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碳战略与海南碳交易市场发展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2 07:09   8726   0
双碳国家战略

碳达峰、碳中和两个概念在2020年前几乎无人知晓,到今年却突然走红,直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年3月,我国政府庄严宣告:我国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是党中央经过深思熟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事关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5月,碳达峰碳中和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召开,韩正主持并讲话。8月6日,浙江成为国内首个公布省级碳达峰行动方案的省份,提出了具体路线图:于2025年实现碳达峰,2030年实现碳中和。同时,美国政府也确立了双碳国家战略,宣称将于2035年实现碳中和,同时高度关注新能源汽车等新兴行业发展:拜登政府3月发布《基础设施计划》提议投资1740亿美元支持美国电动车市场发展,5月发表演讲力推汽车电动化,认为“电动汽车是汽车工业的未来”,8月5日设定了美国到2030年实现零排放汽车销量占比50%的目标。
碳达峰、碳中和说是国家顶级战略一点也不为过。当前我国发展已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现产业转型升级已是势不可挡的趋势,实现低碳化转型、可持续发展转型也是产业升级的重要方向。经济学意义上,绿色低碳发展并不是企业的最优解;让全社会承担企业生产的负外部性,自己赚走利润才是最优解。从这个层面上说,双碳目标一定程度上是中国产业发展的紧箍咒,迫使各行各业走向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迫使企业承担负外部性,倒逼产业转型升级:转型转的是发展方式与思想,升级升的是价值链地位。
此外,中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已构建完全的统治地位,2020年国内计划核准并开工“五交两直”七条特高压重点工程,投资建设规模达919亿元,同比增长66.18%。特高压技术,是中国原创、世界领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大创新,破解了远距离、大容量、低损耗输电的世界难题,是构建特大型互联电网、实现清洁能源在全国范围高效优化配置的核心技术。在特高压技术之上,中国提出了宏伟概念“全球能源互联网”,以“特高压+清洁能源+智能电网”为技术基础,提出九纵九横的全球能源互联网骨干网架,成为中国输出的终极能源方案。配合碳达峰、碳中和的持续推进,全球能源互联网恐怕将颠覆现有能源格局、重塑全球化。同时中国的可控核聚变技术也走在世界前列,中科大全超导托卡马克装置在2021年实现可重复的1.2亿度101秒等离子体运行和1.6亿度20秒等离子体运行,突破世界纪录,一旦实现商用,将彻底打破现有世界能源格局。综合来看,供给侧方面,中国在核能、光伏、风电、水力等多种清洁能源领域都下了重注,在特高压领域独步全球,未来全球能源互联网战略雏形初步显现;需求侧方面,不断使用双碳目标的大棒促使产业转型,大力推动分时定价、分布式能源与智能充电桩建设,推进碳排放交易市场,同时持续补贴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这样供需结合的组合拳,对于未来实现碳替代、碳达峰和碳中和具有相当重要的支撑作用,也确保了中国在未来二十年里的大国战略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
区块链与碳中和

区块链技术在执行国家双碳目标战略、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方面存在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时区块链技术的自我革新必不可少。
区块链领域最重要、也是期望最高的革新领域无疑是共识机制,关注度最高的便是采用PoW机制的比特币。以比特币为代表的、以PoW为共识机制的算力消耗型密码学货币,通常通过消耗大量的能源电力来计算或争夺记账权,以此获得加密货币奖励。从能源经济学角度讲,PoW型密码学货币大大加剧了“算力内卷”,能源消耗的边际产出可以忽略不计,对于国民经济而言属于净消耗,与国家双碳目标的整体规划背道而驰。基于此,我国政府在严厉打击虚拟货币炒作的同时,也加大了对虚拟货币挖矿的整治处理力度,新疆、四川、甘肃、内蒙古等地相继出台了整治措施,甚至诞生了“新疆打击挖矿导致全球算力跌去三分之一”的趣闻。
另一方面,加密行业也在积极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例如以太坊伦敦升级将重新评估其经济模型,最终谋求从PoW向PoS的转型;特斯拉创始人埃隆马斯克也在Twitter上公开宣称,只有当比特币挖矿中清洁能源比例达到50%以上,才会重新持有比特币。近一年多来,加密行业在监管机构、参与主体与网络舆论等多个维度开展了针对传统区块链能源消耗问题的争论,也几乎形成了使用清洁能源、促成绿色经济转型的统一认知。无论被动还是主动,这一趋势未来都将持续深化,而区块链技术也只有不断自我革新才能获得认可。
同时也要注意到,区块链技术的赋能将加速碳中和的实现。
首先在企业端,区块链技术特有的数据透明、可追溯、不可篡改的天然优势,一方面能够有效提升产业链各环节整体产出效率和资源利用率,进而提升碳管理效能,激发低碳竞争力与市场价值,另一方面能助力企业实现符合标准规范的碳核算制度,从而科学合理的推进节能减排行动;
其次在管理端,通过基于区块链与智能合约执行的碳核算标准,可有效推进碳数据透明化,排除碳减排过程中的人为干扰,助力企业及时完成链上数据汇总分析,同时助力监管机构构建全产业统一管理、权责明晰的碳排放奖惩机制;
再次在能源端,区块链技术可深度参与能源分配、交易、回收等各个环节,依托长期积累的链上碳数据,能够更快、更广泛的应用于能源市场评级标准,更好的推动能源市场从集中式向分布式的转变等;
最后在金融端,区块链技术可推动碳足迹数字化、资产化、金融化,通过基于区块链的碳排放权配额交易市场,可以有效协助碳资产的配给、开发、交易、配额拍卖等全流程实现可信任与自组织。
更需要注意到,区块链技术对于碳中和的实现路径不可或缺,但区块链技术作为一项生产关系型技术,无法单打独斗,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区块链技术必须与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相关数字技术结合,必须与金融、供应链、教育、医疗等相关产业结合,必须与金银、矿产、建筑厂房、生活物资等实体资产相结合,必须与数据、技术、碳配额、知识产权等无形财产或权利结合,才能真正发挥出这项技术应有的潜力与能量,否则,只会成为非法集资、恐怖融资、洗钱等违法犯罪活动的天堂,成为无水之源、无本之木。
碳交易

