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天津人对煎饼果子的要求十分“严格”?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匿名用户   2018-9-24 01:13   517934   9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分享到 :
0 人收藏

9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依然头上霜  3级会员 | 2018-9-24 01:13:2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实话,不光天津人对煎饼果子要求苛刻。
黑龙江人要求锅包肉必须是糖醋汁儿的,但凡搁一点儿番茄酱就是耍流氓。
老北京炸酱面的基本要素是黄酱和甜面酱按一定比例调配。你说啥?郫县豆瓣儿酱?滚!
河北的河间驴肉火烧,必须是现烤的长条火烧夹上冷切的驴肉。用白吉馍?你玩儿我呢吧?
江苏无锡人常说的“小笼馒头”,一口咬下去要不把你心肝脾肺肾全都甜透了,那就请滚回去安心作包子。
四川名菜麻婆豆腐,上桌之前如果不撒上一层密密麻麻的花椒粉,当场就掀桌子。
广西传统美食螺蛳粉,你不加花生米不加炸腐竹不加青菜甚至不加辣椒油我都忍了,但我要是找不到一根酸笋,直接冲到后厨开始骂街。
毛氏红烧肉敢不加辣子吗?
山西过油肉敢不放醋吗?
小鸡炖蘑菇敢不用榛蘑吗?
羊肉泡馍敢不配糖蒜吗?
…………
正是因为各地人民这种苛刻和较真儿,才使得老祖宗们一辈儿一辈儿传下来的手艺能够香火永续,才使得八大菜系永存不灭发扬光大,才使得中国立于世界美食金字塔的塔尖之上。
也使得我们能够在日复一日的饕餮中,不禁感叹曾经祖辈的灵光一闪,穿越千百年的灿烂。
3#
李想  1级新秀 | 2018-9-24 01:13:30 发帖IP地址来自
布鲁塞尔的煎饼果子
去年,有位在国外打拼的哥们回国探亲,给我讲了件事。他年少到比利时读书,后来求职屡屡不顺,正欲回国重头再来时,脑子里蹦出个邪门歪道,做煎饼果子。据他讲,起初其实只是邀朋友到家中聚餐,在家里尝试了一下,哪只那一水的海不归哈喇子趟成了河,对其精湛的摊技赞不绝口。后来,一发不可收拾,走上了异国摆摊的道路,并且还真小火了一把,现在开了家小店,悠哉悠哉。
我这人好球,更好吃,虽然对于我这样地道的天津小孩,煎饼果子是家常便饭,但听得这海归牌的家乡美食,也实在是垂涎。便约他给我单做一套,尝尝鲜。没过两天,这厮给我打电话约我到他家品尝,不料,煎饼一上桌,心就凉了半截。味道咱先不说,一打眼一个黄色大三角,像极了消消乐游戏里的那小玩意。三角里还有些白色酱汁,蓄势喷涌。中间加的大概是果蓖吧,一个白色晶莹体。。。对于我这样的人来说,这已超出我的认知,连邪教都够不上,分明就是个怪物。我问那哥们,你还是天津人吗?难道你不知道对于咱们来说,煎饼里加生菜,加火腿都是邪教吗?你介却拿这等异类来蒙我。他似乎也有些激动,比利时的煎饼奏得四介样滴(介哥们一激动,冒粗了乡音),于是他讲了这比国异类煎饼果子的发迹史:一开始,哥们确实也是发扬传统的,老老实实摊煎饼,老老实实炸果子。还让亲戚从天津寄了几瓶面酱过去。哪知这东西不光老外不认,奏连自己的南方同胞都觉得还有欠缺,于是只能改良用了一种叫samurai的比国酱汁替代面酱,再后来又因为当地人喜欢吃海鲜,便加了些海鲜油,味道算是“地道”了,可还是卖不了,果子油大,西方人吃不惯,又换成了一种吸油的面,略微一炸,算是踏实。没过多久,由于想节约成本便把造型直接换成了这黄色大三角。”那么问题来了,这还是天津煎饼果子吗?这哥们接茬说,“当然是了,你以为国外的寿司和岛国的一样?意面就必须是意大利原味?无论你改良成什么样,只要人们爱吃,并记住你,就OK了,文化这东西本来就是走出去,变个样,活下来,再走出去当中循环的。”
他说的不错,文化就是不断流动又不断更新的,回望上个世纪初,天津发展正是在外来文化入侵下,得以激发出城市学习精神和创新思维下取得的成就。当今天我们的土著还在时而自负,时而自卑的纠结我们到底是不是一线城市时,当我们的年轻人还坐在井底调侃身边的老坦儿时,当我们打着保护本土文化的旗帜,满足自己直辖市的虚荣心时,当我们坐在牌摊、网吧,吹嘘着“我们一块儿的”时,我们的城市已与曾经让我们强貹的学习和创新精神渐行渐远。我相信传统应被保留,但也相信文化可以变革,就如同这套四不像的煎饼果子正在遥远的西方传递着根在天津的美食。作为一个步入中年的天津人,我期待城市能够保留他的传统,也希望有更多哏都青年走出去,把天津的传统带到各地,更期待有更多努力拼搏的外来人,带给我们新的激情。也许,只有这样,才会有更大的希望。。。
那套布鲁塞尔的煎饼果子味道不错,在他的包装上,用英文写着Tientsin。。。
4#
行路男  4级常客 | 2018-9-24 01:13:31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津好久没出什么大新闻了,这两天就出了俩,都是煎饼果子闹的。

一是天津市公布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天津煎饼果子成功入选。其实,煎饼果子入不入选都是我心目中当之无愧的非遗,因为我少小离家这么多年,老大回的时候,唯一不变的就是这煎饼果子的味儿,还甭说这次榜上有名的什么“二嫂子”“德禄斋” ,不夸张地说,天津的居民区、市场边只要是个操正宗天津话的人摊的煎饼果子,都是那个味,你说,这不就是最好的传承吗?

第二个新闻是,黄磊老师的《深夜食堂》因为一套不正宗的煎饼果子再次遭网友吐槽,豆瓣评分再刷新低。我对黄磊老师没啥意见,只是他要是提前咨询下我,我一定要劝诫他不要拿煎饼果子练摊儿。

这果子的卖相还真是天津的。

只不过这饼一下子就穿帮了。

天津人别看平时不爱掺和事,但是对于煎饼果子这事,却绝不能保持沉默,什么面糊、什么果子、撒什么料,那绝对讲究。而且对于正统的天津吃货来说,煎饼果子就夹果子和馃箅儿(类似北京的薄脆),撒葱花,抹面酱和一点辣酱,什么紫米面的、夹生菜、夹香肠、夹鸡排的?那还叫煎饼果子吗?

