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亲历的短短时间内,世界有哪些惊人的改变?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light han   2018-9-24 00:54   19534642   10

此问题被修改多次,评论区内都是针对以前提问者补充说明的回复,大家可不必理会,照常答题即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整蛊专家  3级会员 | 2018-9-24 00:54:04 发帖IP地址来自
最惊人的改变,莫过于时代和人心。

我出生于89年的最后一天,也算是一名80后。

那时候我总是听到别人是这样叫我们的:“垮掉的一代”。

1993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中国青少年研究会副会长,《少年儿童研究》杂志总编辑孙云晓发表了这么一篇文章:

77名日本孩子来到内蒙古,与30名中国孩子一起参加一个草原探险夏令营。


中日两国孩子多是80年后出生,根据要求,他们需要在草原上长时间的负重步行。


相比日本80后孩子专业的露营设备、细节处的自我保护、严格的医务护理、对探险的前期心理准备,很多中国80后孩子相形见绌。抱着断带的包,挎着有点漏水的水壶,听着完全不懂的日语……中国孩子就这样踉踉跄跄走到了终点。


孙云晓写的报告文学是这样说的,“中国孩子病了回大本营睡大觉,日本孩子病了硬挺着走到底”,“日本家长乘车走了,只把鼓励留给发高烧的孙子。中国家长来了,在艰难路段把儿子拉上车”,“日本孩子吼声在草原上震荡”,“中国孩子的表现在我们心中压上沉甸甸的问号”……通过对比他发问:“假如,中国的孩子在世界上不具备竞争力,中国能不落伍?”

这篇文章最早发表在1993年第2期《少年儿童研究》杂志,并被不断转载。1993年11月,中国教育报一版头条全文转载,起了一个响亮标题《夏令营中的较量》,配发该报时任总编辑俞家庆写的短评《心中沉甸甸的问号》。

《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轰动全国,问题开始扩大化,马上引起了全国各所学校的重视。文章见报的第二天,清华附中就将文章打印出来,每个学生发一份,请他们拿给家长看,并要求回执。

据中国青年报1994年3月17日的文章统计,已有约80家媒体转载、报道相关事件。全国各地教育界都展开了讨论,各个地方媒体纷纷开辟专栏,要知道那个年代报纸是人们的主要信息来源,影响力极大。社会各界人士也被引爆,踊跃献言献策,积极投稿,加入针对“80后”这代人的成长讨论中,但论调多是批判的、怀疑的、忧虑的、不屑的、惊慌的。

当时有人依据美国二战后的“垮掉的一代”,也称这代人为“垮掉的一代”、“最没责任心的一代”、“最自私的一代”、“最叛逆的一代”。

“中国这么大,发展这么不平衡,内忧外患,将来还得有一批有脊梁骨的人,能够肩负起民族希望的人。可是,中国的脊梁骨绝不是风花雪月能培养出来的。”当时国家教委的林炎志曾表达了担心。

随后,这种论调就长期见于报纸周刊、电视网络、老师的训诫、长者的教诲。

“一点奉献精神都没有,你们80后怎么这么自私?”

“哟呵,80后啊,就是浮躁,有点事就嚷嚷。”

“一点挫折都受不了,80后真是消极。”

甚至等我们长大了一些,打开网络也遍布这样的文章。

有现象评议的:《80后,一个混乱的人群!》

有尖锐批判的:《80后:请别走入道德虚无与价值失范的迷途》

也有欲盖弥彰的:《80后从“垮掉”走向“担当”》

……

其中《80后:请别走入道德虚无与价值失范的迷途》里有一段是这样说的:

80后在道德价值方面的共同病灶是以偶像替代英雄、以价钱替代价值、以狂欢替代奋斗、以成败掩盖是非,他们共同的口号是“剽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是“有什么不可以”,是“想唱就唱、想抄就抄”。他们既缺乏上个世纪50年代人与祖国共命运的伟大情怀,也缺乏60年代人追求精神解放的觉悟,同样缺乏70年代人善于自省的精神。80后是精神缺钙的一代,是灵魂没有归宿的一代,也是缺乏自我内省和对世界担当的一代。

