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债券市场违约脚步为何难以放缓:QuickTake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彭博环球财经   2019-2-21 08:14   4309   0

在2018年首次经历了创纪录近1200亿元违约规模后,步入2019年,中国境内债市信用风险仍在不断加速暴露,民营企业违约风暴至今未有减弱之势。在宏观经济放缓的大背景下,上市公司近期纷纷爆出盈利预警,评级公司频繁下调发行人评级,中国信用债市场的兑付前景不容乐观。

[h2]1. 违约情况有多严重?[/h2]彭博整理公开披露信息显示,截至2月18日,今年中国境内已至少发生16例新发债券违约事件,违约规模已达到126亿元人民币,包括了四期私募和12期公募债券;此外还有1163亿元人民币境内债券将面临兑付压力。
2019年剩余时间内还将有约4.8万亿元债券到期,并且随着违约增多,债券投资人的自我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彭博数据显示,中国境内债市去年公开发行的信用债中,绑定了交叉违约条款的债券支数占到了存续债券近七成。这意味着一只债券的兑付风险就可能引发一连串的连环违约。此前彭博债市调查显示,85%受访者认为今年违约不会少于去年。
[h2]2. 为何如此多企业陷入偿债困境?[/h2]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以来,为了稳定经济增长,中国的信贷水平开始提速,企业部门陷入了借贷狂欢。截至2017年底,中国企业债务占GDP百分比达到了160%,10年前这个数字是101%。2016年下半年中国政府为防范金融风险,掀起去杠杆行动,整顿影子银行和充斥着资产泡沫的金融市场,而它对实体经济融资的影响在2018年达到高潮。
以上海华信、永泰能源和中民投为例,纵观这些大型的陷入债务危机的企业,本质都离不开一条,那就是在金融市场流动性充沛时,无节制地通过举债进行资产扩张,一旦流动性出现风吹草动,这些期限错配的高杠杆投资就会面临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h2]3. 重灾区在哪儿?[/h2]据彭博数据,从违约行业分布来看,受上海华信和永泰能源的拖累,能源是去年违约金额最高的行业;从地域分布来看,上海、山西和北京地区去年新发债券违约规模居前。今年迄今为止还不足两个月,违约案例相对有限,行业和区域分布暂不明显,不过去年占到违约规模逾九成的民营企业仍然是今年的违约主力,今年迄今还未发生国企违约。
当前最受关注的债券发行人无疑是总部位于上海的中国民生投资。在延期半个月后,中民投最新公告称,2月14日完成兑付30亿元的“16民生投资PPN001”;彭博数据显示,中民投尚有超过500亿元人民币存续债券,且未来每个月都有数十亿元债券面临到期或回售压力。尽管中民投已经开始加快资产处置步伐,未来能否顺利度过债务危局值得关注。
[h2]4. 违约影响如何?[/h2]创纪录的债券违约让打破刚兑从口号变为事实。除了在个别大型违约案例中,有些地方政府可能会帮助陷入困境企业与金融机构进行协调,以帮助其更快地进行重组和资产转让,目前很难期待政府或者金融机构对违约债券进行兜底性质的代偿。债券投资人需要学会如何通过协商甚至是法律途径来求偿。
另一个影响更为深远的层面是,不少令投资人匪夷所思的案件将中国债券市场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再次置于聚光灯下:财务报表信息是否真实可信,发行人信息披露是否及时,评级公司是否能揭示信用风险等。其中,截至去年9月末货币资金超150亿的康得新未能偿付25亿元债券,同样在去年三季度末有逾40亿元货币资金的洛娃也发生债券违约,这些案例极大削弱了市场对于民企发行人的投资信心。
[h2]5. 政府是否有介入?[/h2]在违约债券处理过程中,虽然政府或金融机构兜底早已成历史,但中央和地方政府显然也不会放任区域性乃至更大范围内金融风险的爆发。去年下半年以来,中国央行已多次宣布降准,政府还推出各类纾困基金缓解上市公司股权质押风险,并通过信用风险缓释工具(CRMW)来支持民营企业发债,以及鼓励金融机构增加对民企信贷投放等。
然而从现实情况看,金融机构风险偏好仍未得到有效扭转,降准等释放的宽松流动性首先流向了利率债、高等级信用债等,用于帮助民企发债的CRMW市场则频现“熟人”面孔,扩容仍步履蹒跚。
地方政府在债委会的组建过程中也往往起到关键作用。此外,在最近中民投的兑付危机中,国内媒体报道称中央和上海层面有相关方组成专门的联席会议制度,政府介入或有助于解决中民投的问题。未来,各级政府到底有大意愿、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哪些企业渡过难关,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h2]6. 中国的违约债务的重整过程是怎样的?[/h2]不同的违约主体往往面临不同的现实情况,从而采取不同的处理方式。中国违约债券的处置大体上可分为自主协商和司法诉讼两大路径,自主协商又可分为担保求偿、资产处置和债务重组等;司法诉讼则包括违约求偿诉讼、财产保全、破产诉讼等。
从去年底开始,中国违约企业开始加速进入破产重整程序,专业人士认为,尽管债权人可能面临很大的损失,但长痛不如短痛,未来破产重整的接受度可能越来越高,会有更多债务违约企业通过法院主导的重整程序来实现债务重组。



全新的新闻主页XW现已登录彭博终端
彭博付费用户在终端上输入XW
即可根据需求与偏好
轻松获取包括宏观经济、债市、股市、汇市等
不同类别下的新闻与市场资讯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8
帖子:33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