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怎么看待目前火热的软考? 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吗?求经验分享

论坛 期权论坛 study     
莫西   2018-10-21 05:07   2101659   10
1#
JTJG-027  1级新秀 | 2016-8-24 21:34:31 发帖IP地址来自
2#
寻梦家  1级新秀 | 2016-8-24 23:02:32 发帖IP地址来自
在校生来答!
我于今年5月参加了软考中级数据库系统工程师的考试并且顺利通过。
据我的了解,高级类的是有相关工作经验的人去考的,我也在学校图书馆遇到考高级的人,他是一个在单位工作很多年的人。
从我在考场上遇见的人来看,要不是计算机学院来考个资格证书,要不就是政府机关单位的人考了来评职称每个月加点钱。
内容的话,从中级来看,技术含量一般,更多的是考你的基础知识,考个数据库,其实都没碰数据库软件,就刷题理解知识,估计也就接触了能快点上手的那种。
主要看你的需求再考虑报考吧!
3#
铭毅天下  3级会员 | 2017-7-17 23:01:32 发帖IP地址来自
60天高效通过软考高级实战复习攻略(干货)
1、血淋淋的教训及干货分享;
2、让你少走半年以上的弯路;

4#
花小影  2级吧友 | 2017-12-23 13:42:54 发帖IP地址来自
看了大家的答案 感觉认知差还是很存在 首先这个考试是人事和信息产业两部门组织的 两用 首先 是计算机专业职称考试 说白了 你是计算机专业想进职称 这是唯一考试 其次 系统集成企业用于资质评定申报还是有一定用处的 如果你不是想进计算机专业的职称 也不是系统集成企业需要 那用处可以说非常小
5#
孟良  2级吧友 | 2018-1-23 15:46:43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软考的火热原因:
一、现在的软考证书几乎是目前计算机学生在毕业或者找工作之前可以考的唯一证书,也是评职称的唯一证书……有人也许反驳说华为和思科也有,华为和思科一般都是毕业后有一定工作经验再考的,因为难度还是有的,对未毕业的学生来说很有难度。
二、再就是国家现在重视信息化人才,所以一些国家单位,企业会重视有计算机证书的人,在评级上也会有一定的重视,所以现在很多国家单位和企业人员在考,再加上软考的项目管理师比较好考,所以考得人多。
三、私企有时候接项目也是需要证书的,例如系统集成,需要的软考系统集成项目管理工程师证书就比较多,还有就是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都是项目管理相关证书,国家政府还是认可的,毕竟是工信部和人力资源部出的证书,其他部门怎么也要给面子吧,O(∩_∩)O哈哈~
再来说下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备考经验:
我确实是考过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这个证书的,属于软考里面的高级证书,我当时考也是公司需要,公司接的项目需要有项目管理相关证书,只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考试费低,而且内容还不算太难,培训费什么的公司也报销,我就屁颠屁颠的去考了……
考试结果

第一点:准备时间
虽然我是报了班的,但是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课程只有那么一段时间,老师都是给系统化的指导,细化的分析,但是绝大部分的知识点消化,理解和记忆还是需要自己花时间去搞清楚,弄明白的。
所以我每天花2个小时去看书,记忆知识点,外加不懂的地方看老师视频。
第二点:复习的时候还是要以教材或者讲义为主
万变不离其宗,宗就是指教材了,所有的出题的知识点都是来源于教材,报班的可能会有讲义,讲义一般会薄很多。但无论是讲义还是教材都要在视频之前看,因为自己要先了解了大概的模块,和系统化的知识再去看视频就会简单易懂一些,要不然只看视频也是会一头雾水。

教材认准是第三版教材哈,我当初看的是电子版教材
第三点:自己做笔记
继续用俗语,俗话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自己做笔记印象会更深一些,最好是把知识点分类,需要记忆的就记在笔记本上,常用数字记在笔记本上,常用图表试着画出来,在电脑上画都可以,因为在记笔记的过程中,无形之间会加深你的印象,比单纯的过遍书好多了。
我自己当时做的笔记

第三点是做历年真题
真题可以作为测试自己的做题速度,琢磨出题者思路和题型分布的一种重要依据。所以一定要重视历年真题。
历年真题不是做一遍觉得我会的会了,不会的也看答案了,然后就完事了,这是错误的。因为错题的思维有时候会在你脑海里根深蒂固,第二遍的时候有可能还是会做错,所以一定要把错题整理,按照知识点整理,可以知道自己还有哪些知识点模糊不清,完全不懂的题目留着问老师。
第四点:资料还是多多益善的
如各位考生一样我当初也是去找了很多资料,但是资料的优劣要懂得筛选,尤其是论文,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可以多看一些论文,找一些记忆背诵技巧,其余的我没有找。因为PPT还有视频一个老师一个讲法,习惯了一个老师的思维再去看其他老师的反倒是会带偏你。
下面是当时的一些资料:不过只看了基础的……不少都没看


