丝绸之路 · ASICU智库论文(二)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1-12-1 22:16   8969   15
本文8000字
文 | 李斯特洛浮士德
1. 防守反击:中国的三手应对措施

现如今,美国依旧稳居世界综合国力第一,而中国仍然在众多领域大幅落后于发达国家;这种现状决定了中国尚不具备足够的实力进行主动出击,而是会选择“尽全力稳住当前局面”的防守态势。
其实中美双方也都明白,如果现状继续维持下去、或者是中国能够守住美国的进攻和围堵,那么最终胜利的天平必然会慢慢向中国倾斜。从近几年的时政新闻中我们也不难了解到,中国针对“割菜三神器”已经分别作出了极其关键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在政治上,通过强化政治体制改革,保持政策延续性。
其次是在金融上,严格收紧换汇渠道、提高换汇门槛并打击地下钱庄、防止外部势力制造金融动荡以后可能会出现的大资本外流。
应该说,上述两项措施都可谓是在顶住巨大的压力和风险下操作的,其目的是不给任何势力以可趁之机;但从另一个角度说,被逼到不惜动用如此釜底抽薪的终极办法,亦从侧面说明了中国当前所承受的压力已是十分地严重而紧迫。


(某地区严重的经济泡沫会吸引大量“作空”投机者,简言之便是通过持续的巨额贷款加速泡沫拐点的到来,然后一面兑换外汇、一面抛售货币引爆泡沫,在货币体系崩溃后赚取外汇差价并撤离。当然这是比较高端的金融家玩法,也适用于股票期货;对于普通玩家而言,他们往往会在某个具体的领域里人为制造或煽动泡沫的增值、然后通过高位出手来赚钱,对的你没看错,这其实在本质上和投机传销没什么两样、也是李嘉诚之流们最主要的财富积累手段。可惜又可悲的是,某港人民像瞎子一样,把大炮架起来却打向错误的目标;相反大陆人民就清醒很多:他们一直都在舆论上炮轰地产大亨,中央更是即时跟进封锁换汇、切断投机者们变现潜逃的后路。但是,外汇管制所需要承担的风险与政治体制改革不相上下,因为这对人民币的离岸市场和国际化都会造成极其严重的冲击,甚至会导致中国经济的急刹车,潜在损失不可估量,完全称得上是“壮士断腕”的一招。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一味地防守并非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中国在给政治和金融打下两桩定海神针的同时,也势必要在技术封锁领域采取破局措施、变被动为主动;
而这个主动出击的战略措施,具象化以后就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一带一路”国家战略。
通过对“一带一路”各项政策的研究和解读,并结合前文所述的世界产业体系分析,我们可以找到该战略的两个最重要的任务方向(此处敲黑板):
第一,是在帮助沿路国家进行基础建设的同时、转移国家过剩的行业产能,从而实现双赢;
第二,是通过“一带一路”的两极——中国与欧洲之间的互动,引入先进的技术和人才、调整产业结构、最终实现整个国家经济和科技的跃迁。
而针对这两个任务方向所展开的详细论述,将有助于我们从国际化的角度和深度去全面理解该战略的价值所在,并能够预测未来全球政治经济格局的变化趋势、以及这些变化将会对我们所处的微观世界产生怎样的影响。


(传统的地缘政治研究里有海权国家和陆权国家两种分类,从历史效果来看,自大航海时代和工业革命以来,海权国家一直占据着绝对的优势,典型的如英美日澳等等。他们最主要奉行的一个政治策略就是扮演“离岸平衡手”,即利用并煽动大陆国家之间斗争和角力来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陆权国家的策略则与之相反,他们都是意图吞并或整合大陆国家的资源来实现一体化,比如法德俄罗斯等等。而令整个世界感到意外的是,中国人的宏伟理想总是能一鸣惊人:我们在选择海权发展路线的同时,却抛出了符合大陆国家整体利益的经济带整合方案。至于原因,或许是“韬光养晦”的不自信假设、或许是中国本身半大陆国家的身份,更或许是对于中国来说,这种在三千年前就被老祖宗们玩剩下的“合纵连横”游戏,也是时候该更新点资料片了。图片来自网络)
2. 十字路口

