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已处底部区域 情绪修复仍需催化剂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大同路   2018-6-29 11:36   1992   0
  情绪修复仍需催化剂
  中国证券报
  从上述指标可以看出,当下A股已处底部区域,然而指数并未因此而触底反弹。从A股2005年的998.23点、2008年的1664.93点、2013年的1849.65点三次著名大底看,可谓是“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
  分析人士表示,几次大底后市场反弹的开启时机主要表现为,一是利好政策出台,二是底部形成前累积了长时间和巨大的跌幅,三是下跌的原因彻底消除或得以重大改变,四是伴随着缩量之后的逐步放量。
  2005年6月6日出现的998.23点历史大底,至今仍令投资者们记忆深刻,这不仅是因为A股在此前冲上千点后又首次跌破千点大关,更主要的是,998点大底筑成后,A股展开了长达两年的大牛市。
  “当时市场的焦点集中在千点能否支撑大盘上,大盘在跌破千点时开始激起众多护盘资金、超跌反弹资金的涌入而止跌反弹,随后在7月再度回试千点关口时,并未再度击穿千点关口,由此确认了千点关口的支撑力,998.23点也成为5年熊市的一个重要结点。”一位资深投资人士向中国证券报记者表示,从这一底部的形成时间看,“股权分置改革”预期兑现,“千点”和“股改”的重合形成了市场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2008年10月28日的1664.93点,是上证指数自6124.04点历史高点经过一整年惨烈下跌而形成的重要低点,期间累积跌幅超过70%。本轮市场调整既有自身估值修复需求也有全球金融危机外部诱因。
  分析人士表示,当时市场反弹是技术面与基本面的完美共振。技术面上,“先见地量,后见地价。”从998.23点-6124.04点大牛市行情,天量是2007年5月30日的2755亿元,而地量则是2008年9月9日的225亿元。地量只是天量的8%左右,量能严重萎缩。而从9月9日至10月28日的1664.93点,尽管市场下跌近450点,但始终没有再创新地量。符合“先见地量,后见地价”规律。而当时基本面也在不断释放积极因素,如当年2月CPI达到8.7%的高点后开始回落,到了10月为4.6%,12月份为1.2%等等,最终两者完美共振。
  2013年6月25日的1849.65点,是上证指数从2009年8月份的3478点以来,下跌近四年,回撤幅度已经达到1664点至3478点上涨波段89%的点位。当时沪指虽在1849.65点触底反弹,但随后行情仍为区间震荡,市场真正转机还要等到2014年11月初,当时受沪港通开通刺激,券商股上演井喷行情,指数由此开始新一轮上涨。
  以史为鉴,底部区域构造非一时之功,触底反弹也非一蹴而就。“从估值、市场调整的时间等指标看,市场已处底部区域。市场已经呈现出明显的中长线价值,不过短线情绪的恢复仍需要催化剂刺激。”某大型券商分析师表示。
新浪声明:此消息系转载自新浪合作媒体,新浪网登载此文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850
帖子:540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