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炜谈金融行业】想要入坑金融?一文辨析一级、二级的 ...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3-30 16:40   1043   0
原创:陈思炜职业规划
说明:已委托律师对本账号发布的内容维权,从不发律师函,直接传票,侵权必究
一,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有何区别

在金融领域,我们常听到"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这些词汇。很多学生在职业规划时也感到困惑——到底是在卖方市场还是买方市场有更好的前景呢?那么,什么是一级市场?什么是二级市场?它们有什么特点和区别?未来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会有哪些发展前景?
关键点:一级市场是源头,二级市场是变现场所
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区别在于上市。上市意味着股票可以自由流通,股东可以变现。上市是将公司所有权首次转换为相应比例的股票,然后出售给投资者的市场。机构和个人投资者可以在此进行股票转让。
公司从创立到逐步融资,通常通过风险投资(Venture Capital)和私募股权(Private Equity)来完成,这对应着天使轮、A轮、B轮、C轮、D轮、PREIPO轮,直至上市,或者被其他公司收购。而投资了这家公司的VC/PE持有的是一级市场未上市的股权。
当该公司符合IPO条件后,券商投行将协助公司进行IPO。IPO发行成功后,股票将进入相应的交易所进行上市交易。大股东持有的非流通股有锁定期,而流通股可以在二级市场上任意买卖。


二,买方和卖方有什么区别

Buy-side通常是指那些从事资产管理并进行投资业务的公司。在美国,这些公司包括Mutual Fund(共同基金)、Hedge Fund(对冲基金)、Pension Fund(养老、社保、退休基金等)、Private Equity(私募股权投资基金)、Venture Capital(风险投资基金),以及一些大型的Wealth/Asset Management Firms(资产/财富管理公司)和投行内部的资产管理部门等。
Sell-side主要从事将各类Asset转化为各种金融产品并出售给市场,从而通过为购买方提供交易服务而获得佣金。在传统意义上,Sell-side包括美国投行的IBD(国内的券商的投行部,负责债券承销)、承销国债的商业银行、承销和代销基金和其他类理财产品的各类金融机构等。以IBD为例,负责IPO,再融资,债券发行承销等,将金融业务卖给需要上市的公司以及为PE/VC进行IPO指导等服务,以及IPO后债券股票的承销等都可以看作是Sell-side。
然而,这样的定义存在问题。在金融行业,只有在比较高端的领域,才会把买卖金融服务的工作称为买方和卖方。例如,在证券公司中,投行部、固收部、研究所(行研)、收购并购部、精品投行、FA(纯做FA)都属于卖方。而直投部、资管部中负责为机构类投资者配置二级市场产品的部分、基金公司(一级市场VC/PE等,二级市场公募证券投资基金或私募,保险公司下资管,以及其他相关资管)则属于买方。此外,卖方的服务是卖给这些买方机构的,而不是随便的机构或普通散户(除了超高净值的那些个人名义投资的大佬)。
让我们举一个例子来说明:
银行的理财客户经理和对公信贷员都需要为客户提供理财咨询服务,其中包括提供产品和服务。尽管这些从业者在业内或社会上通常不被称为卖方,但在区分卖方和买方时,除了考虑服务的买卖之外,还需要注意以上几点。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大多数FA和精品投行的业务属于卖方业务,但在某些情况下,他们也会涉及买方业务,比如被其他投资人要求共同投资或者自己认为某项投资值得进行的情况下。


三,应届生进买方的劣势在何处

我不建议年轻人直接从买方部门开始职业生涯。
对于毕业生来说,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类的工作在“大投行”(在大陆主要是指券商总部里的核心业务部门)的卖方类部门是有机会的,例如每年都会招收应届生的一级IBD和二级Equity Research。然而,在投行中的买方部门(如一级的Direct Investment直接投资部门,二级的自营部门)几乎从不招收应届生,并且很少从卖方部门内部直接转职。
然而,有些人可能会问,这不是表明买方比卖方更有前途吗?毕竟,券商总部卖方部门招收应届生而买方部门不招收,所以这个同学提的问题应该支持他选择买方啊!
事实上,传统的职业发展阶段确实是买方部门通常在卖方部门后期出现,一般二级市场从业3-5年(而且是其中最出色的前20%)左右会跳到买方部门,一级市场的平均从业年限更长。
然而,问题正是出在这个“后期”+“出类拔萃的10%”上!因此,如果年轻人有机会直接从买方部门开始职业生涯,以下几个陷阱要小心。

