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和金融危机研究」碰上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是巧合吗 ...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期权匿名问答   2022-10-16 12:12   5202   5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揭晓,美联储前主席伯南克等3名经济学家获奖。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为何颁给这三位学者?“银行和金融危机研究”碰上全球经济危机大背景是巧合吗?
10月11日,新京报贝壳财经独家对话诺贝尔经济学奖委员会秘书佩尔·克鲁塞尔(Per Krusell)和委员会成员佩尔·斯特隆伯格(Per Strmberg),解答三人的经济学成就和获奖原因。
新京报贝壳财经:为什么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颁发给了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

克鲁塞尔:伯南克研究了大萧条,那是有史以来最严重的经济衰退。他发现银行是至关重要的,因为一旦有银行开始倒闭,就会出现普遍的银行倒闭,也就是所谓的“银行恐慌”(bank panic)。当银行倒闭时,经济衰退会变得非常严重和漫长,原因是银行非常重要,它们向企业和家庭提供信贷。如果银行不存在,所有这些信贷都不可能发生。伯南克发现银行危机是大萧条持续时间如此之长、如此之深的主要原因。当你想到今天或之后的其他金融危机时,明白这一点很重要。

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建立了现代银行理论。伯南克做了实证工作,而戴蒙德和迪布维格为我们提供了理论,解释了为什么银行存在,为什么它们很重要,同时为什么它们也容易受到“银行恐慌”的影响。这两部分成果让我们明白如何应对金融体系中可能出现的危机。

斯特隆伯格:他们的贡献在于构建了我们理解银行和金融体系以及银行监管和危机的基础。获奖的是1983年和1984年的三篇文章,其中一篇是由伯南克撰写的,另一篇是由戴蒙德和迪布维格共同撰写的,最后一篇则由戴蒙德独立完成。

伯南克的文章是一篇实证研究和历史分析型论文,他研究了20世纪30年代那场从美国开始并蔓延至世界、甚至波及到中国的全球大萧条。伯南克在论文中表明,大萧条之所以变得如此深刻而漫长,是因为银行系统出现了危机,有很多银行倒闭,而当这些银行倒闭时,信贷就无法流向企业和家庭。由此,宏观经济学家对大萧条的看法发生了重大改变。
分享到 :
0 人收藏

5 个回复

倒序浏览
有没有银行都会发生经济危机,周期性经济危机的根源是工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市场先天性萎缩。
资本主义国家为什么会有周期性的经济危机?目前的西方经济理论,大部分构建在金融机构运作上,原因是西方的经济模式以英美为主都已经进入了金融资本阶段,以转嫁成本的金融机构和债务链研究为主,并不适合中国。
颁发给伯克南是因为他实践了自己的理论,并成功延缓了经济危机爆发周期。
他们的操作方式会做大金融泡沫,但是由于自身就是靠金融泡沫裹挟全球资本,确定全球秩序的,所以并没有问题,至于这个泡沫什么时候破,就得看有多少人理解这个泡沫的威力了。
前排提醒:以下不是诺贝尔奖的理论,是我自己的浅见。

最重要的大背景是:全球金融已经全面进入“信用货币”时代。
货币的锚不再是黄金这样的实物,而是纯粹的政府信用。
但问题是,除非遇到战争或者政变,否则“政府信用”是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你怎么去考核一个“政府信用”?
在这种情况下, 银行就成了“政府信用”与社会之间的重要枢纽。
银行承担了信用货币从央行向社会传导的重要节点。
比如贷款,就是典型的创造信用货币的过程。
虽然我们经常说“央行印钱”,但实际上央行只是决定宽松的政策。
流通中的“钱”真正要多起来,还是得要银行把贷款放出去。
不然就不会存在现在的“资金空转”的问题了。

