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固收·可转债】转债条款博弈再“抢镜”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中金固定收益研究   2018-5-25 03:53   3095   0
作者
张继强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1030010;SFC CE Ref: AMB145
杨 冰分析员,SAC执业证书编号:S0080515120002


市场回顾
随着贸易摩擦局势反复,上周市场继续调整,股指当周下跌2.77%,成交额稍稍大于前周。中小创稍稍强于大盘,创业板指当周涨2.29%,而创业板50仍未跑赢创业板指,当周跌幅达3.4%。行业方面,近期相对强势的国防军工及计算机逆势上涨,而汽车、轻工及建材等板块跌幅在5%附近。
转债平价指数上周跌2.11%,不过转债估值依然相对坚挺,溢价率出现一定程度上的被动拉升,转债指数当周仅跌0.46%。个券方面,江银转债得益于突如其来的下修,当周涨幅达4.39%。除江银外,IT类转债占据了涨幅榜前五其他位置,其中我们相对看好的宝信转债当周逆势涨4.95%。

转债市场展望
上周又一“意外下修”的案例出现了。江阴银行周一晚间发布公告,拟下修转股价,并且在公告中提到“修正后的转股价格为该次股东大会召开日前二十个交易日本行A股股票交易均价、前一交易日本行A股股票交易均价、最近一期经审计的每股净资产和股票面值的孰高值..”,因而实际已经在公告中承诺这将是一次“到位”的下修。显然这一下修在市场意料之外,转债此前94元左右的价格和日渐低迷的成交就是最好的证明。
江银的特别之处在于,本次下修是史无前例的转股期前下修。对于条款博弈的一般模式和特殊情况我们都在2013年的专题《条款博弈那点事》中进行过总结。下修最常见的情况出现在发行人迫于回售的压力(当然也有促转股的动机)之下,启动下修以躲避回售,最近的江南便属于这类情况。也有发行人在尚未回售压力的情况下,出于积极的促转股意愿,提前启动下修,例如近期下修的骆驼。但本次江银转债在尚未进入转股期(发行后仅3个月)的情况下便启动下修,历史上尚数首次。
此前市场主要将条款博弈的目光集中在江南、蓝标、天集EB和清控EB上,且预期相当充分,对于新券的讨论则很少。不得不承认的是,随着转债从小众市场向主流融资工具转变,发行主体类型、融资目的多元化,条款博弈的模式可能也将更加丰富。
背后的动力在哪里?根据公司公告,本次下修旨在“为促进本行可转债转股补充核心一级资本,优化资本结构,支持本行长期发展”。银行发行转债本就以其作为主要的补充核心一级资本的目的,且只有转股后才能补充核心一级资本,对于资本吃紧的中小银行更应希望转债能早日转股。值得反思的是,由于没有回售条款,不少投资者忽视了银行类转债的“条款保护”。不过,在此之外可能也存在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该转债发行时,前十大股东中的大多数都参与了配售。由于股价波动,该转债上市后价格便位于面值之下,而随着时间流逝,其流动性也日渐变弱,这些股东(如果还持有转债)不仅有浮亏而且出手困难,不排除这一情况也影响了公司的决策。
其他标的是否存在类似的情况?我们对于发行时间不久且转债价位偏低的品种进行了梳理,包括股东配售及随后减持情况、下修条款及触发情况,可供投资者参考。不过,需要在此强调的是,下修给予转债“推倒重来”的机会。而下修之后,相应转债恢复正常,主要矛盾也回到正股基本面、估值等方面。投资者若着眼更具趋势性或更大空间的机会,仍有赖于对正股的判断。


而江南转债的情况,则没有那么理想。江南转债是前周公告下修提案的品种,上周股东大会投票通过,但转股价仅从9.3元修正到6.1元,平价也只从52元恢复到了79元。从转债本身表现来看,江南提出下修议案当天转债价格高开低走,其后稳定在105元附近。而上周五,下修结果发布后,转债跳空低开,回到103元附近。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1、回售仍会因此被推迟。根据该转债的回售条款,如果出现下修,则回售条款中的“30个交易日”要重新计算。那么按字面意思,即便下修未能将平价拉回回售线之上,回售条款也要重新计数。目前来看,这可能也是本次下修最直接的影响;
2、下修幅度低于市场预期,甚至没有将平价修回到回售线之上,但逻辑上的线索比较明显。虽然我们始终对这一博弈并不乐观,但这一幅度仍在我们预期之外。不过,事前从逻辑上也容易判断本次下修很难如愿。例如我们多次提示,公司此前理财到期后没有续做,即便真正回售,公司也有相对充足的准备。此外,公司作为国企,下修过程本身也较为艰难。而股价跌幅可能超出公司的预期,如果下修“到位”则意味着转股价腰斩,转债对正股的稀释比例从8.7%调整至16.9%;
3、我们在近几个季度的季度策略、路演反馈中反复提示,下修预期打满,现实却存在较多变数,结果很难如愿。市场此前讨论较多的包括蓝标、江南、天集EB和清控EB。目前从蓝标和江南的结果来看,我们的上述判断得到印证,而EB的情况可能更为复杂。