  • 你的同事们多数已经在职场中发展多年,被贴上了“职业生涯中后期”和“精英中的精英”的标签。他们已经成功地成长到了今天这个阶段,但他们大多不知道如何教你也能像他们一样成长。
  • 在买方,员工人数相对于卖方更为紧缺,他们没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来教导和指导你。
  • 由于行业资历和经验差距巨大,你的同事给你的一些“提示”可能会跨越你的现有能力和经验,导致你无法消化。
  • 此外,由于上述原因,很多同事只会告诉你要做什么,而不解释为什么。
  • 买方由于团队规模和上述原因无法提供系统的内部培训。然而,作为“黄埔军校”的投行,每年都会调配充足的资源给应届毕业生提供系统的各类内部培训。卖方出来的人大多数基本功扎实,专业知识和人脉积累充分。这也是为什么投行被誉为“黄埔军校”的原因之一。
  • 近年来,由于国内经济发展和政策导向的共同作用,金融市场迅速发展,各类买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这也为优秀的大学毕业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然而,我认为这些机会实在是缺乏诚意。
  • 目前全国一级加二级共有约24000家在册管理人,每家平均管理3只基金,共72000只基金,其中约有1万只基金每年注销(由于各种原因)。这些数据可以在网上查阅相关文章和截图。





  • 买方同行中,头部机构的工作强度普遍较高,甚至接近或超过了一级卖方的平均水平。然而,对于非头部机构(占据买方行业的99%),工作强度参差不齐。在二级市场方面,头部买方机构(如公募基金和大型资产管理公司)的基层岗位工作强度相对较低,但是投资经理等高层岗位的工作强度则会大于等于卖方(因为精神压力更高)。这主要是因为二级卖方的平均门槛较高。买方的情况与一级市场类似,99%为非头部机构,平均工作强度参差不齐,普遍高于卖方。
  • 如果在买方无法继续发展,你将成为社会招聘的一份子,需要相关行业工作经验。作为一个已经在职业生涯中后期的“买方”人员,你的求职逻辑是“从上往下”的,或者因为跟随“大牛”而走偏的,这些逻辑很难让卖方重新给你提供职业发展机会。此外,由于在展业过程中工作技能的差异较大,可迁移的部分占比不大,因此在买方起步几年后通过社招回到买方的难度非常大。虽然市面上有极少数这样的案例,但需要分析这些案例发生的原因,确定的是这些案例不可能是因为“买方的工作经历对卖方非常有帮助”而实现的。
举个例子,一级买方通常会投资潜力大的标的资产,而一级卖方则只是提供中介服务,只要有操作空间,就会尽可能地操作(甚至抢占机会)。二级买方同样关注各大类资产,例如股票市场覆盖各个行业,而二级卖方则更专注于垂直行业的权益类资产。这些工作内容的差异是非常明显的。


四,一二级市场哪个好



对于刚入职场的应届生来说:
你以为现在还有百万年薪的一级市场工作吗?
你以为只要做点卑微的工作就能获得超高薪水吗?
你以为只要做几年的承做工作就能轻松地升职为承揽吗?
你以为熬夜透支的工作能在几年后带来足够的回报吗?
别闹了!就算是二级市场也同样辛苦!
在你为客户服务的项目中,有多少次你能在凌晨4-5点看到太阳升起?你认为你能早下班吗?
如果你每天工作到零点或1点,甚至2点,你还能指望高速成长和高薪水吗?
这张表的意义各位自行理解,如果看不明白,我也帮不上忙了...



