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前任3:再见前任》票房突破14亿?

论坛 期权论坛 期权     
穆凡茜   2018-9-21 00:56   4116748   8
背后反映了中国电影市场的什么现状?对韩庚、郑恺等演员将产生怎样的影响?
分享到 :
0 人收藏

8 个回复

倒序浏览
2#
回声箭  4级常客 | 2018-9-21 00:56:14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既不是观众不行,也不是演员导演不行,这件事真正显得不行的,是各个电影公司的影视策划制作人以及背后的资本。

这片子爆到这个地步,而且是根本没有任何征兆和特征的爆到这个地步。尤其是他各个方面都不怎么样,主演是些没什么号召力咖位不高的家伙,导演也不过是普普通通水平,编剧也不过是张嘉佳式的段子集合,投资也不过小成本,前两部也只是混个温饱,甚至知乎上很多人以为的宣传成本和宣传手法也不过普普通通。越是这样,越说明这个片子根本不依靠片子本身取胜,他只是捡到了一个大礼包,进入了一片蓝海,成为了风口上的猪,换谁都能被吹起来。这更显得资本们水平太烂,这么大的蓝海,这么多的钱,硬是没人看得到。

蓝海是什么呢?蓝海就是前任这个概念。前任问题是整个后现代社会都面对的,只要有一部电影能正正规规讲这个东西,无数自我感动的人就会把这部电影脑补成绝世佳片。他们不需要被电影感动,只需要电影当个引子,自我感动就好了。前任一二为什么没翻出浪花,就是因为前两部主要搞笑,根本没多少前任的东西,主题搞错了,观众想自我感动都没机会。前任三就开窍了,有大量煮前任鸡汤的东西,这下大家可以自我加戏了,于是把一部不咋地的片子吹了起来。

而正常强盛的影视产业,是不会有这么多人对这么大一个概念视而不见的,他会吸引大量影视人才投入,拍得不怎么样的片子就不会这么轻易的挣到钱。从某种意义上讲,这个钱也是人家该挣的,人家坚持在各种号称大佬的人都看不到的地方挖了这么久的矿,即便挖矿水平差,挖成功了也是正常。这也说明我们电影产业太弱,并没有充分挖掘观众需求的能力。

ps.另外,还说明一个问题,那就是大家对快手的重视程度还是有点不足。我奉劝所有做大众文化产品的从业者,手机必备快手,尤其是电影从业者。因为最近看到了一个数据,中国的三四线人均gdp已经到达三千美元以上,这恰好与中国零七年的人均gdp相差无几。而众所周知,零七年开始中国电影市场井喷,而这回三四线城市也是一样,电影票房也会井喷,会产生远远超过一二线的票房收入。由于前几年电影院建设狂飙突进,已经下沉到了每一个县城,解决了最后的终端渠道问题,所以这个井喷其实是没有任何障碍的,只需要有人制作出符合他们的产品就行。主要原因就是发展到这个阶段,人们手中已经有了余钱进行精神消费,尤其电影院这种低廉的娱乐,将会成为一种经常性消费。这也与现在三四线城市,各种奢侈性消费井喷相适应,比如各种各样的大鱼大肉之类的。而且由于三四线城市的房价不贵,生活压力不高,他们反而有更多的钱来进行这种低廉的额外性支出,是比一二线城市更优质的文化消费客户。就好比美国的互联网公司为什么支持高福利的民主党,就是因为高福利下的底层客户,只想开心过完一生,由于并没有向上的欲望,所以会把自己不多的钱花在各种各样的廉价标准化文化服务上面,比如ps游戏之类的东西。接下来谁能抓住这一波的机会,谁就能赚到钱,因此我觉得快手的估值还可以上扬。至于以后,我们将会看到更多的价值观完全对立的电影,尤其是一二线和三四线之间。但问题是,一二线的钱和三四线的钱,没有谁比谁更高尚,所以资本家肯定会用脚投票的。
3#
Evenc伊文西  2级吧友 | 2018-9-21 00:56:15 发帖IP地址来自