为什么我们说房地产不是蓄水池,是印钞机?
当年国家出台了很多促进沟买房产的措施。
但仅仅如此,钱是不会多出来的。
首先是开发商利用这些措施,从银行贷出了钱,才造出了这么多房子。
然后是居民利用这些措施,从银行贷出了钱,才买掉了这么多房子。
本质是:国家提供政策,企业和居民选择了房地产做为载体落实了政策。
房地产更像一个催化剂,促成了货币宽松政策的实现。
没有银行在中间提供贷款和其他金融服务,这两头是搭不上的。

所以,无论是货币政策还是财政政策,很大程度上都需要通过银行发挥实际效果(当然,货币政策受的影响更大)。

这也意味着:银行在相当程度上,成了政府信用的象征。
这不是说某家具体的银行不能倒闭,而是说一个国家的银行运作机制不能出问题。
某家银行倒闭了不要紧,只要相应的保险机制还在运作,就说明政府信用还在。
恐慌就不会扩大化。
但一旦银行的运作机制出现了系统性问题,会导致全国的银行运作出现问题。
信用货币的传输节点就被阻塞了。
一国信用货币的基础就受到了挑战。

简而言之就是,大家平时分析政策, 是“政府-社会”的双节点模型。
但实践中,是“政府-银行-社会”的三节点模型。
中间任何一个节点出问题,都会导致整个体系的问题。

打个比方:
大家都觉得会金融危机,就没人贷款。
所有人拿着钱等待危机爆发抄底。
钱只会在金融机构里左手倒右手,不会投出去。
这时候,国家的货币和财政政策就无法实现效果。
那国家只能一步步出台更加刺激的政策。
而更加刺激的政策,只会增加投资者对危机爆发的预期,于是大家更加拿着钱不愿意投出去。
政策是好的,产业也是缺钱的。
但钱就是流不到需要的地方去。
恶性循环。

从这点出发,能理解很多事情。
比如为什么我们的政府一定要保房地产。
比如为什么美国股市如此关注CPI和失业率。
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这三人,他们对银行有何独到研究?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今天,银行和金融系统在经济当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图/诺贝尔奖官网

当地时间10月10日,瑞典皇家科学院在斯德哥尔摩宣布,将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授予经济学家本·伯南克、道格拉斯·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以表彰他们在银行与金融危机研究领域的突出贡献。

根据诺贝尔奖官网的介绍,今年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发现改善了社会应对金融危机的方式。他们增进了我们对银行在经济中作用的理解,帮助我们了解银行在金融危机期间发挥的作用。

这三位获奖者在20世纪80年代初为一系列现代银行研究奠定了基础,这些研究向我们解释了为什么要有银行,如何使银行在危机中不过于脆弱,以及银行倒闭会怎样加剧金融危机。他们的研究,对监管金融市场和应对金融危机颇具意义。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经济学奖得主之一本伯南克,曾在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担任过美联储主席。在全球经济再次面临挑战的当下,新一轮全球金融危机离我们有多远?

为银行的存在找到新的合理性

在现实中,银行等金融机构与人们的生活和生产息息相关,然而在很长一段时间,人们对银行的本质和作用却缺乏深入了解。

在传统上,银行只是被当作一个汇集借款人和贷款人的中间者,它的存在完全是为了撮合这两方面的人进行资金的交流。然而,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资金的需求方和供给方都变得越来越容易获得各种信息。既然如此,这两方为什么就不能“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呢?

关于这个问题,戴蒙德在1984年的论文《金融中介和代理监督》中,对这个问题给出了回答。他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会导致道德风险问题的发生。

具体来说,借款人一旦借到了钱,就可以用它们来为所欲为,并无成本地获得投资的最终结果,而金融合同将很难约束到他们。这样,市场上的金融风险就会扩大。而在引入了银行之后,它就可以作为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一个代理人来监督合同的实施状况,保证借款人履约。戴蒙德用模型证明了,相比于让存款人来直接监督借款人,这可以节约巨大的成本。

通过上述分析,戴蒙德就找到了银行作用的新机制,从而为银行的存在找到了新的合理性。




▲这是10月10日在瑞典斯德哥尔摩拍摄的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公布现场。图/新华社

银行如何预防挤兑?