某券商行研首席分析师的朋友圈

简而言之,一级市场门槛高但收益可能不如二级市场,而且即使进入该领域,大多数人也会面临上升通道收窄、机会窗口关闭的挑战。如果你没有调查过,可以向一级市场从业者了解该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同时,需要问问自己,通过努力开发后天核心竞争力,成功的概率有多大?
要记住两点:
1.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职业道路最重要,不要盲目跟风。即使你选择了一级市场,也需要有合理的定位和稳健的起步。
2.如果你能在一级市场中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一级市场仍然是一个向你招手的机会。


五,加强自己的求职竞争力

首先,精准定位是增强自己实习或求职竞争力的第一步。
你可能明白,靠谱的一、二线买方公司很少,而全职招聘门槛也高于卖方公司(每年针对应届毕业生的招聘量,买方公司通常只有卖方公司的1/3到1/5)。因此,何必一开始就走窄路呢?
此外,第三点已经列出了买方公司在毕业后面临的九个潜在问题。
卖方,卖方,卖方!如果你对自己的背景竞争力没有绝对的信心,把注意力放在卖方公司,从那里开始无疑是最明智的选择。
其次,关键是如何快速开始实习,无论是远程还是当地的,是正式的还是非正式的。
积累垂直的实践经验是核心!因为最终当券商公司招人时,他们通常不会考虑你的实习是远程还是当地、正式还是非正式。
为什么呢?因为聘请第三方背调公司的人力成本高!更重要的是,公司高管们会问你一些问题来了解你的经验,无论你是驴还是马,我研究所首席、副所长、所长很快就能看出你的实习经验。
话虽如此,说句实话,如果你聚焦精力,完成几个远程和当地的非正式实习,当正式机会出现时,难道你不具有更好的竞争力吗?所以,动动脑筋,行动起来吧!
1.社交求职

在我进行多次公开演讲时,我提到了一个关于求职的观点:无论在哪个国家,大部分(我通常说的是超过90%)的顶级工作和实习都是通过社交获得的。这些机会可以通过各种方式获得,比如通过家人和亲戚的联系,通过学长学姐的推荐,通过实习后内部推荐,通过辅导员和老师的介绍,通过认识并获得老板的认可,或者通过职场社交积累的上下游关系顺利跳槽等等。甚至可以通过整合社交资源来寻找优质创业项目并取得成功。
然而,在我的观点中,只有不到0.1%的人具备较为成熟的社交意识和习惯,并掌握了出色的社交技巧。更重要的是,这0.1%中只有极少数人在社交方面做得很好。有些人更多是因为“先天条件”(比如家庭家族的原始既得资源比较丰富、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其为人处世的交际习惯、善于洞察细节具备较强同理心等)而获得成功,而绝大部分人只是因为偶然机遇而成功(尽管他们也许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出色的习惯),并没有稳定地持续输出高质量的社交能力。
当我们看到如此悬殊的比例时,我们不必担心。想象一下,如果很多人都有这个意识,很多人都掌握了娴熟的高效社交技巧,那么就业市场和职场的竞争将变得更加激烈。因此,请放心,我相信大部分人不会对我的系列文章感兴趣。一方面,他们可能没有这样的意识,也难以打破早已固化的思维定式。另一方面,即使他们读了我的文章并了解了相关知识,也可能无法真正持之以恒地刻意练习。
我曾多次在公开演讲中提到,不论身处哪个国家,大多数顶级实习和工作机会(许多人所称之为理想职位)都是通过社交渠道获得的,这与传统思维中的观点相去甚远。此外,令人惊讶的是,许多学习成绩突出的人在求职中失败的情况比想象中的还要多。这不仅仅体现在求职过程中,而是贯穿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
因为仅凭学习成绩和技术能力很难实现真正的职业发展,这是许多已经步入职场的人都有深刻的体会。我们会发现,那些曾经在班里排名前三的人有些并没有取得理想的职业发展,而那些在学习中不起眼甚至排名垫底的人却在职场上大展拳脚。我曾见过一些学霸学神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只得重回校园继续学习,有的甚至读了多个硕士和博士学位,仍无法找到理想的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我所说的这类学生是明确表示不想走学术道路而想进入社会寻找工作却面临求职难的人。