总之,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在主流媒体和社会舆论刻意掩饰和无原则地涂抹中,80后还是未“断奶”的一代,是有致命缺陷的一代,是无法肩负重任的一代,是没有出息最不成器的一代。

后来,有人证实孙云晓撰写的那篇文章有大量臆想成分。但其引发的社会现象和恶劣影响却是真的,就像潘多拉的盒子,一旦打开,首先飞出的是疾病与仇恨。一篇用部分欺骗和谎言构成的纪实文学,引起了其他时代出生的人对80后的歧视,人心所向,80后就莫名其妙的垮掉了。

锅就这样砸了下来,砸在80后的背上,还是被一个略带虚假性的报道连带着砸下来的,80后简直比窦娥还冤。究其原因,无非是因为当时掌握话语权的人没有80后,无论是朝堂上的衮衮诸公,还是商海里的实业巨子,抑或是学识渊博的教授,激扬文字的学者,都没有80后。

所以这个群体也只能任人涂抹,渐渐的,90后也被归入这个群体,同样被叫做“垮掉的一代”。

但现在,时代变了,80后、90后都长大了,他们不仅没有垮掉,还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和之前的人比,他们视野开阔,学得更多,创新思维更强,也一样能够吃苦耐劳,他们尊崇知识,热爱生活,更有理想,也有更多的阻碍。环顾周围,他们有的如滴滴程维、大疆王韬等人屹立潮头;有的成为许晨阳等学术达人(牛人:已有20位80后入选国家杰青和长江学者!-搜狐)奋战科研一线,有的成为马龙、李娜等体育健儿,成绩突出;也有的奉献国家航天事业(航天强国背后的10万80后 - 新华国际 - 新华网),无怨无悔,还有其他万万千千的8090们,都在奋力拼搏着。他们也开始拥有越来越多的话语权,正努力的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所处的社会。

正如一位著名80后所说。
(图片来源于暴走大事件)

时代在变,人心也在变。有些人变老,有些人没有垮掉。
3#
Hunter D  1级新秀 | 2018-9-24 00:54:05 发帖IP地址来自
首先,我不知道哪里政治敏感了,所以重新修改的话我也不知道哪里改修改。

其次,你们看看就好。

------------------////原答案------------
1991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400斤、小麦350斤。


1996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500斤、小麦450斤。

2000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700斤、小麦600斤。

2008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900斤、小麦800斤。

2013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1150斤,小麦900斤。

2016年,我家玉米每亩年产1400斤,小麦1100斤。

你们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是分割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补充:

1.这些数字是我家自己的,平均值,我家很屌丝,世代为农,从来没高光过,没出过牛逼人物,统计局也不会来给我家通报数字、乡政府也不会告诉我们全乡多少平均值;

2.农药化肥一定用的,农药主要包括杀幂虫(一种小白虫会啃噬食物)的农药和用来除草的除草剂,多谢评论指正,里面有针对单叶和双叶的两种除草剂,且可降解、可通过泡洗除去残留。化肥主要是复合肥以及磷肥,一亩地一袋磷肥一袋复合肥,每3-4年施一次农家肥(牛粪、猪粪、鸭粪等),每年进行秸秆还田,保障了土地不板结、不盐碱化。

3.种子是杂交种子,那些说用转基因种子的,首先回去重读初中课本搞清楚什么叫做杂交、什么叫做转基因、什么叫做优化育种、什么叫做嫁接。其次,中国的农业研发体系是典型的社会主义体制,每个地级市都有自己的农科院所,下属有自己的种子公司,每个地方可以售卖的种子基本都是当地几个种子公司以及省农科院的种子,你当地开发的种子搬去隔壁省基本不会高产,中国那么大,没有哪个种子可以种所有地方。转基因根本不让种,种了会被农技站给铲除的。