这部电影在越过5亿线的时候,我就知道10亿+已经是囊中之物。当它把同档期的好莱坞大制作《星球大战8》按在地上摩擦时,我知道20亿也不是神话了。

与一些业内人士交流,从影评人,到宣传,到发行,到票务,到影院,甚至连制作方本身,都对电影爆发式的表现感到惊讶和费解。

这种卡司,这种题材,这种投资体量,以前业内一般的票房估计是烧高香运气好顺风顺水能有个5、6亿,反响差点差不多1、2亿,属于旱涝保收,在大片空档期见缝插针的溜缝儿电影。

没想到突然在这个爆款拥挤的档期唱了主角,斩落一干名导大制作,称霸贺岁档,连带着连华谊的股票都飙升。好像你买余额宝理财,突然给了你300%的年化收益率,惊喜不惊喜?

这件事情也再一次说明,所有所谓专业的企划、评估和预测,都没有那么准确与靠谱,只能结合基本理论做常规分析,判断电影大概走势,很难精准量化。

比如都知道《战狼2》会好卖,但谁能想到可以卖50亿?而一部低成本的爱情片能够剑指20亿?

当然,这些大卖的电影也有一些共通点,

首先,它不能太差。电影要品质尚可,制作基本在水准线以上,要有娱乐性。肯定不能是一部槽点多多的烂片,得有足够的口碑发酵,口耳相传,才能吸引更多人群走入影院;

其次,它不能太“好”。这个“好”是就电影艺术价值而言的。不能曲高和寡,套用某些人的话就是“不装逼”。在叙事和价值观表达上尽量浅显直白,尽可能吸引普通观众。中国的电影重镇是北上广深无疑,但所有爆款的诞生都离不开三四线城市甚至小镇的遍地开花。要吸引的人群,是所谓“沉默的大多数”,甚至与国产电视剧观众高度重合,过于艺术性、思想性、现实性、深刻叙事的电影都不会讨好;

第三,与当下某种普遍化的社会情绪发生关联,比如“战狼”对应日渐泛起的民族情绪,“前任”对应的是价值观冲击下的情感焦虑。电影只是一味引子,重要的是激发起观影者的共鸣。与其说是被电影感动,莫如说是被自己所感动。不信看看知乎下关于如何评价电影《前任3》的回答,说电影的不多,都在讲自己的爱情故事。

也不必对《前任3》做过多样本解析,照猫画虎没用,这样的市场表现几乎是玄学。我相信就算是同一部电影,在上映时间或者某个宣传节点发生变化时,票房都会有巨大差别,这甚至已经与电影本身无关了。

就这样。

4#
Celibatarians  4级常客 | 2018-9-21 00:56:16 发帖IP地址来自
更新一下,顺便谈谈我对电影的分类。

首先是神品,技术和艺术的天作之合,成一时双壁。第一次看不一定多惊异,但越看越觉得高妙。如《肖申克的救赎》,《教父》,《这个杀手不太冷》等,国产片子,我认为只《霸王别姬》够得上神作。这样的电影,原作者都不太可能拿得出第二部。

然后是上品,技术上无可挑剔了,艺术上白璧微瑕,第一眼就能抓人,但多看几遍总觉得少了些神韵。如《低俗小说》,《阿凡达》,《美国黑帮》,《盗梦空间》等,国产片里,《红高粱》,《让子弹飞》,《大话西游》等是这样的上品。这样的电影,功力极其深的原作者能拿出好几部这样水准的作品,如卡梅隆,斯皮尔伯格,大卫芬奇。

再次是佳品,技术上稍欠水准,艺术上和前两档次差了一截。第一眼也能抓人,但立意上欠了,越看越食之无味。如《夏洛特烦恼》,《绣春刀》,《战狼2》等,大部分国产佳片都在这个档次里。这样的电影,给功力深厚的导演去导,会上一个台阶。

再后就是庸品,80%电影的聚集地,技术上算过关,艺术上,额,这样的就不谈艺术了吧。《前任3》就是这样的庸品,大部分第一次看哭的人,清醒之后第二次看会脸酸,如同长大了看小学时候qq空间写的日志的感受。