此处有唱腔:“走遍了南北西东,也到过了不少的名城,我还是最爱我的天津煎饼果子”。

1. 面糊摊出来有小洞?恭喜你,吃到正宗的了

一个标准的天津煎饼果子早点摊的标配是这样的:鏊子(摊煎饼的那个黑色圆形铁台)在正中间,右手边一溜依次是:装辣椒酱的辣椒罐子——放在饼铛的正前方,整个摊位上最难够到的位置,煎饼是种口重的吃食,但辣味儿是不重的,只一点点而已,从没听说过谁被煎饼果子辣着了。辣酱主要还是咸味儿,还有几个辣椒籽儿提供的嚼头和香味儿。

这肯定不是天津的煎饼摊,天津人都爱吃不爱拍。

辣椒罐子旁边是面酱罐子,伸手便能够到,因为这是一套煎饼果子的主调。在天津讲究用天津面酱,到了北京就用甜面酱,两地煎饼味道的咸甜区分就打这面酱里来。另外,面酱含水量比较大,在煎饼和果子之间,制造了一点润滑的口感。

鸡蛋筐放在右手边,稍远一点的位置上,走到了鸡蛋这一步,我们开始接近煎饼的实质了。

每个70后、80后的天津孩子,一定有早起兜里揣俩鸡蛋,拿着铝饭盒去排队摊煎饼的童年记忆。因为过去的天津煎饼摊,卖的只是手艺,鸡蛋是增量,来了主顾,摊主一定先问,带鸡蛋了吗?没带的话一套煎饼加5毛,当然,您如果不要带鸡蛋的煎饼另算。

后来人们富裕了,也不在几个鸡蛋上算计了,就慢慢没有自个带鸡蛋的传统了。

(图说:天津70后80后表示,也有很多在摊煎饼的路上,鸡蛋掉地上的童年阴影。)

单手打鸡蛋是摊煎饼的绝活,一只手握鸡蛋,在鏊子边儿“当当”两下,食指和无名指一较劲,蛋壳顺着缝一分为二,蛋黄蛋清“吧嗒”掉在已经摊开的煎饼上,不掉皮儿,也不浪费蛋清,没点功夫是不行的。

淡黄色摊开的面糊清晰地衬出了鸡蛋是清是混,新鲜不新鲜。天津人要是看到混蛋了,一定是会吱声的,并且扬言下次再不来了,所以在天津摊煎饼的是不敢用混蛋的。

(图说:混蛋请走开。)

推子总是在最顺手的地方,如果你是左撇子的话,就一定放在左边。

我家小时候住天津和平区,胡同口的清真馆子每天早上都卖煎饼。摊煎饼的是个左撇子,推子放在他左手边,手一晃就抄起来,一勺面糊浇在鏊子上,推子一转,一堆糊就推成了一张饼。圆圆的,中间略厚且完整,边缘稍薄而布满小洞。

这些小洞,其实是绿豆面糊的身份证,敢自称正宗的天津煎饼,一定是用绿豆面的。绿豆面在韧性方面比不了白面,推子走,绿豆面却跟得磕磕绊绊,搞出很多小洞来。

如果面糊的主体是白面,那么摊出来的饼没有洞,而有气泡

瞧,这就是没气泡的。

很多关于正宗天津煎饼的传说也都是有关于绿豆面的,有一种传说是面糊是不加水的,而是加牛羊骨高汤,虽然我认识的煎饼摊儿老板没有一家是用这个做法的,但考虑到早期做煎饼的小铺都是清真饭馆,确实有牛羊骨汤的便利,所以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图说:这次入选非遗的德禄斋煎饼,其实在天津,任何一个说正宗天津话的人开的煎饼摊,味道都不差。)

另有一种说法是,绿豆面里要加虾粉提鲜,这是确有其事,有些煎饼摊儿还会在刷酱的时候放点儿虾皮。

好在补洞的鸡蛋接着就来了,蛋液落在圆饼上,推子再一推,饼上便铺开了一层蛋的薄浪,许许多多的小洞就瞬间填被蛋液填满。

2. 翻饼的熟练度区分了高手与小白

摊煎饼的表演进行到了这一步,摊煎饼和看客都可以小换一口气了,摊煎饼的可能会停一下手,再慢悠悠地撒上葱花,酝酿一下,好戏又要开始了。

铲子是放在右手边的,即便摊煎饼的师傅是左撇子,铲子也放在右边。

沿饼边儿轻轻铲一圈,饼就离了鏊子了,左手轻捏另一边儿,一揭,一拽,饼就翻了个儿,肚皮朝上了。

(图说:翻饼这一下,区分了除了煎饼高手和小白。)

我和我认识的很多食客都最爱推子推饼和鸡蛋的一段,不过对于行家来说,翻饼才是最高潮,这个动作据说是整个摊煎饼最有技术含量的,很多新入行的小白只能翻过去一半,中等熟练的需要双手协作才能翻过去,真正的高手,翻饼只用一只手。

3. 天津果子是天津煎饼果子的灵魂

罩煎饼摊子的玻璃罩子一般都有个隔层,油条和薄脆就放在这个隔层上。馃子和馃篦是天津的叫法,北京人叫油条和薄脆。

(图说:这黄黄的果子一看就是天津的,不是玩意儿。)

名字不一样,东西也不能说是一样的。

最早在天津卖煎饼果子的都是坐商,清真饭馆在早餐时段顺便摊煎饼,那边儿在油锅里炸着馃子,这边儿摊着煎饼。当然,现在,在天津的煎饼铺子里,你一般看不到炸油条的现场,但从馃子胖大直立的状态上可以判断,它们刚出油锅不久,生命力尚在蓬勃阶段。

(图说:蓬勃直立的天津果子。)

十几年前,有一回,我三大爷来北京玩了两天,我带他在单位对面的饭馆里吃过一次油条豆浆,他回去逢人就说,北京的馃子不是玩意儿,说的时候脸上写满当天津的人的骄傲。

公正地说,北京的油条水平是非常不稳定的,偶尔也能吃到成功的例子,但是大部分时候,我们吃到的油条都是白白软软的,表层不够酥脆,中间充满韧性,想要咬断,需要做一个辅助的甩头撕扯动作。

