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业定量任瞳团队】每日资讯20190218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XYQUANT   2019-2-18 08:36   2114   0
行业资讯
上交所:广泛听取市场意见 抓紧完善科创板规则
央行或继续“扩表”支撑信用创造稳增长
超八成上涨 港股通标的成“春躁”行情领头羊
同业资讯
9场科创板座谈会谈了啥?这些问题最受机构关注
今年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已超5%
15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视源股份最受关注
产品资讯
养老金和市场有效性提升将推动国内ETF大发展
ETF上演群雄逐鹿,基金公司多举措打造竞争优势
行业资讯
上交所:广泛听取市场意见 抓紧完善科创板规则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为更广泛深入听取市场各方的意见和建议,2月15日到17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黄红元及所领导班子成员先后分赴上海、北京、深圳、成都四地召开了9场片区座谈会,面对面听取市场各类主体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的意见建议。全国113家证券公司、13家基金管理公司、24家代表性创投机构、5家保险资管企业、6家律师事务所和4家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要负责人以及部分个人投资者代表参加了片区座谈。会议召开地证监局、地方金融监管局和地方科技企业管理部门也派员参加了会议。
与会代表对上交所发布的科创板6项规则征求意见稿的全面性、系统性和整体性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符合市场预期,其中一些市场化创新举措甚至超出了市场预期,体现了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支持服务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增强资本市场对科创企业的包容性、着力支持关键核心技术创新的改革取向,有利于提升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大家一致表示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取得成功充满信心和良好预期。同时,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中有关发行承销、上市门槛、交易行为、监管执行、中介责任、法律衔接、司法配套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
上交所表示,将认真研究论证、充分吸纳各方面提出的合理建议,在中国证监会的指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六次会议精神,抓紧完善相关制度规则,稳步有序做好规则发布、人员准备、技术改造、企业储备等方面的工作,全力落实好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改革这项工作。

央行或继续“扩表”支撑信用创造稳增长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近期,关于央行“扩表”的讨论多了起来,市场围绕央行公布的2018年12月末资产负债表中“其他资产”项目异常大幅增长进行了诸多猜测分析。由于过往“其他资产”项下表现总体平稳,当月突然异动加之该项下具体包含哪些细项央行从未公布过,引发了市场的无限遐想,其中又以央行给金融机构注资、购买国债或股票的猜测流传最广。
“其他资产”项对外界来说颇为神秘,尽管无法准确分析出其为何会在单月突然暴增5000多亿元,但也可通过分析排除一些不靠谱的猜测。比如,对于上述广为流传的两种猜测,就可以用排除法否定。
历史上,央行资产负债表“其他资产”有过异动的情况,多与央行利用外储给金融机构注资有关。不过,如果央行给银行等金融机构注资,一方面央行的资产负债表中“其他资产”会增加,另一方面也会导致金融机构的“实收资本”相应增加,但从公布的去年12月银行或券商的全行业实收资本或净资本数据看,并未出现大幅变化,所以可以排除这一猜测。至于央行购买国债或股票则更不靠谱,央行对于直接购买国债或股票早已予以否认。