最后就是垃圾了,某些导演和明星的活跃区,热度一过,立马扫进历史的垃圾堆里。有正常审美水平的人,第一次看这样的东西都会产生如坐针毡的感受。

珍爱生命,远离垃圾。

原答案:
一杯成本5块钱的奶茶卖30,白水谓之清,牛奶谓之纯,珍珠谓之豆蔻年华,色素谓之青春绚烂,本没什么营养,但是网红一站台,商贾一鼓吹,于是无数少女魂牵梦萦,排队去买。当然她们大多数长大了也就不喝了。

这是多数国产青春片,差价那25块,收的是青春税。

一碗成本5块钱的麻辣烫卖30,五味杂全,七色俱备,没什么营养,但是洒了很多正对现代人胃口的添加剂调味料,于是很多人趋之若鹜地去吃,吃完还回味无穷。当然保不齐回家后就骂自己大傻逼。

这是多数国产喜剧片,差价那25,收的是智商税。

一瓶成本5块钱啤酒卖30,开酒要潇洒,喝酒要销魂,酒嗝要饱满,酒后要痛哭,还要吟诗,说那瓶口涌出的泡沫,是我的爱情,把酒瓶砸了,碎了一地的玻璃碴子,是我的心。当然第二天酒醒了,保不齐骂酒吧坑自己钱。

这是多数国产都市爱情片,差价那25,收的是感情税。

它们都很廉价,巧的是他们和她们又都好骗。
5#
王家CFA  4级常客 | 2018-9-21 00:56:17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知道大家发现了没有,2015电影院大扩张之后,这种情况越来越多。
这种局面之下,你可以看到制作方和投资方开始大幅度将创作(姑且认为是创作)转向更大类人群的偏好。如果类比,知乎用户下沉之后首页内容的变迁大家也看到了。没办法,这就是新增用户,新增观众的需求。

做生意,做投资,先赢而后战。不想明白就开拍,投资人内裤都剩不下来。按照目标客户偏好,按元素估值:明星值多少票房,主题值多少票房,台词画面值多少票房。千万不要鄙视,作为出钱的人,至少这是某种对投资收益的计算方法。至少前任3,开拍之前就想明白准备怎么赚钱了。不会有战狼2的爆发,当然也不会把本钱丢掉。

fair for investors

你能说对投资商来说,谁的电影票钱高雅,谁的低俗么?
6#
坂田银时  4级常客 | 2018-9-21 00:56:18 发帖IP地址来自

我感觉这图我能用到知乎倒闭。

7#
封同学爱吃肉  1级新秀 | 2018-9-21 00:56:19 发帖IP地址来自
说明这届观众确实不行呗…
我不太懂那些有共鸣的人,哪里产生的共鸣?
是酒吧夜店纸醉金迷?还是不断作死求原谅?
不给你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你呦!
女人的黄金期就那么几年赶紧找个多金的男人嫁了吧!
不就这么些东西吗?
这么一部水准之下的爱情片,十一亿。
还能说啥,无fuck说。

我真醉了…那些说这个电影好的,麻烦你们回答一下哪里好。
是演员演技好?
剧本好?
制作好?
你们的共鸣这么廉价吗?几剧鸡汤就把你们打动了?感动的不行不行的?
你们告诉我,一个豆瓣评分5.9的片,是怎么值的上十一亿票房的?
这部片的目标票房已经到了二十亿了。
真上二十亿你们就等着吧。
一大堆剧情雷同,制作简陋,唯独演员阵容强大,都是当红炸子鸡小鲜肉的电影正在前方等你们呢。
总有你们看吐的一天。
等到那一天,从电影院出来,大骂电影坑爹的时候,别忘了问一句,为什么垃圾电影这么多?
因为你们爱看。

最后,我没有什么狗屁优越感,我只是有正常的电影审美而已。

为什么评论这么多三无账号呢?还有说我删评论的,我也是醉了。评论太多我不回复了,烂不烂你们心里有数。

最后更新一次,再不更新了,哪怕有一个人看了我的回答少看了部烂片也算我没白写这个答案。

目前前任攻略票房14.7亿,排中国电影总票房第十四位,再前二十中,豆瓣评分力压变形金刚5(4.8)和功夫瑜伽(5.0)排倒数第三。

北美票房第十四名,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8.5)。上下各一名分别是复联2(7.1)和怪物史瑞克2(7.5)。