(图说:这油条吃的,用力真猛。)

关于煎饼果子的叫法,有一种提法是,煎饼来自山东,来天津码头务工的山东人带来了煎饼,而山东煎饼是需要一个骨架和灵魂的,既然没有大葱就卷果子吧,他们称之为煎饼裹着,后因为煎饼卷馃子的组合太经典,改称煎饼果子。

既然是“煎饼裹着”,那很多外地人就把什么生菜、鸡柳、沙拉酱甚至榨菜粒都裹进来了,这种所谓的创新是非天津籍的早点摊商人们搞出来的,当然迎合了一部分食客的需求。但是,那一定不是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因为他们没有办法做出正宗的天津果子,这才想出一种别的市场竞争策略。

(图说:鸡柳和煎饼在一起,果子味都被盖住了。)

只有正宗的天津果子,才有能力成为一套天津煎饼果子的灵魂,在蛋的嫩,饼的软,酱的稠下面提供终极的口感——油香和酥脆。

这种终极的享受,在天津稀松平常,但出了天津城,想吃上一口却难如登天,所以,天津,真是一个神奇的城市。

5#
ENJOY 精选美食电商  4级常客 | 2018-9-24 01:13:32 发帖IP地址来自

谢邀!


(结论说在前面,是对邀请者的尊重!oh!yah)

煎饼果子的地位很高,所以很严格!

因为:

1、时代发展的需要,煎饼果子被推上了这个地位,产业参与者、食客、旅游者等等等等,都需要天津有这么一个“煎饼果子”;江湖地位决定,必须要“严格”;

2、这是天津最接地气,最受欢迎的吃食,没有之一,一千多万人天天吃,不严格能深入天津人的血液之中?

3、网络时代的煎饼果子,自带IP属性,更需要“严格”起来才能明确标签意义;


完美!



不敢说“煎饼果子”是天津人的信仰,但是毫无疑问,天津人对煎饼果子是严肃的认真的,毫无疑问能用上十分严格,这个形容。


先看一则新闻:

天津“煎饼果子”入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嫂子、德禄斋、津老味三家入选)

(来自国家旅游局网站的新闻)


没错,就是这个街头小吃现在成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地位之重,已然不仅在食客之中,而上升到整个城市形象层次。

有个天津卫的老哥(无敌吃货&无敌喷货),原来说过一句很在理的话,天津的吃食,在外人眼里,七分靠包子,两分靠煎饼,还有一分就是麻花了……细琢磨一下,嗯!没毛病


没错,煎饼果子的地位就是这样高,能从老天津卫“三绝”中杀出一套血路,也有些许“时代选择”的意味所在……

话说天津三绝,也或许是因为,包子全国各地都有,甚至很多名气还大于“狗不理”,;麻花相对小众,这不重庆还有“陈昌银麻花”名气也不小,至于耳朵眼炸糕,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过。

这里给上,这几个天津小吃的百度指数和微信指数对比图


(注:最上面橙色线是煎饼果子,最下面的蓝线是耳朵眼炸糕,至于十八街麻花连百度指数都没收录)


再看微信指数



这就是时代的选择了。

老三绝,除了狗不理,其他两个完全没有多少影响力了,这对于一个如此有特色,有市场,有厚度的大城市而言,是接受不了的。

这个城市需要标签,特别是在网络的时代,“美食”的标签更是重要。十年前说到城市美食,你会想到成都、西安、广州,那属于传统标签+口碑传播,现在你会再加上长沙(天天向上功不可没),加上潮汕(各类美食纪录片的加持)……

这就是时代的需要,而对于天津而言,再也没有比“煎饼果子”更适合做美食标签的了,政府牵头,产业跟进,老百姓喜闻乐见,“煎饼果子”大产业油然而生,所以必然要严格。

---------------------


我们再看一条街

大环境的造就,是需要建立在食客的基础上的,天津人排队买煎饼的盛况就不用说,还有带鸡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吧 (:

甚至天津还有一条煎饼街……(卫津路和鞍山道交叉路口)

唠一段历史,这里最早是摆摊的是赵师傅煎饼果子,大概在07-08年,晚上10点出摊,早上6点收摊(浓浓的深夜食堂味有没有?)


主要就是针对周边的大学刷夜的人,及酒吧夜归群体,那叫一个火啊,8个小时永远在排队,(那个时候可不兴找黄牛排队),很多人还是10套-20套的买,据说年流水能达到200多万,那个时候的煎饼果子 也就是4-5块钱一套,细思极恐啊。



(8套煎饼果子一起做,就问你屌不屌!!!!!)


而后,闻到商机的各路煎饼果子门派纷纷来到此街,包括后来天津煎饼界的大IP“二嫂子煎饼”便是在此打出一片天地,《舌尖上的中国》、《天天向上》等节目都报道过。也是我在前面提的天津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三家煎饼果子之一。




真心是一条专业的煎饼街啊,就这盛况便可见一斑。但是对比整个天津大街小巷那些融入到人民战争的煎饼推车来说,一条街简直不值得一提啊,想想看一个千万级的大城市都在吃煎饼果子,多可怕,要不然还有拿煎饼果子作为创业项目的呢!(这是另一个故事了,X太吉,反正从出生便被称为煎饼界的邪教,现在嘛……)


桂林人少不了一碗米粉、兰州人少不了一碗牛肉面、山西人少不了一碗刀削面……

天津城少不了一份煎饼果子。相对于天津三绝的包子、麻花,基本属于游客食品,天津本地人吃的很少,看狗不理在天津就五家店就能看出来。而炸糕再被民营企业收购之后,作为糕点是慢慢进入老百姓家里了,但是对外的影响力确实不值得一提(从微信指数可见)


全民投票,这是“煎饼果子”严格的必要条件;

---------------------------------------

当然,煎饼果子的江湖地位,还需要看客们的追捧,煎饼果子加10个鸡蛋这样的段子视频,在网上简直不要太多啊,甚至有加15个20个的,丧心病狂啊!!!!!!!

随手网上找一个,你们感受下,这太具备传播效应了

煎饼果子加10个鸡蛋_视频在线观看 - 56.com

连几年前最火的《万万没想到》中王大锤都不忘逗一句“给我来个煎饼果子,加十个鸡蛋!”