4.农业基础设施以及新型农业补贴,随着机械化的提高、单产增加,农村劳动力富余后外出务工,种田的基本都是老弱病残,很少有年轻人在家。我父母两人种20亩地,还很轻松,平时不在家,农忙才回去。收入靠土地大概只有3-4万元收入,2016年粮食价格下跌的厉害,小麦从1.4跌到了1.1,玉米从1.1降到了0.73元(市斤);但农村基础设施很齐全,所有大方地都有政府钻的机井(甚至多钻很多就为了骗补贴),机井旁边就是铺过去的电源,你接上电源就可以抽水浇地;农机补贴也有,买个收割机补贴3万左右;新型农器具层出不穷,降低了劳动强度——不要以为这是简单的事情!你有本事给我造个锄头出来啊!这他妈意味着农村有着齐全的金属加工、模具制造能力,才能把一些人的奇思妙想变成工具、规模生产后销售!

5.那些从小生活在城市、衣食无忧的人,你计算过你一年吃多少肉么?吃的肉是通过粮食转化来的,粮食增产意味着你可以吃更多肉!你以为汉堡是KFC后厨长的么?你以为鸡蛋是从野外捡的么?你以为牛羊肉只要把牛羊赶到大草原就可以吃到了么?有些人风凉话一堆,我相信你不是吃粮食长的。

6.任何精加工食物,都意味着2倍乃至3倍以上重量的粗粮。我不知道那些乱喷的人,小时候吃的东西和长大吃的东西是不是一样,但我小时候很少吃到肉,平时吃饭以吃红薯为主、面食不多,红薯吃多了肚子下坠、拉不出屎来,恩,我相信回答的人大多没经历过,但不代表你未来和你的子女未来不会经历。不要把现在的生活当做理所当然,不要看多远,看看南亚国家有多少吃不饱的。你腆着肚子躺在床上喷着“农药残留”“化肥板结”“转基因”“杂交”,放在古代就叫“何不食肉糜乎”。

7.不要以为任何东西都是理所当然!我舅舅87年农大毕业去农科所搞科研,研究了豫玉**号,到**+10号,单产逐年提高,还有甜玉米(白玉米)、彩玉米、改良国光苹果、改良红富士、超大红心石榴等,这些科研人员默默的奉贤、农民的辛苦付出才让你坐在饭店里吃大餐!你有钱?同样有钱的人为何不在80年代初吃牛排?

8.请评论自重,多读书的话有利于理解“转基因”“杂交育种”“基因剪辑”“消化吸收”“能量转换”等内容,不要来展示自己初中课本没精读的缺陷。
4#
嘟嘟噜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06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时候蜡烛是每家大量储备的。一旦下雷阵雨基本都会停电,这时候父母就叫我乖乖坐好,然后他们去抽屉里拿出打火机和蜡烛,点燃,在桌子上滴几滴蜡油,再把蜡烛粘在上面,之后就是催促我去洗漱睡觉了。
已经十多年没有再发生过这样的事儿了。
5#
fishmoon   | 2018-9-24 00:54:07 发帖IP地址来自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就在这短短的一两个月内,Windows就变成再也不蓝屏了!你看多惊人!

7#
Orca是只鲸  3级会员 | 2018-9-24 00:54:09 发帖IP地址来自

写个和我家相关的:警服的变迁 。我们家里衣柜角落里一叠各色旧警服简直就是共和国改革开放之后警服的变迁史啊。

我爸是80年代中后期开始当警察的。刚当警察那会儿,正好赶上文革之后第一代警服 八三式。那个时候我还小,就记得老爸衣服领口的红领章了。当时红遍上海滩刑侦广播剧《刑警803》里面的刑警就是穿的83式。(为啥广播剧的主角穿啥警服我知道呢?因为该剧后来发行的连环画上有封面呀!)顺便说下,此广播剧堪称当时的神剧,我是从1994年第二部开始听的,803刘刚和沈曦双人组简直就是上海滩神探亨特~。后来,803在上海滩就成了公安的代称,很多人叫刑警为803(当然 “刑警803”的最初取名,也是因为上海市公安局刑事侦查总队因其门牌号为803号(中山北一路803号),但在第一部里面除了803,还有804,805等,只有刘刚是803 )。(上海长大的胖友,有没有知道具体情况的么?)


