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在专业领域内已达成共识,但大众还是停留在旧有认识的现象?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yuanthree   2018-9-24 00:53   17855384   10

在我的专业,就马克思如何看待“唯物”和“唯心”这个问题已基本达成共识。最后一场反对物质本体论的观点大概在上个世纪90年代,可是经常有知友邀请我回答类似问题。都过去20年了,学界的成果竟然一点儿都没普及。此问题为有感而发,欢迎各专业人士来吐槽。

相关问题:

在你的专业里,有什么基础知识是和普通人的认识不相符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小侯飞氘  4级常客 | 2018-9-24 00:53:52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个屡屡被大众误解的材料学常识:金刚石一点也不坚固。

一般人印象中都以为金刚石坚不可摧,拿来做成护甲肯定无敌了。但实际上,金刚石只是硬度和弹性模量大,很难被磨损和弯曲。但是金刚石的韧性很差,大约是玻璃的两倍,普通钢材的二十分之一,特别容易碎。

整体上,金刚石和陶瓷类似,硬而脆。


评论区有不少同学不太清楚几个材料的基本性能,我就借此科普一下吧:

1、强度: 指材料在拉断、压断、剪断或者产生塑性变形需要的应力(力/截面积),对应着抗拉强度、抗压强度、剪切强度、屈服强度。

金刚石的抗拉强度大约在2~3GPa,高强钢材差不多也能做到这个强度。能大块制备的材料中,单晶硅的强度较高,可以达到7GPa。

2、塑性:指材料产生不可逆变形的能力(可逆变形被称为弹性变形),一般以断裂时的延伸率、断口收缩率为量化标准。

金刚石的塑性很差,断裂延伸率几乎为0,这也是它脆弱的主要原因。 塑性好的材料很多都是高分子材料,例如常见的塑料袋,断裂延伸率可以达到500%以上。

3、硬度:指材料抵抗局部塑性变形(如表面划痕、压痕)的能力。测试定义方法较多,学术界常见的是压痕法测试,即测量指定载荷下压入压痕的大小和深度。

一般认为金刚石是自然界中硬度最高的材料,硬度可达160GPa以上。作为比较,淬火后的钢材一般在10GPa以下。

4、韧性:指材料抵抗断裂的能力,定义为使得单位体积材料断裂所需能量。可以不严格的理解为强度*塑性

金刚石的断裂韧性并不高,大约 2\ MPa\times m^{1/2} ,玻璃大约是 0.8\ MPa\times m^{1/2} ,而钢材可以做到50\ MPa\times m^{1/2} 以上。

3#
珏晨  4级常客 | 2018-9-24 00:53:53 发帖IP地址来自
所有国内的影视剧,我可以保证是所有,涉及到任何大量现金交易的,都没有处理好这个细节!
人民币其实是非常重的,绑架案赎金1000万?一个行李箱????
其实 四个行李箱才放得下,这还是在人民币10万一捆扎的非常紧你抽不出一张钱的情况下!
你说你提个大型行李箱就全装下了?
你知道1000万有多重吗?
我,男,180cm,提不动一个200万的箱子,只能拖着走。
去喊4个彪形大汉来扛1000万的钱吧

任何绑匪说什么赎金500万,1000万,只准你一个人来的话!任何银行从业人员听了应该都会觉得太弱智了吧……

很多人知道我是学几何的以后会问我非欧几何方面的问题。事实上非欧几何乃至公理化几何方法已经是两三百年前的“古董”了;现代几何学的研究主流是更强大、描述更细致、也更容易量化的微分几何,还有辛几何、代数几何等等更抽象的分支。

事实上数学的很多其他分支也是如此。现代意义上的纯数学对于普通民众而言简直是“不存在的学科”。很多人的数学知识可能到微积分就到顶了,所以他们以为数学研究到了微积分就到顶了。所以不同人对数学的理解真的是有“代差”的。如果一个人跟我提起测度论和Lebesgue积分,我会觉得这个人还有些数学素养,可能是本科数学专业或者非数学专业但是跑到数学系选了实变。如果有人跟我提起同调群,提起复射影空间,我才会真正觉得跟这个人在数学方面有共同语言了。。当然这也跟学科背景有关。如果是做算术代数几何的人,那可能要换成Shimura variety之类的东西了吧。

5#
王子君  4级常客 | 2018-9-24 00:53:55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以前做过几家上市公司的顾问和讲师,发现很多公司老大对市场营销总有一种不切实际的预期:营销是一种妖术,只要一招用对,就能翻盘。