央行也关注到了上周市场的热议,在上周五的媒体吹风会上回应了“其他资产”项激增的问题。央行相关负责人表示,资产负债表中的“其他资产”,是未单独列示的资产科目集合,主要是一些杂项资产项目和应收暂付项目。年底时,这些项目中有不少会有季节性变动的特点。待年末时点过去后,这些季节性变动会减弱或消除。
实际上,讨论单月“其他资产”项的异动意义并不大,更应该关注的是,随着央行公布去年12月的资产负债表,可以发现,去年全年央行基础货币总投放量并不大,前11月还呈现下降趋势,靠着12月单月增加2.5万亿元,才使得全年实现增长9000多亿元;同样的,去年全年央行资产负债表总体平稳,如果不是靠去年12月单月基础货币投放较多,去年11月末相较于2017年底央行还是“缩表”。因此,总体来看,去年12月央行“扩表”、基础货币投放规模加大虽然意味着货币政策在短时间内出现了一定的宽松,但去年全年保持了基础货币的平稳投放,资产负债表也总体稳定,说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总基调并未改变。
展望2019年,预计央行“扩表”将是大概率事件,央行将继续通过逆回购、中期借贷便利(MLF)、定向中期借贷便利(TMLF)等“扩表”工具增加流动性供给,助力信用创造。2019年1月新增信贷和社融创历史新高虽有季节性因素,但或许也意味着信用宽松拐点的到来。一旦信用宽松周期到来,将会对经济稳增长起到正面作用,同时也会对金融资产价格起到支撑作用。

超八成上涨 港股通标的成“春躁”行情领头羊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与A股一样,港股今年以来也出现了明显的春躁行情,恒生指数2019年以来累计上涨7.95%,与上证综指7.56%的同期涨幅不相上下。领衔的板块也基本一致,农业、科技、大消费等板块成为港股大盘上涨的急先锋。莫尼塔认为,本次港股反弹的动力正是来自于与A股市场春季躁动的共振,主要受经济数据真空期、流动性边际宽松、改革预期和贸易战暂缓的影响。而对于2月份港股的春季攻势能否进入到第二波,目前市场争议较大,多数倾向于认同接下来港股的波动性可能会加大。
263股今年涨超20%
由于美联储加息预期暂缓并有望提前结束缩表,以及中美谈判进展顺利,1月全球股市集体躁动,港股也跟随A股发动春季攻势,大盘明显反弹接近8%。个股涨多跌少,赚钱效应有所增强。
Wind统计显示,在可统计的2332只港股中,今年以来涨幅为正的1342只,占比为57.5%;涨幅为负的有814只,占比为34.9%,此外还有176只涨幅为零。从港股通标的股的表现来看,表现明显更好。在可统计的482只标的股中,今年以来涨幅为正的414只,占比高达85.9%,涨幅为负的仅65只,占比为13.5%。
统计同时显示,全部港股中,今年以来累计涨幅在20%以上的个股有263只,其中涨幅翻番的有5只,包括铁货、雨润食品、汇创控股、中能国际控股和倢冠控股。受掌门人祝义财回归的消息带动,雨润食品在1月底股价大幅飙升,1月23日单日狂涨28.92%。猪年春节后,农业股纷纷走俏,雨润食品继续上攻势头,2月12日和14日分别大涨17.24%和19.40%,该股在上周五盘中触及1.75港元,创出2015年10月以来3年多新高,今年以来雨润食品累计涨幅达1.58倍。
港股通标的股方面,涨幅超过20%的有75只,其中5只涨幅超过40%,分别为海信家电、信利国际、中粮肉食、新高教集团和中信建投证券。
从强势股所属板块来看,港股与A股基本一致,均为农业、科技、大消费板块领衔。农业板块除了雨润食品,累计涨幅超过20%的还有康大食品、超大现代、现代牧业、五谷磨房和万洲国际等。科技板块中,京信通信以72%的涨幅成为反弹急先锋,美图公司、金山软件今年累计涨超30%,网龙、浪潮国际、畅捷通、舜宇光学科技等也涨幅居前。大消费板块中,海信家电、创维数码、美团点评等涨幅均在30%以上,恒大健康、优品360、特步国际和茂业国际等也表现亮眼。
与A股有所不同的是,港股市场中,还有两大板块今年以来表现相当出色。其中一个是医疗保健板块,平安好医生、药明生物、金斯瑞生物科技、中国生物制药、东阳光药和三生制药等率先反弹,涨幅均超过30%;另一板块是教育板块,2月13日国务院印发《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要建设多元的办学格局,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特别是大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同时支持发展股份制、混合所有制等职业院校和各类职业培训机构,受此刺激,港股的教育板块涨幅喜人,新高教集团、中国新华教育今年以来分别大升42.11%和40.41%,希望教育、中教控股、天立教育、民生教育等也涨超29%。
“春躁”行情还有第二波?
