕竟是在理财层面讨论。

不是很赞成狼性法则那个回答,还有那么多赞成的,实在是忍不住。

不怜悯就不说了,世界观相差过大。

恐怖的是赌博心态和不让钱在手上停留,答主是处在中国乃至世界争斗较少,相对比较平顺向上发展的一个区间,但人生无常,世界也是变化不定。孩子按照这种方式去做,未来路稍有闪失,恐怕万劫不复,就算顺利,也会好累好累。为自己孩子引导这一条路,不算智者。

能驾驭金钱,而不为钱所驭所驱,快乐是基础,背离本源就可怜了

不说别人了,说下我家:
一、劳动换取,帮阿姨洗碗扫地什么的;

二、一起给别人封压岁钱,知道压岁钱的来源和意义所在;

三、从小单独账户,知道自己有多少钱;

四、三岁让他抱了两万现金,商场玩具想什么买什么,但有一条,拿不走我不帮忙,最后一路走一路哭一路扔;

五、爆竹我出钱,烟花他出钱,最后从每年要买几千到只买四五百;

六、大了以后(初中)他房间的空调、电脑、手机、电视什么的,就全部自己买,客厅之类公用部分,他也多少承担了一些;

七、从小学开始钱基本上就是分成四份:自用、存银行、借给他妈、投资给我的,借给他妈的年息十二,投资给我的不保底不封顶,四个比例怎么划分他自己定,正式签合同按手印,年终严格结算;

八、初中向同学放高利贷,周息300%,放垮了;

九、初二开始,每月固定两千元工资(测算过,学校每月生活大概需要八百到一千一),我就不再管除学费、补课、旅行外的任何事情了,账户有多少钱从来不问;

十、十六时说清楚了:学习开支我终身负责。除此外,家庭不向下的话,工资终身有,成年后我会给车、房、门面,还有一份以后定期返钱的保单。如果家庭向上的话,车房门面会更好一些,但也就这样了,其他我再无义务,他的生活他自己把握;

十一、买手机之类东西引导他考虑性价比,买手办之类引导他开心就好;

十二、节日和家人过生日会和他合买生日礼物。一个是要培养心,其次是引导他分析家人的爱好和需求。

还有一个可能有点偏题的,上初中后每周末回家时我会刻意带他去相对高档的场所。一个是创造一个私密的环境,大家比较放松聊天,其次也是让他适应被注目,大气一些。

当然,对他好处最大的,是家庭起落很大。最艰难的时候,每周私立学校放学以后我们要算着卡着时间,三轮地铁公交轻轨转四次,耗时三四小时,同学有私家司机接,而我爷俩时常在路上奔跑,到家后甚至还要去网吧完成电脑作业。但就算这种到借学费地步的时候,我们每周换餐馆吃饭,餐标还是至少两百以上的。这大约一年多的时间对他的成长是有决定性意义的。

再一个,家庭经济状况我经常和他聊,从不瞒他。

总得来说,孩子知道上进,不操心,但是有时有点沉重。所以说我现在比较和他聊的多的是慈善,引导他从另一个方面去看待世界,不要物欲过甚。

大致就这些吧,说理财观的,说着说着就说偏了,希望能有帮助。
祝福孩子健康成长
3#
曹晓峰  2级吧友 | 2018-9-24 01:16:40 发帖IP地址来自

由于身处金融界的关系,我对树立孩子的理财观念尤为重视,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狼性生存法则”。分享几个小故事,大家对于我的观点或许会有更深的体会。


1. 零花钱需要付出劳动: 儿子大概5岁时开始,我们就让他通过洗碗、扫地等方式获得零花钱。因为此事,我母亲和我爱人的母亲不止一次和我生气。后来爱人转述了一件儿子在学校发生的事情,让我坚信这样做是完全正确的。

他上的是国际小学,同学大多家境优渥。某天,一个新同学转学到他们班。为了和同学们搞好关系,新同学的家长让司机带了20个iPad一同过去,班里孩子人手一个。我儿子很礼貌地拒绝了,并且回家讲给爱人时说了一句话:

