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8《薛兆丰的经济学课》本源之四:相互依赖

论坛 期权论坛 50ETF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3-2-28 13:34   1876   0
十 公司的结构(129-136)

1.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特征、优缺点
2. 公司治理的起点,就是信息不对称和对应的解决方案
3. 公司治理的不同流派,股东文化、利益相关者文化
4. 公司治理的 2 个原则:信托原则、商业判断原则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特征 ——

  • 股份可转让
  • 无限期经营
  • 有限责任制
股份有限责任公司的优点 ——

  • 它能带来巨额的资金
  • 不同的投资者共同承担投资
  • 公司运作期间,比任何一位投资人所愿意承担投资的时间还长,公司就能够做出非常远大的规划

虽然有限责任是一种伟大的发明,但这个原则并不是绝对的,有时候我们应该采取相反的原则,那就是“刺破公司面纱”的原则。每当我们采用这种原则的时候,都是我们觉得个人而不是公司应该承担更大的责任的时候。
对于这些信息不对称严重的行业,我们应该借助公司的品牌和内部管理来解决问题,而不是靠个人的自律来解决问题。
【M&M 莫米定理】一家公司的价值只取决于它赚钱、盈利的能力,而不取决于它融资的方式到底是股权还是债权。
公司的所有者,包括投资人和高管比较愿意借钱,而不太愿意增加股权,原因在于借钱能够限制股东的数量,股东的数量少交易费用就低,做决策就比较容易。
公司也不会无止境的借钱,债权比例过高,公司未来更不确定,公司形象不好。同时,高管和股东容易有各种各样的方式欺负债权人。
在公司的经营前景不是那么明朗的时候,高管和大股东会选择一些高风险、高回报的项目赌它一把,赌它一把如果赌赢了大部分的收益归股东和高管,而债权人永远只能拿固定的利息。
如果赌输了呢?损失也主要由债权人负责,他们可能拿不到利息,也有可能连本金都拿不回来。
要解决这种公司内部微妙的关系,我们常用的方式有董事会、有股东大会、有内幕交易,有各种债权人和股权所有者兴起的集体诉讼,还有公司上市的审查,还有各种评级机构的监督,还有证监会和股票交易市场的监管,还有各种对冲基金对上市公司所施加的制约。
公司治理的起点,就是信息不对称以及它的解决方案。

   阿道夫 ·伯利、加德纳·米恩斯《现代企业与私有产权》
股份有限公司的缺点: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

  • 所有者追求的是回报、要钱,公司要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给他们多挣钱。
  • 经营者关心的是 3P(津贴 Perks、权利 Power、名声 Prestige)。

   罗伯特·库特《所罗门之结:法律能为战胜贫困作什么?(Solomon's Knot: How Law Can End the Poverty of Nations )》


  • 无效的法律,尤其是公司法,是今天世界国家贫困的根源。

   《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 )》


  • 主要是那些政府没有看重、没有强调的策略,它就特别有效;相反,政府看中的而、强调的策略,它的效果就很弱。

在公司内部实施“民主”治理。把股东称为公民,把董事会称为立法机关,把经营班子的执行官称为行政机构,把公司章程称为宪法,把公司制度称为私有条例,把公司之间的合约称为条约。这种方式在商业领域并不流行,原因在于这种做法会极大削弱大股东和专业管理团队的领导作用。
“公司治理”的不同流派 ——

  • 股东文化。经营班子向股东的利益负责,而且他们只向股东的利益负责,在他们眼里只有股东的利益。在美国更流行。
  • 利益相关者文化。经营管理团队不仅要向股东负责,还要向利益相关者负责,包括但不限于股东、员工、上下游企业、消费者、社区、社会等。在欧洲和日本更流行。

企业经理担负起企业的社会责任,可能存在的问题 ——

  • 是一个违约的角色,是一个偷窃的角色,偷偷把应该给股东的钱、给股东的利益偷出来了,拿去分给社会上其他的人;
  • 充当了政府官员的角色,进行了财富再分配,他来决定,从股东那里得到的利益分给谁,谁更需要这些补贴。

在英美股份制公司里面,他们的两个治理原则:一个叫信托原则,另外一个叫商业判断原则。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微妙的关系,可以根据这两个原则——信托原则和商业判断原则——来协调处理。

  • 信托原则:一仆不侍二主。企业的经营者要时刻把自己想象为企业的所有者。它是专门针对企业经营管理者而言的。
  • 商业判断原则:用人勿疑,疑人勿用。给经理层的一个安全网,让他们在不受压力的情况下发挥他们的所长,鼓励他们去冒险。它是针对股东而言的。
在那些奉行“利益相关者文化”的地方,那些由股东发起的、控告经理层违反了信托原则的案件,就更多、更常见。
恶意收购,实际上是一种解决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问题的有效手段。

十一 竞争的逻辑(137-156)

1. 哈佛学派:用静态模型(完全竞争)分析商业行为。
2. 芝加哥学派:供应者和需求者从不竞争(解构企业、解构产品、解构企业之间的关系,解构市场上的营销策略)。
3. 奥地利学派:市场不需要反垄断管制。
4. 弗吉尼亚学派:反垄断法是一种寻租工具。
   博克《反垄断法悖论(The Paradox of Antitrust,1978)》
世界公认反垄断法起源于 1890 年美国的《谢尔曼法》

