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期货】封面文章:不忘初心 砥砺前行——期货市场回顾与展望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中期协发布   2018-5-25 04:00   4459   0

2017年对于中国期货市场而言,是不平凡的一年,坚守与创新并行;2018年,期货人继往开来,注定将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的一年。

2017年期货市场回顾回首2017,金融去杠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环保督查等关键词对期货市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行情跌宕起伏,维持了较高的波动率。分行业来看,黑色板块在2017年继续成为市场的热点板块,吸引了最多的资金关注,其日均持仓资金占比接近整个商品板块的1/3,焦炭等品种年内波动幅度接近80%。有色和化工品两大传统板块,则在四季度接棒黑色板块,主导了年末商品行情;而农产品在通胀预期不强的背景下,波动幅度明显低于工业品。股指与国债期货在经济增长平稳、市场利率回升的大背景下,形成了明显的跷跷板效应。



2017年国内期货市场在行业建设方面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秉承期货服务实体经济的精神,新品种上市速度加快、商品期权隆重推出、股指期货逐步松绑、“保险+期货”试点进一步扩大、风险管理业务深入发展成为了2017年期货市场重要的变化特征。
2017年,棉纱期货、苹果期货相继挂牌交易,其中苹果期货作为创新品种,开创了全球首个鲜果期货的先例;万众瞩目的原油期货也完成了上市前的全部准备工作。尽管2016年受金融领域加强风控的影响,国内期货市场新品种上市一度暂停,但从2010年至今的发展趋势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为了满足实体经济日益增长的风险管理需要,国内期货市场交易品种整体上实现了快速扩容,上市期货期权品种数量由2010年的28个扩大到了55个,扩大了近一倍,不仅相继推出了股指期货、国债期货等金融期货品种,商品期货品种涵盖范围也从农产品、有色金属为主向化工品、黑色金属等领域扩大。在提升金融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的总体要求下,更多品种的上市,将进一步丰富市场避险工具,使得期货行业更好发挥风险管理和价格发现的基本功能,为实体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



2017年我们在商品期权市场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豆粕期权、白糖期权在3、4月份相继上市,填补了国内场内商品期权的一个空白。目前豆粕和白糖期权运行平稳,2017年豆粕期权日均成交量接近3.8万手(双边,下同),日均持仓量22.44万手;白糖期权日均成交量1.58万手,日均持仓量11.26万手。豆粕和白糖期权的平稳运行,不仅进一步完善了国内商品定价体系,为企业风险精细化管理提供了工具,同时也为期货市场合约连续性、场外期权市场对冲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