“妈妈,我没有理由收下他的东西。”


孩子必须通过做家务、收快递等方式获得零花钱,以此保持经济独立,灌输只有付出才有回报的观念。不要试图去不劳而获,即使对方是父母也不可以。


2. 毫不犹豫地拒绝乞讨:有次我们在小区门口看到一个五六十岁的男子乞讨,小孩心生怜悯,就想找我爱人要钱去给。我轻轻告诉他不可以,但没有告诉他原因,而是带他走到了附近的一个足球场。这个足球场经常有捡别人喝完后扔掉的饮料瓶的老人。我刚好看到有个年纪很大的老奶奶吃力地捡着,就指给他看,问他:“这个奶奶看起来可怜吗?”儿子点点头。我接着说:“可是她没有乞讨。你也不可以施舍那些摊开双手乞讨的人。”


在街头碰到乞丐,绝不可以去施舍。社会就是这么残酷,你的一两块钱救不了眼前这个可怜人。同样,理财是自己的事情,不可以去求助于别人,更不要渴求别人的施舍。如果想让财富增值,只能通过自己努力才能做到。


3. 不要让钱在手中停留:每年春节,儿子收到的压岁钱都不少。我一定会鼓励他拿这笔钱去报个兴趣班、英语班什么的,而不是攒着。我和他解释,攒这一点点钱,对你的生活质量无法带来什么根本改变。但假如你通过这笔钱提高了英语水平,是你对自己的投资,在未来会带来更高的价值。


孩子不管是通过劳动得到报酬,或是压岁钱等形式,拿到钱之后,都鼓励他花出去。不要把钱攒在手上,总是一味的攒钱对学会理财没有帮助。


4. 学会用赌博思维做事:我时常让他做出选择,培养他的赌博思维。比如一只手里有糖一只手里没糖,只能选择一次,而且必须接受结果。长大后我带他去游乐园,鬼屋里有个恐怖箱的游戏。一个箱子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奖品和咬人的假牙,随机伸进去。别的孩子都没有勇气去摸,而我儿子毫不犹豫地伸进去了。虽然最后摸到的是假牙,但他仍然很坦然。我认为,具备这种强大的心脏和敢于赌博的性格,对他以后做任何事情都大有裨益。


学会赌博不是让他沉迷于打麻将、斗地主。而是让他具备更强大的心理准备去学会理财,也对于投资和回报有更加深入的体会。


5. 你是老虎和狼的孩子:我和爱人从没有动手打过他,却对他要求更加严格。我们都喜欢跑步,经常带着孩子一起跑。每次跑步前我们都会提前定好一个目标,比如3公里,5公里。然后要求他必须完成这个目标,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如果淋了雨,感冒生病了,休息两天就好了。但那种不停奔跑,无惧风雨的感觉会永远留在他心中,鼓励他向前。


妈妈是老虎,爸爸是狼,提醒他要始终记住是虎妈狼爸的孩子。我们不给他留有退路和选择的余地,就是希望孩子始终保持一个方向,变得更加优秀。

4#
Kaiser Li  5级知名 | 2018-9-24 01:16:41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你得搞定你老婆、爹妈、你老婆爹妈。
告诉他们,不要教孩子学两面三刀,既:爹妈不允许的,求求老人就能糊弄过去。
你自己做不到搞定自己爹妈,就别妄想了。
相信我,这TMD才是最重要的
5#
许雅宁  2级吧友 | 2018-9-24 01:16:4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上次写了一篇如何建立高中生的金钱观和理财观念的回答→怎么培养孩子健康的金钱观?