还有那首煎饼果子之歌……

“哟哟!切客闹!煎饼果子来一套”,魔性的要死

v.youku.com/v_show/id_X

……


哎妈呀!煎饼果子,完全是自带网络IP属性的一款小吃啊

就算是很多没有吃过煎饼果子的南方人也都知道了,嗯!这就是煎饼果子


全民皆知,而又唯一可以将其用作标签的天津人民,必须要将其“严格”起来,俗话说就是门槛,你可以加油条和馃子,但是你加生菜那绝对是邪教(好吧!加生菜是真心不好吃啊,不脆的话煎饼果子就毁了一半)

-------------------------------


最后,保留节目,推荐一家煎饼馃子(忘了注明了,天津人都叫煎饼馃子,不叫煎饼果子,前面我都没有用传统称谓,懒得改了,好累好累)


津老味煎饼果子


也是天津煎饼果子界三剑客之一,到现在已经五代传承人了,有100多年的历史,据说最早民国时期,老祖宗就是带着提盒做煎饼



作为能入选“非遗”的老煎饼摊,工艺绝对值得一说。

首先,选料必须是优质的绿豆粉(非绿豆粉,都是邪教,都是不“严格”的表现,请注意),然后加入特制的料,静置4小时以上,让料和面充分融合,这样煎饼才能口感沙性足,薄而不散。



在制作过程中,推、拉、勾、转、回、立6种手法摊制煎饼……



据说,从选料到成品要历经72道工艺

(莫名的看到72就想笑^^,这就是了,江湖地位决定,只有“严格”起来才有门槛,才能是标签,才能是“非遗”……中国人真心喜欢9的倍数,我就很喜欢,哈哈哈哈哈!)



扯了点犊子,不过这个煎饼真心是好吃的,对于吃食而言,最重要,也是唯一重要的就是是,好吃了,请点赞!


最后,一套煎饼10块钱左右。

地址:卫津路和鞍山西道交口(就是传说中的煎饼一条街上)

6#
没法度  1级新秀 | 2018-9-24 01:13:33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就像在我们新疆,我们的烤羊肉,必须用红柳串大块,用木炭,肉要提前用蛋清皮牙子滤一遍,嫩,搁盐水,孜然辣椒最后放。红柳不好弄,用铁签子,这已经是大大的妥协,谁要当着我面儿说外面那竹签子串的几粒肉叫新疆烤肉,我甩他一脸馕。
我们的抓饭,必须放黄萝卜(黄萝卜是胡萝卜的祖宗,本地才有),谁要说这是加了萝卜的炒饭,我扔他一脸馕。
我们的哈密瓜,圆形网纹果肉是绿色的才叫哈密瓜,长条橘黄肉那个叫甜瓜,谁要混着叫,我扔他一脸馕。
还有很多很多,对本地人来说,那就是根基。
我想天津人对煎饼果子也一样,
那就不是能打折扣的事儿。

嘤嘤嘤!评论里都是啥ヽ(д`)你们都是奔着馕来的吗(ω)





哇哇,过百噜。
我没有拍到馕。

新疆还有像煎饼果子一样棒棒呆的早饭。
我前天要离开我们村儿回中原上学之前,我吃了三碗汤面,两个油塔子。

新疆的汤面是牛骨头亮汤。里面有什么魔法我也不清楚,总之就是超好吃。
已经歪楼了啊哈哈哈,大家看看就好吧。
顺便说一下红柳烤肉的问题,
因为我是在南疆啦,
我们这边城市化没有很严重,
有好多好多恪守民族风情的宝贝吃的。
不过这两年也很少吃到红柳烤肉咯。

下面放汤面油塔子,还有那天我在家烤肉之前往上面浇鸡蛋皮牙子的场景。(好像有个馕边出镜)
没吃饭的闪避一下啊哈哈哈哈。



7#
醉狮兄  2级吧友 | 2018-9-24 01:13:35 发帖IP地址来自

天津人对煎饼果子的要求,并不是严格。
到滨海新区各个早点摊位一看就知道,做煎饼果子的摊主,外地人占了90%以上。
市内六区以本地人经营的煎饼果子摊位居多。
并非需要你是天津本地人才可以经营。
不管你南来的北往的,你想做就做,没毛病。
但是你想不被提意见,又卖的出去,你得卖给我们需要的东西才行,不是么?
不能我来买煎饼果子,你非得买给我大饼卷肉,不是么?
至少你的卖给消费者他们喜欢吃的煎饼果子吧?

作为消费者,我们对天津煎饼果子的基本要求:
1、绿豆面的煎饼糊糊
2、鸡蛋直接摊在煎饼糊糊上面
3、果子或者果蓖儿
可变的要求:
葱花、面酱、酱豆腐、辣椒油。
本地黑暗料理才有的神秘武器:
鱼子酱(代替面酱、代替酱豆腐)、芝麻。

天津的煎饼果子,并没有多么严格的要求。
我们只是讨厌乃们这些邪教乱改我们的食谱。

煎饼糊糊的主料是绿豆面,也就是我们煮绿豆汤的那种绿豆。这是煎饼糊糊的主料。
还有很多种方案制作这种煎饼糊糊。
可以是:只有绿豆面的糊糊
还可以:主料绿豆面+少部分面粉
还可以:主料绿豆面+少部分黑豆面
还可以:主料绿豆面+少部分苞米面
不管是哪种搭配方法,绿豆面一定要占绝对的多数分量。
早年,怎么搭配是秘方,都是自家自备,密不外传的。现在有统一的煎饼糊糊供应商。
我自家还研究过:绿豆面+黑豆面+苞米面的效果。

统一供应的煎饼糊糊一般都是加面粉的。

加盟式的煎饼店,糊糊里面也有加糯米、紫米粉的。

有没有加面粉,煎饼一滩,就能看出来。

(这就是面粉加多了的煎饼果子)

不加面粉,纯绿豆面糊糊的易碎,摊完以后,一折一弯,就碎裂了。
煎饼饼面的边缘也不易成型,而且容易糊。
加了面粉以后,易成型,不易碎裂、不易糊。
但是,面粉加多了,蘸牙、难吃。
一口煎饼果子咬下去,蘸牙;那叫什么煎饼果子呀?

想吃面粉多的?
我们有大饼鸡蛋呀!!!还不蘸牙!