  • 第一部分:合同联合或密谋限制贸易即非法
  • 第二部分:垄断或企图垄断为重罪
反垄断法的重心不在证据上面,证据是可以提供的,但它的核心在于你怎么理解这些证据。不同的理论、不同的视角、不同的解释,就会对相同的证据贴上不同的标签。

一般来说,在反垄断案里面那些原告要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那一方,他们往往倾向于要把这个公司里面的相关市场划得小一点,也就是说要把相关产品的替代品说得少一点。替代品越少、相关市场越小,这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就越大,它垄断的可能性就越高,它罪名成立的机会就越大。
   《美国商业大亨创奇(The Men Who Built America)》

【网络效应】用户越多,价值越大。比如,电话、语言、货币、操作系统等。
【路径依赖】昨天的选择决定今天的行为。

  • 只要引入所有权,引入对未来获取利益的积极性,引入人的远见,再引入各种消费者指南、各种产品的广告宣传 —— 总之是生产者和消费者对未来的关心,由于网络效应而产生的路径依赖,那种不良的路径依赖就可以避免。

   《小的是美好的( Small is Beautiful )》

勾结定价需要克服的障碍 ——

  • 你要把每一个可能的竞争者都包罗进来
  • 你必须要让每一位被包罗进来的勾结者,都答应同一个价格
  • 防止作弊(对于那些额外的负担,交易的双方是共同承担的,谁更需要谁负担的比例更大)
世界上只有一种勾结是能够长久维持下去的,那就是背后有政府支持的勾结。
无论是价格过高还是销量过高,它都不能够使企业获得最大的利润。当面对一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的时候,企业级需要做的,是寻找那个使得他的收入和利润达到最大化的定价和销量,所以他们被称为“觅价者”。
高度同质的产品,市场的需求有变动,它们都要跟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它们不是为了勾结而勾结,它们是要对市场的变化做出反应。

【掠夺式定价/倾销】指的是定价过低,定价低了以后把别的企业的市场份额都抢走了。
倾销两步曲:第一步是要把成本弄得足够低,把竞争对手赶出市场;第二步是当自己的市场份额达到一定程度以后,就开始重新涨价,剥削消费者。
人们普遍相信的倾销或者掠夺性定价的两步曲,其实是不现实的。而在商业社会里面,绝大部分的倾销,其实就是生产力提高的证明。
反倾销罪其实是一个借口,是贸易保护的借口。

事实上任何一位垄断者,也就是觅价者,他面对的那条倾斜向下的需求曲线没有变化,他只能在这个约束下面寻找他的利润最高点。任何增加消费者不必要负担的行为,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卖家进行捆绑销售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对消费者进行区别对待,进行价格歧视。

零售商给一种产品所提供的展示空间,他放到货架的位置是否显眼,当顾客问起来的时候他们的解释是否耐心,他们提供的关于产品的信息是否准确,顾客和销售员之间是否有良好的信任关系——这些都直接影响产品的销量。
最低零售价限制,能够完全消灭零售商之间的价格竞争,他们会在价格以外的服务维度展开竞争。从而在削弱了同一个品牌不同零售商之间的竞争的同时,增强了不同品牌之间的竞争,这对消费者而言是利大于弊的。

分区销售的经济学意义,在于厂家指定一个地区总代理,这家总代理负责整个地区的独家销售,只有他才能从厂家那里进货。这样总代理就有积极性做全局的推广,不仅是售前的推广。

不管是最低零售价限制、最高零售价限制,还是销售区域的划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表面上看,它们都是一种限制贸易的行为、限制贸易的约定,但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们又引导了经销商在另外的一些维度展开了竞争,提供了更多的增值服务。
增值服务包括售前咨询、售后保修、整个区域的推广,以及公共关系等。
只有当网上的价格和线下的价格保持一致的时候,才能够确保线下实体店有提供销售服务的积极性。

从垂直限制的反垄断经济学得到的重要启示 ——

  • 企业之间的合约比企业的边界更重要
  • 商人早就知道行之有效的方式,经济学家、官员、法学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甚至整个世纪的时间来理解消化

最低零售价限制至少有三个作用 ——

  • 它能够维持企业的形象和市场定位,给消费者一个合适的价格锚点,树立与企业定位相符的产品形象;
  • 形成稳定的企业利润分成体系,用让渡利润的方式,使得不论是批发商还是零售商,都能够努力地推销企业的产品,提高整体的销量,与企业形成利益共同体;
  • 形成对产品市场信息的控制,及时感知市场的各种反应。由于售价基本稳定,企业可以明确地感知到市场中业绩的变化,从除了价格以外的因素找原因,以便及时更新产品,确定新的价格,继续保持竞争的优势。

反垄断执法的 2 个原则 ——

  • 本身原则,只要做了就违法
  • 理性原则,是否违法要看具体条件

【第一类错误】假阳性错误,意思是你认错人了,把不具备你所指特征的对象当做是具备这种特征的对象了。
【第二类错误】假阴性错误,指放错坏人了,把那些本来就具备你想要确定特征的对象,当做不具备这些特征的对象放过了。
第一类错误与第二类错误有此消彼长的关系。
在反垄断领域放过一个坏人对社会所造成的伤害,远远不如捉错了一个好人造成的伤害大。