本人留学时的合影

仔细观察这些学霸中的大部分人,会发现他们的个人发展与成绩很不匹配。他们常年泡在图书馆自习室,GPA接近满分,大多数时间都花在校内课程上,且在每一门功课上尽力追求学到极致。然而,他们的极致是以拿到最高的考试成绩为导向的,而不是以真正应用到实际生活和工作中为导向的。此外,这些学霸几乎都很能考试,但被同学们认为缺乏灵活性,人际关系也较为一般。他们基本没有社交习惯,并疏于社交。
这引出了一个问题——为什么这些人不社交呢?
举个例子
常常当我被国内知名大学的学生问到为何找不到高质量实习/工作时,我会反问对方一个问题:“你尝试过社交吗?”这是一个常见的反问策略。
一个学生曾回答说:“我有尝试过社交,去了很多优秀学长学姐分享会,每次结束时我都会主动找他们交流,但他们基本都不怎么理我。”
我又进一步问她:“那你是怎样与他们交流的呢?”
学生回答:“我就说你好,我是你的学妹,学长你那么厉害,能否为我内部推荐一下实习,这是我的简历,谢谢你。”
那么,如果你是这位学长,面对这样的请求,你会伸出援手吗?
在我看来,如果只凭借上述水平的社交行为来寻求求职机会,那很可能会徒劳无功。
问题的关键在于,有些学生明白社交的价值,已经多次尝试过,但并未取得理想的结果。这表明社交学问非常深刻,失误可能会导致前功尽弃。
细节决定成败,正如以下几个方面所示:
首先,社交的流程是从聚焦社交对象、提前做准备功课、现场筛选目标、初步建立联系、定期维护关系,最后再找准时机转化成果。细节包括商务礼仪、多版本自我介绍和多场景练习,以及自信表达和随机应变等。
在任何一个环节上的失误都可能导致社交失败。
对于缺乏经验和技巧的学生来说,如果没有充分准备就轻率地开始练习,很容易产生持续而强烈的挫败感。这种恶性循环会导致无功而返成为常态,即便是再强烈的社交动力也会很快被消磨殆尽。



本人留学期间与同学组局交流

2.付费实习

许多无法找到理想实习的学生都知道『付费实习』这一选项存在,然而,多年来,该方式一直受到学生和家长们的批评。主要原因是这种方式与常识认知不符(找实习不但不赚钱反而还要交钱?),此外还有财务上的担忧。
但是客观来看,这种简单而粗暴的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是有效的解决方案,例如:
如果你需要提升留学申请的背景,而且已经到了大三下学期的暑假,却找不到一份像样的实习,那么这对于申请国外名校来说是极为不利的。此时,使用这种短平快的方式来解决实习问题是相当有价值的。简单来说,这种方式可以迅速为留学申请过程中的文书素材和留学申请所需的职场推荐信提供支持。
推荐系统学习职业规划:

专栏撰写人:陈思炜

  • 国际教育与职业生涯教育领域全国资深专家,15年行业经验和11年创业经验
  • 职业规划1v1案例数3600+时长7000小时+,高校生涯教育学分课&培训总时长8000小时+
  • 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最年轻入会会员)和民进上海市教委直属系统委员会会员
  • 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商学院的杰出校友,拥有经济学学士和金融学硕士学位
  • 复旦交大等高校的特聘职业生涯教育导师和客座教授(均于2016年起)
  • 三本畅销书作者《方向的力量》(2014年出版22.4万字)、《方向的力量 修订版》(2018年出版32.8万字)和《知己知彼—职业定位、规划与发展》(2021年9月出版23万字)

如果您认为本文有所帮助,希望您能够帮我完成以下三件小事:


  • 点击「赞同」,让更多的人看到这篇文章。
  • 关注我的专栏和我,以便持续关注我的职业规划和发展、出国留学等高质量内容。
  • 关注公众号「知己职彼」(搜索"yourcareer"),获取更多音频干货和实用技巧。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532
帖子:7830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