市场分析普遍认为,港股年初以来的反弹主要基于美股反弹创造的宽松环境下,国内政策促进提振市场信心带来的估值修复。目前港股的春躁行情已完成了上半场,那么接下来还有第二波吗?
国信证券的看法较为乐观,认为春季攻势将进入到第二波,行情值得期待。一方面在美联储继续保持鸽派言论,预期3月加息概率为零,市场有声音开始讨论美联储已经退出加息通道;另一方面目前A股市场正处于极佳的时间窗口,包括在估值历史底部、两会前基本面数据真空、无风险利率快速下行以及强政策预期,预计港股将跟随A股反弹。因此港股在经历了1-2月的反弹之后,目前仍在进行时。
申万宏源也认为,在美联储可能放慢加息步伐和中美贸易争端出现好转的的情况下,海外投资者在2019年可能会重返新兴市场。对于2月,在海外资金流入的环境下预计港股市场的上升趋势仍然可以维持,但由于数项重大事件或会影响市场情绪以及疲弱的全球经济增长展望,市场的波动性或会上升。
东兴证券则认为,随着美股财报期重点公司对于盈利指引下调带来的盈利预期下调以及部分经济数据超预期回落,市场对于货币政策偏鸽表态逐渐消化,关注度将重新回到盈利上,预期美股本轮反弹在2月可能较难持续;进入2月,市场关注将更加聚焦在财报,港股随着重点公司盈利预告可能低于预期以及A股商誉减值等引起的巨亏潮等对市场信心的挫伤,反弹动能或将势弱。
招银国际认为,港股即将进入业绩期,鉴于去年第四季内地经济增速创近十年新低,企业盈利表现预计较为疲弱,并可能令市场下调今年盈利预测。对于港股业绩的影响,海通证券认为,2月以来全球股市逐渐从1月的集体躁动走向基本面验证,但目前港股上市企业中业绩披露比率仍较低,3月份后港股将进入年报密集披露时期。
港股短期仍处于业绩真空期的躁动阶段,右侧拐点需等待盈利回落幅度确认。
与北上资金近期加速流入A股相比,南下资金相对没有那么进取。今年以来,沪市港股通有8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其中2月11日和15日分别净流出3.16亿元和1.01亿元。深市港股通也有4个交易日出现资金净流出,不过在春节后5个交易日均实现资金净流入。有数据显示,因不断弱化的基本面预期和持续存在的估值担忧,已有内地投资者开始从内银板块中撤退。
莫尼塔的统计数据则显示,近几年来,港股的春季行情表现出比较明显的规律,大部分行情结束时间都在2月底,2013年与2018年结束时间则在1月底,这两年主要受美联储提前结束量化宽松和贸易战的影响。
对于今年行情,港交所行政总裁李小加表示,2019年是一个充满不确定性和动荡的年份,不过坏的消息和坏的市场都已经发生了,市场价格也充分体现了这些坏消息,目前改革和开放都在加速,未来还是会有不错的发展。李小加称,港交所的三年战略规划会在2月底出来,到时候会有清晰的交代和路线图。
同业资讯
9场科创板座谈会谈了啥?这些问题最受机构关注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上交所日前召集券商、基金、保险资管等机构及部分个人投资者举行9场座谈会,就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业务规则征求意见。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会上讨论最多的包括科创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新股定价有效性以及投资者门槛是否过高等问题。
聚焦上市委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据了解,参会机构对设立科创板并试点注册制配套规则中有关发行承销、上市门槛、交易行为、监管执行、中介责任、法律衔接、司法配套等内容提出了具体的意见建议。其中,关于发行上市审核规则,涉及保荐工作底稿、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定位、上市条件设置等最受关注。
目前的《上海证券交易所科创板股票发行上市审核规则(征求意见稿)》(简称意见稿)规定,保荐人应当在报送发行上市申请文件的同时报送保荐工作底稿。而参会的保荐机构大多认为不宜全部提交,建议后续出台具体的指导目录,并给予时间宽限。
值得注意的是,上市审核是议论的焦点,包括上市委员会的职责和审核标准。
按目前的意见稿规定,上市委的主要职责是对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出具的审核报告进行审议。也就是说,上交所发行上市审核机构审核之后,出具报告,再由上市委审议。
参会的投行表示,希望实质审核的权限和标准一定要具体,即确定由谁来审,交易所与证监会分工明确而不是双重审核。
此外,就目前信息披露的“新三性”原则要求——审核从充分性、一致性、可理解性的角度进行,保荐机构对此表示比较认同,尤其强调突出重大问题的披露和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以便于投资者理解。
保荐机构跟投比例能否灵活调整?