这不怪他们。机场书店为了销量,也为了易于阅读,把很多企业的崛起归功于一两场角度刁钻的活动;那些为了赚讲课费的所谓培训导师,很多人一天企业都没呆过,为了课程生动,也喜欢讲各种一击制胜的传奇故事;甚至在学校里,很多老师对现代企业的整体系统一无所知,因为自己就教这门课,于是就把一项业务吹的神乎其神。

所以有段时间我很震惊,很多企业已经做得很大的老板,居然相信一个广告、一次换标、一个报道,就能让他的公司扭转乾坤。在这些老板手下干活的营销同事,往往苦不堪言。

简单地说:他们认为营销是率领一队轻骑兵,喊一嗓子朝着敌阵一冲,然后敌人就土崩瓦解,大功告成;

事实是营销更多时候像同时撒出去十队游击队,日夜袭扰,打了半年瞄到一个空子,打了一场胜仗。

和二十年前不同,现代企业的竞争也是一个立体化的对抗,现金流人力管理体系激励财务法务市场整体政府关系等等要素缺一不可。那种当年一套tvc几篇稿子包打天下的时代早就过去了。

很多企业一战能成,是因为他别无短板;很多企业的营销活动在结果上预判精准,那是因为他预算和资源给到位。

阿黎以前讲:(13年)一年搞一百多场活动,能打出声势的可能也就五六场。别人以为你是靠那五六场搞出现在的影响力和品牌,他们都没有看到后面那一百多场效果一般的努力。

很多人还是抱着相声里点子公司那种思维来聊,聊完之后发现产品部门要调整、销售部门要改革甚至要引入股权激励,一下就懵圈了。

4A为什么那么痛苦?很多企业的问题是要在医院里面大检大修好几轮才能解决,结果他指望你一颗蓝色小药丸就重振雄风。想得太美。

---------------

再讲一个公关专业里的一个小知识。

我们这行基本上是不会相信企业或者媒体自己讲的故事,至少不会相信这些故事的表面意思。我们要么从他们的话里推断引申,要么有自己的信源。

所以有个非常可爱的现象:学公关或者市场的很多学生,他们学习的很多教材,里面大量的案例,都是有扭曲包装的。而他们很多人不自知,包括老师在内。

大学生是庞大的潜在消费群体,影响他们是很多企业传播工作的重点,面向他们的信息也是精心打扮过的。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从事实业或财务的人对企业的理解反而比很多所谓商科专业的人要更深,因为他们接触的数据更“硬”。

基本上大学里跟你讲企业案例的,你当相声听就好,多数是拿理论套部分事实然后编故事。

极少数能搞到一手资料和当事人的,请务必珍惜,那基本得是中欧长江了,贵啊...
6#
五花肉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56 发帖IP地址来自

回应一下评论中关于纹章使用限制的质疑

“heraldry”和“coat of arms”在很多书本或文章中都统统翻译成“纹章”或者“纹章学”,其实这是不正确的。我认为“heraldry”应该翻译为“纹章学”而“coat of arms”应翻译为“袍徽”。历史上确实有一些地区或者国家对于“coat of arms”有过限制的要求,但是对于“heraldry”也就是纹章学的使用是真的没有过限制。在中世纪历史中也的确能够找到工匠、农民使用heraldry的情况。



感谢 @燕仰 的邀请

可能提到纹章,很多人脑海里都和将其与皇室、贵族之类联系起来,更有甚者可能会认为在中世纪只能特定的阶级才能够使用,纹章的使用是源自对贵族行为的模仿


然后并不是这样的

纹章的起源确实是与战场和骑士们的比武兴起有关,但是并没有任何人规定了哪些阶级的人能用而哪些阶级的人不能用,即使是在中世纪。在任何时期,在任何国家,佩戴纹章都不曾是某个社会阶层的特权。

无论在何处,每个人、每个家族、每个社团都一直充分享有自由选择纹章的权利,也有权任意使用自己的纹章,只要不僭取他人的纹章即可。事实上,纹章也是身份的标志、所有权的标志,也是一种装饰图案,在无数的器物、建筑以及文件上都能见到。

——Michel Pastoureau,Noir. Histoire d'une couleur

在中世纪的欧洲,纹章会被教会、大学、行会、国王、国家使用外,也有一些市民甚至是社会底层的农民使用,唯一的要求就是每一个纹章不能与他人的重复即可。

在当代纹章更是成为了一种获利的商品,在如加拿大、爱尔兰等国家的纹章院甚至允许私人花钱申请纹章,具体价格不等,大概数万甚至数十万人民币左右,相关纹章院设计完了之后会给申请人颁发如下的一个纹章专利证。

7#
朵安之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57 发帖IP地址来自
输液器里面的少量气泡不能致死!
输液器里面的少量气泡不能致死!
输液器里面的少量气泡不能致死!


