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宣传称,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防住人,是「 ...

论坛 期权论坛 金融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2-6 13:26   1770   5
从2019年末新冠肺炎疫情暴发算来,已经过去了近三年时间。随着疫情防控时间拉长,不少人的心理承受和忍耐程度倍受考验,甚至正一点一点在流失。正如有的网友说:如果第一年是恐慌,带着一点窃喜,能在家好好歇会儿;第二年开始迷茫,盼着疫情快点结束;第三年则是有些抱怨,到底什么时候是个头。
加之,近来有的地方借防疫之名“层层加码”,滥用权力、为难群众,导致防疫变了形、走了样,有的表面上不说封控实则就是在封控,漠视群众利益和民生诉求,随意打断正常生产生活秩序,更有甚者置群众的生命安全于不顾,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伤了群众的心。甚至还有些人,借机发疫情财。相比疫情,这些现象刺痛人心。随之而来的无奈、厌倦甚至愤怒,都是可以理解的。
疫情防控是为了防住病毒,不是为了防住人;从来只有“人民至上”,没有所谓的“防疫至上”。不管采取什么样的防控措施,都应该是为了让社会能够早日回归正常,让生活尽快回到正轨。所有的选项,都是我们通往这个目标的“桥”和“船”,而不是简单地把人防住,不计成本盲动蛮干。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我相信但凡去过一次杭州东站,体验了杭州东站的全套无人权的防疫流程的人,就知道这篇文章满嘴谎言。
更离谱的是杭州工作的人,因为行程码有重庆,大白劝其买票到上海,然后居然帮其买票到上海,当然上海确实接收了这位杭州自己不要的同胞。就这种自私自利的城市,居然有脸吹人性。
原来是浙江宣传写的啊,那没事了。
浙江宣传团队一向犀利,太正常不过了,也就浙江宣传团队能写得出来。
今年9月,他们团队就写出一篇轰动全网的文章:
“低级红”“高级黑”的六种形式
甩《人民日报》、胡锡进之流,50条街加上15个丁字路口!














太牛了,太敢写了。
包括这篇文章,能写到大家心坎里,能说明一个事实:
浙江宣传团队,没有脱离群众。
什么可以把多余的房子出租出去,工作之余可以开私家车拉活挣钱……
这类专家教授提出这样增加收入的意见,或许没有出于恶意,但真的不接地气!

推荐阅读:

胡锡进称防疫的中国一定会实现生活正常化,要让民众对此有充分信心,如何看待此言论?
教授郑强称「二十几岁年轻人,没资格享受五十多岁人的待遇」,如何看待买车买房难?他所指的教育有哪些问题?
马上过年了,预测一下今年语言类节目怎么样?
辩论防疫之上还是人民至上,那是浙江还有的选,毕竟是转移支付缴纳的大户之一,财税预计还扛得住。
真正值得关注的是地方财税扛不住的,根本不可能做到防疫与民生兼顾,比如基本物资供应问题,封控预期时间问题,干啥都需要人和钱。一旦封上也很难给出解封的预期,今年财税顶得住,明年呢?
地方财税短期顶得住,居民几个月不工作不知道开销能不能顶得住。毕竟发言和振奋信心是弹性的,可以执行过程中把控尺度,但没钱这个问题怕是刚性的,比如每月的开支和月供,银行会免除债务吗?对房企可能容忍展期和以债养债,对个贷怕是很难吧。
现在财税好的城市还有的选,辩论辩论谁至上,财税不好的硬撑着选,但执行中也会力不从心,很难兼顾民生问题。那么可支配资源消耗殆尽之后呢?这只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且很可能是未来多数城市要面临的问题。
必须夸夸浙江了。
第一,浙江应该是最有资格说这话的,我在杭州的朋友们都说管控的很好,老百姓没受苦。
第二,健康码最早就是浙江开发,浙江应用。互联网科技用于民生方面,浙江称第二,无人称第一。
第三,更重要的是,这篇文章把能说的,想说的都说出来了,事实证明,说人话不会引发慌乱,反而是解决问题的最短路径。
第四,文中提到的几个印象深刻的关键,比如让专业的人上台说话,健康码全国一码通实事求是等等,都是有内容的真东西。
第五,最稳的,当然还是标题“人民至上”而非“防疫至上”,真的把三年多的所有乱象一言概之,不会再有什么路线之争,这就是路线。
人民至上,不是防疫至上。