新券和老券的估值差异有所拉大。近期新券上市定位普遍不高,利欧的表现最为明显,在平价仍有94元左右的情况下上市即破面,收盘在97.8元(次日又跌至96元),集合竞价阶段甚至出现了95元的价格(当然,考虑正股基本面、博弈格局等因素,这一价位也难言低估)。长证转债与国君转债的对比也比较鲜明,同为券商品种,二者溢价率相差接近10%。虽然二者基本面存在些许差异,但背后更重要的可能还是新券和老券的区别。对此,我们认为:
1、老券上市已有一段时间,筹码逐步沉淀。而近期债市表现不俗,债基等赎回压力不大、总体业绩也不差,因此近期可以看到老券筹码抱团仍较为稳定;
2、但更为真实反映市场需求及股市(正股)预期的是新券。从近期上市的若干品种来看,存量券(尤其历史较长的品种)估值仍存在压缩空间;
3、此外,从利欧的情况来看,94元平价下依然破面,且悬念不大。可见在正股基本面偏弱、市场认可度不高的情况下,这类品种的申购安全垫很薄。未来如果不在条款保护上做出改变,发行难度可能越来越大;
4、无论如何,如我们近期判断,在总体机会有限、着眼个券机会的市场环境下,估值相对合理、交易尚且活跃的新券(及次新券)仍是主要的操作对象。而老券更多关注在市场调整中跌出来的介入机会。


对于转债市场,我们近期建议保持中性仓位并坚守核心个券、等待新券机会。逻辑在于,股市大开大合后存在整理需求(难见Beta机会),而结构上大盘蓝筹受年初拥挤交易及外盘连累(近期已经开始大幅修复,相比债券性价比已经不差),中小创虽更显活跃但实际热点散乱,“老问题”依旧,同时仍需要消磨阻力区域。而转债估值仍没有明显压缩,估值的分化也加大了操作难度。
目前来看,上述情况没有太明显的变化,不过大盘调整幅度已经较大,释放了因前期拥挤交易而累积的风险。从陆股通的数据来看,境外资金重新回到净流入的状态、大盘指数的P/E水平也回到了偏低的位置。货基利率预计很快进入3%时代,如果能带动理财等利率下行,叠加资管新规推出导致理财不再具备无风险利率特性,有助于改善股市的机会成本。因此,虽然短期方向仍难判断,毕竟惯性仍在、风险偏好不高,市场也仍需要一些时间来找回状态,但已经无需太悲观。尤其对于正股原本就看好的品种来说,随着市场调整、转债绝对价位也有所下降,可以开始观察其中的低吸机会。转债市场上,如前讨论,老券筹码逐步沉淀、估值也略高,而新券(及次新券)估值相对合理、流动性也相对充沛,仍是未来操作的重点。总体上,我们保持此前建议,继续保持中性仓位,等待更好的机会出现(股市成交缩量以显示跌势衰竭、转债估值压缩以提供更好的入场机会或者供给节奏恢复、新券成批上市以为市场注入活力),并在个券(仍侧重新券及存量品种中的优质二线蓝筹)中寻找机会。




【应合规要求,此处有删减,请参见正式报告】

【转债/公募EB拟发行跟踪】
上周新公告了5个转债预案,包括精达股份(9.32亿元)、三星新材(2亿元)、海峡环保(4.6亿元)、和而泰(5.2亿元)和华源控股(4亿元)。
审批进度方面,中科曙光(11.2亿元)过会。


【私募EB信息追踪】
上周1个新增私募EB预案:
1、深圳茂业商厦有限公司:正股茂业国际,规模11亿元,承销商为华融证券。


本文所引因合规要求有部分内容删减,报告原文请见2018年4月22日中金固定收益研究发表的研究报告《中金公司*张继强, 杨冰:转债条款博弈再“抢镜”》。

相关法律声明请参照:
http://www.cicc.com/portal/wechatdisclaimer_cn.xhtml






分享到 :
0 人收藏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170
帖子:39
精华:0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