另外,北美票房前20并无任何一部7分以下电影。豆瓣和imbd评分均是如此,部分电影分数有偏差,但是不会导致数级变化。

用北美有点过了可能,毕竟人家的电影市场太成熟了。

看看韩国。

韩国电影总票房第十四名,辩护人(9.1),这属于敏感题材,国内一般给的分比较高,这里就用imbd的评分好了,是7.8,放前任一码。
上下各一名分别是海云台(6.6)和实尾岛(8.0)。
前二十低于七分有两部,海云台(6.6)和王的男人(6.9)。

日本的我也看了看,十四名是菜鸟总动员:毕业(8.3)。上下分别是永远的零(7.5)和在世界的中心呼唤爱(7.6)。

这些东西列出来,下一步就该有人说我不爱国了感觉。反正数据是不骗人的,这一点你们记住。

其实中国电影走到今天,只怨观众也没用。但是问题在于,资本家的丑恶面目是一贯的,商品是个双向选择的东西,有人买就有人卖,只有当一个事物无法盈利才会被淘汰掉,你指望他们大发慈悲拍好片子,做梦。

除非我们自己淘汰烂片,否则没人会帮我们。


说是不更新,没想到会破万,还是更新一下吧,这次真是最后一次了

这两天也看了不少反对我的,我在这里回复一下。

反驳的理由一:人民群众喜欢的,你算老几?

同志,你知道快手吗?
你知道这个APP号称有七亿人民群众吗?
你知道那里的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是什么吗?
未成年少女未婚先孕。
社会摇。
自虐。
小青年配中老年妇女。

你喜欢吗请问?那些喜欢的算不算人民群众?那些不喜欢的又算不算人民群众?
你说知乎装逼装清高,那你的闺女年纪轻轻不学好搞上面这些活动你怎么办?
什么时候人民群众喜欢的就不能说不好了?
知道句周总理的话,不考虑语言环境就可以随便乱用,放之四海而皆准了?
你哪天生病做手术,我高喊学医救不了中国人把医生赶开,你怎么想?

理由二:说我是‘知乎精英’,不接地气,好为人师,阻碍中国电影商业化。

谢谢,你说我一个烟台的小职员,怎么就来知乎当精英了呢,很惭愧。

前一段时间,中国停止了洋垃圾的进口,现在想想,这是阻碍自由贸易的重罪啊!

郭德纲的相声俗不俗?
俗,他自己都承认。
屎尿屁,抽烟喝酒烫头。
但是在整个相声行业,他提供的产品就是最顶尖的。
为了做到这一点,他本人基本功也很扎实,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他挣钱,无可厚非。
但是突然有一天一个靠着个一般般的报菜名加几句网络段子,走哪哪满场,你琢磨琢磨,是不是哪里出了问题?

没人阻止电影商业化,这是潮流,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是电影是没有质检的,唯一的质检就是影评人的评论,但是中国的影评吧…呵呵。所以要想把不合格的产品淘汰掉,只能靠观众自己,难道靠资本大发慈悲?

最后,珍珠翡翠白玉汤的故事,大家应该都听过。
朱元璋要饭的时候,觉得汤好喝是正常的。
朱元璋当了皇帝,觉得汤难喝也是正常的。
但你要说,一个人在平常吃的饭还可以,时常能吃点好东西的情况下觉得汤好喝,那对不起,这个人味觉就是有问题。
8#
林二  3级会员 | 2018-9-21 00:56:21 发帖IP地址来自
观众愿意买单,一定是某个地方被满足了啊,这个地方很显而易见,只不过没人承认。就是我们大部分人处理感情的方式非常情绪化。说散就散,动不动就要自杀。那个跟前任看完电影捅死现任的新闻,只不过是冰山一角,海面下面的,是你想象不到的“作”。
9#
NealDie  3级会员 | 2018-9-21 00:56:22 发帖IP地址来自