一句话道尽了过去三年防疫乱象的根源。
一句话奠定了接下来防疫工作的根本路线。
其实所谓的清零派、共存派的争论点,也正在于此。清零派想要的是安全健康,共存派想要的是生计活法,说到底都是关乎老百姓的生存。
现在浙江宣传的这篇文章出来,可以说给所有争论盖棺论定,注定在历史上写下了有力量的一笔。
通篇文章看下来,有几点感受,咱们一个个说。
第一,开篇提出了两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总的问题,主要问题,就是层层加码,对此坚决否定,并且点出了“有些人,借机发疫情财”。
态度非常诚恳并且鲜明,借防疫之名损害老百姓生命财产安全、打断正常生活生产秩序的行为坚决否定。
通篇的文风都很直接,没有晦涩难懂佶屈聱牙的官话套话,都是普通人能看懂的人话。通过这样的文风说到了近期老百姓关注的各种热点事件,说明这不仅是要解决实际问题,更是要解决思想问题,定调其实很高。
第二,提出的第二个问题,正是思想问题,对于极端情绪进行纠偏。以世界杯切入,回答了大家的疑问,为什么国外可以躺平但我们不行。因为国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欧洲因疫情死亡两百万,美国一百万,而中国大陆只有5200余人。目前为什么不能一放了之,因为80岁以上老年人加强针接种率仅为40%,小孩接种率也不是很高。
与此同时,防疫政策也在持续迭代,说明不是死守,而是实事求是,这条路线不能变,否则前功尽弃。
第三,提出问题之后,进一步分析了这些问题背后的情绪到底是如何产生的。
文章中给出的解答是“认识的问题、能力的问题、方式方法的问题,乃至背后利益的问题”,最终导致有的地方“防疫至上”代替了“人民至上”。
可以说,这些分析是精准的,把老百姓想说的都说出来了,并且分门别类,我们总说工作能力,什么叫工作能力?这就叫工作能力,一段话就把杂乱的现状规整的清清楚楚。
第四,问题清楚了,思想统一了,接下来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案。这也是这篇文章最重要、和老百姓生活直接相关的部分。
首先,提升疫苗水平,药物备得更充分,重症病床建得多多的。这是说给医疗资源供给方听的。其次,要对层层加码坚决问责,这是说给各地尤其是一线工作人员听的。再次,健康码与核酸结果全国通用,先进技术与方法要打破属地阻碍,让老百姓少折腾,这也是说给各地听的。最后,把说不好、不会说、逃避责任的发言人赶下去,让有资格说、说得好说得清说得准的人请上来,这是说给专家们听的。
谁有资格说呢?浙江就有资格说。
健康码诞生于浙江,第一个应用于浙江,我在杭州的熟人朋友们也都表示,这里的老百姓在疫情期间没受过苦,整体管控方式是合理的。
浙江的这篇文章,本身也传达出了远超过一省一市的担当,所以必须夸。它没有夸夸其谈,而是讲事实摆数据做分析,最重要的,说人话。
给老百姓的感觉就是,我们所经受的那些扭曲变形的现实问题,其实都是能被看到的,并且在积极想办法去推进优化。
最好的结果就是各地以浙江为榜样,学起来,贯彻起来,让各地老百姓也能由衷地说出,从那之后,我们再也没有因防疫而受过苦,这样的地方越多,越能说明我们没有生活在一个离心离德的岁月里面。大家在磨难面前同舟共济,最终皆大欢喜。
最后多说一句,这个问题下的一些人,还是要相信一些事情的,这是沟通的前提,你们冷嘲热讽的,又解决了什么问题呢?
我的态度,该夸夸,该骂骂,别说鬼话,说人话。
说说小微企业吧。毕竟各地封控的时候,小微企业和服务业是最惨的,解封之后也是最后才能恢复正常经营的。
如果只是从数据看,各地封控之后似乎对经济影响没有想象的那么大,比如上海封了两个月,gdp同比只下降了16%,并没有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直接变成零。
这一方面是因为制造业企业在封控后都在千方百计在闭环管理的条件下复工复产,还有一些重要的行业企业也一直在运转,比如金融,都在产生gdp。
所以给一些人得出的结论就变成了,封控只不过影响服务业,但是我国目前的经济结构里,服务业根本没有那么重要,无论税收还是经济增长,服务业的贡献都没有那么重要。
其实这是错误的。虽然服务业在目前国内的gdp里可能只占三成,但是它提供的就业机会可能达到了七成,亿万人的基本生活,吃喝拉撒都需要在服务业里去刨。
尤其是在现在基础设施建设高潮已经告一段落的背景下,中西部制造业不发达的地区,主要也就是一些服务业在支撑着当地的经济和基本民生。而这些人都是受封控影响最大的群体。
比如一个小餐馆,甚至都可能达不到国家要求的纳税标准,或者说是在免税范围内,但是它可能是十几个员工的衣食所系,并不是像有些人说的那样,可有可无。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一些地方封控之后,当地一般都会千方百计保证重点制造业或者重要的工业企业闭环管理,正常运转,就是因为这些地方的经济太脆弱了,这些企业太重要了,支撑起了当地的经济和税收。
而对服务业,地方上一般态度就要粗暴多了,并不那么在意,关停就关停,封闭就封闭,并不介意这会带来什么直接的影响,就是因为这些小微企业的经济贡献和税收贡献很小。
但也恰恰是这些小微企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尤其是在目前制造业和其它工业企业正在大力推动自动化和智能化,减少对廉价劳动力的依赖的背景下,这些服务业企业的就业机会更显得珍贵和重要。
所以,在今天这个环境下,不仅要重视那些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行业,更要关爱和呵护,扶持这些小微企业,因为这背后是无数个小家庭的衣食住行所系,老人看病,孩子读书,都要靠这些不起眼的小店来提供收入。
如果说真的不是防疫至上,那么也不应该只保大企业和重点企业,而对小微企业和服务业不管死活,毕竟绝大多数人的就业都在这里,而不在那些重点企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89747
帖子:7795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