与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韩国有所不同的是,中国在相当长的时间里都是美国及其盟友的敌人;而苏联这个后援虽然帮助中国实现了初步的工业化,但是仍然在中国拒绝担当马仔角色之后与之反目成仇。可以说,初期的新中国为了维持其自身的独立性,是以牺牲了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代价的;再加上建国中期的政策停滞,导致原本倾尽全力发展工业化的思路备受怀疑和指责、关于路线问题的争论更是愈演愈烈。
正是在这种内忧外患的情况下,一个颇为折衷的方案,即“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下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体系”,最终被提上了日程。


(1962年的中印边境战争,体现了当时中国最糟糕的国际形势。虽然解放军在正面战斗中占尽优势,但苏联、美国两大强权、以及西欧和其他不结盟国家都不约而同地公开支持印度,再加之大跃进和三年自然灾害的拖累,导致中国在推进至主张边界后单方面停火并后撤,未能一举收复被印度非法侵占的藏南和达旺。若非我国领导人抓住了“古巴导弹危机”的战略机遇、果断出击粉碎印度的野心,那么作为新藏公路咽喉而存在的阿克赛钦地区都将岌岌可危。图片来自网络)
多年以来,中国作为被称为“世界工厂”的全球制造业第一大国,其核心基础是利用自己低廉的劳动力成本、以及安全稳定且相对高质量的内部环境和基础设施,把自己打造成一个优质的制造业下游,承接来自全世界的生产订单、完成资本积累。
与此同时,中国的改革开放和韬光养晦政策也让西方国家放松了对其的防备,并在高速发展时期吸收了很多前沿科技的发展思路和应用技术;加之“911事件”后的中东乱局拖住了美国的注意力,白送给了中国十几年最为美好的国际环境。
另一方面,集中稳定的政治体制又保障了国家可以更有针对性地统一利用和分配高速发展时期的红利,使得中国不断完善包括高铁网、公路桥梁网等等在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更逐步积累并发展出了值得骄傲的全套工业体系,其工业门类的齐全程度仅次于美国。


(港珠澳大桥。“基建狂魔”三十年工业积累的的巅峰之作,现为世界最长的沉管隧道以及世界跨海距离最长的桥隧组合公路。穿越深圳港及广州港进港航道的海底沉管隧道最初原计划引入荷兰技术,但被15亿元人民币专利费吓退后自行突破技术壁垒,可见先进技能树的升级只和正向的技术时间积累有关联性、而非形而上的国家体制或人种。更何况撇去技术不谈,单论该大桥36年半的回报预期,恐怕都只会让任何资本导向性的“民主”国家望而却步。图片来自网络)
当然,正如所有经历过或者挣扎在“中等收入陷阱”边缘的发展中国家一样:
放缓举国体制的科技和工业化进程以后,转而采取对工业产品不恰当的保护政策、以及对商品经济的过度开放,使中国在经历高速的经济发展和生活成本飞速攀升的同时,内部市场日趋饱和、泡沫经济和贫富差距严重扩大、但科技研发的差距却没有得到显著缩小。
这一系列的量变同时发挥作用,导致目前的中国制造业正在面临巨大的挑战和瓶颈期;而在担当了多年的“世界工厂”以后,中国也积累了大量处于产业下游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诸如基建和加工代工厂等等)。由于经济的飞速发展,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随之急速攀升,但是由于消费市场的日趋饱和、以及消费群体对于产品质量和个性化的要求日趋苛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过剩产能无法对接与之相匹配的足够内需、亦无法获得能够维持其生存的足够利润。
众所周知,如日中天的金融和房地产都是要依托实体行业的发展来存在,而劳动密集型产业本身也可以吸收社会中大量存在的低端劳动力、帮助维持社会稳定。但是,在所谓经济增速放缓的新常态下,如果维持现状而不进行任何破局和战略调整,那么后续的情况就将极度恶化:
毕竟在新的世界格局和经济体系中,我国并没有拥有像欧美当初那样“殖民地化”的倾销市场、且现阶段的下海创业环境又与当初国企改制时的经济飞速发展期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一旦制造业出现衰退,大量的失业人群就会衍变成寄生于整个社会的不安定因素,进一步引发资本外流、金融和房地产动荡,令国家的经济发展陷入一个永远无法突破的死循环当中。
事实上,这个死循环正是“中等收入陷阱”的核心表现形式,也是目前世界上所有“中等收入国家”们都正在经受且无力改变的瓶颈阶段。


