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的意义和作用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0-8 15:31   7631   0
金融对于经济社会的运转非常重要,这我们都知道。毕竟,不管是个人、企业,还是国家,在进行经济活动的过程中,都需要资金的支持。而金融最主要在做的事情,就是在社会范围内实现资金的调配,帮大大小小的经济主体完成资金的融通。比如,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希克斯在他的著作《经济史》当中,就有一个著名的论断:“工业革命不得不等待金融革命。”这说的是,其实,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发生之前的几十年,蒸汽机技术就已经成熟,但要把蒸汽机技术转化成铁路、航运和纺织产业,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所以,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金融体系,帮技术开发者们筹集到充足的资金,工业革命也就不可能发生。
不过,虽然金融非常重要,但进入21世纪之后,我们也经常能看到关于金融的种种批评。比如,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波及全球经济,很多市场参与者开始觉得金融机构不再可信了,觉得金融是一件高风险的“危险品”;而2010年之后,国内又渐渐出现各种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金融对实体支持力度弱”的质疑;后来,数字金融兴起,带来了互联网银行、移动支付、众筹、P2P、线上理财等新兴的金融业态,其中的一些落地成荫、长势迅猛,也有一些最终深陷欺诈、破产、跑路等负面事件,甚至危害到整个经济社会的稳定。
那么,这样看来,金融似乎有造福社会的一面,也有破坏性的一面。那么,这就要问到我们开头提过的那个问题了:什么样的金融才能造福社会呢?
总体来看,能够造福社会的金融,应该满足两条标准:首先,要能满足实体经济的合理需求;二是要有足够的风险控制能力。
这两句话看似简单,其实这是对各类金融模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根本视角,顺着这两句话,我们能理解中国金融业在发展过程中许多重要事件背后的原因,也能进一步看清,金融与整个经济社会的关系。
首先,我们说说,为什么在2010年之后,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以及这种质疑是不是有道理。
其次,我们再来看看,近些年数字金融的发展,给我们国家的金融业带来的改变。
最后,我们在前两部分的基础上,重点探讨一下,什么样的金融才能造福社会。
今天,我们来看第一项,为什么在2010年之后,人们经常会听到一些质疑的声音说,我们的金融体系没有很好地支持实体经济。
先来花两分钟简单过一下咱们国家金融体系的发展历程。在1978年,国内刚刚开始经济改革的时候,咱们国家基本上就只有一家金融机构,那就是中国人民银行。因为在1978年之前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几乎所有的经济活动,包括资金调配,都是由政府决定的,不太需要金融发挥作用。后来咱们一方面是把工作重心转到经济建设上来,一方面要逐步扩大市场调节的作用,金融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所以,在1978年,政府重建了三家专业化银行,分别是:中国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和中国人民建设银行。这是我国金融部门演变历程中的第一个重要节点。
从1978年这个节点,到现在的这四十多年里,我国金融部门演变的两大主题是“发展”和“改革”。“发展”说的是,我们几乎是白手起家,重新建立了一个庞大的金融体系,目前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已经有4000多家,资本市场的市值已经排到了世界前列。“改革”说的是,我国金融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在不断提高,从资金的配置,到利率的变化,市场在其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可以说,过去的四十多年,我国金融体系的发展取得了非常显著的成就。但是,在2010年之后,我们在国内不时会听到一些,关于“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还有“金融不支持实体经济”的质疑。
这种质疑是不是有道理的呢?从数据上看,确实有一定道理。一个关键的数据指标:边际资本产出率。它反映的是每生产一个单位的GDP,需要多少个单位的资本投入。这个边际资本产出率的数值越大,代表金融的效率越低。根据作者的计算,中国的边际资本产出率在2007年是3.5,而到2017年,已经上升到了6以上。这表明,金融支持实体经济的力度确实是在不断减弱。
造成这种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近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转变,但金融模式却没有跟上。