《刑警八零三第一部》,上面的主角刘刚就是穿的83式警服。


这个是83式夏常服。我爸那时候也流行留个小胡子。那时候的警察形象感觉都差不多啊

其实,在《刑警803》播放的时候, 正好遇到共和国警察的新一次换装。改革开放吹遍大江南北,警服也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第一步。从橄榄色的中山装式,变成了开领西装款式。红色领章也变成了领花。大盖帽上也弄了黄色的带子。至今一大未解之谜的是,这黄色带子是干吗使滴。反正一直觉得很难看。当然,不管怎么样,这衣服已经比那个绿军装样式是好多了。

89式警服。

没过多久,92年就警察授衔啦!撒花!我爸第一次有了警衔~~哼哼。不管级别怎么样,但看着总比全单位上下都一样的那种好多啦。三角星是警司,四角星是警督。89式警服也改了一部分,不过都是小改。

89式第一次改:梁天同学在电影里《天生胆小》

《天生胆小》剧照: 从这里就能看出那时候还是小鲜肉(雾)的葛大爷所演的角色比梁天所演的角色级别高。此片拍摄于1994年,正好在89式第一次小改和第二次小改之间。

1995年,89式警服又经历了一次改变。主要是把领子上的警衔,放到了肩章上。当时还幼小的我,看到我爸怎么没过两年就换了新警服,心中竟然有了一种,国家还这么困难,怎么可以这么铺张浪费的想法(那时候就那么忧国忧民了~~我的红领巾更鲜艳了)。竟然很长时间都没有对这改变有啥好感。特别是我还挺喜欢之前那个警衔设计的。

《大雪无痕》剧照,影片中的警察就是95年第二次改进的警服。

这个我当时(现在也是)是这套警服最好的改进,女警阿姨的贝雷帽。

但90年代警服的故事还没有结束。反正,我觉得那时候警界高层领导的审美简直是和国家经济发展一样,日新月异啊。在99年,警察叔叔们又领到了新的一套装备。99式警服。这次可好,连颜色都国际接轨了。原来那个橄榄绿从那时候起就剩武警战士们用了。 保持了20年的橄榄绿啊,变成了藏青色(一副背叛了革命的“资本主义”的颜色23333,我一直觉得橄榄绿好看,也许是从第一眼认识警察开始就喜欢那一抹橄榄绿吧。说实话,藏青色的这款更漂亮,但是有点脱离群众的感觉,毕竟土共不土战斗力5)。


我爸穿出来那效果就和大曾差不多

不过那时候,我爸开始发福了,所以从来没觉得那衣服怎么帅。不过,这衣服还有别的特点: 高级警察穿白色衬衣哦,于是灰色的衬衫没穿多久,我爸又穿了白色衬衫。那灰色的也被收进了柜子里,再也没穿过(感叹了浪费X2)。后来,好像领带还换过一次颜色~有点记不清了,反正好像还小折腾了一回。不过总算到现在为止的快20年(到我爸退休),都保持了这套警服。看得出来,这制服还是挺成功的。

当然,这套衣服开始,除了制服之外,还开始增发各种春夏秋冬装备,棉大衣啊,专用作训服啊,战斗靴啊等等一大堆,大多质量都挺过硬,特别是作训服质量不错,我有时候出野外也从我爸那里搞着穿。从这里也看出来,国家还是重视了警服中的一些功能缺陷。


特警穿的99式作训服

如今,我爸退休了,伴随我们家走过的30年警服变化史也结束了。以前在家衣架上常年挂着警服如今也都被收进了衣橱。最后来句满分作文结尾吧:共和国三十年的警服变化也是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小小缩影。时光荏苒,尽管金色盾牌已经被银色的警徽代替,但人民警察始终是各族群众信赖的保护神。

8#
Erik Harzer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10 发帖IP地址来自

有许多段子说,新中国建立以来很长时间内只有宪法和婚姻法,宪法不用说,婚姻法是为了摆正领导干部男女关系也破掉旧婚俗的。其他什么法都没有,镇压反革命,三反五反,土地改革,都是靠搞群众运动。


