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州未来15年城市空间结构拟定 2035年规划常住人口850万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14 21:54   14648   11
  未来15年惠州将重点发展哪里?记者日前从市自然资源局获悉,我市组织开展了《惠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编制工作,目前已形成草案,并将于8月2日召开听证会,听取社会各界意见和建议。
  根据《规划草案》,到2035年,我市按照850万常住人口进行统筹规划,以高质量发展和抢抓“双区”建设、融入深圳都市圈为导向,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引导资源要素向重点地区和重大平台布局,构建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为主的“1+1+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依托“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打造复合高效综合交通串联重要功能节点,实现半小时直达湾区核心,形成“丰脊拥湾、山海联动”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惠州向海向外高质量发展。


广东省国土空间规划(2020-2035年)珠三角空间布局图。(图片来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

  发展战略
  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以“双区”建设引导要素聚集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深圳都市圈重要成员,惠州拥有突出的土地空间优势、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便利的发展区位优势,在深度参与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上迎来巨大机遇期。
  据介绍,为了找到适合惠州未来的发展路径,去年以来,我市不断加强与广州、深圳、东莞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对接,以临深地区统筹谋划为重点,深化区域联动发展,积极推进“多规合一”,不断完善城市功能布局,强化空间资源精准配置。
  根据《规划草案》,在发展战略上,我市将以“聚焦”和“开放”为规划主线,“聚焦”是以高质量发展为导向,提升中心城区首位度和聚集度,集中优势打造高水平发展平台;“开放”是以参与“双区”建设、融入深圳都市圈为导向,引导资源要素向区域协调重点地区和重大平台集中布局,支撑做好区域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共建共享。在发展目标上,依托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大湾区重要节点城市、世界级绿色石化能源产业基地及珠江东岸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重要城市等城市性质,我市未来将打造成为珠江东岸新增长极、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重要地区和更加幸福国内一流城市。


(图片来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

  空间格局
  打造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
  根据发展目标和发展战略,结合惠州的自然资源条件,我市将遵循城市自然地理格局、社会经济发展趋势和主体功能区战略布局,构建生态发展区、城市发展区和海洋发展区为主的“1+1+1”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生态发展区定位为“绿色花园”,约占惠州全域国土面积的44%,主体位于龙门、惠东和博罗3县,将坚持民生优先、绿色发展,优先保障民生设施和乡村振兴发展空间,培育生命健康产业集群,释放生态资源价值;城市发展区定位为“活力城市”,约占惠州全域国土面积的27%,以惠城、仲恺、惠阳和大亚湾4个市区组团为主体,坚持生态优先、集聚发展,按照“增量变革、存量优化”思路引导资源要素集中布局,推动土地集约高效利用;海洋发展区定位为“美丽海湾”,约占惠州全域国土面积的29%,将坚持陆海统筹、立体开发,科学合理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打造世界级绿色石化产业集群,助力广东沿海经济带建设。
  同时,我市将依托“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串联金山新城、潼湖生态智慧区、大亚湾石化区等重要功能节点,形成“丰脊拥湾、山海联动”的城市空间结构,推动惠州从临湖沿江集聚向海向外开发。


(图片来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

  城市规模
  规划远景周期可承载人口规模突破千万级
  提升城市首位度,是市委、市政府对市区中心区提出的发展要求,也是此次《规划草案》中提出的两大发展战略之一。
  根据《规划草案》,在城市人口规模预估上,到2035年惠州城市常住人口将达到850万人,城市实际服务人口950万人,规划远景周期可承载人口规模突破千万级。
  据悉,惠州将按照市域实际服务人口850万的预案做好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预留和空间布局。对标都市圈建设品质,构建一流的民生配套体系,针对性补齐都市圈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短板领域。探索品质内外兼修、风貌特色鲜明的城市发展之路。具体到实施上,构建起“主中心-副中心-县城-重点镇-一般镇”五级城镇体系,引导人口、产业等要素向中心城区聚集。
  其中,惠城、仲恺为我市发展主中心,将重点布局行政管理、科技创新、总部金融等功能,不断提升市级综合服务中心职能;副中心为惠阳、大亚湾,两区将围绕对接深圳都市圈建设,引领市域南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和完善城市综合配套功能,预留市级公共服务建设空间。
  在产业空间布局上,根据《规划草案》,将重点打造“3+7”重点工业园区,优化提升大亚湾经济技术开发区、仲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中韩(惠州)产业园3个国家级园区,在7个县区分别谋划一个千亿级产业园,支撑石化能源新材料和电子信息两大万亿级产业集群发展。
  《规划草案》还提出推动工业园区或集聚区改造升级,鼓励和引导园区外工业企业向工业园区集聚,优先保障园区工业用地供给。加快盘活存量土地和稳步推进城市更新,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


