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索罗斯狙击英镑、泰铢,具体是如何操作的?

论坛 期权论坛 工作     
爱的用户   2020-12-21 11:15   6133   10
是通过什么途径,什么方式买卖,导致货币汇率剧烈波动?具体操作过程是怎么样的?
分享到 :
0 人收藏

10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08 发帖IP地址来自
1992/9/16号索罗斯攻破了英国银行
英国政府当时参加了ERM, 导致英镑要匹配德国当时的回报率(然后德国当时膨胀的很厉害), 加上一些其他原因(看下面原文)英镑的利息上升.
注: 联邦政府"必须"要匹配民众的要求, 就是当有人要买卖英镑的时候他们必须要可以提供.
索罗斯当时卖出大量大量的英镑, 没过几个小时英国财务就说他们所存的外汇不够了. 从此索罗斯被称为The man who broke the bank of England. 从此欧元萌生, 德国坑了别人一把(其实现在欧元也是跟着德国走)
剩下自己看原文.

n Britain, Black Wednesday (Sept.16, 1992) is known as the day that speculators broke the pound. They didn't actually break it, but they forced the British government to pull it from the European Exchange Rate Mechanism (ERM). Joining the ERM was part of Britain's effort to help the unification of the European economies. However, in the imperialistic style of old, she had tried to stack the deck.
Although it stood apart from European currencies, the British pound had shadowed the German mark in the period leading up to the 1990s. Unfortunately, the desire to "keep up with the Joneses" left Britain with low interest rates and high inflation. Britain entered the ERM with the express desire to keep its currency above 2.7 marks to the pound. This was fundamentally unsound because Britain's inflation rate was many times that of Germany's.
Compounding the underlying problems inherent in the pound's inclusion into the ERM was the economic strain of reunification that Germany found itself under, which put pressure on the mark as the core currency for the ERM. The drive for European unification also hit bumps during the passage of the Maastricht Treaty, which was meant to bring about the euro. Speculators began to eye the ERM and wondered how long fixed exchange rates could fight natural market forces.
Spotting the writing on the wall, Britain upped its interest rates to the teens to attract people to the pound, but speculators, George Soros among them, began heavy shorting of the currency.
The British government gave in and withdrew from the ERM as it became clear that it was losing billions trying to buoy its currency artificially. Although it was a bitter pill to swallow, the pound came back stronger because the excess interest and high inflation were forced out of the British economy following the beating. Soros pocketed $1 billion on the deal and cemented his reputation as the premier currency speculator in the world.

Read more: How did George Soros break the Bank of England? https://www.investopedia.com/ask/answers/08/george-soros-bank-of-england.asp#ixzz5BdNbDthB
Follow us: Investopedia on Facebook