(中国代工厂。随着人力成本的上升,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利润必将大幅缩水;对整个国家而言,产业困境带来的最大危险并不来自于产业拥有者,而是来自基层劳动力。上世纪90年代,中国抓住国企改制的黄金时机,将大量下岗工人转移到了更新后的产业体系里。现如今,新的产业体系也即将到达瓶颈,下游运营接近极限、经济发展退无可退,庞大的基层劳动力又将何去何从?图片来自网络)
3. 产业结构转型的两大要素

发展中国家想要彻底扭转这种死循环下的不良经济结构、突破“中等收入陷阱”并最终成为发达国家,理论上说只有一条路,那就是完成“产业结构转型”。只不过由于上一章所阐述的那些掣肘问题,大多数国家为实现“产业结构转型”所作出的努力,最终都无一例外地会以失败而告终。
现在,这个艰巨的任务摆在了中国面前,而中国也已经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一带一路”战略的核心价值和目标,其实就是帮助中国最终完成“产业结构转型”。
产业结构转型有两大要素:一是转移、二是升级。
所谓转移,即是将拥有过剩产能的大量低端劳动密集型产业向其他地区进行转移;
所谓升级,则是将上述产业取而代之为以高科技为支撑的资本密集型产业。
所以,“一带一路”沿线的所有发展中国家,包括东南亚、中亚、中东、东欧等国,必然都将成为中国战略规划里的受益者。
与西方所谓“新殖民主义”指责相悖的是,中国不可能也无法照搬老牌工业国的割韭菜模式,因为如果采取那样的游戏规则,中国将注定无法撼动现有世界的上下游分工体系。讲白了,在帮助沿路国家开展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中,中国其实并不需要真正赚到多少真金白银,毕竟外汇放在那里没地方用的话也就只能去买美国国债。中国真正所看重且必须做到的只有一点:那就是一定要让这些沿路国家消化掉中国内部的过剩产能、降低国内制造业崩盘的风险;
与此同时,在这些沿路国家逐步发展起来的过程中,中国还可以顺手拓展各类制造业产品的外销市场,所得盈利又可以进一步加快产业结构转型的速度,使“中国制造”的产品质量和科技含量同步提高、反过来更加快速地抢占更多的消费市场。
一个显而易见的事实是,这种非常健康的良性循环一旦形成,中国和沿路国家们之间就会形成一种封闭式的袖珍版上下游分工体系。在我国“世界大同”的民族理想指导下,该体系的运作模式肯定会比传统的掠夺式分工更加体面。而真正到了那个时候,中国自然可以随意凭借高科技担当的“中国制造”去竞争并拓展更广阔的海外市场;然而,是否需要把域外的某些国家彻底排除在体系之外,那就得看中国自己的意见了。
现在我们知道,通过“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产业结构转型的第一个目标——“转移过剩的低端产能”是可以实现的;但是对于第二个目标——升级高科技产业,“一带一路”战略又将从哪里开始实现呢?


(蒙内铁路,是中国总投资38亿美元在肯尼亚建设的联通首都内毕罗和蒙巴萨的干线铁路,为肯尼亚人提供了累计超过3.8万个职位。经常狂喷对外援建的国内网民多数还没搞明白外汇储备和印发货币之间的相生关系,暂且不去算经济回报和建设人员的账,就算算这本地3.8万个职位可以搭上多少个长期性技术指导的岗位吧。想转移国内巨量的基层劳动力、顺带升级基层劳动力为管理者和指导者,一条蒙内铁路连塞牙缝都不够,中国的援外阳光不仅不能停、还必须照耀全世界。什么?你问这3.8万个职位为什么不能都给中国工人?拜托,自古以来崇尚和平、与帝国主义势不两立的中国人民,怎么会把目标放在割第三世界人民的韭菜上?你看那些坐在产业体系最上游的金融渣渣们,他们的钱不香吗?)
4. 解析“欧盟陷阱”