具体来说,改革开放的头三十年,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是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改革开放初期,因为粮食产量大幅提升,农村出现了大批剩余劳动力,其中的很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推动了劳动密集型产业迅速扩张,我国的经济也随之快速增长。不过,从一定意义上来看,当时我们主要还是靠借鉴他国成熟技术、成熟管理、成熟产品的经验,中国的经济增长属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
这样的经济增长模式,帮助我们从低收入国家,进入到了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2007年,中国人均GDP达到了2600美元,进入了中低收入国家行列;2019年中国人均GDP超过了1万美元,已经是中高收入水平了。
与此同时,我们国家的产业发展方向也有了转变,开始从“中国制造”逐渐转向了“中国创造”;我们开始努力推动产业升级,生产高附加值、高技术的产品,而不是以前的低端劳动密集型产品;我们也更加注重提升产业创新能力,注重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实施重大科研攻关。这些的背后其实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从依靠大量生产要素投入的粗放式增长转变为依靠创新驱动的增长。
关于“创新”这个词,我们多说几句。一提到“创新”,人们通常会认为,创新就是指最前沿的技术开发。但作者提醒我们,其实在当下,不管是服务业、制造业,还是农业,创新几乎无处不在;而且这里面,既有商业模式的创新,也有生产技术的创新;既包括无人机、新能源、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也包括汽车、家电、机械装备等传统产业的更新换代。
那在我们国家,创新的主力是谁呢?根据作者收集到的数据,截至2019年,在创新成果的知识产权里,民营企业贡献了70%,国有企业贡献了5%,外资企业贡献了剩下的25%。除此之外,你可能听过一组经济学家任泽平团队提供的数据:截至2018年,中小企业占据我国90%以上的企业数量,贡献了60%的GDP、70%的技术创新。所以,综合来看,我们可以说,民营中小企业是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背后的一个重要动力。
但是,民营中小企业在融资方面,天然不具有优势。我们知道,银行是民营中小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不过,民营中小企业并不是银行通常会青睐的贷款对象。因为,传统银行在评估贷款对象的信用风险的时候,主要看的是资产实力怎么样,财务状况怎么样,有没有高价值的抵押物,但是有很多民营中小企业并不具备雄厚的资产实力、稳定的现金流,也没有房产可供抵押。这就使得它们很难从大银行贷到钱。
而根据数据统计,2018年,在中国非金融企业的外部融资中,银行类信贷的占比大约是85%,资本市场融资,也就是发股、发债这类融资,占比只有15%。这表明,我国金融体系在当前阶段还是以银行类融资渠道为主的;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银行为了控制风险,比较看重借款人的资产实力,综合来看,作者认为,这样的金融模式,并不能很好地支持现在以中小企业为主力的、创新驱动型的经济增长。经济增长模式在转变,但金融模式却没有跟上。
但是如果站在银行的角度,其实它们也有自己的难处。
首先就是,即使银行很愿意给中小微企业提供服务,但是这类客户数量庞大、分布分散,尤其是小微企业。银行想要主动去联系它们,难度很大,成本很高。即使是目前全球市值第一的、在全国有很多网点、无数员工的中国工商银行,也很难逐个、充分触达小微企业和低收入人群。
再加上,我们前面提到的,很多中小微企业的资金实力弱,缺乏抵押资产,其中很多企业的信用数据记录也不完善。这就让银行很难对它们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也就是,没法估量借出去的钱,对方有没有能力按时偿还,会不会变成呆账、赖账,那么也就没法提供融资服务。
所以,像工商银行这类大型商业银行,在服务中小微企业方面并没有优势。我们平时也能观察到,它们更擅长的是为大企业服务,很多单笔贷款就高达5亿元、10亿元。如果让它们的信贷员去做单笔5000元或5万元的业务,既不是他们所擅长的,从成本上也不划算。原因我们前面也说了,那就是,获得客户难和风险管控难这两方面问题。
那么,既然传统金融部门没有办法满足中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还有没有别的渠道呢?这就要说到,2014年之后,我们国家的金融土壤里,长出的一个新的物种了。那就是,互联网银行。这些互联网银行没有实体的营业部,都是在线上开展业务。
2014年,银监会公布了我国首批民营银行试点名单,里面一共有五家银行,其中有两家就是互联网银行,分别是背靠腾讯的微众银行,还有背靠阿里的网商银行。在这之后的几年,又陆续有百信银行、新网银行等更多的互联网银行出现;他们的股东里,也都有一些我们熟悉的互联网巨头的身影。
那么,互联网银行在给中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这方面有优势吗?是有的,明天再讲~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3137
帖子:78628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