仍然有很大一部分自制煎饼糊糊的摊主,自制的煎饼糊糊是加了黑豆面的。

看糊糊就能看出来,糊糊里面,就能看到和绿豆面掺杂在一起的黑色粉末。

(加了黑豆面,也加了适量面粉的煎饼果子)
刚到天津的时候,有没有加黑豆面或者大豆面,一口下去,就能报告答案。
因为相比没加黑豆或者大豆的,这个略微的粗糙、烧胃。
吃多了习惯了,反而就不在意这些了。
缺点就是,不加面粉容易糊。

加了苞米面的糊糊,不易用眼睛一眼就能看出来,一口下去,也能吃出清淡的苞米味道。
或者舌头品尝到不一样的感觉来。不像大豆烧嘴、烧心,也不像面粉蘸牙,却也有不轻不重的粗糙感。
喜欢加苞米面的,数量并不是很多。

最容易糊的,就是只有纯豆面(纯绿豆面或者绿豆加黑豆面)。
但纯绿豆面的,口感非常好。

不管怎么搭配、怎么加,都是为了好吃,为了口感好。
糊糊制作方法,并不止上面提到的这几个种类。
现在的煎饼糊糊,多数都是统一供应商供应的。
有很多外地来的摊主,都不知道自家的煎饼糊糊里面有什么。
我们也并没对此提出批评或者质疑。在早年,这是保密的秘方。
口感好坏,好吃不好吃,煎饼糊糊的重要性是绝对的。

面粉放太多了,摊的那一小会儿,根本就摊不熟面粉糊糊。
胃口、食肠不好的,吃了容易拉肚子。
说天津煎饼果子严格,纠结在加不加肠、加不加生菜上面,那是外行,也没抓住重点。
一定说天津对煎饼果子要求严格的话,重点仍然是煎饼糊糊。
以及对本地黑暗料理的亲睐!

年轻的天津人,并没有太多的时间去关注、关心煎饼果子的做法。
老居民区乘凉的爷爷奶奶、大爷大妈们来说,不但对糊糊有严格的要求。
加不加香菜、加不加葱花、加不加酱豆腐,甚至答主提到鱼子酱;都是一个很严肃的话题。
在他们眼里,答主说的加鱼子酱或者虾酱,是海边人的做法(塘沽、北塘、汉沽),答主在市中心也吃过这么做的。

纯豆面的糊糊,一口咬下去,就能找到那种杂粮、粗粮粉状的粗糙感。
卷上面粉做的果子,有粗有细。有油有菜(葱花),还有鸡蛋,还有什么不满足的呢?
加上一碗符合自己口味的豆腐脑,柔顺细腻光溜,巧克力的广告,是怎么说的来着?
关键是:我们这一套煎饼果子,不但是享受,营养管饱,还健身养生不增肥呀!

为什么不加肠?不加生菜?

在我出差去外地的时候,时间短了没觉得有什么。
时间一长,觉得真的受不了,就感觉早上没什么早点可以吃。
围着满大街的早点店铺转悠着找吃的。满座城市卖的早点都是一样的。
让人吃腻了咋吃嘛?而且粥类、豆腐脑类就那么一两个品种。

在外地,吃同一种早点,吃的次数多了会腻得慌;
在天津,一样会腻。
关键是:天津的种类多呀,每个早市卖的早点,总有点儿区别。
换一个不同的早市或者早点聚集摊位,就有不同的早点种类。
就算相同的早点种类,口味风格都有可能不同。
有很多本地传统的早市,吃早点都要排队。从早上六点多,一直到上午九十点,人一直是满着的。
天津人吃早点,讲究有吃有喝:
常见品种
(吃)本地品种:
天津煎饼果子、
天津大饼鸡蛋(可选配菜:茄夹、藕夹、里脊、牛肉……)、
天津包子、
烧饼里脊、
大饼、
油条……

(吃)外来品种:
肉夹馍、
鸡蛋灌饼、
山东煎饼、
大饼卷鸡柳、
驴肉火烧、
烧饼牛肉、
烧饼……
金融区、商业区还有各种西式美食,以及一些不方便拿着就吃的早点种类。

(喝)本地品种:
天津豆腐脑、
嘎巴菜(这个嘎巴菜的主料,就完全是绿豆面摊的薄饼,不加鸡蛋不加面粉)、
云吞、
包子铺鸡蛋汤、
小米粥、
黑米粥、
大米紫米粥、
豆浆、
面茶、
羊汤、(其实答主离开老家不喝羊汤。就如离开天津很少吃外地的煎饼果子一样)

(喝)外来品种:
荷勒面、
馄饨、
火烧店鸡蛋汤、
羊汤、
杭州包子店鸡蛋汤、……

关键是,换一个早市,就能发现不一样的品种。
一个早市吃腻了,可以在附近换另一个早市,找新鲜的吃。
没等你都吃腻了的时候,你就又开始喜欢煎饼果子、大饼鸡蛋、豆腐脑了。
这里还没列出,来自东北的早点系列、杭州包子系列、沙县小吃、肯德基、麦当劳这类。
肯德基麦当劳,根本就不是天津早点文化的一部分,也很少有人想起他们。

在天津,早点我们要挑着吃,换着样儿吃。
你可以吃到腻了再换样,也可以每天换一个样儿。
答主所见,也只是大多市民的日常早餐。
其实还有少部分人专享的早餐。
这个少部分人,并不是权贵阶层,而是老城区老天津本地较为富裕的中老年人们。
他们给你找个吃早点的地儿,一吃才发现,那真叫享受哎:
吃得好、喝的好,还要环境好。

都是鸡蛋汤,天津包子铺里的鸡蛋汤,和驴肉火烧店里的鸡蛋汤,杭州包子铺里的鸡蛋汤是不一样的。
天津包子铺的鸡蛋汤,就真的只是汤里有鸡蛋花,汤汁稠糊浑浊,不加辅料。
就算有油也是集中放的,盛放到碗里,看不到几个油花。
驴肉火烧店里的鸡蛋汤,一碗鸡蛋汤,必须正好是一个鸡蛋或者两个鸡蛋,单独放紫菜和芝麻香油。碗里要看的到油珠,闻得到芝麻香油的香味。
一般放香菜。可选择不放。
汤汁清澈,鸡蛋花要大,要薄。
而且追求:蛋花连在一起,一筷子就能捞出来。清的清、绿的绿、鸡蛋花的颜色要正。
盐放多放少,可自行添加。
在天津经营的杭州包子,鸡蛋汤放紫菜、海米,虽然也是整个的鸡蛋,但是蛋花厚度可能很厚,也可能很薄,蛋花是散的,汤汁有可能清,也有可能浊。

以上三种鸡蛋汤,说的只是鸡蛋汤,不含西红柿鸡蛋汤、番茄酱鸡蛋汤。

鸡蛋汤而言,放香菜有放香菜的吃法,不放香菜有不放香菜的味道。
你去天津包子铺要驴肉火烧店里的鸡蛋汤,人家也没法做给你(做法不同、锅都不是一样的锅)。这就好比你去买两把刷子。
超市、五金店都可以买到。可你偏偏跑到肉铺和海鲜摊位上买刷子,人家咋卖给你嘛?