实践中,挤兑是银行最为担忧的问题。一旦挤兑发生,就可能发生银行倒闭,资金断裂等一系列问题。而在学界,关于这个问题的现代讨论,则是由戴蒙德和迪布维格首先发起的。

在1983年合作的论文《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中,戴蒙德和迪布维格指出:现实中的投资项目需要长时期的投入,其中产生的成本在项目完成前是不可收回的。但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投资者随时可能面临流动性的冲击,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终止项目,造成大量的损失。而银行的介入,则可以为陷入流动性危机的投资者提供保险,增强其抵御冲击的能力,同时也可以减少冲击带来的破坏,提升经济效率。

需要指出的是,在引入银行之后,经济中可能出现多重均衡。如果所有储户都相信银行的协调能力,那么银行就可以帮助投资者抵御个别的风险;但是如果储户出现挤兑,银行难以偿付,那么它就不得不停止对项目的资金供应,这时经济就会遭到破坏。

在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看来,能否预防挤兑的产生,主要看储户对银行的信心。因此,他们建议由国家向银行提供存款保险,这样就可以成功提升储户信心,也可以让银行更好地帮助投资人抵御风险。

在文献中,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上述分析被称为“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或“D-D模型”。这是分析银行挤兑问题的标准模型,后来关于这个问题的讨论,有相当一部分就是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上改进的。

银行既扮演“天使”也充当“魔鬼”

在有了银行之后,原本分散的金融风险就可能通过银行体系进行传导,从而导致经济的大动荡。那么,这个过程又是如何产生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伯南克在和马克·格特勒合作的《代理成本、净值与经济波动》一文中给出了分析。他们指出,现实中,金融市场是不完全的,因而外部融资的代理成本会高于内部融资。在这种情况下,企业的投资就会受到企业资产负债状况的影响。

充足的现金流量和高资产净值会从两个渠道影响投资。直接的,企业本身就可以构成内部融资的来源,从而激发企业的投资意愿;间接的,企业还可以提供更多抵押品,从而减少外部融资成本。当企业受到冲击时,其现金流和净值当然会受到影响,而这种影响本身又会进一步放大冲击的效用,由此,金融市场对冲击的放大效应就出现了。

在伯南克看来,金融越不完美,代理成本越高,这种放大效应就越明显。而代理成本本身是反周期的,因此它就会延长周期,造成周期的放大。

后来,伯南克又在和格特勒,以及西蒙·吉尔切菲斯特合作的一系列论文中进一步阐述、完善了这个观点,并将其融入了标准的宏观分析。由于在他们的模型中,银行和金融体系的存在会大幅放大金融风险,因此这套理论后来就被称为“金融加速器”。也有一些文献将这个理论用这三位学者姓名的首字母命名,称其为“BGG模型”。

随着社会的发展,银行和金融系统在经济当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今年的诺奖告诉我们,银行一方面可以充当天使,帮助资金在供需双方更好地周转;另一方面也会充当魔鬼,把原本分散的风险变成巨大的金融危机。

在不确定性日益增加的今天,或许这些理论可以作为寓言,帮助我们警钟长鸣。

撰稿/陈永伟(《比较》研究部主管)
编辑/徐秋颖
校对/贾宁
银行究竟有什么作用?