科创板企业的发行承销,实际上对投行是一个大挑战,首先是定价,其次是跟投。
在上海的座谈会上,上交所提及目前的七类专业投资机构参与询价,哪些环节会导致定价失灵?降低引入战投和实施超额配售权的门槛、试点保荐机构跟投等,这对促进股价稳定是否有效?
有参会投行表示,养老机构的配售比例较高,还有亏损企业的估值和定价依然是最困难的,这是真正考验投行的估值定价能力。
但最让投行担忧的是,科创板企业将由保荐机构跟投,如果是强制每个项目都跟投,而且比例太高,保荐机构根本无法承担风险,希望可以灵活降低比例,或先放开保荐+直投。
另外,监管层设置新股申购佣金这一机制,本意是有效促进审慎报价、促进主承销商培养长期客户,但保荐机构方面反映实际操作有难度。
期待出台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目前意见稿规定,非公开转让方式是通过询价配售方式减持股份,以及由保荐机构集中托管首发前股份、组织首发前股份的非公开转让,那么询价配售的定价、形式、受让方资格等方面也就需要进一步明确。不过,投行反映的部分市场声音认为减持规定较为严格。
对投行有直接影响的还有持续督导职责的安排,大部分保荐机构都表示压力很大。但最难的还是估值体系的建立——从申报到上市整个过程,企业的估值会有较大变化,预计市值如何确定,尤其是亏损企业的估值。还有投行提出,希望后续能出台关于分拆上市的具体方案。
50万资产门槛是否过高?
目前,科创板的交易特别规定(意见稿)设置,投资者适当性条件为资产不低于50万元和证券投资经验不少于2年。这一点在市场中引起极大的关注和讨论。
对此,不少机构认为50万元的资产要求过高,可能会对市场流动性造成一定影响,建议将资产要求调整至30万元,甚至10万元。中国结算的数据显示,股票账户资产在50万元以上的投资者占比极少,这个门槛相当于挡住了九成以上的投资者。
不过也有的机构认为,投资者适当性与科创板的高风险匹配,虽然大部分散户无法直接投资,但仍可以通过公募基金参与,也有利于我国A股的投资者结构转化。
另外,对于科创板股票上市后前5个交易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同时实行T+1交易机制的规定,仍有参会人士表示疑虑,认为是否可考虑T+0和放开涨跌幅限制。
另外,上交所召集各机构参加上述座谈会的通知中也提出,从境外实践来看,境外主要市场有分散化交易安排。科创板拟通过券商在连续竞价交易阶段,对投资者单位时间(如1分钟)单只股票单方向的最大申报金额进行控制,这种技术方式是否可行还需评估。

今年可转债基金平均收益已超5%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今年以来,可转债市场表现喜人,平均收益超过5%。公募布局可转债基金的热情明显提升。基金经理认为,权益、转债市场均已见底,性价比突出,随着转债市场扩容,流动性提升,有望吸引更多的机构资金。
可转债基金表现突出
权益市场强劲反弹,可转债市场也迎来一波行情,可转债基金表现可圈可点。Wind数据显示,截至2月15日,70只可转债基金(剔除分级,不同份额分开计算),今年以来平均收益率为5.07%,其中,华富可转债收益率达到10.21%,鹏华可转债、华商可转债A等产品收益超过9%;南方希元可转债、博时转债增强A的收益率都超过了8%。
“年初以来受益于市场风险偏好回暖,风险资产表现较好,我们的组合也相对受益。”华富基金固定收益部总监尹培俊告诉记者,从大类资产配置角度看,股票和转债的性价比在提升,A股估值接近历史底部,大量蓝筹股股息率超过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而转债有债底和条款作支撑,配置价值显著。
去年下半年基金布局可转债的热度明显提升,南方昌元可转债、中金可转债、广发可转债等9只基金相继成立。多家基金公司表示,看好转债机会,将积极布局相关基金。