对于天津生活了很久的人而言,加肠,我们有专门加肠的早点,比如大饼鸡蛋。
加生菜,我们也有专门加生菜的早点,比如烧饼里脊。
吃熟肉用生菜夹着吃、吃牛肉用生菜夹着吃。
你见过吃鸡蛋用生菜夹着吃的么?
生菜要用凉水冲洗的,并不是熟食,冷水夹着煎饼果子,吃了容易闹肚子?

一般,天津本地人不要求煎饼果子的摊位要有生菜或者肠之类的;
因为我们要吃生菜,要吃肠有专门的早点摊位提供。

大多数早市煎饼果子摊位旁边就有大饼鸡蛋,就提供肠和生菜。
不能因为我们吃煎饼果子不加肠或者不加生菜,就成了异类了吧?
就成了严格要求了吧?
天津人对煎饼果子严格要求的是:煎饼糊糊的搭配构成要合理。放鱼子酱(或者虾酱)和芝麻。
谈论加不加肠、加不加生菜的那是邪教


为什么放鱼子酱、虾酱?
在我老家,虾酱只是一个下饭的咸菜。
早年间,村里穷,一碗虾酱一家人可以吃很长一段时间。奢侈一点儿,会多放俩鸡蛋。
更早年间,卖私盐的会以卖虾酱的名义进行售卖,因为一缸虾酱有半缸多的盐。
来到天津才知道,虾酱虾酱,虾酱只是辅料。
鸡蛋才是主料;炒虾酱是按照鸡蛋的多少放虾酱的,虾酱只是替代菜里面的盐分。

只放几个鸡蛋,你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炒虾酱,通常都是一锅鸡蛋一勺虾酱。
SO,天津的虾酱炒完以后,都是大颗粒状的,卷在大饼或者煎饼果子里都是美味。
更高级一点儿的,煎饼果子里放鱼子酱或者虾仔儿酱,虽然是人工养的,但也很贵。
虾酱就是用来代替酱豆腐提味儿的。

放芝麻,是因为“香”。
鱼子酱(普通海鱼鱼子酱),是也因为:“香”,“好吃”!代替酱豆腐或者面酱。
到了河北胜芳,吃烧饼,不是满嘴的芝麻,你都不好意思说这是烧饼。
不同的是,胜芳的烧饼是熟芝麻,天津煎饼果子放芝麻很少,是生的还是熟的,答主也不是很清楚。

吃的东西,除了追求吃得饱,不就是为了追求口感么?
天津人,并不追求情怀,追求文化的也不多。明明知道怎么做好吃,明明花一样多的钱、差不多的成本,就可以做得更好吃。为什么要做的更难吃呢?

为什么有人想要乘坐城际快递,把天津的煎饼果子带到北京去卖?
没有人想要把北京的煎饼果子卖到天津呢?

你可以要求在煎饼果子里加生菜或者加肠,每个人的口味都不同。对此,我们没有太多的意见。
就像你到肉食店里要求买大米、买两把刷子一样。
但我们认为你那叫邪门、邪教!
买刷子,放着五金店、超市不去?非要跑到肉铺里买刷子、买大米,这不是邪门歪道是什么?

你也可以在天津卖煎饼果子,加肠、加生菜。
但我们一般不会卖。
不是因为歧视,而是一看就知道,摊主不知道煎饼果子要怎么做才好吃。花一样多的钱,自然是买更好吃的!
当然,很饿了,也会不加选择。
但那种面粉过量的煎饼果子,我绝对不吃。就算咬一口扔了,也不吃。

就如同云南人吃米线,自然知道米线怎么做好吃,有什么吃法。
愣往米线里加大葱、加肠条,不也挺邪门的么?

把油条称之为果子的并不是只有天津一个地儿。来天津之前,我们家就叫“果子”,进了城,才知道,原来这个玩意儿,还叫“油条”。

答主平常吃煎饼果子,不吃果蓖儿的。
在传统的老城区,你可以自己带着鸡蛋去买煎饼果子。
这是因为:卖煎饼果子给的鸡蛋,可能个头小。自家的鸡蛋、个头大。
现在你仍然可以这么做。
煎饼果子摊位给的鸡蛋,是圈养的产蛋鸡下的鸡蛋。自己带的,可能是柴鸡蛋。

关于嘎巴菜:叫嘎巴菜也对,叫锅巴菜也对。但是你去店里点菜的时候,最好叫嘎巴菜。虽然这个东西就是锅巴。

这个锅巴,不是做大米板(早年间烧柴大锅煮饭)的锅巴。而是早年间,烧柴大锅早起煮粥(苞米豆面粥)时候的粥的锅巴。贴在粥的液体上沿那一圈的锅巴。人们后来改良,改良成了今天的绿豆面锅巴菜。

相关答案阅读:

装修时如何判断一个室内设计师是否优秀?

怎样提高室内设计鉴赏力?

室内设计师必须具备的最有效的交流技巧是什么?

农村的小楼与别墅在建筑上有什么区别?

考虑到智能家居,装修应该如何布线?

如何建造、改装一栋别墅?

怎样装修得有质感?

干湿分离卫生间怎么设计既合理又漂亮?

家庭装修时需考虑的人体工程尺寸有哪些?

独立式衣帽间应该怎么布局,有哪些推荐的装修设计方式?

想做一个能前后翻转的隐形书架门可能吗?

家庭装修应该把重要的资金预算放到什么环节?

独立室内设计师服务内容包括做预算吗?如果包括做预算的依据是什么?如何做预算?以及涉及到客户还有施工方?

有哪些东西你以为很贵,却不知道居然那么贵?

洗手间里总是有种难闻的味道,时间久了更去不掉了,如何处理?

你们装修入过哪些坑?

如何挑选橱柜?

我们家墙怎么了?已经铲掉一次,现在又出现这些情况。到底什么原因。

想打造出北欧风格的户型该如何与实际条件来设计?