2017年在监管层和业内的共同推动下,股指期货交易正常化进程逐步推进。2017年2月16日,中金所宣布启动股指期货首次松绑,尽管幅度有限,但仍让市场为之一振;9月15日,股指期货二次松绑落地。在经历了两次松绑后,2017年三大股指期货日均成交量4.02万手左右,较2016年的3.84万手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令市场对股指期货市场逐步回归常态化充满信心。股票衍生品市场的松绑与成熟,将有利于我国股市的稳定运行,更好发挥股指期货的套期保值和价格发现功能,同时也能吸引更多长线资金参与市场。
2017年,为了响应国家扶贫攻坚的战略,进一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按照“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工作要求,探索推进农产品价格风险管理市场化进程,三家期货交易所在前期试点基础上,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规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全年郑商所开展了24个试点项目建设,涉及白糖和棉花等品种,覆盖五个省区、14个国家级贫困县;大商所开展了32个试点项目,进一步扩大试点范围、数量和支持力度;上期所启动天然橡胶“保险+期货”精准扶贫试点项目,涉及天然橡胶种植面积约40万亩,试点项目集中在海南、云南的14个贫困县,其中12个为国家级贫困县,项目直接受益贫困户以及少数民族贫困人口。“保险+期货”模式的稳步推进,将有效提升农产品市场运行质量,提高期货市场服务“三农”深度,服务国家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同时也为产业企业利用期货期权管理风险创造更加良好的条件。
2017年,随着衍生品层次多样化和客户需求爆发式增长,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成为期货行业创新发展的新突破口,风险管理公司的各项财务指标继续增长。2017年1至12月,风险管理子公司总资产、净资产、实收资本、业务收入、净利润分别同比上涨20.02%、56.76%、48.73%、73.58%、675%。从业务来看,仓单购销、仓单约定购回交易额同比分别上涨24.75%和144%,场外商品衍生品新增名义本金同比增长1624%,同时多个风险管理公司成为白糖豆粕期权做市商,期权做市交易额保持平稳增长。
2018年期货市场发展趋势预测2017年在坚守与创新中,期货行业得到了可喜的发展。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为未来几年中国经济的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于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这需要一个高效的期货市场在稳定与改善企业经营业绩、促进核心企业与上下游企业的良性整合、实现产业优化升级上,发挥关键性的作用。
我国是全球大宗商品最大的进口国和消费国,很多基础原材料和农产品的产量和消费量均位于世界前列,同时还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形成了一个行业齐全的工业体系,需要风险管理的行业数量众多。
同时,随着我国农业发展,农民对农业保险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作为一种经济补偿制度,农业保险对稳定农业生产起到了重要作用。2016年和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三五规划纲要中都明确提出了,要稳步扩大“保险+期货”试点。通过“农业+保险+期货”的业务模式创新改变原有的农产品价格风险转移方式和农产品补贴方式,是证券期货行业聚焦农业供给侧改革、参与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的重要举措,也是多层次资本市场服务“三农”和贯彻落实十三五规划“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的重大创新。
此外随着国内资产管理需求的不断提升,资管行业迎来了广阔的发展机遇,期货资管业务也进一步得到调整和完善。截至2017年12月底,基金管理公司及其子公司、证券公司、期货公司、私募基金管理机构资产管理业务总规模约53.6万亿元,其中期货公司资管规模亦达到2000亿元。2017年以来商品期货ETF和LOF基金发展得比较迅速,虽然当前指数基金仅包括四支黄金ETF,一支白银LOF,但公募基金有几十支基金已经或正在向监管部门报批,参与群体机构化的趋势正在逐步形成。
企业风险管理需求的多样化、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入以及投资配置需求的机构化,在未来几年将推动期货行业的进一步发展,2018年有望展现出以下新的特征:
1.期货、期权品种体系不断丰富和完善
当前,与实体经济巨大的风险管理需求相比,我国期货市场上市的期货和期权品种还远远不够,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以美国为例,仅在芝加哥商业交易所集团挂牌交易的期货和期权产品就达2000余个,其中活跃品种200多个,而我国目前期货加上期权品种仅56个(包含上证vix.shtml" target="_blank" class="relatedlink">50ETF期权),与之相比,差距还很大。2018年商品期货新品种上市可能将迎来丰收的一年,首当其冲便是原油期货,其预计将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挂牌交易。人民币原油期货作为我国期货市场走向国际化的重要品种,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2018年2月2日,证监会宣布大连商品交易所铁矿石期货作为特定品种,允许引入境外交易者,标志着我国铁矿石期货国际化进入“倒计时”。而大商所乙二醇、生猪,上期所纸浆期货、郑商所红枣期货均已获得证监会批复立项,20号标准橡胶、2年期国债、尿素等商品都在研究目录中;在金融期货方面,我国外汇期货的相关方案已上报中国证监会,正在等待批复。
除了期货品种之外,国内各家期货交易所也在积极研究扩大商品期权品种,铜期权等商品期权或陆续上市交易,中国商品期权品种将进一步丰富。搭建更丰富、完善的期货、期权品种体系,以品种创新助推期货市场发展,不断提高市场覆盖面和影响力,最终更好地服务于实体经济,是未来市场发展的任务和方向。
2.期货公司向综合金融服务商转型