那其实不同阶段的孩子有不同的培养方式,今天就让我用一些真实例子来归纳分享下,从小学到大学,培养孩子健康金钱观和理财能力的方法。


1.小学 & 初中阶段

这是一个美国朋友教给我这样的方式:

他一个礼拜给孩子三块美金零用钱,而且规定了一块钱存起来,一块钱花掉,一块钱做善事。

这个方法真让我激赏不已。


大家肯定都知道,初中、小学的孩子,他们对数字的观念和价值并没有很强的印象。但一个礼拜三块钱对于小孩子来说是属于非常容易了解,一点都不复杂的范围内,所以连小学一年级的孩子都有办法理解并明白运用这个零用钱规则。


*提醒:当教育孩子金钱观时,各位父母注意循序渐进,将范围设在孩子能驾驭的范围里,勿揠苗助长,一下子超越他们的认知概念,那会让孩子们困惑的。


这个朋友指导孩子将三块钱分成三份来处理,我们来看下每份的作用是什么:

第一份存起来,储蓄是美德,从小培养孩子储蓄的好习惯


第二份要用掉——很多家长可能会觉得孩子这么小怎么可以自己花钱呢?小孩子怎么知道钱得要花在刀口上?这是不是从小养成了爱乱花钱的坏习惯?应该全部存起来才对!


但,孩子只懂存钱,不懂如何花钱未必是件好事。

如果没有好好建立健康的消费观,等到成人后,他可能拿到一大笔钱就傻住了,不是一下子把它花光就是当个守财奴,让钱失去了它的价值。

其实吧,孩子也有自己花钱的需要,比如小朋友过生日,总要表示表示一下,这个钱就不用再向爸爸妈妈要;再比如,吃零食的时候也可以自己做打算,这一块钱买了糖果就不能买饼干,孩子无形之中也有了理财的观念。


各位父母还记得自己小时候很想要什么吗?

是小浣熊水浒卡?还是一枚漂亮的髪卡?我知道长大之后要回首小时候的心理是比较困难的,但是教育小孩的话,肯定要将心比心从他们的心理去出发,试图理解并引导他们的思考方式。


第三份钱拿去做善事。对告诉我这个故事的美国朋友来说,社会上捐献的观念是非常盛行的,可能是受基督教的影响吧?

圣经上说了,你的收入10%就是要捐献出来,救济穷人的。

让孩子从小学会爱这个世界,也不错。


建议国内父母们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来调整要给多少零花钱,但这种三分法的关键理念是:1/3存起来,1/3花掉,1/3做捐献。

这种方式适用于小学及初中的孩子,可以安全又健康地让孩子从小了解金钱/理财/储蓄/消费的观念。


2.高中阶段

这是我在女儿高中时尝试过的方法,看过我之前回答的人都知道我是个非常非常懒的妈妈,而众多琐事中最让我厌烦的就是管理家里的预算。

那一次我真的就是突发奇想,既然我真的想懒就懒到底吧!

于是我把家里的一个月的家用拿给女儿。

平常一个月祇有一点点零用钱的她眼睛发亮,口水直流,问我:「这是要给我的?」(想多了吧)


我说:「不是的,这个是一个月的家用,由你来当家。」

如果到月底还有剩的话,剩下的钱都是你的,不够的话你自己从积蓄中补回来。」


女儿吞了一口口水,不晓得要不要跟我这个魔鬼交换条件。

不答应也不行,反正这件事情我已经决定啦,就由她来当家,我轻松一个月多好。我就是想要懒一个月多好啊,什么都不用管。


从那天开始,女儿到哪里都随手关灯,饭吃得一乾二净,虽然女儿平常就很节省了,现在更不得了了,买东西一定要货比五家仔细考虑再考虑才敢下手。

真的,有时候我们周末吃个小馆子,她都很担心,跟我说:「不用不用了,还是在家里吃就可以了。还有,其实把剩菜吃吃,或者吃泡面也可以呀。」

其实我们家平常过得非常简单,也很少有什么特殊的开销。那天跟女儿出门,我买了一个硬硬的纽约贝果。是美金一块钱吧。我请店员帮我再加涂上奶油,贝果烤了之后涂厚厚的奶油是蛮好吃的,也就不会那么干涩了,话还没说完,女儿立刻说:「不用!不用!不用奶油了!这样就可以了!」