生态木和桑拿板两种建材分别用于包阳台包门厅包飘窗做吊顶做护墙板等等时,各自优劣如何?

为什么在瓷砖上打眼比在墙壁上困难?

为什么传统的装修要吊顶?

衣柜怎么设计最好?

衣柜如何收纳,能更简洁而且不容易乱?

如果给你 100 万预算装修 70㎡ (实用面积),你会把钱花在哪些地方?

为什么欧美家居设计不讲究收纳?

相关知乎Live:

空间尺度与视觉情感:平面

低成本制作衣橱:设计绘图篇

家庭装修:初步测量工作出图要求

家庭装修:绘制简单易懂水电图

完整的家庭装修财务分配计划

家庭装修:选人用人篇

8#
地道风物  4级常客 | 2018-9-24 01:13:36 发帖IP地址来自

煎饼果子是他们神圣不可侵犯的信仰,他们能够携一套正宗天津煎饼果子睥睨八方、傲视全球,大部分天津人是煎饼果子的原教旨主义者,任何在煎饼果子上做出的改良,都会被认为是不。正。宗。

“一个鸡蛋俩鸡蛋”

“俩鸡蛋”

“果子还是果篦儿?”

“果子”

“单果子双果子?”

“双果子”

“要葱花辣子吗?”

“葱花,面酱,不要辣子。”

……

这个是独属于天津人的城市暗语,每天都流传在每一个煎饼果子摊前。

天津城,每天早晨是在煎饼果子的热气与油香中醒来的。在煎饼果子这件事儿上,天津人带有莫名其妙的优越感。


你吃的每一口煎饼果子

都藏着天津城的文化密码


这个神奇的津门小吃和它背后的话语体系是打开天津这座城市的文化密码,在北京、河北等城市那略显沉闷的华北平原文化的包围中,天津城就和这套煎饼果子一样,鲜活、跳脱,永远保持着它独特的调性,不疾不徐、坐拥辉煌的历史,却带着点保守、带着点对传统的执拗,还带着点对周遭城市的一丝不屑。

正如郭德纲在相声里说的:“北京煎饼都是拿白面做的,吃在嘴里直粘上牙堂,得拿火筷子往下捅。”



这种自信也导致了某种固执,天津人眼中的煎饼果子的标配,就得是纯绿豆面的面糊、鸡蛋、天津的果子和果篦儿、葱花、天津本地面酱、辣子,油,要是在煎饼果子里加点生菜、放根香肠、来块鸡排,天津人会说:那还是煎饼果子?

而且奇怪的是,所谓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只在天津市内六区代代相传,即便是近如塘沽、大港等区,味道也立刻变样。



在吃这件事上,天津城的生活方式就和那语言孤岛一般的天津话一样,和周边地区格格不入,自成一统,无法走出去,外界也无法影响它。

比如大年三十,天津人一定要包素饺子,馅料主要是果子(油条)、白菜、粉丝、香干、红粉皮、木耳、香菇、干虾、鸡蛋等,口感清爽新香,寓意一年肃肃静静,平安是福;二月二要吃煎焖子(意为煎龙鳞)——一种用极细的绿豆淀粉做成的凉粉类食品,切成方块煎好后趁热浇上麻酱、蒜泥、醋、韭菜碎等作料,焦脆外皮包裹着弹牙的粉块,本地麻酱的香配上独流老醋的酸爽,是龙抬头那天独有的味道。


天津素饺子馅


而天津人结婚是在晚上,这和整个北方地区在中午之前完成婚礼的习俗完全相反(北方只有二婚才在晚上)。结婚当天中午,男女双方家里都要吃的传统喜面极具地方特色,手擀面条配上特色菜式,比如糖醋面筋、清炒虾仁、香干肉丝、炒鸡蛋以及黄瓜等蔬菜菜码,很多人家都是要到饭店去专门定制喜面。


天津喜面的菜码

天津一众各色(天津话,意为另类)的食俗与风俗,其实是来源于它独特的文化根源——天津城,主要是安徽人的后裔形成的,所以天津话还有天津人对很多食物的叫法和安徽人大差不差。用《舌尖上的中国》导演陈晓卿的话说:“天津更像是南方的飞地。当年明成祖朱棣当皇子时,被老爹朱元璋派到北京天津一带,他征的兵基本是安徽老兵,老兵们带着老婆孩子来定居,人多势众,岁月悠长,他们的生活方式就成了当地的主流了。而清末李鸿章当北洋大臣,天津就成了淮军大本营,他的很多老乡都投奔他,安徽人越聚越多,天津又再次被安徽化。


天津意为天子经过的渡口,这个天子就是朱棣。


也因此,关于煎饼果子的来历和起源,比较严肃的一种说法,是起源于安徽省固镇地区,津菜大师马金鹏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走访安徽固镇,煎饼果子在当地县志里也有记载,至今那里的街头也有卖煎饼果子的,只是面酱、酱豆腐等调料跟天津不同。在天津还有一种传说是煎饼果子最早出自北辰区宜兴埠镇老街,而宜兴埠最初就是安徽人的聚集地。


味道百年不变的天津煎饼果子,或许就是当年一代代安徽移民的乡愁。


一根根枣红色的“棒槌”

就是煎饼果子的“魂儿”


一套正宗的天津煎饼果子里裹着的只有两种东西,果子(其他地方叫油条),或者果篦(bì)儿(北京人称之为薄脆的东西)。



而果子,则是天津煎饼果子的灵魂和骨骼。两条细面,放在盛满油的大锅里,“呲啦啦“,只消一两分钟,神奇的化学反应让它们成为一根根坚挺的枣红色“棒槌”,外脆里香,久放不绵,不论在天津市区的哪个果子铺,放心,味道颜值相差无几,这也是能保证天津煎饼果子口感一致的秘诀之一,这个小吃配方很简单,但是出了天津市就再也做不出这个味儿,仿佛整个城市的从业者都墨守一道行规:传内不传外。

果子的脆香、绿豆面糊摊成的煎饼的粮食香、鸡蛋的鲜香配以天津本地面酱的甜香,构成了天津煎饼果子的独特食香。如果加了什么香肠、生菜叶、鸡排,无疑是对这种传统煎饼香的极大破坏。而且也和天津人根深蒂固的味觉记忆相差甚远。