如果“一带一路”的终极目标仅仅是打造一个中国与沿路发展中国家的袖珍版产业分工体系的话,那么这种战略就将带有巨大的局限性并且很有可能会胎死腹中。因为在区域性分工体系搭建的过程中,产品市场的重新划分必然会损害和牺牲其他科技垄断者的核心利益;但是就目前的实力而言,中国还并不足以抵抗住这些老牌强国们的合力一击。因此,倘若中国真想实现其最终的战略目标、并让该计划顺利无阻碍地推行下去,就必须把“一带一路”的另一极——“欧洲大陆”,从敌对阵营中分化出来,并纳入“一带一路”的分蛋糕利益体系里。
关于欧洲在世界经济体系里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这不是一个能够一概而论的问题。其根源就在于欧盟虽然是一个经济共同体,但却并不是一个在政治上高度统一的地区。随着货币的统一和人口流动的自由化,欧盟内部会在经济上产生严重的分化并形成一种掠夺式的区域性产业分工体系:
高端技术强国(德法瑞等国)可以以最低成本吸纳全欧洲的适龄劳动群体、并以最高利润额垄断全欧洲的高附加值产品倾销市场;
而低技术国家(东欧南欧等国)则只能眼睁睁面对人口和技术的流失,通过变卖国家资源、或者生产和销售低附加值产品(轻工业和农业等)来艰难维持生计。
另一方面,由于政治上的不统一,欧盟无法有效地运用政策手段去干预和疏导这种经济上的严重不平衡、更无法阻止欧盟内各国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马太效应(穷的越穷富的越富)。
这两者同时作用,导致了近年来欧洲各国的民粹和退欧派政治势力纷纷上台、欧盟的立盟之本遭到了前所未有的动摇和打击。
让我们不妨举个例子来说,比如意大利。
首先,这个国家虽有较强的科技储备,但却远达不到欧洲最先进的水平、且严重缺乏海外产品的倾销市场;其次,在加入欧盟以后,意大利彻底失去了通过货币政策来降低产品成本的机会,所以只能硬碰硬地和一线垄断国家竞争并屡受重挫、坐看法德等国逐步瓜分掉全欧洲甚至全世界的高端产品市场。这两点原因所造成的直接后果便是:在意大利人本身不善经营、产品营业额和利润率低靡不振的情况下,他们便没法储备更多的资金投入科技研发,导致其产品竞争力进一步下滑从而更难创造利润、整个国家的经济也随之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近年来,作为欧盟创始成员国的意大利,反而成了退欧闹得最凶的国家之一,其原因正是出在这里。事实上,同样的情况在欧洲其他国家、尤其是在依靠轻重工业发家的二线国家们身上也都有着不同程度的体现,我个人把这种加入欧盟以后反而经历经济衰退的群体现象称作“欧盟陷阱“。


(全球第一的新冠病毒致死率再次把意大利“人口老龄化”的问题推向台前,除了低生育率之外,更不容忽视的原因来自于青壮年人口的流失。数据显示,过去十年,每一千个15-34岁年龄段的人群中就有20位离开意大利,排名前四的流失目的地分别为英国、德国、瑞士和法国。很多欧洲二线国家一直都没搞清楚的是,现阶段会阻碍他们发展、或者说需要他们真正提防的并不是第三世界,而是同处于欧盟内的其他一线国家。因为就算是第三世界里潜力最强的中国,也必须要在完成产业结构转型以后才具备同发达国家竞争的实力;但是反观当下的欧盟,很多成员国早就处在产业结构的同一层级,他们在倾销产品的过程中必然存在真正白热化的竞争关系。所以对于没有意图争夺区域霸权的二线发达国家而言,此时跟风对中国采取技术封锁或者抱持谨慎怀疑的态度,都只会导致被其他竞争者抢占市场而得不到任何回报。你可以笃信德国人比意大利人天生更擅长工程技术,但是我更愿意相信生产力、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三者共存的关联:科学技术的更新和飞跃永远都是与金钱直接挂钩的,如果没有殖民主义的原始资本积累、就不会有工业国家的科技碾压,连这一点都想不明白的欧洲国家简直就是数典忘祖。)
5. 岛链封锁出来的双向战略机遇期

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中国想要完成科技突破或者搭建区域性经济圈,最优解本来应当是近在咫尺的韩国、日本和东南亚,但是由于美国还在亚太地区占据着极大的战略优势:不仅直接驻军日韩操纵其本国政治、在亚太地区布置足以形成三重岛链的军事基地,而且拥有举世无双的碾压型海空部队和全球制海权。所以中日韩三国一直以来都无法在美国的眼皮子底下搞出任何实质性的区域经济圈;
而恰恰也是因为如此,中国才会不得已而把眼光放到山高路远的欧洲。
同样作为上游产业链地区,欧盟的经济和政治影响力十分强大,相较日韩而言受美国的干扰和控制程度较小。
再者,连接中欧之间的是欧亚大陆,驻扎着俄罗斯和其他一大票反美国家,美国使用军事干预的能力和欲望都不强(批准“出动地面部队”和“单纯空袭+巡航导弹”对白宫而言绝不是同等政治难度的事)。
在08年次贷危机之后,欧盟的经济发展严重停滞、与美国的关系更因为多重利益磨擦而显得貌合神离起来;与此同时,欧盟各国上层精英们的政治态度也正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随着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了解日益加深,他们从强硬自大逐渐转变为精明务实、与中国意识形态的对立也慢慢得以缓和。
不得不说,在实施“一带一路”战略的过程中,所有这些无形中的转变,都让中国获得了不少得以见缝插针和怀柔拉拢的好机会。