当年基本上是这个画风。可以说,那个年代的法治基本上尚未入门。

多亏小平同志在改革开放时说了一句:“为了保障人民民主,必须加强法制。”从那时起,大规模立法活动就已经开始。虽然答主是90后~但是也恰好是我亲历的十几年内,中国以不可思议的速度进行着立法、修法、废法的工作。

废法能有多快?有时候甚至可以快到,一部集中数百上千名立法专家和法学学者脑力与智慧的法律,仅仅只能坚持十来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就成了废法。1985年制定了《涉外经济合同法》,1987年制定了《技术合同法》,1993年修订了《经济合同法》。

然而,这些法律都在99年被废除了,仅仅坚持了几年。因为统一的《合同法》出世了。


修法能有多快?就举我们最熟悉的刑法为例。刑法是79年颁布的。距今不到四十年的时间,已经增删过半,修改九次,法条的数量从不到200条到今天的400多条,翻了一倍多——最新的《刑法》,用我们法师的术语,叫做刑九,就是刑法修正案(九)的意思,刑九是在2015年诞生的。距离我们仍然非常近。刑法修改增删如此频繁,在世界上也是少见的。即使是美国宪法,在两百多年的时间中也仅仅修改了二十七次。如果抛开一开始就集体通过的10个修正案,那么美国宪法仅仅只修订了十七次。并且离他们最近的一次修正案,已经是快三十年前了。


而立法能有多快?非常快。90年代初期大规模立法进入高潮,在那个日新月异的时代,立法的脚步也必须跟上,我们平均3天就有一部新的法律,法规,或者规范性文件出台。要注意,这些法律法规可不是政府的红头文件,每一份都是由数百名立法专家审议后报全国人大才颁布施行的。

3天一部法律的速度在世界法制史上也是绝无仅有的。当然,这同时也印证了我们之前法治的缺乏。不得不补课啊。

当时忙得要死立法的专家们立好了法,终于可以回家陪孩子时,听到领导的夸奖,心情一定是这样的:

而几年后他们亲手立的法律被废了,他们心情一定是这样的:

但是,中国的法律也有许多你想不到的差距。

比如,在2007年以前,你家的房子的物权仍没有明文的、系统的规定。因为《物权法》是2007年才出现的。

比如,在2010年以前,人家狗把你咬了,你家楼上下水道翻水儿把你家淹了,楼上掉花盆把你砸了,法官们并找不到特别明确的规定来判案,只能依靠《民法通则》,如果是狗儿咬到人,那就是依靠人身损害赔偿的司法解释。其他没什么法可以依。因为《侵权责任法》是2010年才出现的。

比如,在2011年以前,要是行政执法人员,如城管,没收了你的小三轮车和水果,你很难喊冤或者申诉。因为规范他们执法行为的《行政强制法》是2011年才出现的。

甚至,更比如我们天天接触的公司,很少有人想得到《公司法》居然是2014年才得到比较完善比较适应经济形势的修改,此前我们就仅仅靠不够完善的《公司登记管理条例》和一堆杂七杂八的法,规范着全国几百万个公司的行为……

仅仅就是几年啊,很难想象。不过虽然现在这些都有了,但这样的差距还有很多很多。

又有许多新闻出现: 有疯狂无理的医闹伤害着医生,有撒泼打滚的职业钓鱼打假人伤害着商家,有狗急跳墙的网络暴力伤害着当事人,有无脑乱喷的网络喷子键盘侠伤害着每一个看到他们愚蠢言论的人。

还好,现在这些行为许多都会受到法律制裁,这些疯子也许就会逐渐减少。

尽管我们正在向法治化、规范化的社会转轨,但在其间任何人都可能蒙受痛苦和沮丧。不过,法是我们最好的怀抱与倾诉的港湾。就像孟德斯鸠男爵(Baron de Montesquieu)说的那句:

“在民法慈母般的目光中,每个个人都是一个国家。”


——————————————二百赞更更更辣——————————————

开森,谢谢点赞哟。想就评论中一个问题说几句。

有人说宪法和刑法比不太恰当。这仅仅是为了突出我国修法之快,而且大家最熟悉的也就是美国宪法了,除此没法比啊,和谁比呢,和英国比吗,毕竟英国是没有成文宪法的对吧。那和德、日的刑法比吗,我也没研究过这个,很难拿出靠得住的数据呢……

