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财半年报点评:多点的印证,不意外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华宝财富魔方   2018-6-3 00:45   2870   0
华宝证券研究报告

分析师:杨宇(执业证书编号S0890515060001)
研究助理:蔡梦苑
研究助理:范文婧

2017年9月22日,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发布了《中国银行业理财市场报告(2017年上半年)》。整体来看,报告中亮点不多,数据印证了一直以来的跟踪和判断:1、理财余额较年初略有下降,主要受同业理财拖累;2、同业理财规模收缩下,零售理财发力逐步抵补理财规模;3、股份行上半年理财余额降幅最大,中小行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大幅下降;4、非保本理财产品受同业理财影响占比下滑等。
除此之外,在理财资金的配置中,报告首次详细披露拆放同业、买入返售和同业存单的合计配置比例。在新的统计科目和口径下:债券、非标、现金及银行存款占比均出现下降,股权类投资占比提升。同时,理财资金投向实体的规模和占比在总规模下降的情况下保持上升趋势,服务实体经济能力进一步增强。
1.理财余额同比增速7连降,下半年预计逐步企稳
截止2017年6月底,理财产品存续余额28.38万亿,较年初减少0.67万亿,同比增速7.99%,与去年同期相比下降35个百分点,进入“个位数”增长时代。总结来看,今年以来有三大原因共同作用导致理财规模出现收缩:


1、2017年一季度开始表外理财被纳入MPA广义信贷考核。由于广义信贷增速与具有一票否决权的宏观审慎资本充足率指标直接挂钩,一些考核压力较大的银行不得不压降表外理财增速以满足考核要求。
2、金融去杠杆背景下,理财负债端成本提升压缩利差。从去年四季度开始,金融去杠杆政策持续推进,今年上半年央行两次提高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资金成本不断上升,理财负债端成本也快速上行压缩利差,致使理财规模的扩张缺乏动力。在此背景下,银行更倾向于发展表内业务,尤其是成本压力较小的传统存款业务。
3、监管重拳出击银行同业业务,同业理财余额和占比较年初“双降”,是理财规模收缩的最重要原因。3月底4月初,银监会连发7文开启强监管序幕,重拳出击银行同业业务,作为同业套利链条中的重要一环,同业理财业务亦受到较大影响。6月底,金融同业理财产品余额4.61万亿,较年初减少2万亿,下降了31%,连续5个月环比下降;余额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16.24%,较年初下降7个百分点。这里的金融同业类产品是指专门面向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金融机构销售的理财产品,与往年专指面向银行发行的同业理财统计口径有所不同,数据存在不可比性。同业理财规模的大幅收缩是今年以来理财规模下滑最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从银行参与情况来看,理财发行机构数量仍在稳步增加。2017年上半年,理财市场共有558家银行业金融机构发行了理财产品,较16年底增加35家,2017年上半年发行产品数较去年同期提高了22.05%。截止6月底,55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有存续理财产品,较16年底增加58家。存续理财产品单只平均规模3.31亿,较16年底下降0.61亿,主要是因为上半年单只规模较大的同业理财产品大幅收缩导致。
同业理财规模收缩影响理财产品收益类型结构,非保本产品余额占比出现下降。截止6月底,非保本产品存续余额为21.36万亿,占全部理财产品存续余额的76.22%,较年初下降3.34个百分点,近年来首次出现下滑,我们认为主要是因为同业理财多为非保本理财产品,因而其规模的调整是非保本余额和占比出现下降的直接原因。另外,2017年中报再次强调只有非保本理财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理财产品,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相关新规正式落地时,保本型理财产品不被定义为资管产品,在统计上被划出银行理财业务的可能性较大。
三季度同业理财仍在收缩但趋于平稳,零售理财稳步增长,支撑未来理财规模的发展。银监会于9月15日发文《银行资金空转减少的势头继续保持和巩固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和提升》,表示8月末,理财产品余额同比增速降至6.5%,较去年同期下降27个百分点,连续7个月下降,其中同业理财今年以来累计减少2.2万亿元。根据数据推算,8月末银行理财余额约30.05万亿,较6月底增加1.67万亿,其中同业理财4.41万亿,较6月底下降0.2万亿,占理财总规模比重也降至14.68%。上半年理财规模下滑主要是受同业理财大幅收缩影响,而目前银行“三三四”自查已经结束,同业理财调整最为剧烈的时期已经过去,其规模发展逐步稳定。在此期间,零售理财的发行数量和余额都在稳步增长,支撑理财规模发展。目前银行净利息收入增长乏力,中间业务收入是维持利润增速、进行“轻资产”转型的一个重要突破口,多家上市银行在中报里也表示未来将大力发展中收业务中规模占比较大的零售理财业务。在监管影响趋缓,零售理财发力逐渐抵补同业理财规模下滑的背景下,预计下半年银行理财规模将企稳。
2.股份行上半年缩减幅度最大,中小行同比增速大幅下降
分不同银行类型来看,截止6月底,股份行理财产品存续余额11.80万亿,较年初减少3.67%,市场占比41.58%,较年初下降0.59%,是各类银行中上半年缩减幅度最大,也是唯一出现余额和占比双降的银行。原因不难理解,股份行同业业务依赖度较高,因此在上半年强监管风暴中其同业理财业务受到调整的幅度也更大。银监会9月15日的发文称股份制银行中下降幅度最大的一家银行,其理财余额较年初减少了2000多亿元。
前期,中小行作为理财产品发展的主要后备军,其规模同比增速远高于国有行和股份行。2017年上半年,城商行和农村金融机构延续去年规模增速放缓趋势,截止6月底,存续余额分别为4.39万亿、1.62万亿,较年初分别下降0.23%、1.22%。同比增速较去年同期分别下降47和106个百分点至17.38%、12.50%。目前,不同类型银行同比增速差距大幅收窄,股份行首次进入个位数时代。