然后瞪了我一眼,跟我说:「奶油还要加50分的美金耶」。我那天只好就啃着硬硬的贝果,我跟女儿说你也不要那么抠吧,抠到妈妈身上来了。

女儿说:「everything counts!!!!!」


在这段期间,我真是乐得轻松,乐得开心(虽然没有奶油吃有点哀伤),要拿钱也不用问我,大小事情都不用再问我了,完全符合我懒人的个性和哲学。


就这样子,女儿把家里用的钱细心的记录下来,我们要花钱之前也要得到她的许可。到了第三个星期的时候,她就发觉不对了。钱不够用了。当时讲好的一个月的预算已经见底了。其实这个方法在去年的时候我已经让我家老大试过了。老大今年已经上大学,不住在家里了,所以这个事情就由老二来实习。老大去年也是到了第三个礼拜就发觉钱不够用了,偷偷跟大家说,我是故意把钱算少的,这样更能让孩子了解钱真的不是好赚的。

老大还比较有良心地说:「我要去找工作了。」

老二比较赖皮,直接宣布破产,还要我挹注资金,追加预算。


其实我们家里过得非常简单。但即使这样子,基本的食衣住行这些费用加起来,对于一个十六岁的小孩子来说,也真的是让他大开眼界了。事实上,我都还手下留情了,也就是说保险费,房贷,医疗费,车子的费用,旅行的费用一些比较庞大的费用完全都没有算在她头上。

最后女儿若有所悟的对我说:「妈妈,我学到了一件事情。」


3.大学阶段

讲完小学、初中跟高中的方法,再来讲讲大学的方法。

(大家是不是觉得教育学的套路很多呢?哈哈哈哈!)

大学正是孩子们开始远离家人,学习独立,慢慢进入社会的成长阶段。


在人开始学习独立时,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财务独立。

我对大儿子的教育方式是:做预算表,把所有必须的开销算出来

除去家里已经支付过的学费、三餐费,他还需要的可能有交通费、跟朋友出去玩的餐饮娱乐费,当然,还有交女朋友的钱,也是要算进去的。


预算给了儿子后,花费剩下的余额款项留起来算他的,若是不够花的,他必须自己想办法补足。

所以我儿子在上大学前就在想找工作了,一方面,通过高中时期掌管家用的方式,他已经了解钱不好赚(哈哈!);另一方面他觉得靠自己赚钱非常有成就感。


最后比较重要的一点就是,大学生可以刻意培养他的理财观。

儿子在入大学时,家里长辈给了他一小笔钱当作奖励,我跟他说“把这个钱加上你过去每年的储蓄,当作理财基金,你才十八岁,不要怕输,全部输掉也没关系,我要你现在开始去投资。”


只要学过理财观念的朋友们都知道:十八岁开始投资,复利之下,不管投资什么东西,三十年后都是非常惊人的,这跟你28岁、38岁才开始投资,报酬率完全不一样。


儿子自己又去找了理财方面的书,也参加了学校的理财社团、金融社团,研究怎么把一笔小小的资金钱滚钱,我还开他玩笑说“将来你娶媳妇还要靠这笔钱呢!”。


以上就是我自己在任教时学到的,在家育儿时使用的,和家长朋友们一起探讨出来的,给孩子们学习理财的方法,同时集合了一些朋友的经验,国外一些有趣的做法,其实这些做法背后都有儿童心理学、儿童发展学在支撑理念。希望各位看到这篇文章的家长,都能让家里每个亲爱的小朋友都能有个健康的金钱观与理财观。

6#
不眠之眼  3级会员 | 2018-9-24 01:16:43 发帖IP地址来自
零花钱要靠劳动挣得,就这么简单。

只有劳动所得才会得到珍惜,免费永远不会。
7#
FancyKoi  1级新秀 | 2018-9-24 01:16:44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说一条我爸怎么教育我花钱的方法吧~
从高中开始,把一年的学费杂费住宿费和在学校的生活费一次性给全我,由我自行支配。如此,一直到大学毕业。

我最大的收获是,从高中开始,要学会打理每年的所有费用,为了确保不影响下半年的支出,我会计划每个月可以花费的金钱,以及有结余时,我可以用这些多余的钱做些什么。大概就是要让每一分钱花得比较有意义吧。