(2012年11月20日,中日韩三国经贸部长举行会晤,宣布正式启动“中日韩自贸区”谈判。2013年3月,在韩国首尔举行第一轮谈判;同年7月,在上海举行第二轮谈判会议。但仅仅过了两个月,日本爆发了“钓鱼岛国有化”和“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事件,中日关系降至冰点,三国贸易区谈判陷入停滞。随后,在2014年北京亚太经合组织会议上,撇开安倍晋三的中韩两国领导人共同宣布“中韩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实质性谈判,最终《中韩自贸区协议》于2016年正式生效。仅仅过了两个月,韩国政府一改之前的不置可否态度,表示对美国提供的萨德反导系统有兴趣并重启部署讨论,引发中韩关系恶化,中日韩自贸区谈判再次遥遥无期。时间来到2019年,在中国与韩日分别消解了矛盾的情况下,同年3月,中国领导人在中外记者会上再次提出希望推动建设中日韩自由贸易区,短短4个月之后,围绕日本半导体材料对韩国出口的议题,日韩两国爆发贸易战,中日韩自贸区谈判第三次陷入停摆。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方面,对于欧洲来说,“一带一路”方案的价值是不言而喻的:
中美之间隔着现阶段还不能产生任何价值的太平洋,但中欧之间却是隔着一片遍布真金白银且嗷嗷待哺的土地。对于欧盟内的高端技术强国而言,和中国一起去开拓一个稳定且长久的市场不仅百利而无一害,而且更有利于维护欧盟体制的稳定、转移欧盟的内部矛盾;而对于挣扎在“欧盟陷阱”里的二三线国家来说,“一带一路”更可谓是如同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
还是举意大利的例子:
在被纳入“一带一路”战略体系之后,意大利可以通过优惠政策和先发优势打开中国市场、把产品和技术向中国以及一带一路沿线的国家输出,并将赚得的资金投入到后续研发中来;在保持整体科技优势的同时、扭转在同更先进国家竞争中的不利局面。
事实上,当年意大利没能把握住中国高速发展的机遇期,而奥迪品牌则通过对中国市场的占领,从一个濒临破产的企业迅速崛起成为行业一流、甚至在某些技术领域称王称霸,归根结底也是遵循着同样的逻辑。


(与两次败走中国的菲亚特汽车有所不同,意大利汽车设计产业对中国市场的攻略显得十分顺利。究其原因,除了深入人心的“意大利设计”光环加持以外,运营中小资本投入的设计企业也一直是意大利人的祖传本事。随着“一带一路”备忘录的正式签署,意大利如果能够抓住机会继续打好设计这张牌,则将有很大机会成为引领中国未来设计产业的市场霸主。事实上,在消化了多年的失败教训以后,意大利企业似乎也逐渐找到了在中国做生意的节奏:菲克集团并没有像十年前“一欧元变卖南京菲亚特股份”时那样不知悔改,而是在坦然撤走菲亚特汽车的同时,选择将JEEP打造成重点营销品牌并使其在中国继续发扬光大。作为菲克集团绝对的优良资产,JEEP在华年销20万的成绩单也充分预示了美好的未来。图片来自网络)
所以,意大利选择从G7集团里率先同中国签署“一带一路”备忘录,既有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也许从历史进程的角度上来说,这一事件并不能从根本上为“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实现一锤定音,但也必将会作为一个里程碑式的节点而载入史册。
意大利的高调参与,标志着中国意图通过“一带一路”战略而搭建的、以“东亚——沿路经济带——西欧”作为地缘基础的欧亚大陆商业圈正式开张营业;更重要的是,中国通过意大利打开了一个足以撬开西方意识形态体系大门的缺口。
在一个良性的后续连锁效应里,中国将更有机会与更多欧洲国家建立起更多的合作项目,并在此过程中学习、消化和吸收欧洲国家的先进科技,升级自身的高科技产业实力,加速完成“产业结构转型”。而所有这一切元素的拼接完成,也才是实现“一带一路”战略目标的价值和意义。