双碳目标的达成路径众多,例如碳替代、碳减排、碳封存、碳循环等,此外还有一条更有效、更长久,但条件也更严苛的道路,即碳交易。全球碳交易的主力在欧盟、美加东部以及我国。我国碳排放交易市场建设可以分为三个阶段:2011-2017地方试点与探索全国框架阶段、2017-2020基础建设与模拟运行完善框架阶段、2021至今为全国碳交易市场落地阶段。



全球碳交易所分布图

中国自2011年以来,就在北京、天津、上海、重庆等7个省市启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工作,到2017年国家发改委印发《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建设方案(电力行业)》,标志着我国整体的碳交易市场完成体系建设、正式启动。2021年是中国首个履约周期,周期至12月31日,涉及2225家发电行业的重点排放单位——这标志着,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将碳排放责任落实至企业层面。此外,落户湖北的全国碳交易注册登记系统(中碳登)历经三年筹备,也全面开启了开户业务。2021年7月16日,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开市,启动仪式于北京、上海、武汉三地同时举办。  



2020年我国碳市场建设状况



碳K线波动

据ICAP统计,2020年全球21个在运行碳市场配额总量约47.82亿吨。其中,我国试点市场合计14.25亿吨,占比29.8%,仅次于欧盟。另据国信证券预测,随着市场的完善、覆盖范围的增加,碳交易将越来越活跃,2030年全国碳交易市场交易额或将达到1000亿以上。  



我国八大交易所碳交易总成交量占比

当前我国碳交易主力以广东、湖北、深圳为主,区域价格差异较大,天津、重庆等地交易活跃度较低。各地区成交价波动性趋于平稳,北京、深圳、上海、湖北碳排放权成交价领先,而北京成交价远超其他7地,近期峰值接近100元/吨,波动剧烈。
区块链+碳交易

碳交易涉及交易对手方众多、交易物缺乏载体、信息透明度低、缺乏合规定价机制、数据计算量巨大、市场参与度偏低、流动性匮乏、交易对手来自各行各业,种种特点,为区块链技术赋能提供了巨大空间。总体而言,采用区块链技术对于碳交易市场的改善体现在:
1. 增强信息透明度,保证市场信息真实可靠
区块链+碳交易模式下,碳交易信息记录于分布式账本中,分散保存至多个节点形成数据链,链上信息由所有主体参与维护,有效实现群体自监督、自组织,增大了信息公开性与透明度;同时区块链自带时间戳追溯功能,对于碳交易信息做到历史可查、不可篡改,保证了信息的真实性。
2. 降低信息监管成本,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度
使用分布式账本的数据存储方式可以减轻对中心机构的依赖,在集体监督、数据可追溯的情况下,可以减少监管工作压力、降低监督成本;通过智能合约的应用,减少中间机构的撮合流程,引入点对点交易,大大提升交易效率、增强市场交易活跃度。
3. 创造交易载体,助力碳配额的市场化流通机制
当前的碳交易环境存在显著的地域性割裂,区域间碳价差异较大,碳交易统一由中碳登进行登记结算。将区块链技术与密码学货币引入碳交易,创造碳配额的密码学映射,可有效实现交易载体的数字化,可有效扩大碳配额的交易与流通范围,推动缩小区域差异,最终推动全国碳排放权配额一体化,乃至组成全球统一碳汇交易标准。
2021年1月27日,“区块链+碳交易”生态网络场景发布,由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家能源集团、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中国中车集团、中国交建等8家中央企业区块链合作创新平台成员单位共同发起并建设,通过发挥区块链技术先进性,激发碳交易市场活力,推动碳重点排放主体升级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发展与节能减排并驾齐驱,助力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
国家电网提出利用区块链技术打造包含碳交易主体、交易机构、政府监管机构等在内的多方共建、灵活互动的碳资产交易模式,实现碳交易从排放权获取、交易、流通,到交易核销、统计的全流程数据上链存储与可信应用,让碳排放配额在“有目共睹”的情况下进行交易,构建各环节、全流程可视的交易监管环境,推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的透明化、有序化。
区块链技术的引入为碳交易营造了公开、透明、高效的市场环境,借助“看不见的手”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碳配额资产化、金融化,对企业减排行为进行经济激励,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构建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并驾齐驱的发展模式,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历史性转变开辟了新的路径。
建设海南自贸港碳交易所的提议