Q3 复盘

建立信任就是减少意外



    • 人们之所以要建立信任,目的不是要提高产品的质量,而是要减少交易当中的意外。

主动付出容易取信于人,恰当补偿可以激发忠诚

成本越低责任越大



    • 那些避免以为所要付出的成本越低的一方,他们应该担负起的责任就越大。进而,整个社会所有付出的避免意外的成本就能够降到最低,这样制度安排的效率最高。

管理的核心就是防止资源被欺负



    • 当资本和劳动力结合的时候,资本当老板
    • 当企业专用资源和企业通用资源结合的时候,企业专用资源当老板
    • 当业绩容易被衡量的资源和业绩不容易被衡量的资源相结合的时候,业绩容易被衡量的资源通常充当工资的收入者,而业绩不容易被衡量的资源,充当剩余索取者

强行调节工资会破坏企业活力



    • 劳动力的报酬跟其他资源的报酬一样,都取决于他对团队、他对企业的边际贡献率
    • 用人为的、行政的、法律的方法来强行提高劳动力工资水平,包括使用最低工资制度,使用同工同酬法,采用罢工、行业准入限制等等方法,都只能起到暂时的、局部的作用

不公平的合约可以纠正不公平的关系



    • 表面上不公平的合约,目的在于纠正生活当中的另外一种不公平

清晰的关系能使企业活力大增

有效才能强大,而不是做大了就会有效



    • 那些具有网络效应的产业或者市场里面,企业做大本来就是应该的,因为只有大企业消费者才能得益,才能享受网络效应的好处。

技术进步史就是一部捆绑的历史

垂直限制能够促进品牌之间的竞争



    • 最低销售价格限制、最高零售价限制和分区销售,确实减少了价格上的竞争,但竞争并没有因此消失,而是转向了其他领域。

倾销策略容易自毁长城



    • 倾销能存在的真正原因,其实就是某些厂商的生产效率提高、劳动成本下降、技术不断创新。

反垄断法宁可错过,不可杀错

十二 趋势与调控(157-172)

1. 宏观经济学问题,核心就是货币的协调作用。
2. 货币的 2 个基本作用。
3. 货币流通速度并非一成不变。
4. 货币现象的基本框架:MV = PY
5. 短期货币是蜜,对经济的局部现象会发生误导作用;长期货币是水,货币还是中性的,单纯靠印钞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问题。
6. 利用微观场景来判断宏观经济理论是否有效。
【微观经济学】关注需求和供给。

  • 任何一宗交易都是以个人的偏好和选择为依据的。
  • 需求相关:选择、歧视、成本、产权、产权的冲突、产权的治理。
  • 供给相关:交易、比较优势、贸易自由化、信息不对称、商业模式。
【宏观经济学】研究加总变量之间的关系。

  • 它所考察的变量是由无数具体的交易汇总起来的抽象概念。
  • 比如,总需求、总供给、价格指数、总失业率,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当前市场的利率,整个国家的失业率。
   托马斯·谢林《微观动机与宏观行为(Micromotives and Macrobehavio》
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难点 ——

  • 加总变量之间因果关系难确定
  • 微观动机与宏观现象因果关系不显著
  • 影响因素多而案例数据少
  • 经济现象和政策措施直接存在时间滞后
  • 政府很难把裁判员和运动员的身份分开

   门格尔 《论货币的起源(On the origins of money )》


  • 货币之所以有用最重要的原因在于,只要别人觉得它有用,只要别人愿意接受它,它就起作用了。
  • 货币是一种自发秩序。
   弗里德曼 《货币的祸害( Money Mischief )》

货币的作用(与物物交换相比) ——

  • 避免交易中双重偶然性的要求
  • 降低质量检验成本
  • 增加市场交易量

【劣币驱逐良币】一个社会一旦确定了用某种商品来作为货币,这种商品在流通当中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质量较高的品种会被人们保存下来,质量较低的会留在流通当中,质量不高的货币会把质量较高的货币驱赶出流通的领域。
劣币驱逐良币是对的,是符合经济效率的:劣币就是有效率的货币。只要人民相信它有用,就不需要用那么高质量的商品来充当了。

【法定准备金】银行在收到存户的存款,再把这笔钱贷出去之前,必须留下一部分作为所谓的“法定准备金”。
循环往复中,最后 1000 块钱在 20%的法定准备金率下,它能够创造 4000 的新生货币,再加上称之为基础货币的 1000,就能导致整个社会有 5000 的货币在流通。
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能力,跟法定准备金定律成反比,法定准备金率越高,它能够创造货币的倍数就越低。
现实生活中,创造货币的实际倍数根市场对货币的需求也有关系。
如果不是由于准备金率的要求,商业银行把钱存起来再把钱贷出去,这循环往复就能把有限的基础货币无限放大,凭空的增长账面上流通的货币。

货币银行学中,对不同活跃度的货币有专门的衡量标准:

  • M0,基础货币,是公众和商业银行持有的通货
  • M1,是在 M0 的基础上,再加上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
  • M2,是在 M1 的基础上,再加上低于 10 万没有的定期存款
  • M3,指的是更广义上的货币,也就是在 M2 的基础上,加上那些高于 10 万没有的定期存款,也就是那些更稳定、更不活跃、更不流通的货币。
【流动性困难】商业银行无法满足所有存户提现要求的困难。这不是经营不善的问题,而是固有机制造成的。这个需要有背后的强大支撑来出手相救。
【资不抵债的困难】商业银行遇到的经营不善、资不抵债的困难。这个应该让他收到市场的惩罚。

