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可转债究竟算不算至暗时刻?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集思录   2021-5-4 05:32   13723   0
我认为某些低价债算是至暗时刻了,其它可转债还不算。

相比于2018年10月,现在的股市还处在中高水位,利率也比那个时候低得多,因此,大多数可转债的估值比当时高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最近几个月出现的事情,让一部分可转债提前进入了低估阶段:

1、发行量的快速增长速度与投资人群的增长不成比例,供求关系失衡。
2、2020年11月份,几支3A国企债的违约,直接让本钢这个辽宁企业的价格跌到70多元;我想,就算在2018年最惨淡的时候,本钢的可转债也不可能低于85元吧?这个债的规模大,直接打穿了可转债的债底,再加上小盘股的持续下跌,导致90元以下的可转债成批出现。
3、以鸿达为首的暴雷债,更是击穿了可转债的最低心理价位。就算在2018年,辉丰这种主业停顿、董事长被限制自由、业绩大幅亏损、正股即将被ST的可转债,最低价格也才71元。鸿达这种主营利润大幅增长,只是大股东出现债务危机的可转债,在当时肯定不会低于85元。

所以,现在那些低价的可转债,主要还是市场对于违约的恐惧。但可转债哪有那么容易违约,一个6年期无息贷款,现在就去怀疑它会违约是不是早了点?


我是一个host
本韭菜在自己的实盘贴里有贴过自己的分析,既然骆驼大佬老师开贴了,就一并发来参与讨论一下吧:

1.29 转债分化统计表




说明:
1)本统计数据剔除妖债。妖债的定义为价格大于130且溢价率大于25%的。
2)正股价格百分位指的是2017年1月1日以来的正股价格百分位,可以通过网站转债评分系统筛选出来https://www.jisilu.cn/web/data/cb/strategy/grade
举个例子:如果50%,说明统计的是所有的正股历史价格百分位是在50%以内的
3)拍脑袋认为,18年下半年的正股应该都在30%分位以内,而今年分化的太厉害,所以只能拿30%分位的数据才有可比性。

1.29的数据已经把今年1月以来的数字全部干掉了,是1月最低。
18年最低的数字是10月,次低是12月。1.29也把18年12月任何一天的数字干掉了。

全面进入18年10月,干掉了10月的前三天10月8日9日10日,仅次于10月11日到10月31日这三周15个交易日的数据。

在这30%分位的转债价格分布,和当时的10月8日9日10日的价格分布也比较类似:




现在离18年10月18日的最低平均价格94.741,还有2.67%的跌幅。



而如果假设18年10月18日正股对应区间是10%的话,那么1.29的数字就是仅次于这一天,荣登史上的第二名。


jsl0900
我个人预计,可转债应该还有两到三年的好时光,2023年之前到期的不多,大批量到期是24年之后,尤其是26年,只有大批量到期,才有可能出现个位数百分比的实质性违约。我目前观察,22年之前到期的转债违约的可能性都不算很大。而未到期的可转债真正的风险是正股ST或者退市。至于利率拐头的风险,目前似乎正在计入价格之中,甚至局部超卖。中期来看,国内经济状况和国际环境目前还看不到长时间连续紧缩的前景。即使紧缩也会是某种纠偏性的回归,而不是长期拐点。



suijimanbu
绝大部分公司还没尝试过下修呢,着什么急啊。一旦下修到底,那80以下卖出的情何以堪?所以低价转债持有者最大的风险不是违约,不是退市,而是割肉。


张玉宁
至暗与否貌似没那么重要,关键是现在建仓需要考虑几个问题,一是建仓后预期收益是多少,二是持有期多长,时间成本机会成本有多少,三是建仓后未来卖出策略是什么,最后是垃圾转债要不要上赌小额刚兑。这些问题考虑清楚了再说。现在转债主要受流动性注册制和破刚兑影响,大幅下滑。很明显无论是转债和其对应的正股流动性都出现了问题,甚至出现流动性折价,尤其是低评级以及问题债,没有了机构资金支持,这些债散户化明显,现在这些债垃圾化倾向,一定有错杀,未来买转债变成高难度技术活,沙里淘金。话说真淘到金也得拿的住,卖出策略也很重要。未来摊大饼收益估计不会太高,更多是熊市避险的一个选择,沙里淘金精选个券或者博弈某个具体的债券比如前一段的电气转很能会更有机会吧。