不同于已设立碳排放权交易所的广东、上海、武汉等地区,海南作为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在全面深化改革、高水平对外开放领域存在巨大的政策优势与国际影响力。
反映在碳交易领域,在海南建设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可有效推动周边区域——包括东南亚、南亚、西太平洋等地——的节能减排进程,填补该领域区域发展空白;在拥有了大规模应用与市场化经验后,亦可总结“海南模式”,形成统一标准,逐步推广全球;从国际战略角度讲,建设国际碳交易所还有推动人民币国际化、减少石油美元支配、提升国际话语权、征收铸币税的隐性功效。
海南省第二产业落后,本地碳排量较少,缺乏形成规模化碳交易的能量与深度;与此同时,正因为海南第二产业落后,中央政府、省政府高度扶持包括金融、外贸、服务业等第三产业,推广碳交易、碳金融与国际碳汇贸易恰逢其时。作为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海南自由贸易港拥有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与政策优势,岛内森林覆盖率高,专属海洋经济区面积广阔,具备相当的发展森林绿碳与海洋蓝碳的资源优势。位置上链接东盟,是海上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背靠大陆巨大的经济腹地,同时获得中央政府政策倾斜,若能实行较为宽松的经贸政策,破除部分外汇管理制度制约,保障碳金融方面的外汇交易自由,吸引到国内与境外投资者,有望打造我国碳交易市场的新标杆,成为我国国际碳汇贸易的新高地。
习近平主席在海南建省办经济特区三十周年的重要讲话上也提到,“支持海南设立国际能源、航运、大宗商品、产权、股权、碳排放权等交易场所”,为海南未来发展点明了方向。
海南岛在碳交易领域也作出了众多尝试,例如2017年5月三亚市人民政府、深圳排放权交易所、世界低碳城市联盟达成三方战略合作,在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能力建设、海南三亚碳排放权交易中心设立、碳排放权交易及其他各项业务展开深度合作,共同创建以三亚市为中心的区域碳交易、碳金融、碳市场服务体系。2019年海口也召开了海南国际碳排放权交易场所设立方案论证会,省金融监管局局长陈阳对海南碳排放交易场所组建工作提出了国际化、创新性、体现海南特色等五点要求。2020年海南省人民政府下发了《关于调整海南省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及成员单位职责的通知》【琼府办函〔2020〕153号】,明确包含省长、常务副省长在内的28个厅局一把手与2位央企总经理为小组成员,负责组织贯彻落实国家应对气候变化与节能减排的重大战略、方针和政策,统一部署海南省相关工作、解决重大问题。
此外,在区块链领域,海南自贸港也已深耕多年。2020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中提出,建设海南国家区块链技术与产业创新基地,大力发展包括区块链技术在内的高新技术产业;2018年海南授牌海南生态软件园建设“海南自贸区(港)区块链试验区”,成为国内正式授牌的首个区块链试验区;海南省工信厅发布了《海南省关于加快区块链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提出若干政策扶持;《智慧海南总体方案(2020-2025)》中提到将加快建设链上海南;2020年海南省率先在“码上办事”平台使用区块链技术,2021年海南发布区块链揭榜工程,开出海南省首张区块链电子票据,将区块链写入海南十四五规划等。政策利好背景下,海南区块链产业发展步入快车道,海南登记在册区块链企业达3822家,位居全国前列,排在广东、浙江、江苏、山东之后,新增数量从2013年的58家到2020年的2946家,海南区块链产业发展取得了有目共睹的进步。
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际碳排放权交易所,具备天时地利的条件,唯有人和不够满足:对国际趋势的清晰洞察、对发展规律的深度把握、对中央思想的深入贯彻、对人民利益的广泛拥护。海南布局国际碳交易,将大大推进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与“链上海南”建设,带动海南区块链等高新技术产业与碳交易、碳汇贸易等新兴产业的长足发展,为海南自贸港建设增添新的辉煌。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512
帖子:78303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