在上世纪70年代,质疑银行作用的声音开始甚嚣尘上。那么,面对这样的质疑,究竟应该如何为银行正名呢?
一个可能的思路是,引入当时刚刚兴起的信息经济学,从信息的角度来论证银行存在的必要性。
在这个方面,首开先河的作品是勒兰德(Hayne E. Leland)和帕勒(David H. Pyle)于1976年发表的论文《信息不对称、金融结构和金融中介》(Informational Asymmetries, Financial Structure, and 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这篇论文只有十多页,并不算长,但却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包括银行在内的金融中介是为了应对信息不对称而产生的。这个观点一提出,就把关于银行作用的讨论从充当中介以及创造信用转到了对不确定性的处理,而戴蒙德等人的贡献就是沿着这个思路展开的。
戴蒙德关于银行作用的讨论主要集中在两篇论文当中。
第一篇是1983年他和戴维格合作的那篇关于挤兑问题的开创性论文《银行挤兑、存款保险和流动性》(Bank Runs,Deposit Insurance,and Liquidity);第二篇则是他独作的论文《金融中介和代理监管》(Financial Intermediation and Delegated Monitoring)。
在1983年的论文中,戴蒙德和戴维格认为,银行的作用主要是在信息不对称的条件下为投资者提供流动性保险。具体来说,他们构建了一个两期模型,讲了下面这样一个故事:在现实中,投资项目需要长时期的投入,其中产生的成本在项目完成前是不可收回的。但是,在项目进行的过程中,投资者随时可能面临流动性的冲击,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就不得不终止项目,造成大量的损失。一般来说,对于风险事件,人们可以通过购买保险来分散和消除风险。但是,像投资这样的事件由于信息不对称相当严重,保险提供者很难知道投资者的个人信息,也难以通过大样本来推断出相应的概率,因而就不可能为这种行为提供保险。而银行等金融中介机构的存在,恰恰就充当了为投资人提供流动性保险的角色。当投资人面临流动性冲击时,银行的贷款可以帮助他们渡过难关,更好地实现跨期的资源配置。而这种作用反映在宏观层面上,就可以促进经济运作效率的改善。
在1984年独立完成的那篇论文中,戴蒙德又从另一个角度对银行的作用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代理监督”(Delegated Monitoring)理论。
他指出,由于信息不对称的存在,借款人会发生事后的道德风险问题。借款人一旦借到了钱,就可以用它们来为所欲为,金融合同对他们的约束能力是很低的。很显然,这样就会增大市场上的金融风险。在引入了金融中介之后,金融中介就可以作为存款人和贷款人之间的一个代理人来监督合同的实施状况。戴蒙德用模型证明了,相比于让存款人来直接监督借款人,这可以节约巨大的成本。
通过以上两篇论文,戴蒙德就从信息角度很好地回应了“银行作用下降论”的质疑,从而为银行正了名。
如何预防银行挤兑?

虽然银行的出现可以为投资人提供有效的流动性保险,从而帮助他们渡过流动性的危机,但银行本身其实也是脆弱而充满风险的。我们知道,虽然银行里有很多钱,但从本质上讲,这些钱都不是银行自己的,而是它们欠存款人的债。因此,如果在某一个时间,这些债权人都找银行来还钱,而银行又还不出钱,那么它自己也会陷入流动性困境。在金融学上,这种现象就是“挤兑”。对于银行而言,挤兑几乎是一个梦魇。由于银行本质是逐利的,所以在吸收了存款后,它们都会将大部分资金作为贷款发放出去,只留下小部分的准备金应对一些零星的兑付。因此,一旦大规模挤兑发生,如果没有外力介入,银行的违约甚至倒闭就几乎成了必然。
那么,挤兑产生的机理是什么,又如何对其进行预防呢?
在1983年的那篇论文中,戴蒙德和戴维格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他们看来,挤兑的发生,其实是经济中多重均衡的一个体现。具体来说,每一个储户究竟是否选择去银行取出自己的存款,取决于他们对于银行的信心,而这个信心是由其周边人的行为决定的。如果他发现没有人抢着去取钱,那就说明银行是安全的,因而自己也没有必要去取;但如果某一天,他发现大家都抢着去银行取钱,那么就说明银行出了问题,自己也必须抢着去取钱。因此,当恐慌一产生,它就产生了一种“自我实现”(Self-fulfilling)的过程——大家都害怕银行出事,于是银行就真的出事了。
既然挤兑问题主要源于人们对于银行的信心,那么要防止这种情况的出现,就必须打破这种恐慌的传导机制。对于这一点,戴蒙德和戴维格建议由国家向银行提供存款保险,这样就可以成功提升储户信心,也可以让银行更好地帮助投资人抵御风险。
在分析银行挤兑问题上,戴蒙德和戴维格论文中提出的两期分析框架非常有名,在文献中,它经常被称为Diamond-Dyvig模型,或D-D模型。后来关于银行挤兑问题的大量讨论,都是建立在这个模型的基础之上的。
流动性问题