话说这种事情谷歌不到吗?
3#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0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请自行搜索“做空”,理论很简单,关键是看准时机的功夫
4#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0 发帖IP地址来自
索罗斯说:不是我制造了泡沫,我只是加剧了泡沫的破裂而已。
所谓狙击只不过是看到了某国经济发展中的一个陷阱,或者一个泡沫,在合适的时机出手而已。
所以把什么什么危机推到索罗斯头上是很不负责任的。
5#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1 发帖IP地址来自
       1990年,英国决定加入西欧国家创立的新货币体系——欧洲汇率体系(简称ERM)。索罗斯认为英国犯了一个决定性的错误。因为欧洲汇率体系将使西欧各国的货币不再钉住黄金或美元,而是相互钉住;以德国马克为核心,每一种货币只允许在一定的汇率范围内浮动,一旦超出了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各成员国的中央银行就有责任通过买卖本国货币进行市场干预,使该国货币汇率稳定到规定的范围之内;在规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内,成员国的货币可以相对于其他成员国的货币进行浮动。
     早在英国加入欧洲汇率体系之前,英镑与德国马克的汇率已稳定在1英镑兑换2.95马克的水平。但英国当时经济衰退,维持如此高的汇率作为条件加入欧洲汇率体系,对英国来说,其代价是极其昂贵的。财小弟认为维持如此高的汇率,很容易造成贸易逆差,使得英国的经济衰退,而不得不使英镑贬值来缩小逆差。同时当英国钉住德国马克时,必须要维持和德国同样的利率,德国当时处于重建时期,必须维持自己本国的利息稳定,防止降息带来的通货膨胀;反观英国必须通过降息来吸引投资,本来经济就不景气,再维持高利率只能使得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大大减少。而另一方面,英国中央银行是否有足够的能力维持其高汇率也值得怀疑,你若维持高汇率必须要有足够多的外汇储备来应对英镑下跌的趋势。
      索罗斯早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之时已预见到欧洲汇率体系将会由于各国的经济实力以及各自的国家利益而很难保持协调一致。一旦构成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链条”出现松动,像他这样的投机者便会乘虚而入,对这些松动的“链条”发起进攻,而其他的潮流追随者也会闻风而动,使汇率更加摇摆不定,最终,对追风机制的依靠比市场接纳它们的容量大得多,直到整个体制被摧毁。
财小弟知道大家都觉得一个人怎么可能ko掉一个国家呢?而且还是一个工业大国,这就是所谓的羊群效应带来的效果,一个人不可怕,一群投机者都进来那英国也只能被ko掉了。
果然,在《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签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一些欧洲国家便很难协调各自的经济政策。当英国经济长期不景气,正陷于重重困难的情况下,英国不可能维持高利率的政策,要想刺激本国经济发展,惟一可行的方法就是降低利率。但假如德国的利率不下调,英国单方面下调利率,将会削弱英镑,迫使英国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此时此刻,索罗斯及其他一些投机者在过去的几个月里却在不断扩大头寸的规模,为狙击英镑作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政府维持高利率的经济政策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它请求德国联邦银行降低利率,但德国联邦银行却担心降息会导致国内的通货膨胀并有可能引发经济崩溃,拒绝了英国降息的请求。
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在不断地下跌,从2.95跌至2.85,又从2.85跌至2.7964。英国政府为了防止投机者使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低于欧洲汇率体系中所规定的下限2.7780,已下令英格兰银行购入33亿英镑来干预市场。但政府的干预并未产生好的预期,这使得索罗斯更加坚信自己以前的判断,他决定在危机凸现时出击。
       1992年9月,投机者开始进攻欧洲汇率体系中那些疲软的货币,其中包括英镑、意大利里拉等。索罗斯及一些长期进行套汇经营的共同基金和跨国公司在市场上抛售疲软的欧洲货币,使得这些国家的中央银行不得不拆巨资来支持各自的货币价值。
   英国政府计划从国际银行组织借入资金用来阻止英镑继续贬值,但这犹如杯水车薪。仅索罗斯一人在这场与英国政府的较量中就动用了100亿美元。索罗斯在这场豪赌中抛售了70亿美元的英镑,购入60亿美元坚挺的货币——马克,同时,索罗斯考虑到一个国家货币的贬值(升值)通常会导致该国股市的上涨(下跌),又购入价值5亿美元的英国股票,并卖出德国股票。
 索罗斯是这场“赌局”最大的赌徒。下完赌注,索罗斯开始等待。1992年9月中旬,危机终于爆发。市场上到处流传着意大利里拉即将贬值的谣言,里拉的抛盘大量涌出。9月13日,意大利里拉贬值7%,虽然仍在欧洲汇率体系限定的浮动范围内,但情况看起来却很悲观。这使索罗斯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欧洲汇率体系的一些成员国最终将不会允许欧洲汇率体系来决定本国货币的价值,这些国家将退出欧洲汇率体系。
       1992年9月15日,索罗斯决定大量放空英镑。英镑对马克的比价一路下跌至2.80,虽有消息说英格兰银行购入30亿英镑,但仍未能挡住英镑的跌势。到傍晚收市时,英镑对马克的比价差不多已跌至欧洲汇率体系规定的下限。英镑已处于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边缘。