3.债券、非标配置比例下降,增持权益类资产
从资产配置情况来看,债券、非标、现金及银行存款仍是理财资金最主要的配置资产,截止2017年6月底,配置比例分别为42.15%、16.14%、14.95%,较16年底均有所下降。债券配置中,利率债占理财投资资产余额的比重为7.71%,信用债34.80%,较16年底分别下降0.98%、0.27%。此次理财中报对理财资金投向的资产进行了重新分类,首次披露了同业资产(拆放同业、买入返售、同业存单)的配置比例,约为12.09%。
上半年虽然理财总规模有所下滑,但是截止6月底,有20.93万亿的理财资金通过配置债券、非标、股权类投资等方式进入了实体经济,占理财资金投资各类资产余额的73.42%,规模较年初增加1.28万亿,占比提升6.01%,支持实体经济的能力进一步增强。由于债券和非标的配置金额和比例下降,进入权益类资产的增量资金是上半年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重要方式。未来银行理财产品打破刚兑,进行净值型转化是必然趋势,权益类资产作为一种标准化资产已有较成熟的估值体系,是净值型产品的良好投资选择。


4.全面建成理财中心托管业务系统,加大信息披露力度
银行理财上半年平稳运行,其背后的登记托管工作又有哪些亮点?值得一提的是,理财中心托管业务系统已全面建成。根据中报第六部分介绍,理财中心根据国内托管业务实践和国际经验,打造了高效的核算、清算、投资监督一体化的托管系统(3W),实现理财托管业务全部线上处理、风险自动监控、客户自助服务、清算快捷安全,做到数据不落地、服务无隔离。除此之外,继续优化理财登记系统。银登中心上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规范银行理财产品穿透登记工作的通知》,强调银行在理财登记系统中真实、准确、完整、及时的登记底层基础资产和负债信息。而在防范“虚假理财”和“飞单”方面,加大了理财信息披露力度、丰富网站内容、优化用户体验。银监会在8月曾发布《银行业金融机构销售专区录音录像管理暂行规定》,二者之间相互呼应,为广大投资者可以随时查看预售、在售、存续的理财产品提供有效途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7685
帖子:156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