然后刑法确实修得特别快,变化也特别大,文革时期一个案例,当时很左,没有刑法,只靠“刑法草案”办案。虽说打倒公检法,但是司法秩序并没有完全垮掉。刑事案件仍要遭受惩处。当时有一个奸尸案,某男晚上见一女尸,感觉容貌尚可,色心顿起便奸淫之。后被民兵发现,敲定其人罪名为——

反革命不讲卫生罪。

该案犯,卒。

之后又一案, 是两个人路边打赌,前者调戏道:你要是吃路边那个屎的话,我这皮包就归你了!后者一听,见包眼红,二话不说就吃了……

前者的包很贵,一看傻眼了。扭扭捏捏不愿交给后者。后者哈哈一笑,指着另一个屎说,你要是把那个屎吃了,这包就不用给我了!于是前者也吃了……

结果吃来吃去,两个人除了白吃一坨屎其他啥也没得到,而且还有一个人,恰恰因为吃了一坨陈年老屎就死了……生还的吃屎者被送到法院,定罪曰:

反革命赌博吃屎致人死亡罪。

而现在,这些奇葩的罪名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许许多多新的罪名:危险驾驶(酒驾),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比如偷偷黑进校园网改成绩),代替考试罪……

可以说,我们身边出现了什么新的犯罪苗头,刑法就会随之跟上,用法律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其上,令其不能肆意为非作歹。世事万象变迁,法之本性不变。也许在反革命吃屎罪的年代,法律暂时睡去离开,然而法律虽有时入睡,却绝不死亡,今天,法又逐渐醒来,为我们张开她温柔的臂膀。

9#
王斯旻  3级会员 | 2018-9-24 00:54:11 发帖IP地址来自

小时候是个军迷,96年闹台海危机,大陆的空军主力只有歼七,三代战机只有48架买来的还没玩转的苏27,那时候的空军是这样的:

后来军事论坛里都在讨论的是如何用仿苏联50年代米格21的歼七打F16,如何让歼七扩大版的空中蔡国庆歼八打美军正在研制的F22,心酸呐......

那时候的海军,搞渡海登陆演习是这样的:

正所谓千舟竞渡,百舸争流......那边搞了独立,这边的办法真不多,当年台湾空军纯看装备都够大陆喝一壶......

这是陆军,铁打的五九,流水的兵:

最后几个叛徒成为了最后一根稻草......

到现在看咱们空军:


再看咱们海军:



以及“老大哥”的陆军:

现在这踏实啊,以后如果周边再出问题,很可能就是别人的血肉长城对我们的船坚炮利了......眼见着日本俄国这些国家也都跟不上节奏了......

小时候是天文爱好者,在这个行当里,望远镜口径和研究能力有相当的关系,那时候光学望远镜,咱国家最大的是兴隆观测站的2.16米望远镜:

而美国是10米的凯特.......人家还有望远镜阵,可以成倍提高效率......

至于射电天文望远镜,我们的最大25米,长这样:

.想做出点科研成果来真的不容易的,当时读一些研究数据都是下载国外的观测成果......

所以前些日子那个贵州的射电镜子上线以后老开心了......500米啊同志,一站地啊......


初中的时候做了一个网站,那时候恬不知耻的起了个名字叫“环球少年”,那时候电脑的普及率都还不高,所以还能靠这个网站骗点点击量和采访,那时候就总听人说,咱们的IT行业大大落后于人家印度,人家IT都成支柱产业了。那时候对于中关村的印象还只在于那个双螺旋的雕塑下,一堆大姑娘小媳妇的抱着个娃,对过往的行人喊着 木嗷片,木嗷片,吴块牵依涨。


1999年搞了一场互联网生存实验,给了3000块,没吃没喝,一个屋里就一台电脑,要活命三天三夜:


而现在,则要搞的是无互联网生存实验了........这刚17年.......


现在的中国,也成了世界互联网化最高的国度......