各位大哥大姐,
各位叔叔阿姨,
各位爷爷奶奶,
各位老的少的,
当你们输液时候,输液器里有没有排完的小气泡,不要大惊小怪的在那里咋咋呼呼:护士,护士,气泡,气泡,气泡输到血液里,要死的呀!快点呀!

也不要当补液都输完了,回血了,半天了,才着急按铃:护士呀,护士呀,要死了呀,要死了呀,都空了呀,要死了呀。

于是想从输液器下端断开把空气排掉,
“护士呀,你这样排好浪费的呀。底下的都是精华呀,你卷上去呀,一卷就卷上去了呀!”



哎~





卷的乌紫发白的手指!。



分割线
————————————

看了评论区的问题,都怪我没普及关于输液的小知识。正好有收藏的文章,我截图发给你们。












还有一个输液的小常识。
选择留置针还是一次性钢针?

有些老年人还有一些身强力壮的男士是拒绝留置针的,总觉得留置针耷拉在胳膊上很不方便,而且觉得留置针很贵,很浪费。

其实,如果您输液时间超过三天,每天的输液量又很多,我们为了保护你们的血管,减轻每次穿刺给您们带来的痛苦,还是您们可以选择留置针的,因为留置针的软管可以保留在你们的血管内3到5天,如果保护的好的话,其实经济上并不比使用一次性的钢针高很多。


如果,还有什么问题可以随时提问,
只要我和我同事还有相关文献范围内能解决的问题,我非常乐意回答。
8#
DSP大神  2级吧友 | 2018-9-24 00:53:58 发帖IP地址来自
北斗卫星好多手机已经在用了,像华为,一加,小米;
在公共项目中更是推广应用的非常多了,像物流,公交;
你的导航软件指的路准不准跟卫星没有半毛钱关系;

…………………………………………………………………………………………
可以在手机装这种看卫星状态的软件,如:

中国国旗的就是北斗卫星,美国的GPS,俄罗斯的GLONASS,日本的QZSS,实际应用时候系统是自动选择的,把位置信息提供给各种导航定位软件.
不要根据坐标发射导弹来打我啊……
…………………………………………………………………………………………
果然有人想根据坐标来打我,还好我发的只是路上一个点……想也知道室内根本收不到那么多星的……
还有很多人固执的认为北斗不行,我再更新一下:
北斗二代开始的时候的星座是针对亚太地区设计的,GEO+IGSO+MEO的模式不同于美国MEO为主的模式,优点是快速的能在重点服务区域达到高精度,用的卫星少,缺点是高纬度地区对GEO接收效果不好,精度因子值偏大,还有就是地球另外一边收不到,以后都会解决的,发星呗……
在中国最北边选个点:

这里的北斗星况如何嘞:


最少也有8颗的好嘛,还是10度仰角以上能参与定位的,看看GPS的:

是不是觉得还不如北斗多,但是不能只看星数,吃星座设置的亏,这旮沓收到的北斗GEO仰角太低,几何分布不佳,所以精度因子要差:

北斗几何精度因子最大达到6.0而且波动较大,相比来说GPS的:

最大也就4.4,所以说在这里北斗精度不如GPS是可以的,当然随着三代组网,这点差距很快就没了,多发几颗MEO就好了……
然后,咱在中国南方随便选个点:

这里的北斗星况如何?

最少也有十颗星好嘛,再看看GPS:

一如既往地稳定,重点是DOP值呢?

北斗的最大PDOP值不超过3.4,看看GPS的:

可以忽略特别高的那点,还是在4.4以内,但是明显北斗的更平滑,从定位精度上来讲,肯定是不比GPS差的。
所以现阶段搞北斗的在广东测试和在黑龙江测试完全是两个概念好嘛,同样的东西去海南测随便都能过,去哈尔滨就很费劲了……等三代组网完了我们就不用再吃这个亏了。
…………………………………………………………………………………………

来吧朋友,虽然我不知道怎么关GPS,但是我去微波暗室可以吧,只发北斗信号:

CNAS认证专业GNSS测试微波暗室,为了回答你我也是醉了…今天最后一天上班,别人都一心准备放假了我还给你测这个,很贵的好嘛…

来吧,你要的图,还是我这个手机,只有北斗,三米精度,实测在这暗室里能达到亚米级。

十颗全是北斗,9颗参与定位,没有GPS,没有可以辅助的,达到你的要求了么?满意了么?暗室使用费2000软妹币一小时,支持微信,转账,支付宝…
…………………………………………………………………………………………
几天来那位朋友一直没回复我,我还以为他接受了我的观点呢,今天翻了一下评论才发现并没有啊,还在坚持要能关GPS的软件呢,去怼别人了……其实编这么个软件并不难啊:

这是兼容模式定位

单GPS

单北斗定位结果,但是卫星显示里边是除去GPS其他的
之所以要进暗室而不是这么搞是因为这样并不严谨,对于手机来说卫星接收通道硬件是客观存在的,除非对外开放了芯片的底层控制指令,所谓“关GPS”并不是真正的关闭接收通道,只是不采信GPS定位结果,不能完全的确保你要求验证的“北斗能否独立定位”,毕竟芯片的底层算法咱不可控啊,万一设计导航芯片的人脑子抽了非要偷摸的用GPS引导怎么办?但是在暗室里就不一样了,可以保证只有北斗卫星信号,功率也是标校到与露天相一致的,我们这可是要给导航设备测试完了发合格证的,能够排除所有不可控因素,什么幺蛾子也没有,只能收到北斗,还能定位,那就可以证明该手机确有“北斗独立定位”之能力。
定位出来的位置是随意设置的,担心泄密的朋友可以放心的,当然,设置成白宫的GPS坐标,进去抓个小精灵也是可以的……
关于暗室使用费用的问题,我当然是没收到了…找他要也是开个玩笑嘛,大家不要催人家了,我最近一直在编写暗室测试大纲,完善测试流程,顺便测一下这个倒是不费劲的……不过价格是实在价,并不贵哦,业内人士应该了解,评论区有提到电磁兼容暗室的朋友,那个才是暴利好吗:

不久前测的,一条曲线可能只扫几分钟,就要一两千……
对于这位朋友我真没有别的意思,就是他提出来质疑,我给出证明,这不才应该是讨论问题应有的内容么,也希望朋友么不要扩展到其他方面,大过年的,祝大家新年快乐!谢谢大家!
9#
小猪哥帅帅  3级会员 | 2018-9-24 00:53:5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一个火电厂的吧。

普通人看见火电厂的“烟囱”和上面滚滚的“白烟”,普遍第一反应都是“污染”和“雾霾”。

其实那是冷却塔和水蒸气。




———————瑟瑟发抖的分割线————————

破200赞了,知乎小透明瑟瑟发抖~

这个答案是我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随手写的,本人并不是火电厂专业人员,只是去火电厂参观实习的时候道听途说了一点,所以表述有些不太严谨,评论区有大佬指出了问题,各位看官请配合精选评论一起享用~

谢谢各位的赞~

10#
马成  2级吧友 | 2018-9-24 00:54:00 发帖IP地址来自
植物学:

许多人都看过这张父与子的漫画吧,几乎90%的人都认为这张图没什么错误,卜劳恩也没有仔细研究过植物。实际上,树的下半部分是不会生长的。

【在网上看到许多这张图片的小学生看图写话,如果你家孩子在看这个漫画的话,记得告诉他,保证让语文老师刮目相看 】





评论区争议很大,可能是我表述得不太清楚,我再加点资料。。。


首先,茎的生长有初生生长和次生生长两种过程,如下:





茎的伸长是由顶端分生区细胞,也就是初生生长实现的








【这里还提到了一个居间分生组织我们下面再讨论】




这是茎的次生生长维管束形成层的加粗原理




图示:






最后,说一下之前的提到的居间分生组织




那幅漫画作品中的树应该不像是禾本科植物,但如果一定要说那棵树是小树【小到连下半部茎都没有成熟】的话我也没有什么办法,我回答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么多,如果引起您的误解我表示深深的歉意。









我再多说两句,与“大众还停留在旧观念”也许还有点关系,本人是一名高一学生,第一次在知乎上收到这么多赞同,很是高兴。评论区里也有很多人指出我的错误,我也乐于接受。

但有一个评论我看了十分生气——“植物学和科学相差甚远”,我不针对某位评论者,只是奇怪现在还有人对植物学乃至生物怀有这种歧视。依本人鄙见,所有学科都称得上是科学,如果对科学的定义是狭隘的理科的话,植物学也当之无愧。你以为植物学只是简单的做做实验,在个体水平上分分类?看起来简单的表象深处都是有着细胞水平分子水平的原理的。我不知道像你这样的人还有多少,所以,我在此要为生物发声:你以为养活了好几亿人的杂交水稻只要在地里找几株种种就可以了?其中核质互作的原理你懂吗?你以为自己吃的药都是化学合成的?基因工程制造的胰岛素救活了多少糖尿病患者你知道吗?每次去买药的时候看到进口药那么贵就会埋怨国家关税太高,而外国的生物公司垄断了医药市场你知道吗?美国的生物公司比中国多几倍你知道吗?这些,你都不知道,因为你不过是个键盘侠罢了。