所以,如果临时有个聚会有个旅游,我不会担心自己没有钱去,不会怯懦,但也不会胡乱花钱让自己处于窘境中。
8#
围栏里的李  2级吧友 | 2018-9-24 01:16:45 发帖IP地址来自

父亲是孩子的榜样,要培养孩子正确的理财观念,首先作为父亲的要有一个正确的理财观念,这样才能言传身教,用自己的真实经历教育孩子,这样取得的效果是最佳的。因为在孩子某一个年龄段,爸爸对于他们来讲就是神!在这个时间,教给孩子一些你的理财观念,孩子更容易接受并付诸行动。孩子不同时期要有不同方法方式去培养他的理财观念。如果只是在其小的时候的一个阶段灌输这种理财的想法,不过然并卵,根本得是需要循序渐进的给孩子指导,指导他自己能够独立完,有自己的理财观。

未成年阶段(包括刚刚有一点自己的认知4-10岁左右阶段):在家庭中,孩子的日常起居是由母亲负责的,而在父亲的工作之余,孩子最为感兴趣的游戏则由父亲来陪同,父亲也就成了孩子最好的玩伴(脑补了一下带孩子开黑的场景)。虽然都是一些简单幼稚的游戏,但是却能使孩子兴奋、激动、投入、亲近、合作而有兴致地和父亲一起忘情的投入玩赏。久之他会把父亲作为第一游戏伙伴来选择。所以对于这个第一玩伴的话也是言听计从,这个时候是最好的教导时间,父亲可以把自己的一些生活观念、理财观念等教给孩子,孩子也更容易接受。

父亲是孩子第一模仿对象(中二的爸爸们,看你们将来怎么带孩子!),父亲的一言一行直接影响孩子的一言一行。没有父亲的孩子会缺少克服困难的勇气,具有较多的依赖性,缺乏自信,进取心,同时在冲动的控制和道德品质发展等方面也受到削弱。由于父亲性格、能力等的独特特点,特别是父亲与孩子在交往上的独特性,使孩子从母亲和父亲处得到的认知上的收获是不完全相同的。

从母亲那儿,孩子可以更多学到语言、日常生活知识、物体用途、玩具的一般使用方法,但从父亲那儿,则可以学到更丰富、广阔的知识,更广泛地认识自然、社会,并通过操作、探索、花样变换多样的活动、玩法,使儿童逐步培养起动手操作能力、探索精神,刺激、丰富孩子的想像力,培养孩子动脑、创造意识,并发展孩子旺盛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这个时候加以引导孩子的理财观最为合适。这对孩子的认知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所以,给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是父亲义不容辞的责任。

小学、初中阶段:这个阶段孩子已经有了独立意识,逆反心理开始出现,这个时候胡乱花钱的现象比较严重。所以作为父亲更应该在这个时候及时疏导孩子正确的金钱观念,培养其建立理财习惯。适当的灌输一些理财的方式方法,比如给他讲一下可以把自己的零用钱在不急需使用的情况下存入银行,或者花出去(不是胡乱花出去)存入多少不重要。等到他上了高中、大学,他自己就会去了解一些相关的理财知识(股票、基金、期货、P2P等等),这个时候作为父亲就应该是引导性、建议性的给出一些参考意见,主动权留在孩子手中。这样才能在循序渐进中建立起他的正确的理财观念。