不仅是突破14亿,按照目前的走势,这部电影是朝着20亿进军的,以至于星战还没在国内上映的时候就估摸着凉了。


我大概是上映第一天去看的,看完以后就和不少朋友讲了,这部电影覆盖面太精准。当初预感到这部票房应该会不错,不过爆到这个地步也有点出乎意料。


你说怎么评价这部电影票房大热的现象,按我的标准来看,近年来票房达到这个量级或以上的国产电影,没有哪一部在电影质量层面上称得上好。其共同特点就是在市场层面抓住了最需要抓住的一批人,所以说其烂、屎,意义真的不大。比如在知乎颇受好评的开心麻花作品,夏洛和羞羞,我也觉得其笑点尴尬得令人想死,也不妨碍一部部票房大热。你给我解释解释马冬什么马什么梅哪儿好笑呢?只不过我不在开麻的受众群体里罢了。


目前来看,前任3能走到这个阶段,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女性观众和三四线城市观众: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我在一线城市的一些朋友很多都在说,身边好像没什么人看前任3,或者看过的,基本没有说好的,因此对于前任3的票房多少有点震惊,这个跟知乎的主流评价是比较靠近的。


但是,如果你使用一些短视频 app——譬如我最近非常沉迷的抖音——你肯定不会错过这部电影的信息,因为会有大量使用前任3主题曲、插曲,《说散就散》和《体面》的作品。一个标准的前任3短视频,就是一边放着背景乐,一边一个人在哭。


很多人认为这个是片方的营销手段,我个人觉得起码在早期不会是。也就是说,前任3很可能初期在这类短视频 app 上形成了自传播,片方和营销公司或许在这个形式起来以后进行了推波助澜,但也不否认某些视频主也想趁机火一把。


比方说最近比较有名的,带着ex 去看前任3刚好碰见现任也带着ex 来看前任3,以及看前任3哭到不能自已最后在影院被抢救。我倾向于是一些视频团队为了火而刻意为之。


如果单从传播力上来讲,前任3恐怕是在短视频这个比较新的平台上,传播力最好的作品。经过此事后,想必不少人会认识到,通过短视频平台进行营销,可以最直接最精准地探到三四线城市年轻人。而让他们参与到内容中来,会是一种极佳的营销方式。豆瓣上《前任3》有一个高赞影评说,此片最大的 bug 就是怎么会有人喜欢韩庚?这个问题在豆瓣成立,在知乎成立,放在短视频 app 上,面对三四线城市的年轻人,小姑娘,就不成立了。

数据来源:淘票票专业版

我认为此片最大的成功之处,在于给了一群「戏精」表达自我的机会。影片被很多人认为最感人的一段来自结尾,女主角自虐地吃芒果,男主角戴头箍喊我爱你。对于很多成熟理智的观众来说,这种行为和神经病无异,而对于某些观众来讲,这就是泪点所在——这群观众恐怕与在楼下摆蜡烛表白的人高度重合。因为对于很多人来讲,浪漫和爱情,必须通过一些仪式感来表达。比如吃过敏食品,大街上喊我爱你,楼下摆蜡烛,大冷天不打伞淋雨等等,一定需要靠自我伤害来实现情感表达,因为确实不知道还有什么其他表达方式。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拍视频进行传播,其实很多视频演的成分都很重,但是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有故事的人」,又迫不及待告诉他人。前任3很好地给予了这些人一个表达的平台,尤其是年轻人,除了自以为轰轰烈烈其实平平淡淡的感情故事以外,也没有其他故事能讲了。而在这个闭环里,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其中,进行自我表达,闺蜜约着闺蜜,前任牵着前任,一同奔赴电影院,一同看到吃芒果哭,一同结束后哭泣,一同在朋友圈、微博发表自己有故事的感慨。


这部电影在票房上的逆袭,以及豆瓣、知乎上的低口碑,一定程度上也展现出了现在国内价值观、审美的分裂。我倒觉得没必要因为一部自己觉得 low 的片子拿到高票房就跳脚,毕竟这个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作品都是用来满足一二线城市高学历“精英”的,网络小说也好,网页游戏也好,短视频 app 也好,前任3也好,不要看不见这些市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积分:
帖子:
精华:
期权论坛 期权论坛
发布
内容

下载期权论坛手机APP