蜂巢基金资产管理部副总监张亦博透露,今年可转债市场的机会主要来自三个方面:首先,可转债市场待发行规模超过4000亿,到2020年可能会成为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市场流动性将明显提升,估值定价趋于合理,会吸引到大型机构资金的配置,转债市场将进入供需两旺的局面;再者,权益市场今年结构性行情可期,在估值相对较低的背景下,转债会作为主要的固收增强品种进行配置;另外, 目前转债的机会成本较低,促使债券类产品增持转债。
尹培俊则认为,今年债市仍然会受益于基本面和宽松货币政策驱动继续有所表现,但阶段性波动可能加大;而股票、转债等风险资产经过2018年大幅调整后,估值接近历史最低水平,风险溢价处在高位,在无风险利率持续下行背景下,性价比相对纯债资产不断改善,已具备较强的配置价值。
加大转债研究力度
统计显示,目前已上市和即将上市的可转债超过120只。张亦博认为,可转债市场的扩容有助于提升整个市场的流动性,同时使可转债的估值定价更加合理,形成供需两旺的局面。
尹培俊表示,可转债市场扩容的同时也会带来投资者群体的扩容,包括保险、券商、公募、私募、企业法人、个人投资者都可以在这个市场中找到适合各自风险偏好和风格的标的。
尹培俊坦言,可转债市场的扩容也对投研能力提出更高要求,除了要加强对各行业和重点个券的基本面变化跟踪,还需要增加策略思维以应对行业板块的边际变化。
“我们将排除高价、市值过小、评级过低、存在股权质押风险的标的,关注标的流动性情况,最后结合正股的基本面、转债估值、权益市场风格等选择标的。具体板块上,银行、券商、通信、电子、消费、军工以及部分周期行业龙头都值得关注。我们把转债分成估值低但正股基本面差、平衡型、估值高但正股基本面好三大类,根据不同市场的风格选择不同类型进行配置。”张亦博说。
尹培俊称, 现阶段相对看好大金融板块,包括银行、券商和保险。“一方面是这些行业数量多、规模大,流动性比较好;另一方面,金融板块估值已体现了悲观的定价,而不少银行依然能持续赚ROE的钱,保险的健康养老空间也很大,券商则在政策宽松周期内享有超额收益,弹性较大,所以它们的风险调整后收益其实并不差。另外,新能源、TMT、农林牧渔、军工等行业也值得关注。”
另外,尹培俊还表示,从自上而下配置角度来看,权益资产表现较好时,可以多配置股性转债;当债券占优时,仓位向债性转债侧重;从自下而上把握Alpha机会的角度来看,观察可转债要跟正股基本面一起看,优选业绩增速与估值匹配的可转债,估值包括正股估值和转债估值。

15家公司获机构调研视源股份最受关注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春节后首周,A股市场迎来开门红,各主要指数全线上扬。不过,热闹的市场行情下,机构调研情况却略显平淡,上周沪深两市仅有15家公司披露调研记录,较节前最后一周减少20家。
市场整体表现向好,上周获调研个股股价全部实现上涨。其中,康泰生物和TCL集团一周涨幅分别达14.71%、13.38%,涨幅居前。鹭燕医药居于其后,周内上涨9.56%。
交银施罗德基金、景顺长城基金和博时基金等在内的15家机构调研中,康泰生物首先介绍了去年业绩情况。2018年下半年,公司虽受行业事件影响,但较2017年仍有较大幅度增长,产品销售增长较好,特别是四联苗的销售增幅较大。公司预计2018年净利为4.25亿元—4.65亿元,同比增长97.95%—116.58%。此外,康泰生物在调研中透露了多项产品研发进度。其中,公司冻干人用狂犬病疫苗(人二倍体细胞)正处于临床研究总结阶段,计划在年中或三季度报产,预计2020年至2021年投产;23价肺炎疫苗预计年中上市销售;13价肺炎疫苗目前处于统计分析与临床总结阶段。
从调研机构家数看,视源股份上周最受机构关注。2月13日,合计20家机构联合造访了视源股份。其中,广州开发区产业基金投资集团、中科沃土基金和广州金控等多家广州地区机构调研了这只广州本地股。公司上周股价上涨约3%。视源股份为液晶显示主控板卡和交互智能平板领域的龙头企业。业绩快报显示,公司2018年实现营业收入169.97亿元,同比增长56.40%,实现净利润为10.01亿元,同比增长44.81%。
