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场孤独症少年的独奏音乐会,看深圳如何做好这件“小事”

论坛 期权论坛 股票     
期权匿名问答   2023-9-24 02:27   1513   0
这是一双修长的手,干净、有力、骨节分明。放在黑白琴键上时,会自然流淌出悠扬的旋律。9月20日下午,在320米的高空,“世界最高音乐厅”深圳云颂音乐厅现场,这双手的主人舒海峰从容地弹奏了贝多芬奏鸣曲《黎明》第一乐章,旋律跳跃、清脆,再缓缓归于平和。



9月20日,“音爱而动,乐动人心”慈善助残活动暨舒海峰钢琴音乐会在云颂音乐厅举办。

很多人知道舒海峰。2021年北京冬奥会倒计时300天的舞台上,他曾与钢琴大师郎朗四手联弹《匈牙利舞曲第五号》,一时被冠以“天才少年”光环,时至今日仍颇受关注。但很少有人知道的是,年幼时期,他的双手是蜷缩的、无力的,那时母亲葛芳芳还没意识到,舒海峰已经患上了孤独症。

聚光灯背后,是舒海峰一家倾尽心力、不计成本的负重前行。幸运的是,这个过程里,小家并不孤独。过去十八年,舒海峰和舒海峰的家庭,以及南山区残联、南山区慈善会和深圳慈善会,都在努力做同一件事情: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把这名“来自星星的孩子”,勉力送入寻常人的生活之流中。

慈善就是从小事做起”

要等到好些年以后,葛芳芳才从久远的家庭影像中,发现一些当年没有发现的细节——比如,年幼的舒海峰喜欢斜眼看手、踮着脚走路,喜欢看轮子转,喜欢在家里来回跑圈,反复推拉抽屉。直到接到确诊通知,她才意识到这些都是孤独症儿童的典型症状。

“感觉天瞬间塌下来了。”那时小家庭刚在深圳扎下根来,美好生活开启在即。医生反复跟她强调:“孤独症终生无法治愈,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也给她信心:“通过科学的干预和帮助,是可以尽量朝正常人靠拢的。”

“靠拢”的过程颇为漫长。包括葛芳芳在内,家长们做了大量的“小事”:比如,风雨无阻地陪孩子上声乐课,看着他对着镜子找舌头位置,慢慢发出正确的音调;专程去青岛参加面向家长的孤独症康复培训班,用纸和笔记下训练方法,回来给舒海峰做训练;再比如,为了“锻炼双手肌肉”让舒海峰接触钢琴,往左按,往右按,日复一日,动人又流畅的旋律在某一天出现了。



舒海峰及其家人。

日渐累积的细微变化,令这个小家望见了曙光。9月20日,“因爱而动,乐动人心”公益助残活动暨舒海峰钢琴音乐会现场,18岁的舒海峰握着话筒,西装笔挺,用流畅的中文和英语向台下来众娓娓道来:“很高兴为大家带来我的钢琴独奏音乐会,我能真实地感受到,大家对我的热情和爱。”

其中一份爱,正是来自南山区残联、南山区慈善会和深圳慈善会。

他们长期关注着如舒海峰这些“来自星星的孩子”,细水长流地做着一些“小事”:持续举办“梦飞行”项目,让孤独症孩子有机会搭乘飞机,实现一场三天两夜的梦想之旅;关注孤独症患儿的饮食及就业,面向孤独症儿童开放公益保险项目;不时推出义诊和康复训练活动,为孩子们搭建展示的舞台,比如,这场独属于舒海峰的钢琴独奏音乐会。

“深圳是个包容的城市,甚至不熟悉的人,平日也会默默给予我们一些帮助,所以有了今日大家看到的舒海峰。”现场,葛芳芳深深鞠了一躬。“我们非常感谢这些帮助和关爱。”

“慈善从来不是高高在上的姿态,它应该是打动人心的、温暖细微的。” 深圳市慈善会会长、深圳市政协原主席戴北方说。在他看来,慈善就是一件一件踏实的小事、一点一滴切实的温暖,“慈善就是从小事做起。”