好了,我今天的分享就到这里了,希望我分享的内容可以帮到大家。过来的大神点个赞再走呗!
6#
马军老师  3级会员 | 2018-2-1 23:56:4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就是做这块辅导的!
报名没任何限制
是高级职称,评标专家库入选条件!积分入户,高新人才都有用!
7#
Debbie  1级新秀 | 2018-3-10 09:48:13 发帖IP地址来自
能够评职称 加薪水  体现给人的能力!为什么不去考了!还能够积分入户!
8#
宰漓  1级新秀 | 2018-4-4 16:03:25 发帖IP地址来自
软考之所以这么火热  是因为它本身的价值
一是可以用来评职称 目前大多数的是在国企和事业单位可以评职称
二是可以加薪   有些公司对于拿到软考证书的人是有现金奖励或者直接加薪的
三是积分落户  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尤为明显  落户积分 小孩上学也需要积分
四是自我提升   很多人在工作中有些时候遇到瓶颈,打算考个证书,在备考证书的时候,自己再系统学习一下系统的理论知识,反正技多不压身。
自身觉得备考这块,自己多努力,多挤些时间来复习在下午的案例分析和论文这块就好了。
在知乎上就发现有位知友写的不错,可以参考这位大神的答案: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290062/answer/332080982
9#
曹小强  2级吧友 | 2018-7-6 21:54:41 发帖IP地址来自
怎么看待火热的软考,原因并不清楚,个人诉求来说,居住证加分,希望落户能有帮助,
经验来说,这种资格认证的考试,个人观点,时间最重要,所以我选择了报班这条最快的路径,跟着培训机构的老师把东西先过一遍,挑出重点,各个击破,历时三个月时间,终于通过了考试
以下为干货分享:
1,知识点挑出来之后,要重点记忆,我把培训机构的教材完完整整看了两边,某些重点章节看了三遍,第一遍的时候很多东西还是理解的不太好的,特别是质量章节,规划质量和质量控制是容易迷糊人的章节,所以要认真的去理解这些概念,官方给出的指导教材太厚了,900多页,我实在是没信心全部读两遍,这个真心觉得浪费时间
2,所谓考试,一定要刷题,信管网的每日一练坚持每天都做,至少做了一两个月,历年的真题,做了四套还是5套左右,并且把错题都记录下来巩固加强,考前的时候,把错题都打印下来了,反反复复不停的看,有些都需要背下来,尽量避免在考场上再次犯错,
3,一定要看一些当前的热点的信息技术相关的话题,18年上半年出了至少四道区块链相关的选择题(考前一直认为,可能出个一两分,没想到一下来这么多),刚看到试卷的时候就懵逼,前五道题只有一道有信心,其他的全是蒙的,完全影响后续的发挥,所以建议各位,记得关注当前相关的技术话题
4,案例分析找规律,案例分析很多都是有规律,多做一些,找找跟答案之间的差距,尽量往答案上靠靠,能提高做题的感觉,对于计算题,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不要眼高手低,2018年,上半年的计算题出乎大家所料,题型从来都没有碰到过,考试一开始就动手做计算题,15分钟没有做出来,后来把其他题目做了之后,重新静下心来找思路,发现题目出的有技巧,题目虽然难,但是题目的第一问 其实在带着你去做这个题目,最后把这个题目拿下了,
5,其实关于论文,我自己在考场上也没底,虽然备考的时候,自己写过这个题目论文,但是写的不好,老师评价也不高,自己后来跟老师讨论过应该怎么写,但是当时选题的时候(一个沟通,一个质量好像,我选了质量管理),还是比较犹豫,不知道写那个好,但是好的一点是,考试前两天下午看到一篇范文,记住了其中的一些话,直接就默写到试卷上了,但是总体的布局感觉还是没有控制好,最后的总结写了七八百字好像,,万幸给过了,这里要跟大家提个醒,考试前请一定练习下手速,两个小时,3000字的论文,不仅要写完,而且要尽量字体工整,这个如果平时没练习过,我觉得这个节奏很大可能你把握不好,(自己手写了三篇论文,每次都是计时两个小时,第一次没写完超时15分钟,第二次几乎完成,第三次剩余5分钟,考试的时候,剩余15分钟)
6,考试当中一定会出现一些你没见过,不熟悉的题目,请不要慌张,仔细的审题,理清思路,有的放矢的完成考试。
最后祝大家都考出好成绩!(成绩为手机截图)

大家怎么看待目前火热的软考? 有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吗?求经验分享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11#
upz_时间  2级吧友 | 2018-11-26 11:44:54 发帖IP地址来自 湖南长沙
综合知识:

