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学习的马太效应?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1024   2021-5-14 20:47   7152   5
“某个东西是你的优势,你再加把劲就如虎添翼;不是你的优势,你再努力改进也有限。”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25
我猜题主的意思一定是,为啥有些人用功到死成绩不行,有些人随便学学就考个第一

先说最重要的一点:效率!
讲这个之前先讲个笑话,咳咳,我有个朋友,有一次月考考第一,老师让他上台讲经验,他第一句话:该玩的还是要玩!【笑场】

我一直认为,学霸并不是头悬梁锥刺股全天候在学的人,学渣也并不是一点都不学的人。
  • 学霸在课堂时间效率几乎百分之百,他们能集中注意力,老师讲的全部理解并且课后做题就能消化,无需额外做题无需头悬梁锥刺股,考试前稍微复习就能考得很好。简单说就是学的时候专心学,玩的时候开心玩,学和玩分得很开的人。
  • 学渣也并不是上课一点儿都不听的,他们上课的时候不能集中注意力,一些跟不上进度,一些效率太低,想着乱七八糟的东西,一会儿看个窗外一会儿开个小差,结果上课没懂,课上弄不懂的课下更加弄不懂了。为了求心理安慰别人玩的时候也在装模作样看书,晚自习回宿舍还带一本教辅,表面很用功其实什么都不懂。

第二:正确的学习方法,你拿学政治的方法学物理,能学好才怪。

第三,一些必须承认的差距,智商!参见GS这篇回答人不聪明怎么办?
有些人 比同龄人聪明,没办法,人家智商,记忆力,理解能力就是比同龄人高一截。
但是勤能补拙啊!减数分裂先开始我也不能理解,我把减数分裂的图每天都画个几遍,后来不仅理解至今没忘。

第四:看图说话

3#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26
在《异类:不一样的成功启示录》中有个案例说,加拿大曲棍球顶级运动员都是1,2,3月份出生得多,为什么?因为加拿大运动员注册年龄以每年的1月1号开始,如果你是哪一年12月出生的孩子,就比1月份出生差不多小一年。马尔科姆格拉威德尔告诉我们这一年的发育优势+专业训练的积累,就使这些孩子更容易当作有运动天赋的苗子被教练选中加以更专业的培养。

再比如作者发现网络时代的领军人物恰好都是1950年代出生的人,这些人生逢其时,计算机编程技术发展到刚刚好,如果你早点出生,那么计算机使用相当复杂而且没效率,你或许会选择其他行业,而再晚点出生的话就已经饱和,你能做的几乎不多。

这也就是不断放大的马太效应:一些原本微小的、偶然的、潜在的优势使他们获益,这种优势被人当作是他个人的能力和天赋,并在成长过程中不断地得到更多地关照、机会、资源,使得优势不断加强。 这种强者恒强的“马太效应”最终使那些具备微小优势和机遇的人,最终成长为非同凡响的人。

马太效应其实也可以反过来明白很多事故的成因。作者认为重大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一些列连贯的的小的失误最终酿造成的重大事故。比如飞机失事的预兆:微小的技术失误、恶劣的天气、疲惫的飞行员……单独发生任何一个都不能够造成重大事故,但所有的问题叠加在一起就不一样了,比如大韩公司801航班失事,包括机组人员在内的254人中有228人遇难。

所以,平时多努力一点点,多思考一点点,多尝试一点点,多读一点点,多参与一点点……这些可能看起来微不足道,但是你永远不知道现在做的事会对以后有何帮助,只有当你做成一些成绩,日后回顾时,才会发现它们都是串在一起的,它们都是必然。
4#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27
凡是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
                          ————《马太福音》

其实那个说“正反馈”的答案已经答到要点了,但在这有点循环论证的感觉,因此我就在此试着解释一下其中的原理。(观点脱胎于威林厄姆的《为什么学生不喜欢上学》)

当你原本就拥有丰富的知识储存时,学习一样新东西也会比别人快,理解的比别人也会更深刻。
一个一个来解释:
Ⅰ.为何会学的比人家快?
简单来说,拥有背景知识的人的信息“压缩率”更高,因此可以同时处理更多信息。
打个比方,xcnnphdfbiciax,你给一个刚学了26个字母的孩子来看,他只会觉得这是14个字母,然后一个个背下来,但是给有一定英语基础的初中生来看,只有他观察力稍微好一点,他就可以把这看成x cnn phd fbi cia x,这就只有6个分块了,因此他能够更快更轻松地处理这个信息。也就是说,同样的原始信息,拥有背景知识者能够将其“合并”或者“压缩”,从而大脑处理时只占用更小的空间。

这也就是说,你懂得的东西越多,以后你学新东西也会更快,因为你的原本的知识储存会帮助你更好地记忆和理解新的知识。这也是为何学霸越学越轻松而学渣明明已经很努力却还是难以追赶的原因之一,因为人家之前积累的资源像滚雪球一样让他越走越快。
Ⅱ.为何会理解地更深
因为原本知识储存丰富者,常常见过更多的表层结构,所以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抽象结构。
举个例子,同样的一道高中数学题,让高一学生和资深教师同时做,通常老师的反应会更快些。为何?要说知识点的话,两人应该都是学过的啊!难道是因为老师之前做过这道题?对,但不完全对。准确来说是他之前见过很多类似的题,以至于完全了解此类题的内核了。一看完题目就知道这道题考的是什么,该怎样入手,而不是像学生一样常常被出题者的一些表面信息所迷惑。这也是为何学生时代的题海战术有一定的作用,一道题不是仅仅知道其解题公式就可以了的,因为它的外壳千变万化,而你之前不经过一定量的类似题目的练习的话,是很难在日后再见它时识破它的真面目的。
这也就是说,知识储备丰富的人,由于见多识广,更容易由量变产生质变,由事物的表层结构而慢慢深入认识到事物的核心结构。

综上所述,在学习方面,如果一个人前期学的越好,储存的知识越多,在之后的学习上他也会学地更快,理解地更深,于是就会产生“好的更好,差的更差”的马太效应。
因此,在学习上,一旦落后,你必须采取加倍的努力才可能赶得上前人的步伐。
人生亦是如此。
5#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28
因为这是一个正反馈~
6#
有关回应  16级独孤 | 2021-5-14 20:47:29
1、不得不承认智商是有差距的。
2、系统的思考和总结方法是非常重要的,提高效率,而不是简单地重复劳动。
3、当有效率,事半功倍的话,会有成就感,兴趣就会激增,相应得又提高了学习能力。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36515
帖子:27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