货币是一种负债说明书。发行货币的人一本万利,他永远不需要用真实的财富来兑换他所做出的承诺。
为此要付出的成本,他要把国力做得足够强大,还有足够压制假冒货币的军事能力。控制一个国家国币的发行和流通,一般是这个国家中央银行所要完成的任务。
中央银行,还充当了最后贷款人的作用。帮助那些有流动性困难的银行,让他们尽量满足存户要求,从而平息存户恐慌。

联邦储备局影响货币流通量的手段:

  • 批准财政部印钱,然后等价卖给联邦储备局。这中间的差价就是财政部印钱的利润,叫铸币税。
  • 公开市场操作。在公开市场上买卖美国债券,从而向市场发放或回收美元。买国债,就是把钱交给公众和市场,增加货币流通量;卖国债,就是回收市场中流通的美元,从而紧缩美元流通量。
  • 调整利率。
  • 修改法定准备金率,从而影响商业银行创造货币的倍数。

【通货膨胀】指物价的持续增长。这里的物价指的不是某种商品的价格,而是至一般的物价总的水平。

  • 它指的是总得物价水平
  • 持续的增长,不是一个短期的增长
一个常见的衡量通货膨胀的指标:消费者物价指数 CPI。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是 120 块钱,它指的是原来用 100 块钱就能够买得到的一篮子货物,现在得用 120 块钱才能买到了。
【恶性通货膨胀】指的是每个月的通货膨胀率超过了 50%的情况。

货币流通量 × 货币流通速度 = 一个社会货物的总量 × 平均物价

  • 货物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就越低
  • 平均物价越高,货币流通总量越大
  • 货币流通总量越大,产生通货膨胀的机会也越大
  • 货币流通的速度越快,通货膨胀的机会越大
对通胀成因的两派解释 ——

  • 一派认为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 另一派,他们一成不变的认为通货膨胀的成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钱印多了,货币流通量太大了
应对通货膨胀的两种办法 ——

  • 措施各种各样
  • 少印钱,控制货币发行量

【坎蒂隆效应】当过多的钞票进入到我们的流通当中影响我们生活的时候,并不是一下子就均匀地影响每一个人的。新增的货币总是通过某个出口逐渐流向社会的。这个流动的过程需要一段时间,货币对整个经济生活的影响是不均匀的,这时候它对人们的决策和行动就会产生影响。
在经济生活当中的每一个个人,他很难分辨物价的上涨究竟是一种相对价格的变化,还是一种全局物价水平的变化。
在整个通货膨胀发生的过程中,财富主要以钱的形式保存的人会受损;而财富主要以物的方式保存的人会相对得益。
也就是说,在此过程中不仅那些财富配置状态不同的人之间会发生财富转移。在私人和政府之间,也会发生财富转移,这实际上是政府向民众征收的一种无形的税收。同时,也使得纳税人因为被迫上档而增加交税。
在长期而言,不论通货膨胀率是多高多低,失业率或者就业率都是一个比较固定的常数。

【汇率】不同国家之间货币的比价。
汇率的决定因素 ——

  • 国与国之间对真是资源的供给和需求。外国人对本国货的需求增加,本国货币就会升值。
  • 一个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变化。在国与国之间资源的供需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发行量越大,货币价值相对下降,本国货币贬值。
  • 一个国家的政府对外币兑换所施加的各种管制。
【不可能三角定律】外汇的自由流动、汇率的稳定性本国和货币流通量的控制权,这三者任何政府只能任意选择两个,而不能三者兼有。

货币政策的主要目标:物价稳定。所谓物价稳定,就是每一个经济人在他们做出经济决策的时候,再也不需要考虑未来物价水平的变化了。
通过膨胀率,大致在 1%、2%,顶多 3%,是被认为正常的。
一旦出现通过紧缩,要在劳动市场上让人们下调工资,感情上就不容易接受。

一种货币的稳健会受到两种因素的影响 ——

  • 经济因素。新技术的冲击,战争和和平的冲击,贸易壁垒的建立和打破的冲击、自然灾害的冲击。
  • 政治因素。选举年份、政党交替、不同经济理念的政治家执政的时间。
一个国家中央银行的独立性,跟这个国家货币的通货膨胀率呈反比的关系,也就是独立性越高通过膨胀率越低。

如何应对通货膨胀?
从微观而言,也就是针对个人而言,应付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不断地修炼自身的技能,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另外就是要合理投资,购买实物资产、股票、基金等抗通胀的产品。
而从宏观而言,也就是对国家而言,避免通货膨胀的办法就是要控制货币的发行;另外要加大对基层教育的投资,培养更多新时代的商业领袖、科学人才等等,用技术和商业创造出更多物美价廉的产品。

一个国家货币的汇率,高也不好、低也不好。

  • 如果汇率过高,人们就会抛售这种货币,换取其他的货币来持有。
  • 如果汇率过低,这个国家的资源就会源源不断的输出到国外。
  • 短期来说,一个国家汇率高的话,购买外国货的老百姓得益了。一个国家汇率过低的话,向外国人出售自己制造商品或自己提供服务的老百姓得益了。