和粗粝的天津话和穿城而过的海河一样,煎饼果子是伴随天津人一生的念想。

每一个在天津长大的70后、80后,都会有过童年时兜里揣俩鸡蛋,拿着铝制饭盒去摊煎饼的记忆,也都有把生鸡蛋碰碎,回家怕被妈妈骂的童年小忐忑。所以天津的煎饼摊曾经能看见鸡蛋排队的景象:人不在,把鸡蛋放在煎饼摊那里排着就算数,摊煎饼的也从来不会弄错,在天津干这行,没点这眼色是不行的。



征服了两种气质的胃口

天津一直混杂着两种气质,一种极端精致洋气,近现代史上数得着的人物都在天津落过脚,这里有北方数量最多的洋房,天津人当年吃西餐、坐汽车那会,别的城市人还不知牛排红酒为何物;一种又极端粗粝草根,码头文化带来的青皮气质和混混群体也是中国城市少见。


这或许和它曾经是北方最早开埠的城市有关,最有开拓精神的商人、洋人、政客带来了财富和机遇,又吸引各行各业三教九流的小人物来支撑这样快速的发展。


只有煎饼果子,征服了两种气质的人和不同阶层的胃,即便是当年住在天津五大道的大富之家的人们,早起也会去摊一套放在自家的餐桌上。民国四大公子之一的张伯驹少年时曾在天津念书,最爱天津煎饼果子,他在信札中曾亲笔手书:“年假来京,望将空城计研究带来有所用,并望带四五个煎饼果子。“定居北京几十年,每年都要来两次天津,一直对这口念念不忘。


老年的张伯驹对天津的煎饼果子念念不忘


如今,哪里去吃一套正宗味道的天津煎饼果子?很简单,首先得早起,其次,根本不用去那些攻略上推荐的品牌店,在天津市内的居民小区和菜市场边,听老板的口音,只要是一个操着正宗天津话的人在摊煎饼,那口味就和你在这个城市任意一个本地煎饼摊吃到的味道一样。

当然,和几十年间,在这个城市里走过、活过、爱过的人吃到的味道,也一样。

9#
馆叔  2级吧友 | 2018-9-24 01:13:37 发帖IP地址来自
更新:
其实加火腿和鸡排不难吃。
但不能算煎饼果子。


你们试试就知道了。


————以下之前的正常回答————
因为煎饼果子并不是一种普通的天津早点。
在天津,煎饼果子是一种精神,已经与这座城市融为一体了。(没有夸大)

清晨,无论大街上无论是刮风还是下雨,你总能路边看见一辆辆熟悉的手推车。
一位大妈,微胖的身材,穿着围裙,手脚却干练麻利。
“来一套,搁俩鸡蛋。”
“果子果bier?”
“果bier。”
“料儿嘛的都要嘛?”
“都要,少放辣子多放葱花。”

熟悉的对话一说就是十几年,不论对方是哪家摊主,两人都能对答如流。
只见大妈用并不干净的围裙抹了把手,然后用刷子刷刷锅台,动作行云流水没有一丝停滞。

盆里的面是纯绿豆面,提前磨好,加水调匀,舀一大勺,稀度适中。也不是我矫情,煎饼果子的面就得是绿豆面,软硬适中,干而有韧性,有嚼头,面香扑鼻而来。上次去邯郸吃的白面煎饼果子,咬一口吓得我差点坐在地上。

鸡蛋需是个大新鲜的,一磕一抖,拿面杆摊匀,金黄色的蛋液刹那融入米黄的面糊上,组成了一对光彩照人的cp,只见大妈也不怕烫,双手一翻,将面皮完美翻了一个个儿,然后将刚炸好还冒着热气的果bier放上,嚓嚓两声整齐切断。大妈神情自若,将面皮一裹,手上功夫却不停,拿出刷子,将面酱辣酱上下两下抹好,吃葱花的撒上葱花,有的再撒点芝麻。

这还不能算完,摊好之后,用铲子把煎饼果子一铲,放在一边以防糊了,然后左手在小车左上角拽下一透明小塑料兜,双手凭空一甩兜,霸气侧漏,右手离兜,抄铲,一铲子将煎饼果子送入袋内。然后立马下一个。

我刚才说的这些,是制作煎饼果子的官方标准流程,每一个动作都是在岁月的流逝中经过千锤百炼而形成的。刚说的每一种原料都是在谱的,不能多,可以适当少。有人说,为什么煎饼果子不能加火腿?其实我们不排斥火腿,但我们这是煎饼果子,加火腿的是隔壁的大饼鸡蛋。

另外说些其他,和天津人交谈,绝对不能对煎饼果子不敬,否则晚上会被二他妈和坐地炮两位女侠用刀砍。煎饼果子是商业活动和民俗文化的高度融合,是天津真正最具特色的艺术形式,什么狗不理十八街耳朵眼炸糕那都是幌子骗外地人的,天津人只认老豆腐嘎巴菜和煎饼果子。煎饼果子外地人一般吃不惯,觉得干而无味,然而煎饼果讲究的是大巧不工,重剑无锋。其蕴含的味道,正如天津这座城市,也如天津人一样,初看平淡无奇,细品回味无穷,纵使有一天吃惯了山珍海味,也不如我一套大煎饼果子的平淡是真。君不见,多少海外党哭天喊地让亲朋好友邮寄煎饼果子,君不见,今天早晨我喝了杯手冲耶加雪菲咖啡,觉得不够味也配了套煎饼果子。煎饼果子是天津人一天生活的起点,对于天津人来说,煎饼果子是宗教,是信仰,是清晨照进生活的一道光,是一块永远绝对不能被邪教入侵的地方。

最后做下总结:煎饼果子里没有火腿。
10#
wenqian zheng  3级会员 | 2018-9-24 01:13:38 发帖IP地址来自
某种好吃的东西,可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美食,来源于它的独特的食材的组合,味道相互协调,才构成了这个东西独有的口味。例如煎饼果子。

之所以反对加那些不必要的东西,不是因为其它原因,就是因为加入了那些东西,破坏了煎饼果子独特的口感和味道。所以,你可以说加那些东西好吃,或者是你愿意加那些东西,都没关系,但它不叫“煎饼果子”,因为口味不对了。

例如全国火锅多少种,而老北京涮羊肉的口味是独一种的,四川火锅的口味也是独一种的。两者绝不是一个东西。

是,它们都叫火锅,但不是一个东西。

那些添了别的料的东西,也可以叫煎饼,但是绝对不是煎饼果子。

他们捍卫的,就是这个独特的风味口感,仅此而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24326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