前年,我也辞掉了美国华尔街的工作,加入到了这滚滚洪流中来,目前公司成功入驻氪空间,继续鼓捣我们与互联网和设计有关的事业。我相信自己和团队所坚持的,正是现在的中国所需要的。只是我们也许会成功,更可能遇到坎坷,中国需要好设计,期待更多的设计师与我们并肩。这是我们的网站→首页-精于设计。很荣幸生活在这个史诗般的时代,想象再过二十年,这世界若有一丝一毫的变化,是由于我以及与我一起奋斗的设计师们的努力所带来的,便也不枉此生了。


(我们的部分团队)

————————————————————————————感谢大家的支持!没想到这么快破千,也谢谢有些童鞋善意的指正。

有不少童鞋私信我问我在做什么,感谢大家的关心,最近刚出了一本书,有兴趣可以进这个回答里面看看:你的第一部书是如何出版的? - 王斯旻的回答 - 知乎

10#
王天祺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12 发帖IP地址来自
2005年时,我读高一,那年是世界物理年。是爱因斯坦的爱三篇发表一百周年。一群南开大学物理系的学生来我高中搞科普。翔宇楼前摆了一堆展板和演示实验。当时感觉物理好炫酷,将来我要学物理。

2008年时,我读大一,看着学校一教里还留着三年前世界物理年的宣传画,感觉自己实现了一个力所能及的小目标。入学教育时老师讲LHC,讲大家要找Higgs Boson。回到宿舍一群人聊的热火朝天激动不已。

2010年时,分专业宣讲,天文的讲引力波,高能的讲CERN LHC。原分的讲量子通信量子计算机。除了几个大神依旧热情不减,其他人关心的主要是哪个专业好找工作,哪个专业好出国。最后原分专业就招到了四五个人。

2012年时,CERN找到了Higgs Boson。那时候大家虽然各奔前程忙成狗,但还是为这个消息激动不已,会挤时间听听学校里的报告,感觉自己在亲历物理学的发展。

2016年时,LIGO发现引力波,墨子号量子卫星上天了,当年的同学已经参与到这些项目中了。虽然已经叛逃物理好多年,但是亲身经历这些历史的进程还是感觉很激动。班群里面不管是创业的,写码的,干产品经理的,熬博士的都出来冒了个泡。毕竟大家都算是学了几年物理。物理的发展是靠学神推动的,我们渣渣在票圈点赞就好了。

现在老同学聚会时大家还会聊起凝聚态的某某某现在炼丹术界又搞了什么大新闻,高能的xxx又提了什么酷炫的理论。在这个时候,眼前总会浮现出当初世界物理年展台前的那个少年。
11#
何明科  6级职业 | 2018-9-24 00:54:13 发帖IP地址来自
1999年,搞了一个互联网生存大赛,看看大家只依靠互联网能否生存。
2016年,大概需要搞一个无互联网生存大赛,看看大家不接触互联网能否生存。

互联网生存大赛
1999年9月,互联网生存大赛。开通仅两月的上海梦想家中文网在当时红极一时的8848的赞助下,突发奇想搞了一个互联网生存大赛:从全国网民中按照不同网龄不同年龄段,在北上广采取网上报名网上投票选举的方式推举出12人,由主办方提供相对封闭的空间以及人均1500元电子货币和1500元人民币现金,让测试者仅仅依靠一台电脑,从网上购得食品和日用品,以维持72小时的生存。最后的结果是11人完赛,1人提前退出。

当时的电视报道(骇人听闻到上了各大电视媒体)。

当时的媒体报道(这是个什么鬼,现在的年轻人肯定要想了,宅在家里不出门居然被称为当代鲁滨逊)

当时监控的比赛画面,许多参赛选手在屋子里百无聊赖以及面对着电脑无所适从。看到这里,现在的网民肯定要笑出声来。

weixin.qq.com/r/tXUyKnr (二维码自动识别)



当时还在全国各地掀起举办互联网生存大赛的风潮。


当时多么有远见的纸媒呀,可惜没有买股票。
...更多文章请到数据冰山 - 知乎专栏
...更多回答请看何明科的主页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