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不安的金融数据还是来了,货币增速、消费双降,这次太反常了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4-5-17 11:22   586   0
进入2024年以来,从各类官媒的报道中,拉动经济的三驾马车:投资、出口、消费都持续向好,出走的外资回来了,低迷的消费也被旅游激活了,各地也在积极上马新的投资项目。
从发行50年长期国债,也可以看出我们对未来经济发展的信心。
然而,最近央行发布了2024年4月最新一期的社会融资数据,却给所有人浇了一盆凉水,似乎从金融层面看,事实并非如我们想象的那么好。


第一、社会融资总规模前4个月为12.73万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少了3.04万亿元,接近五分之一;
第二、广义货币余额(M2)余额301.19万亿元,增长了7.2%,流通中的货币(M0)也在上升,达到11.73万亿,同比增长10.8%,但狭义货币余额M1却在下降,只有66.01万亿,下降了1.4%。

第三,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32万亿元。
这三组数据说明什么呢?
首先,社会总融资规模在减少,而正常状态下,经济增长,货币需求量增加,而经济收缩,货币需求量减少,所以从总融资规模而言,实际经济依旧在收缩,或者即使谈增长,也远谈不上全面复苏,只是部分行业存在增长。
其次,M2增加,M1却在下降,这里就要用下图的费雪公式来说明:


要说明的是其中M主要指M0,也就是社会上真正在流通的钱,比如你手里有10块钱,你只花5块钱,另外5块钱存起来,那么流通中的钱就只有5块钱。
按照上述等式,社会上流通的钱在减少,但是最近大家也看到了,物价P在上升,而当前国内总的商品数量Q基本保持稳定,那也就是V即货币流通速度降低了。
直观理解就是交易变少了,为何交易变少,老百姓的生活在降级,而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
比如以前你高收入的时候,一边还房贷还可以一边下馆子,但是现在你收入下降了或者失业了,有钱也要先还房贷。
你可能不会去下馆子而是自己去菜场买菜,同样,菜场的小贩拿到这笔钱也会先想着存起来、还贷款而不是继续扩大投资。


于是这也解释了第三个数据,人民币存款增加。也解释了为啥央行的报告中4月房贷还提前还了1666亿。
当然有人会问,为啥狭义货币余额在降而广义货币余额在升。
其实这也比较好理解,狭义货币余额主要包括现金和活期存款,其中现金就是流通中的货币M0,M0上涨是因为CPI即商品价格涨了,不得不拿出更多的现金交易。
但是存款利率在跌,大家也就不存活期了,拿出来要么转理财,要么还贷款。
问题出在M2还在一路狂飙,这就有问题了,如果活期存款算自己的,那么定期存款可能是别人的,比如企业开出的银票是要存保证金的,但是这个银票它是要拿出去质押贷款,为啥,不贷款,就还不了上一笔贷款,就得死。


众所周知,银行可以通过信贷体系创造贷款派生存款,但为何有贷款还是社会的总体需求增加了。
也就是上面的方程式里V增加了,才会推动对实体经济的需求增加也就是Q商品数量增加。
而如今的结果是对商品需求量没发生变化,生产企业也就不需要那么多贷款生产产品,也就没那么大的货币需求。
但M2发行的速度依旧惊人,那么只能说明一个问题,多出来的钱在金融体系里空转,而空转的原因则是用新债务承接老债务,本金和利息越滚越大。
考虑到几十万亿的地方债规模和庞大的房地产贷款,也只有用那么大的货币量能够接住。
同样这也说明金融和实体之间依旧脱节,地方政府债务危机并没有快速化解,债务依旧存在。这从最近各地普遍上调水电气、地铁、公交费用也可看出,以费代税,以费弥补土地财政造成的空缺也可看出。
但根本性推动经济增长的三种方式,投资,只会继续增加债务,在存量债务依旧高悬的情况下,再发地方债进行投资拉动,显然从金融层面难以持续。
消费方面,经过上述分析,也很难实现,当前的情况是居民储蓄意愿大于消费意愿,而自房地产行业倒下之后,大额消费几乎中断了,电动车也好、旅游也罢,能够拉动多少经济增长,刺激出多少消费金额,不知道。
那么最后的法宝只能是出口了,但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既享受了全球产业链转出带来的红利,那么现在只有两条路,要么是产业升级,走技术革命的道路,要么就是对外转移产业,搞对外投资。


搞出口创汇的低级模式,这条路越来越走不通,而走下去只会是内卷。
2024或许是一个新的开始,一个经济低速增长和存量债务消化的开始,央行的数据直指一个关键词,收缩。而对应的措施,或许只有勒紧裤腰带。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017
帖子:78804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