整个宏观经济学的兴起一个重要的背景,就是经济周期。
调节宏观经济的四个目标 ——

  • 要消除经济周期,实现生产、就业、财富的稳步增长,波动变化越小越好,未来的变化越稳定、越能够预测越好。
  • 要实现低的或者平稳的通货膨胀率,最好是通货膨胀率为零,通货膨胀不是好事情。
  • 要实现高的就业率,人人都有工作做,想要工作就能找到工作,所有的资源,尤其是人力资源都能够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不会被长期闲置,不会被浪费。
  • 要实现生产力的高速增长、GDP的高速增长。

政府为了调节宏观经济,可以做的:

  • 采取货币政策

    • 控制基础货币发行量
    • 调整商业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不常用)
    • 通过公开市场买卖债券

  • 采取财政政策(在不改变货币总量的情况下,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多挣钱,而且怎么把钱花出去)

    • 政府主动替人们花钱
    • 政府成为最大的雇主
    • 政府主动投资项目

联邦储备局改变向商业银行提供贷款的贴现率,本质上只能够反应市场利率变化的方式,而不是决定市场利率的方式。
财政政策执行所面临的困难 ——

  • 时间滞后
  • 政府支出排挤私人支出(讨论一笔钱由政府支出带来的乘数效应大,还是由私人来开销带来的乘数效应更大。)
  • 政府花钱效率低下
  • 资金来源有限

奥地利学派的基本主张 ——

  • 只有个人才能做出选择
  • 研究交易所在的市场,是我们研究经济学的焦点所在
  • 研究经济现象要研究人的动机,很有人文背景

奥地利学派的特点 ——

  • 货币不是中性的。如果政府发行货币的数量和过程不得当,它对人们的行为就会有误导的作用。
  • 资本是异质的,不是同质的。错误的投资决策一旦做出,要修改就得花费很大的功夫,就得付出代价。
  • 社会机制是人们行动的结果,而不是事前计划的结果。

奥地利学派如何看待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的起源是政府过度发钞。

    • 短期内,钱多了借钱容易了,借钱所需要付的利息下降了,发出了未来商品会更值钱的信号,期货在今天看了就更值钱,人们就会觉得投资未来有利可图。政府通过大量发钞造成了一个影响,是产生了一个并不真实的利率下跌的过程,进而诱发人们增加对未来的投资。
    • 一段时间后,经济体的每一个角落都感受到了货币增发,物价开始飞涨,通货膨胀来了。
    • 政府开始对增发货币的步伐放缓,收缩货币发行量,人们制定的长远规划,找不到资金维持了,资金链断裂、泡沫破裂。

  • 建议之一:回到金本位(不解决问题)
  • 建议之二:实施自由发钞制度(备选方案)

长期而言,名义利率 = 实际利率 + 预期通胀率,即如果加上了通货膨胀的预期,比如说预期通过膨胀率是 2%,实际利率是 10%,那么名义利率应该就是 12%。
通货膨胀是因,名义利率的增加是果。名义利率的增加并不会返货率改变通过膨胀的成因,并不会抑制通货膨胀。

凯恩斯学派如何看待经济周期?

  • 经济周期是由于人们忽然不消费、总需求不足引起的
  • 社会总需求降低、总消费下降,它对就业、产量和价格这三者的影响不是对等的,由于每当出现需求不足的冲击以后,价格的调整总是迟钝和缓慢的,所以真正收到冲击的就是就业和产出。换句话说,要是价格调整灵敏的话,世界本来应该是太平的,需求高一点、低一点也不会出现危机。
  • 基本主张:加大政府开支,政府应该逆经济周期而行。基本办法就是货币政策(发钞不能降低失业率)和财政政策。钱从哪里来?主要通过收税或借债。
  • 绝大多数信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派的国家,他们的政府都债台高筑。

   米尔顿·弗里德曼、安娜·施瓦茨《美国货币史》
货币学派如何看待经济周期?

  • 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超发
  • 货币长期中性。长期而言,政府通过货币政策来干预经济的努力是无效的。
  • 制造通胀不能降低失业率。长期而言,通过制造通货膨胀不仅不能降低失业率,反而会造成失业和通胀并行的现象。
  • 永久收入假说。人们拿了钱也不会消费,因为人们消费多少钱不是根据你那一天的收入而定的,而是根据你对未来平均收入的预期而定的。
  • 将货币增长比例写入宪法
  • 理性预期学派:政府越管经济波动越大。政府的政策会失效,会被人们的预期所抵消。

真实经济周期理论 ——

  • 冲击无处不在,经济周期是很自然的事。发生意外的冲击是我们真实生活里面的常态。冲击包括自然灾害、科技进步、社会风尚等。
  • 市场出现一定程度库存、积压是合理现象。反应过快是错误的、是不经济的,会带来巨大的损失,停下来对时局做个判断再采取行动,才是合理的。
  • 有些失业现象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
  • 错误的商业决策也是经济衰退的原因。
  • 应对冲击,人的反应有滞后性。额外的干预不会解决问题,而只会产生新的问题。

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三大原因 ——

  • 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宏观经济现象涉及的变量太多了,而我们研究的宏观经济现象本身,数量是有限的,特别是到了近现代对经济的统计数据才比较鉴权,人们的研究才比较有依据。
  • 宏观变量本身是一些加总的变量,这些变量之间未必具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 人会形成预期,会产生对策。