咸鱼翻身有点甜
不算吧,不能以过往的价格和估值水平来预判市场低点,分级a在股灾之前有人想到会跌成那样吗?可转债还是太小众,大头都在机构手里,一旦资金紧张要兑现,多少价格都得出,整个集思录加起来能接多少?至于外边的散户,能搞懂转股价值就不错了,大多闭着眼睛瞎玩指望不上。所以我不指望抄底,什么时候走平两三个月再慢慢买吧,你们先上。


rooyan
读书时看的小说,说上海人好面子,家里要来客人,就赶紧把家里所有值钱的家当都摆在客厅里,然后其他的房间门都关上。实际上这些房间的门都是通的,主人可以等客人走了,在家里随意挪动家具。鸿达就是这类非整体上市公司的典型代表,市场也给出了价值判断。

真正需要解决这个问题,就是家具可以随便摆放,但是主人的行动需要受到约束。


天下无套
可转债解决了上层最头痛的融资问题,谁开先河,就是给上层找麻烦。有时候即使亏钱可以,但是立场出问题了那责任就大了。


肖车
当时蓝标转债要更改资金用途转债已经要回售可是可转债还是跌破了90元最低到86元。于是上市公司发布了回售公告100.2元让债权人回售、奇怪是公告第二天可转债却还是96元。这已经说明当时市场已经没啥信心了。


chshch
可转债是可以下调转股价的债,只要公司不想还钱这个逻辑还在,有啥可担心的。

站在公司的角度,最近小市值股票行情不景气,除非迫不得已,公司根本没有动力下调转股价。只有当行情回暖,而且公司有信心后续业绩、热点能持续跟得上的时候,才会主动下调转股价。现在只有耐心等。

现在有还有子弹的,逐步分散加仓低价转债,肯定是大肉。看看历史上,多少野鸡变凤凰的。

没子弹的,躺下呗。

大家买可转债,不就是因为三个知道,极端行情自己情绪不会崩溃吗?

人生高潮时享受成就,低潮时享受生活。


shshchen
有个很简单的方法。集思录有可转债高级数据,单独收费的。里面有根据债底和期权价格算出的理论价格,然后算折溢价。



我买过半年,后来自己算(主要是自己可以对波动率估计和利率做调整,更灵活一些)。那个很管用。



用这个数据,可转债就很象封基,有理论价值(净值)作锚和折价溢价。当前去除妖债,折价率是历史最大。可以算是至暗时刻。



但是,折价率最大不等于价格到底。因为锚会变。如果股票价格大跌(期权价值跌),利率上升、信用利差上升(债底跌),理论价值的锚也会跌。在这里给集思录做个广告。这个高级数据做分析做策略都很管用。


子轩的Daddy
现在和2018年还有不一样的是,过去2年股票市场走的很不错,后面的市场面临有回撤风险。而转债恰恰依附于股市。2018年抄底的转债,收益好源于2019年开始的牛市行情。不过,过去一段时间,一些股票又跌回了2018年那种估值底部区间,市场极度分化。对后市保持谨慎。


易尔奇
昨晚,翻了翻2018年的记录,
发现可转债现有的低价区间,
基本与2018年有过之无不及。

再回忆2013年前后转债情绪,
黎明前的黑暗,是最难熬的。

所以转债理想的抄底方式是:
哭爹喊娘时,逐步建仓30%,
生不如死时,逐步补仓30%,
死去活来时,一步全仓40%。

这看似容易,其间的纠结和挣扎不可描述。


跑撸大师
想想18年的时候才几个转债,没到转股期动不动都是负十几二十几的溢价,3a也动不动上市就破发。难道那时候的转债就不是转债吗?



为什么去年刮一股妖风,就是要你们相信就手里的小盘债,就算公司基本面再烂也好,终有一天游资会踩着七彩祥云来解救你们。



从十二月开始的时候就感受到了转债盘面上的变化,跌起来的时候承接力非常差,所以断定可转债肯定要面临狂暴杀跌和价值重估。一月份的情况比十二月更加惨烈,但是真到了至暗时刻吗?我看未必,起码集思录上仍然有很多大侠在抄底。



什么时候到底?等着吧,暂停可转债发行以后??要不然只能在抱团的龙头债上玩,失去流动性的债,只要有足够的耐性,不用七年抗战,最多六年。起码辉丰好歹也还上钱了不是吗?上层的意思也许就是希望企业可以低息借你们的钱用几年,多香。


至于违约,那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了。


集思录 微信公众号:jisilu8   

集思录(www.jisilu.cn)是一个低风险投资理财社区,我们的理念是在保证本金安全的前提下,使资产获得稳健增长,我们专注于新股、债券、可转债、分级基金等低风险投资品种。


快捷查询:

搜索微信号“jisilu8”添加我们


回复“新股”学习申购新股基础知识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4536
帖子:926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