上午考试时间绝对够,除非你睡了一觉以后才开始答题,上午的知识点涉及面广、宽泛,但是有广度没深度,所以挂在上午的那些朋友们多半是复习的涉及面不够。上午的知识对于软件工程专业的同学来说,不需要太大功夫,只需要广泛做题即可。综上所述,上午的建议如下:

1一定要做笔记、做笔记、做笔记,因为我发现上一周做的错题,当时记住了,下周再做的时候可能就是‘陌生人’了,特别是一些常考的概念题和一些固定模式的计算题。一定要做个笔记,我的方法是:

重视错题,做好动笔做笔记,买个本子,把计算题的错题全部写上面,要把出错点都写上(最好颜色不同)。真题多做几遍,你就会发现你的出错量越来越少,临考的时候稍微翻一下即可。

2我建议多做真题,因为真题才真正代表考试的出题方向。我不是很建议做模拟题,不管什么考试,模拟题都只是仿照真题思路编写的,还是没有真题那么权威。

3对于同类型的错题,比如容易混淆的概念或者相似的计算公式,一定要总结到一块,横向的进行复习,这样复习的广度有了,深度也有了,何愁不过。

4每天都要刷题,这里给大家推荐一个比较好的交流平台,上面有免费的每日一练,每天用不了多长时间,主要是能将零碎的时间利用起来。我一般都是睡前刷十分钟即可,坚持下去,直到考试前夕,睡前是人记忆的黄金时刻,这个时间效果会比其他时间要好。

案例分析:

对于案例分析,我看来更像是高中时候的阅读理解题,考试的知识点即涉及固定的概念(变更的步骤),同时又涉及根据文章进行分析。因此不能随意答题,要按点答题,答错知识点不要紧,因为改卷是根据答题要点来计分的。另外书写的时候尽量在脑海中过一下,写到卷子上就不要再随意的更改,影响卷面的整洁。

1对于案例的做题技巧,我建议先读题,然后带着题去看文章,用铅笔画出语文题相关的文章内容,这样便于快速掌握文章。

2保证对于固定的概念不能忘记(如项目章程包含的内容、分险管理计划内容等),丢失这样的分实在太可惜。

3条例清楚,按点答题,一定要规划好,一条一条的写,不要写成一段,这样不利于改卷老师改卷。

4多背背固定的概念,并且要注重总结,如对于变更的题,要总结到一块,这样利于记忆。

5多做题,一定要把真题的案例分析都做做,去找感觉。

6个人感觉案例分析的时间有点紧张,特别是计算题,因此在练习的时候,一定要卡点做题。

7注重计算题。计算题比分占比比较大,计算题一定要规划好再写,时间充分的话要检查一下,无非就是关键路径、单双代号题,这种题没有捷径,多做题,熟悉即可,当时我的复习时间很少,就把所有真题包括中级系统集成的计算题都做了,真正考试的计算题感觉简单的一逼。

论文:

很多人说不会写,我所在的考场上很多人论文的确没写完,这可能和准备的充分程度和写字速度有关,我的字写的不好,天天都使用键盘,很多同学在参加考试之前估计也是很久没有拿过笔了,我第一次卡点练习作文的时候,手感觉写废了,不过习惯就好。考前写了八篇论文,项目背景是自己之前参与的项目,所以论文背景都是真实的,建议没有项目经验的战友们尽量在网上找一些,结合自己的情况整理下。

1卡时间练习,中间也别去厕所,一口气写完。尽量把自己的论文背会(我背了三篇),我写完论文的时候,还有42分钟,主要归功于背的熟练。

2摘要好好写,多修改修改,最好找一个盆友一块复习,共同监督。

3一定在考前手动写写,避免手生。

4如果自己没有项目经验,不懂得介绍项目,可以找找周边朋友的项目介绍,切记要真实。

5有针对性的准备论文,比如说,17下半年已经考过成本的论文了,那么18上就不会再考这个题目了,信管网上的投票结果可以参考,有时间的战友可以把投票前四都准备下,除去摘要、项目背景介绍、结尾,需要记的东西没有多少了。

6案例考完以后,也就是三点钟的时候,抓紧拿出写好的论文再背诵背诵,我当时就是在短短的二十分钟里又熟悉了下论文,结果上考场真的压中了,直接默写。

考试中午尽量找个教室休息下,下午考试才是真正的考验,不休息会崩溃的,没必要提前进入考场,在外面多看看,有可能就记住考点了。

个人感觉只要功夫下到,都可以通过,没通过的战友们,也不要自暴自弃,最好从自身找问题,然后改进,不断的学习,最重要的是通过复习可以得到很多的知识储备,我认为这才是收获,而对于是否通过则是另外考虑的事情,这次不行就下次,相信自己,奋斗一定意义,努力总会有回报。同时我认为,这种考试完全没必要大时间跨度的复习,我认为要讲究时间效率,所以尽量在短时间高效率的复习即可,耽误太长时间有点得不偿失。
关于备考资料以及学习交流,加入群聊:390035390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