  英国财政大臣采取了各种措施来应付这场危机。首先,他再一次请求德国降低利率,但德国再一次拒绝了;无奈,他请求首相将本国利率上调2%一12%,希望通过高利率来吸引货币的回流。一天之中,英格兰银行两次提高利率,利率已高达15%,但仍收效甚微,英镑的汇率还是未能站在2.778的最低限上。在这场捍卫英镑的行动中,英国政府动用了价值269亿美元的外汇储备,但最终还是遭受惨败,被迫退出欧洲汇率体系。英国人把1992年9月15日——退出欧洲汇率体系的日子称做黑色星期三。
  索罗斯却是这场袭击英镑行动中最大的赢家,曾被<经济学家>杂志称为打垮了英格兰银行的人。索罗斯从英镑空头交易中获利已接近10亿美元,在英国、法国和德国的利率期货上的多头和意大利里拉上的空头交易使他的总利润高达20亿美元,其中索罗斯个人收入为1/3。在这一年,索罗斯的基金增长了67.5%。
       这 样一场惊心动魄的狙击战让财小弟打开眼界,外汇市场变幻莫测,但只要你长期关注,总会发现一丝端倪,说不定下一个投机者就是你,快来和财小弟一起学习一些金融小知识吧。
   附:外汇市场小知识
外汇平价 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官方对它们货币之间的汇率规定的固定比价。各国为了保证汇率的稳定,一般都规定了市场汇率围绕外汇平价波动的上下限。在金本位制下,各国都规定货币的含金量,两国单位货币含金量之比称为铸币平价,它是决定汇率的基础。由于黄金可以自由地输出输入,汇率总是围绕铸币平价在黄金输出点和黄金输入点之间波动,这种体制下的汇率是相对稳定的,称为固定汇率制。
金本位制崩溃以后,各国货币的价值失去了稳定的基础,汇率的剧烈波动使国际货币秩序混乱。1944年在美国布雷顿森林召开的会议,决定在战后仍实行固定汇率制,即一种可调整的盯住汇率制。就是美元同黄金保持固定的比价,各国货币同美元之间确定一个固定的比价,这就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的法定汇率。为维持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的外汇平价,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各成员国作出了多次努力,但由于美元不断发生危机,同时各成员国的货币地位也经常发生变化,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所规定的外汇平价经常发生变动。1973年2月,美元第二次贬值后,布雷顿森林体制下的固定汇率制崩溃。在这种形势下,绝大多数国家货币均与美元脱钩,实行浮动汇率制。但为了保持汇率的稳定性,各国仍将自己的货币与某种货币或一篮子货币挂钩,以确定外汇平价。欧洲汇率机制1979年创立,旨在限制欧盟成员国货币的汇率波动。ERM为成员国货币的汇率设定固定的中心汇率,允许汇率在中心汇率上下一定的幅度内波动。 据规定,欧盟新成员国在加入欧元区之前,应将其货币纳入允许汇率在中心汇率上下15%的区间内波动的ERM-2体系,为时两年。
对于货币可以自由兑换的国家来说,要维持外汇平价则非易事。各国为了维持外汇平价,一般都对外汇市场进行人为的干预。具体办法,是设立一种外汇平准基金,当市场上本币升值时就抛售本币,收购外币。而当市场上本币贬值时则抛售外币收购本币。这种办法虽能维持汇率相对稳定,却容易带来各种危害。如果本币剧烈贬值时,即使耗尽外汇平准基金也未必能挽回颓势,而同时却使国家外汇储备遭受巨大损失。反之,如果本币剧烈升值,大量地抛售本币虽可以稳定汇率,却又使货币发行量增加,加剧通货膨胀。因此,各国一般都根据实际情况的变化,适时调整外汇平价。
                                                                                 财富加整理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    财富加
6#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2 发帖IP地址来自
答案很简单说一个看上去不大不小的问题 接着大规模报道让热点升温直至引爆最后捡漏  东南亚金融风暴以后国际资本家以极其廉价的价格收购 进行经济殖民化
7#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3 发帖IP地址来自
纯外行提问,既然索罗斯搞垮了泰国金融,这对一个国家来说基本就是宣战了啊。泰国为什么不派人去把索罗斯杀掉。
8#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4 发帖IP地址来自
实行固定汇率的国家,货币的相对值应该还受政府行为的影响吧。如果索罗斯狙击泰铢的时候,泰国政府不救市,直接放弃固定汇率,结果就有可能是索罗斯被套牢吧!
9#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5 发帖IP地址来自
没啥研究价值渣渣,我正在研究成吉思汗的铁骑是如何横扫欧洲的。
10#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6 发帖IP地址来自
P民看了上面的答案理解为 借了你的钱 再让你的钱贬值 然后就可以少还了 不过必须要你的固定汇率政策做前提 你才会用美元买你的货币 通过美元做中介
就是假定美元泰铢1:1汇率 借了泰国一亿泰铢然后抛售 泰国为了保持汇率用9000万美元买回去 最后没钱了 只好放弃让泰铢自由汇率 然后泰铢大跌 7000万美元一亿5000万泰铢连本带利还给泰国 净赚2000万?
不知道是不是这么理解 那必须是借的钱才可以赚吧?
11#
热心小回应  16级独孤 | 2020-12-21 11:15:17 发帖IP地址来自
泰国当时的汇率制度是固定汇率制度,就是说,泰铢跟美元相挂钩的比例是一定的,不随市场波动。索罗斯买进大量泰铢,导致政府手里泰铢大量减少,为了维持固定汇率,泰国政府要通过美元外汇储备来购进泰铢。但是当时泰国政府美元外汇少得可怜,所以泰铢一下就被索罗斯冲垮。后来他又用同样的方法狙击了其他东南亚国家但在香港吃了亏,因为香港背后是中国,中国的外汇你懂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342608
帖子:68643
精华:1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