这一点,也在这场活动中得到了体现。

会场之外,一批“特殊”的工艺作品亮相外场公益市集,包括景泰蓝工艺画、陶瓷杯、陶瓷盘、活性炭盘摆件和鱼皮非遗工艺挂件。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这批工艺品均由残障人士创作而成,一经售出,款项将直接返给创作者。



展出现场。

共创同路发展(深圳)有限公司创始人刘曦塔买下了景泰蓝工艺画《荷花》。这幅画由一名精神残疾人士耗时3月完成,画中荷花摇曳,鸟儿仿若清啼。“我从残障人士身上看到了力量。” 刘曦塔说。

让更多人做更多“小事”

慈善不是少数人的专属,而是所有人的需要,“慈善是人类之心所能领略到的最真实的幸福”。这个看起来宏观、庞大的话题,实际上,都与构成社会的每一个人息息相关。

如何让更多人投入慈善、做更多“小事”?对于这个问题,被称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的深圳,有一套独特的回答方式。

摆在首位的,是“阳光”二字。“阳光、透明、诚信是慈善组织发展的应有之义。”此前9月5日,在第七届9·5公众开放日暨“慈善之家”揭牌仪式现场,戴北方如是强调。

换而言之,慈善组织需要主动接受市民和社会各界的监督,让公众走进慈善、了解慈善,有了信任,方能参与慈善。2019年,深圳出台首部地方慈善条例《深圳经济特区捐赠公益事业管理条例》时便已明确列出了多个“监督”,诸如:
捐赠一经成立,捐赠人对其捐赠款物不再享有所有权,但对捐赠款物的使用有监督检查的权利,对捐建公益项目有权直接或委托主管部门、其他有关单位、个人进行检查,可以提请审计部门或委托社会中介机构进行审计。

深圳市慈善会连续7年举办的“公众开放日”活动,正是为此而来——让市民了解市慈善会品牌项目情况,现场监督体验慈善工作。比如,市民捐赠的善款用在了哪里?慈善会工作人员每天都在做什么?这些看似犀利的提问,是“公众开放日”现场工作人员们需要解答的问题。

被信任的同时,还要让慈善的力量被看见、被听见。无论是为孤独症儿童搭建表演的舞台,或是为残障群体辟出一方作品展示的空间,让更多人看到残障人士的力量……互动之下,最终沉淀的是大众对项目的信任、对慈善的信任。这份信任,能够在未来的多个场景下发挥超出预料的作用。

这还意味着,要做到“被看见、被听见”,还需要培育更多慈善项目,搭建更多慈善平台,让慈善走进社区、走进千家万户。

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2月底,深圳登记社会组织总量达10501家,其中慈善组织480家,分别占全国、全省慈善组织总量的4%、25%。此外,深圳先后培育了两万多个公益项目,打造了一批知名慈善品牌。

这离不开全市层面的布局,也需慈善组织主动铺开,创建更多慈善“场景”。以深圳市慈善会为例,其通过“善暖益居”社区微改造项目、资助社区慈善服务项目、社区慈善文化氛围营造等多种方式,探索和引导社会慈善资源投入社区。

“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

时下,深圳已成为“全国最具爱心和最慷慨城市”。据公开报道,深圳连续五届位列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前列,“十三五”期间年均捐赠额达58.6亿元,其中,2020年度慈善捐赠超过114亿元,人均捐赠额达654元,是全国人均捐赠额的4倍多。

与此同时,不足也仍在。一组2020年的数据显示:时年深圳慈善捐款占GDP的0.4%,远超全国平均水平,但与部分国家慈善捐款占GDP的2.25%相比,差距仍大。

换而言之,深圳慈善事业仍需注力。此前,深圳市民政局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未来,深圳在推动慈善事业由“传统慈善”向“现代慈善”方面将进行更多探索,比如探索推动公益慈善支持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改革,学习借鉴发达国家通过公益形式投入科技创新的经验做法。

此外,还将引导和激励慈善资源投向高等教育发展,丰富和优化高等教育资源供给模式,并在深化慈善捐赠支持高等教育事业激励政策、完善高校捐赠收入财政配比政策等方面进行探索。

采写:奥一网基层治理研究员 林少娟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4082
帖子:7881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