宏观经济学家争论不休的八大问题 ——

  • 经济周期当中存在波动的根源、振动的来源是什么?消费不足、印钞过多、各种冲击。
  • 人究竟能不能形成预测?人是聪明的,能够形成预测;人是短视的,总是被忽悠。
  • 价格能不能够灵活的进行调整?价格上刚性的、相对僵化的,存在所谓的菜单成本;价格调整是非常灵活的,不存在所谓的菜单成本。
  • 市场结构本身能不能够做出灵活的调整?开始难,将来会越来越容易;资本是抑制性的,一旦做出投资,资本就很难转为其他用途。
  • 市场到底存不存在均衡?能够通过政府的干预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失业是一个常态,任何社会都存在着一个自然失业率。
  • 经济周期持续的时间到底是长还是短?经济周期都是短期的;经济周期一旦发生,调整的时间可长了。
  • 是到底应该采取相机的政策,还是采取规则化的政策来对付经济周期?相机政策就是见机行事,有什么样的情况做什么样的对策;相机政策会增加波动,要用一成不变的制度来应付变化。
  • 收入政策到底有效无效?给人们发钱人们会不会把钱发出去?会;人们只会根据永久收入预期来决定他们的消费水平。


宏观经济学家的六大共识 ——

  • 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主要靠供应方面的因素。一个国家的长期发展还是要看它的生产力。
  • 短期的经济波动,则往往来自于需求方面。比如人在消费的时候所表现出来的非理性,货币流通量变化对人的行为所产生的引导作用,政府短期的经济政策所造成的影响等等。
  • 在长期里,通货膨胀和就业之间并不存在稳定的替代关系,也就是说不可能通过制造通货膨胀来降低失业率。
  • 在长期里,货币增长率决定了通货膨胀率,滥印钞票迟早是会造成通货膨胀的。
  • 政府试图微调经济周期是做不到的。要调节经济周期,你必须面对一系列的时间滞后。从发现问题到提出方案,到具体实施,到这些具体措施能够奏效,存在着一连串的时间滞后,微调是不可能的。
  • 人是有对策的。得政府只不过是在众多玩家当中的一个。要解决的问题不是怎么控制这个社会,而是怎么协调的问题。
十三 政治与法律(173-188)

1. 公共选择学派:去掉浪漫的政治学。
2. 中位数投票原理:你要获得最大多数的支持,就要去迎合那些中位数者的偏好。
3. 阿罗不可能定律:在人们有多种不同选择的情况下,选举不一定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的意愿。
4. 由于人是无知的、选举机制天然容易被利益团体操纵,所以在民主制度下,经常会出现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
5. 戴维德定律:在民主制度下,收入再分配,真正得益的是中等收入的人。
6. 一个国家到底是贫穷还是富裕,经济制度只不过是众多原因当中的一项。
   图洛克、布坎南《一致赞成的计算(The Calculus of Consent)》
【公共选择学派】就是去掉浪漫的政治学。把经济学研究人们在市场当中行为的方法,逻辑一致地用到人们在非盈利机构的活动上面去。

  • 个人主义主观价值观。任何决策都是由个人做出来的,集体不会做决策,根本不存在集体意志这一说。
  • 动机主导论。不论在什么样的组织内部,人们在约束条件下追求最大利益这一点不变。
  • 人的偏好、主张、观念、思想具有外部性。在一个集体当中,人们所传播的思想不仅可以满足他自己的欲望和偏好,同时也会对别人产生这样那样的影响。

【非市场机构】这些机构和组织最大的特点是它们的行动不以钱为指导。

什么是官僚机构?

  • 这个机构的雇主和雇员不从这个机构所获得的收入当中直接分配收入。
  • 这种机构至少有一部分的营运资金不来自于他们的营收活动,钱是从别的地方划拨过来的。
  • 每一个在官僚机制下面的人,他的绩效评估基本上是由他的上司决定的。

   图洛克《官僚体制的政治(The politics of bureaucracy)》


  • 由于整个官僚追求的都不是金钱——他们不能直接追求金钱——他们追求的是金钱以外的其他因素,包括办公津贴、权力、照顾下属的机会。
  • 官僚体制的内部信息传递是一层一层传达的,这个过程中会有大量的失真。
  • 官僚体制内的升迁把谦逊当做一个重要衡量指标,越有野心就越谦逊。
  • 不管你进入一个行业之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怀有什么样的愿望,追求什么样的理想,经过一次一次的洗礼以后,能剩下来的就是想法、经验、态度都非常接近的人。

   邓肯·布莱克《民主的经济理论(An Economic Theory of Democracy)》
【中位数投票原理】你要获得最大多数的支持,就要去迎合那些中位数者的偏好。政治家为了赢得选举而去可以剪裁他们的远大理想,只有讨好中间投票人,才能获得选举的成功。

【阿罗不可能定律】在人们有多种不同选择的情况下,选举不一定能够反映出大多数人的意愿。要阻止这种情况,要么是由议程决定人决定会议的程序,要么把选票改成钞票。

在一个大的选区里面,如果只有一个当选的名额,那么所有的候选人就会往中间靠,只有这样他才能讨好大多数人,这时候他就会力求中庸。
如果在一个选区里面有多个获胜的名额,那么候选人的策略就不一定是往中间站了,而是哪儿有空位就在哪儿,哪里人少就在哪儿,持哪种观点立场的候选人少,他自己就充当哪种观点和立场的候选人。这时候主动选择一些激进的策略,胜算可能反而比较大。