近几年,期货公司的业务模式正在从以经纪业务为主的单一模式向综合型金融服务商转型。2017年以来,伴随着行业规模持续增长,期货经营机构稳步推进各项业务,总体来看形势较好,期货公司综合实力得到了进一步提升。同时各家期货公司根据自身产品和服务优势、股东背景、区域特征等因素确立发展重心,打造核心竞争力,形成了国内比较有特色的期货公司模式:第一类以中信期货为代表,通过并购、大规模引进人才、资管产品发行带动规模扩大,从而形成较好的规模效应;第二类以永安期货为代表,通过多元化的业务布局,以风险管理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带动规模扩大;第三类以瑞达期货为代表,通过做大资产管理规模(主动资管与被动资管规模)带动规模扩大;第四类以海通期货等券商系期货公司为代表,通过做大对冲业务、券商自营业务、券商IB业务带动规模扩大。
参考国外期货行业的发展经验,金融背景雄厚的期货公司易于在经纪业务、资产管理业务等方面形成优势,如国际上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旗下的期货公司和期货部门;现货背景浓厚的期货公司则易于在现货企业服务和投资咨询业务等方面形成优势,如美国富士通集团等。未来几年国内期货公司在转型的过程中,也可能经历与国外期货市场发展类似的进程,形成的特色化经营模式,推动行业内部形成细分市场,推动行业的同质化竞争向差异化竞争转型。同时随着“期货+保险”等业务的推进,搭建综合金融生态圈的雏形已逐步形成,未来几年随着价格形成机制市场化的深化、农业保险由“保量”向“保价、量价共保”模式的拓展、银行汇率、利率风险管理需求的增加,期货行业借助其他金融行业发展东风的可能性在加大,综合金融生态圈将逐步落地。
3.场外市场发展更上一层楼
场外OTC市场在经历了最近3年的发展后,2017年呈现了爆发式增长。2017年国内场外期权市场名义规模预计将突破2000亿元,同比实现数十倍的增长。在当前场内期权仍处于发展初期的情况下,场外市场丰富了实体企业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提升期货公司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风险管理业务和经纪业务形成了一个相互促进的组合,经纪业务为场外期权业务提供了优质的产业客户资源,风险管理业务成为推动经纪业务和其他业务的有力抓手。
同时交易所对于期货公司的风险管理业务也进行了大力支持。郑商所场外业务系统项目旨在通过开展仓单交易、场外期权、仓单互换、基差等交易业务,实现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结合互动,产业链资源的有机整合。大商所也已经搭建由仓单登记中心、交易平台、清算平台、指数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组成的场外市场综合服务平台,推动仓单串换、现货报价、现货做市商、场外期权、农产品价格保险等业务与平台对接。上期所为促进期现结合,建设交易平台提供了仓单交易、现货合约、远期、掉期、价差交易等服务,并从标准场内业务逐渐向非标场外业务拓展。预计这些场外业务系统的搭建将进一步促进场外业务规模的发展。
4.行业整合推进,期货公司进一步做优做强
当前国内期货行业整体仍较为分散,期货公司众多,虽然已经涌现出一批权益规模百亿以上的公司,但行业集中度依然不高,期货公司普遍实力较弱。从国际期货市场发展经验来看,期货市场的发展成熟往往伴随着市场的逐步整合,国内期货公司未来通过兼并重组进一步做大做强,将是大势所趋。
期货公司通过兼并收购将进一步提高市场竞争力,有助于打造一体化的金融服务平台。通过开展资本市场运作、兼并收购相应的企业,能够进一步扩大市场规模,提升市场份额。当前,随着期货行业对外开放步伐进一步加快,未来将会有更多国际金融机构进入中国期货市场,并在相关领域与国内期货公司展开竞争。国内期货公司急需迅速增强自身实力和竞争力,未来才能够更加自信地参与到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去。
在行业发展整合的过程中,对资金的需求将会不断提高。最近2-3年,国内期货行业掀起了上市融资的热潮,一大批国内期货公司纷纷在香港、国内新三板上市,开创期货公司上市的新纪元。目前挂牌新三板的内地期货公司有创元期货、永安期货、海航期货、天风期货、华龙期货、广州期货、中电投先融期货、大越期货、长江期货等16家;在港交所挂牌上市、登陆H股的内地期货公司迄今有鲁证期货、弘业期货两家。截至12月底,已有南华期货、瑞达期货、金瑞期货、弘业期货等多家公司向证监会提交了IPO招股书,期货公司上市风近。
2018年,随着净资本要求提高、创新业务发展迅速、整合并购需求提升,期货公司丰富融资手段,增加融资规模的需求不断增加,上市将成为直接选项。预计国内一批综合服务能力较强、创新业务潜力巨大、业务发展中存在较高资金需求的期货公司将通过境内外发行上市、“新三板”挂牌等方式扩大筹资规模,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提升行业抗风险能力,满足创新业务快速发展的需求。同时行业将继续实现兼并重组,兼并整合之后的期货公司通过整合资源,优势互补,将实现共赢局面。为发展壮大我国期货行业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体来看,20多年的期货市场建设,为当前期货市场进一步发展转型并服务实体经济夯实了基础。从整体外部环境看,我国期货市场正处于改革发展的战略关键时期,服务国民经济的广度和深度仍需进一步拓展。同时期货公司将进入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机会和挑战并存。期货公司作为期货市场功能发挥的主要载体,是各行业提升风险管理水平的指导者,对于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功能起到了关键的组织与引导作用,作为我国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重要参与者,未来将取得更大的发展。2018,我们将继续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更多文章可点击“阅读原文”或登录协会官网)
《中国期货》杂志

主办:中国期货业协会
编委会主任:王明伟
编委会委员:陈东升 党剑 吴亚军 冉丽
执行主编:王春卿
媒体顾问:邓妍
责任编辑:陈茜茜 张赫城 汪琳力 贾燕 杜春艳 李凯
电 话:010-88086370
传 真:010-88087060
地 址:北京市西城区金融大街33号通泰大厦C座八层
邮 编:100140
E-mail:chinafutures@cfachina.org
网 址:www.cfachina.org
准印证号:京内资准字0717-L0173号
设计制作:北京永行传媒广告有限公司


《中国期货》杂志最新一期已上线,更多文章可以点击
“中期协发布”微信公众号→投教园地→中国期货
选择杂志浏览或者下载阅读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206
帖子:2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