调研中,机构主要关注公司教育和会议两大交互平板类业务的情况。视源股份介绍,2018年,公司教育领域交互智能平板的产品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大尺寸产品的销售占比提高,交互智能平板的毛利率同比有所提升;会议业务的销售体系目前以分销渠道为主,这些经销商主要为企业办公设备或IT设备集成商,具有较成熟的企业客户资源。此外,公司认为,液晶面板的价格下降,不会直接导致交互智能平板降价。
视源股份目前员工人数3500余人,2017年末员工数为2700余人。谈及2019年人员增长计划,公司表示,人员增长将继续匹配业务发展规划,一方面为主营业务快速增长所需的人员增加,另一方面为布局新业务、新产品的用人需求。
产品资讯
养老金和市场有效性提升 将推动国内ETF大发展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在美国市场,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费率竞赛早已如火如荼。基金巨头们纷纷降低ETF费率,富达甚至推出了“零费率基金”。在低费率时代,美国的资管机构也在探索新的盈利模式,以弥补ETF管理费下降带来的损失。
国内外法规差异或影响ETF发展路径
去年8月,富达基金推出全球首批免成本基金——“富达零费率全市场指数基金”。富达称,两只零费率ETF将不会对其交易的美国及海外股票征收任何额外费用,基金追踪的是自有股票指数,而非第三方指数,从而进一步降低了产品成本。
实际上,在过去一年,美国资产管理巨头们在费率上进行了一场非常激烈的竞争,争相下调ETF费率。贝莱德降低了旗下部分ETF的费用,道富则一口气发行了数十只低成本的ETF,领航集团免除了其美国市场上几乎所有ETF产品的交易费用。
ETF进入低费率时代,这类产品的赚钱模式开始从单一依靠管理费收入,慢慢转变为通过股票转融通、投顾服务来赚钱。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表示,国内大型基金可以不太在乎成本,有可能尝试将ETF作为其服务客户或者资产配置的工具,而不是仅仅要赚ETF的管理费。
华安基金认为,中美两个市场在基金销售机制的差异造成了主动管理基金和指数基金的发展趋势。据介绍,美国的基金销售以“投顾模式”为主导,80%以上的基金销售都是通过第三方投资顾问实现的。投顾与基金公司完全独立,投资者向投顾缴纳咨询费,投顾则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为他们选择成本低廉、性价比更高的指数基金,进行资产配置。
而国内的基金销售仍然依赖以银行为主的传统渠道,通过尾随分成等形式获得中间收入。代销渠道往往是从自己的利益出发,会优先代销和推荐管理费率更高的主动管理基金,而这也是当前指数型基金销售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分析称,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通过基金资产获取的收益归基金持有人,ETF通过股票转融通获取的收益属于基金资产,不能成为基金公司的营业收入,这一点与海外市场有些差异。但是,未来投资顾问模式是一个发展方向,基金管理人通过收取投顾服务费来增加营业收入,同时适当降低ETF的管理费。
养老金入市、市场有效性提升将促进ETF发展
美国ETF的资产管理规模在过去15年保持着20%以上的复合增长率。随着市场有效性提高,机构投资者的壮大,国内ETF产品也有望迎来更快速的发展。