用选票来投票往往只能反应投票人意愿的有无,但不能够反映他意愿的强弱,而用钞票投票意愿的强弱就会被精准的反映出来,并被加以计算。

让懂的人,而且是最懂的那个人来做决策,而不是让其他人来增加噪音。

两种不同的社会生活方式:一种是每个人的双手都放在自己的口袋里面过日子;另外一种是每个人的手都放在别人的口袋里面过日子。这两种生活方式所导致的公共支出是完全不一样的,也就是说,选票交易也有可能使得选举结果变得非常低效。
但它们的共同点在于只要进行选票交易,那么选举的结果就会从选举人的中位数偏好向平均数偏好偏移。没有选票交易的时候,选举人的中位数说了算;有选票交易的情况下,选举人的平均数说了算。
选票交易最后的结果到底是有效还是无效,取决于选票交易之后,选举人偏好的平均值到底是有效的还是无效的。
“民主是最不坏的制度。在民主制度下面并不是每个人都聪明的,也不是每一个人都永远聪明的,但大家都有一个基本的信念,那就是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是对的。通过反复的公开交流和比较,人们最终总能够找到合适的经济政策。”

公共选择学派对“选举”进行的冷静分析 ——

  • 投票的作用:集思广益、信服大众。
  • 选举的结果取决于中位数投票人的偏好,参选人必须投其所好,否则就不能够获胜。
  • 在选举的过程中,阿罗不可能定律在起作用,要确定什么才是大多数人的愿望,在逻辑上往往是不可能的。这时候,只能借助于会议召集人、会议程序的制定者等等这些办法,才能使那些循环不断的选举停下来。
  • 同时,一个集体、一个国家也不可能凡事都让选民投票。这时候人民的代表、议员的作用就非常重要了。
  • 按人投票,中位数投票票折的偏好会起作用;按钱投票,平均偏好会起作用。投选票只能反映意愿的有无,投钞票可以反映意愿的强弱。
  • 议员们会进行选票交易,选票交易也会使得选举的结果发生偏离。

在民主制度下,为什么会经常产生那些违反经济规律的政策?

  • 理由之一:人是无知的
  • 理由之二:选举机制天然容易被利益团体操纵。

    • 凡是利益团体都是人数比较少,互相可见,得益非常大的一群人。
    • 全体人民高度分散,互相不可见,他们每一个人受到的损失也非常小,不值得联合起来,要联合起来成本也非常高。
    • 因此,那些有巨大利益的少数派,就会有积极性去操纵选举的结果,让大多数分散的选民来承担代价。

根据经济学家唐纳德·威特曼的意见,在经济和政治这不同的场景里面,人们都通过本质上非常接近的制度安排,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在占有比较少的有用信息的情况下,做出了有效的选择。

   布莱恩·卡普兰《理性选民的神话——为何民主制度选择不良政策》


  • 普罗大众的经济学认识是由系统性偏差的。

    • 排外偏见。大多数人认为,很多经济问题都是由于外人造成的,要么是外来人口,要么是外国人。这解释了大量贸易保护主义政策挥之不去的现象。
    • 职位偏见。人人们普遍欢迎那些创造就业机会、把就业机会留在本地的经济政策。
    • 反市场偏见。人们对供求的关系、对价格的作用理解往往不够深,更欢迎那些价格管制的政策。
    • 悲观偏见。总觉得今天不如昨天,明天可能会更糟糕。

  • 人们在做任何决策的时候,都要考虑两个候选方案给自己带来的实际收入和面子上的收入。

    • 在市场中做决策的时候,自己必须替自己做出的决策承担全部的责任,人们会变得理性。
    • 在政治上做选择的时候,追求面子上得到的最大效用,因为不需要为自己的主张负直接的责任,人们会理性的选择不理性,也就是“理性胡闹”。

   詹姆斯·布坎南《赤字中的民主:凯恩斯勋爵的政治遗产(Democracy in Deficit: The Political Legacy of Lord Keynes)》
由于合约的关系、由于人们期望的关系、由于存在菜单成本的关系、由于厂家之间互相博弈不愿意率先降价蒙受损失的关系等等,总需求下降,价格和产量不能循序做出调整。
政府不是置身在经济体之外的,它是经济体当中一个重要的参与人,它采取的政策,跟这个体系当中不同角色、不同位置人的利益是密切相关的。
过去100多年来,民主国家的政府赤字都有大幅增长的趋势,当中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民主制度。政客为了赢得选举,往往要采用避重就轻的办法讨好选民,把好处留到今天,把负担推到明天。民主伴随着赤字,这很可能是制度决定的。

经济学家如何解释高失业率?

  • 由于信息不对称,买房和卖方、雇主和雇员直接没有得到很好的撮合。
  • 经济体本身就应该存在着一定的失业率,那叫自然失业率。
  • 由于技术的进步导致的。劳动力被节省下来本来是件好事,只不过是人们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寻找新的工作机会而已。
  • 经济政策可能出了问题,让人们做了错误的决策。

   乔治·斯蒂格勒《关于公共收入再分配的戴维德定律(Director's Law of Public Income Re-distribution)》
【戴维德定律】在一个民主投票的国家里面,收入再分配,真正得益的并不是穷人而是中等收入的人。原因是他们有更大的积极性、有更大的话语权、有更多的能力,在政治决策过程当中为自己说话、为自己谋利。