(图片来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

  生态环境
  构建“北屏南湾一江多廊”生态安全格局
  丰富的自然环境是我市发展的基石。惠州背山面海,环拥西湖,自然生态要素丰富多样,形成了“山、水、林、田、湖、海、矿”七大生态资源要素为主体的山水生态景观。
  《规划草案》在生态空间上进行了详细布局,将构建“北屏南湾、一江多廊”的生态安全格局。
  根据《规划草案》,我市将做好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宜居环境建设,重点保护罗浮山、南昆山、莲花山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加强考洲洋等全球候鸟迁徙路线重要节点的湿地保护和修复,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强化森林、湿地、农田、海洋等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将全市70%以上的空间作为碳汇空间,切实承担起提升大湾区固碳水平、维护区域生态安全的使命。
  《规划草案》还提出,引导实施生态保护修复,分别实施山林生态屏障整治修复、河湖湿地综合整治修复和海岸带、海岛保护修复,形成高质量的森林生态屏障、美丽健康的水生态环境和构建美丽海湾。
  值得一提的是,我市正积极申报实施中央财政支持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项目,并组织编制《大亚湾西枝江流域山水林田湖海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实施方案》,更好地构建惠州生物多样性保护网络,筑牢大湾区的生态屏障。


市域道路网络规划图。(图片来源:惠州市自然资源局官网)

  交通体系
  形成复合高效综合交通,半小时直达大湾区核心
  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是发展的关键一环。根据《规划草案》,我市将依托航空、轨道、港口和公路网打造复合高效的综合外联交通体系,实现半小时直达湾区核心。
  据介绍,未来,我市将按照“交通带动产业,产业支撑城市”的理念,以“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搭建城市脊梁,向西打通大湾区建设的战略通道,向南引领惠州向海发展。串联整合新型平台、重大科创装置、产业集聚区等产业空间,加强产业空间和城市服务空间的衔接,释放沿线用地潜力,助推沿线地区发展。
  《规划草案》提出,在公路路网上,切实完善一体化对外公路通道,构建“九横纵三加密”的高速公路网络。预留至深圳、东莞、河源等地的高速通道。
  在航空运输上,惠州机场将立足深圳第二机场功能定位,保障改扩建用地需求,打造区域性航空枢纽,建设千万级干线机场,加强对周边城市的辐射能力。
  在铁路网络上,依托轨道布局加速“融湾入圈”,规划构建“四横三纵”客运铁路网络,预留深惠城际延伸至惠州机场等线路以及与都市圈跨市地铁接口。到2035年建成互通互联的区域铁路网络,助力建设“轨道上的大湾区”。
  港口则预留扩能升级空间,规划加强惠州港集疏运体系建设空间保障,提升大亚湾石化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助力建设大湾区世界级港口群。
  在城市内部,我市将依托“丰”字道路交通主框架及“五横五纵”骨架路网,强化中心城区各组团联系,实现外围组团至核心区45分钟通达,结合既有过江通道及路网条件,为改善东江、西枝江等河流水系跨江交通做好空间预留,进一步织密城市干线交通网络。
来源:惠州日报
采写:记者邱若蓉 通讯员黄凯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1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惠州的公交站台太差,连遮雨棚都没有,跟深圳没法比
信不信惠州副中心惠阳区大亚湾区很快吊打主中心!第一:惠阳区大亚湾区临深优势;第一人口增长速度比惠城还要明显;第三两区经济总量大于惠城城区;第四两区无轨连接深圳坪山最有希望五年内通地铁!而惠城区仲恺区总人口不大离惠阳区大亚湾区又太远,所以惠城区仲恺区开通地铁至少15年以后的事情!
现在才447万,14年后翻一倍?
惠州市为了迎接2035年850万人口的到来,现在就已经建好可以容纳1000万人口的房子,未雨绸缪,有有远见!
作为惠州副中心,大亚湾轨道交通(深大城际大亚湾段)应该尽快开建。
惠州的房子已经够2000万人住了,2035年才这点人啊,这15年都不能建房子了
一个惠州相当于五个东莞,现在才500多万人,正常来说要5000万才正常
从外国引进人口吗?
现在清远、中山、肇庆、河源都拉开抢人大战了,更不用说广深和附近的东莞了。惠州还在蜗速前进。地铁、产业要啥没啥!照这速度,还850万,到时候一根头发丝估计都抢不到。
规划是美好的,发展前景是令人向往∽,但是管理好一个城市,提高城市管理水平更加急迫,城市的管理者水平高低关系到一座城市的形象,其中城市道路交通设计与管理更显重要,目前惠州市的道路交通管理水平太低下,比如,1、现行交通道口红绿灯的设置有很多不合理的地方(特别是同向前后2个红绿灯距离较近时,前后及各向的红绿灯的放行时间必须要设计紧凑合理,才能优先确保主干道车流畅通,这一点惠州市交通管理水平跟不上;2、交通道路绿化树栽种不合理,道路中间隔离带(特别是离交叉路口、人行横道较近)种植的高树,严重影响司机和行人视线,不利安全,应将安全视野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请立即整改到位;3、彻底整改公交车上落站现状,目前惠州市整体上的公交上落站设置在距离交叉路口太近了,严重影响到交通通行,绿灯放行时因公交车站上落客而堵塞车道而自绝后面的车流。以上三点关于交通道路设施及管理问题,请有关部门能立即整改的先行,如道路交通指挥灯放行时间不合理影响到交通不畅现象,请相关负责部门人员根据交通现实实际整改,主要是提高调试人的专业l水平。另外道路中间隔离带绿化树种植不要采用树冠太高的,防止影响到交通叉路口车辆及行人生命安全,这是一个负责任政府的责任!
惠州龙门家和十里水湾接近烂尾,没有人出来解决,投资环境差,钱?打水漂的风险非常大。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347
帖子:7887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