(“制造业回流”的口号本质上是声“东”击“西”,而G7集团同床异梦的行为表现,也恰恰暴露了盟友集团并不相信美国只会把注意力放在与中国争夺低端制造业的小蛋糕上。冷战后的分赃体系决定了由美国霸占金融能源和前沿科技、其盟友们瓜分工业生产和科技研发,而第三世界国家则只能哄抢残羹冷炙。现在美国政府对已然躺赚食物链顶端的全球资金避而不谈、对吸血暴利的国内资产阶级纵容娇惯,却要把贫富矛盾暴增的副作用大锅甩给其他国家、甚至不惜动摇西欧和日韩等盟国的核心利益,这分明就是一种用牺牲国运的方式来笼络选票的政客思维。作为一名伟大的资产阶级掘墓人,川建国同志必将永垂不朽!图片来自网络)(完,敬请关注下一篇:《科技兴国》)
(完)



参考资料
“两高”发布司法解释依法严惩涉地下钱庄犯罪,《关于办理非法从事资金支付结算业务、非法买卖外汇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网上发布厅)
MBA智库百科词条:离岸金融市场 offshorefinance market
知乎问题:“为什么索罗斯可以做空一个国家的货币” 刘权林的回答
地方政府被指纵容李嘉诚囤地:多项目4年仅开发1%. 网易. 2014-07-31
米尔斯海默.大国政治的悲剧,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
美国的“亚太再平衡”是复合式离岸平衡战略,福建社会科学院.2014-02-28[引用日期2017-06-13]
维基百科词条:长江实业、李嘉诚、港珠澳大桥
中国工程师力拼荷兰建桥公司,存于互联网档案馆. 星岛日报. 2017-10-18.
百年中铁工业是如何炼成的. 人民网.2018年1月22日
国有企业的市场化. [2017-05-28].
杨眉. 肯尼亚与中国隆重庆祝庆祝蒙内铁路通车仪式. RFI - 法国国际广播电台. 2017-05-29.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9-09-17) (中文).
富士康三部曲:上市一年仍破发. 新华网。财经
日本首相称钓鱼岛不存在争议 不会向中国妥协. 腾讯网. [2012年9月27日] (中文(中国大陆)).
中印战争50周年反思:赢了战争,输了外交. 腾讯.
中印自卫反击战内幕-中国军队撤军的真正原因. 中华网. 2007-12-26 [2017-07-24]. (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年8月2日).
韩国要求中国勿干涉其导弹部署. 纽约时报中文网. 2015-03-18.
东亚萨德危机:中国已对两韩都失去耐心. BBC中文网. 2017-03-07 [2017-06-11].
日韩贸易战升级!刚刚日本正式决定将韩国“踢出”贸易优惠白名单 - 21财经. [2019-08-02] (中文).
拒绝支援意大利,德国截留瑞士口罩,欧盟的小船又翻了。观风闻,2020.03.09
英媒:制造业回流美国 特朗普“痴人说梦”多维新闻2019-05-24
10年内意大利移居国外的年轻人超25万,他们都去了哪?欧洲头条2019-10-08
肺炎疫情防控战下的欧盟前景不确定性. BBC中文网 2020.03.06
菲亚特中国残局:缘何两次入华均惨败收场?EEO经济观察2018-06-09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精彩,有深度的好文
感谢阅读!
好文,感觉因为zhih讲少了很多
突然觉得眼前一亮,看了那么多讲我国历史上的伟大,您这文章是带我们看到未来的。
感谢阅读,很开心终于有人能看懂我的写作目的
好文,感谢作者的详细剖析!
[棒]
感谢阅读!
谢谢,谢谢你能够跟我们分享对世界的认识[超开心]
谢谢你支持!
答主也太棒啦!!!
答主想问一下,那那如果意大利啥的这些地方的东西卖到中国不会害怕抢占了中国的市场嘛
为什么他们要怕...不应该是我们更怕么
对对我就是说我们怕他们抢占我们市场哈哈哈
竞争是常在的,你这么想,意大利企业进来也可以给中国增加就业岗位,而且中国工程师设计师他们进去工作也可以顺带了解意大利企业的技术管理什么的,合作共赢不算吃亏的。如果意大利一定要本土生产然后自己拉到中国来卖,那关税成本物流成本他们也吃不消
非常好     目前当务之急“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582
帖子:7831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