徐猛认为,考察海外市场ETF的发展过程可以发现,宽基ETF是核心产品,有巨大的发展空间。美国最大的ETF——标普500的规模有2540亿美元,而A股目前最大的股票ETF华夏上证50的规模还不到500亿元人民币。投资顾问模式让更多的普通投资者可以配置高效、低费率的ETF产品,这一模式是国内基金销售的重要趋势。长期配置资金特别是养老基金是ETF发展壮大的重要推动力量,国内的养老机构、保险机构、公募的养老FOF基金等都将是长期配置ETF的主力机构。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表示,未来养老资金更多的是以参与公募基金的方式进入股票市场。根据海外市场经验,是养老产品推动了公募基金的大发展。国内ETF产品出现以来,ETF的发展可谓一波三折。之前曾经经历了一段较长时间的瓶颈期,净值和份额总是出现此消彼涨,规模总体增长并不大。2018年可以说是走出了这个瓶颈期,取得了突破,ETF规模出现了很明显的增长,这主要与市场环境和投资者认可度的提升有关。2018年是ETF成功突围的开始,相信国内ETF一定会随着市场有效性的提升得到更大更快的发展。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也认为,国内市场以散户投资者居多,海外则是机构投资者占主导地位。随着国内养老FOF等政策红利的推出,机构投资者不断增多,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以ETF为代表的工具型产品。而且,在市场有效性提升的背景下,主动投资战胜指数投资的难度在加大,散户对指数型工具产品的理解不断加深,国内ETF市场也会迎来又一个快速发展期。
不过,相比ETF,嘉实基金更看好Smart Beta产品在国内的发展空间。国内资本市场是非有效市场,在这样的市场里有机会通过主动管理获得超额收益。Smart Beta将实现超额收益的能力(阿尔法)用指数(贝塔)的形式表现出来,既具有被动基金低成本、低费率、大容量的特征,同时又有能获取超额收益的优势。由Smart Beta策略衍生的基金产品可以成为更为细分而优质的底层工具,是资产配置工业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件。

ETF上演群雄逐鹿 基金公司多举措打造竞争优势
2019年2月18日证券时报网
2018年,ETF给基金行业带来巨大惊喜。强大的吸金能力带来规模的突破,指数投资方式得到机构和个人投资者的认可,基金公司开始期待ETF黄金时代的到来。发行创新产品、增加流动性服务商、降低费率,为抢夺风口,基金公司在ETF上的较量逐渐升级。
去年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的火爆仅仅是一个开始。目前基金公司在ETF上的较量逐步升级:申报发行ETF创新产品、为存量ETF增加流动性服务商、拼费率、专户产品参与ETF期权交易……领先的公司希望继续做大规模扩大优势,后来者希望快速跟上,占据一席之地。
统计显示,目前场内各类ETF净值规模接近6000亿元大关,而且仍在不断增长中。基金公司的ETF风口之争愈发激烈。
公募多措并举
扩大ETF市场优势
经历了去年的大扩容,处于领先位置的公司在力争扩大优势,他们的着力点包括继续完善产品线、推出Smart Beta产品以及提升产品流动性。
华夏基金数量投资部总监徐猛表示,华夏基金已经拥有跟踪权重指数、中小盘指数、境外指数等标的的13只股票型ETF,今年将继续完善中小盘成长股产品线,推出基于创业板的Smart Beta产品,积极筹备商品ETF,拓展境外指数产品,完善部分主题指数或行业指数产品线。
嘉实基金也表示,Smart Beta策略衍生的ETF产品可以成为更为细分而优质的底层工具,嘉实基金将陆续推出基于宽基及行业的Smart Beta产品,为投资者提供更丰富的资产配置选择。
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称,广发基金将多方面扩大ETF领域的优势:一是重点做大优势品种,如创业板ETF、中证500ETF、传媒ETF等;二是布局有特色或具前瞻性的品种,新产品主要面向Smart Beta、商品ETF、海外ETF等。