9#
宝郁  3级会员 | 2018-9-24 01:16:46 发帖IP地址来自
一个好父亲应该怎样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理财观念?有标准吗?
最近被一个问题所困扰,现在身边不少小朋友的零花钱数目越来越高,而且多数没有节约意识,把这些赠予当成了理所当然。所以想请知乎上的各位大神指教下,一个家庭,尤其是父亲要如何正确引导孩子的理财观?怎样做才是一个好父亲的标准?大家的主张是穷养,还是富养?
————————↑原问题——————————————————
这么多答案,除了第一名竟然没几个在说“理财”。
作为一个终究要当父亲的大龄单身汉,我未雨绸缪的思考过很多如何如何教育子女的问题,作为一个对理财小有研究的人,曾经粗略的思考过如何教孩子理财,大略要点如下:
一、投资与消费
二、风险和回报
三、财务自由
——————————————————
一、投资与消费
让孩子明白付出的钱、时间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满足生活必须是消费范畴,要能清楚辨别高于生活的部分是享受还是投资,比如熬夜学习、度假、聚会、去高级理发店,这些行为发生在不同的时间地点人物上性质是不一样的。富有的人会把更多资源用于理性投资,“穷人”才会失去理性的消费,我会给孩子讲身边的例子,我生活在一个贫富差距很小的国企,90年代到现在20多年,人们的收入水平仍旧没有明显差距,但不同家庭的财富差距却很大了,我还会给孩子找穷人因为彩票一夜暴富两三年后缺破产的故事,让他自己研究这些人拥有了普通人几辈子都赚不到的钱为什么会在几年内破产。
再教给孩子证券和债券的知识,让孩子明白一级市场跟二级市场在本质上是一样的,讲债券的时候捎带给孩子讲讲复利的原理和可能获得复利的方式。
二、风险和回报
这事通过国际通用教学工具德州扑克教最好了,还能教会孩子诈唬,多好啊哈哈哈哈,什么时候跟、跟多少,止损,观察了解对手,我非得教出个小人精不可啊哈哈哈。
第一名答案说别让钱留在手上。不太认同,我觉得储蓄和利息的知识是必须要有的,一定比例的无风险、易变现的理财很有必要。如果教孩子钱不过夜,得同时要教给他借贷、保险和融资知识,不然如何应对风险。
买空卖空,无风险套利,这些能教多少是多少吧。
三、财务自由
这是我初步实现并且正在为之继续奋斗的人生目标,财务自由才做到了“达”,才有高于生活的追求和境界,让孩子明白什么是被动收入,如何在投资、风险、回报、消费中取得平衡,让孩子没有恐惧与忧虑的活在这世上,能做到这样,已经可以自豪的说自己是个成功的父亲了吧。
补充:
关于让孩子获得零花钱必须劳动这事,怎么说呢,也没错,但我会这么教孩子,比如批发零食、玩具去学校零售,高级一些在不同班级招下线代理,组织团购、众筹赚取佣金,买空卖空赚取任何形式的中介费。我觉得如果孩子为了零花钱洗碗,我会瞧不起TA,如果TA雇别家孩子来洗碗赚取差价,我乐意每天再奖励个棒棒糖。我曾经是个创业咨询顾问。
10#
匿名用户   | 2018-9-24 01:16:4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1#
Jean Lui  1级新秀 | 2018-9-24 01:16:48 发帖IP地址来自
1.让孩子知道得失和取舍。让孩子知道赚钱的概念从而去感受花钱的实质。之所以浪费,很多都是不知道劳苦滋味,以为得来不费功夫的,所以不妨让他们干点活儿,流点汗,知道什么是“血汗钱”。
2.需求和欲望。小孩冲动买东西很多时候是贪,贪好看,贪玩,贪便宜等等。帮助孩子去分析对这件物品的需要程度和喜欢程度,如果因为欲望而买,则让他们明白为欲望付出的“代价”。
3.让小孩明白钱到底是谁的。小孩一旦养成“父母的钱就是我的“是很可怕的。有时候可以义正言辞:“钱是我的,你要买你自己去赚!”这样他们就没有底气去乱花乱用。
4.能用钱解决的是还不是大事。先别急着吐槽。我知道也有一些小孩也有不舍得花钱或钱花不到精处的情况。钱是越花越多的,揣在兜里不流转,不会流走也不会滚起来。让小孩知道该花钱的时候就花也是必要的。我相信有得有失,花的钱明天我会赚回来,正如我今天挣钱为了明天能花。另外,这句话最适用在,万一遇上不好的事情,先保住命再说,破财消灾嘛。当然,希望大家都一生平安~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