公共选择的角度看问题 ——

  • 人们选择的理由往往由立场决定。人们偏好什么样的理由,强调什么样的愿望,可能不是事情的原因,而是事情的结果。人们在不同的制度下,很自然就会喜欢不同的理由,喜欢不同的说法,有不同的追求。
  • 管制的结果会和管制的愿望发生偏差,时间越长久,结果与愿望的偏差越大。
  • 一个政治纲领要获得支持,它一定是根据选民的偏好分别来定制的、来投其所好的。
  • 永远要仔细地分辨什么叫“大多数人的意愿”。

一个社会之所以会采用这样或者那样的制度、这样或者那样的合约安排、这样或者那样的风俗习惯,背后的决定因素,不仅仅是这些做法、这些制度安排、这些社会习俗是否有效,是否符合经济规律,而且也是基于人的利益以及他们的立场。人的位置不同、利益不同,观点、看法、做法也就不同。

GDP(国内生产总值) 和 GNP(国民生产总值) 指标的局限 ——

  • 忽略非市场形式的生产
  • 忽视非法的生产和地下经济
  • 忽视结构、质量和代价等属性
  • 产品未必反映个人真实估值
但是,GDP 或 GNP,是衡量一个国家的发展和国民幸福的一个虽然粗糙,但非常简洁而有力的指标。

“经济自由指数”的 10 个维度 ——

  • 商业自由,兴办企业的难度;
  • 贸易自由,看国际贸易壁垒的高低;
  • 货币自由,看一个国家价格管制的程度;
  • 政府规模和支出,看政府的规模在GDP当中的占比,相当于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混合比例;
  • 财政自由的程度,也就是纳税人缴税的负担;
  • 产权保护,个人积累起来的财富有没有受到政府严格的保护;
  • 金融自由程度,看金融机构免受政府干预的程度;
  • 投资自由程度,看国内和国际之间资产转移的自由度;
  • 贪污程度,看个人的财富和投资受到强权侵蚀的程度;
  • 劳动自由程度,也就是一个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对劳动者自愿缔结劳动合同的自由度的保护。

一个国家到底是贫穷还是富裕,经济制度只不过是众多原因当中的一项,此外还有地理的因素、文化的因素、人群基因的因素、自然条件的因素等等。

Q4 复盘

影响经济周期的因素都是内生的。



    • 宏观经济学涉及的因素不仅多,而且结论带有很强的特殊性,缺乏微观经济学的普遍性。
    • 困难的原因之一是,它研究的变量是加总的变量,而这之间的因果关系很难确定;而且影响宏观经济的因素太多,实际案例和数据又太少,结果就导致理论多、共识少。
    • 宏观经济现象和政府调控的经济政策之间,往往存在着时间滞后,会遇到“测不准”的困难。
    • 要探索宏观经济发展的规律,我们就要把所有相关的因素都包括进来。而这些因素不仅仅是对外起作用,它还受到别的因素的影响,所以它们既是自变量又是因变量。

风险和不确定性是有区别的。



    • “风险”,指的是那些我们能够用数学方式计算出来的随机概率,它属于那些我们知道我们不知道的内容;
    • “不确定性”,指的是那些我们还不能用数学的办法来预测它的概率的事件,它是那些我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的事件,它是那些我们想都想不到,突如其来的新事物、新情况、新遭遇。
    • 我们应该讨论的问题是哪一种制度、哪一种组织安排、哪一种责权分配,能够更好地应对变化,尤其是那些我们根本无法预测的变化。

过度的反周期政策会带来更大的经济波动。



    • 政府多发钞票会引起通胀,政府修建没有必要的工程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当这些工程由于资金的缺乏而变得难以为继的时候,就会出现失业和经济停滞。
    • 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是可以同时并存的,我们称之为滞胀;而如果政府不通过乱印钞票来资助他们的公共开支,改用向人民借债的办法的话,那么国家的赤字也会增加。
    • 在西方民主国家里面,政客往往都为了赢得当下的选举,都会选择避重就轻的办法,向当前的选民派发好处,而把经济负担推给后代。
    • 在西方民主国家里面,政客往往都为了赢得当下的选举,都会选择避重就轻的办法,向当前的选民派发好处,而把经济负担推给后代。

投票的结果未必反映人们的偏好。



    • 在市场当中,我们用的是钞票投票的办法,用这种办法做公共选择,获胜的往往是那些处于平均数的偏好;而在政治领域,用一人一票的办法来做公共决策,获胜的往往是那些处于中位数的偏好。
    • 选票交易会使得选举的结果从中位数向平均数转移。现实导致的效果可能是好的、可能是坏的,我们得加上主观的价值倾向才能做出判断。
    • “阿罗不可能定律”,它的含义是,选票投票未必能够反映每一个人的真实偏好。在某些情况下,选举的结果会出现循环,政治家给选民提供的提案不同,选择就不同。政治家要什么样的答案就选择怎么样的问法。
    • 在市场当中,人们不得不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他们的选择会更理性;而在政治领域,人们往往不需要对自己的选择负责,所以他们就会选择纵容自己的偏好,纵容自己的想法。
    • 在那些采用陪审团制度的司法制度里面,寻求真相的成本其实比那些法官判案的司法制度还要高,所以投票也未必能够更好地帮助我们逼近真相。

谋求国富民强之路知易行难



    •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要走向富强,是要有许多因素凑起来的,这些因素远远不只经济因素那么简单,人文、历史、地理、自然都是重要的影响因素。

有点意思,想看更多?Mhsj 的个人知识库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1897
帖子:78380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