华泰柏瑞指数投资部总监柳军透露,华泰柏瑞基金将在完善宽基产品线的基础上,发展特色产品,包括传统宽基指数ETF和Smart Beta两个维度。柳军认为,Smart Beta产品基于因子投资策略及其工具化特征,将满足机构投资者对指数产品的多样化需求。未来FOF和年金类产品投资需要特色更加鲜明的策略类和工具类产品作为资产配置的底层标的,Smart Beta ETF将成为有效对接这一巨大需求的切入点。
除了推出创新产品,存量ETF的流动性管理也被多家基金公司当做重中之重。
徐猛表示,在提升ETF产品的流动性方面,华夏基金将继续加大投入,增加更多的做市商为ETF产品提供流动性;促进ETF持有人的多元化,鼓励配置型投资者、套利交易者、短线交易者等投资者参与ETF投资。
柳军和广发基金指数投资部负责人同样表示,从公司发展的角度,会首先巩固宽基ETF产品的先发优势,在规模、流动性、客户数量以及各项投资交易指标方面,不断提升ETF流动性、降低跟踪误差,让更多的投资者能够以更低的冲击成本买到自己需要的ETF产品,通过服务吸引更多客户,扩大ETF规模,提升ETF产品竞争力。
在完善产品线、强化流动性之外,做好ETF产品的精细化投资管理,也成为业内领先公司的一项重要工作。徐猛表示,华夏基金会进一步完善ETF的风险控制、大额申购赎回的处理机制,控制ETF的运作风险,完善停牌股票的现金替代标识设定依据,建立长期停牌股票复牌后是否需要代理买卖股票的逻辑等,加强ETF投资过程的精细化管理。
打造ETF流动性等核心竞争力
在公募基金不惜重金投入资源的同时,市场上也存在对ETF核心竞争力的不同解读。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一款成功的ETF产品应该具备规模大、流动性好、折溢价率低以及跟踪误差小等特征。
徐猛表示,为了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华夏基金将从投资管理的系统化、运作管理的流程化、投资者服务的全面化等方面着手。“华夏基金已经开发了ETF篮子系统、指数投资系统、ETF实时监控系统及业绩归因系统等,以提高投资管理效率,为未来大规模、多产品的投资管理做好系统支持准备;同时,还会继续加强对市场以及投资者需求的研究,从单一向投资者提供资产配置的工具转为向投资者提供全面的资产配置解决方案。”
易方达基金经理成曦也认为,ETF是指数投资中效率最高、费率最低且最便捷的工具,规模、流动性、跟踪误差等指标都是构成ETF产品是否受投资者欢迎的重要因素。
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ETF基金经理认为,ETF是一个非常考验基金公司运营能力的工具型产品,ETF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市场上曾出现过多次ETF运行风险事件,所以,ETF的风控非常重要。“建议投资者尽量选择大型基金公司或者ETF运营管理零风险公司的产品。”
在以上各类指标中,流动性指标尤其受到基金公司的重视,一段时间以来,陆续有多家公募投入资源增加ETF流动性服务商。
柳军认为,ETF产品最核心的竞争力是流动性,流动性不仅体现为日均成交金额等指标,建立在产品有效规模和产品客户数量基础之上的流动性才是最核心的指标。“理想的产品流动性是一个金字塔结构,足够多的小额成交构成ETF产品流动性基础,这种产品的流动性具有可持续性,在成交速度、冲击成本和交易效率上都有显著优势。”
成曦和华南某大型基金公司ETF基金经理也认同这样的观点,流动性越好场内购买冲击成本越小,国内跟踪相同标的的ETF数量不少,而流动性基本决定了产品的发展态势。
“总的来说,ETF是一个综合性的金融产品,指数跟踪效率、偏离度是ETF的基础,费率是影响ETF收益的关键变量,流动性是ETF能够持续增长的核心因素之一……优秀的ETF在各项指标上都不能有短板。”成曦说。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9211
帖子:1841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