从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开始,戴蒙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对流动性问题的探讨上,并以此为切入,重新对银行问题展开了探讨。
在这个领域,他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讨论。其中,在他和拉詹合作的论文《银行资本理论》(A Theory of Bank Capital)以及《流动性风险、流动性创造和金融脆弱性:一个银行理论》(Liquidity Capital,Liquidity Creation and Financial Fragility:A Theory of Banking)是最为重要的。在这两篇论文中,他们提出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观点,“缺乏流动性是资产固有的属性”。
怎么理解这个观点呢?我们可以考虑这样一个情况:在现实中,不同的人拥有同样的一笔钱,或者一套设备,可以干出的事情是完全不同的。当一位天才企业家拥有了一笔资产后,他可以用这笔资产去购入设备,制造出产品,然后卖很多的钱,但是如果换了另一个人,就可能什么也干不了。但如果在某一个时刻,这位企业家因为流动性困境无法生产,他购买的设备已经投入了某项专用事业,成为了所谓的关系专用型资产,无法转换成等额的资金,这样一来,即使企业家试图出售一部分资产来获得流动性,也是不可得的。换言之,每一笔资产一旦形成,它就是打上了其使用者的钢印的“关系专用型投资”(Relationship Specific Investment),它的流动性属性就消失了。
那么,如何帮助缓解经济中的流动性呢?这就需要银行等金融中介的帮助了。在戴蒙德和拉詹看来,虽然很多投资项目缺钱,但其实市场上有钱的金主并不少。只是由于他们难以获得市场上的项目信息,因而不敢把钱借给那些项目运营者。而如果没人来投资项目,市场上资金缺乏,就会导致市场上运作的项目少,因而可以提供的信息更少,金主由于缺乏信息,难以对项目进行评估,就更不愿意把钱借出去。在这种恶性循环之下,流动性紧缺问题就出现了。这时,如果有金融中介参与其中,就可以在相当程度上打破这个死循环,成功让市场上流动性得到提升。
金融危机问题

进入新世纪之后,戴蒙德的研究兴趣开始转入到了对金融危机的分析。在这个领域,他和拉詹等合作者一起发表了很多论文。
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一篇论文是2001年发表的《银行、短期贷款和金融危机:理论、政策涵义和应用》(Banks,Short-term Debt and Financial Crisis:Theory,Policy Implications,and Applications)。
在这篇文章中,他们对1998年的亚洲金融危机进行了分析。在当时,学界普遍认为,造成亚洲金融危机的关键是短期债务的缺乏限制。而戴蒙德则在分析后认为,短期债务在缓解亚洲市场的流动性问题方面是十分重要的,并不是造成金融危机的主因。金融危机的产生,主要是投资项目的低效,以及监管的缺失。
另两篇重要的论文是2009年的《信贷危机:关于成因和对策的猜想》(The Credit Crisis:Conjectures about Causes and Remedies)以及2011年的《恐慌性抛售、流动性缺乏,以及信贷冻结》(Fear of Fire Sales,Illiquidity Seeking and Credit Freezes)。在这两篇论文中,戴蒙德和拉詹一起对2008年金融危机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他们指出,在新世纪初高科技泡沫破灭后,受美联储货币政策的推动,房地产价格出现了上升。这使得美国金融业通过资产证券化来扩大其授信范围,并通过证券化将风险打包、分割。这一方面导致信用风险的累积,另一方面也使得资产定价变得更为困难。在房地产价格上升时,问题并不突出,但当房地产价格骤然下降时,潜藏的风险就会暴露出来。在这个过程中,银行高层不当的激励、银行的资本结构等,都会扩大这个风险。
戴蒙德和拉詹指出,在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恐慌性抛售,以及对恐慌性抛售的恐惧是扩大危机的重要原因。对于那些自己还没有遭遇流动性危机的企业,它们通常会有两种心思:一方面,他们对因流动性需求压力而被迫抛售资产心存恐惧;另一方面又期待其他银行抛售资产,这样可以用低价来获取对手的资产。在这两种心思的作用之下,每一个银行都会死死捂住自己的钱袋子,甚至连正常的同行拆借和信贷都不提供。这样一来,市场上的流动性就整体冻结了,那些希望获得流动性的企业和银行都会因此陷入困境。本来,有一两个银行陷入困境,只要同行可以及时提供支持,那么它们就可以成功度过危机;但如果同行都见死不救,那么危机就会如星星之火,很快烧遍整个行业。最终,整个金融行业都会被恐惧笼罩。这时,所有的银行都会争相抛售资产,这种恐惧性的抛售会让资产价值急速跳水,市场上的银行也会如多米诺骨牌一样,一个接一个地倒闭。一旦危机发展到了这个地步,那么就不能仅依靠金融体系内部的自我调整来实现自救了。而这时,也就到了让伯南克这样的金融“救火队员”上场的时间。
如何面对下一次危机