【我讲几句肺腑之言想要改变大家对于植物学以及对生物的认识,如果引起您的不适我再表示深深的歉意】



最后再表白一下生物owo







参考文献:



《精英教案》(吴光耀 主编)植物形态、解剖及分类部分(高信曾,汪劲武 编)


《植物学》第二版(陆时万,徐祥生,沈敏健 编)

《植物学》第二版(马炜梁,王幼芳,李宏庆 编)

《植物生理学》第七版(潘瑞炽,王小菁,李娘辉 编)







————————————————————————
以下与正文无关......



首先我先感谢这位兄弟对我的赞扬(滑稽

那我就献丑讲一下自己的学习过程吧

emmmmmmm我是一个杭州的学生,初中就读于杭州绿城育华学校【那个时候最好的是物理,还拿过全国初中应用物理竞赛一等奖(自吹一波然而这个奖并没有什么用,尤其是杭州还提前考,题目很简单。。。)】最后还是通过中考考上了杭州第二中学。

拿到录取通知书的时候真的高兴的不得了哈哈哈哈



上了杭二以后才发现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超喜欢在里面的【我不偷电瓶车的啊...】

至于和生物的渊源嘛,就是暑假的时候各科老师都来推销自己的学科,然后我:“什么?学生物可以剥蚯蚓?”就决定去搞生竞了。【有些事情的开始也许真的很简单吧】

搞生竞以后,发现这是条不归路啊。。。

不过功利点来说,搞点竞赛,也就是为了清北的降分预录取和保送。

但没有兴趣的话,是很难坚持的。

就好像我今天还在外面一天上九个小时课


关于学习的话,每个人有自己不同的方法,我在这里也不敢妄加评论。只希望各位同学,能不后悔自己为未来所付出的。【说起来很容易但其实我自己也没有做到qwq】

生竞的话,上文我照片里的书其实还有很大一部分我没看过,【毕竟我才高一】下个月就要考省初了,祝各位生竞生好运,也祝我自己好运。

各位如果还有什么问题的话可以私信我,只要我有时间的话都会回的。

最后,再次感谢各位。
11#
白云龙  4级常客 | 2018-9-24 00:54:01 发帖IP地址来自

程序员不一定会修电脑

学地质的不一定会珠宝鉴定,市场估价就更甭提了。


地球是实心儿的,没有什么地底人,但是有非常不科学的溶洞,据老师说一千多米的深度也发现过米级的溶洞……

(不过认为南极有通往地心的大洞的地底人爱好者,可以和认为南极是一片高墙的地平论者打一架,皇城pk,想想就刺激。)
月球,也是,背面没人,里面也没有。


新生代是指65Ma至今,不是A.D.2000至今。


地震预警是可行的,就是让预警信息和地震波赛跑;(这是一道中学物理常考题)
地震预测基本讲的都是正确的废话,可预见的未来,不会有精确的地震预测技术。
我国大部处在地震带上,虽然比不上日本,但是相对于其他国家和地区,地震还是相当高发的。

一次地震往往会带来多次模式不同的震动,因为地震波大致可以分为体波和面波,体波又包括横波和纵波,由于波速不同,纵波会最先到达,横波会稍后到达,最后是面波。

其中纵波对建筑等的危害相对较小,又最先到达,所以一定要把它当做最好的预警。地震第一波纵波(上下震动为主)刚过去,一定要趁着横波没来,尽可能逃生到安全地区,不要觉得就没事儿了……之后横波(水平运动为主)和面波(上下左右花式摇摆)来了才要命。
ps:博物馆的地动仪是现代作品,原作品早已遗失。

ps2:平时说小震不用跑,大震跑不了的,真的等地震了跑得快着呢


有生之年矿物资源很难枯竭,因为市场决定了在一定技术水平下,资源开始枯竭后,价格会不断上升,最终会引起大量公司竞相开发新技术,拓展矿源……化石燃料,有色金属,稀土等等,都是这样……(当然了,这是不考虑垄断和政策限制的前提下)

给你们讲个笑话,二十年前,有人预测石油再用二十年就会枯竭。二十年过去了,现在的可采储量比当年还多……


人类对地球的开采利用真的是九牛之一毛……


各个星球上资源也都很丰富,地球一点也不特别,随便找个恒星,资源量比地球大好几个数量级,所以外星人就算开矿也没必要找地球……

地球上唯一的珍贵资源就是生物及其衍生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