现在,距离2008年的金融危机已经过去了十多年。在岁月的冲刷之下,一切好像又恢复了常态。每一天,银行和金融机构都照例吞吐着巨额的资金,为经济输送着流动性;而华尔街的精英们则和往常一样,追寻着每一个机会。一切好像都很美好。
但是,这一切真的是持久的吗?岁月真的如此静好了吗?事实上,在表面平静的背后,危机的阴影从来都没有远去。疫情风险、能源危机、供应链困局、俄乌冲突……每一个事件都可能成为下一次危机的种子,可能产生像戴蒙德和戴维格所说的那种“自我实现”效应,放大成为一次巨大的危机。
那么,在下一次危机袭来时,我们可以从容应对吗?
从现在看,情况其实并不乐观。
黑格尔说过,“人类从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人类不会从历史中吸取教训”。这十多年的发展,似乎再一次印证了黑格尔的预见性。在上一次危机过去之后,虽然各国的金融体系都进行了一些修补,但从根本上讲,似乎各国都没有花心思去事先预防其中存在的真正风险。事实上,在这段时期内,房地产、互联网金融等很多新的风险点都在悄悄地生长,只需要一个契机,它们就会成为新的危机的导火索。
从这个意义上看,这一次的诺贝尔奖可以说是一次警钟,提醒我们,必须从过去的危机中学到教训,为随时可能到来的下一次危机做好准备。
本狐为知友们带来深度信息:
【李仁贵谈诺奖名单:银行挤兑模型最能解释金融危机;伯南克的学术地位毋庸置疑】

202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于北京时间10月10日公布,本·S·伯南克、道格拉斯·W·戴蒙德和菲利普·迪布维格因“对银行和金融危机的研究”获得该奖。如何看待今年的获奖情况?其研究成果对经济领域有何意义?对此,搜狐智库对话了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李仁贵。
李仁贵表示,伯南克曾于2006年至2014年间担任美联储主席,因此在国内的知名度颇高。伯南克也曾担任美国经济学联合会会长,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经济科学院士,已跻身于诺贝尔奖级别的经济学家之列。就其对经济学的贡献而言,包括发现经济危机的非货币传导机制、创建适用于危机应对的货币政策哲学、完成货币理论“信贷观”的塑造等。
戴蒙德是美国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默顿·H·米勒金融学杰出服务教授”,曾于2011年排序为汤森路透引文桂冠经济学奖得主,已预示着他可能问鼎未来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并且他也曾当选为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
迪布维格是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奥林商学院银行与金融学教授。他与戴蒙德一起1983年提出了以他们的名字命名的银行挤兑模型,即戴蒙德-迪布维格模型,简称DD模型。
“在金融危机研究领域颁发诺奖,首先就应颁给银行挤兑DD模型。”李仁贵认为,“戴蒙德和迪布维格的银行挤兑DD模型是最能解释金融危机的理论。”
出品 | 搜狐智库
编辑 | 钟昕格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93182
帖子:78637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